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
给大家讲一个与日本军校留学生有关的故事:1907年,在日本读军校的孙传芳,无意中结识了自己的队长冈村宁次,两人从此成为好朋友。1925年,风头正劲的孙传芳成为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用800银元的月薪,聘请冈村做自己的军事顾问。在给孙传芳做军事顾问期间,冈村不仅帮助孙制定作战计划,还直接参与中国的内战。在孙传芳败北后,冈村离开中国,并趁机窃取了一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用地图。
(日本振武学堂留学生)
1931年以后,孙传芳失势,躲在天津隐居,冈村几次派人到孙家里笼络,想要孙出任伪职,被孙严词拒绝。到了1938年,在武汉会战期间,冈村指挥日军进攻武汉,早年窃取的地图帮了他大忙。1945年中秋节,已经投降的冈村宁次,收到了何应钦的礼物,何是1909年到日本军校留学的大清留学生。1949年1月,留日学生汤恩伯将冈村宁次无罪释放,后者平安回到了日本,逃脱了处罚。
1950年以后,1908届的留日学生蒋中正,返聘冈村宁次和数百名旧日本军官。来到当时的台湾当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国民党军队,以便反攻大陆。后来反攻计划没有得逞,这些军事顾问们却拿着高薪安享了晚年,并成为国民党的座上宾。整个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头面人物,都被日本影响渗透,这就是当年开放留学生的好处。
清廷对日留学的态度
甲午战后,曾经的蕞尔小国,竟然战胜了老大帝国,这让大清颜面全失。大清国从上到下进入到了反思期,全民留学的热潮来了,而邻国日本成了首选,清廷也持支持态度。
(清末日本艺伎)
首先留学日本让清廷最放心。日本的政体跟中国接近,虽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实行的是最保守的君主立宪制度,天皇仍然保留了巨大的权力。清廷想要实行改革,但是前提是不撼动满清贵族的皇权,这个是前提条件。如果去欧美留学军事,在民主体制下,没有了忠君爱国思想的加持,清廷担心会遭到反噬,因此去日本最能让人放心。
其次留学日本最便宜。早期清廷曾经派遣过留学生到欧美,当时国外的消费比较高,再加上学生人数少,导致留学的成本居高不下,每个学生每年需要朝廷补助1200两白银。当时日本在对中国免签,到日本的路费最低只要5两白银,每年的学杂费不超过20两,对清政府来说,财政上面的负担会小很多。毕竟便宜才是王道,走高大上的欧美路线,就会有很多人上不了学。
最后是废科举的补充。在1905年,清廷废除了科举制,读书人一下子失去了出路,而当时新学的建设不足以承接这么多学子。如果继续把人留在国内,那么时间长了,这么多闲散青年无事可做,必然会出大事情。如果花很少一部分钱,送这些社会青年去日本留学,一方面可以给自己培养新型的军事人才,以巩固大清的基业;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社会闲散青年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真是一举两得。
(留日学生何应钦)
日本对留学生的态度
甲午战争是检验日本明治维新的试金石,战后日本的地位的到了巨大的提升,这让日本的自信心膨胀。但是面对欧美列强,日本的底气还不是很足,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对中国留学生持开放态度。
首先是提升自身影响力。日本在战后并未得到列强的完全认可,大清国内也有不少人认为日本的胜利实属侥幸,综合实力还是大清比日本强。开放中国留学生来日,可以有效地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就像现在我们鼓励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一样。如果是强者,就不怕别人来学习自己,能够接纳外国留学生,自然也是能够体现出日本的自信,所以日本政府持开放态度。
其次是培植中国的亲日势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日后会成为中国军界的中坚力量,这批人是知日派,可以有效地帮助日本渗透中国。一旦将来两国发生军事冲突,日本在中国军界种下的种子,将会生根发芽,容易被日本争取过去。如果像日本构想的那样,后来在抗战时期,中国军界不少的亲日派投降日本,就已经说明日本的渗透卓有成效。
(派遣日本的留学生)
最后就是解决就业问题。日本虽然经历了明治维新,但是国内的市场容量有限,人口也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想要发展经济,就得挣外部大客户的钱,清朝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客户。到1906年有两万三千中国留学生赴日,每人至少花20两白银,这笔钱自然可以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发展以后,还会继续需要日本的人才,像冈村宁次这些在日本没太大出路的青年,在中国可以享受高新,也缓解了日本就业压力。
当然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日本也想要推广大亚细亚主义,在日本主导下,亚洲各国能够团结起来,以便抗击欧美的侵略压迫。这样日本不用单独硬抗欧美白人的压力,中国如果能够在日本的控制下,变得强大一些,这对日本是有好处的。
总结
日本在清末开放引进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各行各业培育了不少的亲日派,在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中,日本还在享受当初引进留学生的红利。而中国在低成本的条件下,迅速培养了大批的维新人才,这些人不仅推翻了满清,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影响了中国几十年。应该说这场留学活动中,除了清廷以外,留学生和日本都是赢家。
这个问题问的有问题,事实上甲午之战后并没有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赴日留学,一直到1898年,日本公使矢野文雄才第一次与清朝正式商谈,以日本政府每年可资助200名清朝留学生为条件,来换取日方在福建修筑铁路的权益。
而清朝真正爆发赴日留学潮要到义和团运动以后,1900——1911晚清新政十年。
所以要想真正说清楚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说。
第一,清朝方面为什么1900年后会有将近2.5万人选择留学日本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在经历了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事件后,清朝彻底改弦更张,在各个方面向西方靠拢,甚至到了迷信西学的地步,比如张之洞就主张“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因此清朝当时一方面急需留洋人才,一方面传统科举也已经风雨飘摇;即使没有家国情怀,至少从个人前途讲,留学也比科举更有前途,而当清朝宣布留学生也可以授予进士、举人、秀才头衔以及重用留学生后,留学就更加是一个趋势。
2、留学欧美太贵了,根据清朝公费留学生资助情况,一个公费留欧学生,每年朝廷会补助1200两白银,这里面光学费补助一年就是240两银子;而一个公费留日的学生,朝廷每年只需要补贴17两银子学费就足够了(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的学费每年17两白银);不仅对于清朝政府,对于广大自费留学生而言也是如此,日本各种物价都比欧美便宜,而且日本还不需要签证,因此,留学日本对于清朝政府以及自费生来说都是一个经济选择。
3、日本比欧美学校更容易毕业,事实上真有家国情怀的人只是少数,而绝大多数人只是想通过留学获得一个好的“前程”,而相比欧美学校严谨的学风,当时日本对清朝留学生来说就太有好了;日本当时开办了大量针对清朝留学生的“速成班”,甚至发展到有些日本工业学校只要清朝留学生学会制造肥皂就视同该学生可以毕业了,并且发给“速成班”毕业证;这对于不想认真学习,只想混资历,然后会国找一个好工作的清朝自费留学生来说,简直太友好了;当时清朝留学欧洲的公费自费生不足2000人,而留学日本的有2.5万,但是不足2000人的留学欧洲的留学生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竟然高于2.5万留学日本的留学生。
第二,日本方面
尽管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但是西方列强可从来没有认为日本也属于“列强”,在日俄战争爆发前夕,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说,如果三国(德、法、俄)再向上次那样(三国干涉还辽)对待日本,那么美国就要站出来公开保护日本。
从美国方面公然把日本视作被保护国可以看出,当时西方虽然认可日本属于非白人国家里比较文明的国家,但是可没有认为日本也属于列强。这就使得日本在二战以前一直对白人世界抱有一种敌意,一种危机感,因此日本有识之士迫切想要扶持其他非白人国家,避免日本孤军奋战,这就是当时特别流行的“亚细亚主义”。
身穿朝鲜传统服饰的伊藤博文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主导日本打赢甲午战争的伊藤博文本人就是一个亚细亚主义者,他曾经非常反对日本兼并朝鲜,他就主张日本应该带领清朝、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抱团与白人世界对抗。
所以,甲午之战以后,以伊藤博文为首的“亚细亚主义者”一个重点就是放在如何消除清朝因为甲午战争而对日本产生的反感上;因此在很长一段事件,日本一直在对清朝释放善意,甚至一度想把清朝拉入英日同盟里去。
所以,作为对清朝友好的一个标志就是欢迎清朝大量派遣留学生赴日留学。以蒋介石就读日本振武军校为例,留学生每月有13块日元的生活补助,其中10日元为清政府补贴,另外3元则是日本政府补贴。
另外,前面也说了,日本方面支持清朝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还有一个现实目的就是为了让日本的影响力能全面向清朝各个层级渗透。
当时日本政府认为“清政府若是模仿日本的兵制,清朝的军事就会日本化,理科的留学生在日本学习了器械知识,日本的工商业就会扩张到清朝;文科的学生学习了日本的社会制度后,日本的势力就会毫无疑问地扩展到大陆。”
日本振武军校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经济了,尽管当时日本打赢了甲午之战,但是日本并不能算一个富裕国家,所以数量众多的清朝留学生的到来对日本经济也是很大的提振,所以到了1910年前后,日本全国才会遍布“速成学校”,这些速成学校与其说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在赚钱了。
综上所述,日本允许大批清朝留学生进入日本军校学习,一来说这些清朝留学生回国后可以凭借此资历获得不错的工作,二来,日本政府也愿意在军界、政界培养亲日势力。
PS:事实上,伊藤博文虽然是很有气度的日本政治家,但是日本与生俱来的“小家子气”真的无法避免,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不少课程是禁止外国留学生旁听的,或者说干脆不给留学生不开这门课。留学生都是单独成班的。
甲午战争之后,国内并没有立即掀起赴日留学浪潮。
因为当时清政府的策略是“联俄拒日”。
也就是联合沙俄,压制日本。
故而在1895~1897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几乎没什么实际性的官方交流。
这种僵局,一直到1898年才打破。
1898年,清政府搞维新变法,日本是维新变法的模板之一,双方关系这才有所缓和。
也就是在此期间,日本公使矢野文雄与清政府达成交换协议:以日本政府每年可资助两百名中国留学生为条件,换取日本在福建修筑铁路的权益。
这才开启了中国人到日本留学的序幕。
比如蔡锷就是在这之后(1899年),得以去到东京大同高等学校留学。
不过1898~1900年间,也仅仅只是开启了序幕而已。当时并没有形成留学浪潮。
中国学生旅日浪潮,是《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才形成的。
比如我们现在比较熟知的民国名人。
陈独秀、王国维(1901年分别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物理学校)。
廖仲恺(1902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读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
蒋百里、许崇智、吴光新、张校准(1903年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同期的还有第二次留学的蔡锷)。
鲁迅(1904年赴日学医,后弃医从文)。
蒋介石(1906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后转入振武学堂,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实习,为士官候补生)。
阎锡山、姜登选、韩麟春、孙传芳、唐继尧、赵恒惕、李烈钧、程潜(1907年分两批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
徐树铮(1908年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
杨宇霆、方鼎英、张辉瓒(1909年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
李大钊(1913年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
张群、何应钦、朱绍良(1914年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
便都是在这之后才去到日本留学的。
那么为什么1901年之后,日本愿意接收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日俄矛盾加剧,日本希望通过改善与清政府的关系,达到“联华抗俄”的目的。
众所周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不仅派兵参加了对天津、北京方面的战役,还单独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
《辛丑条约》签订后,联军陆续撤走,而占领东三省的俄军却不撤。
对此,不仅清政府抗议,日本也抗议。因为俄军虎踞于东三省,既威胁了北京,也威胁到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然而,日本的抗议,沙俄置之不理。以御前大臣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普列维、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为代表的沙俄高层认为,日本是蕞尔小邦,不堪一击,根本不是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对手。
这些人主张,沙俄要对日本强硬,先拿下朝鲜半岛,再殖民日本。
后来日本方面对抗议和谈判不抱幻想,便转而到了武力对抗方向。
而当时的形势是沙俄强,日本弱。尽管日本背后有英美的支持,但英美不出兵,只在背后提供暗中扶持。因而这一时间,日本便希望与清政府搞好关系。
毕竟此一役,日本只能赢,不能输。
一旦输了,就满盘皆输。明治维新三十年的成果,会化为泡影。日俄战争又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中日关系稀烂,这仗会很难打。
第二,日本希望通过留学教育,培养中国国内的亲日派,继而控制中国。
甲午战争后,甚至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都不高。
当时的西方列强,虽然认可日本是非白人国家里,比较文明的国家,但它们并不认可日本属于“列强”。(西方认可日本是列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方的不认可,再加上日本经济孱弱,各个行业都被西方国家卡脖子。这就使得日本在二战以前,一直对白人世界抱有敌意。希望尽快摆脱困状。
那么,日本要怎么摆脱困状呢?
答案当然是在中国身上下功夫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四亿多。如果日本控制了中国,自然就摆脱了列强的束缚。
可在控制中国的问题上,列强先入为主,早就控制了清政府。于是,日本就只能在中国年轻人身上下功夫。
在当时的日本国内,流行一种叫“大亚细亚主义”的思想。
这种思想简单点说,就是明面上通过联合清政府、朝鲜、越南等传统中华文化圈国家与日本抱团,与白人世界对抗。
暗地里,慢慢影响中国、朝鲜等国家,让日本成为这一地区的霸主。
我们知道,庚子赔款,清政府和后来的民国政府并没有全额赔付。
美、英等国在1908年以后,都以资助中国孩子留学的名义,返还了一部分庚款,借以达到通过留学教育,培养中国的亲美派和亲英派。
然而这个把戏,日本早就玩了。
比如蒋介石当年就读日本振武军校时,每月有13块日元的生活补助,其中10日元为清政府补贴,另外3元则是日本政府的补贴。
拿中国人的钱,补贴中国留学生。这本就不是什么高明把戏。很多国家都玩过。现在很多国家也在玩。
现在一些人,提到“庚款助学”,就对美国感动得不要不要的。真的有够逗的。
日本的这一招,效果很明显。
它比西方列强晚侵略中国六十年,但截止至抗战爆发之前,日本在中国影响力,并不比英美弱多少。比之俄、法,影响力还要大不少。堪称是后来居上,把民国的各个层级渗透了个干干净净。
第三,日本不让中国学生进入江田岛海军兵学校、陆军大学等重点院校学习。中国学生学不到核心技术。
自1901年开启留学日本的浪潮后,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是在日本的速成学校就读。这种速成学校,搁在今天,就相当于公办技校。学生也就学个一技之长而已,学不到高精尖知识。
就算是早稻田大学这种高等学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科学知识都是一样的。日本可以学,欧美也可以学。这些日本的速成学校、大学,与其说是向中国学生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利用日本的地理优势(离中国近),从欧美手上挖生源,赚中国人的钱,提振日本培训产业发展。
赴日学习军事的中国学生的境遇也差不多。
当时赴日学习军事的学生,称为“武备生”。
他们在赴日之后,首先要进入成城学校接受预备教育(后来改名在振武学校)。结业之后再以“士官候补生”的身份,在日军的各个联队接受一年的实习。
实习期满,再进入士官学校,念一年半的后期教育。结业之后,以“见习士官”的身份下联队实习半年。
实习期满,正式毕业。
兜怎么一大圈,学这么长的时间才毕业,至少也是个上尉连长级别吧?
想多了,仅仅只是少尉排长而已。
想想看,仅仅只是排长教育课程,中国学生能学到什么军事方面的核心知识?
如果要学核心军事理论,还要读,要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
但很可惜,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结业后,就不能再读了。
当时的清政府曾对此向日本政府交涉,希望日本为中国培养一些高级指挥人才。然而交涉的结果,也仅仅是同意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陆军户山学校深造。
陆军户山学校,确实比陆军士官学校要高等一些,但这个所谓的高等学府,培养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比如体育、剑道等科目。真正有技术含量,如战略、战术之类的科目,水平一般般,比陆大差远了。
当时有不少留学生也有读海军的,想进江田岛的海军兵学校。
结果日本不同意,最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进了商船学校学习,学制三年。毕业之后,进入海军炮术学校、机关科学校、工机学校等初级士官学校,再学习六个月。
在这些一般海校,学生能学到什么干货?所以清政府以及民国政府,后来也就不派学生到日本学习海军。
要学海军,还是要去英国、美国。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民国时期,从日本陆军体系毕业的名人多,从海军体系毕业的名人少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本军校有规定:凡涉及日本军队的机密时,如对华策略,中国学生一律被谢绝听讲,或须暂时退出课堂。
中国学生啥干货都学不到,日本自然无所谓大批量的中国学生赴日学习军事了。
日本之所以会接受中国留学生,原因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日本在甲午之后获得了一大票赔款,让他们的实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实力的提升就必然伴随着自信的提升。
他们有信心能够保证即便中国留学生来留学了,也一定不会让清朝的实力超过他们本身。
为什么?
中国留学生到了日本之后,教什么不教什么说到底还是由日本决定,并非是留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即便能够学,也不会让留学生学到真正的核心精髓。
而且蜂拥而至的留学生多多少少也会为日本增加财政收入,乃至于经济的发展,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日本之所以会接受中国留学生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其一,既然中国留学生到了日本之后能够学到什么是由日本决定,那日本就能趁机培养亲日之人。
不论效果如何,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一定会有人成功被“培养”成为亲日之人。
日本的野心向来不小,他们对中原的觊觎之心也从来没浇灭过,一旦他们携势而来,这些人就很大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助力。
其二,日本之所以会接受中国留学生,实际上也是为了趁机给清朝制造麻烦。
时至清末,日本对于中国留学生不仅是一个能够获得学识的地方,更是所有有志之士革命思想的“策源地”。
很多革命团体的领导人实际上都有过留日经历,甚至不少革命团体其实就是在日本产生了雏形之后才回国成立。
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也是在日本东京成立。
日本为什么会对中国留学生和革命党人有这么大的容忍度,甚至革命党人一旦有危险就会东渡?
其实这就是日本在有意为之,因为他们不想让清朝拥有安稳和喘息的机会,让清朝无法集中精力发展。
清末的时候清朝财政收入极高,一旦统治者有心学明治的话,他们未必没有那么一丝成功的可能。
虽然清朝基本上不会这么做,可是日本仍然要想尽办法掐断这一丝微弱的可能性,这样才稳妥。
而进入了民国之后呢?日本仍然对留学生和革命党人保持极大的容忍度,也一样是为了让北洋政府头疼。
两个字,分化。
只有南、北双方不和,日本才能更好地从中渔利,才能让日本的利益获得最大化。
所以,日本看似支持北洋政府,可是当北洋政府对革命党人出手的时候,日本又会为革命党人提供庇护。
革命党人一旦到了日本之后,北洋政府就无能为力了。
日本允许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可以说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么,当时的留学生为什么如此偏爱日本,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到日本留学呢?原因也一样不复杂。
最为直接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两个字,一个是“近”字,一个是“钱”字。
日本就在中国之侧,而去欧美留学的话就要乘坐长达数月之久的轮船,这个过程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危险系数也更高。
并且到日本留学的费用显然也低于去欧美留学的费用,这几乎可以说大多数留学生选择日本的原因。
公费留学生去日本留学,朝廷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自费留学生去日本留学,也同样可以为自己省下一大笔钱。
这样一来,日本也就成了大多数留学生的首选之地。
而除此之外,中国留学生之所以选择到日本留学生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从甲午之后,日本成为了亚洲唯一一个强国,这样就从侧面证明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日本自古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中华文化圈”国家。
这一点,让清朝在感情上天然倾向日本。
而且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让日本因此成为了清朝以及中国近代有识之士眼中的“榜样”,或者说成功的模板。
清朝,有心想要复制这个成功的模板。
有识之士,当然也想将日本这个成功的模板带回中国。
1905年慈禧派载泽、戴鸿慈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其实重点也是考察日本,回国之后载泽也是将日本放在首位。
而后来的预备立宪,其实也还是在参照日本。
所以,清朝派遣留学生之时倾向于日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而留学生的选择也有他们的用意,他们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想过要把日本的成功模板复制回国。
可是后来发现复制不了,因为清朝已经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所以他们才又换了另外一条路,也就是革命。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几乎全盘西化,接收了大量西方思想,而这些思想恰好孕育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思想。
中国到日本的距离最近,而有识之士只要到了日本就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思想和知识,那又何必舍近求远?
如此汇聚之下,不仅到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日本也逐渐成为了革命党人的“策源地”。
这一点,清朝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而当统治者发现了之后却已经为时已晚。
答:在近代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的历史上,爆发于19世纪末的“留学日本热”,堪称是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一幕。
一场甲午战争,战败的大清先挨揍再割地赔款,理论上说,中日两国算是结了“血仇”。但奇特的是,结下“血仇”的两国,“教育交流”随即就火热起来。确切说,是大清的莘莘学子一拨拨削尖了脑袋往日本跑。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这下成了开闸的洪水。从1896年至1911年,仅清政府向日本公派的留学生就有近万人,自费生更是“公派生”的两倍以上,甚至还有“步履维艰的缠足女子,老人和小孩……有全家全族同来留学的情景。”
为什么如此狂热?首先就是甲午战争的刺激,一场甲午战争,清王朝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海战陆战全被打回了原型。“后起之秀”日本那迅速崛起的景象,自然深深震撼了清王朝的年轻一代。外加挨揍后的大清,练兵自强更成了当务之急,之前学西方学了这么多年,越学越没长进,还总觉得文化国情不同。身边“国情相似”的日本取得了成功,这也自然叫多少晚清志士深受鼓舞,漂洋过海也要来学一学。
同样重要的原因,还有“性价比”:比起价格昂贵的“留学欧美”来,“留学日本”的费用只有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且学时还短,比如在“速成班”里一到两年就能毕业。外加中日文字文化相近,学习交流的“门槛”也低了很多。特别是对于晚清官吏们来说,如果能以“官身”去日本走一趟,学成回来后更是仕途大好。种种便利,正如晚清名臣张之洞所说“路近省费,风俗相近,文字易通”。
而在这股持续数年的“留学日本热”里,最为热门的专业,当属军事专业。由于甲午战争里被打得太惨,所以很多为国家命运心急如焚的晚清年轻人,都急切想知道日军为何这么强,赴日时就果断选择了军事专业。甚至还有很多原本选择其他专业的晚清留学生,来到日本后受到震撼,也坚决“换专业”学军事。以《云南光复诸人事略》的形容说“非武功不足以立国,且足以立身”。仅1908年这一年,在日本学军事的中国留学生,就有上千人之多。且遍布日本海军陆军各个专业院校,日本军校里,几乎到处中国人。
那么问题来了,和清王朝“结血仇”的日本,就真的愿意张开怀抱,连最机密的军事院校,都让中国留学生敞开了学?其实,日本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背后有着精细的算盘。
首先,晚清“留学日本”能形成热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当时的推动鼓励: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许多政要就先后访华,竭力鼓动清王朝“留学日本”,1898年时,日本驻华大使矢野文雄也宣布,日本将负担二百名清朝公派留学生的学费。1902年起,为鼓励中国留学生赴日,日本又推出了“速成班”,也就是只要你肯花钱来,别管公费自费,保证让你“速成”毕业。就连那些半点底子没有的“赴日官员”们,日本的学校还开设“特设班”,保证叫他们快速“镀金”。
甚至就连最“敏感”的军事教育,日本也够“放得开”。虽说日本也严格限制中国留学生学习军事,其户山、炮工、陆军大学等专业院校都对中国留学生紧闭大门。但经过清政府的交涉,他们最终还是同意清政府派专业军官进入这些院校学习。至于普通留学生?从1903年起,日本建立了专门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振武学校”,学生在这里受过训练后,先分配到日军各个联队做“士官候补生”,期满后进入士官学校学习,随后进入专业军事院校深造。
如此“放开”的培养,目的也很明显。那位宣布对中国留学生免单的日本驻华大使矢野文雄就曾说:“如果将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国新人才散布于古老帝国,是为日本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最佳策略”。也就是说,日本如此政策,就是为其培养亲日力量,给其未来的对华侵略铺路。以这个意义说,他们有些目的确实达到了。
比如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军事发展,就打上了太多“日本烙印”,大批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成了近代中国的军事骨干,晚清民国时代的军队训练装备乃至军官培养,都一度严重依赖日本。比如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等学校,都大量聘用日本教官。一位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新中国元帅,也曾回忆起那时中国的教育特点:“学校的制度和作风是仿效日本士官学校”。换句话说,借助留学教育,晚清至1937年的几十年里,日本一直对中国军界进行着渗透。
同样让我们看到日本“目的”的,还有这些留学生里的“败类”们,仅看这些“军事专业”的留学生,在民国时代里,就出现了王揖唐、臧式毅、黄自强、张岚峰、王永泉、李慧济等臭名昭著的汉奸们,他们或是在沦陷区出任伪职为虎作伥,或是干脆直接当带路党,还有人投靠汪伪政权“曲线救国”。这里面的每一位,都是日本留学教育的“成果”,至今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过,别看日本如愿收获了这么多败类,但以他们“日本树立日本势力于东亚大陆的最佳策略”的目的来说,他们还是打错了算盘。
以《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评价说:“在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中,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进行留学的活动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行动”。其带来的影响,当然不是几个败类,而是对近代中国变革的推动。单是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的两三年内,在日本学习军事的中国留学生,有三分之一都加入其中,李烈钧、许崇智、蔡锷、阎锡山等民国风云人物,都是其中一员。满怀报国心留学,却看透清王朝腐朽的他们,毅然选择了另一条九死一生的路,终于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中国近代史翻开了新一页。
而且,尽管这些“留学生”们,后来出了不少臭名昭著的叛徒,但是面对1931年起那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大多数人都做出了正确抉择,有人哪怕已垂垂老矣,却是大节不亏,有人虽说屡战屡败,却也屡败屡战。特别是在国民党军队里,“日本海归”也是无比重要的力量。惨烈的抗日战场上,多少“中日老同学”就是这样钢刀对刺刀,展开一场场浴血搏杀……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新回看那场晚清年间起的“留学日本潮”,我们除了有警钟长鸣的感叹,却更有深深的敬意:一百多年前,那些满怀热血漂洋过海的年轻人,也许在“毕业”后走上了不同道路。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未曾忘记少年时代的理想。他们也许立场观念不同,却以一生见证:七尺之躯,不曾负国。
参考资料:李凤斌,王炜《清末中国学生留日原因初探》、虞晓波《清末留日军事教育述论》、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屈辱的岁月,奋斗的征程》、《剑桥中国晚清史》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要是亡其国家必先亡其信仰。要亡其信仰必须控制读书人。日本从明朝开始就想干一件事搬家,由于地理原因它的面前只有两条路等死和找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奴化的中国人好占领中国,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宋亡无华夏,明亡无中华的谬论。其中一个潜台词就是继承中华文明是他们不是现在的中国人,他们最有权利居住神州大地。结果真有白痴上当开始内部撕逼。上面是日本的目的结果是去日本留学的大部分回国就开始搞政治:孙中山,蒋介石,蔡锷,阎锡山等等。对了还出了个回国后把中国文化,人文骂的体无完肤的鲁迅大喷子,在日本占领东三省却屁都不敢骂的人,你想下你家要有个这货是什么状况。大家记住:鲁迅的亲哥哥周作人是第一穿日本军服参拜靖国神社的汉奸。家道沦丧多逆子呀!看看去欧美留学的人邓小平,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胡适……这些到现在让中华民族享受他们遗产的人,你能想起个去留学日本的科学家吗?别把毒药当馅饼,吃完不是一命呜呼就是半身不遂。
先说明治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军校。
陆军士官学校
陆军教育的开端是大阪兵学寮。1868年,在大村益次郎的努力下,在京都设兵学校,次年改称兵学寮,并移往大阪。之后又改称兵学寮青年舍,以培育陆军将校和士官为目的。1870年改称大阪兵学寮,分为青年舍和幼稚舍。青年舍培养士官生,幼稚舍教育幼年学生。命令各藩不分士族和庶人派送学生,明治中期的元勋儿玉源太郎、寺内正毅等都曾在此接受教育。同时,外务卿委托法国公使聘请法国军官,应聘军官与兵部省签订为期3年的聘用合同。1872年,兵学寮移往东京,改称东京兵学寮。同年4月,青年舍改称士官学校,幼稚舍改称幼年学校。
1873年10月,西乡隆盛由于征韩论失败,愤而辞职回乡,近卫军大批萨摩派、土佐派军官也随他离去,近卫军几乎就要垮台。但由于陆军士官学校已培养出新的军官,山县有朋便用这些新军官来重建近卫军,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这也奠定了山县有朋“陆军之父”的地位。1874年8月,制定《陆军士官条例》,士官学校从兵学寮独立。1875年开始召收“陆军士官生”。
海军兵学校
为了培养将来所需要的海军军官和水兵。1869年9月,在东京筑地的旧广岛藩邸上建立海军操练所,令萨摩、长州、肥前、筑前等16个藩选派海军修业生。1870年11月,将海军操练所命名为兵学寮,兵部大丞川村纯义兼任兵学头,并根据新规定选择了15名少年生(15—19岁)和29名成年学生(20—25岁),后来被誉为明治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就是这15名少年生之一。1873年7月,英国海军少校道格拉斯率领34人的教官团到达日本,重新制定了海军兵学寮的规章制度,开始对海军学员进行的英式海军教育。1876年,海军兵学寮改名为海军兵学校。
此外还有陆军大学校和海军大学校,培养高级将校。
甲午战争后赴日军校留学的情况
甲午战争成为清日两国近代化特别是军事近代化的一场检验,清国战败后,国人意识到日本的军事近代化远较清国成功。与其远赴欧美求学,还不如就近到日本学习。因此掀起了日本留学潮。
从1898年开始,各省督抚陆续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军事。首批清国留学生于1900年进入陆士就读。自1900年到1938年,我国共有1300-1500名进入陆士,若加上未毕业的,有接近1800余名。
海军留学生始于1905年。1905年5人,1906年70人,1908年50人,1909年6人。1918年,北洋政府派8名留学生赴日本海军大学校深造等等。
日本军校大量接受我国学生的原因
主要还是为了培养亲日派,增加军事上对我国的影响。日本近代化相对于我国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整个国民的气质也是积极向上的。中国派出大量留学生,学习日本的军事技术,对日本技术、对日本近代化的佩服,有可能会对日本产生亲近感。
除了接受之外,还有派出军事教官、顾问。1880年代,日本就曾向朝鲜派出教官,训练新军(别技军)。而后来对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中,也有“在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的条款。
甲午战争之后,准确说是光绪29年的时候,中国留日学生已经超过1300人,其中学习“武备”的仅仅200多人,都是清朝各省督抚自行派遣的留学生。
有个叫杨枢的朝廷命官,他认为应由朝廷的练兵处,每年固定派送二百人,赴日本各军校读书,希望他们能养成“忠君爱国、服从长官”的军事干部!
这类留学生主要以公费为主,这样可以防止革命党人私自学习军事,就在这一年之前,日本已成立专收中国学生的振武学校。
那么,曾经的敌国,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而且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呢?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日甲午战争不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的战争,甲午战争从根本上可以说是日本的“王朝战争”,战争对中国影响很大,对日本却没有多少损失,日本民间还是比较开放的,能够接纳中国留学生也有经济收入
甲午战争,中国损兵折将,又是割地赔款,非常屈辱,但是对日本人来说,他们战场损失不大,所以相对来说,日本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多的,由战争伤亡带来的仇恨感。
毕竟!死于甲午战争的日本军人数量非常少!
平均到一亿人口的日本国,这种伤亡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大部分日本学校不会直接排斥中国留学生。
历史上,往往中国强大,日本真是“羡慕嫉妒恨”,好不容易,终于可以当中国留学生的“老师”了,他们认为这是日本国的荣耀。
再则,日本效法西方国家,自称文明国家,怎么可能“明目张胆”的反对接纳留学生呢?
再说了,中国留学生,又不是到日本“白吃白喝”,上学是要交学费的,甲午战争日本政府发了“战争财”,可是日本老百姓,未必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是,中国留学生却可以给日本普通老百姓带来利益,“吃喝拉撒”,能够带动日本经济的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又不是难民,而是中国的精英阶层,都是高消费人群。
日本知道,日本不接纳中国留学生,那么中国留学生也可以到西方国家留学,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这样的好事情,留给自己的学校。
所以,日本就设置了专收中国学生的振武学校。
其二、甲午战后,日本试图通过接纳中国留学生,使中国仿效日本兵制,进而在军事器材方面依赖日本,促使大清朝逐步日本化
日本人的野心太大了!人家打战,可不是为了“割地赔款”,它居然想成为亚洲的霸主!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试图通过接纳中国留学生,使中国今后仿效日本兵制,进而在军事器材方面依赖日本。
最终促使大清朝的军事逐步日本化。
与此同时,日本可以利用中国留学生,来对清朝讨价还价。
当时革命排满之声甚嚣尘上,在防范革命党人掌握军事科学的同时,清政府强调,为挽救危局,就必须造就大批懂得近代军事的“干员”,以保护大清社稷。
但国内军事学校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如日本,有些类型的军校,当年中国还没有建立,亟需通过日本来培养。
日本军事教育所倡导的“忠君爱国,顺服长官”的宗旨,十分符合清政府的要求。
与其让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西方的民主那一套,还不如让他们到日本养成“忠君爱国,顺服长官”的习惯!
在日留学生既非速成班,也与那些分散在各处租房子住的自费生不同,他们过的是正规的“全寮制”的军校生活,并先后两次经历连队实习,所以想象他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相互意识汉满之别,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毋宁说,留学生之间自然产生了“同窗共训”之谊,并由此互相认可了,对方的人品。
而当然,很多留学生心里存在对袁世凯的警惕和憎恶的感情,尽管出发点各异,但就防拒袁世凯的统一战线而言,也有共通的一面。
首先,通过三年的军校和连队生活的体验,未来回国强化国防和实行军队现代化,成了中国留日学生共通的认识。
- 促使大清朝逐步日本化,就是清末留日学生与新军对日本的一点不知不觉的作用
如北京附近的保定军事学堂。这些军校此时造就了一批新的学者型军官,他们是充满爱国热情的军事活动家,既懂近代军事技术,又有学者们重整河山的责任感。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日本教习”,受聘于军校,以替代先前高薪聘任的德国教习。
中国军校学生,也被派到日本的军校学习。
在日本,中国军校生们看到邻国的榜样,再一次激起了更大的爱国热情。
浙江省的一个年轻人,蒋志清当时18岁,他于1906年入保定军校,于次年赴日本留学。
事实上,清末民初,中国军校的教官基本上由留日学生的“士官生”充任,此外,还要请日本人任教。
因清政府拟新练陆军,准备陆续成立36镇。
四川预订成立第十七镇,在武备学堂成立后,又开办了一所陆军小学,1906年又成立弁目学堂,一共招收了600名学生,以备将来成镇时,作中下士之用,即作班长!。
在四川,同时办了一所陆军速成学堂,在弁目队中招考了120名学生,以备将来做排连长之用。在招考弁目学生时,不招川东南的人,说川东南的人调皮,不好驾驭,其实是怕他们受了南方革命思想的影响!
要川西北的人,尤其要川北人,说川北地方苦寒,人特别老实巴交。
其三、事实上,日本人也是东方人,日本明治维新也有两个派别,传统派主张保留日本人的传统文化,激进的西方派,要全盘西化,招收中国留学生,可以促进东方文化的一种“内循环”,得到很多“亲华人士”的赞助
自古以来,日本就不是“铁板一块”,日本也有倾慕华夏文明的人!
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可以促进日本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交流,比如书画艺术,围棋艺术等等!
比如,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的围棋文化开始超越中国,但是中国围棋的传统招数,也是日本棋手交流互动的一种“切磋”。
留学生可以促进日中民间交流的同时,也为中日官方交流带来了一些机会!
- 日本军事学校,比想象中要开放许多,当初日本军校还招收自费生,后来是清朝反对才作罢了!
1903年,清朝驻日公使蔡钧为防止革命党人入读日本军校,致密函日本政府,请求日本的军校,不要擅自招收自费来日本攻读军校的中国学生。
日本政府的外务省,随即对全日本国的军事院校发表通报:“凡中国留学生,除了由中国各省级行政机关政审合格,并由官方具结保送的之外,一律不得自费入读日本的军事院校。
- 清末留日学生监督处成立
明末清初,近1万留学生在日本,其人数之多,在世界各国的留学史上也极为少见。
为处理纷繁的留日学生事务,除各地总督、巡抚、南北洋大臣纷纷派遣留日学生监督外,外务部也数次奏派,负责管理全国留日学生的总监督,并设立了留日学生监督处。
留学生监督的职责,在于处理纷繁的留学生事务。
如为学生联系学校、管理发放留学经费、照料学生日常生活、处理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并向国内派遣者汇报学生留学情况,有时甚至还有监视学生,它的正式名称为“游学生监督处”。
清末留日学生运动人数之多,发展之快,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就是在世界留学史上亦属仅见。
由于当时留学生的护照、签证、入学登记和选课记录等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很难统计出可靠的数字,而且由于所依据的资料不同,统计结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总之是成千上万的留学生!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大肆鼓吹立宪和编练新军,所以学习法政和军事成为热门。
梁启超在1902年说,留学生“所学者,政治也,法律也,经济也,武备也,此其最著者也!
可见,当年的文科生很吃香呀!
据统计,学习法政、军事的人占清末留日学生的半数以上,此外学习师范教育的人,也不在少数。
1904年,驻日公使杨枢亦说,当时留日学生总数1300余人,其中文科生1100余人,武科生200余人。由于学习文科的学生居多,致使清政府在1909年不得不严格规定此后官费学生,概学习农业等实用学科!
说白了!日本军事学校,比想象中要开放许多,主要还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纽带,日本也确实存在“亲华”的友好人士,所以日本才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甚至于当初,中国留学生还可以自费进日本军校留学。
几乎没有人数的限制。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不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的战争,甲午战争从根本上可以说是日本的“王朝战争”,战争对中国影响很大,对日本却没有多少损失。
日本试图通过接纳中国留学生,使中国仿效日本兵制,进而在军事器材方面依赖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也有两个派别,传统派主张保留日本人的传统文化,激进的西方派,要全盘西化,招收中国留学生,可以促进东方文化的一种“内循环”,得到很多“亲华人士”的赞助。
所以日本才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
我是@龚柳辉 朋友们!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
因为当时日本外交政策中,对华政策并不是像后来那样要通过全面战争征服中国。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直迫切的希望能够通过或战争或和平的方式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泛亚细亚主义”在政治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思想的理念很简单:“日本的领土面积小,资源匮乏,国力有限。如果要和美国长期抗衡,是力不从心的,但是受限于本身较弱的国力,日本要想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扩张也是充满困难的。既然如此日本可以通过支持他国革命的方式在亚洲支持其他国家的近代化国家进程,并最终建立起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亚洲国家联盟,以获得与美国对抗的资本。”
出于这个动机,日本人资助了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同时为了增加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力,还邀请清政府乃至后来的民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因为这些留学生回国后都将是当时中国未来的基石。向这些人传播影响力就相当于向中国传播影响力。
甚至考虑到学日语比较麻烦,日本人还在本土成立了中文授课的专供中国留学生的学校:东京振武学校。创办于1900年,开办至1914年。
中国近代很多大佬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蒋介石是去东京振武学校读过,汤恩伯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
实际上日本人可以说是求着清政府往日本送留学生。蒋介石在东京读过书,后来怕日本人怕到骨子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留学经历,另一方面其继承孙中山的亲日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日本算是辛亥革命的一个大股东,而孙中山与日本人的交情不浅,还娶了个日本老婆,让犬养毅帮他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