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请举例,趣味性。
1、广西是唯一一个兼具沿海、沿边、沿江和老、少、边、山、穷七大区域优势的省份。

2、广西是中国的糖罐,甘蔗产量最高,食糖产量占全国60%以上。

3、广西是中国最大的桑蚕产地,这里的气候比江浙更温和,桑蚕一年可多出茧数季。

4、广西玉林除了狗肉,还有全国名列前茅的内燃机产业基地。

5、广西的锰矿储量全国第一,锰是制造硬质合金钢的重要材料。

6、广西的外出务工者绝大多数都去了广东。广东的外来务工者有近1/4来自广西。

7、广西不仅是壮族最多的省份,也是瑶族最多的省份,广西瑶族占全国的六成。

8、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2航站楼是目前广西最大的单体建筑。

9、广西没有宗教问题,没有分裂势力,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高,所以广西是最不担心民族团结的自治区,也是最不像自治区的自治区。

10、北京奥运会最后点燃火炬的体操运动员李宁,来自广西来宾,也是体育品牌“李宁”的创始人。

11、广西是中国两大嗦粉圣地之一,另一个是湖南。

12、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但人口比例还是汉族居多。

13、“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说的是柳州棺材特别好。

14、广西一样有非常缺水的地方,即使一年同样有1500毫米+的降水量,比如桂林以及河池某些地方。

15、广西北部湾银行,原名南宁市商业银行,一个市级地方银行,却没有城市的名字!广西北部湾航空(一般只称北部湾航空),英文名GX Airlines,海航众多马甲之一。

16、广西其实没有所谓“广西话”,广西的方言太多:桂柳话(西南官话的一种)、白话(粤语)、壮话、平话、湘语、客家话等等,桂柳话和白话使用人数最多。

17、广西的柳州是一个工业门类非常齐全的城市,能够制造从牙膏到人造卫星部件的各类产品。

18、广西的河池有“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美誉,刘三姐的故乡也在河池宜州。

19、广西是中国最大木材产区,木材产量占全国1/3。

20、广西人有着你想象不到的语言天赋,因为很多人会讲两至三种汉语方言甚至民语。

21、广西最早的意思是“广南西路”简称,

22、也许对很多国人来说,“战争”不过是电视剧里的东西吧,但是对广西人来说却不是这样。

23、东湖公园是广西最大的内陆湖公园,东湖位于贵港市城区东侧,与东湖公园相连,总面积744.5亩,其中湖水面积688亩。

24、贵港的罗泊湾汉墓群是迄今为止广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西汉早期墓葬。

25、广西的羽毛球项目虽然出不了几个国家队,但是在高校羽毛球界,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26、唐时期的广西,设州之密集,边界之交错,全国找不出第二处,就连中原地区都比不上这里。

27、自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辖区全体公民放假2天。

28、广西没有省会,只有首府;而且首府不是桂林,是南宁。

29、桂林米粉中的锅烧在南宁叫脆皮。

30、广西人的身份证、政府机构牌子上有壮文。但是其实很多壮族人根本读不懂壮文。

31、崇左是广西最晚成立的地级市,由原南宁地区部分县市组成。

32、广西地盘不大,但是气候差异让人感觉不在一个区里面。比如前几天当桂林降温到4度时,南宁人依旧在25度的艳阳天下享受短袖。

33、全国100个大型高铁枢纽站里面,广西上榜的只有南宁和桂林。

34、柳州话里,“拐”是女朋友的意思,“蛇”是男朋友的意思。

35、广西师范大学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同时也是个旅游景点。然而,广西师范学院在南宁。

看了这么多,广西欢迎您~~~~
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在广西活了三十多年。我先说三十个吧,欢迎补充。
1广西桂西北,桂北冬天很冷。
每年到大寒小寒的时候是最冷的,室内外温度在气温在10度左右,甚至可以低到0度左右。御寒只能烤火,添加衣裤。


2广西的少数民族穿的衣服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那些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是用来拍摄的道具服。真实的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蜡染,麻布,土布。

假
3广西人从来不觉得螺蛳粉臭,甚至都没有把螺蛳粉和臭联系到一起。外省人觉得臭都是因为配料酸笋是一种发酵物,它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并不是臭。如果不喜欢,那就不加就行了。

4河池南丹县的白裤瑶被称为人类社会的活化石。
5
6刘三姐家不在桂林,而是在河池宜州,传说她在柳州乘鲤鱼飞升变成仙。

7像桂林山水的风景在广西喀斯特地貌区基本上都有,柳州,河池,百色,来宾,崇左,贺州这一带。

8广西是有海有平原的。钦州北海防城港,靠海平原。玉林,贵港,梧州,南宁平原不靠海。

9广西的水果很多很便宜。比如现在一元钱一斤的柑子,10元削好四个菠萝。

10真正的凉茶是苦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功能性中药汤饮料,王老吉是加了超多糖,减少中药。

11 野生金花茶只分布在广西。
12网上的独特广西腔歌声很多是故意做出来的。都是为了博人眼球,要流量的行为而已。

13粤语发源于广西梧州,叫做白话。
14广西广东都属于珠江水系,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
15
16到1970年代才诞生螺蛳粉,与吃夜宵有关。

17壮话和泰国话基础词汇雷同,可以无障碍交流。比如数12345678910,发音基本一样。
18壮族的昂拳是泰拳的祖宗。
19东盟博览会永久在南宁举办。

20广西第一辆汽车叫做柳江牌,是在柳州制造的木炭汽车。

21广西第一条公路是陆荣廷修的邕武公路(直通他老家)。
22广西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桂柳高速公路,网友调侃也是最烂的。

23广西第一高峰,桂林兴安猫儿山。
24最早咏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名字叫做王正功
25广西中状元、进士最多的县——桂林临桂县
26野生白头叶猴只分布在广西
27广西最早的大学——是1902年清政府在桂林创办的广西大学堂
28广西民国风最浓厚的县是容县。
29广西桂林市和日本熊本县缔结友好城市。

30晚清广西人民打败了法国侵略者。

以前在电子厂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广西的女孩,听她说了很多关于广西的事情。关于广西的冷知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关于广西的冷知识
1.以前看过一个在大街上随机采访的视频,就是询问广西的省会是哪个城市?有很多人都说是桂林。主要就是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太出名了,所以提到广西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桂林。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广西的省会并不是桂林而是南宁市。

2.网上很多人都在声讨广西玉林的狗肉节,其实广西玉林从来就没有专门设置过这个节日。每年夏天的时候很多广西人特别喜欢吃狗肉,大家聚在一起喝着酒吃着狗肉,慢慢的这个节日就悄悄的诞生了。每年在夏至前后,有很多爱狗人士会前往玉林,想让商贩们不要屠杀和售卖狗肉。有时候双方还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但越是这样,每年玉林销售狗肉的数量却不减反增。

3.广西的民风非常的彪悍,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广西有很多农村,因为土地的纠纷常常会发生村与村的械斗。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广西同一个村的人还是很团结的。
4.广西人特别的喜欢吃酸食物,像一些蔬菜豆角,经常拿醋来泡过然后食用。甚至是一些水果比如菠萝也会用醋泡过吃,对于很多外地人来说非常接受不了,但是广西人特别的喜欢吃这种很酸很酸的食品。

5.广西柳州的棺材天下闻名,之所以天下闻名,这里面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唐朝年间文明天下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在任职期间因为突发疾病在柳州逝世,享年47岁。
柳州的父老乡亲为了纪念柳宗元,特地打造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装殓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运回山西老家安葬。经过数月时间,棺材运到了柳宗元的老家,按照当地风俗打开棺材重新入殓,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柳宗元的遗体没有任何的腐烂,并且还是栩栩如生,所以因为名人效应,柳州棺材一下就闻名全国了。

6.全国有80多个地方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广西一个省就拥有29个,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广西的巴马最为出名,目前,广西共有100岁以上老人6000多名,之所以有这么多长寿的老人,主要和广西的地理位置,饮食习惯以及优良的卫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7.广西人每年会选择在农历7月14日这一天过中元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在这一天广西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吃鸭子。为何要在中元节这一天吃鸭子,在广西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逝去的亲人,但是去阴间需要渡一条很长的河,鸭子可以在河面上游泳,这样就可以把人们祭祀用的物品带去给阴间的亲人。所以广西人每年都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吃鸭子。

8.世界上最大的跨径拱桥,就在广西的平南,2018年6月,平南三桥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半大桥在2020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平南三桥全长1035米,主桥跨径575米,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跨径拱桥。
9.在广西的一些西南地区,人们在晚上的时候是不可以剪头发的,因为当地人认为头发受之父母,如果晚上剪头发,父母就会容易生病,或者发生意外,所以当地人不会选择在晚上剪头发。

10.广西是全国拥有电动车最多的一个省份,其中南宁已经上牌的电动车达到了180多万辆,还有很多没有上牌的。在南宁,除了高速公路上,基本上所有的道路你全部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电动车大军。

11.广西是全国水果大省,在百色光芒果的种植面积就在130万亩以上,每年的产量在70万吨左右,产值40亿元以上。
12.广西是食糖产量大省,位居全国食糖产量第一,每年全国60%的食糖产量都来自广西。
13.广西人非常的喜欢吃米粉,他们可以做到一天三餐全部都用米粉来解决,甚至连宵夜都可以是米粉。在广西关于米粉的美食种类有很多,比如柳州的螺丝粉、宾阳的酸粉、桂林的米粉、河池的煮粉等。广西南宁人每年要吃掉至少6亿碗米粉,位居世界第一。

写在后面的话
广西是一个环境优美,空气质量非常好的地方,十年前有幸在广西柳州呆过两年,虽然当地人说话比较难听的懂,但是人还是比较好相处的。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广西看一看,那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柳州人,我来说说我所知道的。如下:
- 广西的壮语和泰国的泰语相似度极高,两语言能互相交流。壮族的昂拳(古壮拳)和泰国的泰拳打法也非常相似。泰国人是不是壮族人后裔?

- 明朝时,广西壮族瓦氏夫人带领广西兵在福建沿海大败倭寇,从此“广西狼兵”名噪天下。

- 清朝末年,所有的对外战争都打败了,只有发生在广西镇南关的“中法战争”打赢了。主帅是广西钦州的冯子材。
- 武则天她妈在不在钦州我不知道,但唐代《容州晋宁县杨贵妃碑记》中记载,杨贵妃出生在广西容县。“一骑红尘妃子笑”,容县也盛产荔枝。

- 清朝“两宫”执政时期的东太后慈安出生在柳州,当时慈禧都得听她的。柳州至今有一条街叫皇后巷。
- 柳州在唐朝时,正式称谓叫“龙城郡”。所以,全国那么多别称龙城的城市中,只有柳州的“龙城”别称是经过官方认证的。
- 刘三姐的故乡在宜州,并不在桂林。只是因为电影《刘三姐》在桂林拍,让人误以为刘三姐家乡是桂林。
- 《新唐书》记载,柳州得名是因其地理位置对应天上的“柳星”。柳星是南方朱雀七宿之一。

- “食在广州,死在柳州”,柳州棺材因柳宗元而名声大噪。柳宗元去世后,遗体运回山西老家。因为有柳州棺材护体,遗体几个月后到达山西尽然没有腐臭。

- 柳州人更喜欢把螺蛳粉当夜宵吃,那是因为螺蛳粉诞生于夜宵文化。八九十年代,柳州工业发达,下夜班的工人最喜欢吃鲜香酸辣的螺蛳粉来提神。
- 很多人以为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地是在解放初才从广东划归广西。其实,这三地在宋代就是属于广西管辖,明清又归广东。

-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500万人。壮族的祖先是布洛陀,也有一个射太阳的神话传说。

- 桂林临桂县是广西出状元和进士最多的地方,新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临桂人。
- 壮族古代是有文字的,类似汉字的方块字。后来新中国给壮族创造了类似英语字母的新壮文,并印在人民币上。

好了,就说那么多了。因为知道有意思的冷知识不多,希望你看了能有所收获!
“云想衣裳花想容”、“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是广西人哦。
对杨贵妃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好像有山西人、四川人以及广西人等三种说法。然而杨贵妃来自于广西容县,这个说法明确记载在欧阳修所编撰的《新唐书》里面。
杜牧的怀古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似乎可以佐证杨贵妃来自广西。我们广西容县的荔枝远近驰名,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不如广东荔枝以及海南荔枝的名声响,但是吃过容县荔枝的人都知道容县荔枝的味道如何。
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也许深藏在其做为广西容县人的基因里面。所以即便她远在遥远的西北长安,依然对故乡容县的荔枝念念不忘。
广西的首府是南宁,而不是桂林。
这个虽然做为广西人需要对外省的朋友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但是似乎更多的人仍然会继续将这件事情搞错。
就像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而不是纽约一样,广西的首府也不是桂林,而是南宁。
然而广西的简称“桂”却来自桂林。谁叫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其实桂林以前做过广西的省会,但是那是民国李宗仁、白崇禧的时候。那是好遥远的时候了。
广西在民国以前没有出海口,是内陆省份。
像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在清朝时候,属于广东布政司的地盘。当然直到今天,这些地方还是讲白话,口音和粤西的云浮、湛江一致。
广西古代是化外之地,也是世外桃源。
王勃在写完《滕王阁序》之后,乘船去峰州探望父亲,在广西海域落水惊吓而死。
宋之问投靠武则天,后来被唐中宗下令处死在流放地钦州。
柳宗元被贬谪到柳州。
宋四家的黄庭坚后来在广西隐姓埋名,逍遥隐居。
在吃的方面:广西的鸡鸭是白水煮了沾料吃得多。很少有看广西人吃辣子鸡的。当然鸭子烤成脆皮鸭的是极限。
广西人爱吃米粉,满大街卖的饭多以米粉为主,简单便宜。还是各种品味的。北方人看了会受不了。
广西卖的包子里除了纯肉馅的,用放几粒玉米粒包的菜包表示看不懂。
广西的烧烤除了烤肉,韭菜,茄子各种蔬菜也可以烤来吃。
广西人早上基本喜欢吃粉或者喝稀饭就咸菜。喝稀饭表示天太热吃不下。
广西人本地人说白话的多,当然也会有说普通话,但会带南普腔调。
广西大部分人会选择去广东打工。饮食习惯差不多。不愿意也基本不会去北方打工做生意。饮食习惯受限。
广西人晚上喜欢去夜市吃食,原因白天太热,晚上才有胃口吃。
这只是北方人对广西人的观察后得出的结论,绝对没有地域歧视。只是生活习惯不同。
广西人大多无法正常读出“嘿撩撩螺”这几个字
广西也有普通话,当然不叫“广普”,而是分成南普、桂柳普、夹壮普等等,所谓的“夹壮普”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广西方言。
整个广西,只有梧州的方言类似于粤语,基本只有语调上的差别,其他地方不说粤语。
广西地区的方言之中,经常会带“咯”、“啵”、“么捏”这样的语气词,外地人听起来怪可爱的。
不过,因为广西方言的影响,广西人通常不能正常读出“嘿撩撩螺”这几个字,就像我们也不能正常读出“妹妹你坐船头啊”这几个字一样。
虽然广西是壮族聚集地,但并不是广西人都懂壮语,而状语听起来跟泰语很像,原本的壮语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用拉丁字母创造了壮语文字。
江浙丝绸产业需要的蚕丝,主要来自广西
江南之地的丝绸名扬天下,历史悠久,因为历史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以为国内绝大多数的蚕丝丝绸产自于江浙地区,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从2005年开始,广西的蚕丝产量就超过了江苏,位居全国之首,2007年,广西的蚕丝产量占到了全球的两成,比世界第二大蚕丝产地印度全国还多。
广西的气候比较温暖,更加有利于养蚕业的发展,除了生丝之外,广西的丝绸产量也相当巨大,全国原料丝绸将近三分之一都产自广西。
江浙的丝绸业原料,大多数来自广西,甚至浙江杭州、江苏南京等地的各种丝绸制品,其实很多都来自于广西,并非江浙所产。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
广西人非常喜欢吃烧烤、水果、粉,还有就是酸嘢,广西人看到酸嘢两个字,都可能不自觉地分泌唾液咽口水。
在广西地方,酸嘢指的是一种将芒果、木瓜等水果,加上辣椒粉、白糖等调味料搅拌腌制形成的酸味小吃,味道酸爽相当开胃。
常见的广西酸嘢,有酸萝卜、酸木瓜、酸刀豆、酸芒果、酸莴苣、酸黄瓜、酸菠萝、酸豆角等等,主要使用比较脆爽的生鲜瓜果。
当地人喜欢酸嘢,也与当地环境有关,毕竟广西维度低,常年都比较湿热,天气一热自然胃口就不是很好,吃酸吃辣有利于刺激食欲。
历史上被划来划去的广西沿海地区
很多人只知道广西的沿海地区,也就是钦廉之地是五十年代从广东划入广西的,然而历史上可没这么简单。
广西广东之名,诞生于宋朝,唐朝时期分置岭南东道与岭南西道,当时的岭南西道不仅包括如今的广西,还包括了海南岛、雷州半岛与越南北部。
宋朝时期置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简称就是广西与广东,而此时的广西就是沿海的,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在内都属于广西。
元朝时期,将广西行省从湖广行省中拆分出来,依旧拥有沿海地区,然而从明朝开始,广西的沿海才被划入广东。
现代之后,为了广西未来的长远发展,在五十年代重新将钦州等地划入广西,阔别海洋数百年的广西,这才再次重新拥抱大海。
柳州是国内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城市
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并非南宁更不是桂林,而是柳州,作为广西的工业龙头,柳州的工业产值占据广西的四分之一以上,增加值占全广西的接近三分之一。
柳州的工业产业之中,最出名的就是汽车产业,东风与五菱是柳州的两大主产汽车品牌。
柳州汽车产业发达的基础,也在于其钢铁产业的发达,柳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产地之一。
目前,柳州是国内人均汽车产量、人均共享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
广西的粉很有名,但说不出哪里的最好吃
广西人酷爱吃粉,但若是说广西哪里的粉最好吃,其实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广西各地的粉都各有特色与独到之处,难分上下。
说不出广西哪里的粉最好吃
广西与湖南是国内最喜欢吃米粉的两个地方,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种类极多。
虽然广西粉非常出名,但是很难说出到底哪种粉更加好吃,因为广西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米粉美食,风格口味都完全不同。
广西的米粉,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广西人对家乡味道的怀念,是一种情怀。
出门的饺子家乡的面,这句话在广西人那里,就变成了出门的米粉回家的米粉。
当地的姑娘与小伙子,甚至都喜欢用“粉仔”、“粉妹”之类自居。
仅仅一个南宁,每年至少消费6亿多份米粉,柳州、桂林等地也是不遑多让。
桂林的确做了很久的广西首府
现代问很多外地人,广西的首府在哪,还是有很多不知道南宁,只知道桂林,因此也就脱口而出了。
然而历史上,桂林作为广西首府的历史的确更久,宋朝时期,广南西路的建置标志着广西的正式诞生,而从那个时候开始,桂林就长期作为广西地方的首治所在。
从宋朝到元明清,直到抗战胜利之初,到广西解放初期,桂林还一直是广西首府,只不过南宁的地位已开始飞速上升。
之后,为了尽快带动广西的发展,更加靠近北部湾的南宁最终成了广西首府。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出自南宋广西提点刑狱王正功,这是他的一首诗,本意是希望学子们学业有成,能像桂林山水一般名扬天下。
你好,小编知道的关于广西的冷知识有以下几个:
1、螺蛳粉里是吃不到螺丝肉的,粉虫不是虫子只是一种小吃。
2、广西有的地方说白话,有的地方说桂柳话,有的地方说壮话。
3、广西并不是只有壮族,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
4、粤语的发源地在梧州……单广州话反过来影响现在的梧州话。
5、桂林机场T1航站楼通航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临剪彩。当时的航站楼规模在九十年代不可谓不宏大,但现在早已无法适应发展。
6、被炒的沸沸扬扬的“玉林狗肉节”其实并不存在,人家玉林官方根本就没有设立这种节日,是当地人喜欢在夏至的时候,聚在一起吃吃狗肉和荔枝而已。
7、2008年雪灾,地处南国的广西是全国八个重灾区之一,但是全国都只知道湖南受灾严重,不知道广西也那么严重。
8、五菱宏光是广西柳州的牌子,你们开的五菱车都来自广西。
9、广西是蔗糖大省,大家吃的白糖大部分来自广西。
10、刘三姐不是广西桂林的儿时广西宜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