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封建王朝皇帝之母未得太后尊位下,与国母皇后相较谁更为尊贵?谁给谁行礼?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7关键词:皇帝,皇后

封建王朝皇帝之母未得太后尊位下,与国母皇后相较谁更为尊贵?谁给谁行礼?

点赞1、普洱市 网友:半枝花开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刁钻了,如果是在明清时期,这不能算作是个问题。因为明清时期,只要皇子成为了皇帝,他的生母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只需要走一个法定程序而已。如果皇帝是嫡出,那么只有一位皇太后或者没有皇太后(母已故)。如果皇帝是庶出,则可能出现两宫皇太后并存的情况,嫡母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但原为侧室的生母也会被尊为皇太后。虽然号称“两宫并尊”,但嫡母的宗法地位还是要略高于生母的,但实际地位、权势则要看具体情况而论了。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钱氏在明宪宗朱见深即位之后虽然身为嫡母、皇太后,却没有少被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挤兑……

但这仅仅是明清时期,宋王朝、尤其是北宋及之前的一些王朝,庶出的皇帝,其生母未必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如宋哲宗赵煦的生母朱氏,因为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向氏在世,作为宋哲宗的嫡母,向氏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而宋哲宗的生母朱氏就只能屈居太妃之位了。虽然朱氏的地位高于所有太妃并得到了官方确认,但终宋哲宗一朝,朱氏始终没能进位皇太后。直到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后,才将宋哲宗的生母追谥为了钦成皇后,顺带着将自己的生母陈氏也追尊为了皇太后。

这还仅仅是皇位的正常传承,如果遇上大宗绝嗣,小宗旁支被过继给大宗为嗣子、继承皇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清德宗载湉,因为清文宗咸丰帝一脉绝嗣,载湉被过继给了四大爷清文宗为嗣子,从而继承了皇位。那么,清德宗的生母叶赫那拉氏能被尊为皇太后吗?显然是不能的!皇太后只能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过继之后,理论上清德宗就不再是他亲生父亲醇贤亲王奕譞的儿子了,奕譞只是清德宗的“七叔”。自古以来就没有尊“婶娘”为皇太后的先例!除非她原本就是皇太后,如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后张氏。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后,也只得继续尊自己这位关系不太和谐的三伯母为皇太后,因为她原本就是明武宗朱厚照的亲妈、皇太后!

当然,事有例外。同样是明世宗朱厚熜,在正式即位之前就玩了一出“继统不继嗣”,正式即位之后又上演了一出“大礼议”,给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争来了皇帝名分。作为皇帝的亲妈,明世宗的生母蒋氏自然也是要被尊为皇太后的。明世宗先是将生母蒋氏尊为了兴献后,嘉靖三年明世宗正式将自己的生母蒋氏尊为了皇太后!于是,奇特的一幕出现了,两宫皇太后,一个是亲妈、一个却是伯母,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景儿了。

那么,皇后和皇帝的生母谁更为尊贵呢?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皇帝的生母没有皇太后的身份,但她依然是皇帝的亲妈、皇后的婆婆!自古都是儿子、儿媳向父母行礼,从来没有父母向儿媳行礼的道理。当然,公主除外,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换言之,不管皇帝的生母是不是皇太后,皇后作为儿媳,都必须向婆婆行礼!庶母也是母,更何况这个“庶母”还是皇帝的生母。众所周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之后,虽然后来隆裕皇太后不在世了,但溥仪依然每天要去向后宫中几位健在的太妃请安。虽然内心未必真的尊敬,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皇帝对庶母尚且如此,何况皇后对皇帝的生母?

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清德宗与其生母叶赫那拉氏的那种关系。理论上,叶赫那拉氏已经不再是清德宗的母亲而是“七婶”、是醇亲王嫡福晋。按照清王朝的制度,亲王嫡福晋面见皇后是要行礼的。而清德宗的皇后是谁呢?这位叶赫那拉氏的亲侄女、后来的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氏!既是亲儿媳、又是亲侄女,下跪磕头总归是别扭的。为了避免人伦尴尬,那就少在正式场合见面呗,也只能如此了。私下里没有那么多讲究,问题还不算大,不行礼就不行礼吧,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如果在正式场合见面了,该行礼还得行礼,这是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清德宗大婚时慈禧太后刻意不让醇贤亲王奕譞两口子参加的原因所在。倒真不是慈禧太后刻意针对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而是因为大婚大典是极其重要的场合,到时候到底是奕譞夫妇是跪拜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呢?还是不跪拜?跪拜了有违伦理、不跪拜又于制度不合,索性别参加算了。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非只此一例,后周世宗郭荣即位之后,为了避免父亲跪拜儿子的人伦尴尬,终生没有再和自己的亲生父亲柴守礼见面。但涉及不得不见面的正式场合,老子也只能跪儿子了!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之上,溥仪的亲生父亲、摄政王载沣单膝侧身跪在龙椅旁边扶着溥仪。相对于下面跪着的群臣,载沣的待遇算高的了、不用跪拜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单膝下跪仍然是跪着的而不是站着……

点赞2、三门峡市 网友:半季離殇

皇帝之母若是皇太后,那么自然比皇后尊贵,可若不是太后,那就要向皇后行礼。

古代的时候,礼法是至高无上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严格遵循礼法来进行。

按照传统的嫡庶,一个家庭之中,所有的儿子都要尊自己父亲的正妻为母,而生母倘若为侧室的话,那么就很难说了,民间的话,甚至不能称生母为娘。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至高,能够让皇后行礼的后宫中人,那么也只有皇太后还有太皇太后,一般来说皇帝之母都是太后,但也有例外,比如说皇帝并非先帝皇后所出,且生母地位太低。


所谓的太后,从先秦时代秦国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开始,宣太后原本只是秦昭襄王之父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御,并非王后,她是在昭襄王登基后临朝称制,因此称了太后。

秦朝以后规定,皇帝的正妻在丈夫驾崩以后,新帝登基成为太后,通常来说,太后都是新帝的生母,当然也有不少太后是皇帝礼法上的母亲。

原本皇太后只有一位,只有先帝的正妻皇后可以成为太后,如果皇帝的生母为侧室,那就未必可以了,如果新帝本身就是先帝皇后生的,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真正嫡子继位的皇帝并没有那么多,而每当皇帝为庶子,往往还是要尊先帝的皇后为皇太后,自己的生母往往都是太妃,很少会成为太后。

真正出现两宫太后还是在明朝,景泰帝朱祁钰登基后,册封生母吴贤妃为皇太后,而嫡母孙氏乃是其父明宣宗继后,因此为上圣皇太后,虽说都是太后,但依旧嫡庶有别。

在此之后,但凡出现皇帝出身庶子的时候,都将自己的生母也一起册封为太后,与先帝的正宫皇后同尊,两位都是皇太后,但是还是以嫡母为尊,生母为次。


在宫廷之中,皇后名份上是后宫之主,她在后宫的地位跟皇帝在前朝是一样的,然而皇太后要是在的话,那么皇后还是要低一头,看到皇太后要行儿臣之礼。

如果皇帝的生母为先帝的侧室,并且在新帝登基后没有获得太后的名分,就算是成为了太妃之类,也还是庶,在礼法上的地位,根本就无法与皇后相提并论。

说简单点,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是皇帝的生母,若没有皇太后的册封地位,那么就是要低于皇后的尊位,理论上要对皇后行礼,但皇后毕竟是媳,往往都要避开这种尴尬。


点赞3、普兰店 网友:冷╭瞳゜

自西周开始,礼乐制度逐步形成,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石。

封建社会最重礼法,许多朝代更是遵从以孝治天下,特别是皇室宗族更是天下万民的榜样,礼法上更是提倡先君臣、后父子之说,如果皇室礼法制度存有偏私,流入民间,恐怕要受到黎民百姓的唾弃,甚至因此会颠覆江山社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中就写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由此可见礼仪制度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资治通鉴》还写道:“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再看这个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按照封建王朝礼法,皇帝之母若是皇太后,那么自然比皇后尊贵,可若不是太后,那就不好说了。

按照皇室礼法,皇帝不管和哪个嫔妃所生的子女,都要尊称皇后为母,对生母的称呼历代都有不同的叫法,有的都不能称生母为娘。

如:宋朝时,皇室庶妃所生的子女称生母为姐姐。普通人家的正妻称为大娘子,小妾们统一称为小娘,小娘生的孩子得叫正妻母亲,生母?称呼?小娘,在一个家庭里正妻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小妾们得夹紧尾巴做人,得宠的在家稍微有些地位,不得宠的就是家中奴仆,正妻随时可以将其卖走。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能够让皇后行礼的人,只有皇帝、皇太后、太皇太后。

明清时期,皇帝如果不是皇后所生,会出现两宫太后并立的情形。如: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一位被称为母后皇太后,一位被称为圣母皇太后,但是两宫皇太后,依然是先帝的皇后为尊。

所谓的太后,从先秦时代秦国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开始,宣太后原本只是秦昭襄王之父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御,并非王后,她是在昭襄王登基后临朝称制,因此称了太后。

虽然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真正嫡子继位的皇帝并没有那么多,而每当皇帝为庶子,往往还是要尊先帝的皇后为皇太后,自己的生母往往都是太妃,很少会成为太后。

真正出现两宫太后还是在明朝,景泰帝朱祁钰登基后,册封生母吴贤妃为皇太后,而嫡母孙氏乃是其父明宣宗继后,因此为上圣皇太后,虽说都是太后,但依旧嫡庶有别。

在此之后,但凡出现皇帝出身庶子的时候,都将自己的生母也一起册封为太后,与先帝的正宫皇后同尊,两位都是皇太后,但是还是以嫡母为尊,生母为次。

在宫廷之中,皇后名份上是后宫之主,她在后宫的地位跟皇帝在前朝是一样的,然而皇太后要是在的话,那么皇后还是要低一头,看到皇太后要行儿臣之礼。

如果皇帝的生母为先帝的侧室,并且在新帝登基后没有获得太后的名分,就算是成为了太妃之类,也还是庶,在礼法上的地位,根本就无法与皇后相提并论。

总之,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是皇帝的生母,若没有皇太后的册封地位,那么就是要低于皇后的尊位,理论上要对皇后行礼。

但皇后毕竟是晚辈,又被黎民百姓称之为国母,是万民之表率,见到皇帝的生母时,也不会让自己的婆婆给自己行礼问安的。

点赞4、罗定市 网友:血染迷恋

就算小老婆的儿子做了皇帝,也当然是小老婆给大老婆行礼!因为封建礼教不可违反!

点赞5、岑溪市 网友:じ小奋斗

封建王朝作为一国之君身边最重要地位地位也最尊贵显赫的两位女人,皇后和太后相比。皇后虽是皇帝之妻、一国之母、中宫之首,地位显赫但还不及皇帝之母、一国太后地位更尊贵,皇后依理依法依情都应向太后行礼。在公行君臣之礼、太后皇帝之母贵为长等同君,皇后皇帝妻等同臣,在私行婆媳之礼,太后是皇帝之母、皇后是皇帝之妻为媳。

点赞6、新余市 网友:秋离未离

这个问题,就比较刁钻了。

首先,你要知道,皇帝的母亲不一定是皇太后。皇帝在登基前是太子,登基后称为皇帝,太子登基成为皇帝后称皇后为皇太后,而皇太后也不一定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比如汉章帝,宋仁宗等等他们的生母就没有被封为太后。甚至很多生下皇帝的女子还都只是低等嫔妃的身份。

皇帝一般有很多妃子,新皇帝的亲身母亲只有一个,但是会有嫡母,所谓嫡母就是先皇的发妻,理论上她是先帝所有孩子的母亲,地位更是高于妃子。如果现任皇帝的生母就是嫡母,毋庸置疑,她只能是皇太后。即使庶子成为了皇帝,嫡母的身份也无法撼动,如果皇帝敢违背制度,尊封生母为皇太后,贬低自己的嫡母,大概会遭到天下人的辱骂。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皇帝的母亲没有获封太后尊位,怎么办?

古代的时候是十分注重孝道的,就算是皇帝,他对自己的母亲也是十分尊敬的。每任皇帝几乎都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孝敬自己的母亲,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如果国家没有孝道,国家必定会走向衰败。皇帝要自身作则,给百姓们留下好印象,立下好榜样。

也就是说,“国”之前,你尊贵,我需要向你行礼,“家”之前,我尊贵,你要向我行礼……

点赞7、枣庄市 网友:死亡樱花

封建王朝皇帝之母即使未得太后尊位,但毕竟是长辈,而国母皇后是皇帝的妻子,是皇帝之母的儿媳,属于晚辈,按照中国的礼法,晚辈自然应该向长辈行礼

点赞8、烟台市 网友:乖乖兔

不好说

就个人的认识而言,中国古代对‘礼法’的重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凡事都要讲一个‘名正言顺’,不然,名不正言不顺,失却了一个‘理’字。我认为,‘礼’就是‘理’,不遵守‘礼’,在古代就等同于没有‘理’。换句话说,遵守礼法才使得统治者得到执政的合法性。

本题讲到皇帝的母亲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太后的位置,那见到皇后,两人谁给谁行礼,我只能说,如果按‘礼’的话,皇后地位是要比没有得太后称号的婆婆高的,这时的婆婆应该向皇后行礼,但中国人素来又看重‘孝’道,南宋有个皇帝由于不孝顺退位的太上皇,被大臣们强制退位,皇后虽然被称为‘国母’,但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儿媳,儿媳如果接受婆母向自己行礼,那她又怎能称得一个‘孝’字?

再则,我又想起了刘邦同志称帝后,见到自己的父亲,刚开始也是磕头请安的,后来他老爹不敢受,还拿着扫帚倒着走路,也有这个题里的意思,不过,终究刘太公是没有向当皇帝的儿子行礼的。

所以,这个题目我只能讲个人的认识,就是‘礼法’为上,‘孝’道为辅,说得简单些,礼法礼法,礼是达到‘法’的层面上的,而‘孝’道,孝道,孝与不孝是道德层面上的,当礼法与孝道冲突之时,法为上……

法理不外乎人情……中国人真是个复杂的族群……中国人从来不会墨守成规的,总会有变通的方法。所以,我不能确切回答这个问题。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