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农村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为何黄鳝头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9关键词:农村,黄鳝,田螺,和田,道理

农村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为何黄鳝头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吗?

点赞1、呼伦贝尔市 网友:我心凡i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是老人留下来的俗语老话,是千百年来饮食经验的总结,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黄鳝的头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农人解说来给大家粗浅的分析一下:

黄鳝不吃头

民间关于黄鳝不吃头有个传说,相传有一种黄鳝叫望月鳝,此鳝喜吃腐肉,专挑一些S鱼S狗S老鼠等进食,更夸张的是,此鳝每逢月圆之夜,会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鳝。

传说误食望月鳝,会有中毒风险,特别是它的头,误食立刻毙.命,剧.毒。这里还有个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纪晓岚遇上一奇案,一对恩爱夫妻,妻子送食给田里的丈夫,吃了送过来的黄鳝七.窍流血而亡,原因是身中剧.毒,妻子被关押待秋后问斩,后纪晓岚明察秋毫,发现是“毒黄鳝”也就是望月鳝惹的祸,解救了含冤的女子,成为一段佳话,以此有了黄鳝头不可吃的说法。

传说自然是传说,并无根据,真正不吃黄鳝头的原因,个人觉得可能有两点:

1)黄鳝头骨头多,没有肉,不好吃,黄鳝整个身子都是细嫩的肉,唯独头,都是骨头,食之无味。

2)黄鳝头可能积累有毒素,吃黄鳝的人多半冲着补身体去的,特别是一些病人,体质很虚弱,用黄鳝来补,而黄鳝多为养殖,养殖的黄鳝头部可能有一些药物残留,所以也就不吃了。

田螺不吃尾

吃田螺,最主要的讲究有两点,一个是田螺脏,得用清水养三五天,才能把田螺里的脏东西排出来,这里有个技巧,用清水养的过程中,除了定期换水,可以每次换水时在里面滴几滴食用油,能让田螺拍的更干净。

另外一个就是用剪刀剪田螺的尾巴,这个最费劲,市场上有专门去尾的机器,快捷方便,去尾的原因就是题主老话说的,因为田螺不吃尾。

田螺的尾巴是田螺的排泄物和内脏聚集地,很脏,还含有很多寄生虫和细菌,吃了对人不利,特别是外来物种福寿螺,吃的时候除了头部,尾巴是万万不可直接食用的。

总结:老话俗语说的很有道理,黄鳝头虽然能吃,但不好吃还可能有药物残留,田螺尾巴就更不用说了,农人解说个人试着吃过,超难吃,都是沙子,所以螺不吃尾。

点赞2、通化市 网友:秀豆豆

我的确听说过这种说法,是跟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的时候,点了黄鳝和田螺,听到饭店的老板娘说了这么一句,当时我也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说,后来听到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黄鳝不吃头,因为黄鳝的头没什么肉,而且也不好吃。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饭店里点的黄鳝,厨师都是处理黄鳝的时候直接把头给扔掉了,只吃身上肉多的鳝段部分。



而田螺不吃尾,这一点估计很多人都懂。我们吃田螺,吃的就是田螺前面那一疙瘩硬硬的肉。我们在买田螺的时候,常常都是已经处理好的,先让田螺吐沙,然后把后面的部分去掉了。

因为后面的那一串黑黑的东西,是田螺的肠胃和排泄的地方,里面经常有很多没有吐干净的沙子和排泄物。不仅吃起来口感不好,而且容易吃一嘴沙,万一运气不好遇到没有做熟的,还可能会导致腹泻,所以干脆就不吃了。



黄鳝不吃头,是因为没肉也不好吃,而不是有的人说的什么剧毒,如果剧毒的话,黄鳝怎么可能只有头有毒,吃身子的人估计要早就毒死了。而且黄鳝头晒干以后,还可以作为中药使用的。

点赞3、沧州市 网友:蓝〃调子

黄鳝和田螺是我们以前吃的最多的野味,尤其是田螺我们小时候吃的是最多的,黄鳝相对来说数量少一点,所以吃的较少。以前小时候随便去田里面就能捡到一大桶的田螺回家,而且个头都是相当大的,不过现在农田的田螺基本上没有,黄鳝也是非常少见。那么农村俗话说“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有没有道理呢?

一、黄鳝不吃头

在我记忆当中,吃黄鳝一般都不会吃黄鳝头,在杀黄鳝的时候首先会将黄鳝头部用钉子钉在板凳上,然后用刀划开肚子,去除内脏和骨头,最后就会直接把头部去掉,从来没有看到过谁会把黄鳝的头留下吃。这其实主要是因为黄鳝的头部比较硬,大部分都是头骨,没有什么可食用的价值,肉非常少,口感也不好,所以很少有人吃。

不过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黄鳝在野外生活,体内的毒素也非常多,特别是体型比较大的黄鳝,毒素基本上聚集在血液当中或者头部。有一种叫做望月鳝的鳝鱼,据说体内毒素非常多,是不能食用的,不要说是头部。据说吃望月鳝,会导致中毒,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太大的黄鳝不要吃,很有可能是望月鳝,普通的 黄鳝也不要吃头,相对安全。

二、田螺不吃尾

在农村老家,以前吃田螺基本上都是直接将田螺肉挑出来,然后切小爆炒,因为以前的田螺个头比较大,而且壳比较脆,很容易碎掉,所以不适合直接炒。不过有时候田螺比较小的话,就会用老虎钳将尾部去掉,直接炒。

以前小时候吃田螺一般都不吃尾部的,因为大家觉得尾部是田螺的排泄物,非常脏,所以不应该吃,对身体不好。不过现在才知道,田螺尾部是田螺的内脏聚集的地方,并不是田螺的排泄物。不过内脏也是不适合吃的,田螺内脏毒素比较多,吃多了对身体也是不好的。所以说田螺不吃尾,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多三农资讯,敬请关注【少三番】,谢谢大家支持。

点赞4、宜兴市 网友:[初遇]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并且站在了食物链最顶端的位置,除了大脑的不断演化外,趋利避害的累积也是关键因素。那么如何知道“利与弊”呢?这个就只能靠经验去累积了,举个例子,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天生怕蛇,是因为蛇不易被发现,但是有些毒蛇却致命,这给我们的祖先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只有害怕它们,才会远离它们,因此怕蛇就被写进了基因中,一代代的传了下来,这就是趋利避害的形成。

对于吃这件事也是一样的,我们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食物选择以及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尝出来的,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

因此,对于古人根据经验总结的一些俗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春不捡鸡,冬不捡兔”,就是因为春天播种时种子通常会拌上农药,而野鸡有翻找种子的习惯,所以会导致野鸡死亡,而这样的鸡体内依然有药物残留,所以不能吃,而冬不捡兔,是因为正常的野兔抗寒能力很强,冬天死掉的野兔通常是疾病死亡,这样的兔子吃了也不安全。

那么,俗话说得“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黄鳝不吃头”有没有科学依据?

黄鳝是一种肉质嫩、味道鲜美的鱼类,它们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体内都是比较常见的鱼类,甚至是一些稻田里就有很多的黄鳝,因此,许多小伙伴在儿时都喜欢去钓黄鳝,拿回家简单一做就是一道营养丰富的美食。

在处理黄鳝时,我们通常会把它固定在一个钉子上,然后开膛破肚去掉脊骨,再将其内脏去除,最后把黄鳝头整个地搞下来扔掉。即使在以前缺衣少穿时,人们吃黄鳝通常也会把头扔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处理完黄鳝时,身体就全部是可以一口闷的肉了,但是它的头不同,黄鳝的头里占比最大的就是头骨,去除头骨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太麻烦,但是不去呢?肉又太少,所以为了不纠结,人们喜欢把没有多少肉的头给扔掉。这就是黄鳝头不能吃的主要原因。

至于“黄鳝头集中了身体大部分的毒素以及望月鳝的头有毒”等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黄鳝虽然是杂食性鱼类,但是它的消化系统与其他鱼类一样都在腹腔内,而不是头部,所以头部集中毒素是不科学的。

而“望月鳝”更是不存在的,在坊间有许多关于望月鳝的传闻,意思就是黄鳝长到一定的体型之后,就经常在月圆之夜把头露出水面。其实,这是古人对黄鳝不了解导致的错误认知,因为鱼大都是用鳃呼吸的,这样它们通过鳃就直接能够过滤水中的氧气,但是黄鳝的鳃部高度退化,以至于鳃的呼吸能力非常弱。

但是,黄鳝的口腔内布满了毛细血管,它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因此黄鳝本就有经常露出水面呼吸的习性。而且在一些古代的书籍中,虽然有“望月鳝”毒死人的记载,比如《神政记》,但是这些书与聊斋一样都是根据传闻编造的一些志异故事而已,不足采信。

最关键的是在一些古代的药典中,黄鳝头在晒干研磨后还是一种中药材。因此,黄鳝头骨多肉少,才是人们不吃的真正原因。

“田螺尾不能吃”有没有科学依据?

田螺是我们最常见的水生软体动物了,记得小时候下河摸鱼,即使搞不到鱼,也能弄一桶的田螺。

在我们处理田螺时,通常会把它的尾部(壳顶)给剪掉,起初,这个处理方式是为了让田螺肉更好地入味,毕竟田螺的身体被一层外壳包裹着,而且只有一个开口,最关键的是当烹煮时,田螺由于受到高温的刺激,会将螺盖关上,这样整个田螺就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无论你放多少料,都很难入味。但是打开它的壳顶之后就不同了,在吃时,用嘴巴一嗦,别提多过瘾了。

我们在吃田螺时,通常会用到牙签,用牙签挑开它的螺盖,然后插入螺肉中,轻轻一拉就能将田螺的整个软体部分全部拉出来。此时,你如果要一口闷,旁边一定会有人告诉你:田螺尾不能吃。那么,田螺尾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很简单:能吃,但不鼓励。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田螺的整个身体由四个部分组成:外壳、头、足以及内脏囊,外壳肯定是不能吃的,而我们通常从田螺壳里拉出来的就是田螺剩下的三个部分,即头、足、内脏囊。其中头和足都是身体的前半段,而后半段比较细长的是它的内脏囊。

内脏囊里包含着田螺的消化和排泄系统,因此里面会有一些田螺未消化的食物以及排泄物,这是不鼓励吃的原因之一。

其次,田螺生活在水底,同时它也是许多寄生虫的宿主之一,比如血吸虫、肝吸虫等等,而寄生虫所在的位置恰恰就在它的内脏囊中。虽然高温能够杀死这些寄生虫,但是一旦没有杀死,恰好又吃了田螺“尾”,那么就会有感染的风险。而我们说它能吃,是确保将田螺煮透的前提下。

其实,我们上面说的烹饪田螺时,人们喜欢把壳顶剪掉,一方面是更容易入味,一方面就是让螺肉更多地接触到高温的汤,将其中的寄生虫彻底杀死。

总结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句俗话中,黄鳝不吃头的原因并非传闻中有毒,而是因为头上骨头多肉少,而田螺不吃尾,其实比前者更有道理,因为田螺的生长环境我们不太了解,如果有一定的污染,那么其有害物质基本上都在内脏囊中,而且寄生虫也在其中,一旦烹饪不彻底,人吃了就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点赞5、林芝市 网友:踽踽独行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民间的饮食禁忌你听过吗?这句俗语直白地道出了黄鳝和田螺的忌食部位,那就是黄鳝的头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这两种食物是站在人们舌尖上的美食,并且营养价值颇高,在人们的餐桌上比较常见。那么这种禁忌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黄鳝

黄鳝为什么不能吃头?

在民间有一种传说,就是在黄鳝中有一种怪鳝,这种怪鳝会在月圆之夜抬头凝视着月亮从升起到消失,因此得名望月鳝。这种怪鳝生活在淤泥之中,并且喜欢食用一些动物的腐肉,它的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决定了生长在它身上的毒素,这种毒素在怪鳝的头部聚集浓度最高。

黄鳝喜欢生活在淤泥之中

过去就曾有一个农妇,捕捉到了这样的一条怪鳝,她自己舍不得吃,而是留给日夜在田间辛苦劳作的丈夫吃,结果丈夫吃了这种怪鳝一命呜呼,而这位农妇未曾吃一口,便被怀疑是农妇下毒毒死了丈夫。农妇含冤入狱,后经官府多方查验,才得知罪魁祸首者就是这条怪鳝,农妇因此沉冤昭雪,黄鳝不能吃头的说法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黄鳝不能吃头的传说

当然传说归传说,在这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神秘感和难以让人信服之感。那么在现实中不能吃黄鳝头的原因是什么呢?

1.大家都知道,黄鳝非常的软,周身都是肉,并且没有鱼刺。而头部则是它身体最坚硬的地方,又没有什么肉,所以这也意味着黄鳝的头并不好吃,大部分人选择摒弃。现在的人买黄鳝在卖地方杀好,头部几乎都被砍下扔掉。


2.黄鳝喜欢生活在淤泥之中,可能受到污染,会吸食到一些有害物质和细菌,而这些毒素极有可能聚集在黄鳝的头部,并且经过高温烹饪也无法去除,如果吃了会影响到生体的健康,所以头部选择不吃。

捉黄鳝

3.现在的人工养殖黄鳝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养殖的饲料及水不保证是否含有化学物质,人们害怕含有重金属,反正头部又没有什么肉,所以果断选择放弃。


所以从这种分析中看来,老俗话虽然总结的有些神秘,但却是经验之谈,黄鳝头它虽然能吃,但一它不好吃,二它身上的毒素大部分可能集中在头部,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当然是不吃方为上上之策。

人们舌尖上的美食黄鳝为什么不能吃头

田螺为什么不能吃尾?

还记得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去池塘边上的洞洞里面摸田螺,摸回来的田螺要么就用针或牙签把田螺肉一坨一坨地挖出来,而田螺身后携带的那一条像肠子之类一段会果断舍弃,只会要前面的一小丢丢肉。


因为奶奶总告诉我们说田螺后面的那一节是不能吃的。如果是用来做嗦螺的话,摸回来的田螺要用清水在家养上几天,并且每天换一下水,即使这样也很难将田螺身体里面的泥沙全部清除掉。所以在制作嗦螺时会用剪子将田螺的小尾巴剪掉。

田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奶奶为什么会告诉我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呢?我想有以下原因:

1.田螺喜欢生活在池塘边上的水洞中,身体里面会聚集不少泥沙,并且这些泥沙很难清洗,而泥沙所在的位置就在田螺身上的尾部,这当然是不能吃的。


2.田螺的消化系统都在身体的尾部,一些未消化的或已消化的没有殆尽的残留物也会留在尾部,这样会容易滋生寄生虫,吃了对身体而言是有害无益。

摸田螺

3.如果田螺是正在繁殖的季节,在尾部还会有很多的小螺子,吃起来也很影响口感,所以这也是人们并不喜欢吃的部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奶奶说的话很有道理,是经验之谈。

田螺不能吃尾

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农村的俗语有点封建迷信,但若了解其背后的真相我们就知道,每句俗语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道理,这是人们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之中所领悟到的经验之谈。


就比如这句“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的俗语,听起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可细细揣摩其中却发现这跟人们的饮食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这虽是一句老话,但把它放在今天的生活之中也一点儿也不过时。


读完以上的总结和分析,你觉得这句“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的农村俗语说得有道理吗?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一盘剪掉尾巴的小嗦螺

点赞6、厦门市 网友:万↘褶觳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句农村俗语,两种不能吃的东西,还带有一定的民间文化色彩。但总的来说这句俗语是不太准确的,现实生活中,一部分黄鳝头是可以吃的,一些田螺尾也有人吃。

黄鳝不吃头

南方农村有一道黄鳝美食,名叫“盘龙”,就是炒小黄鳝时,让每一条黄鳝盘成一个圆圈。这可是一整条的黄鳝,自然也就包括了黄鳝的头。吃这道菜时,不喜欢吃黄鳝头的人,就把黄鳝头去掉,喜欢吃的一整条都吃进了肚子里。

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到水沟、稻谷时挖泥鳅,说是挖泥鳅,实际上泥鳅、黄鳝、小鱼一起抓。拿回家里,用清水冲几遍,放到锅子里,把锅盖一盖,稍加把火,把它们闷在里面,然后去火,就行了。

如果抓得泥鳅、黄鳝、小鱼较多,一餐吃不了那么多,可拿出一部来熏干的,剩下用油煎一下,放水、作料,煮熟就是一道香喷喷美味。黄鳝头自然不要去掉,一锅炖。出锅后,喜欢吃黄鳝头人,吃进肚子里,不喜欢吃的人,扔掉就是了。不过,这都是一些中小的黄鳝,吃不吃黄鳝头,那纯粹是个人的生活习惯。

抓大条的黄鳝,一般就要到水塘里,用铁丝钩放蚯蚓钓,或者把蚯蚓放在专门用来捕黄鳝的竹锁(一种竹篓子),傍晚时放在水塘里,清早收起,每每收获不少。那都是比较大的黄鳝,一条有二三两,更大的有半斤。

这种黄鳝处理起来比小黄鳝麻烦得多。首先要用南瓜叶子,或冬瓜叶子把黄鳝表面的黏液去掉,其中还有寄生在黄鳝身上的小生物,农村叫黄鳝虱子。然后剖开,去内脏、去骨,去头后,这些都不要,扔掉。再用黄瓜、紫苏炖汤,也是一道美味。

传说,大而老的黄鳝头上有一个“王”,不能吃。在旧时社会,吃“王”字是触犯皇帝,是对君不忠,会招来杀身之祸,请敢吃?

事实上,我从未看到黄鳝头上有“王”字。问过其他人,同样没有看到过。看来这种说法是一种假托,实际上,头和骨头是一样的,越大越老的黄鳝,头全是骨头,吃起来没有味道,而内脏,人们嫌其太脏兮兮。因此,黄鳝身体的这三种东西都扔掉了。

这就是“黄鳝不吃头”的部分理由,但并不是所有黄鳝的头都不能吃。黄鳝越大越老其头里的骨头就越硬,越没味,而黄鳝越小其头里的骨头就越软,有的黄鳝头吃起来连骨头的感觉都没有。

现在有的人说黄鳝头有毒,或其他东西,这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是人们的一种饮食习惯而已。

田螺不吃尾

“田螺不吃尾”的说法也不全对,只能说在一般情况下,农村人是不吃田螺尾的。

那“一般情况下”是什么情况呢?农村把田螺捡回来后,一般用锅把田螺煮死,然后挑出里面的肉,只要前面的,后面的不要,连壳一起扔掉。

有一些人家嫌田螺脏的话,用清水喂养几天,尾部照样不能要。

按农村的传统说法,田螺尾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鲜美,农村有一些人就有吃田螺尾的嗜好,喜欢吃这一口。农村把田螺尾称为田螺肠子。

想吃田螺尾,田螺用清水喂养三五天是远远不够,至少要喂养半个月以上,有的要喂养一个来月,等到田螺肠子内的东西全部排空后,就可以吃了。喂养田螺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一天换两次清水。过去农村大多没有自来水,家里的水都是用水桶到水井里挑,费力费时间。

即使有一些男人不怕麻烦,女主人也不肯让他们把田螺放在家中喂养这么久。原因是我国古代有一个民间故事,叫《田螺姑娘》,说田螺是神女,田螺放在家里喂养久了,会像传说中的那样,变成姑娘。家庭主妇妇自然很忌讳这种事,不会把田螺放在家里喂养很久,一般喂养几天就煮了。这样田螺的尾还很脏,当然不能要,也不敢吃。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地方的人家里是吃全田螺的,方法是一样,喂养半个月以上再吃,包括一些饭馆也是这样。

一些人其实还是吃过田螺尾的,只是不太了解而已。因为做好的田螺菜肴,田螺的尾壳一般要去掉,人们就认为把田螺的尾去掉了。事实上,这是一种田螺的烹饪方法,不去掉尾壳,就只能吃到前面的一段,后面一段很难挑出来,去尾壳并没有把壳内的尾去掉,而是便于吃田螺时,把壳内的尾一起挑出来吃。

因此,过去的农村人不吃田螺尾,一是一些人不想喂养得太久,嫌麻烦二是一些人认为田螺尾不干净,不敢吃。

点赞7、洛阳市 网友:悲喜自饮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在农村里对于田螺和黄鳝也是见的太多了,这些在农村里都是我们不可不多得美味,以前像田螺没有人吃,现在却都值好几块钱一斤,前两天买菜的时候我还买了2斤回家吃了,不过回到家里后还母亲说了一顿,说这个田螺哪有啥吃的啊,就那么一点点的肉,而且还是不干净的东西,有的时候都是在臭水沟里生长,所以母亲极力不让我吃田螺,不过这个田螺洗干净了,然后吐一会就成了美味,不过田螺处理起来却是很麻烦的,没有黄鳝处理起来简单,那么在农村里,老人常说“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黄鳝来说,确实是个美味,做成红烧黄鳝确实挺好吃,在家里做个黄鳝然后喝上两杯,也是很惬意的,不过对于黄鳝来说最好吃的也就在半斤以内的还算可以,如果太小了就是没有什么味道,太大了也是不怎么还吃,发柴。在农村里有着大的黄鳝不能吃的说法,比如像我们常说的望月鳝之类的我们是不能吃的,据说这种黄鳝都能长到好几斤,平时都是吃一些猫肉的尸体,所以这种黄鳝吃不得,更别说头了,其余的黄鳝不能吃头的意思是因为黄鳝常年在水里生长,身体就会有一些残留的重金属和农药,那么这样的黄鳝头部是积攒了很多的毒素,所以这样的黄鳝不能吃头,不小心可能会导致中毒。

田螺这东西说实话,一般人并不喜欢吃它,因为我们内陆地区的一些水沟里就是有很多的田螺生长在面,有的时候还会有很多的寄生虫在里面,所以农村人也是很少吃,还记得以前捉来的田螺都是喂食了鸭子,现在很多的大排档都有着这样的美食田螺,不过对于吃田螺也是比较麻烦的,做之前还要把田螺尾部的尖去掉,因为在做到时候能把脏东西排出去,然后就是能很快的入味,不过对于田螺老人会告诉我们说,田螺的尾巴是不能吃的,因为田螺的尾巴处是内脏和一些排泄物的地方,这些也是和黄鳝一样,有很多的残留物在里面,吃多了对我们身体会有影响,所以这些是不能吃的,对于老人这些话也是根据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毕竟听了也是没有坏处的。

点赞8、惠州市 网友:毒蘑菇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句农村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黄鳝不吃头”,黄鳝也称鳝鱼,这句话是说黄鳝的头骨多肉少,从美食角度来说,就是没有什么啃头,并不是说黄鳝的头有毒不能吃,所以一般人都不吃,甚至杀时就直接丢掉。如果拿中医来说,黄鳝的头骨还可以药用,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健脾胃等。

“田螺不吃尾”,田螺也是一种美食,人们喜欢吃田螺前面的一坨硬肉,但尾是没人吃的,因为尾部是田螺的排泄物,是不能吃的。

这句俗语还是有道理的,也是生活常识。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