为什么白居易的《夜雪》被誉为千古名作?夜雪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首诗如果仅仅是在写雪,也就称不上千古名作了。
这首诗就写雪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有其特别之处。题目写作“夜雪”,点明时间,点明事物。我们读者读到这个题目时不妨想想:我们如果自己动笔写,会怎么写这个题目呢?晚上的雪着实不好写。一来下雪天,晚上肯定没有星月之光(当然你不能跟我抬杠说还有路灯霓虹灯),一片漆黑,看不见下雪的样子。二来雪落无声,用耳朵听也是听不见的。我们最常用的视觉、听觉碰到下雪的晚上全用不上了因此很少有人写夜雪。大凡写雪,写的大都是白天之雪,而且还主要从颜色上着手。
谢道韫被称为“咏絮之才”,青史留名,就是因为她将雪比作了“柳絮”,说雪如“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比“空中撒盐”的比喻强到哪儿呢?两个比喻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写到了雪的颜色。不管是柳絮,还是盐,都是洁白之色,这是它们与雪类似的地方,因此可以用来比喻雪。不同点在于,“柳絮”之喻还兼顾了雪的形态——如柳絮般轻盈柔美,而“撒盐”之喻却把雪写得沉甸甸的,少了轻快灵动的美感,自然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好。由此可见,即使白天写雪也是不大容易的,更何况是黑夜,既不见其白,又不见其轻,如何才能写出雪的特点呢?
白居易另辟蹊径,从侧面着手,避免正面直写的尴尬。
首句“已讶衾枕冷”,从触觉之冷来写雪,并点明题目中的“夜”字。五个字写了两件事:一是被子枕头冷,这说明诗人已经裹被而眠很久了,然后被冷醒;二是诗人对冷感觉很惊讶,这说明诗人睡觉之前是没有下雪的,雪是诗人睡觉之后才下的,而且还把诗人冷醒,这又说明雪下得非常大,诗人这才感觉很吃惊。总之,这雪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夜”雪。
“复见窗户明”是从视觉写雪。虽然是从视觉写,但依然是侧面描写,因为诗人看到的是“窗户明”,而不是“雪花白”。在无光的漆黑夜晚,雪能把窗户映照得明亮一片,非大雪厚雪不可。这一句也是人的正常反应,紧承上一句而来。假如是我们碰到这样的天气,晚上睡觉被冻醒,总要爬起来看一看怎么回事:这鬼天气怎么这么冷?看见窗户明亮,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是从听觉角度来写,不过写的是折竹之声,并非雪落之音,因此依然是侧面描写。“夜深”说明诗人被冻醒后就再没有睡着。“雪重”既照应了前文的“冷”与“明”,此时点出,又引出了下文的“折竹声”,是衔接上下文的一个关键节点。最后一句写“时闻折竹声”还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读完了整首诗,我们仿佛还能听见竹子时不时被雪压断的声音,引人遐想。
白居易这首绝句,短短四句,从触觉、视觉和听觉三个层次来写雪,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全凭侧面烘托。我们未见雪花半点,却着实清清楚楚地知道,门外的雪是何其纷纷扬扬!这是他这首诗写雪的特别之处。
不过我们读这首诗,如果读到此处就打住,未免就要伤了诗人的心。所谓“诗言志”,诗歌要表达的是人之内心世界。我们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浮在诗歌表面,光看他写雪如何好,却没说明白,他为何写雪?还有一点很奇怪,诗人如何凭耳朵就能判断出,被雪压断的肯定是竹子,而不是其他东西?诗人难道仅仅是被冻醒后,无法入眠,闲得无聊才写这么一首诗?这恐怕大大地违背了我们中国古人的写诗传统。
解读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是不能不用的。那么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呢?当时诗人的处境如何呢?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所作。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我想我们都还记得那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在《琵琶行》这首诗中,诗人说自己是“天涯沦落人”。那么“天涯沦落人”的心境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人生背景,我们回头再看一看《夜雪》这首诗,就能完全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了。
“已讶衾枕冷”,这“冷”字恐怕就不单单是写雪,写雪所造成的降温的直观感受,更多的是被贬官后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漠和内心的荒凉。连贴身的被子与枕头都是冷的,这“冷”真是深入了骨髓!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则是以动衬静,写出了夜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竹”是“岁寒三友”之一,也是“四君子”之一,可见它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地位之高。连苏东坡都要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不管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都是以高洁坚韧著称。然而面临又冷又重的积雪,坚韧的竹子也会被折断。这就不能不引发常常以竹自比的文人的思考,诗人当然也要想想自己的前途命运。他上书言事本是尽臣子本分,却无端遭到打压,他即使如竹坚韧,又是否能扛得住这恶势力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呢?
整首诗为我们呈现出了冷寂的氛围意境,这已经很能为我们说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了。如此,我们也能明白,诗人为何会把一位弹琵琶的歌伎引为知己,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了。江州之贬成了白居易人生的转折点,他由前期的“兼济天下”,转为后期的“独善其身”,从这首《夜雪》中已见端倪。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白居易时年45岁,正担任江州司马一职。白居易因为当时宰相遇刺案而上书要求追捕凶手,却被冠以不是言官却行言官事的罪名,被贬江州,这明显是当朝权贵给他穿的小鞋。
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心绪开始逐渐转变,渐渐过起了中隐生活。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或许是白居易失眠了,或许是读书太晚,当他忙完一切准备上床后,突然发现窗外已经飘飘洒洒下起了大雪,于是,白居易孤寂的心情愈发强烈,最终,写下了一首独具特色的《夜雪》。
雪是造物最美丽的景物之一,对于古人而言,更是如此,雪以其冰清玉洁的特质,装点着天地万物,无数诗人写下了吟咏雪花的精美诗句。在这众多的咏雪篇章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思妙想,也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夸张浪漫,还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之,各有各的妙处,而在众多的写雪名诗中,白居易的《夜雪》无疑是非常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读似乎毫无特色,但仔细想来,却又有着无穷韵味,凝重古朴,淡雅清新。
白居易这首咏雪诗的特色,全在于“夜”这个字上,夜晚天地一片黑暗,雪又无声无味,所以只能从感觉上来描述,白居易正是如此,化不可见的劣势为优势,极富创造力地写出了夜雪的特色,全诗以侧面烘托为主,传神生动地为我们写出了一场别开生面又意境深远的夜雪。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开头第一句,“已讶衾枕冷”,是从感觉上写起,诗人忙完事情上床睡觉时,突然感觉到天气骤冷了下来,这突出了下雪的特点,雪落无声,所以诗人并不曾知道下雪了,等雪下到一定程度,气温骤降,诗人才感受到了这份寒意。陶渊明曾写雪说“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但白居易深处夜间,所以无法看到,只能从感觉中得知下雪了。
第二句“复见窗户明”虽然是视觉,但却是侧面描写,诗人看到窗户明亮,这说明雪已经下了好久,且深深积了一层了,积雪的反光给黑夜带来了更多的光亮,所以诗人才会看到窗明。白居易在前两句中,句句写人,但却处处见雪,全用侧面烘托,饶有趣味。
末二句更佳,“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换用听觉描写,但仍然是侧面烘托,诗人睡下后,突然听到窗外积雪压断竹子的声音,由此可知,雪势有增无减,积雪更深了。“折竹”的声音,全是听觉描写,但却十分生动,不仅表现了雪之大,而且将雪夜中的寂静,烘托地淋漓尽致,明天一早,当诗人打开大门的时候,相信一定能看到天地间一片纯白的景象!
另外,我们从诗人闻听折竹的声音,也可见其心境,必然是有些孤独萧索的,结合他谪居江州的现状,更知其心情。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写景的诗句中,也融入了诗人浓浓的感情,才让这首诗显得独具一格,意蕴悠长,折竹声的衬托,让读者更具画面感,相信我们读完之后,一个清新淡雅而又万籁俱寂的雪夜世界,就如在目前了吧!
白居易的这首《夜雪》诗,全用侧面手法写雪,从感觉和听觉上,形象地突出了夜雪,结尾有声衬无声的手法,更让全诗充满了画面感,显得更加隽永清新,这种浑然天成的诗境,当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这首诗,因此也成为了咏雪的名作。
(原创)白居易的《夜雪》这首五言绝句在咏雪诗中独树一帜,但在他的整个诗中,并不显得十分特别。并不是白老先生的代表作。
我们先来重温原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词语赏析:
讶:惊讶的意思。
衾:被子。
窗户明:说的是雪白的雪光映照在窗户上。
折枝声:大雪压断竹枝发出的声音。
试将这首诗译成白话:
睡梦里,
我惊讶地感觉到,
枕头和被子
一阵清冷。
睁眼一看
窗棂显得分外清淅。
在这深深的夜里,
我猛然知道
是雪在纷纷飞扬。
雪越积越厚,
忽闻“嘎吱嘎吱”的响声
原来是大雪
压断竹枝
发出的声音。
赏析如下:
白居易这首《夜雪》在所有的咏雪诗中,的确是新颖别致。作者并沒有直接描写夜里下雪的情景,而是从侧面落笔。
诗人在睡梦中,忽然感觉到衾枕寒冷,睁眼一看一片寒光映照在窗棂上,又听到竹枝被积雪压断发出的声音。这“讶”、“见”、“闻”三个字通过感官、视觉和听觉的演染和烘托,生动而传神地描绘出了夜雪之冷,夜雪下得之大,映照着窗棂之洁白。一夜冬雪的冷寂,使作者彻夜未眠,这种孤寂相融,透露出诗人被贬江洲的悲凉心情。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诗意随着笔墨,一浑而就,韵味悠长。这也是作者的创作特色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白居易的这篇《夜雪》,篇幅并不大,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将这夜里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写的让人惊叹不已。不愧是一篇千古名作。下面我们先欣赏一下这篇诗作:
《夜雪》
唐一一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的意思:
夜里躺卧在床上,枕头被褥象冰一样冷,很是令我很惊讶,又望见窗户被那白白的雪映出的光亮。
夜深的时候,才感觉到雪下得很大,那是因为能时不时地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这首诗写雪,写的太奇妙了。作者在对雪的描写上,突破以前人们对这种来自大自然中精灵雪的描写刻画手法。以“静”制“动”,以静美的手法对夜雪下的大进行了描绘。
初读白居易这首《夜雪》,短短二十字,并无特殊之处,也可能会感到出奇的平淡,无味。但只要你多读几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突然发现有一种奇妙无比的感受,随着诗中描写的场景,慢慢进入你的内心深处,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更显示出这首诗的清新和纯朴,越读越耐人寻味。
纵观白居易的这首诗,会让人耳目一新,它立意朴素,耐人寻味。虽然说这是一首咏雪的诗,可诗中写雪的并不多。特别是在下雪夜里,人的视线很容易受到限制,怎么样才能把这无声无息的雪真实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呢?作者也是动了一番脑子。
为了让这首诗的意境更深刻,作者就大胆创新,他跳出旧有的写作窠臼,对夜雪的描写方向进行了调整。他不从正面直接进行描写,而是用侧面的描写来进行烘托,由此,才把一场人在屋里静听窗外夜雪纷纷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首千古名作呢?这也是有写作背景。我们常说诗言志,一点不假,这首诗正是利用飞雪压枝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当时郁闷不乐心情的。
当年45岁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任江州司马。不料一场横祸飞来,他因上书论宰相遇刺这件事,被皇上贬到江州任职。
作者在寒冷孤寂的夜晚,心情十分烦闷,抬头看见窗外的飞雪,突然灵感一现,有感而发,才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的《夜雪》。因此,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真实的内心反应,加上诗人用独特的一点术手法进行创作,才使得《夜雪》这首诗能够自然清新,别具一格,读后让人意味悠长,余犹未尽。
图片来自网络
??
??
白居易写的这首《夜雪》诗,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贴合实际,而不单纯是诗的文词华丽,意韵深和韵味美。表面上看上去只是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文辞也没有太多的修饰,句句都是大白话,正是这样更能体现出诗的内涵,以及诗人本身所处的环境。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亲临其境,更能体现出意境的优美、深远。因为这首诗真正由心而生,虽然没有豪言壮语,确被后人誉为千古名作。写诗就是这样,通过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故事情节,抒发自己胸中的感情。这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最大的优点,言简意赅,令现代人望尘莫及。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放在当今时代,有人写出类似这样的诗,也不能被大众睛睐,更不可能成为千古佳作。
夜雪无风悄悄落,
清晨地面铺滿银。
白居易的诗作中写《夜雪》的共有两首,其中一首五言绝句堪称典范。因其构思独特被誉为千古名句。为什么?
江州司马白居易,过着半隐居生活。公元816年的某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由于当时没电又稀缺灯油,人们多半天一黑就睡觉。
一般来说,下雪一开始温度不会骤降,若当雪越来越汹的话,天气就转为更冷。陡冷人睡不着觉,白居易只好起身坐在床上……,随之灵感浮现,作诗一首《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通读全文,触觉、视觉、听觉三位一体,层层递进,完美无缺憾地勾画出“夜雪”之景象。
成名句理由至少有两点:
忌夸写实,突显配角。诗人用“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来道明“雪重”。所用词组皆浑然天成,显得既古朴清雅,又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着墨夜雪,实则写人。作者在冷夜里有感而发,先是“己讶”、后为“复见”、再到“时闻”,悄然过去了一个不眠之夜。整个过程都是作者的真实体验,抒发了内心感受,也暗示了其居住的环境偏僻和心情惆怅。
夜雪,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雪,是自然景物中最得夭独厚的。她冰清玉洁,掩没了世间杂色,让天下成一统,继而赢得了文人骚客的赞美!
白天下雪,有似鹅毛、大如席等,人们对描写的很精致,但多为赞誉之词。毕竟她漫天飞舞,姿态优雅得维妙维肖,令人愉悦也掺和了其中。
然,夜里的雪则大不同,因为黑暗中,谁也分不清雪花的样儿。固此,写夜雪的诗人偏少,就是因为少了着墨点,加之雪花落地无声无息,又令人捉摸不透。
两相比较,夜雪的特别之处很难把握,既不能假想臆测地去揣度,也不能随心所欲去刻意赞美。
两相比较,夜雪之情景状况很难把握,她是一种看不清、理还乱的纷飞物。既不能假想或臆断地去揣度,也不能由心而论地去刻意赞美!
《夜雪》如何尽显特别之处?
作者针对现实,采取了不直接写雪下的很重(很大),而是从各个侧面来衬托,利用其它现象和物体的承受程度来验证。
早在唐朝前的东晋时期著名人物陶渊明就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有言:“倾耳无希声,在皓已洁。”就说明雪之不同风雨,尤其是夜雪更难定夺了,所以“复见窗户明”。
其实,全诗中,作者不仅仅是侧面烘托,而且还凝结了因果关系和动静相结合的办法,写出了雪下的很深、很重(大)。
相关承接:白居易因上书彻查宰相武元衡被刺凶手,得罪了权贵而贬职江州。借“夜雪”折竹,示明了世道之艰辛。
那年,45岁的白居易被贬江州,事因耿直的诗人上书请求严查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权贵。
正是浓冬时节,天异常的寒冷,连被子枕头都是冰凉的,实在是辗转难眠,正是深夜时分,可是窗外已经大亮,乐天披衣走到窗前,噢,原来是下雪了,唐朝的那场雪可真大呀,树枝都被压断了。
读这首诗,仿佛身临其境,记得那是09年10月的最后一天,我带了几本书去周口店小住,第二天早上醒来,窗外特别亮,那年的雪下得很早,而且第一场就是暴雪。
通俗易懂是白居易的特色,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但简单的文字所表达的凝重古朴的意境却令人回味无穷。
等一个下雪天,我们再来读这首来自千年以前的名篇,体会古人的情怀。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个人认为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感同身受”。
前言
作为一流的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作风格鲜明。他用字虽然浅显,但意味内涵并不浅显。白诗往往能用简白的语言,阐发出深刻的讽谕之意。并且,他的诗一旦确定了某个主题,都能稳、准、狠地直击要害,取得令读者震撼不已的艺术效果。
《夜雪》全诗平易熨帖,没有多大的情感起伏,乍看不算太起眼。假如你耐心细读,就会发现这份不事雕琢,毫无安排痕迹之下别有一番意味深长。
下面,任襟亚就和大家一起来仔细品读一下这首《夜雪》,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夜雪》的创作背景
《夜雪》写于公元816年的冬天,那时老白44岁(周岁)。同一年的秋天,他刚刚写下了我们更为熟悉的《琵琶行·并序》。
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的白居易,按他自己的说法正经历着“谪居卧病浔阳城”的人生低谷。过着“终岁不闻丝竹声”和“黄芦苦竹绕宅生”的苦逼日子。
话说,白居易为啥被贬呢?
其实被贬原因不是一句话能说明白的。我总结了一下,大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皇帝唐宪宗李纯,对于白居易向自己进谏的那股子直来直去的劲头,早就不满。
第二:就在写下这首诗的前一年,白居易的好友——当朝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刺,陈尸街头。白居易当即站出来为好友鸣冤,要求捉拿并严惩凶手,朝廷认为他这是“越职言事”。(这个算是直接原因)
第三:政敌诽谤他,说他母亲看花落井离世(811年白母去世,白居易丁忧了3年),他却写有“赏花”及“新井”诗,属于“有害名教”。
然后再交织些鸡零狗碎的小理由,白居易就离开京城被贬江州了。
结合这个客观历史情况,我们可以猜测出此时白居易内心会有多么郁闷、憋屈,对于仕途、官场、人生、命运又会有一番多么一言难尽的感怀。
在了解这个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再结合文本来仔细端详一下这首诗。
五言绝句《夜雪》和它的特别之处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的诗面写了什么?
诗人觉得这个夜晚冷得出奇,连被子和枕头都冰冰凉。抬头看看窗外,一反常态的明亮。夜已经深了,这种情况表明,外面一定是下了大雪。积雪太重,已经有竹枝被折断发出的响声了。
那么它的特别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呢?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全篇侧面描写。
要说《夜雪》特别,那么它的第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独特的全方位侧写方式。
读完这首诗,我们觉得这场雪很大。因为我们知道它冷、亮、厚!而这些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诗人告诉我们的。诗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他通过间接感受判断出来的。
因为“冷”和“明”,他知道下雪了;因为听到竹子被压断的声音,他判断雪下得很大。
通篇没有一个字正面描写雪,然而对于这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雪,读者们都从作者生动传神的侧面描写中,对于“雪”这个意象有了充分的心领神会。
2.句句不离诗人的自我感受。
“已讶衾枕冷”是谁“惊讶”于“冷”呢?
“复见窗户明”又是谁“见”的;“夜深知雪重”是谁“知”的;“时闻折竹声”又是谁“闻”的?
——是诗人自己。
全诗中,诗人没看见雪,却在通篇写雪;一个字也没提自己,却又无时不刻不在抒发自我。
那是个什么样的自我呢?
3.字字孤冷,写尽落寞。
诗言志。
托物言志又是诗人们惯用的手法。
既然不能直接写自己的想法,那就委婉地写呗。
《夜雪》表面是在写雪,然而每一个字缝里散发的都是诗人自己凄冷的孤寂。
因雪天冷,就像他正遭受的寒冷的命运。
窗户“明”是“明”,可那明是雪照出来的,虽明犹冷!
雪下得太大,竹枝就会不胜其重而折断。他自己如果遭受更大的打击,谁知道会不会和竹枝一样折断呢?
大雪的冷,正是自己的冷遇;竹枝的脆弱,正是自己的岌岌可危。
这个况味,不正切合着他自己此刻正在遭遇的悲冷的命运况味吗?
小结
白居易的《夜雪》能否可以被誉为千古名作,还要看“千古名作”如何定位,这个可待商榷。但是,它优秀并且深具特别之处,是不争的事实。
崇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自然不会为文而文,必得“缘事而发”、“缘情而发”。短短二十个字的《夜雪》也不例外。
从情感抒发上看,《夜雪》有点简化了的《琵琶行》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是对于政治和命运的一种委婉的控诉,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呐喊。
我想,假如一个人遭逢过白居易类似的际遇,也许他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体会吧。
而任襟亚我,说到底多少还是有点纸上谈兵吧!
对于白居易的《夜雪》,你又有什么属于自己的看法呢?
谢谢耐心阅读,我是爱读书、爱诗词的任襟亚,希望和你相伴阅读和欣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