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国内车市销量跌至2011年水准,为何大家不愿意买车了?
4月车市同比大跌35%,表面看是产能原因,但真实原因个个扎心,“钱包瘪了”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不论是环比还是同比,下滑趋势相当明显!
?为什么大家都不买车了?产能是罪魁祸首吗?
有人说:产能跟不上,想买,却等不到车!
由于汽车重镇上海&长春被疫情摧残,工人没法上班,导致主机厂和上下游配套产业受到波及,因此产能跟不上。
这个理由看似有道理,但站不住脚!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4月销售105.2万辆,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33%。一天卖3.5万辆,而全国目前有30000家4S店,相当于每家店只卖1-2台/天。
大家会说,每天1-2台,说明店里还是有顾客的。
可恰恰相反,4S店的顾客少之又少,很多店铺的员工无所事事,只能望车兴叹。
我朋友五一后从4S店离职,她说:因为产能导致汽车销量下滑,就是自欺欺人。她所在的店里,还有一堆车没法处理,关键车企还在给店里下压力,让打款提车。
可提回来卖给谁?
车,现在卖不动,并非危言耸听!
可以说,4月的车市是:一家欢喜,多家愁!
也就比亚迪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卖了10万多辆,但树大招风,最近湖南比亚迪事件,又给这个独苗蒙上一层阴影。
要知道数据不会说谎!
乘联会公布了4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惊人的66.4%,同比上升10%,环比上升2.8%,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说明供大于求。
尽管部分车企产能受影响是真的,但4S店目前的现车库存也不少,说产能影响销量,那不过是忽悠外行人的。
?大家不愿意买车的真实原因,个个扎心!
第一、钱包瘪了!
青春就几年,疫情毁三年。
放在2020年,那时候还有“报复性消费”一说,如今有谁还提这个?
疫情反复,家有余粮的家庭真不多了,就算有,除非实现财务自由,否则只能把非必要的开支都省掉,因为老百姓的钱包确实瘪了。
我身边有几个人,因为疫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导致失业或者经营的公司陷入惨淡,不得已裁员。
套用大家最近爱说的一句话:今天你的工资发了吗?
有份稳定的工作,你真的该知足了!
而汽车属于大宗商品,也是消耗品,一不能吃,二不能穿,在大家都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有换车打算的人会暂缓,没车的人也会叫停,只有有钱人不受影响,可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第二、油价上涨!
以前油价5元的时候,每次去加油站直接喊:加满!
那时候对油价压根不感冒,也不关心这件事。
可自从油价破8元后,去加油站没有再加满过,都是200元加,可没跑几天,油箱就见底了,跑加油站多了,彻底伤心了,这油价真是吃不消。
买车是一锤子割肉,可现在每次去加油站,就是加一次割一次,心里真的在滴血。
奉劝还没买车的朋友,一定要三思,如果不是刚需,一定不要冲动买车。
第三、停车难,停车贵!
没买车前,想着有车生活很方便,既可以遮风挡雨,又能自由出行。
然而现实是:出门找车位,停车还很贵,路边随便停,辅警不嫌累!
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日益明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收费、不挡路的街边空位,结果刚停车,就有人敲车窗:“美女,这里不能停车,否则后果自负!”
原来这里已经被别人用人肉占车位了。
城里人,公共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而开车反而是个累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理性。
车,已经不是必需品了!
第四、汽车发展方向不确定!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呈现井喷之势,看看目前造车新势力,犹如雨后春笋,可以说乱花渐入迷人眼。
当然电车确实比油车漂亮,但电动车是汽车的未来吗?
我看未必,最起码十年内,我是不看好电动汽车的,充电难、充电慢、续航焦虑、价格虚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电动汽车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有人说:不买纯电,可以买混动啊,既是油车又是电车!
可混动就是未来吗?氢能源有未来吗?
真正理性的消费者,在汽车发展方向不确定,手头不是很宽裕前,还是会选择观望。
第五个、限购!
像上海、深圳、杭州、天津、北京等城市,一直处于限购中,甚至像武汉、郑州、西安等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在谣传限购。
限购是时代的产物,这种情况多多少少会抑制一部分购车需求。
就在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更多通过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调节汽车使用,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从这个《意见》的出台,说明在汽车整体颓势的情况下,松绑限购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取消限购,购车需求就会大增吗?您怎么看?
话说回来,4月国内汽车销量呈现双下降的态势,这不是偶然,这是大环境下的必然!
按目前的走势,别说4月份,就是接下来半年,老百姓买车的意愿也会下降,不信拭目以待哟!
我觉得并非现在大家都不愿意买汽车了,主要还在于最近这一段时间,例如上海杭州等地,都是因为疫情的反复发作,很多人也都是被迫闲在家里。因此汽车的使用就不是很多了。
再加上疫情已经爆发了三年多,未来的三五年情况怎么样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最近这几年来收入是滑坡的。未来也不知道会恢复到什么水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买车的风险非常的高。
可能要等几年,等大家的收入都恢复了以后购车才会形成热潮,至少要让老百姓能够自由的上街,现在各种各样的封控措施导致上街采购也是有很大困难的。作者为高级#策划##经济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俄乌冲突##在头条看世界##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写作##杭州头条#
买车,怎么买?电动车不成熟,各种问题,燃油车,各种环保升级,限号,成天为能用几年担心。买来干什么用,足不出市快三年了,买了车开车逛街?
你好!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个坏消息啊!庙堂之上发现油价上涨给新能源带来了市场,那好日子岂不是才刚刚开始?其实我担心的是,未来,油价7块钱1L,会慢慢将成为历史,价格上限将被取消,毕竟电车之战,我们确实输不起了。
- 根据市场分析,全国四月份汽车销量下降了47%,各大车企都一样,在我看来,现在车企可走的只有3条路:
1、赶快全面倒向新能源,如果还是不做新能源,请看2;
2、品牌做高端,做到保时捷,或者奔驰S级等理财产品水平;
3、品牌下沉,降价骨折,和国产车进行性价比大战。
除了这几点,基本无解。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难回到疫情前水平了。
一、疫情下中低端燃油车下滑是不买车了,而不是去买新能源车了,这是苦,而不是乐
消费者没钱了,车市在加速变差,这不单单是本田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车企的共性问题。
我先前看到3月虽然新能源车销量好,但车市总体差的时候,遇见一堆抬杠的,说我们的带英雄新能源能拯救一切的,可你看下4月拯救了没有。
1、先来看看同比低。
①首先看下图一的各主流品牌2021年4月和2022年4月的上险销量(跟其他数据源稍有不同,但无伤大雅),除了比亚迪受新产品加新产能影响同比大涨外,其余品牌全部同比下跌。
受长春和上海疫情影响了部分产能的大众、别克、奥迪、荣威都出现了六成以上的大幅下滑。
燃油和混动均较强势的丰田、有新能源维稳的五菱奇瑞也有两成以上的下滑。
- 对比来看,本田近四成的下滑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带英雄比亚迪相对去年的巨大增量也就将将填一下本田的减量。
②然后再看一下图二的二线品牌对比,埃安、风神、小鹏、坦克、哪吒、零跑增长,除了坦克的增长是新车型贡献,其他品牌基本都是新能源贡献。
- 但算算差值会发现,上面六个品牌的增量也就恰恰填上领克加福特加宝骏的大约三万减量,甚至填不上主流品牌本田单品牌同期约五万的减量。
可见,新能源车同比增长的表现虽好,但它远远不足以扭转车市变差。
2、再来看看环比低。
①仍然先看主流品牌(图三),无一幸免全部环比下跌,即使同比大涨,产品比较受欢迎的比亚迪也环比下滑了16%,好歹也算新能源三强之一的五菱更是环比跌了41%,
②再看二线品牌(图四),零跑北京小涨的几百在欧拉大跌近八千台,理想大跌近七千台面前,增量完全杯水车薪。
- 哦对,4月新能源渗透率是27%,比3月的31%还下滑了。当然大头不是上面的欧拉理想等腰部车企造成的,更多是特斯拉停产造成的。
此情此景,有人要轻描淡写了:“燃油车反正也是过几十年要淘汰的东西,那车市跌了随他去,抓紧加力发展新能源,让他尽快追回来不就行了”
4月疫情影响几个汽车产地外加几个消费地,造成了如此车市大跌,可见这等规模的经济运转大头未受影响,到经济引擎和消费力撑不住大概也就几个月时间。
- 如此短的周期,别说等燃油车真的退出主流市场了,连替代它的新能源车型研发、上市、开店、产能爬坡都来不及,更别提谁出钱这一千古难题了。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任何形式的市场结构进步终究应该为市场总量服务,为做大蛋糕服务。
二、我亲身体验的案例解读:为何大家不愿意买车了?
说个可能有关的故事。4月份,我去某豪华品牌店看了看车,本身买不起,但是架不住对豪华车的热爱。跟美女销售吹了一通牛后,我免费亵玩了几把心仪的车型,其实这就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不买就蹭蹭。也许是我太过爱不释手,销售以为我很想买,报了一个诱惑的价格。
- 在我犹豫的时候,销售又把价格降了降。凭良心说,销售给的价格还算优惠,但是仍然超出我的购买力,买是想买的,奈何钱包不给力。
本着输人不输阵的架势,我气势十足地告诉销售:你们的报价没有诚意,等你们有诚意我们再谈。然后我落荒而逃。
过了几天,销售给我打电话,说价格还可以再谈谈,还问我的底价。我随意报了一个感觉会让他们为难的价格,目的是吓退他们。
没想到,销售说可以来店里谈,价格方面尽量靠拢。我震惊了,心想这豪华女神这么cheap吗?
- 坦白说,销售已经这么有诚意了,我不太好拒绝了,但是奈何钱包不给力。我正要想啥理由拒绝呢,楼下有人拿着喇叭喊大家下来做核酸。
我一计心起道:现在疫情严重,买车的事得缓缓。
销售说:理解理解,但是想问一句,最近很多像您这样的高净值客户,都推迟了原本的购车计划,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我无力吐槽,心想这销售眼力劲也不咋地,我这种屌丝,她怎么看出来是高净值的?活该她卖不出去车。怎么个考虑?我咋知道有钱人怎么考虑的?我又不是有钱人。
- 但是不能在美女面前露怯啊,于是我跟她侃起了乌克兰局势、上海疫情、房地产行情等因素对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富人家虽然有余粮,但是也得备战备荒。
砍了十来分钟,美女销售听完恍然大悟,她说感谢我的宝贵意见,她们公司将认真研究、参考我的意见。
- 挂了电话我感觉很开心,感觉似乎帮到了他人,大学没白上。当然,也不排除女销售挂断电话后就换下甜美的笑容,换上恶心的表情骂道:麻蛋!这吊毛虽然没钱,但是懂得还挺多。
为啥销售下降,也许很多人真的如我说的那样吧。
三、最后,从未来五年来说,这对新能源汽车,至少还是有促进作用的
如今的2022年,大环境下降,大家都很难独善其身。不过,你也听别人扯犊子,说销量下滑得厉害是要怪疫情和供应链。众所周知,产量和销量是两码事。
- 比亚迪4月产量十万出头,销量也差不多十万出头。但因为去年该车企旗下车型太过火爆,导致销量一度远超产量,买车的车主都得等三四个月。人家去年产量虽然跟不上,但销量不一样远超产量?所以啊,本田车下滑肯定也不是产量受限,而是压根卖不动了。
但是,说实话:大家是不是有感觉,日系车就像韩系车一样,渐渐地不那么让人那么喜欢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 国产车大进步,不管是设计用料还是做工,不管是性能安全还是省油,除了需要一些时间去成熟,已非吴下阿蒙了。
其实不止本田,包括丰田、三菱、日产在内的日系车企这两年都持续在下滑!一边是传统日系车企的啃老本、车型换代太慢,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是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突飞猛进的结果。
- 现在的情况是:你能跟美国车一样来个5万到10万的优惠,大家还嫌弃的时候,还得把配置不断地往上堆的时候,美国人抱怨国版比美版性价比好太多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走向没落的开始。
反正不管是比亚迪,蔚来,小鹏,领克等企业抢掉了份额,还是疫情,或者是俄乌战争导致了油价飙升导致了单纯油车销量下降,结果就在那了。
- 现在的社会,真的10万到20万的车,没人说你的纯进口的就非常有面子了,现在买车,除了个别玩票级别的车型,大家都是更加理性了。
怎么说呢?比亚迪也月销量超十万了,结合国家碳平衡的大政策,未来五年至少来说,对新能源汽车,至少是促进作用的。比如:
不然华为也不会开始高调做新能源车;
雷总把自己赌上,也要做能源车;
恒大即使要暴雷,也还有投钱做能源车;
下周回国的贾老板也要做能源车;
特斯拉要全面扩产能源车;
如果李嘉诚要投资做新能源车,也不奇怪。
- 看吧,即使不说爱国情怀,用技术说话,买国产比买日本,美国,德国这三个“友好”国家的汽车,怎么都会更自然吧。
毕竟别人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从来都是你有了,那我的就可以非常便宜地卖给你了!
最后的话:短时间内是因为大环境,而长期一定是因为电动车普及的提速
现在是整体都下降了,毕竟是大环境使然。但除此之外,未来油车还得降。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在达到一个临界点后,会大幅度加速。因为以前制约电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基础设施问题,现在电车充电、维修等越来越完善,对于新购车的人,都会考虑是不是要买电车了。
- 当然,我们看到本田4月销量同比下降 36.3% ,也别只顾着黑。支持民族品牌纵然重要,但没必要顺带无脑黑踩其他品牌,反而会显得很没民族自信。我打心底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特别是工业,要不然肥水为啥要流外人田呢?
不是不愿买,是没钱了,人员不流动,封城又多,只出不进,保生活,其它什么都干不了,能吃饭就不错了,其它的以后再说吧,车销量下降是可以理解的
疫情失业大有人在,挣钱难,先吃饱饭,留点余粮,度过非常时期,再考虑享受的事。
这个问题问的,正常人都知道什么原因啦
我感觉,现在好多买车都是为了改善型吧。因为基本差不多的家庭都有一辆车了,很多家庭还有多辆车。
这3年的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都失业,裁员的不少,降薪的不少。主要是疫情会影响大家的消费心理啊,留着现金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改善换车,还是再等等看吧。这个需求不明显,所以销量会降低不少。
另外,汽车是大件商品,又不是快消品,几个月一换,好多家庭都用个十年八年吧,毕竟是10来万买的啊。另外,现在限号、 油价大幅飙升,停车难、充电难等一些问题也没解决好,都影响了大家的购车意愿(这主要是影响首次购车者)。
再来看看车,大幅改动和创新并不多,空间轴距不加大,多少年了都不变。升级个大屏算啥?没那么实用吧,而且价格还都涨价了,没办法啊,芯片贵了,物流贵了,而且还好久不开张了,降不下来啊。
目前一些家庭前期买的汽车闲置,车买十年,跑得不到三、五万公里的大有人在。
操心停车,操心维修,操心保养,买保险,加油,洗车,出行安全,因素的迭加,让原先买过车的人心生厌倦。
原来买车很多也没考虑成熟,看到别人家有,那我家也要有。没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一种攀比的心态造成冲动购买的结果。
有人算过一笔账,购买一部15万的汽车,以使用期限十年为例,每年相当于,15000元的使用费,再加上3000元的保险,每个月1000元的油钱,洗车费的300元左右,还有停车费,不小心违章罚款部分500到800元。
以上费用小计每月3000元到3300元左右。有了这些钱,打的士,叫出租,叫各种网约车,都很方便,而且不累,不用操心安全。
在县城还是大中小城市停车不方便,是个现实问题,有时候为了找一停车位,需要转好多个圈,才能找到。
出行可能10分钟就能到达,停车位就要找半个小时。停车的不便,养车的烦恼,成为考虑购车的一大因素。
还有就是现在的电动车,我说的是电动单车,还有共享电动车,使用方便。家人可以人手一辆,充一次电,可以围绕城市跑几个来回,还没有其它的费用耗费,又不用操心停车。
电动单车的方便快捷成了普通家庭交通工具的重要选择。
豪车,还是有很多人向往,那是因为豪车賦予代表身份与地位的符号。普遍汽车已经去掉了奢侈品的光环功能,它变成了一种交通工具。
普通汽车交通工具的属性定位,使用过程带来的不便因素,以及每月金钱的消耗,让人们的选择慎重了好多。
没钱咋买?
现在都是0首付了,为啥销量还是低迷,因为油车加不起油,电车价格还蹭蹭往上涨,
疫情期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大部分家庭已经让房贷压的喘不过气来,哪还有钱买车,虽然0首付,但是没有钱还月供啊。
新车谁不爱?都爱,没钱,咋爱?
如果都家财万贯,买车跟买菜似的,那为啥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