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古代皇帝一顿饭多久能吃完?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5关键词: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一顿饭多久能吃完?

点赞1、日照市 网友:舊夢愛人

关于皇帝吃一顿饭需要多长时间,我想,等读完这一篇回答,你一定可以从皇帝吃饭复杂的流程里面估计得到。

先简要说一下吧。

皇帝吃一顿饭,除了试毒环节之外,其他环节基本上跟我们现在吃饭基本一样,皇帝吃饭所需的时间,应该跟我们今天在外面点个菜差不多。

当然,皇帝一个人的菜品是非常多的,不过不用担心,他的厨师也多呀,另外还有早已经做好的温饭,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的上菜速度,肯定不存在太监跑过来说什么“菜马上好了”。

现在让我们仔细先看看皇帝吃饭的复杂流程。

首先要知道,皇帝的饭不叫饭,而叫“膳”,按照一般程序,皇帝吃饭,首先是皇帝吩咐一声“传膳”,然后身边的太监便一个传一个地喊“传膳”。传到御膳房,御膳房专门负责上菜的服务员太监,便排成一个长队拿菜到皇帝的餐厅门口,然后由皇帝另外贴身的专门太监,整整齐齐地把菜摆放到皇帝吃饭的桌子上。

当然,摆放这些菜品之前,还有一道最重要的流程,那就是“尝膳”,也就是“试毒”。我们知道,古代皇帝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毒死,会用银针试毒,同时,还需要太监进行“人工试毒”。试毒之后,皇帝才正式开吃。

皇家的排场给谁看

由于皇帝吃饭不定时,谁也不知道皇帝啥时候会吩咐一声“传膳”,所以为了能够迅速上菜,为了能够在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把菜肴摆在桌子上,一般御膳房会提前半天或一天以前就把饭菜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

据溥仪说,他们当皇帝,并不靠御膳房这种早就做好了的温饭充饥,他们每餐实际吃的是后宫送的菜品,至于御膳房做的那些,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太后或太妃们各自的膳房,那才是集中了髙级厨师的地方。

溥仪说,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继承下来的排场,溥仪说他的菜品要少一点,但是也有三十种上下。这些菜肴经过种种复杂的手续摆上来,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

我想,皇帝吃饭都是“吃独食”,身边没有观众,没有摄像机直播,也没有纪录片导演拍摄,真不知道这帮皇家贵族,摆这个排场给谁看。据说有时候会赏光让某些大臣一起用膳,可能是给大臣看的吧。好在这些吃不完的菜,据说会赏赐给身边的人或者臣子们,不会太浪费。

皇帝进膳讲究“吃一看二眼观三”,这和穷苦人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同,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一种排场。吃饭时的规矩也极严,须遵守“吃菜不许过三匙”的家法,有说是为了防止下毒,害怕居心叵测的人知道皇帝喜欢吃哪个菜,进而下毒。

皇家菜谱

《宋会要辑稿·方域》记载宋朝皇帝每天只有这两顿正餐。但是在正餐之外,他们随时可以加餐,这叫“泛索”。因此,之所以只有两顿正餐,纯粹就是演戏,是为了给天下人一种朴素节约的形象。

大宋宫廷服务员中,有一位在侍候皇帝喝酒的时候,偷偷抄下了一份布菜清单。后来这份清单被命名为《玉食批》,从宋朝一直流传到今天。

据记载,宋朝皇帝吃饭的这些菜,并不是一下全端上来,而是每喝一杯酒就上两道菜,每上一道新菜就把前两道菜撤下去。

《玉食批》记载:

喝第一杯时,上花炊鹌子和荔枝白腰子。

喝第二杯时,换奶房签和三脆羹。

喝第三杯时,换羊舌签和肚签。

…………………

这些看起来花里胡哨的菜名,实际上跟我们现代的菜品差不多,许多名字只不过是唬人的,用来诱人点菜,比如上来一道“雪山盖顶” ,一看,只不过是白糖西红柿。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皇帝的寿宴,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全部到场,正殿和偏殿都坐满了人,场面很宏大,仪式很庄严,教坊司的艺人吹拉弹唱并表演杂技,既隆重又热闹。可是,给大家吃的那些饭菜,我们今天看起来,也并不稀奇。

大致列举如下:索粉、水饭、干饭、肚羹、缕肉羹、爆肉、肉咸豉、群仙炙、炙金肠、炙子骨头、天花饼、白肉胡饼、莲花肉饼、排炊羊胡饼(独下(馅儿))、馒头(双下(馅儿))、驼峰角子、太平。

这些名字虽然稀奇古怪,但是菜也是一般菜,这种起名方法,跟我们现代人一毛一样,都是名头唬人,实际都是普通菜。不得不说,在食品宣传创新方面,我们并没有太超过古人多少,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古人前辈的地方。

点赞2、通州市 网友:无尘尊者

其实,单论吃饭的时间,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饭菜再丰富,能让人吃进肚子里的,总量应该是差不多。我们不妨换个视角,不纠结吃饭时间,从“吃什么”以及“怎么吃”两个方面,看看古代皇帝的饮食。

汉代皇帝常吃的是牛羊肉,所谓“烹羊宰牛”,食材不错,但是烹饪水平不高;唐代宫廷的肴馔有了不少记载,如武则天令宫女采摘百花制作的“百花糕”,烧尾宴上的“水晶龙凤糕”,还出现了“看席”,其实就是形制华美、寄有寓意、主要供食客观赏,而并不为了吃的肴馔,有了看席加正餐,一顿饭下来怎么也得三五个小时吧;宋、元、明三朝,皇帝的宴席愈发丰盛,吃得更加精致,花费的时间肯定也不会比前朝短。

下面重点说说清朝。奢侈浪费,注重礼制,是历代宫廷饮食文化的共同特点,只是这两点在清宫廷表现得更为突出。历代皇帝中,清代的皇帝比较“勤政”,每天六点以前起床,分早晚两顿饭,早上在早晨6点到8点,晚上在12点到下午2点。除了正餐,还有小食点心随意供应,皇上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据说乾隆皇帝的小吃中,光粥就有二十多样可供选择。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吃饭的时间并没有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皇帝吩咐传膳,太监们就一点一点地把餐具、食物一一端上来。绘着金龙的漆器盒、印着龙纹的瓷器,盛放着各种精美的食物,每样菜在送来之前都要有太监尝过,东西摆好之后,皇帝终于可以用膳了。


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如果您觉得回答得还不错,欢迎点赞和转发~

一只爱吃的小肥虾,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趣味与文化。^_^
点赞3、泸州市 网友:苦难行僧

吃饭这种事情,有的人吃的快,只要几分钟便能解决一顿饭;有的人吃得慢,一顿饭能吃上几个小时,特别是在喝酒的时候。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去记录别人吃顿饭要多久,除非是的没事做的。你还真别是,在中国古代,还真是专门有一那么一群人,专门是记录皇帝们一天的所作所为,当然也包括吃饭。他们会把皇帝每天的行为记录在册,名叫《起居注》。

目前来说,清代皇帝的《起居注》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比较详细的记录皇帝一天的行为。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皇帝们每天的时间安排:

1、 5:00 - 7:00:起床、请安、早读;

2、7:00 - 9:30:早膳;  

3、9:30 - 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4、11:00 - 14:30:午休、晚膳;

5、14:30 - 17:00: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6、17:00 - 21:00:晚点或酒膳,做佛事,然后就寝。

看到这张时间表第一条的时候,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和我一样深吸一口凉气,每天早上5点起床,还是挺辛苦的;不过看到第四条时候,你又会觉得当皇帝还是蛮舒服的。

清朝皇帝每天早上5点起床,大概是保留其祖辈的传统。女真族人未入关之前,世居东北,太阳升起比较早,天亮的早,所以起床也早吧。

言归正穿,我们从这张时间表上可以看到,清朝的皇帝们,早膳的时间长达2个半小时,晚膳(包括午休)则是更是长达3个半小时。当然了,吃顿饭自然是要不了这么久的。把时间搞长一点,留给时间给消消食嘛!

既然说到了吃饭时间,那就顺便看看清朝的皇帝一顿饭到底有多少个菜,我们就以自称为十全老人的隆皇帝为例。

先来看早膳(截图来自清宫《膳底档》):

再来看晚膳(截图来自清宫《膳底档》):

看了这个菜单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感想啊?

点赞4、高邮市 网友:雨天﹌

皇帝的一日三餐吃饭时间长短不一样,就以明清日常的膳食为例:

皇帝早餐中餐是御案上陈设各种菜色,“罗列丈余”

早餐:明代中叶以后,皇帝早朝的时间,虽然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变迁,至后期皇帝 甚至不早朝,但皇帝每天早上均须用膳是无可置疑的,英宗以后的皇帝大致是每日五更起床,祭天之后,阅读奏章,处置完毕,谒奉先殿行礼,之后才上朝; 退朝之后,向母后请安,回到宫中,又阅读奏章,方才用膳--清朝时类似,如果皇帝要把早朝这个程序走完,这一折腾有时得早上九点才能吃上早餐了。早膳时,御案上陈设各种菜色,“罗列丈余”:在崇祯皇帝早朝结束换过衣服走出来时,宫人先进呈茶汤及诸种饼饵,让皇帝在用膳之前先喝点茶、吃些小点心。吃过之后,执役人等在中殿陈设早膳。用膳之时,先奏乐,崇祯帝乃入殿,面南而坐。所奏细乐,“皆宫女按古乐府被之管弦,毋敢以亵词郑声进”。崇祯若与皇后共食,则设桌案两张,否则祇设一桌。在御桌旁边,又设置桌案数张,宫人依次进餐。皇上用膳完毕之后,照惯例会赐膳,凡是平日侍候恭谨的宫人, 或别院妃嫔曾经侍寝的,常会撤她们喜欢吃的膳馐数品赏赐,按例不用亲自跪谢;有时也会撤赐当日在外殿值日的一二位宦官,膳馐用金盒装 着,令见习的小内侍传送,这分食予宦官、宫人的做法似为明代惯例。这一顿早餐估计得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结束,因为有宫廷传说皇帝分赐的食物到了下面有时都已经冰凉,宫人宦官也得开心地吃下。

中餐:一般是午时吃饭,《宫廷睹记》叙述崇祯用膳情况:太监“每进一味,有黄绢一端罩之”;传膳时,“盒盖 上用小曲柄黄伞一把、金铃数十,太监顶之而进,摇曳有声”,以防鸟雀污及御膳。膳馐送至御驾前跪进,必须马上用领巾将口鼻遮住,以免呼出的气影响到御膳。崇祯用膳时,胸前佩带着天蓝色的餐巾。吃过之 后,金盆洗手,随即传口谕:“到某殿、某阁”,该处的宦官与宫女, 便得以分享皇帝未吃完的东西,“菂然取之,分食罊尽。”中餐时间一般一小时左右。

宋起凤的《稗说》卷4,“大内常仪”条记载:御膳早、中、晚三膳,其内容及娱兴节目有所不 同。每日三膳,惟有午膳与晚膳“水陆毕陈”。早膳、午膳按例皆不进酒,晚膳则必须准备酒。所以,明清宫廷内比较注重晚餐。

晚餐:明清宫廷一般未正刻进晚膳,不过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宋起凤的《稗说》说有时下午两三点就开始准备。皇帝的晚膳在殿乐中开始,内宫承应歌舞的女优数十人上来歌舞或演剧。这时,皇上才宣布当夕侍寝的女眷名单,为妃子、贵人、夫人、才人等。这些女眷在接到宣召后, 乘坐步辇入宫,免行大礼,止四叩头,其后赐坐,“再谢免”,遂在旁侍宴。饮酒过程中,若所演戏剧能得皇上欢心,即宣诏赐予锦帛、金钱、 八宝、银豆等物各有差等。至喝完酒,细乐停止之后,则例设纱罩灯笼, 绵延直达寝宫,皇上与所召女眷乘步辇入寝宫。

从这一记载可以了解,晚膳除了吃饭、饮酒、赏乐、观舞、看戏之 外,还有一个重点,即钦点夜里侍寝的宫眷。此一制度,就是清代所谓的“膳牌”“翻牌”制度,两代稍有不同。明代是用膳前点膳牌,点了侍寝的妃嫔之后,即将被点者召来一起用膳,用膳之后即同入寝宫。而在清代,则是皇帝用完膳才点膳牌,随即返回寝宫,待其上床之后,宦官们才将女眷衣服脱光,用毯子裹着,背来与皇帝睡觉。可想而知,这一顿晚膳,吃饭、饮酒、赏乐、观舞、看戏还要翻牌子,没个三四个小时结束不了,时间更长也有可能。

影视剧中皇帝晚膳场面,略显寒酸

黄仁宇曾经说:明代宫廷是全世界最大的食材店(grocery store)与餐厅 (dining hall),从送入的酒坛数与盐的消费量来估计,厨役每天大约要准备一万至一万五千人的伙食。在明代,与宫膳有关的机构,有外朝的光禄寺、内府的尚膳监,及女官系统的尚食局。这三个机构,任务彼此分工,职掌各有不同。

光禄寺负责的是御膳食材的采买、菜单的规划、佐料的搭配等工 作,其后将菜单递送至尚膳监,尚膳监的厨役在根据这一菜单,下厨烹 调制作。

因此,光禄寺所办理的是外部的事务,而尚膳监所掌理的是内 部的庖制。

尚食局的女官及宫女,负责的是伺候皇帝用膳的工作。

点赞5、涟源市 网友:不归路

这个问题梁老师说历史为您回答。

皇帝可跟一般人不一样啊,一般人吃饭十来分钟,就算是加上做饭的时间,也就一个小时而已。

当然了如果碰到一帮子老朋友,一根烤串,外加点小啤酒,吹牛吹过瘾了,吃两三个小时都是普普通通。

但不管怎么说吧,皇帝吃饭和一般人不一样。

皇帝从开始吃饭,到这顿饭结束了,少了两个半小时,多了三个半小时走起。

平时要是开个宴会啥的,少了半天,多了一天也是有的。

说到这里,其实您也不用太过惊讶,这些都是有历史记录的。

我们中国的皇帝,都是有起居注的,皇帝每天的一言一行,这书里都是有记载。

比方说,清朝的皇帝,他们一天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

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开始的两个小时,洗洗刷刷,到各个长辈的面前请安,读书。

从七点开始就吃饭,当然皇帝吃饭人家不叫吃饭,叫用膳,这顿早饭一直要吃到九点半才能结束。

再来一顿饭,这就从十一点开始到两点半结束,这段时间不仅要吃饭,还有一点午休的时间。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疑惑,这饭点也太密集了吧,消化来得及吗?

一整个下午不饿吗?

别急呀,晚上还有一顿酒膳,或者叫晚点,这一顿相对于其他两顿算是简单的了。

吃完这个酒膳,这就开始让太监端个木盘子过来,翻一个牌子找宫妃伺候一会,然后这一天就结束了,倒头就能睡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古代的皇帝,怎么吃都吃什么,从这个角度再来说说,皇帝吃饭为什么会吃这么长时间。

这么说吧,古代皇帝怎么吃饭,这个问题可不怎么好回答,因为各个朝代都有各个朝代的吃法,而且饭菜的丰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别的不说,最开始的皇帝,吃饭那有炒菜的说法,一说到菜都是用煮的,甚至还有大酱这种民间作料。

随着时间推移,做饭的餐具上去了,菜的品种多起来了,皇帝吃饭也就越来越讲究,所以皇帝吃饭达到鼎盛时期,还是清朝时期的皇帝饭食。

我们就从周朝时期说起。

话说在周朝的时候,宫廷的饮食已经趋于完善,当时负责宫廷食物的这一套,从采购到制作,然后到皇帝嘴里,前后要有六种机构。

而这六种机构如果要细分的话,下边又有二十二个单位,为这二十二个单位工作的人员,又有两千三百零七人。

您看一个吃饭,机构就这么多,人员就这么庞大。

那么当时的皇帝都在吃什么呢?

按照《周礼.天官》的说法,皇帝吃饭的时候:

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 用百有二十品, 珍用八物, 酱用百有二十瓮。

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能看出来,当时皇帝的餐桌很丰盛,而且还有大酱作为餐桌上的一款作料,加入到了这豪华饭桌上了。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烹饪界讲究的八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周朝国祚八百年,周朝结束之后,进入到了我们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宫廷餐桌上,是在周朝宫廷餐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这种改进过程中,宫廷餐桌上多了很多面食和豆制品。

比如汤饼,蒸饼,胡饼等等,当然那个时候的饼子可没有现在的饼子好吃,那个时候没有掌握发酵技术,都是死面饼。

豆制品中,多了豆豉,豆酱等等,这些东西其实说白了还是属于大酱的一种,仅仅是制作原料不同而已。

这里边最值得可以说道的就是,豆腐在汉朝时期出现了,而豆腐算是当时很珍贵的食材,所以豆腐也就出现在了宫廷饭桌上了。

在当时,不管是皇帝还是王公大臣,对豆腐都是很喜爱的。其实在现在南方豆腐是个啥情况不清楚,但在北方来说,豆腐依然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一样食材,不能说天天吃吧,但一个月少了也得吃上十来回。

所以秦汉时期的宫廷餐桌要比周朝时期的还要丰盛一点。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长的朝代,这个朝代结束之后,就进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我们都知道,南北朝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而且是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各个割据势力也多,朝代更迭得也快。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算是各个民族的一个交融,过去不怎么常见的烧烤也进入了餐桌。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进入到中原地区,他们带去了各种乳制品,从而打破了汉人不吃乳制品的习惯。

到现在年轻人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反正我每天早上都会喝一点牛奶的,生活中给娃娃购买奶制品算是一项常规支出。

再比如烤肉,涮肉,甚至于鱼生这样的食物,也多了起来,最终这些食物也被列入到了宫廷餐桌的菜单中了。

南北东西各个方向人的饮食开始进行了一个融合,但不管怎么说吧,南北朝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吧,老百姓的生活相当困苦。

那么在这之后,就进入到了唐朝时期。

经过之前的发展,饮食这一块,就得到了一个长足的发展,相比之前宫廷餐桌上的饮食就更加地繁盛起来。

最简单地说,炒菜也多了起来,原因是有多余的铁来打造铁锅了,不说别的,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她就很喜欢吃炒菜的。

在当时炒菜算是一个大的创新,但在民间炒菜,老百姓吃得还是不多,原因就是铁制品的限制,铁锅不是一般人家能够享用的。

铁锅普及到民间这还是宋朝时期的事情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么在唐朝时期,宫廷饭桌不仅要吃得好,也开始讲究看,用过去的说法,应该叫看席。

啥意思呢?比方说使用面制品,制作一个鼓乐齐鸣的舞台场面,在这个舞台上,一个个歌姬,乐工,雕琢出来那是相当的逼真,就和缩小版的真人演奏场面是一样的。

当然这种面制品是可以吃的,不过当你看到这种面制品,估计也不会舍得下口吧?

这就是看席。

在唐朝时期,还有一款宴席相当出名,叫烧尾宴。

什么叫烧尾宴呢?它指的是,读书人考中,过去叫士子登科,再或者一个官员得到了升迁,都会举办这种宴席,以示答谢。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很多人一说烧尾宴,都说很奢华,但很少说,这种宴席其实在唐朝时期也仅仅盛行了二十年而已,从唐中宗开始流行,到了唐玄宗时期就被禁止了。

毕竟这种宴席是不合适提倡,成为一种惯例的。

当然烧尾宴不算是宫廷餐桌上的饭食,但从这个宴席也能知道,当时宫廷宴席的豪华。

在当时皇帝都喜欢,将宫廷的饭食分给臣子食用,其实这种习惯很多朝代都有,比如清朝时期,很多人提问乾隆给纪晓岚发猪蹄的事情。

唐朝以后,这就进入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五国十代,这个时期虽然仅仅持续了七十二年,但在当时来说破坏性还是很大的。

以至于到了北宋时期,初期和中期,宫廷餐桌都是比较简洁的,没有太过奢华的东西在里头。

宋初的时候,宫廷的餐桌上,羊肉算是最好吃的饭食。

当年宋太祖宴请吴越皇帝的第一道菜就是用羊肉醢制作的,而羊肉醢其实就是羊肉酱。

那么宫廷餐桌到了北宋末期和南宋时期,这才开始变得奢华起来。

说个事情,就明白了,有记载宋仁宗时期,这位皇帝半夜被饿醒了,这叫个饥肠辘辘。

按道理饿了,又是大半夜凑活着吃点就成了,可这位宋仁宗提出的要求是吃一只烤羊。

好吧,大半夜的吃烤羊,这就能看出,从北宋末期开始,已经脱离了宋朝初年简洁的风格了。

南宋时期,宋高宗对于饭食的要求就比较高,后来他做太上皇的时候,就因为当时的宋孝宗给他摆的寿宴宋高宗看不上,对宋孝宗那叫个大发雷霆。

宋高宗很喜欢吃的,他不仅局限在宫廷的餐桌,还把目光瞄向了民间,时不时地就会派人到民间的饭馆酒馆里头寻找好的吃食,找到之后,就填补到了宫廷餐桌上了。

那么宋以后,这就到了元朝时期。

在元朝时期的宫廷餐桌,这就以蒙古的口味为主要特色了,在这个餐桌上肉的比例比较大,其中又以羊肉为主。

除此之外,元朝的宫廷餐桌还夹杂着很多异域风情,阿拉伯,土耳其,隔壁三哥,甚至是欧洲的一些菜肴都能在元朝宫廷餐桌上看到。

当年宫廷御膳太医在《饮膳正要》中就有记载,在这本书中,记载了不下九十种的菜品,林林总总包括了很多民族甚至是国外的一些菜肴。

那么元朝结束以后,进入明朝,明朝的宫廷餐桌开始讲究在那个时节吃那种食物了。

比方说,宋朝初期和元朝时期的羊肉,在明朝时期,大多数情况下在冬天里进行食用,这也算是养生保健吧!

因为明朝的政治中心是在北方,所以当时餐桌上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的。

而且品种也比之前的王朝要多很多的。

那么到了清朝时期,宫廷餐桌更加的丰盛了,当时管理皇帝膳食的总管太监就有三名。

而御膳房里伺候皇帝吃饭的人员,具体有多少人,基本上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

不说别的,光一个养心殿就有一个御膳房,就这一处御膳房里头的人员就有几百号人。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很喜欢游玩,光下江南就下了七次,每一次浩浩荡荡地出去,耗费的银两就多了去了。

比如乾隆南巡的时候,进入到河北怀柔县之后,主要接待乾隆的是当地的一个姓郝的地主。

郝姓地主服侍乾隆吃饭,就这么一天的饭食加酒水就消耗了十多万两白银。

厉害吧,就一天的饮食吃掉了十多万两。

清朝末期西太后作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她也是一位美食爱好者。

西太后的御膳房可要比光绪皇帝的御膳房大多了,人家叫西膳房,能够制作的菜肴就有四千多种,点心四百多种。

一顿饭,光摆上来的菜肴就有一百多道。

这些个菜,别说全吃了,就算是吃一半,一个胃也装不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西太后也仅仅是看上一眼,连筷子都不会动一下就撤下去。

这些菜不是赏了这个,就是赏了那个,大多数是不吃的。

据说人家吃西瓜,也仅仅吃个西瓜芯而已,光这么吃,一天就得吃掉三百多颗西瓜。

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就讲过清朝皇帝吃饭的事。

皇帝这里一说吃饭,这小太监接到命令,就把命令传给殿上太监,然后这个殿上太监再传给养心殿外边的太监。

就这么一直传下去,一直传到御膳房里头,当然这个传话是需要吼的,不是太监跑过去传话。

当这个吼的声音还没有落下的时候,御膳房里这就要准备好,几十个太监穿戴好了,抬着七张桌子,带着几十个朱漆盒子,这就往养心殿里头送。

这些人还不能直接进去,进了明殿,另外还有小太监把这些东西接过去,在冬暖阁里头把菜肴摆好。

通常情况下,点心要摆一桌,米膳要摆一桌,粥品再来一桌,甚至于小菜也得单独一桌才成。

夏天就这么来,到了冬天的时候,还有一桌火锅另设。

一般情况下是一百二十道菜,咸丰时期变成了三十二道,咸丰帝死后,慈安在的时候,变成了二十四道,等到慈安死了之后,西太后掌权开始就又恢复到了一百二十道。

在清朝皇帝吃饭的时候,特别的讲究,每一个盘子的边上都是有字的,写着掌勺大厨的名字,甚至于每道菜都有样品保留,这都是为了防止食物有问题做的措施。

当然在这样的饭桌上,银器的使用是比较多的,一个是显得高贵,另一个是要验毒。

如果有些饭食不是用银器装的,还会在旁边挂着一个小银牌。

皇帝要吃的时候,太监会把遮盖物打开,然后当着皇帝的面将这种小银牌放到菜品里头,验证一下是否有毒的。

而且清朝的皇帝为了防止下毒的可能,一道菜就算是怎么喜欢吃,最多就吃三次,如果再多吃一口,不好意思以后的一个月,这道菜就不在上来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点赞6、常德市 网友:苍凉满目

古代皇帝吃饭也是有规定时间的,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随心所欲,除一些特珠的情况,大部分皇帝吃饭的时间都是在半个时辰,如果用小时换算,也就在1个小时以内,我们现在举行的大型宴会时间都是在1小时左右,这实际上就是套用了古代皇帝的吃饭时间。

皇帝用餐时,太监们各司其职,严格按照原有的套路,不能擅作主张,所用的菜品也是在皇帝的旨意中不断完善的,很多人认为皇帝用餐时108道菜,即64道正菜,44道点心和水果,这是误传的,清朝最喜欢享受用餐的慈禧,吃饭时也不过十几道菜而已,在清朝,还有一个最节俭的道光皇帝,他的用餐是绝不可以浪费,用餐时间也是很短,即使偶尔有剩余,他会赏给太监,有些菜还会赏给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有时也赏给大臣们。现在的一些宫庭剧中,皇帝用餐时还有妃子和宫女陪伴,这完全是生编胡造。

有二种情况时间会长些,皇帝举办的家宴,皇子、皇孙们会悉数到场,皇后与皇妃也会到来,皇帝全家一团和气。另外,皇帝与近臣讨论一些不便在朝堂之上说的事情,康熙帝晚年请大臣佟国维吃饭,皇帝希望佟国维退养,提拨佟国维侄儿隆可多为九门提督,皇帝的真正用意是希望隆可多辅佐皇四子雍正,而此时的佟国维是力保皇八子为太子的。

点赞7、佳木斯市 网友:望月漪

古代美食,皇帝都难以抵挡的,他们想吃什么谁能拦得住?想吃多久谁又敢说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下秦汉之前人们是怎么看待美食的,在他们的概念中,什么是美味?

《吕氏春秋·本味篇》

“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音欢)之炙,隽(音卷)触之翠,述荡之挈(音万),旄(音矛)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就是:肉类中最美味的要数以下的几种,猩猩的唇,獾獾的脚掌,燃鸟的尾巴肉,述荡(具体是什么未知)这种野兽的手腕肉,弯曲的旄牛尾巴肉,以及大象鼻子,流沙的西面,丹山的南面,有凤凰(具体指的是那种禽类未知)的蛋,为民所食。

后面还有很多奇怪的东西,总的来说就是千奇百怪!可见当时的人们在搜罗吃的方面还是很下功夫的,当时秦始皇是否也是天天吃山珍海味呢?答案是否定的!

钟鸣鼎食

当时秦的主食为五谷杂粮,当然那个时候的五谷跟现在可能不一样,主要还是稻、黍、稷、粱、糈、谷、小麦为主,副食主要是猪狗牛羊,鸡鸭鱼等另外还能配一些水果小吃等,像苹果,梨,豆子、花生等。而且没有什么调料,我估计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另外可能会有点汤和酒什么的,你要说吃多久,这个很难说,秦始皇开始应该是有试毒的过程了,也就是说试毒过程可能要一会,但是肯定不会太久,而秦始皇吃多久呢?我相信这个应该不会太久,毕竟秦始皇还算是一个比较勤奋的皇帝,估计最多也就个把小时,在某影视剧中,秦始皇在南巡的路上死了,赵高和李斯为了掩盖秦始皇的死讯,故意让人准备膳食,也就两道菜品,估计平时秦始皇也是比较节俭的!

古代餐具

在到了楚汉之争时,看看鸿门宴都有什么吃的?

首先是主食,这个时候应该跟秦差不多,毕竟时间相距不远,主食还是稻、黍、稷、粱、糈、谷等

其次就是菜品醢、炙等肉食,主要还是一些煮的肉,腌肉、熏肉、肉酱等,那个时代,动不动就把人给烹了,估计煮肉也差不多。其中有道主菜是烤全猪,可能还有狗肉什么的,毕竟刘邦喜好狗肉是出名的!

再者就是蘸料和汤什么的雉羹、脯羹,脯羹,鱼醢、兔醢,用这些东西煲汤,肉则是用酱料蘸着吃!

后面还有酒水、还配有歌舞什么的!

狗肉

从这样看来这种宴会式的请客吃饭,估计时间会久一点,吃吃喝喝,期间还要商量国家大事,顺便来点歌舞配乐,喝多了还能自己哼几句诗歌,刘邦在后来就干过这种事情,《大风歌》就是他喝醉了弄出来的!总的来说这种宴请估计最起码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尽兴。

狗肉煲

到了隋唐时期,对吃的就开始讲究起来了,特别是唐朝时期,其中最会吃的要数武则天、唐玄宗。有一次武则天生病没有胃口,她就让她的男宠张易之想方法弄点什么好吃的,这个张易之绞尽脑汁想出一种鸭子的做法,就是用笼子笼住活鸭,在笼子中放上一盆调料水,再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用慢火蒸,这样鸭子会因为热而喝水,等到调料水喝完了,那鸭子也蒸熟了,味道也入肉了!不过这种说法没有考证,我想这会不会有鸭屎臭呢?

唐中宗时期的宰相韦巨源举行的家宴,共有五十八道菜,名曰烧尾宴!在《清异录》中记载,这种宴席非常的丰富,有大菜、面点、汤菜、糕点小吃等!比较出名的菜品有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小天酥(鹿鸡同炒)、雪婴儿(豆苗贴田鸡)、箸头春(烤鹌鹑)、仙人脔(奶汁炖鸡)、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面点酥点中有巨胜奴(蜜制散子)、婆罗门轻高面(蒸面)、贵妃红(红酥皮)、汉宫棋(煮印花圆面片)、单笼金乳酥(蒸制酥点)、长生粥、甜雪(蜜饯面)、曼陀样夹饼(炉烤饼)等。这些菜多用牛肉、羊肉、羊油、鱼肉、羊内脏、羊乳等做成,还有一些从西域传来的名菜像什么天花毕罗什么的!总之是非常的奢华!

唐朝皇家宴

试想一个宰相的家宴都如此丰富,那么皇室的就更不用说了!

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在华清宫泡完温泉,就寻思各种美食,据说杨贵妃非常喜欢吃一道菜叫骆驼炙,这道菜用驼峰制成,制作过程很是繁杂,同时她还中意驼蹄羹和雪橙压香橘!可见皇室的奢靡生活!这些菜品可能吃起来几口就吃完了,花不了几分钟,可是它的制作过程一定很耗时间和精力!至于说一顿饭要吃多少时间这个问题,我想是看皇帝的心情,特别是像唐朝这样的朝代,皇室都是奢华格调为主,比较讲究的!

接下来说说宋朝,这个朝代,是美食文化盛行的时代,可以说现代餐饮行业的始祖大厨,很多都来自宋朝。宋朝的美食是千奇百怪,很多都是当时的厨子发明的!《武林旧事》、《随隐漫录》记载,清河君王张俊,宴请宋高宗时,搞出了豪华天宴!仅仅这份菜单要读完,都要半个小时!

皇家宴请

整个宴请分为五轮:首轮是小坐时的餐前小吃,共有7个拼盘,每个拼盘含有大概8-12种干果、蜜饯、水果、香药、酸咸小吃等,加起来有上百种东西!

第二轮餐前小吃:共有6个拼盘,每个拼盘有8-12种小吃,什么水果盘、时蔬盘、糕点小吃,蜜饯、咸甜小吃等有七八十种!

第三轮,终于上正餐了,这一轮是下酒菜,共有十五盏,每一盏两道菜,共三十道菜,都是不重样的!

东坡肉


第四轮是餐中美食,跟前面那一轮又不重样,分为3大类,一类是插食,有大概8道菜,二类是劝酒小吃,又叫劝酒果子库十番,有十种,主要是煎炸,蒸煮,以及一些水果等!三类是厨师特别推荐菜品,又叫厨劝酒十味!有十道菜,主要是一些河鲜海鲜山味等!

最后一轮是餐后小吃,主要是一些消食解腻的东西,有两大类,一类是细垒四卓二类是细垒二卓:蜜煎、咸酸、时新、脯腊等件

古代美食

相信宋高宗吃这顿饭,估计得要七八个小时,从早上去,起码吃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完!

而宋朝皇帝平时吃的饭菜,大概有三十道菜,但是酒喝得比较多,《欲食批》记载,宋朝皇帝一顿饭要喝十五杯酒,而且他们上菜有点像西餐上菜那样,上两样,吃完撤掉再上两样。估计这样下来,吃一顿饭的时间要大概两到三个小时,但是宋朝一天吃两顿!这是为了体现不浪费粮食什么的说法!


至于清朝的皇室吃多久,我相信很多人多有做介绍我这就不再累赘了!

点赞8、枣阳市 网友:鈊囚箛島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都离不开食物,没有食物的话人早就死了。只不过平民和皇帝吃的东西不一样罢了。皇帝身居高位,吃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山珍海味,这么说吧,只要是皇帝想吃的东西,就算是远在外国,都会有人想方设法去取得这件食物,上贡给皇帝。

一般来说,古代皇帝除去“满汉全席”之外,平常吃的东西也十分的丰富,每次吃饭都有将近上百种佳肴呈上给皇帝享用。古代当中皇帝吃饭也不叫吃饭,而是被称之为用膳。并且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太监和宫女来伺候皇帝,负责端茶倒酒夹菜什么的。


皇帝每吃一道菜之前,都会有一个尝试食物的太监,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饭菜中下毒,毒害皇帝。如果有人先试吃的话,那么皇帝的性命就会得到保障。要是有人在饭菜中下毒的话,第一个死的是那个太监,而不是皇帝。



要是按照清朝皇帝用膳的标准来说的话,皇帝一天要用膳两次正餐,第一次是在上完早朝处理完朝堂政事过后,皇帝便会去吃饭来填饱肚子。中午的话都是不吃饭的,中午主要吃的是一些点心。直到傍晚的时候,才会开始第二次的正餐,深夜就是夜宵了。

皇帝的正餐,一般都有70-80到菜左右,这只是那些菜而已,除去菜的话还有那些水果甜品什么的,都是一同呈上来给皇帝用的。要是皇太后就更加高贵了,皇太后比皇帝的菜还要多,通常在108道左右。



等到一切的东西都上完之后,皇帝就开始用膳了,其实并不一定每一道菜品皇帝都会吃。毕竟这么多才皇帝肯定有喜欢吃的食物,所以很多菜都会浪费掉。

但对于皇帝来说,这都是小事情,毕竟皇帝有钱。如果说,每一道菜品皇帝都只吃一口的话,就算是一分钟尝试一个菜品,花费的时间也在一个小时起步。

期间肯定也会休息一下,并不会一直吃,毕竟人的肚子就这么大。怎么可能吃的了这么多东西,一个小时,算是比较正常的用膳时间了。

点赞9、乐山市 网友:血溅四海

皇帝吃饭不同于普通百姓。会有专门的一群人记录着皇帝一天的所作所为,当然也包括吃饭,每个行为都会详细的记录在册,作为皇帝,最主要的是考虑到人身安全,所以饭菜很关键。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吃饭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吩咐“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

传菜。借鉴《国学知识》中的内容: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有的皇帝觉得浪费,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做好的饭菜要从御膳房一位一位宫女传送到皇帝那,耗费的时常自不用说。

验毒。有两种方式:让御膳太监或者后宫妃子“尝膳“;用银针验毒。每道菜都要在君王面前亲自验过,才能放心去吃。

到了吃饭时间,太监会盯着皇上吃,皇帝看哪个菜好吃就立马放在眼前,用勺子舀好放到皇帝嘴边,说好吃的情况下再舀一次,但吃完这一口,这道菜必须立马撤掉。因为皇帝这个身份很敏感,很多人想暗中陷害他,如果在皇帝的饭里下毒,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皇帝吃完后,按照皇宫的饮食规矩,剩下的菜和主食全部赏赐给后宫。

点赞10、滁州市 网友:一世霸主

皇帝吃一顿饭比满汉全席还多18道菜。满汉全席,包含烧烤、火锅、涮涮锅、扒、炸、炒、熘、烧等兼备的宫廷菜和地方风味菜肴,满汉全席一般至少108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而清朝乾隆年间皇帝的菜谱,每顿饭是120道菜,可想而知皇帝用餐是多么的豪华,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多豪华。

菜品数量繁多,铺张浪费严重

清朝乾隆年间皇帝的菜谱,每顿饭是120道菜,一个桌子都摆不下,后来随着大清国力日益衰退,菜谱的数量一再减少,从原来的120道减少为64道,之后又减为32道、24道,但到了慈禧太后掌权时期,她又恢复了早期的摆谱,每顿饭必须百十来道菜

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每天消耗的食材,相当于:18斤肉加6升米。然而,当时的市斤与现在斤两有很大的区别,那时候的18斤肉相当于现在的21斤6升米则将近10斤。康熙四十六年的时候,御膳房就向内务府报过一次总账。康熙一年的饮食花销折成白银是3781两,太后的“外膳房”、皇后的“内膳房”、各宫的“饭房”等,开销加起来则是97441两,将近10万两

相比乾隆的开支,康熙算是非常节约了,乾隆吃饭相当奢侈。根据马戛尔尼访华时的感受,他披露的数据则是:乾隆时期,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每家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一年的开销是8两银子,而乾隆皇帝一年的餐饮费,就足够2500贫苦老百姓生活一年。

难道皇帝吃的那么多吗?这么多的食材并非是皇帝一个人消耗掉的。御膳房每天只为皇帝准备两顿主食,这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而且,是定点、定时的供应。可是,皇帝不一定都会吃,但是他会赏给某个嫔妃、某个亲王、某个大臣、某个翰林学士,或者赏给侍卫房里的侍卫,甚至,赏给某个太监总管。将自己不爱吃的、吃不完的、以及吃剩下的饭菜赏给下人。这是清朝统治者的恩典和习惯。

按说简单的两餐饭也不会好多时间吧,但是据末代皇帝溥仪回忆,他说他在宫中当皇帝的时候从未吃过热饭菜,用膳的程序太复杂了

用膳程序复杂必须摆谱

清朝皇帝吃饭需要摆谱,这里说的摆谱是指摆菜谱目的是让皇帝知道他所吃的每道菜都是由哪位厨师做的,菜名是什么,用的什么食材,就如同现在饭店里的菜单的作用。摆谱的目的除了方便皇帝查看以外,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调查饭菜问题的来源

皇帝的饮食安全是太监们最重要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皇帝使用的餐具主要是金银和上等的陶瓷,黄金富丽堂皇能凸显出皇家的富贵风格,被很多皇帝所喜爱。银器除了好看,还有个实际的功能就是验毒。

古代在皇帝被人在食物里下毒出现过很多案例,所以在清朝时期,皇帝为了食物安全,会在每个菜品旁边都放上一个一银牌,在皇帝吃饭前,太监都会将银牌放在食物里试一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下毒

因为银遇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能让银子变黑,而古代下毒多用的是砒霜,所以选择用银制品来测试饭菜是否有毒,方法简单有效。

皇帝用膳程序这么繁多,阵势这么浩荡,那么皇帝一顿饭要用多长时间呢?《雍正起居注冊》中能看出皇帝的作息时间。

5:00 ~ 7:00 起床梳洗、请安、早讀

7:00 ~ 9:30 早膳

9:30 ~ 11:00 上朝理政,处理公务

11:00 ~ 14:30 午休、晚膳

14:30 ~ 17:00 办公或娱乐

17:00 ~ 21:00 晚点或酒膳,祭拜神灵,就寝

皇帝用膳时间最长可达三个半小时,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程序繁多,花的时间自然要多得多。正是铺张浪费的清朝统治者把国家拖得越来越穷,历史的教训啊!

点赞11、宁德市 网友:转晴#

古代的皇帝吃一顿饭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因为吃饭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日常环节,并且有专人伺候着,以提高吃饭效率和舒适度。因此,估计其每顿饭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正常人的节奏之内,吃个二三十分钟的样子。你要说他每顿饭都像参加大型宴会一样吃上老半天,那我是绝不会相信的。

在印象中,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皇帝每顿饭都是山珍海味,各种美食仅仅吃上一两口而已,一圈下来也就饱了。

但换位思考一下,每天山珍海味,有几个人会吃不腻呢?皇帝也是人,其生理结构也决定了其用餐都是正常人的摄入量,面对再好吃的饭菜天天吃,身体机能也受不了的。所以,这也跟皇帝的胃口有很大关系,胃口好的时候多吃上几口,胃口不好或者朝廷有大事发生,匆匆胡乱对付一下也是十分正常的。

同时,皇帝每日的作息时间安排的很满,并不是影视剧当中整日游山玩水,微服私访,因为皇帝就是天下,他每天都有很大的工作量,为了保证效率,宫廷制度对吃饭的规定一定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高高在上的帝王,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有人盯着,倘若太过出格,则免不了会受到臣工们议论和不满。比如说什么北方大旱了,南方水灾了,皇帝若是依旧我行我素则会招致天下的非议,节衣缩食做做样子,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皇帝所吃饭,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绝对是让人放心的。

总之,皇帝衣食无忧,每日为国事操劳,每顿饭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处理完一天的政事略感饥饿,那临时加个下午茶、宵夜什么的,也是分分钟就伺候上来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