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抗战剧中有哪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最常见的历史错误,就是认为鬼子很容易打。
实际上,恰恰相反。
日军是非常难对付的部队。
就抗战期间来说,日军的装备比国军优秀十倍甚至百倍,训练也更为严格和科学,后勤补给好过十倍,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
不要说国军,其实就是美军这么强大,打垮日军也花费了长达4年的时间。哪怕德军已经垮台,日军还有坚持了4个多月,最后吃了原子弹才投降的。
从电影《平原游击队》看日军强出一截的战斗力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作为一个写了12年抗战历史的人,萨沙深知日军战斗力。今天也不想多说,就拿电影《平原游击队》电影为例,听萨沙说一说吧。
对于日军战斗力如何,大家看看老电影就一目了然。
著名的《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地雷战》之内,多拍于五六十年代,里面的日军均不是笨蛋。我们今天就拿电影《平原游击队》为例。
百来个鬼子控制一个县
李向阳带着自己的游击队,还有县大队区中队这类武装配合,才能和驻扎在县城的松井部队周旋。
我们看看鬼子头头松井。
明眼的观众都看得出,松井是什么人。
他只是一个中队长而已。
什么是中队长?就是八路军的连长,一个中队不过一百多人。
根据电影中,日军几次集结行动来看,日军这个中队似乎还不满一百人。松井直接指挥的部队,始终只有2个小队七八十人,另外的部队可能需要驻扎在县城其他据点,不能移动。
而李向阳的游击队加上区中队县大队,少说也有五六百人,对抗的不过是日军百把人而已。
当年冀中一个县城有多少老百姓?至少有上万人,大县城都有几万人。区区一百多日军,就能够控制这么大的县城。
数字似乎不太好看,真的就是那时候的历史。
有人问,为什么电影不夸大一些?这是因为《平原游击队》电影拍摄在1955年。当时观众绝大部分都是过来人,知道真实历史,知道日军的厉害,甚至很多人经历过五一大扫荡。
电影乱夸张,老百姓一眼就会嗤之以鼻。
有意思的是,《平原游击队》曾经翻拍过,时间是文革时期的1974年。
那个时候的松井就升官了,成为了大队长(团长)。
第一个站起来的松井
《平原游击队》和其他的电影也不同,他塑造了松井中队长的形象。
松井可以说,是鬼子的缩影。此人狠毒、凶恶,但颇有头脑、作战勇敢顽强、武士道精神十足。
大家注意几个片段。
在一次战斗中,面对游击队的射击时,日军官兵全部卧倒。然而,指挥官松井是第一个站起来的,还挥舞军刀高喊:前进!
谁都知道,这时候子弹横飞,谁先站起来就极有可能中弹送命。
松井却敢笔直的站起来指挥(注意笔直两个字)。
这不是电影夸大,真实的日军基层军官就是如此。
日军基层军官,如小队长之流的伤亡率,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
为什么?作为日军的军官,必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无论怎么危险,小队长也要比士兵勇敢,不然就没有资格带队。
老兵藤原彰多年后回忆:作为见习小队长进入冀中时,他的中队长就派了一个士兵特别盯着他。为什么?就怕他没有经验,一打仗就当先冲锋过去被打死打伤。
日军很需要基层军官,不愿意让他刚刚来就伤亡了。
虽有一个士兵盯着他,第一次作战还是没拦得住,挥舞军刀的藤原彰仍然冲锋在最前面。他的对手,就是八路军。
日军誓死不降
整部电影中,俘虏了一些伪军,日军官兵从没有投降的。
被优势八路军团团包围的时候,松井也没有考虑投降,反而一刀劈死了准备逃跑或者投降的中国翻译官(劈的好,劈死丫的)。
李向阳破门杀进来的时候,松井是拿着刀准备切腹自杀的。
明明自己手上只有刀,那边是八路军几十人,松井也不愿意投降。松井做自杀性攻击,被李向阳打死。
这个场景并不是电影的夸大。
在整个抗战甚至二战中,被俘日军是非常少的,绝对是列强中最少。
驻印军在缅北歼灭日军精锐18师团2万多人,俘虏的日军才几百人,基本都是伤员。至于军官更是几乎没有,俘虏最高军衔的仅仅是一个通讯兵大尉。
日军死守每一个阵地,守不住了就撤退,撤不了就拼死战斗或者自杀。
百团大战中,日军也是如此,甚至让八路军很钦佩。
日军战史记载,八路军曾经在墙上写下:这里日军守备队作战很顽强!的留言。
松井很狡猾
《平原游击队》几乎是在斗智,而不是斗力。电影中,松井却很不好对付。
李向阳刚刚开到县城附近,松井就准确判断他的落脚点是存有军粮的李庄。松井当晚就迅速发动进攻,没有被李向阳的虚张声势迷惑。
松井包围李庄后,李向阳围魏救赵,打掉了附近一个伪军炮楼。
正常来说,松井应该会去救援。他却非常狡猾,根本不理会。
无奈之下,李向阳又去将县城的军火列车炸掉,这才调走了松井。
没想到,松井迅速杀了个回马枪,再次突袭李庄屠杀老百姓。
如果不是李向阳不顾一切,出动数百主力攻打县城,李庄老百姓差点被屠杀殆尽,更别说保不住公粮。
就是这样,包括孩子小宝子和老人老秦爷在内的很多群众,仍然被松井残杀。
可见,松井是非常狡猾的,还颇有军事素养,不容易对付。
事实也是如此。很多八路军老战士都认为,鬼子的凶残是其次的,主要是狡诈。这也就是:鬼子不鬼,还叫鬼子吗?
新四军的将军们认为,鬼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初期鬼子对于新四军的游击战打法很不适应,连连吃亏。不过,日军很快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改变作战模式,新四军如夜战和小部队长距离奔袭一些法宝就逐步失效了。在抗战后期,鬼子大体适应了游击战。
最后
同等数量下,八路军战士究竟能不能打过鬼子。
即便抛去武器装备不谈,萨沙认为是不能。
在抗战前期中期,只要能来中国的日军,全部受过严格军事训练。
别的不谈,日军条例规定,新兵入伍后,步兵每月步枪射击子弹不得低于150发,每年每人射击不得低于1800发。
这样一来,日军结束1年的军训时,三分之一人可以成为优等射手,其中颇有些夜间100米外打香烟头的特级高手。
而八路军实战射击训练,是多少发子弹?
萨沙告诉你,不到20发。
就算是后羿转世,也绝对不可能实弹射击20发,就成为厉害的射手。
即便你曾经是奥运会金牌射手,想要保持射击技术也必须经常不间断射击练习。如果一段时间不练,水平立即下降。
单单就射击一点,八路军就和日军存在差距,这也是客观的差距。
八路军最强调的射击尚且如此,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
就算是平型关战斗中,我们和日军辎重兵拼刺,也是几个围着拼一个。
此战,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日军800多人,自己伤亡也绝对不亚于敌人。要知道,参战的日军大部分是辎重兵、汽车兵、文职等非战斗人员(很多压根没有枪)。我军则是精锐部队,骨干全部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个个可以当班长排长的。这才勉强打个平手,如果遇到的是日军野战部队,又会如何?
既然说历史,就要尊重历史,要写出客观历史。
前几日追了抗日谍战剧《密查》,是以1938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中将高参宣侠父被害案为历史背景的。剧中无论是西安行营主任、军方(第17军团)、军统和中统特务们,都称呼蒋介石为“总裁”,这是非常离谱的叫法。纵观这些年的抗战剧和谍战剧中,对蒋介石的称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历史错误的一塌糊涂,也没个军事顾问给把把关,今天就给这些导演和编剧们普及一下。
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里的职务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正式的称谓,也有内部约定俗成的叫法。从1926年起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仍兼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8月第一次下野,复出后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并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民政府主席,直至1931年底第二次辞职下野。在这五年时间里,他的官方称谓应为“蒋总司令”或“蒋主席”。
他下野期间林森代理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1932年初第二次复出后,考虑多方面因素并未拿掉林森,而是出任改组后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并掌握实际权力,因此国民政府主席始终由林森担任,一直到林森于1943年辞世,蒋介石才重任国民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他把“行营”改成“行辕”就是此意,前者是代表军委会的委员长行营,后者是“国民政府主席行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常会”曾经推举蒋介石为海陆空大元帅,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统帅部,并授权蒋介石组织战时大本营行使统帅权。但蒋介石经过考虑认为,中日之间并未宣战,不应设置大本营,因此这个“大元帅”只当了20天就无疾而终了。其后将军事委员会扩建为抗战最高统帅部,委员长行使全国军队最高统帅之权。
而所谓“总裁”的名头始自1938年4月,国民党四中会议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但这个职务在当时并未广泛使用,原因有二:其一这是国民党的党内职务,不宜应用于政府和军队的官方称呼中;其二时间已严重滞后,在此之前委员长的称呼已经叫开。
因此从1932年到1943的十二年间,尤其是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蒋介石的正式职务和称谓都是“蒋委员长”,或许也有部下简称为“委座”,但此事缺乏考证。像《密查》里的中统叫叫总裁还说得过去,西安行营、野战部队军事主官和军统特务们,称呼“总裁”是不合规矩的,因为这些都是“军事委员会”的下属单位。
《密查》的历史背景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和1938年的“宣案”时段,之所以说西安方面的军政人员称蒋介石为“总裁”非常牵强,是因为这个党内职务虽然听起来很牛,但在当时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国民党的“党权”也不在蒋的手中,他也不甚稀罕,正确的称谓就是“蒋委员长”,名称虽不拉风,却是战时最高统帅的专称。
蒋介石真正并且必须称为“总裁”则实在是源于无奈,即1949年元旦第三次下野时,他辞去了“总统”一职,由李宗仁代之,而军事委员会也在抗战胜利后取消(改组为“国防部”)。蒋介石等于是没有了任何官方职务的一介平民,但是他又要出来活动和搞事情,怎么办呢?只好摆出了党内职务“总裁”,但这个职务并非国家元首的含义。
1949年10月在广州的一次谈话中,对蒋幕后操盘早已怒火中烧的李宗仁上来就说:“今天我是以国家元首的身份与你谈话的”,蒋介石也得正襟危坐。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蒋介石是不会启用“总裁”这个字号的,它对于领导政府和军队终究是名不正而言不顺,也因此从1949年年底开始,蒋介石不断派人过话、甚至让白崇禧相劝,希望李宗仁主动辞去代总统之职把位子还给他。
李宗仁既不辞职也不赴台,蒋介石无奈于1950年操纵选举给自己恢复了“总统”职务,并且一口气连任四届。而所谓的“总统”是1948年国民政府搞什么“行宪”的产物,它既是政府首脑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但在大陆期间,蒋介石的这一官方称呼仅用不了不到一年,不过《北平无战事》考察的很仔细,发生在1948年的事情,称呼“总统”是准确的。
所以说,抗日剧中对蒋介石和军事最高当局的称谓,只能是委员长和军委会,居然还看过有称为“国防部”的抗日连续剧(比如特种兵深入敌后等等),这完全是闭着眼睛乱喊。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若干非正式称呼,比如黄埔嫡系将领惯称“校长”,身边幕僚私下里以“老头子”代称,而美国人史迪威的称谓最为刻薄:“花生米”。
最大的错误就是:过分强调了武术在抗日战争当中的作用!也造成了很多观众长时间认为,我们在对外作战中打不过日本人,只是因为武器不行,要是双方都拿着大刀和长矛,我们就能杀到东京去!
其实不管是抗日作品,还是在其他抗击外来侵略的影视作品中(以清末为主),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中日或与其他外国军队在战场上交火,远距离对射的时候,敌人利用强于我们的飞机和大炮给予了我们重大杀伤,随后我军发起冲击,在对方强有力的火力拦截下战士们更是纷纷倒地。随后我们冲入敌军阵地,中国功夫开始得到了充分发挥,一通大刀加刺刀,打的侵略者人仰马翻,最终我军依靠肉搏大获全胜。
即便是相对专业的老电影,也没有摆脱这样的设定。
1955年的黑白老电影《平原游击队》,李向阳带着一帮边种地边扛枪的民兵,竟然在拼刺中把正规军身份的日军零封,以0伤亡的代价捅死所有日军。
1958年的《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据守狼牙山的倒数第三次反冲锋,5个人依靠拼刺刀居然打退了上百个日军的冲锋。
而离开抗日电影系列,我们来到义和团题材的电影《神鞭》中,上述神剧情节更是显现的淋漓尽致:义和团在冲锋面前完全是八国联军的枪靶子,随后冲入敌阵又成了中国功夫的天下,光是主人公傻儿挥舞着大辫子,就杀伤西洋兵不下十余人。
可事实真的有这么夸张?无情的历史会冷冰冰的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1、1860年的八里桥之战,清军骑兵与英法联军骑兵进行肉搏,英法联军死亡2人,清军死亡140多人,交换比70比1。
2、1937年8月平型关之战,经历了长征的、由红军老兵组成的八路军第115师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在拼刺环节的交换比在3比1左右,即我方牺牲3人才能换取一个日军的命。以至于战斗尾声阶段,善于肉搏的八路军宁可开枪也要回避拼刺。
要知道在此前的革命战争时期,受困于武器装备的劣势,缺少枪支的我们经常要大批量的武装大刀和梭镖,也逐渐养成了敢打敢拼的肉搏精神,不怕死的意志力和骇人的拼杀技术成为了我军屡战屡胜的法宝。可以说在拼杀技术上,八路军达到了当时中国军队的上乘水准。然而在平型关,日军一个二线部队的拼刺战斗力,却着实让我们震惊!
一个日本兵就可以持刺刀对抗三四名八路军老兵,三个日本兵背靠背就可以对抗十几名八路军的四面围攻,这才是日本军队真正的拼刺技术。像刚刚被禁播的神剧《雷霆战将》,八路军团长王云飞竟然声称日军还不够他杀的,依我看是不够人家杀吧!禁播你就对了!
当然,日军不是天兵下凡,拼刺能力的提高靠的也是充足的训练资源。丰富的拼刺和剑道教授、营养食品的体能保障、依靠时间堆积的训练功底,更通过刺杀众多无故百姓和俘虏来提升士兵胆量。这些才是保障功夫提升的重要标准,靠瞎编乱造?这种做法只会让人笑话!
直到电影《血战台儿庄》的出现,我们的抗日作品才第一次真实反应出日本军队的拼杀能力:剧中日军炸开台儿庄城墙,并攻入庄后,一队日军冲进一个院子,与川军进行冷兵器拼刺,一个日本兵单枪匹马连续刺死3个中国兵,最后成功把剩余的中国兵逼近防空洞,这才是真正的日本军人的拼刺技术。
而在一段日军电文当中,也同样写出了战争残酷的交换比:日军阵亡66人,我军阵亡250多人,平均4个中国军人才能杀死一个日军。
还是真实点吧,14年的抗战胜利是用数百万中国军队的鲜血所铸就,而不是吹牛和扯淡来打炮敌人!
这些错误估计能写一尺厚的书了。大量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受到了许多观众朋友们的喜爱,然而许多这些抗日战争电视剧,由于为了追求观赏性,在许多军事常识以及历史问题上存在错误。今天我们就从武器装备,战场现实以及战斗战术等方面来剖析抗战剧常见的一些历史错误。
首先在武器装备方面最明显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武器装备的大规模穿越,这一点在步兵轻武器方面尤其严重。抗战剧中,日本军队使用着战后才装备的我军各型通用机枪,新四军居然使用米尼冈134多管速射机枪,而一些八路军战士居然能够使用著名的AK47进行作战。而一些神剧中,AWP狙击枪和美军现役狙击枪也进入二战时期装备特种部队。诸如此类的武器穿越问题是抗战剧的一个重要缺陷。而除去武器穿越的问题之外,一些二战武器的使用,在抗战剧中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刻画。
日军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就是著名的歪把子轻机枪在影视作品中被描绘为作战的火力支柱,可以进行连续的射击。但是这种刻画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这种机枪为了能够以步兵的各种弹药通用,其装弹非常麻烦。这种机枪主要为翻盖式装弹,作战时需要将子弹一发一发的填入,就像装填步枪一样。但是在抗战题材作品中普遍现象都是这款机枪可以持续的射击,而从来不考虑其装弹的困难问题。事实上其20发的子弹带几个点射就没有了,更别提电视剧里那种无限子弹抱着乱打的可能性。
此外为了追求观赏性的效果,影视作品对于一些炮兵武器的刻画也非常不真实。炮弹是使用弹片及冲击波来达成杀伤的目的,一发普通的60毫米迫击炮至少在落点5米内有绝对的杀伤范围,一发105毫米的榴弹炮杀伤范围则可以扩大到15米以上。而大量的抗战作品中,普遍出现的情况是炮弹落在人身边两三米的距离内,士兵仍然没有受到一点损伤,这样的拍摄严重违背了历史事实。而且抗日剧导演普遍喜欢的是把一两门迫击炮射击的效果描绘成铺天盖地的爆炸场面,炮弹几乎每秒钟两发的往下落,但这是一个炮兵连都达不到的效果,完全违背了真实的历史。只能说这些导演是太过于追求观赏度而牺牲了真实性。
(日军步兵进攻战术准则)
最后具体到战术层面来说,抗战类电视剧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习惯性的把步兵进攻作战描绘成一种人海战术。日军往往会傻乎乎的排着密集的进攻队形冲向阵地,然后被大片的撂倒。而防御者也仅仅是沿着战壕排成一线,全部露着身子探出头来,高喊着口号射击。而在实际作战中,日军是非常懂得利用散兵作战的军队。其步兵在进攻过程中不但会得到轻型火炮制弹筒以及机枪的支援,进攻的散兵线会拉得非常的开,会利用各种隐蔽物寻求掩护,并利用精确的火力攻击对方。
绝对不会出现一堵人墙密集地向前蜂拥而去,却没有任何支援火力的情况。此外,那种几个士兵消灭一个日本联队的故事,也纯属杜撰。事实上直到1945年,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的正面战场都是占据优势地位的。如果按照电视剧里那种打法,日本军队撑不到1937年就完了,他们连东三省都过不了。
中国抗战剧中最常见的历史错误太多,风语者这里说三个吧,看你信服不?
1、日军陆军的炮兵。
大量电视剧甚至电影全让他们玩迫击炮,是因为剧组只有几门迫击炮,不想花钱弄山炮。历史错误就是日军陆军火炮配备是野战炮和山炮,极少有迫击炮,原因是造价高,需要从德国或美国进口,但日本步兵配备有掷弹筒,刚好也用不着了,毕竟作战效果差不多,掷弹筒又更加便宜,简单。八路军是靠缴获作战的,经常让土八路也玩迫击炮也是编导的无知表现。日军陆军火炮配备是每个大队一般相当于旅,配备一个炮兵连,会有十门左右的野战炮或山炮,一般就是带轱辘的车拉马拉都可以,不太可能弄十几个迫击炮。李云龙缴获的意大利炮,其实是法国炮,是意大利人卖过来的,所以被叫“意大利炮”了,那种山炮,日军很多,唯独迫击炮少之又少。
编导同样无法还原的是日本的空军和海军,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功课,也没有军事顾问,只会懵观众。
2、日军的女军官和女特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日本人对女人是十分歧视的,军队里根本没女人的位置,大量电视剧有女人穿军装看仔细了,穿的都是男人的衣服,不伦不类。我不敢否定日本人有女间谍,但轻易让女人上战场或干特务这种事,绝对不是日本人的尿性,他们会说:八嘎!这么光荣的事情,怎么会让女人干?
女人为军队服务,连护士都不多,当慰安妇的日本女人甚至不能当人对待,会被登记为战争物资,与马匹坐一起远渡重洋。这些军妓慰安妇其实也干护士的职责。
所以,看仔细点,凡有日本女军官的都是雷剧!
3、乱玩狙击枪。
不知啥时候开始,一部电影《兵临城下》让大量电视玩起了狙击枪,步枪不弄个瞄准镜,都不好意思说是神枪手了。中国战场上的狙击枪可是很少见的,老蒋要看德军的蔡司镜头毛瑟K98太贵,咬牙不过进口30把,交给南京国军教导大队教学用,日军陆军配备的狙击枪很少,以至于晋察冀战区好不容易了一把春田狙击枪,林彪居然带警卫骑马三十里跑去看稀奇。林彪老大个官居然都没见过,你让土八路乱玩狙击枪是啥道理?
朝鲜战争后期的冷枪冷炮运动中,我军的神枪手多数都是用不带瞄准镜的步枪的,哪里有高级的瞄准镜可玩。
风语者原创,只说三个一般人看不出来的,至少还有一百个可以说,省省吧,累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