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麦价格上涨60%,农民却提前收割青麦,粮食安全如何保证?
国际形势特别紧张,第三次大战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疫情四处漫延粮食价格逐渐攀升。国内的农民在这个非常时其一定要擦亮眼睛,种好地多打粮一定要有做好储备粮食的意识,不要把眼前的经济利益所蒙蔽,更不要在这个关键时期毁坏青苗误国误民。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粮食很大一部分会做为饲料使用。青储很正常,是将青饲料转化成动物蛋白的途径之一,植物利用率高,季节性强。
如果说农民卖了一些青麦,从而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那只能说明前一年就没有做好粮食储备。哪一个国家没有三年的储备粮?如果说有这样的国家,只能是在非洲等热带国家,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采摘自己需要的果实。
某单位.某人如果收青小麦这是不对.应立即制止
农民手里的粮食和国际价格没有关系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就沒必要讨论了,国家有关部门 已经出台制止。近期很多省份相继出现了青储小麦的情况,这样任凭发展下去,绝对会对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这是因为很多奶牛养殖场,为了暂缓饲料危急而釆取的临时措施,国家农业部已经强行治止,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由于俄乌战争,国际小麦价格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趋势,如果再不珍惜小麦生产,粮食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多亏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制止。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对青储企业和个人严惩除理,再者要提高农民的夏粮收购价格,让农民生产的小麦价格高于卖青储。刚才看到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文,2022年夏粮最低收购价全面提高,相信在国家政策措施下,粮食安全会得到有效保障。
这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粮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确有大幅度的提升。小麦价格上涨的幅度也达到了60%左右。应该说粮食这样大幅度的涨价是比较罕见的。因此,国人也绷紧了神经,关注起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等一些地方的农民,将自己种植的未成熟小麦,卖给养殖场做青储饲料的事情,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说实话,这种情况应该只是个别案例。因为有这样需求的养殖场,必定是少之又少。而他们的这点需求,对于像我国这种有着庞大种植规模的国家来说,应该是微不足道的。
并且我们种植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最终也会流向养殖业。而收购了这些青储的养殖企业,他们有了这样优质的青储饲料后,必定就会减少对粮食的需求。说白了,他们收购这些未成熟的小麦做青储,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糟蹋了一些粮食。但实际上,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他们就会减少粮食的用量,而这事实上就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不存在糟蹋粮食的问题。
可见农民收割未成熟的小麦卖给他人做青储这个事情,应该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当然,这个事情引发全民的警惕与关注,并由此督促相关部门去调查处理这类问题,应该是非常具有正面意义的。说实话,虽然我们是第二人口大国(被三哥超越了),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最有保障的。这并不是我在信口开河,因为我们的粮食安全,有以下几方面的保障。
①基本生产有保障
我们有法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而根据法律规定,永久基本农田主要是用于粮食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我国现有耕地面积22亿亩左右,那么据此测算,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能有18亿亩左右。而这18亿亩就是我们的耕地红线,只要我们保住了这一红线,或者说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就能基本保证我们的吃穿不成问题。
②粮食储备数量充足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储备有,占世界粮食储备总量70%的玉米,60%的水稻和50%以上的小麦。这足以保证我们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全国人民一年的吃饭问题。
③各种措施来助力
为了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国家投入了巨量的资金,把中低产田改建成高标准农田,助力粮食生产;国家加大对种粮的直接补贴,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无数的农业科研团队,不断攻关克难,培育出各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品种等等。在这些措施下,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且使我们的粮食能得到高产稳产,从而使我们的粮食安全能有更多的保障。
而正是由于有这些原因的存在,我国的粮食安全才有了多重保险。因此,在国际粮价大涨的情况下,我国的粮价也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围际行情是多少,上涨百分之六十后现在是多少钱?我的小麦能卖到一块五吧,咱这是中国!哈!
粮食安全暂时还不用害怕,只要国家重视农业,重视农民,只要大家不浪费粮食,不铺张浪费,粮食是绝对够吃的。
生存之道必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