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为什么这样说?
题主所问“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为什么这样说?”关于这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导致中西方不同的绘画艺术的属性不一样,毕貢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就比如,艺术家接受了怎样的文化,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
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
开篇已经简单提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西方不同的绘画艺术的属性不一样,若要具体说明中西方文化,那写成几本书都写不完,我们只有先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中国艺术审美是含蓄内敛,西方艺术审美直接开放,
说到这里就容易明白了,中国画的“意”就是物象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这也才会产生“含蓄内敛”的审美态度,西洋画以油画为主要画种,注重“形”指的是物象完全展现表露在人们的眼前,这也才会产生“直接开放”的审美态度,
换句话说,中西方艺术家不同的文化艺术观念,导致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很简单的道理,就比如,性格内向的人说话总是含含蓄蓄的,说一半留一半,而性格外向的人说话就总是很直接大方了,有什么就说什么,不隐藏,思想性格决定了人的行为,
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除了与文化艺术观念有关之外,还与艺术创作工具有关,中国画是以笔墨为创作工具,即便“墨分五色”,也不如油画的色彩涂料显得丰富多彩,就好比,一杯白开水和一杯可乐倒在白纸上,成“形”的就是可乐,白开水在纸上成不了“形”,只是意味着纸上有水,更何况,油画注重写实,又有素描基础,必须突显物象的“形”,有形才叫写实;国画重意,只是借用物象来传递人的精神意念,所以不存在“形与不形”,只要“似而非似”就行了,况且,笔墨工具限制了国画像油画那样重行,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认为道理如此,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没错!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几千年来跟随中国画的发展,写意,写心中之意,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这里的“神”,不是当今众口一词的女神,是中国画的意。气韵生动是对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最高要求和标准,气韵既意。当代社会,许多中国画家们一味强调形,完全背离中国画的意念,澄怀观道,正本清源,回归中国画的意是正道。
西洋画重形,这与西洋画的材料属性息息相关,西洋画擅长塑造形体,善于表达写实的画面。还有,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维南辕北辙,西方人表达情感直白,追求画面的现实感觉,重形是它发展的必然脉络。
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世界上每一类画种都有其优点,发扬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都是优秀的艺术门类。
导致中国画和西洋画风格迥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历史背景。
中国画重意,西洋画重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画是文人画
中国画,也称国画,通过毛笔作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是一种最特殊类型的画。
中国画最初由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演变而来,经过两汉帛画的过渡,到南北朝时期才有了山水画和花鸟画出现,隋唐时期趋近成熟,两宋时期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开始融入文人创作,到明清达到巅峰,例如唐伯虎的山水,徐渭的花鸟,郑板桥的竹子。
唐伯虎的山水画
徐渭的花鸟画
郑板桥的竹子画
中国画注重气韵和意念的特点是融入文人之后才逐渐定格的,作家、诗人、词人等踏入绘画界之后,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法,这时候也称“文人画”。
中国画的“意境”不仅表现在使用工具上,还体现在与古诗词和书法的契合、融汇方法,文人作画之后一般都提一首诗,用以点缀画中的思想,叫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西洋画更加逼真
西洋画,通俗地讲,是西方的油画,也称欧洲画,起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形象逼真,贴切实际。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论,追求科学,提倡古希腊、罗马文化,西洋画正好表达这一观点。
油画产生之后,人文主义得以传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家们对人体结构更加了解,通过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所画的人物也更加逼真。
达芬奇自画像
中国画线条运用较多,西洋画线条很不显著。
中国画要表达的是绘画者的想法,但又比较隐晦,只能通过推敲和斟酌方能明白作者的心意。人物的勾勒是几笔线条,山水的描绘也是粗笔和细笔的灵活运用,花草只有枝肋,房屋轻抚轮廓,这些都是线条组合而成,连题诗题字也是书法线条的聚拢,整体一看,浑然天成。
西洋画却很少用线条,是因为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有些线条虽然能勾勒雏形,但总归不像实物。实物是什么,就是你肉眼看到的真实的景象,你能说你看到的是线条吗。西洋画画的是立体结构,是通过对色彩和阴影的灵活运用,达到真实的形象。
中国画的线条
西洋画很少单独线条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透视原则
中国画不重视透视,或者说不以透视为核心,毕竟是要表达意境的,透不透视无所谓。不过中国画也有透视法则,叫散点透视,意思是你在欣赏这幅画时,每个角落都自成一体,这个局部的角落也遵循透视法则。就这像文人要表达的思想,需要你从每句话每个角落去单独领悟,然后结合整体,汇集出来的便是他想要表达的核心。
中国画清明上河图的散点透视
西洋画是焦点透视,整幅画只有焦点。就像人的眼睛,你无论往哪里看,只有一个视角。西洋画呈现出来的景象就是人真实的视野,近大远小,最终消失于灭点处,透视一乱,画面便失真,这也是重形的关键。
西洋画焦点透视
中国画多自然风景,西洋画多人物形态
中国文人喜欢寄情于景,游山玩水间不觉怅然长叹。中国画也因此以自然风景为主,诗人看到一幅好景,吟诗轻唱,画家看到一幅好景,耍笔留情。风景是文人理想的寄托,风景也是中国画表达的基础,因为只有风景才能让文人隐晦的思想若隐若现。
西洋画却不相同,虽然后期也有印象派画风景,但最初的西洋画还是以表现人物形态为主。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西洋画也只画人物,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比例吻合,角度无误,甚至衣领毛发也十分逼真,跟照片一样。
中国画重神,西洋画重形;中国画重内在本质,西洋画重外表形态。
中国强调个人表达,西方强调写实主义。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独特体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草虫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文学、书法和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西洋画它包括铅笔画、钢笔画、木炭画、水彩画、粉笔画、油画等。技法上构图主重透视,描绘不留空隙,以明暗方法表现出质体的形象,因此西洋画绘画时要体现出光线。`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洋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十分讲究比例、明暗、解剖、色度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
国画从创作手法来说分为写意和工笔,西洋画分为抽象派和写实派。
写意和抽象手法做出的画都是偏离真实的,写意画经常使用大笔墨来渲染气氛,小笔触绘制细节,增加画面分量,用水多少决定画面层次,看起来虽然和真实相差甚远却有很舒服的享受感。
抽象画大部分比较注重立体和空间感,在观赏过程中需要动脑来理解作画者的意图,喜欢的人沉浸其中,大部分人却是懵懵懂懂的。
工笔画和写实派对比来说,工笔画虽也有涂色,却没有那么细致的去追求立体和透视,用最精简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现作品。写实派在作画过程中更加追求细致的透视,光影,立体质感。
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所以西洋画更注重真实感或空间感。而中国画则更在乎气势和氛围的表现。
国画象西画那样写实做不到。
这个是毛筆与纸的特性决定的。也不是不可以做到,但失去了国画的一气呵成的笔墨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