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有些士大夫选择投清自保,相反宋朝有些士大夫选择投海自杀,对此你怎么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你说明朝,有多少是官员投降清朝,宋朝有多少官员投海自尽?它们之间隔了一个朝代,隔了一个元朝。
实际上依我看宋朝不是一个完整的朝代。在北边先后有过金国,辽国,在西面儿还有我夏国,宋朝的疆土也不算大。那时的东京汴梁好像挺繁华和发达,从《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好像是重文轻武。在朝廷当中奸臣当道。 在历史的几个朝代中都受外敌的侵扰。最终宋徽宗等朝廷官员3000余人俘虏到吉林的农安。受尽了亡国的耻辱。
你说的是到了南宋时期,元朝军队攻打南宋的京师。那是在1279年3月19日的。厓山海战,南宋主将张世杰主张决一死战,他带领军民近20万人迎击元朝部队,元朝带领蒙古人1000余人,汉人20000余人,与南宋军民进行了生死决战,但不敌元朝侵略军,南宋全军覆没。
此时,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随之而来的还有翰林学士刘顶孙,礼部尚书徐宋仁,兵部尚书郎茅,史部侍郎,枢密侍郎等大批官员纷纷跳海殉死,整个海湾死尸数万人,真是惨不忍睹,南宋灭亡。
再说许多明朝官员投靠了清朝朝廷,他们看明朝已经灭亡,第一要找个生活的活路。他们有许多官员受够了明朝后期腐败的 熏染,也要弃暗投明。
据说明朝镇守辽东的洪承畴将军被俘时也是立而不跪,三番五次说服都不好使,最后皇太极派他的爱妾庄妃去了。通过一宿的说服果然见效。说是这里有个传闻,不知道是真假。洪承畴就降服了。
清朝入关,有很多明朝的官员降服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不然的话,清朝就那几十万,怎么治理这么大的一个中国。在投靠清朝的官员中,洪承畴的官儿最大,在他的带领许多官员都倒向了清朝,有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祖大寿等人。这些人为清朝巩固和发展贡献不少力量。虽然吴山桂在半路期间有些反复。那也是再所难免。
这会网友说,有投海自尽的,有投降的,怎么看?也不能说投海的就全对,投诚的就全错,得按当时的条件当时分析。现在没法加以评论。
《作者原创》
谢邀请:
历史上明朝士大夫选则投降自保,是因为士大夫家产家祖庞大,自己死了为国尽忠无所谓,可几百家人是促使士大夫投降的主要原因。清兵进关后各地选择投降,除四川云贵外没较大恶战。清朝听取汉人建议治理国家,清政廉明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从士大夫到草民人心所向。
南宋晚期士大夫选则投海也不降元,是多种原因促成了一批爱国志士,他的家产家人被元朝从江北赶到江南,从江南赶到沿海小岛,流离失所无处安身,激发一批士大夫抗元死不投降。元朝对于汉人才开始治理不拿汉人当回事,把人分为五等,特别是南方五等人没有自由象管理牲畜样,迫使晚宋抗争投海也不投降。
元朝独创六十活理,不能干活只能吃饭。在我们这里有好多元朝时的圆坟,代代传说一个元人管着很多户,户户轮流管最好的饭菜,稍存疏忽就有灭顶之灾。这就说元朝国策和清朝无法比,谁对农民压力大农民反抗就越大。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
感谢邀请。按照现在史学家的说法,清灭明,元灭南宋,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从历史上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的思想。
古代的士大夫们,饱读圣贤书,深受忠君思想的熏陶。秉持忠臣不事二主,为君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思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另外,古代的士大夫们一向看不起周边的少数民族,认为他们是胡人。当然,总体说来,少数民族无论在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落后于中原王朝。
有元一朝,蒙古人统治中原不到百年。满人入主中原后,曾有士大夫称,胡人无百年的国运。但后来真不是那么回事。至于说到明臣降清的多,宋(南宋)降元的少,说法绝对了。满人南侵,汉人抵抗也很激烈,要不怎么会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杀。
从历史资料看,南宋也有投降的士大夫,明朝也有坚决抵抗的人士。凡事辩证的看,也就释然了。
忠贞报国之士,贪生怕死之徒两朝都有,没有什么奇怪的。
崖山海战确实可歌可泣,十万军民沉尸海底,陆秀夫背负宋帝投海而亡,但这并不代表宋朝就没有贪生怕死的士大夫。
如果没有,那么伪楚皇帝张邦昌、伪齐皇帝刘豫怎么解释?宋太皇太后谢道清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带着一群文武百官向伯颜投降又怎么解释?
而对宋影响最大的就是襄阳知府兼京西安抚副使吕文焕,没错,就是那位坚守襄阳数年的吕文焕。正因为他的投降,导致宋朝“沿江诸武帅怨朝廷处置失宜,望风降附”,宋朝长江防线全线崩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当时的长江一线大都是吕家旧部,不是吕文焕曾经的旧属,就是他哥哥吕文德的部将。而吕文焕降元后,官拜荆湖行省参知政事,跟随伯颜南下伐宋,正因为有他这个活广告,自然触动了那些想活下去的人的小心思。
看看吕文焕劝降的功绩:
鄂州守将张晏然及都统程鹏飞(夏贵姻亲,夏贵为吕文德同乡兼旧部)投降;
沿江制置使兼知黄州陈奕投降;
总管石国英、蕲州安抚使管景模(吕文焕亲友)投降;
知安东州陈岩(吕文德旧部)投降;
驻守于江州的兵部尚书吕师夔(吕文德之子)投降;
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江州都统管如德(管景模之子)投降;
殿前都指挥使知安庆府范文虎(吕文德之婿)投降。
淮西安抚使兼知庐州、五郡镇抚吕文福(吕文焕从弟),杀宋廷使者后降元。
此外,吕文焕亲自招降的还有池州张林。
这一幕是否非常眼熟?对,400年后的明末洪承畴,也做了同样的事。
所以汪郎想说的是,对于宋末或明末的这些为旧王朝死节,或在新王朝苟且偷生的封建士大夫们,都不必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宋人也好,明人也罢,都不缺乏殉国的忠臣和投降的汉奸。
事实上,明朝的士大夫也并不全是投降的,殉国的也很多!
崇祯殉国后,自杀殉国的士大夫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兼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使施邦曜、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的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等,而后两位都是举家殉国。
这还不包括锦衣卫、太监、宫女等数千人集体自杀殉国。
到了清军入关,誓死抗清并殉国的也是不计其数,如: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金声、兵部尚书张煌言、湖广总督何腾蛟、原左都御史刘宗周、兵科给事中陈子龙、长乐知县夏允彝及其16岁儿子夏完淳、按察司佥事邱祖德、泾县知县尹民兴、石埭知县朱盛浓、贡生吴应箕、进士侯峒曾和黄淳耀、大学士黄道周、江阴县典使阎应元、南明兵部尚书堵胤锡、南明右佥都御史瞿式耜、南明兵部侍郎张同敞、南明大学士史可法等;
这还没有计算其他反清义军和武将,包括南明永历朝之魂李定国!
当然汪郎并不是说,在面临王朝、民族生死危难之际,明就一定强于宋,只是每个朝代都有好与坏的两面;我们痛惜崖山海战的十万民族英魂,也怀念明末的抗清英杰!
不能因为你喜欢宋,或你讨厌明,就去放大宋的优点,放大明的黑点,这是不对的,被打脸也是活该!
当然,现在很多人只看到崖山海战的宋朝士大夫,看不到明朝那些殉国的民族脊梁,除了某些有心之人在网络上或媒体上故意带偏外,主要还在于“水太凉”先生钱谦益,大清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为首的三顺王、鼓吹“剃发易服”孙之獬,这几个人实在太有名了。
况且,清乾隆的一部《贰臣传》更是将明末的风云人物定了性,但金、元两朝可没有什么《贰臣传》之类的去做过河拆桥的事,这样时间一长,就给现在的我们造成了一种宋末士大夫都是硬汉,明末士大夫都是软蛋的历史错觉!
说到底,老朱家还是缺少人啊,没有人为他家发声,所以被黑的体无完肤!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