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为什么纳粹德国到了二战末期节节败退,内部却没有出现一战德国那样的人民起义?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2关键词:德国,二战,一战,纳粹

为什么纳粹德国到了二战末期节节败退,内部却没有出现一战德国那样的人民起义?

点赞1、海门市 网友:吞星者

1944年7月20日下午四点,留守柏林最精锐的“大德意志警卫营”营长雷麦少校,奉命去逮捕当时在柏林最重要的纳粹分子戈培尔,他接到的是密谋集团成员、柏林卫戍司令哈斯将军的命令:“元首已经死亡,党卫队企图发动政变,警卫营立即封锁政府各部所在的威廉街和党卫队中央保安总局,逮捕宣传部长戈培尔”。于是这位八次战伤的年轻少校带领20名士兵赶往宣传部,在有力部队都被派往前线的情况下,“大德意志营”几乎是左右柏林政治局势的一支部队。



(阿汤哥出演的伯爵上校)

然而就在戈培尔的办公室里,这位具有快速演讲能力的纳粹高级领导成功的说服了雷麦,当场要通了东普鲁士“狼穴”的电话(密谋集团居然未能切断元首大本营和柏林的通讯,可见计划的错漏百出),在电话里雷麦听见了希特勒嘶哑而又熟悉的声音,并立即表态效忠最高统帅,希特勒随即口头晋升雷麦为陆军上校,命令他率领部队镇压在柏林发生的起义,于是以后备军司令部为主体的起义领导机构就这样轻易被粉碎了。

注意雷麦并非党卫队军官,此时奉命飞往柏林抓捕叛变军官的希姆莱还在天上,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国防军的低级军官,在关键时刻只要亲耳听到希特勒的声音,也立即转变立场捕杀起义军官,深刻地揭示了德国人无条件服从权威的性格和国防军遵守誓言的传统。当夜,施道芬伯格上校等密谋集团首脑都被枪决,最有希望接近成功的一次起义匆匆失败了。



(雷麦少校的剧照)

希特勒远比德皇威廉二世更具权威性

一战时期的德国军队统帅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他的位子是继承来的,对军队的统率权同样如此,在德国普通民众和基层官兵中并没有太多的威望,希特勒则不同,从1930年纳粹党参选开始,是通过争取民众支持和拉拢选票上台的,他能够成为第三帝国的领袖除了个人的政治能力外,其实也代表着当时大多数德国人的政治选择,没有足够的选票,无论希特勒如何口若悬河,他还是当不成总理。

从武装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到公然挑战《凡尔赛和约》吞并奥地利,以及不费一枪一弹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洗刷德国一战战败的耻辱,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德国民众逐步将其奉若神明。而不顾普鲁士军官团的反对,希特勒又用闪电战在波兰和法国取得巨大的军事成功,也使自己的地位在军队中得到巩固,你会发现他经常解除高级将领的军职,却无人敢于抗命,因为希特勒对军队的统率力远超德皇。



(施道芬贝格和弗罗姆将军)

党卫队和武装党卫军成为重要威慑力量

这是希特勒的发明和他一直支持扩充武装党卫军的原因,希姆莱党卫队的最重要机构“帝国保安总局”拥有令人谈虎色变的情报网、告密者群体和执行力,这也算是海德里希的“天才”所致,保安总局所属的盖世太保在德国各阶层也包括军队中,安插了大量暗探和同情者,实际上密谋集团从1938年起就多次试图搞掉希特勒,许多次的计划都被党卫队及时侦破和瓦解了。

而到战争末期,多达近百万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充斥在各个战场上,他们对希特勒的忠诚度远高于国防军,虽然在作战中接受国防军战地司令部的指挥,然而在政治上他们对陆军将领也是一种监视和制衡,前线将领的任何军事异动都在武装党卫军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陆军司令官们很难形成拥兵自重的气候,更别提发动武装起义了。

(希特勒被炸懵圈了)

国防军的宣布效忠局限了军官们的思想

“720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施道芬贝格回到柏林后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表弟、大巴黎卫戍司令部处长霍法克中校,后者说服司令官施图尔纳格尔将军迅速逮捕了在巴黎的1200名党卫队和盖世太保军官。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事件没有反转的话,这些党卫队分子几天后大部分会被枪毙,然而当晚上九点希特勒的讲话播出后,施图尔纳格尔将军立即下令释放他们并办酒压惊。毫无疑问,这些党卫军在接到正式命令后一定会逮捕和枪决施图尔纳格尔等人,然而德国军人们就是这么奇怪:既然希特勒没有死,那么就得继续效忠,哪怕枪就要顶在脑门上。

德国国防军对希特勒的效忠宣誓是在1934年8月3日进行的,兴登堡总统去世不足24小时之内,由国防部办公室主任赖歇瑙起草誓言,由陆军总司令勃洛姆堡通令执行的,这样的效忠使绝大部分德国官兵头脑被禁锢,“违背誓言”在他们看来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柏林起义前被推举为“军队总司令”的维茨勒本陆军元帅、主谋贝克将军、后备军总司令弗洛姆将军等人,一旦发现希特勒还活着就放弃了政变指挥,坐等党卫队上门抓捕,性格倔强的最多选择自杀。



希特勒不停的解除和重新任命高级将领的军职,除去战场胜负因素外,难说也是一种政治手腕,这种做法既避免了陆军将领在某支军队任职过长形成个人势力,也在不断的“搓摸”中让这些将领更为顺从,一旦重获起用又兴奋的不行,像龙德施泰特、古德里安等人莫不如此。而德国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刻板性也决定着他们在潜意识里有不安全感和盲从性,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确实不具备武装起义的土壤和气候。

别说这些陆军将领们了,即便是第三帝国最有权势的党卫队头子希姆莱和所谓“帝国元帅”戈林,两个希特勒身边最亲信的人物,当他们在希特勒自杀的之前三天里,稍稍暴露出试图取而代之的念头,希特勒只需要在地下避难室里通过电报发布命令,一个被党卫队抓捕扣押,一个失去全部权力,这个纳粹狂人在垂死前的政治控制力,可见一斑。

(大德意志警卫营集合剧照)

点赞2、大同市 网友:孤獨患者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咋说呢?希特勒的疯狂那是人所共知啊!就这小个,鼻梁骨上那一撮标志性的卫生胡,整个话筒,那叫个激情四射。

原因

搁二战的时候,那叫个狂的没边,脚踹法国佬,拳打老毛子,横行于整个欧洲,那可是蝎子的粑粑——独一份啊。

希特勒更加过分的是,隔着条英吉利海峡和大胖子丘吉尔拿炸弹互怼,天天的整个大喇叭骂街,地球这嘎达所有的强国,他就没有不敢惹的。

回头咱瞅瞅一战,那威廉二世和这阵仗比较起来那算个毛线啊。威廉二世他的权威来自于德国整个官僚体系,效忠于他的是军官。一战整个战争的推进,都是依赖于固有的普鲁士军官团,也就是后来的国防军的军官们。

至于和下层的德国老百姓他这中间隔着这么一层,所以在一战的后期,出现人民起义那是不可避免的。

您再回头瞅瞅小个子那疯狂的希特勒,这是个民选总统,中间啥都没有隔开,这是其一。

其二,钱的问题。

希特勒上台那是在一战结束以后,德国在国际上的所以事情都遭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方方面面的挤压。

再加上那会,地球这嘎达经济不景气,正闹经济危机呢?希特勒之前,那些个政府,忙乎着给各国赔款。

您就说吧,自家的国民都整不饱肚子,你还赔款,这不让人生气吗?

希特勒一上台,啥赔款?都消停消停,直接就给停了,这很符合德国人的口味。

希特勒上台之后,他也不是光鼓着腮帮子喊口号了,也整了点实事,德国民众还是从中得到了一些实惠。

举个例子,他那失业人口从1933年的六百万到了1936年直接就变成了一百万。

那他是怎么办到的呢?很简单国家投入各种建设,1932年德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而之后更是推广修路,到了1945年的时候,整个德国以及修了四千公里的高速公路。

这么做不仅吸收了大量的闲散人员,还创造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跟着又在1936年推出了四年备战计划,拉着所有德国佬搞枪搞炮搞军队。您就说吧,这一块又吸收了多少的闲散人员,创造出了多少的社会财富。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就会感觉跟着这希特勒他就有好果子吃,所以希特勒和民众的隔阂又少了好多。

但钱这东西,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解决的办法就是从银行借钱。

这钱借出来,花的时候是挺痛快,可要还的时候,这可要肉疼老半天了,咋整?

两种方法,要么赖账,要么抢劫。赖账?这你就别想了,银行被你赖了账,回头他就给你破产了,这一家伙下去,那是饮鸩止渴一般的找死,没人会干。

那么只剩下抢劫了,那抢谁呢?话说这犹太财团那会横行整个欧洲,但凡是有点利润的行业都能瞅到犹太人的身影,所以犹太人那是个挥金如土的阶层。洗劫犹太人,这一举措前前后后就拿到了六十亿美元。

而且这还有一个好处对德国的社会财富进行了再分配,这一家伙下去,开心的当然是所有的德国人。

后来,这就走向了打劫整个欧洲,话说在一战的时候,德国人被羞辱的场景,还深刻在德国人的脑子里。

可二战一开始,希特勒就给德国人打了一针兴奋剂。那些个普鲁士军官团提出的方案,总是被否决,希特勒总是能适时的提出自己的方案,而这方案却总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施成功,把曾经骑在德国人头上的货一脚丫子给踹趴下了。

所以当希特勒把法国佬踹趴下的时候,希特勒在德国人的心里,已经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这么说吧,你就算是千军万马搁那起义,只要希特勒那小个往那一杵,那小嗓子往那一吼,得咧,回头你这领头的就一定会成为一光杆司令。

所以这种情况造就了,希特勒原本就这小子一个人在疯,这个时候,全德国人跟着一起发疯了,整个国家都疯狂了。

咱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

这是一次最接近成功的叛乱。话说这时间是1944年七月二十号,下午四点。

这时间点上,希特勒蹲在狼穴里和老毛子搁纳尔瓦扯皮呢?作为马后炮的咱们都知道最后的结局是老毛子把希特勒给干趴下了。

而蹲在柏林的卫戍司令哈斯将军,感觉这是个好时间,这就发动了叛乱。

叛乱的过程也很简单,他直接下达了命令:“小个子希特勒已经完蛋了,而他的党卫军要发动可耻的政变,快去把这帮混蛋都抓起来,尤其是那个该死的戈培尔!”

好了,这份命令直接发给了当时大德意志警卫员的雷麦上校。

这位上校直接带着二十名士兵,踹开了戈培尔办公室的大门。话说这戈培尔一辈子那是耍嘴皮子起家的,这雷麦上校最不应该的就是听了戈培尔那嘴皮子。

一顿口水下来,雷麦允许戈培尔给狼穴打一通电话,就这一通该死的电话,雷麦就听到了希特勒那特有的咆哮。

而雷麦一个立正,立即表示效忠希特勒。好吧这转变比翻书都快,希特勒直接任命雷麦为陆军上校,把所有搞起义的都抓起来。

这一家伙后备军司令部所有的头头脑脑们都被抓了起来,一起被枪毙了。

至于您说的反抗,整个过程都没有瞅见到。

好吧,希特勒在德国人的心中占据的分量太重,除非他被弄死,不然一旦听到他的声音,或者瞅见他那标志性的小个子,玩反抗的一准就剩下一帮子光杆司令,没几个大头兵会听你的。

所以德国国防军那帮子军官,一直都是在搞刺杀,来干掉希特勒,而不是想着去搞啥起义,或者整编啥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点赞3、信阳市 网友:翎血姬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

二战末期,随着苏联红军向西挺进,进入德国本土,纳粹迎来了末日的恐怖。当时居住在东普鲁士、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等地的德国平民万分恐慌,往往来不及准备就冒着严寒逃出城市,道路上挤满了逃亡的德国平民。德国平民组成的长长队伍向西蹒跚地跋涉着,身后拖着货车,车里装着救下来的财产。人们回忆:“路上挤满了逃亡者、货车和行人。一旦有人叫道:‘俄国人来了!’人们一下子就变得恐慌起来。”。所以德国人哪有心情起义,他们剩下的只有惶恐和逃命了。一战德军其实并没有完全失败,他们在前线依旧在僵持,但二战德军已经兵败如山倒了,根本没有起义的时间和空间。

火车站里充斥着混乱和绝望的场面,人们争相挤上开往西部的最后列车,把别人从闷罐车里推出去。德国人害怕苏联红军的复仇,如同一名苏军士兵在信中写的那样:“德国必须要尝尝眼泪的滋味。地球上笼罩着令人胆寒的恐怖氛围,希特勒就是制造恐怖的那个人,德国人为这些恐怖而庆祝。如今,德国要接受可怕的惩罚,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了。”

德国人还记得希特勒的夸口:“给我十年时间,你们将拥有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家园,你们将认不出你们的城市!”希特勒的这些话现在都只能用来挖苦和嘲笑。战时每个德国人都会喊的口号,比如“胜利万岁”和“嗨希特勒”,现在都销声匿迹,悄无声息了。至于德军士兵们,此时只剩了一句自嘲的名言:“享受战争,因为和平将带来地狱。”

德国电影《冒牌上尉》重现了这段肆意“处决逃兵”的混乱历史

德军士兵的士气不断低落,出现了崩溃瓦解的迹象。于是纳粹用恐怖手段惩罚士兵,强迫士兵战斗。到战争末期,德军士兵已经习惯于每天看到有士兵被前线军事法庭执行死刑,习惯于看到战友们的尸体被挂在树上、路灯杆上和桥头,尸体上还挂着标语牌:“我是失败主义者”,“我是逃兵”,“我是懦夫”,“我拒绝保卫德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军事法庭共判处3.5万名士兵死刑,其中有1万多人都集中在战争末尾的这段恐怖时期。

德国电影《冒牌上尉》重现了这段肆意“处决逃兵”的混乱历史

除了处死自己人,更要处死敌人。当时盖世太保头目海因里希·缪勒有名言:“我们不会再犯1918年的错误。我们不能让国内的敌人活下去。”于是战争末期纳粹大规模处决集中营囚犯。至于希特勒,更是陷入疯狂,对 德国国民彻底失去希望。1945年3月19日,希特勒签署了那道著名的命令,即“帝国领土上的毁灭性措施”。希特勒命令,毁灭德国领土上的一切设施和资源。他说,战争失败了,民族也就失败了,也就没有必要保护民族的生存;德意志民族在战争中成为了劣等民族,不用为劣等民族保留未来。不过,希特勒的命令已经没人去执行。

1973年苏联经典谍战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的海因里希·缪勒了,台词是亮点

最后,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中自杀,历史学家形容第三帝国像鬼魂般消失了,只留了幸存的德国人必须面对的混乱:“全面的、令人费解的混乱。”这就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参考资料:东方战事——希特勒的东方灭绝战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点赞4、怀化市 网友:鯉魚旗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我来为诸位具体分析一下吧。

第一点,二战时的德国人和一战时的德国人战争心态不一样。二战时的德国人有着多出的复仇正义性的心理,因为他们在《凡尔赛和约》中受到了过度严苛的惩罚,而希特勒的上台也正是利用了民众渴望自强和尊重,打破不平等束缚的心理。

而反观一战,士兵们最后会发出“为什么而战”的疑惑,他们也逐渐明白自身战争的非正义性。而二战的德国士兵还可以嘴硬道——“为了我们正义的复仇,为了洗刷凡尔赛和约的耻辱,为了全新的德意志帝国和他人民的利益。”
(希特勒特意选择了当初签订一战投降条约的车厢)

这就像在抗日战争之前,没有像今天这么多的人仇视日本那样。

众所周知,一战末期,德国人已经几乎要胜利了,俄国爆发革命,英法两国的力量已经接近枯竭,如果不是美国出于利益参战的话,协约国就要被打垮了。

9月29日鲁登道夫要求政府在军队尚能坚持的情况下,与协约国主动议和。注意,原本德国与协约国拟定的是和平谈判,可在德国解除武装后,协约国的态度又变成逼迫德国无条件投降。关键是,面对英法两国倨傲的态度,他们根本吞不下这口气,因为英法两国不断找美国借钱进行抵抗,被德国揍得半死不活的时候,美国怕死了没人还贷款,只好进来掺和一脚。

所以,在曾经于日德兰海战重创英军的德国海军心中,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失败者,所以他们宁可凿沉自己的战舰,也不愿意让他们落入英国人手里。

所以说《凡尔赛和约》是在民众极端愤怒和抵制的情形下被迫签订的,这也是后来希特勒借此大加文章的地方。
(抵制和约的示威游行)

第二点,就在于当时的不同的社会状况和战争形势带来的影响。

在一战末期,德国的日益严峻的补给问题使得主要食品的供应量下降到战前的12%以下,因饥饿死亡超过75万人,自然会引发反战立场和大规模罢工。

而希特勒却很精明,他知道自己受支持是因为带来了高就业率和充裕的消费品,所以他一直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和民众的生活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标准,没有动员这部分力量去对外战争。所以直到战争末期,德国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数没有比战前少很多。

那么战争形势指的是什么呢?就是纳粹德国和苏联军队的暴行。因为纳粹德国犯下了太多暴行,即便投降即便推翻希特勒苏联也不可能原谅他们,而苏联本身在反攻柏林的过程中也犯下了战争暴行,柏林的德国民众一方面受纳粹的洗脑宣传,一方面也目睹了逃难过来的东部难民的遭遇,所以更加相信苏联人是魔鬼。

他们自己本身的宣传也让人感到害怕——“日耳曼人是一个女巫,我们踏上了她的土地。……日耳曼,你这个邪恶的女巫,你就在死亡的舞曲中旋转吧,燃烧吧,哭泣吧!报应的时刻到了!”

而反观一战,德军战争罪行比纳粹德军要好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最仇恨的法国军队开进德国本土之前,德国的民主政府就诞生并且达成停战协定,所以德国本土市民并没有感受到敌人复仇的恐惧,推翻德皇的军事独裁政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二战末期,德国人民根本不敢!就算他们认识到了纳粹政权的邪恶,也只能跟着纳粹混,因为纳粹起码不会伤害自己的人民,而如果他们推翻纳粹,那岂不是让苏联人的进军更快,那岂不是下场让悲惨。正是因为这样,当时的德国人希望英美联军能加快速度,在苏联人之前占领柏林。

第三点,希特勒的权力比曾经的德皇威廉还要大,元首比皇帝更加独裁,更加专制。同时,希特勒的纳粹党也是将权力的触手伸向了国家的各个层面,从冲锋队到党卫军,一步步强化自己排除异己的工具,

同时修改国防军的信仰,由忠于国家和政府变成忠于元首。在纳粹党的洗脑宣传下,民众对于纳粹德国的忠诚度还是到了较高的水平。

不是没有思想上的抵抗,但像社民党,明认教会,这样的带有拒绝纳粹独裁的组织都受到了残酷的镇压。

希特勒太强势,像战时的命令,将领们即使不认可也不敢反对。直到1944年,才有了联合起来刺杀希特勒的勇气,可惜还是失败了。

所以总结起来,二战末期的德国,比之一战末期的德国,人民更愚昧,被纳粹洗脑严重,同时他们即使不满纳粹,也更害怕反攻的苏联。

点赞5、安丘市 网友:念卿天涯

这个问题提的还挺有水平。一战没有打到德国本土,直接原因就是德国十一月革命,迅速得到了国内各地的激烈相应,好战的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新政府立马向协约国投降;反观二战,除了上层国防军军官对希特勒采取了多次不成功的暗杀以外(比如,最著名的“女武神计划”——冯.施陶芬贝格伯上校对希特勒实施暗杀,尝试政变夺取的行动),德国本土甚至奥地利的老百姓,尤其是劳动人民,并没有出现像一战末期那样的反政府大起义,不少百姓甚至在最后的柏林战役中,加入“人民冲锋队”(下图)自愿成为炮灰,为元首和第三帝国垫背。
训练使用反坦克榴弹
这些老百姓之所以心甘情愿和元首一条路走到黑,那是因为前面几年是真正得到好处了,当然要拼劲老命捍卫这个让德意志民族重拾自信,让全家吃上饱饭的政权。

第一、希特勒疯狂的的表象后面潜伏着一颗精明的心,他早就领悟到:人民,你伤不起。

希特勒、戈培尔等人吸取一战德国战败教训(一战德国因为后方民生问题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发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才迅速战败),所以从上台执政开始,就拼命地拉拢讨好民众。

事实证明,纳粹取悦民众,搞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还是有一套的。

在国内,纳粹政府首先进行了货币与金融改革,缓和了经济危机。同时各种名义打击犹太资本家,甚至赤裸裸的要求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上缴和捐献活动,进而又发展到直接没收。这样,短期集聚了大量财富。同时利用普通德国贫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里,还被劳动人民看成了杀富济贫行为,受到底层人民的拥护。(下图,1938年水晶之夜过后,德国老百姓经过被袭击的犹太商店,面带喜色)。将犹太人财产拿出一部分补贴德国选民,换取支持。同时,类似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兴建公共工程、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鼓励发展汽车产业和其他工业大量军事订单刺激容克企业,各种措施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工资收入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从魏玛时代33%的失业率(只统计了适龄男性,妇女不在统计范围内),到了36年柏林奥运会前,德国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当然只限于男性),已经俨然成了世界强国,老百姓不但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的工薪阶层也能担负起私家车,或者出国度假。二战开始后,纳粹政府更是时刻警惕重蹈一战覆辙,尽量避免把明显的把战争负担转嫁给国内人民,并且拼命地拉拢讨好民众。

比如,1943年3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德国在东线的闪电战破产,开始转攻为守,这一时期,德国的税收方针是:1、战争期间不对普通公民增税;

2、即便征税,起征点也应提高至6000帝国马克;

3、现役军人家庭的优惠要翻倍,加强对新生儿和多子女家庭的补贴。

4、必须控制日用品价格,对其免税,同时对日常生活用品要保障生产供应,不能让国民明显感觉到战争对个人带来的压力。直到44年下半年前,在盟军的不断轰炸中,德国工厂还没有全部转为战争服务,居民日用品的生产还占了一大部分。

但是,在二战中后期,德国四面临敌,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钱和物资。这么沉重的财政负担,还不能伤到自己人,于是,纳粹自然把魔抓伸向了占领区人民和犹太人,这方面本文就不多赘述。

第二、重拾了德国的民族自信心,让老百姓走出了一战战败和经济危机的阴影。

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非常孤立,周围的国家对德国除了压榨就是算计,骄傲的德意志民族一下子蔫了。纳粹开始鼓吹社会达尔文论,各种手段证明日耳曼人是最高贵的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的劣等民族应该为优秀的雅利安腾出生存空间。

加上动不动就穿的帅帅的,搞个“惊天动地”的大型团体公众活动,上至35年纽伦堡大会、36年柏林奥运会(最早的高科技奥运会),下至村镇普通中小学的“青年团”游行。激发起了德意志人骨子里的法西斯式的审美——欢盛大的仪式,完美修身的制服、雄伟的建筑,精致的机械和饰品,健美挺拔的身姿,高贵纯正的血统,战无不胜的神话......

让德意志民族成为完美典范,觉得自己“棒棒哒”,增强民族自信心,国家自豪感爆棚。所以,在二战的普通德国老百姓眼中,让德意志人扬眉吐气的神圣使命是由纳粹党完成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推翻它呢?

1936年德国承办的柏林奥运会,搞得十分盛大而辉煌,绝对的惊天动地,更让德意志人加深了自己是世界上优秀民族的认知

第三、纳粹洗脑般的宣传术。

纳粹及其善于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宣传洗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新兴媒介技术兴起的时代,无线广播,有声电影,摄影可谓当年的新媒体,其传播速度,效果像今天的移动自媒体一样吸引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利用当时德国人的非理性心态和民族复仇心理,纳粹政府不惜代价的动员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向人民灌输纳粹思想,戈培尔曾说过,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当时德国人民被宣传洗脑的有多狂热,举个例子,为了不给优秀的日耳曼民族拖后腿,甚至自愿把自己的残疾子女送去安乐死,或者去做绝育手术。纳粹宣传部拍摄的“安乐死”项目宣传片中的内容,地点德国某精神病院,目的是向国民宣扬净化日耳曼民族的“安乐死”项目的必要性。

总之,还是开头的话,纳粹充分吸取了一战教训,一直在拼命讨好大多数国内老百姓,投桃报李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德国本土没有发生大型反专制起义。况且,在非常态的环境下,比如,高度专制和循环洗脑模式下,普通公民是很容易被愚弄的。

点赞6、鹤岗市 网友:奔雷拳

这是个难得的好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简略回顾下一战末期德国遭遇了什么。

1918年,德国辛苦策划的鲁登道夫攻势落花流水,在距离巴黎六十公里的地方被美英法三国大军迎头痛击,而且揪着不放一路狂扁。由于德军前期推进太快,后面新占领地区根本没来得及修工事,以往的旧工事也在作战中损失殆尽,因此一路撤下来居然无险可守。实际上,和北方一半富庶领土沦为拉锯战战场的法国不同,德国境内当时几乎没有受到啥战争破坏,如果真收缩防线到国内,把协约国军队放进来打,指不定谁输谁赢。

但恰在此时,得知德国全军败绩的消息后,犹在苦苦支撑的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或分崩离析或改换门庭,内部饱受封锁和配给制折磨的工人农民市民和水兵也在各路政党的带领下掀起暴动狂潮,包括基尔港水兵起义,慕尼黑工人革命等等,此起彼伏。当时,犹太人因为免服兵役的优惠,逐渐掌握了后方的各类基层行政权利,部分犹太人和起义领袖又心向革命,傻天真的认为 认为推翻愚昧的君主制建立不可描述的新制度,能给德国人带来一个幸福的未来,这部分人有知识有文化有能量,所以他们掀起的暴乱狂潮很快就席卷了全国。在此情况下,鲁登道夫与兴登堡只好做出了停战求和的决定 注意,是停战求和,而不是投降,因为这是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来的一战解决方案——无兼并无赔偿的和平方案。但德国内部的混乱和协约国的言而无信最终让他们的一厢情愿之举演变成了丧权辱国的投降仪式,并最终演变成了割让了德国7%领土和14%人口的凡尔赛合约。

战后 ,英法在赔款问题上花样百出,甚至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人民不得不背负上沉重的战争债务。而新成立的波兰等国也趁德国虚弱之际,开始入侵德国。总之,德国人民在关掉了战争机器,推翻了霍哼佐伦王朝的统治后,并没有如愿以偿得到列强许诺过的期盼已久的安定与繁荣,反而被无情的现实啪啪啪啪啪啪啪啪抽起了大嘴巴,直到希特勒上台。

希特勒对德国一战的战败是感同身受的,因此他的很多反动做法,包括取缔德国某党、取消一切自由派政党活动的自由 甚至宗教政党或和纳粹党曾并肩战斗过的兄弟党派也不能幸免,甚至大肆屠杀犹太人,将自由知识分子或不认同纳粹主张的各色人物投入集中营等等,总之 各种可能存在不同政见的组织团体都遭到了取缔和扼杀。这一切被称为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客观上却是对一战的一次纠偏,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在二战末期敌人兵临城下之际也忘了造反是咋回事——因为能挑起这头的人才,全被希特勒事先抓起来或被处理掉了。

点赞7、惠州市 网友:心底旧人

在人类战争史上,有个国家你一定不会忘记,这便是德国,德国在二战可谓是臭名昭著,因为希特勒的指示,大肆侵犯邻国土地,并且对犹太人造成了很大伤害,虽然战后德国领导人向全世界所道歉,但战争伤痕是无法抹平的。当时德国所代表的法西斯,多线开战攻伐欧洲,在多个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战胜了德国,不过德国即使到了二战的最后阶段,内部人员依旧狂热,对比一下一战时的反抗起义,二战末期的德国人,内部为何没有出现人民起义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难,主要是两者的区别,一战与二战的战争目的也不同,在一战的时候,德国内部自己选择其一,希望战争可以快一点远离他们,即便当时德国还没有全方面溃败,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法国攻入了德国境内,更是给当地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凡尔赛条约让德国失去了许多利益。此后德国陷入了长期经济萧条,德国民众的内心自然也发生变化,因此催生出了二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二战是一场反抗行动。

反抗昔日所签署的凡尔赛条约,所以他们支持希特勒,也乐意把战火带到欧洲各国,不过当时也是纳粹宣传的好,让许多民众坚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可以说纳粹利用了德国民众,来完成自己的目的,你了解过这段历史的话,会看见许多德国人即使到了二战后期,仍旧不肯投降,依旧坚持自己可以胜利,这就是以上就说的宣传到位。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口的问题,战争是需要人的,并且德国属于多线作战,战争使得大量德国男青年参入其中。

只要有战争的话,那么就肯定会出现死亡,所以当战争结束以后,德国已经没有多少男青年了,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女性去完成,这里就回到了我们所说的起义,一般来说起义是需要人力的,并且主力还是男性,可是有武力的男性,全部派去前线打仗,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以及一大帮妇女,那么谁来扛起这个大旗?再者说,这个时候的德国人,还沉浸在纳粹的洗脑宣传中,自然不会选择去起义了,当然也有头脑清醒的德国人,可是有心无力。

还有就是对苏联的仇恨,苏联与德国可以说恩怨已久,并且对待德国这个对手,苏联也是丝毫不手软,攻入德国时也是做了很多坏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众的仇恨,当国家进入了颓势时,德国民众宁愿和国家共存亡,反抗也会更加激烈。其实希特勒在战败的前一两年,就预知自己的目的应该无法达到,可是他拒绝接受各种坏的讯息,内心坚信自己是可以赢的,这一点跟德国民众还有一点类似,这也是起义无法出现的一部分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盖世太保,这个名字是德语直接音译出来的,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国家秘密警察,也可以理解为特务,对社会人民进行监控,当时盖世太保的势力,已经渗透了德国社会大部分领域,并且还有很多集中营与监狱,他们拥有拘留控制人的特权,所以这些人大肆残害犹太人、普通民众、以及共产党等,在30年代的时候,盖世太保就有十万名兼职的密探,除此之外,保安处还有三千多个专职密探,兼职的更是高达三万多名,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一般大型活动保密性是没有的,更别说私下组织起义了。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看法,综上所述,当时二战末期的德国民众,想要内部起义的话,条件根本就满足不了,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更别说还有那么多密谈监视了,因此二战末期,德国内部没有出现起义的活动,与国家同生共死的人倒是很多。

点赞8、禹州市 网友:友珍。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的确,二战末期,除了苏联攻入德国本土后,在德国军官当中出现过一次刺杀希特勒计划失败外,并没有其他的起义等活动。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战

一战中,德国国内选择自己起义,是希望能尽早的结束战争,尽管当时的德国军事还没有全面失败,当时的德国都认为这样可以体面的结束战争,但是结果事与愿违,法国进入德国,对德国国内进行大扫荡,一纸凡尔赛条约更是让德国痛到了骨子里。

此后德国国内便是长时期的大萧条,这让德国人民认识到如果战败就不存在体面。

而二战的爆发,对于德国人民而言,主要是为了反抗凡尔赛合约,因此他们支持元首,支持战争。

加上纳粹的洗脑宣传,很多德国人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口

战争使德国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当战争结束时,德国国内几乎没有什么青壮年,大部分的重建工作都由女性来完成。

起义是需要人通过武力去完成的,有武力的人都被征调参军去前线打仗来,让谁来造反呢。

盖世太保

盖世太保渗透并控制着德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德占区,拥有大量监狱和集中营,利用发布监护拘留令和押送集中营的特权,大肆迫害和残杀犹太人、共产党人、民主人士和无辜居民。

盖世太保有"预防性逮捕权",可以不经法律程序将人投入集中营。海德里希在德国遍布特务网,仅在30年代就雇有10万名兼职密探。此外,保安处还有3000人的专职密探和3万名兼职密探。

苏联的暴行

苏联军队攻入德国本土后的所作所为比德军在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民更加痛恨苏联人代表的盟军力量,宁可跟自己的国家共存亡也不会站在苏联这一边的。

以上就是二战末期德国没有出现起义的原因。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点赞9、伊春市 网友:梦毁人离

二战后期德国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但是德国国内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德国国内没有发生大规模起义,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心里明白,如果发动起义推翻希特勒的统治,那么德国仍然难逃战败国的命运。一战的教训让德国人不愿意再去发动起义,在一战后期,德国人民推翻了德皇的统治,胁迫政府向协约国投降。结果德国丢失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海外殖民地损失殆尽,东部和西部的领土分别被法国和波兰蚕食。

由于《凡尔赛条约》的制约,德国只能拥有10万人的军队,在战胜国的压迫下,德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希特勒能够获得德国老百姓的支持,主要就是因为他上台之后振兴了德国的经济,让德国军队重振雄风。德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比较信任希特勒,他们寄希望于希特勒能够带领德国走向复兴。即使在战争一败涂地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希特勒能够赶走盟军,或者同盟军签署停战协议,避免出现一战时期的悲惨结局。

在二战的最后阶段,希特勒的手中仍然有着数百万大军,只是德国的经济已经崩盘,没有能力继续支撑战争。在柏林被攻克后,希特勒在柏林自杀,他的继任者们向盟军主动投降。而在德国投降之后,整个德国被盟军分裂成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两德才最终统一。

假如老百姓发动起义推翻希特勒的统治,德国的结局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德国的老百姓宁可相信希特勒能够反败为胜,也不愿意主动的向盟军投降,毕竟他们在一战的时候已经吃过同样的亏。德国的老百姓不肯发动起义,还和苏联军队对德国境内平民的报复有一定的关系。苏联军队在攻占柏林后,对待德国平民非常的残暴,犯下的强奸案就数以万计。当然希特勒的部队在进攻苏联的时候,也采用过同样的方法对待苏联的百姓。

同时希特勒对于德国国内的控制非常严厉,德国国内有盖世太保进行监管,假如有人想要发动起义的话,很快就会被盖世太保处理掉。不过希特勒的统治并非完全的稳固,在德国战败之前,希特勒的军官们曾经发动过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想要夺取德国的控制权,不过这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了。

点赞10、怀化市 网友:似初i

1918年11月3日,8万名水兵在德国基尔港举行起义,并宣布成立了德国第1个工农代表苏维埃,德国11月革命爆发。犹如压倒骆驼的最有一根稻草,本就因两线作战、败局已定的德国,被迫放弃了最后的孤注一掷,宣布停战,第1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德国就是在这个车厢内签署停战协定

然而,到了第2次世界大战末期,同样作为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同样被盟国打得落花流水,虽然与一战的节节败退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德国内部却没有爆发如同一战基尔港水兵起义那样的大规模人民起义。

为什么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并没有遭受一战末期德国政府的遭遇呢?都是败局已定,为什么德国人民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都是由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目标也惊人的相似:后起之秀的德国试图挑战老牌列强英、法等国的地位,获取更多的殖民地资源和市场。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大的不同是普通德国人民的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次世界大战,无论从发起还是战争过程中,都与普通德国人民并没有什么关系。一战完全是德国皇室和德掌控德国的容克贵族贪婪的结果,哪怕是在战争过程中,德国的统治阶级依然大发战争财,因此,德国民众对于一战时期德国的统治阶层并没有多大的支持。

然而,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却截然不同。首先,虽然希特勒是个战争狂人,是个大屠杀的刽子手,但是,希特勒却是按照选举的规则,民主选举产生并上台的。

因此,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是受到德国民众普遍支持的。既然纳粹德国本身就是德国民众自己的选择,德国人自然也没有推翻自己民选政府的必要。

曾被全民狂热支持的纳粹

其次,则得益于希特勒及纳粹党强大的煽动能力。从不名一文的维也纳流民,到德国说一不二的元首,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崛起并成为德国的独裁者,这与希特勒强大的煽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希特勒之所以能够煽动大部分德国民众,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一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人其实并不服气,而德国在一战后遭遇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更激发了德国人复仇的心态。

英法等战胜国对德国的压榨和经济大萧条对德国经济毁灭性的伤害,也使得国人普遍陷入了困顿的生活状态。在此局面之下,希特勒实行经济改革,大肆扩充军备,使得德国的失业人口急剧下降,一方面又鼓吹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使得德国人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在这种局面之下,希特勒自然获得了绝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

希特勒

最后,对外侵略扩张,其实也是德国人共同的选择。德国在二战时期,以一己之力几乎挑战了全世界,德国贪婪的胃口令人震惊。

纳粹德国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除了希特勒偏执的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以及庞大的野心之外,德国人的狂热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无论希特勒如何天才,如何有能力,没有广大德国人民的支持,希特勒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在二战时期德国的对外侵略扩张,是普遍受到德国人的支持的。既然如此,战争处于劣势的二战末期,虽然德国的失败已不可避免,虽然德国本土都已经被盟国攻陷,但是,既然对外侵略扩张是德国人民共同的选择,这样的后果自然也需要大家共同来承担。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再加上纳粹德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从始至终,纳粹德国内部都没有爆发规模较大的起义和反抗。反倒是侵略战争主力的德国军队内部,多次掀起了针对希特勒的刺杀,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绝妙的讽刺。

点赞11、朝阳市 网友:绕指柔肠

一战的例子摆在那还不清醒?

离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条件才二十多年,德国人已经被政治诱降过一次了,还要再来一次?

1918年的惨案历历在目,协约国的封锁并没有在德国投降之后就解除。最后导致了四年世界大战都没出现的大饥荒居然在和平时期出现了。德国人也不傻,投降一次了,还要再来一次?

二战能打起来就是因为协约国对德国的欺骗,政治上的欺骗也就算了,在封锁上的欺骗那才是让德国人下定决心反抗的根本原因。一战是皇帝想打,二战是8000万德国人民想打,所以一战的战线还在法国境内,德国就投降了,而二战德国从诺曼底一路打到帝国大厦,原因就是每一个德国人都想打。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威廉二世那个白痴要是能有半个盖世太保,德国也不至于输成那个熊样。一战的战争模式简直太简单了,蹲坑的一方总是有巨大的优势。德国哪怕打不起了也可以防守,守到最后至少能守出个和平协定而不是投降书。

法国已经被打崩了,要不是美国参战给了法国信心没准法国就投了,英国那3000多万人口也堵不了多少枪口,况且英国也没有亲自上场的传统。剩下的就是美国了,让美国牛仔一路尸山血海铺到柏林看起来更扯淡。所以德国只要镇压国内的反战声音,接着防守就好。然而,威廉二世是个白痴,容克贵族也高高在上,根本做不到这些。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