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为什么古代的武将画像肚子挺大,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0关键词:古代,战场,将军

为什么古代的武将画像肚子挺大,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点赞1、玉溪市 网友:南楼画角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问题问的有点没见识了,您以为上战场那都是肚脐眼上整八块肌肉的样子货?这帮子从健身房出来的家伙,整匹马上去,分分钟钟就让人给剁了。

咱打个比方,搁古代像洪金宝那体型,那是古代将军们的最爱,那叫灵活的胖子。战场是啥玩意?那是拼耐力和力量的地,就你那肚皮没二两肉,上去挥舞大刀片子整上俩小时,脸都是绿的,为嘛?饿的!您瞅那大腰子比屁股都粗的人,越打越精神,为嘛?抗饿!

说道这里估计有那小伙伴就说了:“不就是饿吗?那有啥?抗会就过去了!”

你快拉倒吧!你是没有挨过饿!这玩意俺最有发言权,当年俺小的时候最不喜欢整的就是青菜,有一天把俺妈给惹急眼了。

“你不吃是不是?行!俺天天给你整青菜!吃不死你俺不是你妈?”老妈火了。

俺的火气更大:“只要打不死就不吃!”

俺们俩人就掘上了,齐活,三天,俺妈天天青菜,俺天天不吃就整凉水塞牙。第三天中午的时候,眼瞅着到家门口一百米的距离,呱嚓一下俺就整地上了。当时就感觉腿软,眼跟前冒着绿火星,大脑壳像是被一双大手玩命的捏,不痛就是难受,话都说不上来,缓了老半天,把气缓匀了挪着步回家。您别说青菜,筷子头都被俺给咬折了,那大米粒还半生的,这顿糟。把俺妈吓的,好悬没伸出手指头从俺嘴巴里抠那大米粒。

打那天起,家里的饭只要不是馊了,俺都能给你整下去,饿死了!

在比如,当兵到了部队里头,玩手榴弹,最恨的就是那长的乌漆嘛黑的黑胖子,满脸横肉那肉缝里的小眼睛瞅你,一颗手榴弹给整出大老远,还拼命的要和你比。

当时恨不得踹死他,可这黑胖子整整一天挤上跳下就不见喊累。

还有那打篮球那奥尼尔,胳膊比脑瓜都粗,把那上衣聊起来,肚皮上一圈的大肥肉,就没有瞅出来有啥腹肌。

有喜欢搏击的,那种不设上限搏击选手,那些个有名有姓您自己个瞅瞅,他们那肚皮上有没有啥八块还六块腹肌的,压根就没有,全是汽油桶一样肥肉。

那PRIDE无差级无敌王者,有着号称六十亿最强男人称号的菲多.艾米连科,那肚子厚实的用俩手指头才能扣的动的肚脐眼。

UFC里边还有个绰号大肚佛的尼尔森,那肚皮都下坠了。还有那大力士比赛,那个大力士肚子不得整几圈大肥肉,没这肥肉您都挤不上去,不够看的!

所以啊,肌肉他不等于战斗力,那些个顶个漂亮的健美先生,他那爆发力不咋地,和练习散打的整一场,分分钟钟给他就整趴下了,给他一把锄头玩耐力和农民伯伯比锄大地,没二十分钟就得累趴下,农民伯伯擦把汗能溜一天。

啥腹肌那是骗女人的,题主这老头很坏,信不得!

以上都是举例说明,咱从生理的角度整个道理瞅瞅。话说咱人类腹部整点脂肪那才是正常的,为嘛呢?头一个对抗寒冷。比如天一凉那瘦子整件单褂冻的腿肚子都抽筋,回头就跑肚拉稀,而胖子同样的衣服整身上,还得来把扇子扇扇。

第二个呢,还能给你储存热量抵御饥饿。所以这肚皮上的脂肪那是亿万年来咱进化过程中那DNA告诉咱,就得这样,不这样的都死在进化的半道上了。

而现在认为的肌肉男,尤其是从健身房出来的,那都是通过降低脂肪,来凸显夸张的肌肉,青筋暴起的效果。

再有这脂肪很能提供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样一个瘦子一拳打上去立马趴窝了,而胖子那脂肪可以吸收那些个动能达到抵消伤害的目的。

如果套上铠甲,不管是啥武器怼上去,他内脏受到的伤害总比瘦子少。就算是开了锋的大刀片子划拉到肚皮上,您没脂肪这皮就薄,一家伙下去,零零碎碎全得露出来,您如果拿那八块腹肌去抗,得,这肌肉就得断裂,这筋骨整不好也得玩完,弄个胳膊不举的残疾啥的那也很有可能。

所以战场上不论从那个角度来说,这大肚皮的生存能力就是比肚皮上整八块没用的腹肌要强。

所以脂肪可以给肌肉提供防护力,使肌肉得到支撑,在受到冲击的时候还能够得到缓冲。

当然您也不能说健身房出来那的些个肌肉男没用,但至少在真真的格斗中是没有用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点赞2、蚌埠市 网友:笑敬过往

古人跟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是完全不同的,现代人认为的美,古人并不认同。

古人并非不喜欢腹肌,古代对武士的描写也多有“板肋条筋”、“猿臂狼腰”的记载,这种形象就基本等同于我们现代人眼中的健美男的形象。但是古人认为那是年轻武士的形象(或者赵云、马超这种白面小生的形象),真正的成功男人,不是这种形象。

成功的男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如关二爷

几乎在所有古代的关二爷画像里,你都能看见关二爷大大的肚子,长长的胡须,这是古人对男人审美的两个最重要的标准。

与现代人不同,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古人的审美,就讲究一个实用。这种体征的男人代表两件事——生活好,力气大。

大肚子象征着生活水平高

古人并不认为大肚子是中年油腻男的表现,想反,这在古代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条件是非常差的,极少吃肉,常态是“瓜果半年粮”,大部分人连粮食都不能吃到足份的。而且他们吃不到我们现代的这种精加工的细粮,也很少喝酒(酒也是粮食做的呀)。这种饮食条件下,想长将军肚都长不起来。

但将军可以,古代将军的伙食条件跟现代飞行员和潜艇兵的待遇一样,都是军队中全力保证的。将军可以吃到足额的粮食和肉,而大大的将军肚,是将军地位的最有力的象征。

古人眼中的力士和将军,一定是特别能吃的。像廉颇这样的老将,吃一顿饭都是以“升”为单位的,樊哙这样的武士,当着项羽的面吃生猪肉,这种观念跟现代人是截然不同的。

大肚子象征着战斗力强


与很多人想的不同的是,在格斗中,肌肉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体重才是。

高重量级的人打低重量级的人,完全是压倒性优势。在格斗比赛中(散打、拳击、MMA等),如果体重差上20公斤,哪怕轻量级的冠军,在重量级比赛中连普通选手都打不过。

而战场上则更是如此。战场打架,不像电影中那样你来我往拳脚横飞,大部分的格斗都是在冷兵器条件下几秒钟完成,骑兵马战尤其如此,骑兵不轻易掉头,死活好歹就是一下子。

这个时候,像关公这种体型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关公历史上真的是个大胖子,这并不是画家的想象。他曾经对曹操说过:“贱躯颇重,马不能负”。连马都载不动的关羽,体重应该得二百大几十斤。

而且关羽身高在一米九以上,体重两百多斤,骑在几百斤的马上,跑起来跟小汽车似的。这种冲击力下,轮起大刀给你一下子,谁顶的住?

所以关羽是《三国志》中极少的几个真正在战场上有斩将记录的人:关公真的斩杀了颜良,而且是自己去的——羽望见颜良宝盖,匹马刺良于万众丛中,绍之将莫能挡者,遂解白马围。

古代战场中,像关羽这种体型的人,都当做前锋或者核心保镖使用。比如我们现在形容东西大都叫做“巨无霸”,实际上这种说法来源于两汉时王莽的保镖“巨毋霸”。这是一个超级大胖子,史书称他是“高九尺,大十围”,曾经给刘秀创造了很大的麻烦。

(岳王爷雕像)

总之,将军肚在古代,是男人身份、力量的象征,绝不是现代人眼中的概念。而拥有将军肚的人,上战场上不仅不会害怕,反而会拥有巨大的优势,倒是没有将军肚的人应该害怕哦!

点赞3、辽阳市 网友:青春永驻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变高,人们为了更高的需求而努力,越来越注重自己身材的塑造,许多男士的目标都是肩宽腰细八块腹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明星,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因身材好而受到好评。而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和雕塑中,武将们却大多都是圆脸粗腰,有着较为起伏的将军肚。而且中国古代形容壮士的语言,也都是类似于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这种,突出强调了腰腹要厚实。那么为什么我国古代武将的雕塑和绘画形象都是没有很强壮的肌肉,反而有着“水桶腰”“大肚腩”呢?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中国古代对孔武有力的武士的描写也有类似“板肋条筋”、“猿臂狼腰”的语句,这种形象就勉强可等同于现在我们眼中的匀称肌肉男的形貌体态,但是古人似乎认为那样的描写更符合年轻武士的形象,比如赵云、马超等这类年轻武将。而像关羽这样的武将,几乎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关于关羽画像、塑像中,我们都能看见关二爷挺着大大的肚子,飘着长长的胡须,这是中国古代对男子的两个最重要的审美标准。

与现代生活水平相比,中国古代生产力肯定是低的,对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地区也并不算一直发达,这时候的审美主要讲求实用性、时效性。加之阶级划分明确,社会大环境纷争动乱不断,这个背景下男子有两大评价标准:生活水平与力气大小。将军肚代表着生活质量高,古代并不将大肚子看成是现代中年油腻男的表现,相反,大肚子在古代是令人羡慕的一个表现。

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条件是较差的,正常情况是“瓜果半年粮”,肉类较少,有部分人连粮食需求都不能满足,更无法跟现代的这种高质高量的粮食产出相比。将军身份和地位可以吃到足额的粮食和肉,而大大的将军肚,是将军地位的最有力的象征之一。古人眼中的将军和力士,大多都是食量大的。如老将廉颇,吃饭都以“升”为单位;又如樊哙力士,当着项羽的面吃生猪肉,都是孔武有力的形象的鲜明反映。

关羽曾经对曹操说:“贱躯颇重,马不能负。”可见关二爷身躯之分量。连马都载不动的关羽,体重应该不轻,所以画像和塑像中腰腹部偏大的状况应该比较贴近具体情况。而且关羽身高预估一米九以上,体重估计两百多斤,骑在几百斤的马上,奔跑起来类似现代的小型汽车。这种冲击力下,再抡起分量也不轻的青龙偃月刀劈下去,顶得住的人也极少。所以关羽在《三国志》中是极少的几个真正在战场上有斩将记录的人:羽望见颜良宝盖,匹马刺良于万众丛中,绍之将莫能挡者,遂解白马围。这便是关二爷斩颜良的描写。

同样,从“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塑像、画像中看,他也是位有着将军肚的人,但参考有关历史记载他徒手能拉开3石弓,相当于300斤。可见,中国古代有名的大肚腩力士自身分量大,力气也极大。

综上所述,区别于现代的思想观念,中国古代的将军们的将军肚不仅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孔武有力的表现。在达成一定的社会共识后,挺着将军肚上战场更能给对手一种心理压迫。以上仅为笔者个人看法,欢迎读者留言交流。

点赞4、化州市 网友:伤城离歌

那不是肚子大,那是核心力量强的表现。

古代武将,只要是真正从战场上下来的,一定是有个“大肚子”的,所以现在很胖的人被戏称的”将军肚“。

有“将军肚”的人,很显然是运动少、营养过剩、脂肪规程,体力不强,跑几步气喘吁吁。那么,武将挺着个大肚子,能打仗吗?

一、武将的将军肚

如果大家有机会摸一下摔跤、举重、柔道等需要绝对力量的运动员的肚子,就会发现,他们的脂肪下面,隐藏着坚实浑圆的肌肉。

这些肌肉,没有健美运动员那样的线条,却充满弹性、浑然一体,尤其是肌纤维粗大,异常厚实。

而现在的将军肚,脂肪不仅仅在表面,他们的肠道内,内脏之间都是脂肪,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与古代武将的将军肚完全是两回事。

而且,古代武将可不光是肚子大、它们颈部雄壮、肩膀浑圆、胸腹厚实、大腿健壮,看起来就一头熊一样!所以,不要被他们的表面一层脂肪给迷惑了。

二、武将为什么会有将军肚

真正的战场搏杀,力量是决定性的。力量大的人,才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打败对手活下来。古代有名的武将,莫不是身高体壮,那种精瘦的早就被淘汰了!

武将的肚子大,实际上是”核心力量“的体现,只有“核心力量”和支撑到位,才能够发出毁灭性的打击力量。现代的大力士,不都是这样的体形吗?

评书中形容罗成、罗通这样的小将,为了突出他们的“美”,说他们是“猿臂蜂腰”,看起来异常健美、赏心悦目,这样体形的真要是上了战场,绝对悲剧。

再者,雄壮的躯体,抗击打能力也格外地强,谁也不敢担保自己在战场上不受伤、不中箭、不被砍。而且,如此雄壮的腰身,还能够让下盘稳固,减少空档破绽,吸收兵器相击时的震动。

战场上的搏杀技巧和经验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体型大的人绝对是占有优势的。

三、画像是艺术夸张的结果

我们看到的武将画像,大多数是艺术夸张的结果。

画师们为了突出武将的威武,故意把武将的肚子显然突出,这样整个人看起来更威风、更饱满,也更有气势。

尤其是唐时以肥胖为美,唐朝无论男女,都是一副富态的样子,唐代武将的画像更是夸张得厉害。把武将们画得威武一点,画师才有钱拿嘛!

此外,武将往往是着甲的,导致看起来更加壮硕。

真正的将军,永远练不出有线条的肌肉和赏心悦目的肌肉块,那些东西对于实战而言没有任何用处!

结语:现实中打架,最怕碰到这样的人。

表面上一身肥肉,其实下面全是肌肉,力量过人,偏偏还灵活无比,一点都不臃肿!

所以不要把“肥”和“壮”搞混了!

点赞5、麻城市 网友:线结边。

将军是要打仗的,不像是健美先生。

没练过健美,不懂得其中的门道。看上去很不错,不知道力气如何?

看拳击比赛,轻量级的都比较瘦小,但重量级的还是比较粗壮,像泰森那个样子。

不懂拳击,但感觉拳击手出手很快,出手的力度也很大。不过,三分钟一个回合下来就张口气喘。职业拳击十二个回合结束,基本都瘫了。这还是中间要休息一分钟。

那些大力士比赛,没有瘦的,基本上肚子都很大。

相扑、摔跤、举重的都不瘦,肚子也不小。

常言道,身大力不亏。一般还是说要粗壮,小肚子夹夹着,像饿得直不起腰来,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力气。

最关键的是,肚子大就能吃,能吃才能干。

打起仗来,就不是按点下班了。只有开饭的点,没有收工的点,战斗不结束是不会开饭的。

还有个说法,就是能吃就能靠,也就是能坚持的时间长。

看看那些侠客,像武松,一弄就是:小二,上二斤牛肉,来几斤酒。

酒量大小先不说,这二斤牛肉能吃进去的人就不是很多。

看到一个资料介绍,一个大力士一顿只牛肉消耗就在一到一点五公斤,还不包括其他的肉类和食物。

读小学的时候,村里有个二货,跟人打赌说能吃上五斤豆腐。

结果是吃了三斤六两,再也咽不下去了,被他老娘好一顿臭骂。

从此,也得了一个“臭豆腐”的绰号。

但估计对那些武将来说,水漓漓的五斤豆腐恐怕是小菜一碟。

如此看来,古代的武将们有个将军肚是必须的事。

武将们需要的是力量,不是在练健美,吃的东西不一定都去了肌肉上为了好看。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据说八十二斤左右。一般人能扛得动就不错了,就不必说提着它杀人了。

不要说还要对战,提着它来回走三百趟也不是一般人玩得了的活。

需要力气,就要能吃饭;能吃饭就会肚子大。

这就是将军肚的缘故吧。

点赞6、牡丹江市 网友:冰泪紫茉

记得当年大学时期,有一天上英语课,年轻的英语老师曾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形容一个女孩儿胖的话应该用一个什么词语?

我们大家几乎都是不假思索便回答道:
“fat”。
而英语老师则告诉我们:应该是“plump”,微胖而稍稍有些可爱。
现在回想起来,用“fat”来形容那位微胖的美女老师,确实有些low,而且亵渎唐突。
相比形容“胖”的不同英文词汇,“将军肚”,在古人和今人的眼中,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如果拿今人的眼光来审视古代将军的将军肚,很容易将当年那个灵活、彪悍的胖铁汉,给误解成了胖肥宅。

现代人眼中的“壮”

在不少现代人的观念当中,“强壮”的概念就是浑身肌肉块,身上没几块肌肉,你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纯爷们儿。

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我国古代的猛将画像之时,却会不由地惊奇发现,我去,这货怎么挺着个将军肚,这体脂含量绝对爆表,身体明显不健康呀!
而且就这身材,还不心脑血管、糖尿病缠身?怎么看也跟万军丛中,取对方上将首级的彪悍猛将,对不上号!
为啥古代的猛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会有这么大的落差感呢?其实现代猛男观的形成,跟当年欧美影视的泛滥密不可分。
九十年代,欧美电影进入中国内陆市场,像阿诺德.施瓦辛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等一众荧屏硬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这些影片,大多夹杂着一系列的枪战、烈焰、狂飙、重金属撞击等超炫视觉效果,让人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潜意识里也记住并认同了这种浑身肌肉、长相帅气的猛男形象。
不过,这种荧屏猛男,一旦被剥除特效之后,真的被扔到古代战场上去,让他披个重甲,给个大剑,面对敌军冲锋,那结局恐怕真的会很尴尬。

因为真正厮杀起来,活到最后的,大概率是那些挺着将军肚的猛将。
那么古代将军到底是怎么挺着将军肚打仗的呢?

古代的猛将是怎么炼成的

比起欧美炫酷的影视,中国古人一般走的路线是写实风,花鸟鱼虫在古人的笔下栩栩如生。
因此,古代将军挺着将军肚的形象,也应该是真实的。而这些将军之所以大多挺着大肚腩,那是因为,这种体型在战场上,确实好使、管用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对强壮的猛士都是怎么形容的,虎背熊腰、膀大腰圆,想要符合这种体型的话,没点肚子、没啥脂肪,还真是很困难。
在古代,想要壮基本只能通过吃来实现,为了开得了硬弓,抡得起大刀,扛得住巨盾,就得有力气,而力气从哪里来?
相信不少男孩子小时候都曾被家长叮嘱过,好好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这就是古人最的朴素概念,一直到现在普通人心中也没啥改变。

在史记当中,老将廉颇当年曾就用吃饭表明了自己尚堪重用,而廉颇那一顿饭吃了多少?一斗米,十斤肉,真可谓名副其实的大胃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吃得多,自然会把胃撑大,想要不大腹便便都难,古人又没有对人体肌肉进行过科学研究,不可能进行科学饮食,针对性训练,更不会没事儿把上半身袒露出来,故意秀出身体发肤来博眼球。
因此肌肉不肌肉的,古人倒真没啥概念,我能开得了三百石大弓,抡得起百十斤的长矛,你就得服。

留着大肚子有啥用?

从人体构造来看,其实那些比较好看的肌肉,比如腹直肌、三角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这些肌肉位于人体正面,秀着确实好看,但实战之时,作用却不大。

在冷兵器时代,对于开弓、抡剑来讲,发力的区域大多在腹部前后这一块肌肉群,包括后面的背阔肌,围绕着腹腰这个地方是发力的主要输出,而这一块,前面的区域也就是古人强调的丹田位置。
然而这个地方,倘若没有足够脂肪支撑和缓冲的话,在战场之上,频繁发力很容易拉伤肌肉。因此不管是古代将军,还是现代大力士比赛赛场之上,看到将军肚的样子很正常,其实很合理。

其次,浑圆的肚子,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抗打击力。
真到战场上,千军万马混战起来,刀枪剑戟丛中,即便你是三头六臂,想要不挨刀,全身而退,基本也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能活到最后就是胜利。
比起瘦弱之人,如果有个大肚子的话,对于打击型攻击来讲,等于多了一层安全气囊。从铠甲受力,到经过肥厚的脂肪,最后抵达内脏,其所受的创伤,胖人要比瘦人小不少。

同时,古代战争经常有长途跋涉、困守孤城的艰难情况,如果没有点儿脂肪来转化多些能量,几天几夜长途跋涉,还真扛不住。
那么史书上对挺着将军肚的将军是怎么记载的呢?

古代的胖将军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将领的画像中,关二爷有将军肚,李世民有将军肚,赵匡胤有将军肚,岳飞也有将军肚,而近代影像里,曾格林沁也是有着将军肚的。

历史书上对一个胖将军还有着真实、具体的记载,这个人便是毁了盛唐的枭雄——安禄山,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这货确实很胖,三百多斤,但胖并不耽误人家灵活,胡旋舞跳的那是一个溜。

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想象一下,三百多斤的战将,策马奔腾冲过来。根据高中物理的冲量公式Ft=MV,M越大,同等速度、时间变量的情况下,F就越大,一刀下去,劈飞对方的可能性,绝对是存在的

因此,根本不用为那些挺着将军肚的大将们担忧,人家在战场上,可不是肥宅被秒的份,那可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猛人们。

点赞7、清远市 网友:林中鸟

不但中国古代的武将画像没肌肉肚子还挺大,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也一定会如此,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其一、饮食习惯,其二,审美观念,其三,战争需要。下图左边是明太祖朱元璋,右边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二位肚子都不小。

我们知道,在三国正史中,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日食不过数升,就断定他命不久长。那是因为古代饮食单一,一般人一年也未必吃得上几次肉,大多数时候都是“瓜菜半年粮”,如果不摄入大量食物,就保证不了营养供应——吃粗饲料的大象和老牛都是要有一个大肚子的,而吃肉的狼和狗,都要“细脖吊肚”才跑得快。用动物来打比方,虽然不太礼貌,但是却很贴切,因为人本来就是杂食动物。

古人以能吃为健康,无论是老将廉颇还是老将黄忠,都以一顿或一天吃“斗米十斤肉”来证明自己宝刀不老,年轻将领要是不能吃,那么可能就会被藐视。所以士兵可能会饿得前胸贴后背,但是将军们在有肉的时候,一定会能吃多少吃多少,最好从嗓子眼儿能看到大肘子,那才叫吃饱了。

这种近乎胡吃海塞的饮食习惯,必然会长出“将军肚”——在几十年前,如果谁有了将军肚或啤酒肚,那是很让人羡慕的。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审美观念。

古人的审美观念很正常,弱不禁风的,那是大家闺秀(唐朝除外),是男人就要膀大腰圆,最好还有一部络腮胡须,那才叫充满阳刚之气。如果哪个男人杨柳细腰随风摇曳,那肯定是从事特殊行业的,比如汉武帝身边的韩嫣,比如贾南风身边的潘安,比如现在的小鲜肉,是可以到六里屯或者西单拉生意的。

当然,现在很多杨柳细腰的男人也不去六里屯和西单公园,而是去演电影了,这种人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小鲜肉。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过去杀猪的叫屠户而不叫卖肉的——另一种半掩门才是。

当然,那小鲜肉跟过去的将军肚相提并论,那是调侃,咱们接下来说第三个方面:战争需要。

作为一个厮杀汉,每一顿饭都可能成为最后的晚餐,每一口都可能成为最后一口——很多将领都喜欢在敌人埋锅造饭的时候发起突然袭击,所以自己吃饭的时候也是能多快就多快——当过兵的人很多人都改不了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习惯,这就是军营习惯。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狼吐虎咽比细嚼慢咽吃得多,那是因为还没等“饱了”的信号反馈到大脑,你已经吃撑了。

在古代,将军们喜欢自己膀大腰圆,也喜欢让士兵吃得膀大腰圆,身大力不亏。在古代战场上,一力降十会,拿得起比别人重的刀枪,那么胜算就会大几分——别看健美运动员线条分明,但是要论举重比耐力,他还真不如胖胖的大力士……

点赞8、北流市 网友:神域战皇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历史、生理和健身三个角度去切入。

如果题主看过大力士比赛,应该会有个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大力士都是有肚腩的,他们个个五大三粗,一看就是强壮有力的,但是却没有健美先生那样的精致肌肉。

想想我国古代是怎么形容一个勇士或者武将非常勇猛的,用的词的都是像什么五大三粗、虎背熊腰、膀大腰圆等等,试想老虎的背是个什么样,熊的腰又是个什么样,整个形象下来就是个胸背厚实、肩膀厚大、腰腹粗圆的样子。

我们说古人对有力的评定可能更多是经验之谈,但是现代人有着现代的生理学作保证,能够给出更合理的解释。可以说,大力士有着跟健美先生一样强健的肌肉,甚至可能还要更大,但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脂肪的多少。

像那些腹肌明显发达的健美先生,体脂率标准大概在8%左右,高一点的14%已经是能看到较为清晰的腹肌(还得是天天训练)的极限了,像小编的腰腹体脂率在18%,每次只有练完腰腹才能隐约的看见腹直肌,但是用手摸的话,还是非常厚实的。我们说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当运动时肌糖原不够用的时候,人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来供所消耗。

如果经常去健身房你就会发现,一般体脂率很低的人有个特点,就是肌肉耐力不如体脂率略高的人,当然这不是胖子和长跑运动员的比较。这一点表现在所撸的铁越重,这个现象就越明显。打个比方题主可以搜个视频,看一下那些深蹲大佬们,个个都是腿上的脂肪不少,要也是肉嘟嘟的。反倒是健美先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蹲举这么重的铁。这里是因为,当举重特别沉的物体时,肌肉所要承受的压力特别大,因此耗能居多,一般来说肌肉内的肌糖原会很快消耗完,这时就需要脂肪来紧急供能,如果你的大腿和腰部这些核心力量区和主要发力肌群周围的脂肪量足够消耗,那么你就有机会把重物蹲起或者举起。你像古代的将军(这里指的是武官,不是调兵的文官),通常骑马打仗的时候,要挥舞兵器很久,身上还穿着40斤以上的甲胄,有时候仗打起来就是一天两天的,如果身体每个强大的肌肉耐力撑着,自然是早就累躺下了。

再就是说,脂肪的缓冲作用却是够强,像关羽、尉迟恭这样的善于冲锋陷阵的先锋大将,免不了骑马冲阵,那和敌军的武器发生个磕磕碰碰就在所难免了。虽说铠甲才是保护人体免受伤害的关键因素,但是脂肪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就单是骑着马那么撞一下,又有脂肪又有肌肉的壮汉但是自己人体就有两道保护机制,这就比瘦子要强的多。

还有一点,这是作为一个医学生经常见到的现象,如果你的体脂率过低,这就很容易生病,从西医的角度上讲是你功能经常容易不足,中医上讲就是卫体屏障没有。所谓皮肤一词中的肤指的就是脂肪。就个人经验而言,身边倒是有不少体型不错但是体脂率过低的哥们儿,虽然天天锻炼也没有体力透支,但是一变天就有可能感冒发烧的。

最后要说的是这个大肚子还意味着一点,古代的将军那是真结实,可不是现在这些个虚胖人群这样,超强的运动量意味着你得能吃很多才行。而将军们的肚子表示了他们的饭量真心不是盖的,最简单的例子,古人衡量一个将军是否健朗,看的就是它的食量,要不怎么会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呢?

点赞9、庄河市 网友:虚伪i

实际上我们拿中国古代武将的画像和欧洲的雕像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

欧洲的男人、英雄、战神,都是身材健美,匀称,有着明显的肌肉。

而中国画里面的武将通常都是“大肚子”。

欧洲人的肌肉、中国的大肚子,归根结底都是对力量的崇拜。

只不过欧洲人认为力量来自于肌肉,而中国人传统认为力量来自于“气”。气力、气力,没有气哪来的力?气又是哪来的呢?肚子!大肚子,是气很足的象征。

小说里经常介绍某个猛将:肚大十围。肚子很大,就是说这个人很有劲。应该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吧,像日本的相扑选手,蒙古的摔跤选手也都腆个大肚子,一副雄赳赳的样子,这边自古没有练肌肉的。

这个力量到底是来自于肌肉还是气,还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按照科学来讲,确实是肌肉产生力量。但就我个人感受,跑步没劲的时候,并不是说肌肉不行了,就是感觉“没气”,气虚,气不够了。明显能感觉到肌肉还很有力量,但就是感觉气不够,就跑不动了。

欧洲人喜欢热情,中国人喜欢稳重。就像中国人认为少年老成是夸奖年轻人的。而西方的名言是:年轻人就应该犯一些年轻人该犯的错误。而浑身精炼的肌肉,一条条,明显是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的:轻浮。大肚子,端端正正的往那一坐,多有派,多威风。

咱们回到问题里说的:大肚子将军能上战场吗?

到了大肚子的境界,到了讲派头的层次,这个将军也就不能再打冲锋了,那得稳稳的坐在胡床上,后面压阵。稳啊!不动如山。一个胖大的将军在后面压着,还是能镇住局面的。要是前面士兵一回头,看见自己主帅长的跟时迁儿似的,信心先没一半。

现在的审美都喜欢尖嘴猴腮的,60后的时代,像样的男人都得是大脸盘子,胖哒哒的,声音洪亮,挑媳妇也得选腿粗手厚屁股大的。

点赞10、汕头市 网友:载笑载言



答:古代将军有猛将、勇将、骁将、智将、儒将……

若是最后一种,如诸葛亮、周瑜、陆逊、韦睿、陈庆之等之类,他们追求的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么,对身体的搏杀和抗击打能力的要求不高。

若是最前一种,如项羽、樊哙、张飞、薛安都、薛仁贵、史万岁、常遇春之流,必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之类高大槐梧、威武雄壮的猛汉、壮汉。

关羽和岳飞作为武圣人的代表,虽然涵盖有猛将、勇将、骁将、智将、儒将等所有特征,但勇与猛仍是其最基本、最必备的要求。

所以,我们现在看古人绘画流传下来的关公画像、岳飞画像,都是膀大腰圆、威风凛凛的。

这样的身材,能上战场吗?

我想反问一下,曾经的世界重量级拳王泰森,不就是这种身材吗?

那么,泰森能上战场吗?

有人质疑项羽、关公、岳飞是否在战场上能以一挡十、以一挡百。


岛国有一综艺节目还模拟了古代战场,让一剑道高手充当古代战将,持剑逐杀模仿士兵的群演,最后得出的可笑结论是:古代战将不可能以一挡百,能挡十个人,就属战斗力爆棚了。

但是,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泰森疯性大发,在大家都没有手枪火器的情况下,他打遍十几条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古代打仗,也并不是人人都换定必死之心上战场的,突然有凶神恶煞的猛人杀来了,同伴都惊呼逃跑,相信很多人也会受感染惊呼一声,四散奔逃。

所以,才会出现岳飞在汴梁南薰门一刀惊散十万兵的奇观。

史书上甚至还记载有宋武帝刘裕一人追着上千人劈砍的逆天情节。

话说回来,我们说那种身材瘦小、但剽健有力的战将,也同样有杀伤力的。

比如说,我们的拳王邹市明、大明星吴京,也是很能打的。但他们再能打,也不敢和泰森叫板。

一句话,轻量级遇上重量级,正常情况下,就得认输。

在打的问题上,古今同理,可以由今推古——古代最能打的武将,都应该拥有古代武将画像里那种雄壮庞大的身躯。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