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所说的本和道都是什么意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所说的本乃是德,德为本财为末,德字一十六笔,正应十六心印。双立人代表人身肉体之内藏着真灵魂,死因何死,性光飞腾,病因何病,阳性缺少,老因何老,性光衰弱。如灯油将尽,尚有微光也,故曰两个人,双立人。左上边有十四,代表灵性不足十六两,仅有十四两了,又比人生在世占尽十恶四欲不知省觉,性光越磨越小。下边有一心字,又言迷途知返,正觉修行一心一意还可返回到十六两真性,方能回归至地,觉登莲花。道是迷途知返回头是岸积功累德,参赞化育,悟明真我无形象正觉是主人。一志修行潜心炼宝,终将到达光辉彼岸。
注解:
本:根基。
道:人所走的路,在此是指人生正途,可以引申为人生理想、事物法则、社会正义、宇宙规律等。
译文:“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开来。”
仅仅是一句话我们比较难以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结合上下句来理解,就会简单的多。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来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是的,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其弟子有若所言。
据考,孔子的弟子中大多被称子,只有曾参和有若被称之为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很顺从。这样的人喜好喜好犯上的,是很少见的;而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这更是不存在的事情。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讲究孝顺忠悌的人,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这样我们大致就可以理解“本”和“道”的意思了。
本:是指孝悌,就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是仁的根本。
道:在《论语》中大部分的道可以被解释为道理、原则、规则、或者说是真理。这个道也是差不多,可以被解释为原则。
这是夫子最有水准的一句话,是夫子人生之“大觉悟”。
更是值得学习和实现人生伟大价值的“法宝”。
这句话很有必要,更应当必须单独拿出来说说,才真正体现认识夫子人生的高度。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要想成为一名君子,那么其思想其胸襟,都必须到达一种高度和境界,而不是只为自己的生存乃至于生活,追求的是人生之“大我”,是匡扶天下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之“大道”,这就是真正的“成仁”。这就是“君子务本”,有了这种人生境界,有了人生的伟大目标,就自然明白了人生之道,明白了人生的伟大意义,故“本立而道生”。
找不到人生“本”,就等于人生白来了一趟,也就是白活了一生。很多人本末倒置,目光短浅,常常把眼前利益和小事看得非常重要,视野一旦有了局限,胸怀没有大爱,个人利益第一,就永远无法实现伟大之人生。故有“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那么什么叫本?这个本,是根据你的位置数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说,父亲有父亲的定位,子女有子女的定位。父亲的本是慈。子女的本是孝。兄的本叫做友。弟的本叫做恭。夫的本叫做义。妻子的本做顺。君的本叫做正。臣的本叫做忠。朋友的本叫做义,这就是本。而且道是千变万化的。就把本变成责任。在实际中的应用。而本是不变的。这批就叫以不变应万变。
和毛主席说,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意思。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是说某人本性孝悌,自然不会违法犯上,但是某人本性就是贪酷,那又该如何呢,【君子务本】,是否要去强迫其孝悌?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本立而道生】,违背本性一是否能够做到二其结果会不会更不好。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在独特性背后之共同人性(本)是什么?是孝悌么?要仔细,这是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此句出自《论语》,下一句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段话整体意思是君子致力于根本,把根本建立好,则治国为人的道理就自然懂得了。表面意思如此,但“本”与“道”的含义并不算简单。做人的根本,是“孝弟”,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做到这两点,即是“仁”。孔子提倡以“仁”为本,这是基本修养和基础道德品质。有了这样的根本,则“道”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道”的意思包括道理,也指真理,规则等。就是说人要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这样无论是小到治家大到治国的道理就自然明了如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