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
南北朝时期,东魏与叛将侯景的涡阳之战就属于这种对决。这场战役中,慕容绍宗、侯景、斛律光、段韶等新老名将斗智斗勇,精彩迭出。
慕容绍宗-高欢留下的侯景克星
南北朝时期,宇文泰、高欢两位枭雄一西一东,各自裹挟皇室元氏,均自称大魏正统,史书将他们称为西魏与东魏。双方常年鏖战,高欢虽实力占优,但短期内也拿宇文泰毫无办法。
公元546年,年老的高欢卧病在床,替高氏经略黄河以南地区十四年的悍将侯景放出狠话:“高王在上,我自然不敢有二心;要是高王没了,我可没办法跟那个鲜卑小子共事!”
他说的“鲜卑小儿”,就是高欢的长子高澄。(高氏其实是汉人,但由于常年在边镇,已经明显的鲜卑化。)
弱肉强食的南北朝时期,悍将造反如同家常便饭,高氏父子对侯景自然早有戒心。同年底,高欢在病榻之上,向忧心忡忡的儿子高澄面授机宜:“侯景掌握河南大军十四年,平日里就飞扬跋扈,脱离了我的掌控后,一定会图谋不轨。以他的能力,当今少有敌手。但除了一个人:慕容绍宗。这些年,我刻意压制慕容绍宗,就是为了把他留给你,好好栽培成你自己的亲信。”
慕容绍宗,前燕名将慕容恪之后,是否真的能压制侯景?事实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以少胜多,侯景击败慕容绍宗
公元547年春,高欢刚死,侯景就迫不及待的外结南梁,起兵反叛。高澄遵循父亲遗命,任命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率军南征。
起初,得知高澄可能派韩轨、高岳等将领来对付自己时,侯景嗤之以鼻;但最终获悉是慕容绍宗领军时,他不禁大惊失色:“是谁教鲜卑小儿派绍宗来的?难道高王还没死吗!”
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南下,首先轻松击败了前来接应侯景的南梁数万兵马,并俘获了其统帅萧渊明等众多将领。
其后,东魏大军直奔侯景而去,后者率领全部家当--数千车辎重、数千战马、将士四万,退保涡阳,依托涡水对抗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到达涡阳,迅速抢占上风位布下军阵;侯景见状则坚守不出,一直等到风停后才迎战。
两军拉开阵势,将要正面硬刚之际,慕容绍宗吩咐将士:“侯景一向很多阴谋诡计,尤其擅长抄敌军后路,我们要做好应对。”如他所料,侯景果然暗中派出了包抄部队,不过未能得逞。
双方正式开打。侯景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名将,面对两军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以及东魏军骑兵较多的优势,他命令士兵穿着短甲(活动方便)、手执短刀,冲进敌阵后低头猛砍对方的人腿马腿。东魏军猝不及防,全线败退,慕容绍宗狼狈逃到谯城。
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信邪的斛律光被上了一课
在谯城,面对偏将斛律光、张恃显的鄙视,慕容绍宗略显尴尬:“我打的仗多了去了,但从未见过侯景这样难啃的硬骨头。你们要是不服气,可以自己出去试试。”
斛律光后来成了东魏/北齐军队的顶梁柱,不过此时还是个小角色。他很不服气,披挂上阵带着兵马前去挑战侯景。临行前,慕容绍宗再三交待他们不要渡过涡水。
和张恃显一起带军来到涡水北岸后,斛律光隔着河射侯景,遭到了后者的嘴炮攻击:“好你个愣头青,我可是你父亲的老友,哪有这样对长辈无礼的?看你这不敢渡河的怂样,一定是慕容绍宗教你的吧?”斛律光被识破,一时尴尬的哑口无言。
然而侯景可不客气,他让自己的神射手田迁隔河回射斛律光,正中其坐骑的胸口;斛律光换了一匹马躲在树后面,结果还是被射中,只好灰溜溜的跑回了军阵,再也不敢出风头。张恃显更惨,直接被侯景手下生擒,好在过了一阵就被放了回来。
最终,这二位也步了斛律光的后尘,识趣的跑回谯城。
此时,东魏的另一位统帅段韶想了个阴招,他暗中派人在上游顺风放火,意图烧掉侯景军营。不过这一招也没起到作用:侯景率领骑兵冲进河里晃了一圈上岸撤退,沿岸草地全湿,大火压根无法蔓延。
军事能力强悍的侯景,最终败于后勤和人心
就这样,两军相持数月,侯景虽在对阵时未落下风,但由于粮草难以为继,再加上本身是背叛东魏,道义上不占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越来越不利。
年底,后经手下大将司马世云向慕容绍宗投降。公元548年初,双方再次交战之际,为了鼓舞士气,侯景忽悠手下将士,说他们的家属已经全被高澄所杀;慕容绍宗则对天发誓,声称不仅叛军的家人安然无恙,即使他们自己如果弃暗投明,也会官复原职,既往不咎。
侯景的手下本来就不愿投靠南梁,听到慕容绍宗的保证后,大量将士临阵投降,余下的兵马人心涣散,一时崩溃。仅带着800人南逃的侯景,则被慕容绍宗放了一马(事实证明,慕容绍宗这是故意纵虎祸害南梁)。
至此,涡阳之战以东魏获胜结束,原本想趁火打劫的南梁政权,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还引了侯景这只恶虎入室。
各位名将的迥异结局
此后,侯景、慕容绍宗、斛律光、段韶这四位在涡阳之战中登场的将领,步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涡阳之战,侯景体现出的军事才能令人服气,不过他的人品可就不怎么地。臭名昭著的侯景之乱,令曾经富庶的南梁江南地区化为人间地狱;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在陈霸先、王僧辩的打击下,侯景最终被手下所杀,甚至尸骨无存。
立下大功、被封为燕郡公的慕容绍宗,却在第二年就死在了战场上。公元549年,东魏围攻西魏颍川,引来洧水灌城。慕容绍宗在视察战场时遇到大风,藏进战船躲避;戏剧的是,风势过大,吹断了系船绳,慕容绍宗的船飘向颖川城;不甘被城头的西魏军乱箭射死,一代名将慕容绍宗投水而亡。
在涡阳之战中还是配角的段韶、斛律光,则成了东魏(北齐)的主心骨,他俩连同兰陵王高长恭,数次遏制了西魏(北周)的攻势。然而,在段韶病死后,斛律光、高长恭先后被自毁长城的齐主杀害,曾经实力强大的北齐逐渐衰落,最终被北周吞并。
南北朝时期,连年的无休止征战,虽然呈现了令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却包含着底层百姓的无尽血泪与辛酸。侯景这类残暴军阀的存在,更是所处时代的悲哀。
正史漫谈,以史为鉴。
我们都知道蒋介石有一个十分重视的将领叫陈诚,在蒋介石眼里看来陈诚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名将。
尤其是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更把陈诚当作是全国“剿匪”总司令。
今天我们就说一下陈诚和粟裕将军的之间的较量吧。
尽管说陈诚大权在握,头上顶着各种很牛的头衔。但是,他和粟裕将军之间较量起来,跟粟裕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因为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真的是打了太多的胜仗了,陈诚对粟裕不得小心应对。
本来一开始陈诚是想要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来消灭共产党的。
但是,事实上华东地区上,仅仅粟裕的一个华野军,就让国民党损失惨重。来自于华野军的打击,让陈诚明白了一个道理。
也可以说他是被华野军给彻底的打醒了,想要消灭共产党,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三到六月了。
就是三到六年的时间,都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那时候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打了苏中七场战役,而且全部取得了胜利,这个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苏中七战七捷。
粟裕的胜利,对于陈诚来说就是一种耻辱。一开始粟裕胜利,陈诚失败蒋介石还是可以容忍的。
但是,当粟裕占领了临沂之后,蒋介石就彻底的容忍不了了。
毕竟临沂是军事要塞,是进入华东地区的门户。
当粟裕的华野军占领临沂之后,蒋介石给陈诚下了命令,让他无论如何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临沂给夺下来。
这时候的陈诚,已经不能不小心应对了。为了能够拿下临沂来,陈诚派了四路大军,直扑临沂而来。
看到如此气势汹汹的陈诚,粟裕想到的是,不和陈诚硬拼。毕竟我们只有留住人,才能夺取最终的胜利。
城市是死的,暂时给到他们,大不了我们在重新夺回来就可以了。
在得到党中央的允许之下,粟裕打算给陈诚一份大礼,表面上粟裕是把临沂让给了陈诚。
但是,事实上粟裕带着全部华野军,已经到了鲁东北地区。
在这里粟裕打了几场胜仗,消灭了几十万国民党的大军,最终还取得了莱芜战役的伟大胜利。
本来陈诚占领了临沂,他是很高兴的,但是,当鲁东北尤其是莱芜战役失败之后,这时候的他真的是五味杂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蒋介石更是对陈诚恨铁不成钢。
可是,此刻的他在想派人去鲁东北支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时候鲁东北的广大地区,都已经掌握在了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的手手里。
你看这就是名将陈诚和粟裕将军之间的较量,几乎每一次粟裕都能够走到陈诚的前面,大概这就是粟裕将军能够战胜陈诚的原因。当然了他们之间的较量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势如破竹一举打败了蒋介石的八百万国军,推翻了蒋家王朝。在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很多名将指挥有方、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以少胜多、百战百胜的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粟裕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名将,他一生当中打了无数的恶仗、险仗,在他的英明指挥下,都能化险为夷、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比如解放战争初期,他帅领的华野解放军,在山东省境内打一次漂亮仗。在那一次战役开始时,国军名将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中将,帅领的是整编师,军队人员三万多,都是美制装备,可以说是武器装备精良,军人素质比别的国军都高。号称没有打过败仗。就因为张灵甫太骄傲了,对粟裕同志帅领的土八路不放在眼里。结果被华野层层包围在孟良崮山上。
这次战役粟裕同志采取围点打援的作战方法,先派两个纵队守护住几个路口,防止外援敌人前来解救敌七十四师。然后集中几个纵队兵力,把七十四师赶到孟良崮山上。再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一举消灭了敌整编七十四师。名将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中将在战斗中阵亡。
这一仗打的干净利落,一个敌人也没有逃跑,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都做了华野的俘虏。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后,受到中央军委的通报表扬。
这个问题让我我想到了日本战国时代的两位名将,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他们都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一代霸主,一个甲斐之虎,一个是越后之龙,他们的指挥作战能力都要强于织田信长。两个人打了很多年,然后就先后都死了,便宜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他们两个失去了统一日本的机会。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战争故事当然是其中闪亮的明珠。如果说按照双方都是名将,双方又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这个条件来筛选,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和司马懿的对决是最精彩的一页。
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诸葛亮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就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是主持政权建设工作,成为蜀汉政权的文臣之首。在他的治理下,蜀汉足兵足食,使刘备免除后顾之忧。
在刘备去世之时,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以光复汉室为己任。他团结群臣,编练新军,南下平叛,北上伐魏。终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在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是曹魏家的三世老臣,两度托孤。他深得皇帝的信任,这时的曹魏皇帝曹睿全力支持司马懿,对他言听计从。
司马懿用兵也是计谋百出。他能够按照实际的情况机断行事,一般都能够取得胜利。在讨伐上庸的孟达时,他抓住孟达的误判,以为自己得知孟达造反的消息后要上奏皇帝,往复需要一个月时间。于是不向曹睿报告就马上出兵,在孟达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包围上庸。又因为自己兵多粮少,日夜围攻,十几天就平定了上庸,斩了孟达。
在讨伐辽东公孙渊的时候,他根据自己兵少粮多的情况,和公孙渊相持,待到公孙渊粮尽之时,一鼓作气消灭了公孙渊。
诸葛亮和司马懿正是一对旗鼓相当的对手,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两人的碰撞激起了明亮的火花。
二、诸葛亮兵出斜谷。
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已经身体多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因此,为了这一次的北伐,诸葛亮做了最大的努力,倾尽了最后的心血。
首先,他和东吴联络,约定和东吴一起出兵伐魏。东吴同意诸葛亮的请求,出动十万大军,兵指合肥。
其次,这一次诸葛亮动员了最大的兵力。蜀汉本来有十二万左右的兵力,每一次诸葛亮北伐都只带三分之二的兵力,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轮替。这一次,诸葛亮带领了十万人马北伐,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第三,诸葛亮对于往次北伐屡屡因为粮食问题而撤军的情况,制造了木牛流马,利用斜谷的水路运输,保证了后勤供给。
而司马懿这一方面,在上一次诸葛亮北伐撤退后,司马懿判断诸葛亮再次北伐要在三年之后了。于是司马懿在关中大开屯田,积聚了大批粮草,解决了后勤问题。
在这次诸葛亮出兵时,司马懿已经有所准备。而曹睿也给司马懿下达指示,说:
“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也。”
这样,司马懿就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企图和诸葛亮相持,以达到不战而使诸葛亮退兵的目的。
三、渭水交锋。
诸葛亮兵出斜谷后,曹魏军中对诸葛亮的用兵方向有所争议。诸葛亮先屯兵于渭水南原,曹军将领想屯兵渭北和诸葛亮相持。司马懿认为渭南富庶,不能让诸葛亮占据。因此背水屯兵渭南。
接着,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下一步的行动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后来诸葛亮果然上了五丈原。
这里,司马懿判断诸葛亮无勇是故意说的大话,用以安定军心的。诸葛亮的军队骑兵缺乏,战斗力不强。他所倚靠的主要是优越的山地步兵。这使得他不愿意突入平原地带,和司马懿的优势骑兵作战,而是在山地丘陵一带引诱司马懿决战。
司马懿看出这一点,当然也不会轻易把兵力投入山地丘陵地带,去上诸葛亮的当。因此才说这种话来稳定军心。
接下来,诸葛亮企图偷渡渭水,袭占北原。此举又被司马懿手下的郭淮识破。他劝司马懿说:
“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司马懿接受了郭淮的建议,派郭淮屯扎北原,击退了诸葛亮的军队。
过了几天,诸葛亮又派大批兵力向西进发。但是,他的声东击西的计谋又被司马懿识破。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企图袭击阳遂,便派兵防守阳遂,打退了诸葛亮的进攻。
经过几番较量,双方都没有能寻找到打破对方的机会,战局遂进入了相持状态。
四、相持五丈原。
诸葛亮想尽办法企图诱骗司马懿出兵应战,可是司马懿总是不上当。于是诸葛亮又使出了激将法。他派使者,将一套女人穿戴的巾帼首饰送给司马懿,当众对他侮辱,以图刺激他和他的部下出战。
司马懿先是接待蜀军的使者,他并不问其他的事情,只是闲聊一些琐事。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由此,司马懿更坚定了持久不战的信念。但是,他手下的将领忍受不了这种侮辱,都要求应战。如果他强行压制,会动摇军心。于是,司马懿上表曹睿要求出战。曹睿见表后,派“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来诸葛亮再次挑战时,司马懿装模作样的发怒要应战,被辛毗持节立于营门而制止。
诸葛亮见无法让司马懿出战,便针对曹魏方略里面判断蜀军“粮尽必走”的观点,在关中开展屯田。他企图用屯田的方法来解决蜀军的粮食供应问题,同时打破曹魏的方略,逼迫司马懿出战。
但是,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身体不好,不能久持,根本就不与诸葛亮交锋,不给诸葛亮一点机会。最终星落五丈原,诸葛亮病死军中。
五、死诸葛走生仲达。
诸葛亮病死前,对蜀军的撤退做了部署。当蜀军烧营而退的时候,百姓向司马懿做了报告。于是按照曹魏预定的“走而追之”的方案,司马懿对蜀军进行了追击。
但是,就在司马懿追上蜀军的时候,蜀军的杨仪命令蜀军列阵,摆出好像是要进攻司马懿的样子。司马懿以为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诱兵之计,马上退兵了。
就这样,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蜀军在杨仪的指挥下,结好阵势,撤回了蜀国,没有遭受一点损失。司马懿在巡视诸葛亮的营地后,判断诸葛亮肯定死亡,再追也已经来不及了。后来老百姓传说“死诸葛走生仲达”。而因为蜀军撤退而如释重负的司马懿也不以为忤,笑着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结语: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当时的著名将领,他们的谋略都不相上下。在他们的多次交锋中,几乎都是处于一种相持的状态。
但是,这种相持状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双方相持的波澜不惊的局面下,暗流涌动,双方都在寻找着给对方一剑封喉的机会。正是因为如此,双方斗智斗勇,给我们演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人间活剧。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打的热火朝天,双方主将也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将领,而且这场战役,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作用,这场战役,就是“长平之战”。
此次战役,涉及到的参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也是当时战国七雄当中的国家,地点是在当时赵国的长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方一带。
两国之战,也是两个强国之战,涉及到的双方将领,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如白起,如廉颇,而在这场战役中,背地里的计谋也是用的淋漓尽致。
不说其他,就说后世流传中流传度比较广的“纸上谈兵”,涉及到的是赵国将领赵括,而赵括也是长平之战中的关键人物。
长平之战初期,赵国将领是廉颇,后秦国利用反间计,让赵王后期换将领,换廉颇为赵括,而秦国背地里换将领换为白起,而后来因为这种换将,导致两国之战,出现了历史性的结果。
长平之战,后期秦国将领白起针对赵国将领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等计策,实行分割攻击、之后歼灭的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最后战争结果也导致秦国最后坑杀赵军约45万。
而长平之战,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秦国的获胜,使得赵国国力衰减,也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只天下起到了推动作用,而长平之战也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大型歼灭战。
答:有!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双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架起云梯,云梯燃烧起来,梯上的人都被烧死,郝昭又用绳子系上石磨,掷击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击毁。诸葛亮就又制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塞护城的壕沟,想直接攀登城墙;郝昭又在城内修筑一道城墙。诸葛亮又挖地道,想从地道进入城里,郝昭又在城内挖横向地道进行拦截。诸葛亮又用冲车,但被打折。昼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点火的箭的记录,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也成了汉语“火箭”一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
势均力敌谈不上,郝昭郝伯道,智勇退诸葛,双方堪称妙计连珠……
孟良崮战役就是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斗智斗勇的战役。而且双方的将领,也都是当时的名将,一个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另一个就是华野军的粟裕将军。
大家都知道孟良崮战役本来是张灵甫发动的,他发动这一次战役,就想要让自己带来的七十四师作为诱饵,然后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引诱到孟良崮来。
当粟裕的华野军真的到来之后,蒋介石就会派其他的国民党军队,从最外层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包围。
这样张灵甫就可以从里往外打,然后其它国民党的军队从外往里打。很大程度上,这个战役一旦打响, 好像粟裕的华野军想要取得胜利真的是太难了。
毕竟这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站看的战役。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计划而已,往往计划和真正的战斗是不一样的。真正的战斗,是有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的。
当时张灵度带领的七十四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他们的武器装备,士兵素质都堪称的上精锐之师。
这也是张灵甫敢带领着七十四师孤军深入孟良崮的原因。
可是,令张灵甫想不到的是,这个计划里真的是漏洞百出,在他明白这些漏洞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他只想到了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引诱到孟良崮,但是,他没有想过若是国民党的援军还没有赶来之前,自己就被粟裕的华野军给歼灭了。那自己不就是属于主动作死了吗?
当粟裕知道张灵甫带领着七十四师来到孟良崮的时候,他知道这个是一个圈套,甚至他敢打赌,在张灵甫看来,粟裕就不敢给自己来孟良崮一战。
毕竟张灵甫看来,华野军的势力和自己相比还是差很远的。
但是,粟裕偏偏就选择了去孟良崮,不但要去而且要把所有的华野军都带上,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歼灭,然后从容的撤离。
当然了若是想要把这一次战役打赢的话,也是充满着各种风险的,很大可能上也有失败的可能。毕竟要对阵的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
当粟裕的华野军来到孟良崮之后,双方开始交战,这时候张灵甫才知道自己轻视了华野军,原来华野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的强悍,他们仅仅用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歼灭了。
还有张灵甫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国民党的援军,也没有按照原计划到达。正是他们没有到达,所以,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抵不过粟裕的华野军,然后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据说这个孟良崮之战,刚刚结束也就是四个小时,国民党的援军也就到来了,可是,这个时候粟裕的华野军早已撤走了。
你说这个战役打的是不是势均力敌,是不是计谋频出,是不是经典万分。
西晋名将羊祜在镇守荆州时,遇到了东吴最有谋略的大将陆抗。羊祜一开始不知道陆抗的实力,在和陆抗进行试探性交手之后,羊祜觉得自己无法战胜陆抗,于是他给晋武帝上书,称东吴有陆抗这样的名将,整个西晋都没有人可以挑战他。只有陆抗还活着,就请西晋暂时不要伐吴了,晋武帝同意了羊祜的请求。
其实当时双方的实力,应该是势均力敌,羊祜无法战胜陆抗,陆抗也无法击溃羊祜。羊祜和陆抗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双方没有在战场上厮杀,而是在谋略上互相过招。
羊祜约束自己的部将,不要越过边境去袭击东吴部队,也不要骚扰东吴的边境居民。如果有东吴的人迷失方向,误入羊祜的辖区,羊祜也会安全得把对方送回吴国。
某次陆抗生病,羊祜得知消息后,派人送药过去。陆抗拿到药以后,部将怀疑是毒药,要陆抗都扔掉,陆抗说“羊叔子是不会害人的。”就把药给吃了。
陆抗病好以后,派人送了一坛美酒给羊祜致谢。羊祜陆抗拿到酒以后,部将怀疑酒里有毒,劝羊祜别喝,羊祜说“陆抗怎么可能害我。”然后一饮而尽。
虽然羊祜和陆抗分属敌对阵营,但还是惺惺相惜。两个人在荆州对峙时,一直很安静祥和,几乎没发生过什么战争。
陆抗死后,羊祜上书晋武帝,可以开展伐吴行动了。不过当时羊祜病入膏肓,无法以总指挥的身份领导西晋灭吴行动,于是羊祜向晋武帝推荐杜预接替自己,并把自己的灭吴战略计划交给杜预,晋武帝同意了。
杜预接替羊祜以后,按照羊祜制定的灭吴战略,大获成功。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西晋灭吴以后,晋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在我知道的范围里,最符合题主描述的要算是东魏和西魏的玉璧之战了。
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半,东魏的国力要略强于西魏。双方的势力范围基本以黄河纵向为界,山西归属于东魏,但晋南一带为西魏实际控制。此地也就成了西魏东进的桥头堡,也变成了东魏的肉中刺。
国防安全无小事,这一点是高欢所不能容忍的。公元546年,当时还是东魏丞相的高欢帅军进攻西魏大将韦孝宽驻守的玉璧城(今山西省稷山县一带)
国力、军力虽然东魏较强,但战争态势为东攻西守,所以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
双方将领高欢、韦孝宽在这场战争中,可谓是智计频出:
一、高欢在城外筑土丘企图居高临下,韦孝宽利用城内高楼用木杆连接,昼夜瞭望,并准备大量的防守器械应对;
二、高欢挖掘地道攻城,韦孝宽挖掘堑壕阻断地道,并用柴草朝地道熏烟,杀伤敌军;
三、高欢造冲城车攻城,韦孝宽缝制巨缦阻挡;
四、高欢用浸油竹竿烧巨缦,韦孝宽派死士以铁钩利刃提前阻断;
五、高欢将地道扩大,并于其中放火使城墙崩塌,韦孝宽立木栅结阵阻挡敌军;
此后高欢又采用断水、离间等手段,但均被化解。最终,苦战两个月,高欢折损士卒七万,只得被迫撤军。
不知,这个答案满意否?
大家好,我是疯言,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我,一起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历史。谢谢~
说起双方都是名将的战将,那自然是玉壁之战了。一边是韦孝宽,一边是高欢亲自带队的东魏一堆大将。我本来想写的,但是发现网上已经有相关的文章了,我写了也不过如此。所以大家还是自己找玉壁之战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