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乾隆最小的儿子永璘最终的命运非常好,也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糊涂王爷,他和他的叔叔也就是乾隆之弟弘昼和弘曕其实命运很相似。
看过电视剧《延禧攻略》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女主角魏璎珞深受乾隆喜爱,其实这个人物对应的就是历史上乾隆最喜爱的令妃魏佳氏。
令妃是乾隆自原配皇后富察氏去世之后以及与继后那拉氏反目之后最受宠爱的妃子,在她死后他被乾隆追谥为孝仪纯皇后,而令妃一生也非常受乾隆宠爱,她一生为乾隆生育了四子两女,其中两个儿子夭折,长大成人的有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还有十七子永璘,以及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与和硕和恪公主。
永璘是乾隆子女中倒数第二小,仅次于乾隆最小的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永璘出生时乾隆56岁,令妃也已经40岁了,因此永璘是乾隆的老来子,也是令妃生的最小的儿子了。
永璘也因此从小非常受到乾隆的娇宠,所以永璘也自幼就是不太遵守规矩。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璘成人,乾隆晋封其为贝勒爵位,永璘开始分府,在这时乾隆赐给了永璘一个当铺,连本带利共价值四万八千多两银子,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也是在这时起激发了永璘对金钱的热爱。
嘉庆对永璘其实和他老爹乾隆对弟弟弘昼以及弘曕差不多,用现代的话说都是典型的“扶弟魔”,乾隆和嘉庆父子对弟弟都非常的娇宠溺爱,所以也让这两代帝王的两位弟弟,叔侄二人都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糊涂王爷。
乾隆的弟弟弘昼贪财好酒,荒唐糊涂,没事搞出丧,殴打军机大臣,都被乾隆所纵容,乾隆担心弟弟弘昼没有钱花,特意将改为雍和宫之后的原雍亲王府里的财物都赐给了弘昼,确保了弘昼此生衣食无忧。
乾隆的另外一位弟弟弘曕那是出了名的吝啬贪财,乾隆从小就担心这个最小的弟弟将来前途,特意将他过继给没有子嗣还深受雍正喜爱的康熙第十七子果亲王胤礼,从小弘曕就继承了果亲王爵位,也继承了胤礼的所有家产,胤礼是雍正时期最受宠的弟弟,他获得雍正的赏赐非常多,几乎和雍正最喜爱的弟弟康熙第十三子胤祥一样多,所以胤礼家产特别丰厚,乾隆将弘曕过继给胤礼也就是想让弟弟将来就有丰厚的家产。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嘉庆身上,弘昼和弘曕还算是乾隆的异母弟,而永璘则是嘉庆的同母亲兄弟,通常这种情况下永璘在皇位上的威胁对嘉庆是最大的,一般都会被皇帝收拾一下,不信看一看雍正的同母弟康熙第十四子胤禵对雍正皇位威胁有多大,所以雍正才把他圈禁起来。
但这件事在嘉庆和永璘身上怎没有出现,反而是很温馨的皇家温情一幕在他们兄弟身上上演。
其实这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永璘本身性格问题,永璘自幼受到乾隆的宠爱,就没非常的没有正行,虽然乾隆的儿子整体素质肯定都不如康熙的儿子那么高,但是乾隆的儿子中也有像五阿哥永琪这种文武双全的孩子;还有像类似于曹植的文豪儿子十一子永瑆;再不济也如嘉庆一般比较均衡一些。
但唯独永璘是乾隆诸子中素质最差,且就好贪财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永璘自幼就对这金钱有着极高的热诚,按道理他从小生活在皇家,本来应该对金钱应该没有太多的概念,可是永璘对钱非常执着。
别看永璘文不能写文,武不能打仗,但他这脑子对于金钱账目算计的可是非常精细,所以乾隆在分府时赐给了他一所当铺,永璘就靠这个发了家。这么看起来是不是这个永璘有点像《庆余年》中的范思辙呢,他还真有点那文武都不行,唯独对经商和金钱很感兴趣的意思。
永璘这一生最羡慕的人不是老爹乾隆,也不是个哥哥嘉庆,其实他最羡慕的人是乾隆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和珅虽然是大贪官,但其实在历史上他还是颇有能力,文采和才能都很不错。不过永璘羡慕的可不是和珅的优点,恰恰就是和珅的缺点,和珅在历史上也善于经商,并且贪婪成性,居所豪华,家产巨富,永璘恰恰羡慕的就是和珅的豪宅和家产。
和珅在乾隆朝所作所为早就引起了乾隆诸子的不满,乾隆中后期,乾隆皇位不出意外就是从第十一子永瑆和十五子嘉庆二人之间选择,恰好他们俩都十分憎恨和珅,永瑆与乾隆朝文人清流领袖刘墉关系非常亲密,刘墉一直是处于与和珅对抗的一线。嘉庆最敬重的人就是他的老师朱珪,而朱珪恰恰也是乾隆朝有名的清官,与刘墉是同一条战线都专注于对付和珅。
所以乾隆的儿子永瑆和嘉庆在刘墉和朱珪的影响下也十分憎恶和珅,认为是他毁坏了乾隆盛世的硕果,因此曾经永瑆与嘉庆还有永璘兄弟三人聚在一起聊天,正好聊到了和珅的身上,兄弟三人就相约不管将来他们谁登上皇位都一定要弄死和珅,而永璘却回答:不管你们谁想当皇帝,我是不想当,我对哥哥们只有一个要求,不管你们谁当皇帝,将来弄死和珅后,把他的豪宅和家产都赐给我,我就万分满意了。
永璘这一番话也被后世认定为胸无大志,成为了“不爱江山爱豪宅”的糊涂王爷。永璘这番话看似胸无大志,其实他也是明哲保身,他既然不想参与皇位,不如赶紧向皇兄们表明自己的心志,所以他也能在嘉庆继位后深得嘉庆宠爱和赏赐。
嘉庆亲政后还真的实现了当初兄弟们之间的许约,嘉庆亲政晋封永璘为庆郡王。随即嘉庆先是将和珅赐死,并没收和珅家产,然后就将和珅的家产一半赐予了弟弟永璘,另一半则收归自己内务府,要知道内务府是相当于皇帝的私人账户,也就是说和珅一生贪腐所得最终都被嘉庆和永璘这对亲兄弟平分了,难怪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看来确实是嘉庆吃饱而不是大清国库吃饱了。
除了赐予和珅家产,嘉庆也真的将和珅的豪宅赐给了永璘,和珅的豪宅毕竟是永璘心心念的东西嘛,但是由于和珅的儿媳妇是乾隆和嘉庆最宠爱的十公主,所以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没有被追究,而丰绅殷德与十公主夫妇也一直继续住在和珅的豪宅之中,也就是说嘉庆只将一半的和珅豪宅赐给了永璘,另一半还在十公主夫妇手中。
永璘此后心心念的就是想占有整个和珅的豪宅,但很可惜,他没有熬过妹妹十公主,他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就去世了,享年55岁。在永璘临终前,嘉庆为了让他高兴特意晋封他为庆亲王,没有什么能力且还没有什么功劳的永璘在临终前终于成为了亲王。
但这也比不上让永璘占据整个和珅豪宅更快乐,但嘉庆也十分宠爱妹妹十公主,所以他不可能为了弟弟将妹妹赶出和珅的豪宅,因此永璘最终也只能带着没有完全占有和珅豪宅的遗憾走了。
十公主在道光三年(1823年)才去世,她去世后内务府才终于将整个的和珅豪宅都拨给了永璘的儿子庆郡王绵愍。不过永璘坐拥和珅豪宅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咸丰时期,永璘的孙子奕劻降级承袭爵位,已经不再是亲王或郡王爵位,于是咸丰在晋封弟弟奕?为恭亲王之后,就命令内务府将庆王府收回重新分配给恭亲王奕?,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能看到的北京恭亲王府。
而且要说这个家风和性格可能真的会遗传,这一点在永璘这就能最好的体现。永璘的孙子是晚清时期的总理大臣奕劻。这个奕劻最初不是很受宠爱,毕竟已经改朝换代很多年了,永璘家族早已失去了嘉庆那时期的宠爱。
但奕劻完全靠着自己给慈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上位了,奕劻也凭借这些让庆亲王爵位在慈禧时代变成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也是满清晋级的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爵位。
奕劻为人庸庸碌碌,且生性贪鄙,和他的爷爷永璘一样就喜好金钱。奕劻虽然能力差,但是也和永璘一样理财是一把好手。在晚清慈禧最需要钱的时候,奕劻总能想办法凑来钱,而且不光能给慈禧凑来钱,奕劻也能自己搂钱,奕劻的生财之道就在于卖官鬻爵。
在奕劻卖官鬻爵时,清末民间百姓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作“庆氏公司总经理”。而且奕劻为官所贪来的钱财大多都存储在海外银行,可以说奕劻还是近现代“裸官”第一人。
奕劻在理财上非常有超前意识,当时外国银行已经将业务开展到中国,但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大家都愿意去外国银行存钱,只有奕劻特别喜爱外国银行,尤其是英国汇丰银行,他的大部分资产都存在英国汇丰银行之中。
据后来英国《泰晤士报》披露,奕劻在汇丰银行的存款高达712万多英镑,要知道当时在英国买一幢带花园的豪宅也不过2000多英镑,而奕劻的存款居然达到了700多万,可见奕劻多么富有。
最终清朝在奕劻这么胡搞乱搞之下走向了灭亡,真不知道乾隆如果知道在大清灭亡过程中永璘的孙子奕劻也出了一份力,他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何那么娇惯永璘。
永璘这一生目标很明确,就想做一个富贵闲散王爷混吃等死,所以从嘉庆最后给他的谥号为“僖”也能看出来,在谥法中小心畏忌曰僖;质渊受谏曰僖;有罚而还曰僖;刚克曰僖;有过曰僖;慈惠爱亲曰僖;小心恭慎曰僖;乐闻善言曰僖;恭慎无过曰僖。
总结下来这个“僖”字就基本代表着这个人毫无建树,混吃等死,非常的符合贴切永璘的一生事迹,不过虽然永璘混吃等死,但他的命运和结局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皇室中还算是非常不错得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因为权力、利益之争,自古皇家无亲情,可乾隆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却逃过了这个魔障。
永璘生于公元1766年,他出生时母亲魏佳氏年40,乾隆皇帝年56岁。
看过宫廷剧《还珠格格》的都知道,乾隆最爱的女子除了大明湖畔的奇女子夏雨荷之外,便是宫中的令妃了。而这令妃不是别人,正是永璘的生母魏佳氏。
所以,永璘不仅是乾隆皇帝的老来子,还是他最爱的妃子所生,自然,他从小得到的宠爱便非比寻常了。
令妃一生所生育子女的数目在清朝可以排到首位,她共为乾隆生下了四子二女,因为有两子夭折,最终存活的便只有两子两女,分别是:嘉庆皇帝、永璘、固伦和静公主、和硕和恪公主。
从这里可以看出,嘉庆皇帝永琰与永璘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
通常,这种关系在帝王家总免不了政斗。可因为永璘无心储位的缘故,他巧妙地避开了原本会有他一份的政斗。
乾隆帝在位储位未定时,曾有大臣向永璘提议让他参与储位的争夺。可永璘却很是不屑地对臣子说:“皇位对我来说太沉重了,我这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得到和珅的府邸。”
大约,永璘是整个大清唯一“爱豪宅不爱江山”的男子了。永璘的这句话,让嘉庆彻底放松了对这个胞弟的戒心。
令妃、乾隆皇帝先后去世后,嘉庆帝永琰便开始接替他们继续给予永璘极致宠爱。
嘉庆对这个弟弟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前文讲到永璘曾坦言最大的理想便是得到和珅的府邸,但这和珅是乾隆最宠爱的重臣,但凡乾隆在世,和珅的府邸是怎么也落不到永璘手上的。所以,永璘的这一理想一直只能悬在半空罢了。
永璘的这一理想,终在哥哥嘉庆帝永琰继位后落了地、成了真。
公元1799年,嘉庆4年,即嘉庆正式亲政的第一年,乾隆刚死他就将和珅留全尸处死了。随后,他将和珅的府邸赐给了弟弟永璘做王府。
不用说,永璘得此消息自是欢欣鼓舞,有亲哥如此,夫复何求!
之后的永璘便住在他的庆王府过着“混吃等死”的舒心日子,对于他的这一选择,哥哥永琰也只能摇头叹息罢了。
说来,即便永璘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个被爹妈、养母、哥哥、姐姐宠坏了的纨绔也干不出功业来,毕竟他文不通诗文,武不善骑射。
永璘是封建帝王家被宠坏的皇子代表,但好在他虽顽劣,却也懂得大分寸。
永璘虽懂大分寸,但却经常在小处乱了分寸。
最典型的一次“没分寸”,是在皇宫游玩时碰见皇后,即永璘的皇嫂。据传,当日永璘看到皇嫂后突然兴起竟拿无矢之箭射皇后嫂子取乐。
这个事情,往大了说可是调戏皇嫂的重罪。可哥哥永琰听说后,只是宽慰皇后说:
“你小叔子跟你闹着玩呢……”
永璘办的另一件失分寸的事是嘉庆五年给养母私办寿辰。
永璘的生母令妃过世后,乾隆将他过继给了颖贵妃。一生无所出的颖贵妃对永璘疼爱有加,自然永璘对她也分外敬重。颖贵妃70大寿时,永璘在未奏明皇帝的情况下便私自大张旗鼓地给养母办了寿辰。
嘉庆帝得知后却也只是对其略施小惩了事。
嘉庆二十一年,永璘又干了一件荒唐事:他奏事把奏折交于大内奏事太监。这种行为,很明显是不合制度的,嘉庆帝得知后虽哭笑不得,却也只对其罚俸处之。
关于这类没甚分寸的事儿,永璘干过的还有不少,但每一次这些事都因为哥哥嘉庆帝的庇佑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嘉庆对这个胞弟的爱比之寻常兄长对弟弟的爱护,有过之而无不及。
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重,这年,他才55岁。胞弟的病急坏了嘉庆,为了让弟弟痊愈,嘉庆竟违祖制破格将无功劳、混吃等死了一辈子的永璘晋封为了庆亲王。
可惜,这样的恩宠终也没能改变胞弟永璘的命运,他终于1820年撒手人寰了。
永璘死后,他的谥号是“僖”。这个字在《谥法》里的意思是:
“小心畏忌;质渊受谏;有罚而还;刚克有过;慈惠爱亲;小心恭慎;乐闻善言;恭慎无过”。
用现代文简述就是:一生无功无过。
在封建帝王家,做到永璘这般,不能不说是大智慧!
清宫大戏《如懿传》渐进尾声,剧中“女反一号”炩妃的历史原型,正是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前封号是令皇贵妃,嘉庆帝登基后追尊为皇后),只是事迹跟史实出入较大。且说,辉发那拉皇后被不废而废后,乾隆帝便专宠魏佳氏,不仅将其进封为皇贵妃,还跟她在十年时间里,连续生下四子二女,用情可谓极专。
永璘是“炩妃”的幼儿,乾隆帝第十七子,同时也是他最小的皇子,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彼时皇帝已年近花甲(虚龄56岁)。天下父母多爱幺儿,即使身为天子的乾隆帝也概莫能外。乾隆帝对于永璘是如此的溺爱,以至于连永璘的亲哥永琰(后来的嘉庆帝)都“大吃起醋”,在称帝后发布的上谕中,都一再声称其父对永璘过于钟爱,为其他皇子所不及。
满人虽然从马上打天下,但自从入关之后便推崇以文治国,尤其是皇室成员,无不以娴习诗书、多才多艺为能,乾隆帝诸子皆是如此,唯有永璘是个例外。永璘既不肯用心读书,对满人传统的骑射事业也丝毫不感兴趣,天天四处游荡、惹是生非,在兄弟当中最是不成器,但饶是如此,却依然得到乾隆帝的喜爱。“慈父多败儿”,大抵指的就是永璘这号人。
谕内阁:朕弟庆郡王永璘,幼龄时仰蒙皇考高宗纯皇帝钟爱。每逢巡省,必蒙考命同朕及成亲王随扈,共荷恩慈。因伊幼年读书资性稍次,骑射亦未甚娴习,仍邀眷爱。见《清仁宗实录》。
永璘虽然不学无术,但对自己的定位却看得很清楚,所以等到乾隆帝晚年,有人在私下里提议他站出来争取储位时,永璘却并不为所动,而是淡淡地说:“治理天下的担子对我来讲过于沉重,我一生中最大的梦想,便是将来能得到和珅的府邸,此愿足矣。”等到和珅倒台后,嘉庆帝果然将和宅赐给永璘,满足他的愿望。
纯庙末年,或有私议储位者,王曰:“天下至重,何敢妄觊,唯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故睿庙籍没和相,即将其赐王居之。见嘉庆年间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
嘉庆帝虽然把和宅赐给永璘,但后者却并没有拿到整座宅邸的使用权,原因无他,有一半的宅第被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占据,而丰绅殷德的妻子,正是乾隆帝最溺爱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生母为惇妃汪氏)。有鉴于此,所以等到丰绅殷德去世后,永璘才将另一半宅第收回,并恢复往日的规模。
庆僖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乾隆五十四年,封贝勒。嘉庆四年正月,仁宗亲政,封惠郡王,寻改封庆郡王。三月,和珅诛,没其宅赐永璘。见《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传八》。
永璘既是嘉庆帝的亲弟,又因为“爱豪宅不爱江山”,很是让后者放心。所以等到嘉庆帝亲政后(1799年),便将永璘由贝勒进封为惠郡王,不久又改封为庆郡王,准许其在内廷行走。可永璘实在是不争气,屡屡有违礼之举,以故常遭嘉庆帝的惩罚。
比如,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永璘在为颖贵太妃祝贺七十大寿时,因为没有向皇帝奏明,结果被勒令退出乾清门,并交由宗人府议处;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永璘在奏事时把奏折交于内奏事太监,因与体制不符,结果被罚俸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以上事迹皆见于《清史稿》)。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只想享乐的永璘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嘉庆帝尽管对这位不争气的亲弟屡有怨言,但此时却也是心如绞痛,屡派皇子到病榻前探视。为了能帮助弟弟“冲喜”,嘉庆帝还将他进封为和硕庆亲王,然而这一切却依然无法挽救永璘的性命。
二十五年三月,永璘疾笃,上亲临视,命进封亲王。寻薨,谥曰僖。命皇子往奠,上时谒陵归,复亲临焉。引文同上。
就在进封为庆亲王后不久,永璘便撒手人寰,虚龄55岁。永璘病死后被谥号为僖,葬于昌平城西南40里处的白杨沟内,至今该地仍留有墓园遗址。纵观永璘的一生,虽然才智平庸、无上进心,但能在乾隆朝晚年波诡云谲的政局中全身而退,在嘉庆朝安稳度过余生,并且还实现生平最大的梦想,如此来论,未尝不是人生赢家。
史料来源:《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仁宗实录》、《啸亭杂录》等
爱新觉罗永璘,是乾隆17个儿子里,岁数最小的一个。他的老妈便是大名鼎鼎的令妃魏佳氏,魏佳氏还有个仔叫永琰,排行第15,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也就是说永璘的老爹是乾隆皇帝,永璘的哥哥是嘉庆皇帝。有这么一层身份在这儿摆着,可见永璘受到的待遇,那也是相当特别的。
尤其是他老妈令妃,更是受到乾隆皇帝的各种宠爱,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三千宠爱于一身。她为乾隆陆续生下了4个儿子俩女儿,是乾隆后妃中生产数量最高的一位。有父母宠爱,又有哥哥罩着,永璘的一生,可谓是在蜜糖里度过的。
一、不爱江山爱豪宅?这只是避祸之道而已。
乾隆后期其实只有4个儿子还活着,因此他可以选择作为储君的人并不多。其中令妃家就占了两个名额,分别是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当年康熙皇帝有那么多儿子,他们还知道争着抢着要夺取继承权,那么乾隆只剩下了4个儿子,他们会有啥动作吗?对不起,他们还真的没啥动作。
整体来看,乾隆的这4个儿子,实在是过于平庸,康熙时期九龙夺嫡的那几个孩子,随便拎一个过来,都能碾压这4个人。
那就只能是矮子里面选将军了,因此乾隆更加赏识令妃的这两个仔。为啥呢?因为其余的两个人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
皇八子永璇人品太差,总是挨乾隆的骂。皇十一子永瑆是个人才,书法特别著名,但是这哥们过分重文轻武,忽略了满人的传统,因此也不中乾隆的意。
这么一来只好在永琰和永璘这儿寻找接班人了,这两个孩子属于天分不高,但是门门都能够考及格的那种,因此乾隆也很难受,其实选谁都一样,注定了王朝要没落了。
这个时候永璘却表示:哥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上和珅家那样的豪宅!好嘛!堂堂储位竞争者,居然说出了如此令人大笑不止的话来。
也正是因为永璘这种玩世不恭的心态,使得乾隆觉得他的哥哥永琰更加稳重,因此才将皇位传给了永琰。
那么问题来了永璘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你别说,还真有可能。当年永璘被封为贝勒,分府的时候,乾隆给了他一个当铺,可获利共计4万多两银子。
可见清朝的皇子,其实日子过得也是抠抠搜搜的,看看和珅家产上亿,就知道为啥永璘会羡慕和珅了。
此外永璘这种态度,其实也是为了给老哥表个态,自己无心皇位,所以过去、现在和将来,你都不用防着我!因此也获得了嘉庆皇帝一辈子的恩宠,可谓是一劳永逸。
二、嘉庆对永璘的态度,比不了乾隆对弘昼的态度。
其实清朝有一位皇子和永璘比较类似,那就是雍正的儿子弘昼。弘昼和弘历一样,都是非常聪明的皇子,如果他想要夺嫡,一定会有比较精彩的故事。
可是弘昼采取的也是自污的一种方式,使得雍正和乾隆都对弘昼十分放心。乾隆做了皇帝以后,各种恩宠弘昼,几乎把这个弟弟捧上了天,甚至认为是弘昼把皇位传给他的。
而永璘在嘉庆朝是否也有这样的待遇呢?对不起,还真的没有。嘉庆刚掌权那会儿,别提多开心了,他和永璘手拉着手,一起瓜分了和珅家的财产。
嘉庆如他所愿,将和珅的宅子赏赐给了永璘,还给了永璘一半的财产。这是啥概念?和珅的财产有15年大清朝国库收入那么多,等于说永璘一口气就占了七八年的大清朝国库收入总和。
可见嘉庆最初对永璘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的态度,却越来越捉摸不定了。这么几件小事,可以看得出嘉庆对永璘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事件1、颖贵妃其70大寿。
令妃早就去世了,永璘这孩子太小,所以就交给了颖贵妃巴林氏抚养。因此在永璘看来,颖贵妃那就是亲妈!
这一年颖贵妃过70大寿,永璘似乎觉得这是家事,所以就没有告诉嘉庆,私底下给颖贵妃办起了寿辰。估计收了不少份子钱,咋地?这么快就不把哥哥我当自家人了?结果导致嘉庆将他赶出了乾清门。
这件小事的意义其实非同小可,乾清门内,那是皇族子弟妃嫔居住的场所。让永璘退出乾清门似乎是告诉永璘,你不把我当哥哥,我也可以不把你当弟弟!
- 事件2、永璘把奏折直接交给了大内奏事太监。
这件事有什么毛病吗?一般含糊其辞的说法是这件事不合规矩,但是怎么个不合规矩法,却让人语塞了。
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大内奏事太监是在内奏事处当值的。内奏事处有18名太监,其中4名是领头的太监。
内奏事处主要负责和外奏事处进行工作接洽。也就是说朝臣们应该将奏折送到外奏事处,再由外奏事处传递给内奏事处的太监。最后内奏事处的太监再将奏折传递给皇帝。等到皇帝批复了奏折、或者有什么旨意,再由内奏事处传达外奏事处,外奏事处才能传达给外部。
这么一个流程看似复杂,实际上是非常严格的。不能因为永璘是先帝的皇子,皇帝的亲弟弟,就坏了规矩。
显然永璘是知道规矩的,但是他就是不愿意遵守。这种骄纵的态度,再次引起了嘉庆帝的不满,因此永璘被罚了俸禄。
- 事件3、到死才被封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也是嘉庆帝人生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开春他的弟弟永璘就病重不行了。嘉庆帝连忙前去探望,并且加封永璘为亲王。可惜一个月以后,55岁的永璘就撒手人寰了。
谕内阁、朕弟庆亲王永璘、秉性素醇。持躬谨饬。幼龄时仰蒙皇考钟爱。封为贝勒。朕亲政后谊笃宗亲。晋封郡王。自本年正月、偶婴微疾。特命皇子连次看视。二月闲闻病势沉重。朕复亲往临视。面宣温谕。昨因病日危笃。晋封为亲王。---《嘉庆实录》
我觉得嘉庆帝在封赏弟弟这件事上,做得非常不大气。看看清朝其他时代的几个皇帝是怎么对待弟弟的,就知道嘉庆有多抠门了。
- 康熙对兄弟们是不错的,康熙六年,福全被封为裕亲王。康熙十年,常宁被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十三年,隆禧被封为纯亲王。
- 雍正一上台,立刻加封十三弟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后来更是赐了他铁帽子王的世袭罔替资格,也就是继承爵位的子孙后代不降级世袭,永世为亲王爵。
- 乾隆上台之前,弟弟弘昼就被封为了亲王。不过这哥们深得乾隆宠爱,当年弘昼和军机大臣讷亲在朝堂争执不下,弘昼索性当着满朝文武,胖揍了讷亲一顿。乾隆啥态度?表示呵呵一笑,置之不理,甚至还继续重用弘昼。
现在你知道嘉庆有多抠门了吧?康熙、雍正和乾隆的这些兄弟还未必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早早就给人家封了亲王。你嘉庆等到弟弟要死了才给他个亲王,这未免有些说不过。
总结:嘉庆也算是在保护弟弟永璘。
毕竟生在帝王家,要么是夺嫡成功,要么就夺嫡失败。所谓不想夺嫡,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就算你本人不想,也会有人推着你往前走。
为啥?因为每个皇子背后都有一定的利益集团。一旦永璘身份越发尊贵了,手里权力越来越大了,一定会出岔子。所以嘉庆不给永璘过高的爵位、过重的权力,也是在变相保护这个弟弟。
参考资料:《清史稿》、《嘉庆实录》
爱新觉罗.永璘,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七子,也是最小的儿子,生于乾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永璘与乾隆帝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也即日后的清仁宗嘉庆帝(颙琰)同母,同为时为令皇贵妃魏佳氏所生;嘉庆帝继位后,追尊生母为孝仪纯皇后。
永璘出生,乾隆帝已经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年过半百得子,自然喜不自禁,对于这个小儿子是钟爱异常,格外维护。所以永璘从小就养成了胆大妄为、不服管教、顽劣不堪的性格,使得皇父及皇兄十分头疼。
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母令皇贵妃去世,九岁的永璘被交予乾隆帝颖贵妃巴林氏抚养。养母不同于生母,即不敢管的太多、太严,以免乾隆帝认为自己虐待养子,又不敢过分纵容溺爱,导致乾隆帝斥责教子无方。所以,少年的永璘,就在与养母客客气气、礼貌又疏远的环境下长大。
永璘长大后,因皇父没有时间过多关注,养母又拘泥于身份尴尬而不能时时管教,所以他既不能于读书学识上有所成就,骑射弓马方面也不出色。相反却喜欢听戏唱曲,出入市井场所,一副废柴公子哥儿的做派,天天乐此不疲。
乾隆帝得知后,恼怒不已,也多次训斥过永璘。但是永璘当面唯唯诺诺,过后照旧,天长日久,乾隆也有些灰心,自此也放弃了对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管教,不再像以往那样关爱有加。
乾隆帝一生虽然有十七个儿子,但是大多早亡,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时候,只剩六个儿子在世,最长的第四子永珹、第六子永瑢还过继出去了。
这个时候的乾隆帝,已经是六十三岁的老人,对于之前一直回避的立嗣问题,是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他只得在剩下的四个儿子里面思考选择一番:
第八子永璇,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人缘差,不行。第十一子永瑆,文学素养倒是很高,书法尤其出色,但是不重骑射,喜好儒学,文人气息浓厚,乾隆帝生怕选出又一个宋徽宗,永瑆为人还十分吝啬,所以也被排除。第十七子永璘,时年刚刚八岁,黄口稚子,什么都不懂,也不如意。只有第十五子,时年十三岁的永琰,虽然不是很出色,但是各方面都没有较大缺点,中正平和。所以最终被秘密确立为皇储。
之后,乾隆本人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永琰的培养教导上,对于其他皇子平常对待而已。对其他诸皇兄来说,都是成年人,皇父关注与否,自己也能平和对待。
但是永璘不过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老父亲的态度变化,自然是看在眼里,表现在行为上。尤其乾隆四十年生母去世后,更加没有约束自己的人,所以永璘自小缺少管教,养成了行事颠三倒四、不守规矩、不务正业的性格。
“王......貌丰欣黛、不喜读书,好声乐、游嬉;时时尝微服出游,间或为狭巷之乐,纯皇深恶之......”------“啸亭杂录”
这说明永璘从小就不喜欢学习,而是天天四处游窜,听戏逛街,游手好闲。这些都为乾隆帝所厌恶,并屡次申饬。但是永璘我行我素,不该秉性,实在是散漫惯了。
但同时,他也有“天性直秉、敦于友谊;始终周旋与之交者。御下宽纵、于诸护卫倨傲嬉笑者,不加责也”的记录。这样的不拘小节,宽豪性格,其实就是大大咧咧、没有心机,不自恃尊贵,与各色人等都可以交往。
普通人这样性格,可能会被说是率直之人。皇子身份,有这样的举动,要不就是故意掩饰,要不确实是个性使然,不会留意权力名禄。永璘这个性格倒是和他的五叔:和亲王弘昼十分相似。
永璘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曾经公开说过:“使皇位如雹似纷至、亦不得落吾顶之上”,明确表示了对于继承乾隆本人皇位的“与己无关”态度,这也是为什么日后嘉庆帝继位后,对这个同母弟一直纵容、厚爱的原因:弟弟如此识趣、会做人,自己当然要给予补偿。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十四岁的永璘被封为贝勒,分府居住。乾隆帝对于这个稀里糊涂的小儿子,虽然心里有些恨其不成成材,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老疙瘩,所以在皇子分府惯例之外,又多加了座当铺给他,本利共值银四万八千四百十三两。让这个小儿子生活舒服惬意些。这是乾隆帝对于永璘明面厌恶,实际上还是关爱有加的体现。
永璘由于是小儿子,明面上又不为皇父所喜爱,所以乾隆帝在世时,一直都没有晋封爵位,始终是个贝勒。其实原因是乾隆帝故意压一压他的爵位,等日后,由嗣皇帝(几乎可以肯定是永璘同母十五兄永琰)再晋封,以示兄弟关爱,这样比自己加封要好得多。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八十九岁的太上皇乾隆帝去世。正月二十七,嘉庆帝在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乾隆宠臣和珅之后,立即下旨:晋封皇十七弟贝勒永璘为惠郡王、旋即改封庆郡王。
这样,三十四岁的永璘,终于得封王爵。而嘉庆帝对于这个幼弟,也是十分宽纵、有求必应,处处维护,宠溺不已。
而且,嘉庆帝还把刚刚查抄收回的和珅府邸,转赐给弟弟永璘,让他享受这座富丽堂皇的精美宅院。但是因为乾隆帝第十女,也是永璘妹妹的固伦和孝公主是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妻子,嘉庆帝怜悯妹妹遭逢巨变,特许额驸丰绅殷德免罪,与和孝公主可以照常居住在和珅旧宅,不必另迁。所以永璘其实只是住了一半的和珅府邸,与妹妹和孝公主平分和珅旧宅,相邻而居。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和孝公主去世,按制度,府邸归还朝廷,道光帝又将其赐给庆王府。而这时候,永璘都已经去世三年了,他到死也没有完全得到和珅的全部府邸。
在嘉庆帝在位的日子里,永璘依仗皇兄的庇护,任性胡闹,晃晃悠悠,悠然自得地过着逍遥日子。因为永璘态度鲜明地表示了对于权力的远离,从不对朝政有任何热心,对于嘉庆帝是毫无威胁。所以嘉庆帝可以尽情地彰显兄弟之情,而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患。
整个嘉庆一朝,永璘基本上是远离复杂的朝廷政治斗争,住在豪华王府内,过着富贵闲人的快乐生活,逍遥自在。虽然也犯了一些小错误,比如:嘉庆五年(1800年),为了给养母颖贵妃过七十大寿,私自进入进宫,而没有事先奏明嘉庆帝,被斥责退出乾清门,留内廷行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交奏折给内奏事太监,与朝廷体制不符,被罚俸禄,等等。
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使因此被皇兄教训一下,也是做给别人看看,无关疼痒。永璘在嘉庆帝眼里,还是那个不成器的爱弟,做事不着四六是常态,意思意思说两句,基本也就过去了。
永琰放肆玩乐、无忧无虑的过了二十多年快乐时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十五岁的永璘患病,并很快病危。嘉庆帝十分忧虑,亲自赴庆王府探视幼弟,并安排太医院妥善诊治。皇帝的关爱,还是没有挽回永璘的病情,眼看病势逐渐加重,即将不久人世。
在永璘临终前,嘉庆帝为了给弟弟延续王爵,将永璘的庆郡王晋封为庆亲王(清制:宗室爵位除世袭外,均需降等承袭,永璘如果以郡王去世,则其子将被降为贝勒。晋封永璘为亲王,则可以使其子以庆郡王袭封。这也是嘉庆帝爱护永璘的表现),最后一次对幼弟给予照顾。
晋封庆亲王不过数日,永璘病逝,朝廷赐谥号“僖”,称“庆僖亲王”。
“僖”在谥号法里,是游乐无度、喜好声色的意思,同时也有恭慎无过、畏忌小心的含义,总体来说,就是混吃等死、无所建树,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僖”字,对于永璘来说,真的是名副其实,恰如其份了。
多年后,永璘的孙子奕劻,投孝钦太后(即慈禧太后)之所好,逐渐进入清廷权力中枢,成为举足轻重的朝廷重臣,执掌大权。而爵位也从辅国将军一路晋为贝子、贝勒、加郡王衔。光绪十年(1884年),奕劻在“甲申易枢”中,成为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并重获祖父永璘的封爵“”庆郡王”。
光绪二十年(1894年),奕劻晋封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更进一步获得“世袭罔替”地位,使得“庆亲王”成为清第十二位,也是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些不是本题的涉及方面,不再叙述了。
一出生就有乾隆老爹和皇贵妃老妈宠着,长大后又有亲哥嘉庆皇帝罩着。住着和珅的大豪宅,和皇帝不拘礼节。爱新觉罗·永璘的富贵安逸生活,可以说是除皇帝之外的全国人民的梦想。
永璘是乾隆的第17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乾隆已经是56岁的“高龄”,老来得子的乾隆,抱着这个小儿子,心里乐开了花儿。
永璘的母亲孝仪纯皇后魏佳氏,说起来大家应该都熟悉。最早在火爆荧屏的清宫剧《还珠格格》中便有她的身影,她就是那个温柔善良的令妃,也是继乾隆的富察皇后之后,乾隆最宠爱的女人。
令妃总共为乾隆生了四子二女(其中有二子早夭,剩下的两个儿子便是永琰和永璘),可谓是皇家延绵子嗣的大功臣,她的儿子永琰还继承了帝位。多子多福在令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爹是一国之君,妈是宠冠后宫的贵妃,自己又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说永璘是泡在蜜罐儿里长大的也不为过。
万事顺遂的永璘却在9岁那年,亲妈去世。乾隆便安排颖贵妃巴林氏抚养他长大。颖贵妃一生无子,对永璘视如己出,二人感情也非常深厚。
老来得子的乾隆,究竟有多疼爱这个小儿子呢?
在永璘18岁的时候,乾隆就带着他南巡出游。
23岁时,乾隆又封他为贝勒,分府的时候,乾隆还额外赏了他一个当铺,当年的市值在四万八千四百三十三两白银。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到了乾隆这里,就变成了“慈父多败儿”。
身为皇子,哪个不是文武双全,十八般武艺傍身。永璘偏偏活成了一个例外。
文武二字,他是文不喜诗词韵律,武不善骑射剑舞。总之,妥妥地一枚“学渣”。
尽管如此,在不冒犯原则的前提下,乾隆还是愿意依着他的性子。
《清仁宗实录》里就有记载:
“朕弟庆郡王永璘,幼龄时仰蒙皇考高宗纯皇帝钟爱。每逢巡省,必蒙考命同朕及成亲王随扈,共荷恩慈。因伊幼年读书资性稍次,骑射亦未甚娴习,仍邀眷爱。”
别看永璘一副吊儿郎当不学无术的样子,可人家心里门儿清。
乾隆宠他,他没有恃宠而娇。他自知没有治国之志,便也不趟这立储君的浑水。
在后来乾隆决定立储君的时候,便有大臣悄悄给永璘打气,想推荐他作为储君人选。永琏当即表示:“皇位对我来说太沉重了,我这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得到和珅的府邸。”
《啸亭杂录》里记载:
”纯庙末年,或有私议储位者,王曰:“天下至重,何敢妄觊,唯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
这句话,也让他的亲生哥哥永琰长长地舒了口气,永璘这“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话一出,永琰悬着的一颗心就踏实了。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举行了盛大的禅位大典,爱新觉罗·永琰继承帝位,也就是清朝的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继位后,他承袭了爸妈对弟弟的宠爱,给予了这个一心想着吃喝玩乐的弟弟最大的包容和优待。
当年的皇位候选人,弟弟永璘主动弃权,成就了哥哥嘉庆的帝业,现在也是哥哥成全弟弟的时候了。
不过,嘉庆帝继位头三年,乾隆作为太上皇还是参与着朝政的操控,和珅作为乾隆最宠爱的重臣,要想和珅交出豪宅是不可能的。
处置大贪官和珅、收其豪宅送弟弟,成了嘉庆这三年最大的心愿。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乾隆的人生剧目落幕,嘉庆帝开始了他正式亲政的第一年。他很快便将和珅处死,查封了和珅累积的赃款财物。随后,他又将和珅的府邸赐给了弟弟永璘做王府。
嘉庆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而欢欣雀跃的永璘也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多年的大豪宅!
得兄如此,弟复何求!
搬进了大豪宅的永璘过着他逍遥快活的贝勒爷生活。他随性顽劣,虽说没触犯到原则底线,但是荒唐的事情也没少干。好在有皇帝大哥的包容迁就,这些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拿最早的事情来说,1800年正月,正是永璘的养母颖贵太妃70大寿的日子。
为表孝心,永璘都没请奏嘉庆大哥,私自大张旗鼓地给自己的养母办寿辰。
如此僭越皇家礼制,换做其他人,一个脑袋可不够砍的,可嘉庆帝也只是意思意思,给他略施小惩,罚他不准进乾清门(正宫门),但还是给他从侧门行走的权限。
自私摆寿宴之后又过了16年,年满50岁的永璘办事依旧不够成熟。
有一次,他直接将要交给皇帝的奏折递给了大内奏事太监。这又是件与体制不符的大事。
您猜猜,永璘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呢?
结果就是,他被嘉庆帝罚扣了工资!
哭笑不得的嘉庆帝,“怒喊”着要将他削减俸禄,以此为戒。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在旁人看来都是危及脑袋的大事儿,在永璘这里都不算事儿。
嘉庆皇帝对这个叛逆的弟弟,妥妥地十足的偏爱。
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重,此时他还不满55岁。嘉庆皇帝忧心忡忡,多次前来探望。为了给弟弟增添福泽,嘉庆帝甚至违背祖制,将一生无功无为的胞弟封为亲王。
要知道,亲王的仪仗与礼仪仅次于皇帝一等。而永璘一生玩乐无为,何德何能担此头衔呢?
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出于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罢了。
在嘉庆帝眼里,永璘值得。
然而,即使嘉庆帝给了弟弟最高的封赏,依旧没能改变永璘病入膏肓的命运。一个月后,永璘撒手人寰,这对有情有义的亲兄弟,从此天人永隔。
永璘死后,嘉庆帝给他的谥号是“僖”。僖字在《谥法》里的释义是:
“小心畏忌;质渊受谏;有罚而还;刚克有过;慈惠爱亲;小心恭慎;乐闻善言;恭慎无过”
通俗翻译过来就是:混吃等死无所建树,但也没有大错的君王一般就是这个谥号。
作为皇子,永璘只顾着吃喝享乐,不重权势,看起来没什么上进心。但是他真正需要的,就是如此简单。
正如惠子说得好: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不得不承认,永璘是个很有福气的人。一生顺风顺水,想要的东西,命运都给他安排好了,这种唾手可得的幸福,比皇位来得更快乐。
永璘作为被帝王家宠坏的皇子代表,志不在江山社稷,看着傻乎乎地毫无功利追求,但这也不失为一种“焉知非福”的大智慧。
也正是他的毫不在乎,嘉庆帝才会给他更多的保护和包容。所谓的傻人有傻福,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吧。
永璘,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七子,也是最小的儿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与嘉庆帝是一奶同胞,可以说出身是十分高贵。
永璘这人资质平庸,但胜在有自知之明,且从不惹是生非,做事谨小慎微。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册封他为庆亲王时,曾言:“朕弟庆郡王永璘.....共荷恩慈因伊幼年读书资性稍次。骑射亦未甚娴习......因其材质中平。亦未令管理事务。至今二十余年。府第优闲。安分守己。谨慎小心。甚属可嘉”,因永璘的资质平庸,所以嘉庆从未委任以重职,但也因他的与世无争,安分守己,谨小慎微,所以他最终也得以善终。
永璘这人个人觉得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早年间,某一天永璘与众阿哥一起聚会品茗,闲时论事,永璘就向几位阿哥表面了自己无意皇位的心思。他真诚的与他们说道:“即使皇位再多,也不可能轮到我永璘,所以小弟我从未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但是小弟我却有个小愿意,希望诸位哥哥帮忙,将来皇位落到哪位哥哥身上,希望这位哥哥能赐予我一座像和珅府那样富丽堂皇的宅邸让我居住。”
永璘这般“无意”间表面自己对皇位没有任何心思的想法,顿时就让其他阿哥对他有了一丝好感,此后在竞争激烈的皇位争夺中再也没有人拿他当对手,从而永璘得以在凶险万分的皇位争夺中安然渡过。
而后他一母同袍的哥哥嘉庆亲政后,在干掉和珅之后,嘉庆想到了自己这位亲弟弟少时的梦想,就是想要像和府这样一个的宅子,于是在完成和府的查抄后,嘉庆将和府一分为二,小部分分给了自己的妹妹和孝固伦公主居住,而大部分都分给了自己的这位看起来傻傻的弟弟永璘居住。
如此,永璘最终得偿所愿,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和府总归他所有。从此,曾经是不可一世的权臣和珅的和府,就这样变成了庆郡王府。
当然,嘉庆对于永璘的感情到底如何,说实话不得而知,你说他不疼爱这个弟弟,那也不是,不疼爱的话怎么会把和府大半分给这位弟弟呢?但是你说嘉庆疼爱这个弟弟,可是却也说不上是有多疼爱,不然永璘也不会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都还是个郡王。
不过在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重时,嘉庆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想起了数十年的兄弟情,他突然决定晋永璘为庆亲王。可是永璘还没有享受到几日亲王的待遇,就辞别人世,享年55岁。
当然不管如何,永璘是幸运的,他虽因资质平庸,再加上又不积极上进,老是想着玩,更是经常微服出府,去寻花问柳,所以从未受到嘉庆的重用。但也是因为如此,再加上他生性就是与世无争的,所以他从出生到去世一直都没有受到任何的磨难,也没受到任何的折难,他一直安心的享受着贵为郡王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可谓是享尽荣华。
永璘这个人和他五叔弘昼有太多的相似。弘昼和清高宗弘曆(乾隆帝)年岁相差仅几个月,由于弘時神秘“暴毙”,弘曕年岁太小,实际上弘昼成为了清高宗唯一的竞争对手,可能是出于自保,弘昼一生行事荒诞不羁,甚至有些荒唐胡闹,什么活出丧、纳贿、打劫运币车等等,除了涉及政治的事情,没有他不敢干的。永璘与清仁宗顒琰(嘉庆帝)关系实际上比弘昼清高宗的关系还要更进一层,他是清仁宗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二人皆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电视剧《延禧攻略》女主魏璎珞的原型)所生。在乾隆六十年魏佳氏被追谥为皇后之后,理论上永璘实际上成为了除清仁宗之外,清高宗存世的唯一嫡子(虽然嫡得不是那么纯正)。而这一身份注定了永璘如果不走他五叔的那条路,一辈子都要受到哥哥的猜忌与防范。
或许因为是清高宗的幼子、老幺,而且又是清高宗除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之外最为钟爱的魏佳氏所生,老来得子的清高宗对于永璘这个老幺几乎是放任的,从而养成了永璘胆大妄为、任性胡闹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许出于他五叔同样的目的,永璘非但没有有所收敛,反而更加荒唐胡闹。据说有一次永璘在宫中嬉戏,看见皇后嫂子路过,居然用无矢之箭射皇后嫂子取乐。这样的行为,搁一般人夷灭九族都有可能。可是,知情后的清仁宗只是笑笑:“你小叔子跟你闹着玩呢……
可恰恰因为永璘的任性胡闹,对皇位构不成威胁,反而让胞兄清仁宗对他解除了戒心,关心照顾、无微不至。因为不成器,终父亲清高宗一生,只给了永璘一个贝勒爵位,仅仅比皇子的起步爵位贝子高了一点点而已。嘉庆四年正月,老爷子清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清仁宗便晋封这位胞弟为惠郡王(后改庆郡王)。因为永璘曾经说过喜欢和珅家的园子,同年三月,和珅倒台之后,清仁宗便将和珅的宅邸赐给了永璘做王府。
不夸张地说,清仁宗对永璘的纵容丝毫不比他父亲对五叔弘昼的纵容少。无论永璘如何任性胡闹,清仁宗几乎没有对他给予过什么实质性的处分。史籍有载的只有嘉庆五年,永璘因为养母颖贵太妃操办七十大寿没有奏明,被清仁宗命退出乾清门,仍留内廷行走。嘉庆二十一年,永璘奏事把奏折交于大内奏事太监,不合制度,被罚俸,仅此而已。这些所谓的处分,实际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无关痛痒的东西。说到底,清仁宗对这位胞弟一直都是非常宽容的,而这一切与永璘的明哲保身是分不开的。
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重,被胞兄清仁宗晋封为庆亲王。不久,永璘病逝,谥“僖”。这个谥号还是比较公允的,《谥法》“小心畏忌曰僖;质渊受谏曰僖;有罚而还曰僖;刚克曰僖;有过曰僖;慈惠爱亲曰僖;小心恭慎曰僖;乐闻善言曰僖;恭慎无过曰僖”。总的来说,僖的意思就是混吃等死、无所建树,但也没有大错,用来总结永璘的一生恰如其分。
虽然,永璘一生混吃等死、无所建树,靠着胞兄清仁宗的照顾幸福地过完了一生,还捞了一个亲王的爵位。但是,他的孙子却是晚清历史上的“大名人”。他的孙子就是著名的“晚清巨贪”庆密亲王奕劻。奕劻仗着慈禧太后的信任大肆卖官鬻爵,时人戏称卖红顶子的“庆那公司”。清王朝的灭亡,奕劻“功不可没”。可恰恰是这位“晚清巨贪”,因为会站队,深得慈禧太后信任,最终为让永璘的庆亲王爵位成为了清朝最后一顶铁帽子。
江湖,沟壑纵横,处处坑坑洼洼;庙堂,风云变幻,时时磕磕绊绊。生于帝王家,是福也是祸。
皇子从小就能拥有普通百姓所不具备的物质待遇和特殊权利,但时刻都要面对万丈深渊,进行高强度的政治斡旋。有时为了自保,皇子们甚至不得不干出一些“荒唐事”,乾隆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就是其中一位。
爱新觉罗·永璘与永琰都是“令妃娘娘”魏佳氏所生,但兄弟两同母不同命
在乾隆的皇子里面,永璘是比较异类的一位。可能天下父母都喜欢幺儿,再加上永璘九岁丧母,乾隆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给了他很大的自我空间。
乾隆对永璘的宠爱,也造成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永璘从小就不爱读书,连满人的“老本行”骑射也不感兴趣。兄弟几个里面,永璘是最不成器的一位,还无法无天,稍微长大点就经常身着便服溜出宫,在外面寻花问柳。
永璘看似不求上进,却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定位,这一点与他叔叔弘昼有几分类似。
乾隆晚年,有人鼓动永璘争取储君,而他并不心动,并说:
“天下至重,何敢妄觊,唯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治理天下的千钧重担,我承受不住,从未妄想过。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和珅的府邸。这是永璘在拒绝他人“美意”,在对乾隆示弱,更是在向永琰投降,希望能保个平安。
永琰当了皇帝,永璘的爵位还是个贝勒。以前的皇帝是他爸爸,现在的皇帝是他哥哥。
哥哥亲政后,觉得永璘没威胁,还晋升他为郡王。不仅如此,在查办和珅后,嘉庆还让弟弟美梦成真,将和珅的宅邸赏赐给永璘作王府。
磕磕绊绊,最终平安落地
永璘的任性,是他在皇权面前的“护身符”,享受完“保命”的福利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1800年,永璘的养母颖贵太妃七十大寿,作为养子的永璘肯定需要表示孝心。按照清宫制度,皇室贺寿送礼都要提前报备。可能从小读书少,永璘不太懂宫中的规矩,直接将寿礼送过去了。
结果这事被嘉庆知道了,那时的嘉庆亲政不久,正需要立威,于是,勒令永璘退出乾清门,并交宗人府议处。新领导上任,还是需要夹着尾巴做几天人。尤其这个领导是自己的哥哥,更要好好调整心态。
可永璘实在扶不上墙,小时候养成的坏毛病屡教不改。嘉庆二十一年,永璘将写给嘉庆的奏折直接交给一个大内太监。
清制,在京人员上奏折需在“御前听政”时直接交给皇帝;非在京人员上奏折,由内廷奏事处转交皇帝。永璘的行为不符合上奏程序,结果被嘉庆扣了工资。
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生命垂危,嘉庆亲自登门探望。可能嘉庆也感受到永璘命不久矣,想帮弟弟“冲喜”,于是,封了永璘和硕庆亲王。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挡永璘的去世。
永璘去世后,谥号为僖。僖,乐也,有过为僖,小心畏忌曰僖,又刚克为僖。永璘才能平庸,未担任职务,一生“乐不思蜀”,无大功亦无大过,僖是对其最恰当的定义。
说起清朝的庆亲王,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庆亲王奕劻。其实第一代庆亲王是奕劻的爷爷永璘。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与嘉庆皇帝是同母兄弟。嘉庆二十五年二月的时候,大概嘉庆皇帝想让这个兄弟走得风光一些,病中的永璘被皇帝老哥晋封为和硕庆亲王。一个月之后,和硕庆亲王永璘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永璘的生母便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令妃,她在十年间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四子分别是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未命名即殇)、皇十七子永璘。其中皇十四子永璐和皇十六子早殇,只有永琰和永璘平安长大,而永琰便是日后的嘉庆皇帝。
永璘出生于1766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此时老爹乾隆已五十五岁,当时乾隆极为钟爱的皇五子永琪刚去世两个月,永璘的出生给老来失子的乾隆稍许安慰,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乾隆对永璘极为宠爱。不过,永璘的母亲令妃虽然备受恩宠,但却非常短命,在乾隆四十年的时候,四十九岁的令妃就去世了,而此时永璘还不到十岁,便由乾隆的颖贵妃巴林氏抚养。
乾隆对失去母亲的永璘更是疼惜。可是这永璘越长大越不靠谱,简直成了问题少年,逃学厌恶读书,游手好闲,喜欢听个小曲子,还经常偷偷溜出宫外,流连民间。而他的同母哥哥十五阿哥永琰温良谦恭,好学上进,甩了他这个十七弟好几条街。
老爹乾隆又是那么好面子、附庸风雅的一个人,又是吟诗作对,又是题笔作画的,对这个不学无术的小儿子也是恨铁不成钢,永璘在老爹面前自然是不讨喜。你看皇六子永瑢在乾隆五十四年时晋封质亲王,皇八子永璇在乾隆四十四年时被封为多罗仪郡王,皇十一子永瑆封成亲王。而永璘在乾隆五十四年的时候只晋封了个贝勒,此后在乾隆生前再无晋封。可见,乾隆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是不怎么待见的。
老爹不疼,可还有哥哥的爱。谁让永璘命好,有个当皇上的十五哥呢!老爹乾隆退居二线当了太上皇,永璘的十五哥永琰当了皇上。头三年,乾隆还是退位不交权,把持着朝政,永琰唯老爹马首是瞻。等到乾隆驾鹤,永琰亲政的时候,肥水不流别人田,永璘的好日子终于来了。首先,一直雷打不动的爵位终于上升了,由贝勒升格为郡王。接着好事连连,大贪官和珅被嘉庆查抄后,他的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宅子被嘉庆赐给了老弟永璘。因为永璘以前曾称若能有和府这样的园子,便心满意足。做哥哥的嘉庆便让小弟的梦想成真。
不过,嘉庆对这个小弟也并不是一味的纵惯。永璘的养母颖太妃七十寿辰的时候,永璘因未奏明,被皇帝老哥惩罚退出乾清门,仍留内廷行走。还有一次永璘把奏折交给了大内奏事太监,程序不合规,又被老哥扣了工资。
在嘉庆二十五年二月的时候,永璘突患重病,嘉庆多次探望这个老弟,并把他的爵位升格为庆亲王,但一个月之后,永璘还是撒手西去了。知弟莫若兄,永璘死后,嘉庆赐给老弟的谥号为“僖”。永璘一生吃喝玩乐,游手好闲,这个“僖”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其实,在明争暗斗的皇权之争中,永璘的与世无争、平庸无为也不失为一种自保行为。只有没有威胁的人才不会受到打击,永璘一生游游荡荡,明哲保身,也落了个善终。
永璘,就是那个,大家都在争夺皇位时,他说只要和珅的府邸那个。他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排行十七,也就是十七阿哥,跟嘉庆帝同是令贵妃所生。大家都知道,乾隆之后,是嘉庆继位。那么在嘉庆继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这个同胞弟弟的,永璘的命运又是如何的?
其一,从经济方面来说,永璘还是生活无忧的。
永璘晋封为贝勒后,分府的时候,乾隆加赏了他一个当铺,大约值48400两,那么乾隆为何会在分府的时候,赏赐给永璘一个当铺呢?有两个原因。
- 乾隆自从六阿哥分府开始,就一直有加赏当铺的惯例,乾隆的儿子们大多在分府的时候,都能被赏赐当铺,有一些公主也有这个殊荣。
- 赏赐给皇子们当铺,可以在以后保障他们的生活,特别是经济困难之时得以正常生活。
而嘉庆继位后,又加封了永璘为庆郡王,所以永璘有当铺这个保底收入外,还有郡王的俸禄可以拿,因此,嘉庆继位后,永璘从经济方面来说,毫无压力。
其二,从居住方面来说,永璘很是顺心。
永璘一直都是养尊处优的,他的性格也很温厚,也是因为他的性格,为他自己争取了一个绝佳的住处。我们先来简单看下他的性格:
- 不爱读书,喜欢游玩,所以不得乾隆喜爱,只封了个贝勒。
- 性格温厚,待人真诚,对下人也宽容
- 毫无野心,当兄弟们都在争夺大位时,他只说要和珅的府邸。
可以看出他对于嘉庆是毫无威胁的,又对人都是很真诚,所以嘉庆帝对他很放心,加上是同胞弟弟,因此嘉庆继位后,也满足了他的愿望,将和珅的府邸赐给他,当然不包括固伦公主和丰绅殷德住的公主府。
因此,从居住方面来说,永璘住在了自己心心念想的和珅府邸,很是顺心。
其三,从犯错被处罚来说,嘉庆对永璘很是宽容。
永璘从小由颖贵妃抚养,而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或许是乾隆小时候曾经被康熙带进宫抚养,尝试到思念母亲的滋味不好受,因此乾隆的十七个儿子,很少有让别的嫔妃抚养的,只有永璘和嘉庆帝从小由别的嫔妃抚养,为何单单是他们两个呢?
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 他们的母亲都是令贵妃,而当时那拉氏皇后已经惹乾隆生气,后宫由令贵妃管理,加上令贵妃也很得乾隆喜欢,因此既要管理后宫,又要陪伴乾隆,而且此时令贵妃已经亲自抚养了两个公主,确实没多少时间去抚育新生的皇子。
- 令贵妃一共生育了4个皇子,然而其他两个都夭折了,或许令贵妃觉得让别人抚育,更好长大。
- 有人说,是令贵妃出生不高,所以皇子不能亲自抚养,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怎么可靠,因为生嘉庆帝的时候她已经是令贵妃,生永璘的时候她已经是令皇贵妃,按位份可以抚养阿哥的。就像雍正的生母德妃,出生比较低,刚开始只是贵人,不能亲自抚养雍正,而后来到了嫔位时,就可以亲自抚养六阿哥了,所以令贵妃是有资格亲自抚养阿哥的。
而永璘,由于从小被颖贵妃抚养,跟颖贵妃感情深厚。有一次,颖贵妃生日,永璘没有禀明嘉庆帝,就私自送了礼物给颖贵妃,这是不合规矩的,所以受到了嘉庆帝的训斥和处罚,令永璘退出乾清门。
从嘉庆对永璘的这个处罚来说,是非常宽容的,没什么要紧,除了念在永璘对颖贵妃的一片孝心,也是嘉庆对永璘的兄弟之情。
除了这次,永璘还有一次做事鲁莽,受到嘉庆的处罚。
有一天,永璘要向嘉庆禀告事情,可是却将奏折交于大内奏事太监,这不符合体制,因此嘉庆罚了他的俸禄。当然这一次处罚也是无足轻重的,毕竟永璘的经济还是不错的。
因此从两次犯错被处罚来看,嘉庆对永璘都是很宽容的。
其四,永璘病重,嘉庆加封他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的时候,永璘病重,嘉庆帝很关心他,亲自看望,还加封了他为亲王,希望让他开心一点,能尽快恢复,然而,永璘不久还是病逝了,此时的他55岁。
以上4点看来,嘉庆继位后,对待他的这个同胞弟弟还是很好的,永璘后半生的命运还是不错的,你们认为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