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只喜欢存钱,不舍得花钱的人是不是穷怕了?为什么有的人发了工资就存起来,不喜欢花钱,看着银行卡里面的钱变多就开心,把钱花出去反而觉得浪费
至从工作以后,每个月发了工资,总要留一部分存起来,这是我的个人习惯,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
去年年底,手机不小心摔到地板上,屏幕裂了两条缝,但依然还是可以用,那时刚好也有一点想换手机了,因为内存总感觉不够用。
我老公的手机也用了两三年了,也是想换手机了,那天我老公就说,去国美电器看一下,打算我们俩一起换新手机,刚好也要过年了,辛苦了一年,就当送自己一份礼物,也不过份。
我打算换一部两千块钱左右的手机,结果我老公却看上了5g手机,去年元旦的时候,价格还是挺贵的,至少都要六千多,两部手机就得八千多,八千多在老家伙食费都可以吃一年了。
想一想,我又舍不得买了,我就说让我老公一个人买,他以为我生气了,他说算了,能用就先用着呗!
我觉得能不花钱就不要乱花钱,一千多的手机都很好用了,干嘛非要买六七千的手机呢?那华为手机最贵的还有一万多的呢!手机的功能主要是用来通话,再一个就是用于上网,又没有说像电脑一样要用于工作。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确实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比较贫穷的,所以工作以后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敢大手大脚的乱花钱,不管工资发多少钱,固定每个月都要存一些钱,也许我是穷怕了。
谢邀。从两个方面回答。
第一,社会背景。
钱是用来干嘛的?毫无疑问,是用来维持生活,并提高生活品质的。但如果面对未来的不明确,你吃不准未来会有什么意外的时候,你花钱的勇气还会剩下多少?这些意外包括但不限于生一场大病。你没有机会选择的,只能现在好好存钱,因为目前我们的各种社会福利,还不足以让我们放心消费。看看欧洲的部分国家,他们的消费习惯正是来自于良好到令人发指的社会福利。既然不担心明天,那么今天的钱自然是花光用光。
第二,习惯传承。
中国人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代一代就这么说的,说久了,不管有没有道理,我们也就选择相信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偷偷多留一些钞票,总是好的,而这,其实就是一种习惯的传承,不需要太多道理。生活中,我们的父辈因为第一点提到的原因,而形成了攒钱的习惯,哪怕日子越来越好了,但习惯形成了,不易改变,并且会反复把他们的习惯告诉我们,叮嘱我们也要如此,这也是习惯的传承。
上述,有穷怕了的原因在,但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大环境,这是真实的,不容逃避的。其实,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槛要我们去面对,而所有的槛,本质都是需要钱的。换房子、养孩子、读书、娶妻生子,哪一项不是钱啊。
只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的人,说是穷怕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如应付突发事件、疾病、养老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存款。
一,有人存钱确实是因为穷怕了
现在的中国,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一步步走过来的,旧中国的普通百姓,手中基本没有什么钱,更谈不上存款。因此,人们的生活也都过的非常节俭。就算是偶尔有了一些钱,也是舍不得全部花掉。能省则省,能攒就尽量多攒点钱。所以老百姓存钱,自古就有。
这种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俭意识,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于百姓的心里。一直到了今天,在老一辈的观念里,钱,也是不能全部花光的,更不能“寅吃卯粮“。因此,存钱,是老一辈人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也可以说,是前几十年的穷日子过怕了。
二,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生活富足了,也要为应付突发情况做一些储备。
1,特别是儿女工作时间不久,赚钱不多,生活压力很大。遇到结婚、购房、孩子读书等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儿女攒点钱,也是应该的。
2,现在生病的花费很大,特别是一些需要手术的疾病,更是需要一大笔自费钱。如果自己没有存款,真要是遇到大病急病,可能就会延误病情。因此,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应付突发疾病,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存款。
3,还有很多人,早就为了自己的养老做准备,每月都会存上一笔钱,将来老了的时候,作为养老需要来使用。这种想法的人非常的,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养老在存款。
4,还有的人,手里有一些钱,想投资高利息的集资,又有很多担心。而其他的理财项目,又听说不少负面新闻,也不敢搞。因此,只得把钱存入银行。虽然利息不高,但是贵在保险,不至于打了水漂。因此,将钱存入银行,也是最安全的门路。
总之,把钱存入银行,既有穷怕了的原因,也有现实考虑的原因,还有人的理财观念的原因。不管什么原因,不乱花钱,节俭过日子都是一个只得提倡长远之计。
我喜欢存钱,只有存下钱,我心里才踏实。记得孩子十几岁时说过我,就知道存钱。我说宝贝儿,如果妈妈不知道存钱,你想买电脑,我拿什么给你买?当时台式电脑八千多块,孩子需要我毫不犹豫的把钱拿出来了。那个年代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每个月存下点,积少成多啊,“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现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日子好过了,但是存钱的习惯还是要保持的,要防备类似这次疫情的情况出现,不会因为几个月不工作就焦虑不安。银行存款多了,应该提高生活质量,也要适当的走出去,开阔视野,别忘了,有钱了多给父母花点。
最近,有网友提出,为什么有些人发了工资就存起来,不喜欢花钱,看着银行卡里的钱越来越多,心情就开心、就会激动,而把钱花出去反而觉得是太浪费。这些人是不是因为穷怕了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实际上,只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的群体,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广大90后群体,多数是喜欢花钱,并且过着寅吃卯粮的生活。数据显示,90后这个群体大约有1.7亿人,人均负债高达12.7万元。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的,主要还是中老年群体为主,而不太喜欢存钱的却是90后这个群体。
导致一些群体只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的原因有很多种,穷怕了也是因素之一,但并非全部。我们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与社会环境有关。像欧洲人基本上不爱存钱,还喜欢透支消费。而非洲人只要一发工资就快速用完,而通常亚洲人比较理性,基本上做到收支下抵,略有盈余。像我们普通中国人不存点钱还真不行,有的人要存点钱养老,有的人要结婚买房,有的人要以备不时之需,各方面都要花钱,钱存少了就意味着自我保障少了,就不踏实了。
第二,家庭习惯传承下来的,像70后、80后群体,他们总是要适当存点钱,主要是上一代人的理念传承下来。或者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的结果。如果你是70后、80后耳濡目染的受到自己家庭的影响。而且,中国的文化一直倡导是“富由勤俭,败由奢”,“积谷防饥”、“年年有余”等理念,因为古人应对自然的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庄稼年年风调雨顺。那只有遇到好的年景,多积蓄点粮食,再到差的年景拿出来吃或者出卖。
第三,只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也与穷怕了的心理是有密切联系的。过去很多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缺衣少食的日子,已经养成了储蓄习惯,像现在60-70岁的老年人群体就是这样子。还有的家庭由于子女太多,往往没有受到很好的照料,这些人也养成了疯狂存钱的习惯,他们害怕社会发生变故,只有存点钱,心里面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实际上,只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也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如果整个国家,多数人都把钱给存起来不用,国内的消费肯定启动不起来,最终只能靠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出口来拉动,就会带来经济结构失衡。另一个是,对于个人来讲,赚钱为了什么?就是给自己家庭提高生活质量,如果钱都存起来不用,那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这一辈子了?更何况,国内通胀水平这么高,适当的消费掉一点,还是比较明智的。把钱都存起来,财富最终还会慢慢缩水。
现如今,老一辈人喜欢拼命存钱,而70后、80后基本上也会有点存款,而真正不喜欢存钱的是90后群体。喜欢存钱的人既与社会环境有关系,也与曾经贫穷过有渊源,更与家庭传承和文化传承有关联,这都无可厚非。我们也觉得适度存点钱,很有必要,两手空空,很可怕。不过,还是要提醒老年朋友,还是要适当的对自己好一点,没有必要过分刻薄自己,毕竟钱是服务于人类的,是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而存在的。钱只有真正用掉了才算是自己的。
每当朋友们在谈论‘’只喜欢存钱不花钱的人‘’是不是穷怕了?
其实这是真的,我就经历过贫穷的前天和左天。如果让我讲的清楚,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凡是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人,现在大都在60岁以上。
回忆那年月,人们都很穷,能吃饱饭就相当不错了,不像现在的人们不愁吃穿。在我的印象当中,就有我同龄人饿死的实情。我还记得村子里办有大食堂的事情。
到六二年,全国经济已慢慢恢复,生产队吗,都是吃工分,我那时已开始上学,知道一年的粮食不够吃,我们主食是地瓜(红薯),棒子(玉米)面蒸的叫做黄餅子算好生活了,一年当中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水饺,我经历过苦年代之所以懂得,日子好过了,也不忘记以前的艰难。。
虽然多年过去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都知道过日子靠勤俭,懂得细水长流,懂得晴天防雨天,好年防荒年。
我们之所以有点钱存起来,心中是有备无患之心理,让有限的资金用之关键。
我们这样,可能有很多年轻人说我们傻,其实他们根本不知我们经历的左天。
虽然说人生苦短,好的作风还是要继续发扬,我们虽然说日子好过了,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爸爸的童年,有备无患的重要……。
我们的国家发展虽然说是日新月异,好的传统还是要继续发扬,教育孩子,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记住左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