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这首词是辛弃疾最著名的一首词,被誉为词中的瑰宝。
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爱国词人,这一首词抒发的就是他家国兴亡的感慨,也是他的代表作。
清江水日夜奔流,时光和江水一样滔滔逝去,可中原大好河山依然在金人之手,流离失所的中原父老乡亲含泪在奔走。词人把汉唐京城长安视为民族希望所在,大有今不如昔之感叹。
正像绵绵群山挡不住滔滔逝水一样,收复失地统一中原是人心所向,那些苟且偷生的投降派是无法阻挡人民的抗金意志的,词人在此表达了驱逐金人重振家国的决心和愿望。
词人遥望长天浮想翩翩,望着东逝江水家仇国恨一齐涌上心头,无法亲上前线杀敌报国,愁闷之际一声鹧鸪响起,更增加了词人无限悲凉的情怀,须知鹧鸪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这样的意思无疑雪上加霜一般。
本词作借山水抒心中块垒,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称该篇是“情水怨山”之作,有道理的话。本词主要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联想丰富,是辛词之杰作。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既好玩,又有知识含量。
辛弃疾:杀敌杀敌杀敌!不如归去!
宋朝词人中的大英雄,是宋朝大英雄中的大词人。能将这二者集于一身的,唯辛弃疾一人而已。所以,他是人中之雄,词中之龙。
他年幼时随着爷爷在金人占领区偷偷勘察地形,为光复做准备。他成年后带着一腔报国热情,带着高超的谋略与才情,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壮志,回归祖国,并在千军万马之中,带五十兄弟,独闯敌营,带回叛徒张安国,书写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精通军事,心怀收复中原之志,向朝廷进献《美芹十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换来的却是朝廷主和派的嫉妒与打击,无奈隐居,假装不问世事,实际上,失意英雄心中充满了彷徨与苦闷。于是写下充满激愤与失望的词。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看完这些,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
辛弃疾是不世出的英雄。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流泪,无非两种。一种是为国家民族沉沦而下泪;一种是英雄失意报国无门之泪。其他,英雄无泪。
在这首词中,这两种泪汇到一处,深沉地体现了辛弃疾的悲愤。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在生命终结之前,他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梦想,永远保持着苏东坡般“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
我们来看这首词: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中国文字是有味道的文字,是自带意境的文字。郁孤台,本身就包含了寂寞独孤的意味。要是郁孤台叫逍遥台,叫快活台,则辛弃疾不会在词的开头,就用了郁孤台的名字。因为,郁孤台对大宋来说,既是耻辱之地,因为宋朝军队曾经在此被金人大败,这是充满意味深长的耻辱的暗示之地。
上文说过,辛弃疾的流泪肯定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命运而流。他感叹宋朝国运衰落,愤恨金兵的猖狂,于是才有了“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愤之词。词人喜欢用流水来描绘愁思。所以,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此处,辛弃疾同样是这种用法。
辛弃疾是壮烈的爱国者,以至于他在临死前都大叫三声,杀敌!杀敌!杀敌!面对中原失陷的局面,辛弃疾远望中原,但是故国还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所以,辛弃疾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面上说长安被群山遮蔽,但实际上是暗示祖国的沦陷。类似于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但要是辛弃疾一直沉沦下去,他就不是那个词中之龙了。辛弃疾毕竟是同苏东坡齐名的豪放派大师。在词的下阙,辛弃疾进入了豪放的模式。虽然青山遮住了长安,但是阻挡不住流水的力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情绪转向昂扬向上。
但辛弃疾的风格,就是一顿三挫,极尽深婉之妙。在词的最后一句,辛弃疾感叹,“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懂得这句话,就懂得了辛弃疾这首词的妙处。开头是深沉哀痛的,最后用江晚的暮色,来体现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当夕阳西下,暮色四合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变得哀怨。如果在暮色四合的时候,听到鹧鸪的不如归去的叫声,就更加哀怨了。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表面上是写鹧鸪的叫声,其实何尝不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呢?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梦想回到北方的一生,就是梦想跨上战马横戈四方收复中原的一生。在所有的梦想之路都被堵死的时候,辛弃疾,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真正进入了末路。所以,这首词是如此的伤悲,这也是英雄无路的悲叹啊!
作为客居赣南的“新客家人”,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辛弃疾这阕著名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题中的“造口”,又叫“皂口”,在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西南60里处;而词中的“郁孤台”就是赣州著名的风景点,很多名人都曾写进诗词,如苏东坡、文天祥等。
这阕词是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1176年)间,稼轩任江西提点刑狱期间,由于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路经造口,俯瞰昼夜不停流逝而去的江水,思绪也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词。不过,至于词人有没有到赣州城区登上过郁孤台,不得而知。先看全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中,不知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又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这阕《菩萨蛮》,可以说,体现了词人高超的手法,主要采用比兴,写出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 首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便有横绝之势。郁孤台,本身就是一个向征,据载,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后屡经兴废,仍名“郁孤台”。因此,以郁孤台起笔,本身已暗含词人的忧国思想,而“郁”又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打头,便体现词人满腔磅礴之激愤 。
- 次句“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疑用隆祐太后被追造口之典,表现词人痛国家之危,愤金兵之狂,而不能雪耻之羞,满腔激愤化为悲凉。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并非西安,而代指宋朝都城“汴京”(开封)。词人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如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此处又将悲凉进一步深化。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郁孤台在章江贡法汇流之处,至此乃称赣江,实际上此处是向北流去,词人言东流,只是畅怀,并非实指。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周济云“借水怨山”,此处“青山”应暗喻“敌人”,而“东流江水”则喻“国家”。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即贺兰山(郁孤台所在地),江晚山深,暮色苍茫,更显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又暗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此处用鹧鸪声,也是别有深意。据《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仍然表现词人忧北之意,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
可以说,这阕词手法高明,境界极深,乃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
某尝多次登临郁孤台,也曾写过几首有关郁孤台的诗词,试贴一阕,聊供方家一哂。
西河·郁孤台
文瑞地,当年盛事谁记!桥楼堞壁傍垂杨,宋城故垒。自来倦客怯登临,遥思飞入云际。
郁孤上,漫独倚。稼轩豪气应识。风烟十里绕苹洲,鹧鸪暗起。可怜北望数重山,东流依旧江水。
玉虹跨浪逐电逝。问莺莺,春色馀几?鬓雪忽惊芳岁,况长堤寂寂斜晖空对,惆怅无由滩声里。
谢謝邀请!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上片段由清江水引出历史回忆,抒发沦亡丧国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词人借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赣江水,抒发了激愤的心情。“中间多少行人泪”,在一江流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建炎三年,隆佑太后被西路金兵追到造口,为了逃命,隆佑舍船而去,化装成农夫的样子逃离。而东路金兵则渡江攻陷了建康、临安两城,宋高宗被迫浮舟海上。“行人泪”指的就是造口之难。“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意为我向西北遥望故都长安,可怜只见到千万重山峦。词人因回想隆佑太后被金兵追到造口之事,进而联想到国家的浮沉,自己独立造口遥望汴京,就如当年杜甫独立夔州仰望长安一样,但却被无数青山重重遮挡,什么也看不见。
下片段借景生情,抒发愁苦抑郁之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词人所见之景。虽然重重青山能够阻隔住长安,但难把流水挡住,它毕竟还会向东流去。此处词人以东流而去的江水,比喻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无数青山,则是比喻敌人,即金兵。“遮不住”三字,将青山的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暗含大宋终会光复中原之意。“江晩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意思是在暮色苍茫中,我满怀愁郁,却又听到鹧鸪声声震我耳鼓。此二句写景,词人借此抒发内心满怀的愁苦,将对懦弱无能的朝廷一味妥协的失望之情,写得极为含蓄,却又无比悲凉。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开创了宋词的新的思想意境和高度。他的词,热情洋溢,激愤高昂,充满了爱国情感。
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的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么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叫声。
这首词写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犯,南宋政权几近危亡。而南宋执政者屈辱求和,一昧苟安。此词抒发了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怀念之情,全词釆用了比兴手法,借水怨山。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达了对故国的向往。又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借喻了无论什么样的因素,都挡不住故土的回归。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像东去的流水一样,谁也挡不住。把深沉的思虑和昂扬的斗志,巧妙的融为一体,为南宋时期爱国精神高度凝结之绝唱。
辛弃疾爱国词人,又是骁勇战将。曾率五十铁蹄闯进几万人的敌营,劫走叛首,震动朝野。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的江水向东流去,有多少人在此嘅叹流泪,我向西北的长安望去,尽管有无数青山,水依然东流,江边的晚上,听到深山中鹧鸪的叫声时,我正满怀愁绪。
公元1176年,南宋孝宗淳熙三年,“靖康之难”已经过去五十年了,那片曾经熟悉的北方故土,依旧被金人占领着。
那一年,37岁的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在经过万安县赣江西岸的造口时,他写下了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千古佳作。
对于这首词,保持了稼轩一贯的“抗金拒降、恢复中原”的政治理想,也涵盖着稼轩的壮志未酬的精神沮丧。
仅从字面来看,整首词并不难理解,但这首词实则“似浅近,实深厚”。
稼轩一生所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希望能够为朝廷抗金杀敌,收复失地,可南归后的“江南游子”,却始终被猜忌,不为重用。
在这首词中,我们能看到的仍旧是稼轩的心病,那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与心酸,那是“山河碎,月未圆、梦难成”的自嘲与悲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高高矗立的郁孤台下面,流淌着清江之水,这江水中饱含着多少行人心酸的眼泪。
抬头眺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看到的却只有座座青山。
座座青山如何能把江水挡住呢?这奔流不息的江水总是会向东流去的。
我满怀愁绪在这暮色笼罩的江边,听到的是远处深山中传来的鹧鸪的悲鸣。
如果简要将这首词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上面这个意思了。
但是,要真正读懂稼轩这首词,还是要逐句细细品味,方得其中悲苦。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当年“靖康之难”,宋高宗赵构与扶助他登基的隆裕太后分二路向南而逃,金兵也是兵分两路穷追不舍,隆裕太后一直逃到了乾州(赣州),也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所在之地。
郁孤台下流淌着清江之水,这江水中流淌着那些遭受金兵摧残蹂躏的逃亡者的多少血和泪呢?
想必,当年南渡的一行人中,最让人不能忽视的就是隆裕太后一干人等吧。
而此时的辛弃疾站在郁孤台上,也是百感交集,感伤之情油然而生,想到种种不平事,自己是否也会想要潸然泪下,才会说台下的江水里不知有多少行人的泪呢?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登高远眺西北方向,那应该是中原故土的方向,可惜已经被无数的山峰所遮挡。
北方故土已经沦陷为金人统治数十年,可朝廷一味妥协,至今仍未收复。
辛弃疾一生志向都是替朝廷收复失地,可命运多舛,朝廷畏忌这个“归正人”,他一直在地方上任小官,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回首望长安”、“回首夕阳尽处,应是长安”.......
“望长安”是一种常见的诗词意象,是对朝廷、对社稷、对国家的一种期盼。
“西北望长安”,是辛弃疾延用古人之语,也应该是有心系朝廷、关心国家大事的“心在魏阙”之意。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重重山峦虽然将眺望长安的视线阻挡,但是却无法阻挡赣江水奔流向前。
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即使不被朝廷重用,即使在南归的四十多年中,有二十余年都是闲赋在家,他心中仍旧只有一个夙愿——为朝廷重整旧河山,这不仅是他的夙愿,更是他的信仰。
据说,他在临终的弥留之际,他口中喊出的仍旧是数声“杀贼!”
对于把收复中原失地为信仰的辛弃疾来说,纵然困难重重,也不能熄灭自己对这份信仰的追求。
-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我满怀愁绪在这暮色笼罩的江边,听到的是远处深山中传来鹧鸪的悲鸣。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鹧鸪”在诗词的常见意象为“思故”,可以是思念故土,也可以是思念旧人,亦可表达“思念”这个情绪。
鹧鸪作为一种鸟,啼叫之声甚为凄切,人们将它的叫声拟声为“行不得也哥哥”,常用来形容行路、做事的艰难。
故,后世诸多文人评价此句,多理解为“恢复之事,行不得也”。
辛弃疾登上郁孤台远眺,想到国家蒙受的羞耻与苦难,心中抑郁不舒,但自己又能如何,自己深沉的爱国之心何人能懂,迫切的恢复之志能否完成?
从登高怀古为始,遥想当年金兵侵袭到赣州,百姓和国家遭受的重重苦难,继而写到直到今日中原仍未收复的无奈现实。
下篇写自己坚持的信仰绝不会熄灭,终将会冲破阻碍奔流向前,收尾处却又用目前无法实现抱负,壮志难酬的悲哀与无奈。
“国耻意义的纪念地——赣州造口
“郁孤台下清江水”,全词以“郁孤台”为开篇,直接表明此词应是登郁孤台所感而创作的。
但是,郁孤台距离造口二百多里地,辛弃疾为何要将一首在郁孤台写下的诗词,“书于造口壁”呢?
“靖康之难”后,金兵抓走了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同时被抓走的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朝廷重臣等三千余人。
隆佑太后孟氏原本是宋哲宗的妃嫔,在当年与刘妃的宫廷斗争中失势被废,不料却因此没有被金兵掳走(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
作为为数不多的皇室旧族,孟氏积极扶助赵构登基,赵构成为了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高宗。
隆佑太后与宋高宗在当时是维持危局,延续赵宋宗室的重要人物。
金兵将徽宗、钦宗及一干人等北迁之后,渡江向南入侵,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追赶高宗,一路追赶隆佑太后。
高宗带领众人从建康跑到临安,直到浮舟海上;隆佑太后则带着祖宗牌位和徽宗、钦宗二位皇帝的画像,从洪州、吉州、太和、万安一路跑到虔州(赣州)。
南宋晚期的文人学者罗大经在他的著作《鹤林玉露》中说“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金兵是否将隆佑太后追至赣州造口,史料并无详细记载,但无论如何,“赣州造口”这个地点就足以代表一种“国耻”的纪念地,或许也是辛弃疾将此词“书于造口壁”的原因。
辛弃疾本该是一位奔走于沙场、血溅战袍的将军,最终只能泪洒宣纸,挥笔寄情,他是一位被时代、形势所逼出来的伟大诗人。
辛弃疾一身将相之才无以施展,始终保有收复失地的信念,却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
因而,在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能激发出他满腔的报国志向与无奈的悲愤之情。
细读每一首辛弃疾的作品,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文字似乎不是用笔墨书写的,而是手蘸着血泪铸成。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辛弃疾最出名的《菩萨蛮》当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读完全词,就算不了解背景和词里出现的相关意象,大概也能感受到一种悲戚郁结的心情,因为其中出现了"行人泪"、"可怜"、"毕竟"等词,而且最后一句直接点出了"愁"。
但是要真正读懂这首词,了解词中具体蕴含着何种情感,就需要对写作背景作一个交代。
这首词写于1176年,辛弃疾时年三十七岁。当时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无心恢复中原。而辛弃疾一直以来都希望收复故土,与主流的主和观念相悖,因此在政治上被打压,十分不得志。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路过造口,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平之气无处发泄,便写下这首词。
为何辛弃疾在造口此地会感到愤慨痛心呢?这就要说到在造口发生的历史事件了。公元1129年,金军南侵,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只得分两路逃跑。金兵也分为两路追击,追隆祐太后这一路至造口,才收兵而回。所以,造口可以说是统治者仓皇逃亡的见证,实际也是国耻的象征。金兵一路上烧杀抢夺,给平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因此,首句写到的"行人泪"不仅指的是隆祐太后一行人的眼泪,也指代着无辜受难的百姓的眼泪。
另外还需要解释的一个意象是"郁孤台"。郁孤台并不是造口一地的物象,相距造口有百里之远,辛弃疾不可能在造口亲眼看见郁孤台,这样写实际是有内在的含义。
唐朝时一位江西的地方官李勉登台望长安,希望到京城有一番作为,将其更名为"望阙"。因此,辛弃疾在这里用到这个意象实际有对故都的怀缅,也与下面写到的"西北望长安"相呼应。长安指代的是北宋的首都汴京,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理解,长安曾为汉唐两朝的国度,辛弃疾在这里提及长安,实际也有对汉唐强盛的向往,其中也寄寓着国强民富的希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来的解释有不同的意见。有直接从字面意思上解释,认为是由于浮云蔽日、青山碍眼因此望不到长安,但是流水总会向东滚滚流去,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但结合最后两句来看,恐怕这种解释略有些浅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说青山也挡不住流水向前,而这流水正是呼应首句的"行人泪",这句也就是作者在暗指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完全被忘却,如今的统治者沉醉于和平安乐的假象,无心收复中原。这一句实际凝结着稼轩多少的不甘与愤慨!
最后一句写到自己听到了鹧鸪声,据载,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对于作者这样失去了故土的游子来说,这其中包含了几多悲愁与感怀想是不必再赘述了。
辛弃疾的这一首小词蕴含着较为深沉复杂的情感,个人的报国无门的苦闷、对中原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愤慨、对故土的怀恋……以上种种情绪纠结在一起,在造口写就这一首体制虽小、寄寓良多的菩萨蛮,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克制,但他心中的酸辛苦悲在词中流转,使千年后的读者着实被他感动。
如何读懂辛弃疾的《菩萨蛮》?这首词是辛弃疾最著名的一首词,被誉为词中的瑰宝。
前言
辛弃疾有二十多首<菩萨蛮>传世,其中最有名的是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一、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欣赏辛弃疾这首词,必须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否则很能读懂辛弃疾词中的“愁”来自何处。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南宋绝无仅有的,生于北方的金国,长大后回到了南方的著名将领。
更难能可贵的是,辛弃疾文韬武略,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曾经献上了战守之策,如《美芹十论》、《九议》等。
辛弃疾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归,1163年,宋孝宗北伐失败,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签署了《隆兴和议》,双方迎来了四十年的和平,主战派一方再也没有施展空间。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22岁南归,23岁时,南宋隆兴北伐失败,24岁时,隆兴和议签署。失望的也只好把“万字平戎策”,“换了东家种树书”。
40年以后......
嘉泰三年(1203年),64岁的辛弃疾被启用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韩侂胄的重用,反而被调离了前线。
开禧元年(1205年)开始的北伐,最终以南宋惨败告终。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第二年,宋金又一次签署了新的和议《嘉定和议》。
二、江西造口壁
词中的造口并不在今天的赣州,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与郁孤台离得很远。罗大经《鹤林玉露》 甲篇·卷三:
... 太后避虏,御舟泊庙下。一夕,梦神告曰:“速行,虏至矣!”太后惊寤,即命发舟指章贡。虏果蹑其后,追至造口,不及而还。事定,特封庙神刚应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1127年),隆佑太后被金兵追赶逃到吉安,半夜做梦惊醒后,沿江南下,金兵追到万安县的造口后放弃了追赶。隆佑太后幸免于难。这个地方离万安与赣州之间。
辛弃疾创作这首《菩萨蛮》是在1176年,距离靖康之难已经过去了50年。
此时的辛弃疾36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此时距离《隆兴和议》也过了12年,距离开禧北伐还有30年。正是宋金双方的和平时代。
而辛弃疾已经南归14年,正担任江西提点刑狱,在经过江西造口时,感今怀古,题壁写下了这首词。
三、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在江西赣州,台下的江水一路蜿蜒北去,流经造口,因此辛弃疾的词中写道:郁孤台下清江水。
郁孤台在江边的贺兰山上,但是这个清江并不是赣江,而是章水。
正如下图中所示,左边的是章水,右边的是贡水,二水在八镜台下合并,章+贡=贑 ,又写作赣。
在八镜台上可以看到二水合流,老街去年去赣江时,可能是季节的原因吧,一半清些一半浊些。
宋朝时,赣江是南北的交通要道,因此江西的人文经济极其发达 。到了辛弃疾时代,这里经济恢复,也是南宋比较富庶的地区。
第一句写清江水,第二句写行人泪,此处转折,以乐景写哀情。
四、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在赣州的西北方,因此说西北望长安,但是这里的长安代指南宋的都城临安。即“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意。
李白有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而辛弃疾这里的长安,被无数的青山隔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两句又转折,无论多少的山,也无法挡住东流之水(其实赣江基本都是北流)。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诗人的情绪一转再转,黄昏之时,鹧鸪声起,更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结束语
心中有抱负,却不能被认可和重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可能是辛派词人中永恒的主题吧。
南宋的皇帝,其实没有不想北伐收复失地的。无论是隆兴北伐,还是开禧北伐,哪一次北伐不是皇帝的意图呢?可惜真正上了战场,南宋军队却屡战屡败。或许,南北势力均衡,百姓安居乐业,是最好的结果吧。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