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泉州科举文化甲天下,哪个县市区是泉州进士最多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9关键词:泉州,进士

问题补充: 历史上泉州共产生进士2300余名,泉州下辖的哪个地方最能出进士,会是晋江?南安还是惠安?能排个序吗?

点赞1、德州市 网友:杀戮天下

泉州,既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福建省内第一大区域文化体-闽南的主要城市之一,其古代文化的繁荣程度几乎可以用“变态”予以形容。

泉州科举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算是登峰造极,其历代进士人数虽然仅列福建省第二,但却也依然可以跻身全国十强,这大概也是福建文化昌盛的一个表现。

泉州历代文科进士共计2316名,其中唐代16人,五代7人,宋1484人(含特奏名503人),元3人,明552人,清254人。即使扣除特奏名503人,仍有真实的进士1813人。

泉州这么强,那到底是哪个县市区贡献的力量最大呢?

根据陈建才主编的《八闽掌故大全》记载,全国有千名以上进士的县共有18个,福建占了其中的4个,分别为莆田(1433名),晋江(1299名),闽县(1159名),建安(1107名)。

毫无意外,晋江县必然是泉州进士的第一力量,1299名,占泉州进士人数的71.6%。

第二位,南安县,196名,占10.8%。

第三位,惠安县,123名,占6.8%。

第四位,永春县,69名,占3.8%。

第五位,安溪县,61名,占3.4%。

第六位,金门县,32名,占1.8%

第七名,德化县,27名,占1.5%。

名次如此,不知各位是否有发现,好像少了些什么?

是的,这种分法是按泉州古代县级单位统计的,换做今日的区划,晋江县应该至少分成晋江市、石狮市和市区,这里的市区仅包括鲤城、丰泽和洛江,泉港仍暂算入惠安,为了更方便体现大泉州的实力,圭海君自己做主,把厦门还原成同安计入接下来真正的排序,大家可以随意喷和赞。

真实的大泉州进士县市区排序,马上公布,结果很吃惊呢!

因大泉州包含了原同安县,即今日的厦门市,故进士人数增加119名,合计进士1932名,由此重新更新县市区的排序如下:

第一名,泉州市区,1082名,占56.2%。

第二名,南安市,196名,占10.1%。

第三名,晋江市,186名,占9.6%。

第四名,惠安县,123名,占6.4%。

第五名,同安县,119名,占6.2%。

第六位,永春县,69名,占3.6%。

第七位,安溪县,61名,占3.2%。

第八位,金门县,32名,占1.7%

第九名,石狮市,29名,占1.5%。

第十名,德化县,27名,占1.4%。

响当当,从今日的区划看,似乎有点名不符实,历史上强大的晋江县,原来精华都在现在的泉州市区,这与今日市区的落魄和无闻确实形成了强大对比。

南安作为最古老的闽南县,也确实具备笑傲群雄的实力,而今日宛如一方之霸的晋江市,尽管分离出众多区域,仍能保持强大的战力。

至于同安,也就是今日的厦门,过去是包含金门的,暂且不管今日的状况,单单看古代的实力,同安还是挺强大的,至少在泉州范围内进入三强是没问题的。

由此也可以印证,古代的泉州四大县:晋江、南安、同安和惠安,果真如其所谓,堪称泉州四虎。而作为山区的代表,安溪和永春也是实力不凡。

总之,泉州之强,大概可以一句话概括:强干在海,山区不弱。

点赞2、如皋市 网友:书还生

科举制从隋朝出现之后,经过历代发展,成为了大量寒门子弟打破出身禁锢,不断向上的一条光明大道,在古代,无数人为了考取功名,也是费尽心思不遗余力。

福建泉州是著名的“进士之乡”,历史上泉州地区走出了大量的进士,尤其是五代与两宋时,泉州出身的文化名人比比皆是,成为了泉州被称作“东南邹鲁”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从隋朝科举制诞生,直到唐朝中期,这上百年岁月之中,泉州地区本身就发展十分落后人丁稀少,因此并没有什么人参加科举,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进士之类出现。

随着福建一带的经济发展,从中晚唐开始,泉州一带的科举制逐渐兴盛,中唐与五代时期,泉州共走出十九个进士,不过这还不算是泉州的鼎盛时代。



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浙江与福建等地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南宋时期,本来穷乡僻壤的泉州成为了当时东方最大的贸易港口,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

南宋时代,福建人才辈出,而仅仅一个泉州就出现了五百八十三名正奏名进士,三百四十一名特奏名进士,比北宋多出了一倍,泉州也渐渐被称作是“海滨邹鲁”。



宋朝以后就是元朝,因为当时蒙古人并不重视,使得科举在元朝基本上名存实亡,而泉州乃至于整个天下的科举制,都陷入了一片黯淡时期,几乎都没什么有名的人物出现。

明朝建立之后,泉州科举再次繁盛起来,明代泉州文举人多达1734人,武举人347名,文进士有595人,而武进士则有66人,这是泉州科举最昌盛时期,被称作“人文之盛,甲于闽省”。



清朝的时候,泉州依旧是科举制极其繁盛的地方,整个清朝泉州府诞生了2009名举人,还有文进士265人,武进士88人,只不过与明朝相比,已然衰落。

在古代考科举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有许多人考到七老八十,连童子试都过不去,著名的左宗棠也是科举失败者,一般在三十多岁中举的人,其实都是非常难得的聪明人。



整个古代时期,泉州地区诞生了进士2454人,其中文进士1808人,特奏名进士492人,另外还有武进士共有154人,古代福建诞生的52名状元里,泉州占了6个。

在泉州地方,晋江出的进士最多,达到1151人,在福建也是四个进士人数超过一千人的县市区之一,其他的泉州地区的进士人数,都不能与之相比。



在泉州,有很多与古代科举文化风俗息息相关的事物,像是状元巷、状元祠、状元故居等等都随处可见,另外泉州人还喜欢制作状元饼,在祭祀等场合,都有各类科举要素出现。

科举制与泉州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即便是如今科举制早就已经消失,但是当地人对于文化的重视,对于出人头地的执念等等,都是依旧存在的,并且长盛不衰。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