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地位如何?
宋太祖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叫赵德秀,老三叫赵德林。
这两位均是幼年夭折,无嗣,无传承。
连他们名字都是后来的宋徽宗追赐的。
太祖活到成年的儿子,只有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皇位没有传给当时已经成年的赵德昭。
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是坊间传言,赵光义杀了赵匡胤。他属于是篡位登基。赵德昭自然无法继位。
二是据北宋官方史书记载称,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吸取后周传位幼儿而失国的教训,死前与赵匡胤立下“金匮之盟”,要求他把皇位传给了赵光义。赵德昭自然也无法继位。
不管什么原因吧。总之,就是赵匡胤一手创立政权,传到了弟弟赵光义的手上。
赵光义继位后,赵德昭和赵德芳皆封王。
明面上看,叔侄关系融洽。但其实,赵光义对两个侄子一直就很警惕,不放心。心里变着法的想弄死他们。
关于赵光义迫害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故事,网上文章已经说的很详细了。这里不再赘述。
一言以概之。赵德昭和赵德芳活着,赵光义是寝食难安。无时无刻不想除掉他们哥俩。
他们死后,赵光义睡眠好了,胃口好了,腰不酸,腿不疼了,就连他那暴脾气也顺了。
赵德昭的五个儿子。
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
赵德芳有三个儿子。
惟叙、惟宪、惟能。
赵光义以及后来的宋真宗、宋仁宗,对这八位太祖直系孙辈都还可以。没有迫害,且多有委任和追赠。
赵惟正生前,累封简州团练使、左千牛位大将军、齐州防御使、亳州观察使等职。赐爵乐平郡公。死后追赠南阳郡王。
赵惟吉生前,累封左监门卫将军、羽林军大将军、左骁卫大将军、阆中观察使、武信军节度使等职。赐爵安定郡公。死后享受辍朝五日待遇,追赠南阳郡王。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的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等。都是赵惟吉的后裔。
赵惟固生前担任左千牛卫将军等职。
赵惟忠生前,累任左千牛卫大将军、彰化军节度、鄂州观察使等职。死后赠舒国公。
赵惟和生前,累任汝州防御使、永清军节度观察留后等职。死后追赠清源郡公。
赵惟叙生前,累任怀州防御使、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等职。死后追赠高平郡公。
他的后裔中,最有名的就是曾经被宋宁宗收为养子,曾一度被立为皇储的赵竑。(后来因与宰相史弥远不睦。宁宗驾崩后,史弥远发矫诏改立赵昀为帝,赵竑被废,最后含冤而死。而继位的赵昀就是宋理宗)
赵惟宪生前,累任安德、昭信二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赠英国公。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的孝宗、光宗、宁宗三位皇帝,都是他的后代。
赵惟能生前,累任蔡州防御使、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等职。死后追赠南康郡公。
他的后裔中,有曾经与宋孝宗竞争皇储,被淘汰的赵璩。(很多书中说赵璩竞争失利后就被宋高宗送回乡下了。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赵璩的下半生依然荣华富贵不止)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除了赵德昭和赵德芳哥俩倒霉外,他们的儿子,待遇都还不错。
当然,他们的职务多是荣誉职务。爵位也普遍不高。远不如唐明清。如果搁在明朝,以他们的身份而言,起码也是郡王。
但这并不是赵光义一家刻薄,而是宋朝的制度本来就是如此。并不只针对太祖后裔。
宋朝对封爵,一向很苛刻。“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只停留在纸面上,从来没执行过。
实际的封爵方式,是承荫入仕。也就是皇族成员很小就授官,嫡子、庶子都可以。之后凭年资以序迁转。等熬到年头,岁数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封爵。(宋朝大多数皇族都是封爵,而不是袭爵。宋朝大部分爵位,都不能一代一代往下传承)
许多没熬到年头就挂了的皇族,没有爵位。
例如宋太宗长子,宋真宗大哥,楚王赵元佐的三个儿子。赵允升、赵允言、赵允成。这是当时的近支皇族。
赵允升生前,累任建雄军、安国军节度使等职务,封延安郡公。死后追赠平阳郡王。
赵允言生前,累任黄州刺史、右千牛卫将军等职务。死后追赠密国公。
赵允成生前,累任濮州防御使、右神武卫将军等职。死后追赠郇国公。
宋真宗的亲侄子,待遇也不过如此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北宋初期,赵匡胤和赵光义后裔,都是皇族。待遇和身份没有明显差别。
不过,宋神宗继位后。太祖后裔和太宗后裔就明显拉开了差距。
宋神宗继位后,感叹朝廷积贫积弱。于是他就委任王安石为副宰相,主导改革。
在王安石改革期间,宋神宗把“魔爪”也伸向了当时的远支宗室。
当时,宋神宗以国家财政无力抚养庞大的外支宗室为由,下旨将大部分远支皇族开除出了宗室系统。不再将他们列入玉牒。
魏王赵廷美(赵匡胤的四弟)一脉,直接就被打翻在地,再也没有翻身。
当然,赵匡胤毕竟是太祖。宋神宗也不敢一刀切。他当时弄出了一个“安定郡王”,专门供太祖后裔世代承袭。
但这个爵位,不能父传子。
比如宋神宗封赵德芳的孙子赵从式(按辈分是宋神宗的族叔)为安定郡王。赵从式病死的时候,他有儿子。但宋神宗把爵位传给了赵德芳的曾孙赵世准。(爷爷是赵惟忠)
赵世准去世后,爵位也没传给他儿子。而是由宋哲宗下旨,又传承给了赵德昭的另一个曾孙赵世开。(爷爷是赵惟和)
后来的安定郡王候选人,都是如此。谁来继承这个爵位,由皇帝说了算。
因此,安定郡王爵位更像是宋神宗为了堵闲言碎语,专门给太祖后裔设置的抽奖福利。
抽中了,飞黄腾达。
抽不中,活该穷困潦倒。
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太祖后裔,混的好的非常好,混的孬的非常孬。
宋神宗死后,因为反对声音过大,宋哲宗在位时,又恢复了远支宗室的皇族身份。但有很多太祖后裔,此时已经破产了。
到了宋徽宗时期,朝廷改革官职。很多以前的荣誉性质官衔(就是可以不干活,白拿工资的岗位)变成了实职,或者取消了。太祖后裔中的很多人,无官可封。
所以在北宋灭亡前夕,太祖后裔就进一步被平民化了。
靖康之变后,待在开封的宋朝宗室被金人一网打尽。待在其它地方的宗室(北宋末年的宗室主要分布在开封、洛阳、南京。在开封的主要是近支宗室。在洛阳和南京的主要是血缘较疏远的远支宗室)则逃过一劫。
但是,朝廷都不稳固。连宋高宗自己都是东躲西藏,朝不保夕的。宋高宗哪有闲工夫管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所以尽管很多太祖后裔逃到了江南。但在南宋初年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待遇(除了安定郡王一脉)都只能用寒酸来形容。这些人入不敷出,又不能考科举。只能在民间混日子,生活水平与一般平民几乎无异。
比如宋孝宗的爷爷赵令譮,生前好歹还是个国公。可经历徽宗、钦宗两朝折腾,以及靖康之役的大动乱后。他生父赵子偁,就是个啥也不是的小官(八品县丞)了。工资收入仅够一家人温饱。
后来,还是宋高宗绝嗣,他又不想把爵位传给太宗后裔,特意要在太祖后裔中挑人,将宋孝宗立为太子。且宋孝宗继位后,也有意重用太祖后裔。太祖一脉才算翻身。(由于玉蝶资料不全,当时突然冒出了很多假冒皇族的人)
最后,额外提一下柴氏。
赵匡胤说,赵氏要“善待柴氏后人”。
这话在北宋,其实只是一句空话。
因为赵匡胤自己的嫡系后裔,混的也不能说是很如意。区区柴氏,又能有多高的地位。
实际上,柴氏在宋朝也就那么回事。
说柴氏有丹书铁券,各个家里有钱。明显是夸大其词。
不然,除了一个小说虚构出来的柴进,你还能说出柴氏其他人的名字吗?
两宋的历史比较有意思,北宋除了太祖赵匡胤之外,都是赵匡义这一脉的子孙当皇帝;南宋除了高宗赵构之外,都是赵匡胤这一脉的子孙当皇帝,真是应了那句话,风水轮流转啊。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去世得比较突然,结果皇位让赵光义给抢走了,其实那时候赵匡胤是有儿子呢,那他的后代在北宋一朝地位如何呢?
赵匡胤一共有过四个儿子,但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都早早夭折,而且没有后代,活到成年的皇子只有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据说,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宋皇后(第三任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本来是有意立赵德芳为皇帝的,但负责传赵德芳入宫的内侍王继隆竟然违背了宋皇后的意愿,将赵匡义传入宫中。
宋皇后一介女流之辈,畏惧赵匡义的权势,因为当她看到赵匡义的时候,下意识选择屈服,便对赵匡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匡义则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就这样,赵匡义坐上了皇位,赵德芳则与皇位失之交臂,太祖一脉也因此开始没落。
那么,宋皇后为何有意立赵德芳为皇帝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宋皇后年纪小,赵德昭都比她大一岁,因此他每次见到赵德昭都很尴尬,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她刻意与赵德昭保持距离,两人的感情也因此十分淡薄。
反观赵德芳,他比宋皇后小七岁,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宋皇后可以没有顾虑地将其视如己出,久而久之就好感倍增了,因此有意扶持他登上皇位。
只不过,赵匡胤没有立传位诏书,孤儿寡母哪里斗得过小叔叔,最终只能是年富力强又势力庞大的赵匡义登上皇位了。
表面上看,赵匡义对两个侄子都很好,他即位后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还让赵德芳担任朝廷高官,但他其实对这两个侄子甚为忌惮,经常担心得晚上睡不着觉。
但让人惊讶的是,赵匡胤继位后不久,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去世了,死因都颇耐人寻味。
先说赵德昭,979年他跟随赵匡义北伐幽州,期间有一次敌军冲击军营,赵匡胤在慌乱中不知所踪,大臣们觉得军中不可无统帅,便准备拥立赵德昭为皇帝,但赵德昭胆子特别小,硬是没有同意。
赵匡义只不过是迷路了而已,不久之后就返回了军营,他听说这件事后很不高兴,但也不好说什么。
北伐结束之后,赵匡义因为怨恨将士们拥护赵德昭为帝,而没有有有功者进行封赏,赵德昭便跑到皇宫找他理论,他很不高兴地对赵德昭说,等你做了皇帝,再去赏功臣们也不迟!
赵德昭回去之后,感到惶恐不安,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叔叔,必定是死路一条,为了防止家人受连累,他选择自杀而死,死时年仅二十八岁,距离赵匡义登基不过三年。
我们不能说赵德昭之死一定跟赵匡义有关系,但赵匡义忌惮他是毫无疑问的,即使他不选择自杀,日后赵匡义恐怕也会迫害他。
再说赵德芳,他虽然得到了高官厚禄,但担任的都是虚职,而且没有被封王,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曾是宋皇后拥护的皇位继承人,赵匡义最忌惮的就是他,自然不会让他得势了。
并且,赵德芳的死也颇为蹊跷,是在睡梦中突然去世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他是吃肥肉吃死的,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要知道赵德芳那时候才二十二岁,怎么可能吃了几块肥肉就去世了呢?
只能说,司马光为了维护赵光义这一脉子孙的名声,刻意掩饰了赵德昭的死因。
不管怎么说,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赵匡义继位后短短数年就先后去世,再加上984年赵匡义唯一的弟弟赵廷美也离奇去世,赵匡胤因此坐稳皇位,并顺理成章地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死得早,但他们留下了不少儿子,其中赵德昭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赵惟正、赵惟吉、赵惟固、赵惟忠和赵惟和;赵德芳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赵惟叙、赵惟宪和赵惟能。
总的来说,赵光义及后来的宋真宗、宋仁宗,对这八位赵匡胤的孙子都还不错,除了早逝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被封为郡公,同时担任刺史、节度使、千牛为大将军这种级别的高官。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八个人没有一个人被封王,这难道是厚待?
其实,这还真不是赵匡义及其子孙刻薄,因为宋朝的制度就是如此,当初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儿子们因为年纪小、资历低,所以没有一个人被封王。
原则上来说,皇子从小就裂土封疆,亲王嫡子可以继承爵位,这是历代王朝的规矩,但宋朝并非如此。
具体说来,宋朝皇室的封爵方式,其实是先让皇族成员在很小的时候就当官,等年龄和资历都足够了,再根据不同表现册封不同爵位,最高可封为王爵,但必须是很优秀的人才行,而且一般只有皇子才有资格封王,宗室成员封王的可能性较小。
并且,宋朝的爵位是不可以承袭的,子孙只能享受门荫入仕的待遇,要想获得爵位,只能靠自己努力。
因此,赵匡胤的子孙没有被封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赵匡义有意为难他们,能够封他们为郡公,已经是很厚待的了。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宋神宗时期,太祖后裔和太宗后裔在待遇上开始拉开差距。
北宋发展到宋神宗时期,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皇室子孙繁衍昌盛,人数非常之多。
当时,宰相王安石觉得国家贫困积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宗室太过庞大,消耗了国家太多钱粮,加之他们对国家贡献也小,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限制,以此来减轻国家负担。
到了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就制定了很多详细措施,具体说来就是将大部分皇族远支给清理出宗室系统,减少或者让他们无法享受相应待遇,这样国家的开支就缩小了,节约出来的钱可以用于战争,也可以用于改善民生。
第一个遭殃的是赵廷美的子孙,除了已经有爵位和官职的人之外,其他人自此与皇室没有任何关系了。
但是,在如何处理太祖后裔这件事上,宋神宗担心被人诟病,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于是将大部分人清理出去,又下令太祖一脉必须有一人为安定郡王,世世代代传袭,但不能父传子,只能由皇帝制定继承人。
因此,安定郡王这个爵位其实是宋神宗用来堵天下悠悠之口的,大部分太祖后裔其实都失去了皇族身份,只有一个人有机会成为安定郡王。
第一个被封为安定郡王的人是赵德芳的孙子赵从式,赵从式在位十数年去世,赵德芳的曾孙赵世准和赵世开先后成为安定郡王,此后十几代安定郡王,也都是太祖这一脉的子孙继承的。
因为宋神宗的这一骚操作,导致太祖后裔大部分混得特别惨,虽然宋哲宗继位后恢复了多数人的皇室身份,但他们手上几乎都没什么钱了,再加上朝廷给的俸禄也不多,所以他们依然过得十分寒酸,只比普通百姓强那么一点点。
到了宋徽宗时期,情况又发生了变法,太祖一脉原本还有一些人担任只拿工资不干事的虚职,但宋徽宗进行了官职改革,大多数虚职没有了,只剩下一些需要实际干事情的实职,太祖后裔因此连虚职也保不住了,被进一步平民化了。
为了照顾一下太祖后裔,宋徽宗也做了一些安排,比如给他们之中一些人爵位,让他们有口饭吃,宋孝宗赵奢的爷爷赵令譮就很幸运地被封为庆国公。
赵令譮是赵德芳的玄孙,华阴侯赵世将的小儿子,原本是没有爵位的,结果因为族兄弟宋徽宗良心发现,他一跃成为公爵,这概率跟中彩票没什么区别,很多其他太祖后裔都眼馋得不得了。
除了赵令譮之外,他的五个兄弟,以及十七个子侄,也都没有爵位,甚至只有一个人获得了官职,但也只是类似于供奉高官这种低级别官员,其他人都空有皇族身份,实际上也只是平民百姓罢了。
可见,到了北宋末期,太祖后裔的生活总体上是不如意的,只有少数人可以活出个人样来。
反观太宗后裔,他们的情况就好好很多了,大多数人都活得不错,其中不少人有爵位和官职,跟皇帝走得也更近。
但是,这还不是太祖后裔活得最惨的时候,靖康之变后,他们的生活将会低落谷底,但也因此免遭战火涂炭,并获得了翻身的机会。
北宋时期,宗室成员集中的几个地方,主要是开封,洛阳和南京等几个地方,其中开封作为都城,是皇室近支、也就是太宗后裔集中的地方,至于说太祖后裔和魏王(赵廷美)后裔,则主要生活在洛阳和南京等地。
宋徽宗执政晚期,金军不断攻打宋朝,为了躲避战火,很多太祖后裔和魏王后裔逃到南方生活,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生活因此过得很不如意。
靖康之变中,金军攻克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及绝大多数太宗后裔都被掳走了,最后剩下来的人没几个,其中地位最高的当然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了。
后来,赵构虽然登基当了皇帝,但北方很快就被金军夺走,他因此只得逃到南方,宗室成员也都转移到南方生活。
南宋建立之初,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并不理想,国家财政因此很吃紧。
尤其是,金军还不断攻打南方,赵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逃亡生活,他尚且自顾不暇,还哪有能力和精力去管宗室成员呢?
在这种情况下,太祖后裔的日子那是过得相当不如意的,哪怕是那些有爵位的人,也是艰难生活的,只不过因为他们是皇室旁支,所以很幸运地在靖康之变中活了下来。
等到南宋逐渐站稳脚跟了,太宗后裔的日子就稍微好点了,但也只能勉强温饱而已。
如果事情照此发展下去,太祖后裔可能一辈子都难以翻身,但谁料想赵高唯一的儿子赵旉去世后,他的妃子一直没能再给他生下儿子(学者推测赵高长期颠沛流离,造成精神压力过大,最终导致不育),他因此不得不领养一个儿子了。
由于太宗后裔在靖康之变中损失太大,可挑选的对象十分有限,赵高无奈之下只得从太祖后裔中(当时在南方的有一千多人)挑选,于绍兴二年选中了赵昚(即宋孝宗),又在绍兴六年选中了秉义郎赵子彦的儿子赵璩(与赵奢一样,都是赵德芳后裔)。
但是,赵构并未马上立这两个孩子为皇子,而是将他们封为公爵,养育在宫中,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指望能出现生育奇迹,妃子们能给他生个亲儿子。
但是,在随后近三十年时间里,赵构妃子们的肚子一直不见动静,一直绍兴三十年他五十三岁的时候,他彻底绝望了,于是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将赵昚立为皇子,封为建王。
至此,赵昚成为了赵构唯一合法的继承人,至于落选的赵璩,赵构也没有亏待他,称他为皇侄,封为郡王,他的家族因此受益,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真正让太祖后裔彻底翻身的时期,是在宋孝宗继位之后。
绍兴三十二年,由于身心俱疲,没有奋斗目标(毕竟没儿子,再怎么努力,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赵构先是立赵昚为皇太子,数月后又禅位给他,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
事实上,在赵昚正式继位之前,赵构就开始对赵昚的父母叔伯,兄弟子侄进行大肆封赏了,其中赵昚之父赵子偁就被封为秀王,兄长赵伯圭则成为秀王世子,赵子偁去世后继承了秀王爵位。
赵奢继位后,再一次对家人进行了封赏,而太祖其他后裔也因为成为皇室近支,开始逐渐翻身;又经过南宋数代皇帝的努力,太祖后裔逐渐兴起,财富地位比之于北宋时期都有明显提升。
总结一下,北宋时期赵匡胤的子孙,起初还是不错的,但从宋神宗时期开始,逐渐开始走向没落,到北宋灭亡之前,已经混得相当不如意了;南宋建立之后,赵匡胤的子孙又过了一段时期的苦日子,但随着皇位回到赵匡胤这一脉,他们的地位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法。
其实赵匡胤在世时,他还剩下的俩儿子地位都不怎么样,反而是他死后,赵光义还立赵德昭为储君(开封府尹)。
理应来讲,太祖在世,太祖之子不是太子就是封王,纵观唐代,李渊、李世民的儿子哪一个不是封王封地,就连太子,都能轮流坐呢...
可是宋太祖赵匡胤就不是。
他称帝之后,仅剩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既没有一个立太子,也没有封王,静悄悄地,好像生怕两个儿子被人知道一样。
赵匡胤本来有四个儿子,但是大儿子赵德秀早夭了,而另外一个第三子赵德林,名字还是宋徽宗给他加上去的,追封舒王,不知道是赵匡胤太忙还是怎么地,一反常态。
而《宋史》上面是怎么介绍的:
燕懿王德昭字日新,母贺皇后。乾德二年出阁。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御。
就赵德昭而言,“故事”,就是过去朝代往往在他出阁后就封王,可谓是宋太祖说他太年幼了,先不封,还只是给他个防御使,这防御使要比节度使低两级,比观察使低一级,这都不是年不年幼的问题了,有一种“他爹不告诉他,他是富二代的感觉”。
所以客观地说,宋太祖在世时,赵德昭、赵德芳就是头顶上挂着个“太祖之子”,但这种荣耀既不是“爵位”,也不是来自于“官位”,纯粹是“皇二代”的意义。
太祖在世时,两子地位也不高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理清楚,赵匡胤之后的顺位继承人是谁?
是其仅存的两个儿子中的大儿子赵德昭吗?
不是,而是他老弟,赵光义。
赵德昭、赵德芳不立太子,不封王的做法放在古代来讲是诡异,可这种诡异在某种前提下又是正常的。这个前提就是“五代”。
五代太乱了,公元907年,朱温杀了唐昭宗,开辟后梁,而朱温的儿子朱友珪又把他杀了当皇帝。更狠的是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除了把朱友珪杀了以外,还把另外四位兄弟都杀了,最后李存勖把这个凌乱不堪的朱家给灭了。
但李存勖就不乱吗?
李存勖当了皇帝没几年被乱军射死,后来他爹养子李嗣源继位,李嗣源的几个儿子也是互相杀杀杀,杀到后唐崩溃。
后晋和后汉更窝囊,石敬瑭卖燕云十六州弄垮了后唐,自立为帝,当契丹的马仔,后来自己还被人骂死了。刘知远开辟了后汉,他的儿子后汉隐帝看郭威不顺眼,就把郭威全家杀了,其中就有郭威的两个儿子。
后汉隐帝堪称史上最坑自己的帝王,因为他杀了郭威全家,就是没杀郭威。
郭威后来把他推翻,立后周,让养子柴荣继位,柴荣和他养父做得挺好,算是五代里唯二值得称道的帝王,但他也早早去世,年幼的儿子柴宗训。
柴宗训的结局众所周知,被赵匡胤篡位,于是才有了北宋。你让赵匡胤翻看这五代历史,短短五十多年,死了几乎过去几百年的豪杰,你说他敢立儿子吗?敢封王吗?
这好吗?这不好!
之所以立赵光义为储君(封晋王,加京兆府尹),是因为赵光义在赵匡胤称帝时已经成熟了。五代的乱局,就和汉代的匈奴一样,谁杀性重谁做首领,所以那个时候匈奴都是“兄终弟及”,即便是辽国、金国,刚开始都是以这个方式过渡皇权。
嫡长子继承制?一开始是不敢存在的。
所以宋太祖在世时,给两个儿子爵位,或者是封太子,那么这俩人可能就活不久,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叔叔赵光义都未必会放过他们。面对皇位,一群谋反的人是不会讲武德的。
所以赵匡胤三兄弟的母亲杜太后所谓的“金匮之盟”,的确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金匮之盟简单来讲,就是“保住老赵家皇位协议”,杜太后认为,赵匡胤立儿子为帝,迟早又要被别人弄死,还是让他的两个弟弟都当了皇帝之后,才转移给两个儿子,这样的话,厉害的敌人大概都熬死了,两个儿子也足以有能力对付那些新成长的敌人。
完美的逻辑!这好吗?这很好!
所以宋太祖雪藏两个儿子,还是很无奈,是爱他们,是保护他们。他们的地位高,高在身份而已,其实也相当于不高,出去乘坐的车辇也不是太子车辇,服饰也不是。
赵德昭、赵德芳:太憋屈了!
太祖去世、太宗继位之后的变化
公元976年,宋太祖逝世,太宗继位。
次年,宋太宗给了赵德昭储君的身份: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
这里为什么不传给三弟赵廷美,其中原因很复杂,反正赵德昭封王加首都行政长官,是为储君。
而在赵匡胤驾崩当晚,宋皇后曾想让赵德芳登基,但这也只是想想而已。可也说明了,太祖的儿子已经有能力成为储君了,不管是赵德昭还是赵德芳,否则的话,宋皇后此举只会让赵家江山完蛋。
不过好景不长,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完成北宋统一战争,顺便跑到契丹的地盘,说要顺便夺回幽州(今北京)。
可惜大败,心机男孩耶律休哥一路切割,宋太宗驴车逃走。当时大家都以为宋太宗归西了,于是便拥立同样跟来北伐的赵德昭为帝。赵德昭开心极了,但谁知道,他叔压根没死。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
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骂了一句赵德昭,居然搞得这哥们心理抑郁,鸭梨山大,做了什么?他自杀了。这可把宋太宗吓了一跳:
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
宋太宗大概是这样想的:傻孩子,你这是坑叔啊!
所以赵德昭严谨地来讲,是死后才封亲王,原来的武功郡王还不是亲王。
那么另外一位哥们赵德芳呢?
赵德芳就显得默默无闻了,在历史的背景板里像个透明人,但又过了两年,透明人也暴毙死了:
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
赵德芳是一开始就没封王,郡王也没有,之前他的路线和他哥一样,贵州防御使,山西节度使。而赵德芳死得也十分蹊跷,诡异程度堪比宋太祖。
那么赵德昭、赵德芳两个人的儿子们呢?
也就是宋太祖的孙子辈们。
赵德昭有五个儿子,是“惟”字辈
子五人: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
赵德芳有三个儿子,
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
宋太祖的后代们,地位怎么样
其实宋太祖这几位“惟”字辈的孙子们混得都不错,其中赵惟吉,他的第六个儿子赵守康,就是著名的朝鲜林川赵氏的“祖先”。
在北宋时,惟字以下是从字辈和守字辈,他们都得到很好的对待。
在仁宗时期:
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忠子从蔼袭封颍国公,而惟吉子守巽以冀王后最长,与从蔼同封。守巽官至和州防御使,赠武成军节度使、楚国公。从蔼至齐州防御使,赠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韩国公。守巽、从蔼卒,以惟忠子从信袭封荣国公,官至雄州防御使,赠保宁军节度使、楚国公。从信卒,以惟忠之孙、从恪子世规袭封崇国公,官至右龙武大将军、沂州防御使以卒。守巽子世清,累官茂州防御使。
封国公之位,并且给予许多地方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给这些太祖之后们,显然赵匡胤一脉还是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地位,即便是“皇四代”,嫡长子们的地位都依旧差不到哪里去。
一直到南宋时,赵匡胤一脉又重登皇位,其中赵昚(宋孝宗)、(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他们分别是赵德芳的第六、七、八世孙。
而承袭赵宋的良好家风,皇位大家轮流坐。因此其九世孙为宋理宗,十世孙为宋度宗,这就完成了皇位轮流坐的传统。最后宋末三主,也都是赵德昭的子孙。这样的顺序就很好,以赵匡胤一脉始,以赵匡胤一脉终,最后宋朝结束。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简单来说,除了赵匡胤的儿子,都挺好。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这一直是个迷案,因为赵匡胤是有儿子的,而且不止一个。
赵匡胤共有四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和四子赵德芳。
老大赵德秀和老三赵德林在史书的记载都很少,因为他们很早就夭折了,连名字都没有,一百多年后宋徽宗闲的没事才追赐了这哥俩的名字和爵位。
老四赵德芳的记载也不多,原因同上,他也不长寿,23岁就去世了。
剩下就是老二赵德昭了,他虽是次子,可在大哥早夭的情况下,他实际上就是长子,赵匡胤如果要立太子,他绝对是第一人选,赵匡胤也很注重对他的栽培,可奇怪的是赵匡胤在世时既没立他为太子,也没给他封王。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26岁了,不小了,怎么着都不算年幼,但按照父死子继的规矩,正常操作应该就是他被大臣拥立,谁知北宋这戏码不一般,赵德昭的叔父赵光义以兄终弟及的名义继位了,赵德昭被封为武功郡王。
后来赵光义拿出个“金匮之盟”,表示皇位继承顺序应是从赵匡胤到赵光义,再到三弟赵廷美,然后转到赵匡胤儿子也就是赵德昭兄弟手里,所以赵光义给了赵廷美和赵德昭位在宰相之上的地位。
皇位一朝在手,不传给自己儿子怎么甘心呢?赵光义自然是要整整弟弟和侄子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随赵光义攻打幽州,一夜军中惊乱,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赵光义在哪,为了避免群龙无首,有人提议立赵德昭为帝,结果赵光义回来了。
亲儿子上位都有可能引发皇帝暴怒,何况是侄子,因此赵光义大为不满,班师后也不给功臣封赏,赵德昭就去劝,赵光义怒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然后,赵德昭回去就自杀了,年仅29岁。
古人结婚早,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是二十多岁去世,也留下了子嗣,赵德昭有五子,赵德芳有三子,也就是说赵匡胤有八个孙子,他的所有后代都来源于这八人。
到1127年北宋灭亡,赵匡胤的子孙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他们都享受着宗室子弟的待遇,当然按照直系跟旁系的不同,待遇肯定是不同的,有的封王,有的当知州,有的当知县,有的纯粹拿点供奉过活。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儿子们只有赵构跑到了南方,赵构也被拥立为宋高宗,建立南宋,不过赵构后来失去了生育能力,独子又早夭了,不得不考虑从宗室中选择继子。
经过多年的繁衍,无论是赵匡胤一系还是赵光义一系,子孙都不在少数,且有不少不在汴京长住,靖康之变把宋高宗的近亲属一网打尽,使得他没有侄子可养,可再往远一点,堂侄子还有一大把。
不过宋高宗选择继子的时候,没有选关系最近的赵光义系宗室,而是选择赵匡胤系,倒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赵光义系当时势力太大,宋高宗叔祖辈的人物就好几个,叔伯辈的更多。宋高宗毕竟还是对自己的命根子存在幻想,他也想跟赵光义一样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啊!
如果选择势力庞大的赵光义系,就算宋高宗有了亲子,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而且如果大宗继位,再闹出“濮议”(宋仁宗养子宋英宗尊生父濮王为帝)这样的破事,他还怎么搞?
抱着这样的想法,宋高宗进一步否决了赵匡胤系中的赵德昭系,赵德昭五个儿子,起点就高,到南宋初年,子孙势力不小,甚至还有牧守州府、手握兵权的。
那么就只能是赵德芳系了,宋高宗千挑万选,从中选出两人,这两人的生父都是从八品小官,比知县还不如,属于小宗中的小宗,这样宋高宗就完全不担心自己死后闹出没儿子的破事了。
这两个继子很快变成了一个,那就是日后的宋孝宗。
宋太祖赵匡胤一脉在北宋一朝,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错,唯一的问题是不能靠近权力中心。
两个儿子都含冤而死
斧声烛影中,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赵光义稀里糊涂登基,是为宋太宗。
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大赵德秀、老三赵德秀早夭,留下了的只剩下老二赵德昭,以及老四赵德芳。赵匡胤死的时候,这俩孩子一个26岁,一个18岁。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炮制出来了一个“金匮之盟”的说法,虽然完美地解决了他自己的问题,可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将来不能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因为按照赵光义的说法,他死后首先要传位给弟弟赵廷美。并且,早在赵匡胤开国之初就规定,他们兄弟三人的儿子都是皇子,也就是说,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人的儿子都是皇子,有平等的皇位继承权。
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名义上是赵光义的皇侄,实际上却享有皇子的权利,甚至他们俩的呼声高于赵光义的儿子们。赵光义当然要出手对付他们了。
979年,赵德昭跟随赵光义和辽国争夺幽州,一天夜里契丹人突袭军营,四下混战,赵光义却不知去向了,大家到处找不到皇帝,于是有人提议立赵德昭为帝。巧合的是,恰好就在此时,赵光义突然出现,此事便不了了之。但此事却让赵光义看到赵德昭的威望,杀他之心更盛。
回到京师后,赵德昭向赵光义请求,对参加太原之战的将士们进行论功行赏,却被赵光义认为是想收买人心,便大骂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吧。”赵德昭听了之后,十分惊惧,回家后自刎而死。
两年之后,即981年,赵德芳也离奇病逝,年仅二十二岁。
这兄弟两人的死,非常蹊跷,甚至还在赵廷美被陷害之前,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根据他们的死亡时间、死亡方式以及其他蛛丝马迹,史学家们大多认为是赵光义暗中下了黑手。
孙辈虽未受到迫害,但却受到了打压
首先介绍一下北宋的爵位制度,因为不是专论,所以只简单地说个大概。
宋代的爵位,大致可以分为十二等,从高到低依次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但并不是说,整个宋代都是这十二等,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分法,仔细说起来非常麻烦。严格来说,这个分类是元丰改制之后才确定下来的。而且,里面也有很多特殊情况,比如北宋前期“嗣王”只是名义上有,实际是并未授封,“开国郡公”等爵号也可能只是虚有而无实封。但大家不研究宋代爵位制度,就大体上将宋朝爵位分为这么十二等好了,王、嗣王、郡王属于王爵。
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死的时候都很年轻,但是死后都被追封为王。被以为这个追封没有意义,实际上重要得很,因为这为他们的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可以袭封的爵位,保证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北宋前三朝在爵位袭封方面比较混乱,再加上赵光义的刻意压制,所以赵德昭、赵德芳儿子们的爵位并不高。赵德昭留下五个儿子,赵德芳三个儿子,大多是只获得了郡公、开国侯等爵位,并不是直接继承王爵。
他们的儿子虽然也被封诸州刺史、左右千牛卫将军一类的官职,但其实都是荣誉职位,并没有实权,只不过能多拿一份俸禄而已。
宋仁宗朝时,被列为“十王”之二,世袭王爵
到了宋仁宗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皇室的子孙越来越多,如果一直像前面那样随意地授封下去,王爵获得者必然越来越多,爵位肯定不够。根据统计,到宋真宗时,第二代宗子有59名、第三代宗子226人;到宋仁宗时,1078名第四代宗子已长大成人;到仁宗驾崩时,宗子宗女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0人。
为了压制宗子封爵的数量,宋仁宗决定从此往后,朝廷不再封其他宗子,而是只封“十王”的后裔,并且下旨公布了十王后裔各自的爵位。
宋仁宗规定的十王,是指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以及赵光义的七个儿子,合计十人。其中,赵德昭的孙子赵从蔼封颖国公,赵德芳的孙子赵从煦封安国公。
这有一点像后来清朝的铁帽子王,因为十王的爵位是可以袭封的,而不在这个范围内的的话,一旦人死了,爵位就会被收回,子孙后代享受不到什么好处。
从仁宗钦定十王之后,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后人,就一直袭封国公的爵位,并未间断。家族一脉之中,只要有一个人有这个爵位,几乎就能保证整个家族的繁荣发展。当然,由于他们的身份特殊,想要进入权力中心是不可能的。
宋神宗朝时,太祖系后人只封一人
到了神宗时期,宋室皇族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孕育出了第六代、第七代,他们人数众多,生活奢侈,而且,其中很多人和皇帝的关系已经出了五服,却仍要记录在谱牒之上,享受响应待遇,因此开支巨大,成为朝廷的一个沉重负担。
为此,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对爵位袭封制度进行改革,王安石提出的办法是,只有宣祖、太祖、太宗三人的后代可以世袭公爵,并授予环卫官官职,并且不因服属的远近而降低袭封的标准。神宗同意了这个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袭封人数得到了大大降低。首先,赵廷美一系被踢出了局。其次,那些与皇帝血缘关系较远的宗族,也被踢出了局。但人数减少的关键并不在此,而是因为改变了爵位继承的办法。
按照新办法,各宗族中可能本来有好多人获得了爵位,但现在只能确立一个爵位进行传承,其他的爵位,只要其本人死了,爵位就没了,不能袭封。并且,这个可以继承的爵位,并不是传给儿子,而是由皇帝选择一个该宗族中“行尊而属近”的人来继承。这样,无论这个宗族的后代发展到多少人,最终能够袭封爵位的只有一个人而已。
具体到太祖一脉,就是所有的后代子孙们都不再继承赵德昭和赵德芳的爵位,也不再继承后来封王的赵惟吉的爵位,而是统一授封一个新的爵位:安定郡王。
比如宋神宗封赵德芳的孙子赵从式为安定郡王,赵从式死后,神宗把爵位传给了赵从式侄子辈的赵世准,赵世准去世后,爵位被宋哲宗传承给了赵德昭的曾孙赵世开。
到了宋徽宗时期,朝廷改革官职,很多以前的荣誉性质官衔都取消了,也就是说原本那些靠担任荣誉官职领取俸禄、养活全家的太祖后裔,也失去了收入来源。没有爵位,没有官职,也没有收入,这些人也就逐渐退出了上层社会的圈子,沦落为普通人。
总之,太祖一系的后裔人数越来越多,但可以袭封的爵位却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安定郡王,而且可供他们承袭的荣誉官职也越来越少。这也就使得与现任安定郡王关系较近的后裔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但关系较远的就逐渐被疏远了,最边缘的其实已经和平民没多大区别了。
因祸得福,南宋朝太祖系再度辉煌
虽然在整个北宋朝,太祖一系受到了打压,逐渐式微,但是否极泰来,在靖康之变中,太宗一系被金人几乎屠戮殆尽,只留下了一个赵构,也就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巧合的是,高宗唯一的儿子因受到惊吓而夭折,高宗本人也因金兵追杀而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最终不得不从太祖一系中选了一个孩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这个幸运儿就是宋孝宗赵昚。
孝宗是赵德芳的六世孙,他这一支混得就不怎么样。宋孝宗的爷爷叫赵令譮,获封庆国公,待遇还算可以。可是他的父亲赵子偁却啥都不是,仅仅只是一个八品县丞。若不是孝宗当了皇帝,恐怕再过一两代,吃饱肚子都是问题。
孝宗之后的宋光宗、宋宁宗,分别是孝宗的儿子、孙子,当然也都是赵德芳这一脉之后。
宁宗八个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只好选了远房堂侄赵竑为继子,并立为太子。不料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假传圣旨,废太子赵竑,立赵昀为帝。赵昀为赵德昭的十世孙,原本是宁宗找来继承沂王王位的宗室子弟。赵昀这一支也是没落了的,他的父亲赵希瓐在世时并没有任何封爵,只当过山阴县当地的小官,生活与平民无异。赵昀阴差阳错,做上了皇帝,是为宋理宗。
理宗之后,南宋算起来还出了四位皇帝,都是赵希瓐的后代,当然也都是赵德昭这一脉之后。
综上所述,赵匡胤的子孙在北宋一朝,除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被太宗逼死之外,其他后代子孙还是都受到了优待的,地位很高,待遇很好,唯一的不足是不能过多的干涉朝政,无法进入权力中心。但到了南宋,太祖一脉的子孙重新登上皇位,先后出了八位皇帝。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东京开封大雪纷飞,此时大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染病十余天,身体很是不适,且心情烦躁不安。为平息焦躁的情绪,太祖召皇弟、开封尹晋王赵光义前来皇宫万岁殿陪同自己饮酒,以解心忧。当时,侍从宫女们都被遣出殿外守候,殿内只有太祖兄弟二人单独饮酒并低声交谈。殿外的侍从们从窗户上隐隐约约看见殿内烛影摇动,然后听见殿内有人拿着斧子戳地。当夜四更,宫中突然有惊天有消息传:在位十六年、时年五十岁的宋太祖赵匡胤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驾崩于万岁殿!
太祖驾崩之后,晋王赵光义立即在心腹人等的帮助下掌控了皇宫及开封府各紧要处。十月二十一,晋王在太祖的灵前正式继位,并改名为赵炅,改开宝九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太祖和太宗兄弟之间,究竟是在何种情况下进行了皇位的更替,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那天夜里的皇宫万岁殿内,“烛影斧声”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千古迷案,这里就不再详细探究了,单单对太祖去世后,他的后裔于建炎南渡之前,在北宋时期是怎样的一种待遇和实际的社会地位加以介绍;同时一并介绍继承了兄长皇位的太宗赵光义,以及后来的北宋历代皇帝们是以何种态度和实际行动来对待开创了大宋基业的太祖皇帝子孙后代的。
太祖共有四子六女,而长子滕王赵德秀、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就连“赵德秀”、“赵德林”这两个名字,都是在一百多年后的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由刚刚登基的徽宗赵佶所赐名。这两个年少夭折的皇子就不再加以详述了。
太祖六个皇女中,申国、成国、永国三位公主早夭,无事可说。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主)、延庆公主(鲁国大长公主)、永庆公主(陈国大长公主)则平安长大,并分别下嫁王承衍、石保吉、魏咸信(分别是北宋功臣元勋王审琦、石守信、魏仁浦的儿子)。作为皇女,也不过多叙述了。
真正顺利成长的皇子,只有太祖第二子赵德昭、第四子赵德芳,这也是太祖仅有的两位成年皇子,下面就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后裔于太祖驾崩之后,在北宋一朝的具体事迹及待遇加以详解,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了解和指正。
赵德昭,宋太祖次子,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在汴京出生,当时其父赵匡胤还只是后周太祖郭威帐下的一名普通将领,任后周东西班行首、兼滑州副指挥使,而赵德昭的生母则是赵匡胤的原配发妻贺氏(孝惠皇后)。因为其兄赵德秀早夭,所以赵德昭是赵匡胤实际上的长子。
建隆元年(960年),已经是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趁后周世宗新丧、后周朝廷孤儿寡母、社稷不稳的机会发动了陈桥兵变、自己仿效后周太祖郭威当年曾经做过的“黄袍加身”旧事,夺取了后周江山,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宋王朝,赵匡胤即宋太祖。
太祖登基之时,长子赵德昭只有十岁,年少不谙世事,而之前的五代王朝更替,嗣皇帝年幼不能掌控实权、从而被权臣发动兵变、或者外敌大举进攻而导致江山易主的事情层出不穷,太祖本人就是这一“故事”的亲历者。因此,为了稳固社稷,使自己建立的大宋王朝不至于成为“后宋”,太祖在称帝后没有立(实际上的)皇长子赵德昭为储君,而是以三弟、时年二十二岁的赵光义为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封尹、兼中书令,随后在出征割据太原的北汉政权途中,太祖又晋封开封尹赵光义为晋王,别赐门戟,朝班位列诸宰相之上。
五代旧制,如果宗室成员封亲王,并加授京尹的话,那么他就被视同为实际上的皇储,当年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世宗郭荣,都是以亲王加京尹的身份最后继位登基的。太祖称帝后,越过未成年的皇子而立年长的弟弟为晋王兼开封尹,就是有以已经成年的弟弟赵光义为王朝继承人、保持国本稳固、社稷稳安定的意思。
太祖当初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二十二岁的赵光义以殿前司供奉都知的身份全程参与了谋划和兵变过程,并作为主谋策划了安排太祖心腹郭延斌秘密从陈桥驿返回汴京开封,与留在京城的同党石守信、王审琦把汴京各城门控制在手的计划,使得太祖在陈桥驿完成“黄袍加身”之后,能够轻而易举地返回开封,拿下后周社稷。
赵光义可以说是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最终篡夺后周江山、建立大宋王朝的重要功臣,其政治经验丰富、办事能力强悍,在急需稳固国本、保持朝野安定的北宋初年,确实是皇储的第一人选。而当时年仅十岁、无尺寸之功、又不谙世事的赵德昭,是没有任何资格和三叔相比的。
虽然太祖延续了五代以来的传统,封弟弟亲王兼京尹作为事实上的皇储,但是他内心始终没有放弃过立皇子为储君的念头。从建隆元年(960年)至开宝八年(975年),在这十多年里宋军先后平定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统一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而赵德昭、赵德芳兄弟也在逐步成长,“主少国疑、社稷不稳”的情况,在大宋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小。因此,太祖逐渐有了“易储”念头,准备趁合适的机会将储君之位从弟弟手中拿回来,改立亲儿子为皇储,“父子相继、血胤传承”,是每一个皇帝的内心愿望,太祖当然也不例外。
早在乾德二年(964年),赵德昭满十四岁时便按照制度出阁,太祖授其为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973年),赵德昭二十三岁,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太祖鉴于皇长子已经成年,便在这一年晋封他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德昭因此正式进入大宋朝堂,成为宰相的一员,和叔父晋王赵光义几乎平起平坐。
但太祖没有第一时间册立赵德昭为亲王,这是为了避免引起三弟的激烈反弹。在晋封皇子官爵的同时,太祖又将四弟赵光美一并晋封为同平章事、侍中、京兆尹,以此制衡权力过大的三弟晋王赵光义,这也是为了制衡势力越来越大的晋王。
开宝六年(973年)的太祖不过四十六岁,也没有什么大的隐疾,皇长子赵德昭已经成年,假以时日的话,赵德昭必将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被提升到越来越高的位置上,从而最终接替叔父晋王成为大宋新一代皇储。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十七岁的皇子赵德芳也终于出阁,太祖在幼子出阁后晋封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这也是其兄赵德昭当年出阁时初任的官职。这些迹象表明,太祖即将大力栽培自己的皇子,而将执政大权乃至国家储君的位置从原本的皇储、晋王赵光义手中收回了。
当年三月,太祖巡查东都洛阳,在洛阳时太祖直接向随驾的群臣说出了预备将国都迁到洛阳的心思,太祖的意思是将朝廷中枢搬离东京开封,使得势力庞大、羽翼已成的晋王不再能够管辖京师重地,从而慢慢削弱晋王的势力,以达到最终易储的目的。
但是随驾的诸臣都没有出言附和,而一起随太祖来视察洛阳的晋王却直接对太祖说:“国家安定长久,在德而不在险”。表面上晋王是劝太祖以仁德治国、而不仅仅依靠地利,但他内在的意思其实是提醒太祖自己有足够多的人心支持,德业稳固,兄长不要轻易做出导致国家动乱的事情来。
史载太祖听到晋王的回答后“默然不答”,然后意兴阑珊地返回了开封。但从这以后,太祖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更换皇储的决心,从当年五月开始,太祖先后提拔多人为宰相,进入政事堂参预国政,以分在朝堂上势力庞大的晋王权力。而晋王也察觉到了兄长的易储心思,于是不甘示弱地展开了对抗,以抵制皇兄更易皇储的念头。
当然,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太祖作为皇帝,手握权柄,掌握绝对的优势,他一定要来硬的,强行罢免晋王的实际皇储位置,那么即使晋王有多么庞大的朝堂势力、得到多少人的私下拥护,也绝不可能是兄长的对手。但太祖终究是宽厚仁德之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残酷的手段来解决和弟弟的争端的。他内心还是寄希望再来一次“杯酒释储位”,和平地拿回被弟弟占据了十六年的储君之位,在一片详和宁静之中完成大宋储位的更替。
可事情就是这么诡异,就在太祖抓紧布局、为赵德昭最终取代赵光义的皇储地位而进行最后的政治安排的紧要关头,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夜的那场漫天大雪中,“烛影斧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太祖猝然离世,而晋王凭借十六年的实际皇储地位、以及在朝堂上深厚无比的势力,波澜不惊地继承了兄长开创的王朝,成为大宋第二代君主——宋太宗。从此,宋朝的帝系由太祖系转到了太宗系,并持续了一百八十六年之久,直至建炎南渡三十六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无后且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太宗六世孙——高宗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太祖七世孙——也即高宗的养子赵眘之时,宋朝的帝系才由太宗系转回到太祖系,这些都是后话了。
为了显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以及对“烛影斧声”事件的遮掩,同时表示对兄长的尊崇和礼敬,太宗在即位的当年就加封皇侄赵德昭为京兆尹,移镇永兴军(即西安),兼领门下侍中,晋爵武功郡王。当年才出阁的皇侄赵德芳则接任兄长赵德昭所遗下的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官职,同时让太祖的子女继续称皇子、皇女。而太宗的儿子中,长子赵元佐不过是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他皇子更是还未出阁,没有任何官爵。
赵德昭的王爵加京尹身份,正如十六年前叔父太宗在大宋开国之初时的位置一般,也是事实上的大宋储君,而太宗将侄子立为潜在储君的做法,也大大缓解了太祖突然离世时“烛影斧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朝野内外和天下臣民对太宗继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的质疑也开始逐渐消除,帝系转移所引起的震动,由此消弭于无形。
太宗继位初年,京兆尹、武功郡王赵德昭在朝中的地位很高,和叔父表面上的关系尚可,看起来很有希望效法叔父的例子,坐稳事实上的大宋皇储这个位置(太宗的长子赵元佐,此时只有十四岁,还未成年,也承担不了重任)。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二月,太宗率军亲征最后的五代割据政权北汉,准备一鼓作气消灭北汉,完成国家一统的大业,也让世人看看,自己并不比开创了王朝基业的兄长差。为了激励三军,太宗在出兵前向诸将许诺,攻克太原(北汉国都)后就重赏犒劳全军。
在皇帝亲自出征和重金犒赏的激励之下,宋军气势如虹,连战连胜,击退了援救北汉的辽军,扫平北汉各地,并包围了太原城。当年五月初六,北汉主刘继元在内外交困之下无奈地出城投降,北汉灭亡,北宋王朝至此一统中原(此时尚有西北的定难军节度使和南方的静海军节度使尚未平定,以后也没有真正收复。定难军后来发展为西夏,静海军就是安南)。而在此次大举出兵攻打北汉的军事行动中,京兆尹、武功郡王赵德昭一直随侍在叔父太宗左右,小心侍候。
消灭北汉后,太宗决心趁此大胜的军威直驱幽州(北京),一举收复故土,恢复幽云。宋军在太宗的严厉督促下,一度收复了易州、涿州,抵达幽州城下,但迟迟不能攻破幽州城。
七月初六,宋、辽两军在幽州城外高粱河展开激战,宋军先胜后败,被辽军大将耶律休哥和幽州守将耶律斜轸乘夜色夹击,宋军首尾不能顾,同时太宗的御营也被辽军击破,顿时全军崩溃。一片慌乱中,和诸将走散的太宗在亲卫的拼死护卫下抛弃大军夺路而走,期间太宗的大腿还被流矢射中两箭,不能骑马,只能找了一辆驴车乘坐,急速南逃。
当时战场上鼎沸至极,又混乱不堪,武功郡王赵德昭也在大乱中和叔父走散。他见宋军战败,皇帝又失去踪影,生死不明,为了保持军阵稳定不被辽军继续围攻,于是主动出面召集诸将,收拢溃散的败兵,一面抵抗一面南撤,总算保住了大部分军队。当时宋军主力已经和皇帝失去了联系,不知他的生死,为了保持军心稳定,军中诸将都有奉武功郡王为新君之意,但赵德昭没有答应,吩咐大家赶紧先撤军回到涿州,以稳定军心为先。
太宗从高粱河弃军逃走后,率亲卫一直退到金台屯才敢停驾观望。此后得知宋军退回涿州的太宗令殿前都虞侯崔翰前往宣诏,命宋军班师。崔翰宣诏完毕返回御营后将诸将欲在危急时刻奉武功郡王为新君的消息告诉了太宗,太宗对此事耿耿于怀,借从征失律的名义严惩了诸将,其中大部分都被贬官外放,当初承诺的攻克太原后的封赏也一并免除。
辛辛苦苦出了大力,却被皇帝寻隙打击报复,太宗的这个做法让群臣很是不满,私下的抱怨纷纷扬扬。武功郡王赵德昭出于维护叔父颜面和国家信誉的目的,决心帮助诸臣讨还公道,于是他找到机会进宫向太宗谏言说:“惟陛下赏罚分明是从,乞愿先行破太原之赏,再行失幽州之罚,如此诸臣得以心悦诚服。”
赵德昭这话没有半点错误,可是太宗本来就因为武将们当初差一点拥立侄子为新主的举动而愤恨不满,赵德昭在这么敏感的时候又“不识好歹”地出面为武将们请赏,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勃然大怒之下的太宗再也无法忍受,冷冷地对赵德昭说:“令汝自为天子时,再行封赏,犹未晚也!”说完拂袖而去。
赵德昭没想到叔父的反应这么激烈,同时也彻底明白了叔父对自己的真实看法,顿时大惊失色,惶惶然不知所措。深知叔父已经猜忌怨恨自己的赵德昭在无言以自明、又进退不得的两难境地下,为了保护妻子儿女不受牵连,连家都没有回,马上返回门下省官衙(赵德昭兼领门下侍中,官署在门下省),找了个借口让门下省属吏给自己寻找了一把裁纸刀,然后趁人不备,在门下省官署内自刎而亡,时年二十九岁。
刚刚对着侄子发泄了一通的太宗回宫后怒气依旧未曾消减,还想着对侄子加以惩处,让他以后老实做人,突然间闻报噩耗:侄子在被自己的诛心之言斥责后居然承受不住,在门下省自刎以明志了!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悔恨万分的太宗急匆匆赶到门下省,看到了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尸体的侄子,顿时嚎啕大哭,抱着侄子的尸体悲切地说:“我儿何至于此!”(当然,此时太宗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没有人会知道了)。
赵德昭自尽后,太宗给了这个侄子莫大的身后哀荣,追封他为魏王、谥号“懿”,并追赠中书令。此后,赵德昭在北宋一朝被历代皇帝们不断晋封,先后追赠为太傅、太师,爵位也从魏王晋封为吴王、越王、燕王,最终的谥号是“燕懿王”。
太祖第四子、也是最幼子的赵德芳,生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生母不明。赵德芳刚满一岁时,太祖就发动了陈桥兵变,称帝建国了。此后年幼的赵德芳先后由太祖王皇后(孝明皇后)、宋皇后(孝章皇后)所抚养,尤其受孝章皇后所宠爱,几乎视同亲子。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赵德芳在十七岁时出阁,比兄长赵德昭当年出阁时的年纪要长了三岁,这应该是太祖和孝章皇后对他格外优待和宠爱,这才在宫中多住了三年。赵德芳出阁后,太祖晋封其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如果不出意外,将来还会按部就班地逐步晋封,就如同他的兄长赵德昭一样。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赵德芳出阁十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太祖皇帝就在“烛影斧声”的疑团中驾崩于皇宫中,而赵德芳的叔父——晋王、开封尹赵光义则在一片疑云之中登基继位,承袭了太祖留下的江山,即宋太宗。太宗继位后,为了平息朝野议论,显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于是晋封太祖长子赵德昭为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爵武功郡王,以王爵加京尹的身份,让赵德昭成为了大宋新的潜在储君。而赵德昭之前的官职: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则转封给另一个皇侄赵德芳。太宗用这种方式来向天下人表明,赵宋皇室内部团结依旧。
在“烛影斧声”事件中,后世史书还记载有另一个版本:太祖突然驾崩于皇宫万岁殿时,晋王赵光义、皇子赵德昭都不在宫中,孝章皇后在慌乱中派内宦王继恩去召养子赵德芳进宫,意在使赵德芳抢先于赵光义、赵德昭之前登基,造成既成事实。但王继恩并没有去接赵德芳,而是直接前往开封府衙,将太祖驾崩的消息告诉了晋王、开封尹赵光义。
赵光义于是带着亲信、开封府左押衙左押衙程德玄与王继恩冒雪前往皇宫,并在王继恩的协助下直入大内,控制了皇宫内外的局势。然后赵光义才前往万岁殿。在殿内等候的孝章皇后听见殿外的脚步声,急忙询问:“是德芳到了吗?”陪同赵光义一起前来的王继恩则大声回答说:“是晋王来了!”
孝章皇后存有私心、准备趁太祖驾崩之后的混乱局面立养子赵德芳为新帝,但她没有想到王继恩和赵光义会勾连在一起,迅速控制了皇宫内外,这让身为女流之辈、也并没有多少政治能力的她大惊失色,又无计可施,只得审时度势地向赵光义示弱说:“我母子性命,就都托付给官家了!”(官家是宋朝臣民对皇帝的口语化称呼),赵光义也放马上低姿态,哭泣着回答说:“请皇后放心,我们共保富贵。”
在孝章皇后和赵光义的相互利益交换之下,太祖驾崩后的大局就此安定,赵光义由此登基称帝,即宋太宗。此后孝章皇后以“开宝皇后”的尊号被奉养于大内,于至道元年(995年)四月才薨逝,安享半生富贵。
而在懵懵懂懂之间,就和皇位擦肩而过的赵德芳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叔父加授检校太尉,也是个虚职。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的兄长京兆尹、武功郡王赵德昭因在幽州之战中曾经被诸将想要封为新君,以及事后出面奏请封赏武将之事被太宗猜忌、训斥,无言自辩而惶恐自尽后,赵德芳也时常处于惊惧之中,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叔父会进一步斩草除根,对唯一在世的太祖皇子、也就是自己下手。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距离武功郡王赵德昭自尽不过才一年五个月,最后在世的太祖皇子赵德芳也病薨了,年仅二十二岁,史书上对于他的去世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来表述,大约是心肌梗塞之类的病,导致睡觉时心脏骤停而去世,也有可能是长期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心脏不堪重负,最后病发而亡。
皇侄去世后,太宗亲临他的府邸哭祭奠酒,并辍朝五日以示哀悼,然后追赠皇侄为中书令、岐王,赐谥号“康惠”。之后,北宋历代皇帝给赵德芳不断加官,追赠太师,先后晋封楚王、秦王,最后的谥号是“秦康惠王”。
就这样,太宗登基不过才六年,太祖的两个儿子就在两年内因为各种原因去世了,由此彻底消除了太宗心头对太祖一系皇子的担忧和猜忌之心。而没有了赵德昭、赵德芳对皇权和帝统的潜在威胁后,太宗出于显示自己重视亲情、宽厚仁德的目的,对于两位皇侄所遗下的家眷子女统统予以优厚待遇,并给诸侄孙加授高官厚禄,妥善安置,以此向天下臣民彰显帝室的仁心。
燕懿王赵德昭有五子:长子赵惟正、次子赵惟吉、三子赵惟固、四子赵惟忠、五子赵惟和。秦康惠王赵德芳有三子:长子赵惟叙、次子赵惟宪、三子赵惟能。
赵德昭和赵德芳先后离世后,太宗对于侄孙们多加厚赐并授予官爵,此后历代皇帝也对太祖一系后裔晋封官爵,太祖后裔在北宋时期,无论是待遇还是官职,都相当不错,这也可以看出赵宋皇族内部还是很讲亲情(也有朝野观瞻方面的考虑),相比前后其他王朝皇族内部动辄骨肉相残、血流漂橹的残酷争斗,太祖后裔在北宋一朝的境遇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优渥和安宁了。
赵德昭的儿子中,赵惟正生前封乐安郡公、建宁军节度使,身后追封同安郡王。赵惟吉生前封安定郡公、感德军节度使,身后追封南阳郡王。赵惟固早夭,赠官左千牛卫将军。赵惟忠生前封叙州刺史、昌州团练使,身后追封舒国公。赵惟和生前封澄州刺史、右千牛卫大将军,身后追封清源郡公。
赵德芳的儿子中:赵惟叙生前封左千牛卫大将军、勤州刺史,身后追封高平郡公。赵惟宪生前封左卫大将军、安德军节度使,身后追封英国公。赵惟能生前封右神武军将军、蔡州防御使,身后追封张掖侯、南康郡公。
太祖诸孙在太宗及其后裔统治时期,待遇都很不错,个个都是高官厚禄,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也是安享富贵终身。同时,他们的后裔和太宗的后裔在政治待遇上也没有差别,按宋代宗室制度的规定,宗室子弟几乎没有直接承袭父祖爵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亲王(郡王)诸子中,只有最长的一位(无论嫡庶)可以降封为国公,其余儿子基本不再封爵,只是如外臣一样入仕,担任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环卫官(指按照隋唐旧制设立十六卫上将军、大将军官职,不是清扫街道的卫生部门),在朝会和出巡时环绕保卫在皇帝四周,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个虚衔、领一份俸禄工资而已。
同时,宗室子弟还必须按照资历、任期、功勋等要求,逐步晋升官爵,除非皇帝特旨,否则几乎不可能被封授王爵,即便得以封王,但其父、其祖当年的王爵位也不可以继承,得另称王号。而且,两宋三百年间,可以世袭的王爵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王爵都是降封,几代以后,远一层宗室子弟就连担任环卫官的资格也没有了,只能按照承荫制度出仕为官。当然,宋朝对宗室为官不是很限制(只要不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运气好的宗室子弟出任地方州县正任长官也不是不可能,那比顶个空头爵位领一份不死不活的俸禄是要强得多!
以赵德昭为例,他去世后,最初被追封为魏王,但他的儿子们不能承袭魏王的爵位,而是被太宗以及继任的皇帝们加授为外官节度使、刺史,兼领环卫官,然后降等授予宗室封爵(郡公、侯),身后才追封为郡王或者国公。等再过一代,到赵德昭的孙子们长大时,除了最长那一个的可以降等封爵(一般是侯爵)外,其余的便失去了封爵资格,而只能恩荫入仕,担任如广州观察使、西染院使、供备库副使、西头供奉官这样的中低级官职,成为当时数万文武官员中普通一员了。
庆历四年(1044年),已经是太宗的孙子仁宗赵祯在位时期了,由于北宋宗室封爵制度过于严谨和苛刻,且近支皇族子嗣繁衍不盛,造成了当时“宗姓几无一王”的尴尬局面出现。为了强化帝统本支、拱卫皇室大宗,仁宗在这一年七月下诏:“皇族封王者物故,本宫之长封国公、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世世承袭”,将远支宗室中太祖太宗的弟弟魏悼王(时称涪悼王)赵廷美、太祖两个儿子燕懿王(时称越懿王)赵德昭、秦康惠王(时称楚康惠王)赵德芳、太宗除了真宗之外其他七个儿子,一共十家远支宗室后裔,按照始封亲王之子封郡王、孙封国公,曾孙封郡公的原则,在十家宗亲中各选在世的年资最长一人为代表,授以高等宗爵,其中封了六个郡王、三个国公、一个郡公。其中,赵德昭的孙子赵从蔼封颖国公、赵从信封楚国公,赵德芳的孙子赵从古封安国公。
不过即使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孙子中有了三个国公爵位,但按照宋朝宗室封爵制度,他们去世后,诸子又得降等袭爵,数十年后太祖后裔还是会失去封爵资格,成为和平民无异的中低级文武官员了(还得运气好才行)。熙宁元年(1068年),太宗的玄孙神宗赵顼继位后,感念于国家是太祖所开创,而太祖开基立业实属不易,后世子孙应永享其恩荫,世代保有爵禄,以彰显太祖的隆隆功业。所以神宗于这一年下旨,在太祖的后裔中选取了行辈最近、年德最尊的一人,晋封为郡王,且世袭其爵,以示对太祖皇帝的尊崇。这个王爵,是宋代第一个被明确为世袭不降的宗室爵位,神宗赐其王号为“安定郡王”。第一个受封安定郡王的太祖后裔,是秦康惠王(时称楚康惠王)赵德芳的孙子、追封英国公赵惟宪的儿子,时年已经六十二岁的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赵从式。
为了防止太祖某一支后裔因世袭安定郡王而坐大且威胁到皇权,神宗在册立了安定郡王后又设置了特殊的的承袭制度,规定安定郡王不得由赵从式一系子孙世袭,也不由其他太祖支系后裔单独世袭,而是在太祖的全体后裔中按照辈分高低、年龄长幼原则挑选合适者轮流担任,如同外朝文武官员担任官职一样,“定爵而流任”。这样一来,在任的安定郡王不能把王爵传给自己的亲兄弟子侄,而下一代安定郡王也不是前代郡王的直系子孙,太祖后裔对帝系大宗的皇位不会产生威胁。
一方面,神宗设立世袭“安定郡王”以安抚太祖后裔,显示尊崇太祖之意,另一方面,神宗丝毫没有放松对太祖后裔的监控和管制,时刻在提防着他们。熙宁八年(1075年),因为牵扯到一桩莫名其妙的谋反案,太祖后裔、秦康惠王(时称楚康惠王)赵德芳曾孙、追封南康郡公赵惟能之孙、南阳侯赵从贽第三子,右羽林军大将军、秀州团练使赵世居被神宗穷追到底,最后以“收留叛逆,阅读图谶,语涉悖乱”的罪名赐自尽,家产抄没,其名“世居”以及其子“令少、令喾”名字中的“世、令”二字都被勒令革去,从宗谱中除名,儿孙们被夺官监禁,女眷则全部送禁寺出家为尼。除了赵世居一家外,他的亲兄弟及亲侄被追夺两官,停止授官,叔伯及堂兄弟、堂侄追夺一官,停止朝参资格。神宗以“赵世居谋反案”为借口,严厉惩处并警告了太祖后裔,让他们此后更加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不敢再生事端,对皇权的觊觎之心(如果有的话)也立马消逝无踪。而帝系大统的至高无上地位,也在神宗对太祖后裔的严厉打击中更加稳固,高枕无忧。
北宋一朝,安定郡王前后传承了七代,除了第一代赵从式和第七代赵令盪是赵德芳的后裔外,第二代赵世清、第三代赵世凖、第四代赵世开、第五代赵世雄、第六代赵世福都是赵德昭的后裔,并且彼此之间血缘关系遥远,关系也不密切(甚至比较疏远),在地位尊崇的表面,是太宗一系帝室对太祖后裔深深的提防和猜忌之心。不过这样也好,安享荣华并地位尊崇,也不需要劳心劳心地操执政事,太祖的后裔们各安天命、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富贵闲人,享受着祖宗的恩荫和庇护所带来的幸福悠闲生活,福兮祸兮,一切都是天注定。
至于建炎南渡之后,太祖后裔在一系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于机缘巧合中重新拿回失去一百八十多年的皇位,重新成为帝系大宗的过程,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赵匡胤别提多憋屈了,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却突然“猝死”了!
斧声烛影的这一天,赵匡胤才不过50岁而已,正当壮年,也没记录说他有什么病痛。当天晚上他还拉着弟弟赵光义一起喝酒,结果夜里大家吵了一架,赵光义中途离场,第二天清晨,便有人发现赵匡胤猝死了。
这事儿看似肯定要推到赵光义身上,毕竟他是最后一个见到赵匡胤的人。可惜的是,那个时候已经没人再为赵匡胤说一句好话了。
- 首先,杯酒释兵权以后,赵匡胤将义社十兄弟中的开国元勋,全都罢免了兵权,这帮人心寒啊,就算手里有点权力,也不愿再为老赵说话了。
- 其次,赵光义作为晋王,位列文臣武将之首,职位尚在宰相之上。当时太后、皇帝全都挂了,晋王自然是最大的了!且赵光义的心腹遍布朝野,谁也不敢不听。
- 再者,赵匡胤的那几个儿子太不中用了。活着的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都已经长大成人,可过分软弱,压根就敌不过自己的叔叔。
因此,赵匡胤一死,没人敢追究他的死因。不等大臣们反应过来,赵光义已经一屁股坐在龙椅上,挪不动步子了!
所有人都是一脸黑线,但没人敢说个不字。按道理赵匡胤还有两个活着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且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完全可以处理国家大事,没理由让弟弟继位。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就在赵光义有点儿不能服众的时候,被赵匡胤罢相贬谪在外的赵普连夜回京,干啥?拍马屁来了!他对群臣说,杜太后(赵匡胤生母)临终前,曾让赵匡胤发誓,等赵匡胤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样国有长君,就不会乱了。
看似好有道理,实际上完全没逻辑。毕竟杜太后怎么就知道赵匡胤会早逝呢?万一赵匡胤活到70岁,赵德昭都快50岁了,难道还不算国之长君吗?
但是刚才说了,没人为赵匡胤说话,所以大家也就被糊弄过去了。这事儿还煞有介事地被记载在了宋朝正史《宋实录》里,真是好不害臊。那么赵光义称帝后,赵匡胤的后代在北宋过得怎么样呢?
一、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不明不白。
赵匡胤本来有4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和赵德芳。
其中赵德秀和赵德林早逝,因此当50岁的赵匡胤去世时,只生下了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人。当时他们多大了呢?赵德昭26岁,赵德芳18岁。
你要说一个26岁的智商正常的人,还不能主持朝政的话,那我觉得赵匡胤就别累死累活创业了,毕竟打下来的江山,儿子也守不住。
很显然,赵德昭和赵德芳,不光智商正常,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完全可以上位。这就让已经赖在皇位上的叔叔赵光义很发愁了啊!咋整呢?整没了不就好了!
太平兴国四年,29岁的赵德昭跟着叔叔赵光义一起攻打幽州,大战在即,军中忽然大乱。大家一时之间找不到赵光义,便有人开始忽悠了:要不咱们立赵德昭为皇帝吧?
还没等赵德昭高兴起来,叔叔赵光义就冒出来了。等的就是这句话!赵光义立刻把赵德昭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我还没死呢!你就这么着急了?
等打完仗回去以后,赵德昭便为部分功臣寻求封赏,结果赵光义一听就火了:等你做了皇帝以后,你来封赏好不好?
这话一出,彼此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赵德昭回去以后就拔剑自刎了,至于是不是拔剑自刎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赵光义将其风光大葬了。
解决了赵德昭,就只剩下赵德芳了。赵德芳也就是戏剧里八贤王的原型。赵光义实在是找不到赵德芳什么毛病,因此赵德芳安然无恙地又活了4年。
到了赵德芳22岁的时候,忽然就病逝了!史书上只给了三个字的解释:寝疾薨。
也就是说因病无药可治而亡,至于是什么病,此前有没有病症,病了多久,全都没有交代。基本可以断定,赵德芳和他老爹一样,属于猝死。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么一来赵匡胤的4个儿子就都没了。
二、赵匡胤的孙辈,日子过得还可以。
赵匡胤的儿子被解决了,那赵光义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为啥?因为赵普自导自演的《金匮之盟》,还有一个版本,等到赵光义百年之后,要把大位传给小弟赵廷美,赵廷美百年之后再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
合着这宋朝的天下,不是人家赵匡胤打下来的,是他老妈杜太后打下来的吗?这老奶奶一个人就指定了这么多君主?这不是开玩笑嘛!
不管怎么样,赵光义“除掉了”两个侄子,又把小弟赵廷美以某犯罪发配到了房州幽禁致死,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那么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儿子们呢?
赵德昭有5个儿子,分别是:赵惟正、赵惟吉、赵惟固、赵惟忠、赵惟和。
赵德芳有3个儿子,分别是:赵惟叙、赵惟宪、赵惟能。
这些孩子们,倒是都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而且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皇帝,对这些个宗亲,待遇也不错。
但是他们没有权力,或者说,始终被排斥在核心圈子之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避嫌的需要,这皇位的来历,赵光义的子孙后代,比谁都清楚。
这么来看,赵光义及其后人,还是蛮厚道了的。虽说不给赵匡胤的后代权力,但是该有的锦衣玉食,一个都不能少。省得后人说他们天性凉薄。
三、南宋成了赵匡胤子孙的天下。
赵光义的五世孙宋徽宗赵佶,是个非常会玩的皇帝。他风花雪月,写字画画,无所不能,就是不会治国。结果在金人南下之前,他还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儿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显然,这是甩锅之举,宋徽宗可不想做亡国之君。好在金人比较“厚道”,人家可不管你是皇帝还是太上皇,全部都打包带回了北方。北宋皇族、贵胄足有2000多人,都被打包带走了。
宋徽宗当时虽然生了32个儿子,可惜只剩下第九子赵构逃回了南方。赵构很有能力,在南方建立了南宋王朝,勉强延续了赵光义这一脉的基业。
可由于战乱中惊吓过度,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外加赵构唯一的儿子夭折了,所以赵构只好选择抚养嗣子。或许是对祖上犯下的错,进行弥补。赵构没有从赵光义这一脉的后人里选择养子,而是从赵匡胤的后代里去选。
第一,赵德芳一脉3个皇帝。
这么一来赵德芳的六世孙赵昚便成了赵构的养子,此后继承了大位,也就是宋孝宗。宋孝宗的儿子宋光宗赵惇、孙子宋宁宗赵扩都成了南宋皇帝。南宋这3个皇帝都来自于赵德芳一脉。
可到了宋宁宗赵扩这一代,又出现了没儿子的尴尬场面。无奈之下,赵扩只好再次从宗室里寻找养子。这回就轮到赵德昭这一脉了。
第二,赵德昭一脉5个皇帝。
赵扩的养子是赵德昭的九世孙赵昀,也就是日后的宋理宗。宋理宗厉害啊,在位41年,活了60岁。仅次于宋仁宗在位时长。可惜这位老兄还是没儿子!
无奈之下,宋理宗只好把弟弟赵与芮的儿子赵禥收为养子,赵禥也就是日后的宋度宗,算起来是赵德昭的十世孙。
宋度宗赵禥时期,南宋已经出现了亡国之状,他的3个儿子,都做了短命的皇帝,分别是:宋端宗赵昰、宋恭帝赵显、宋怀宗赵昺。
宋怀宗赵昺也就是陆秀夫带着跳海的那个小皇帝,崖山海战后,8岁的宋怀宗赵昺和十万军民一起跳海,南宋自此灭亡。
总结:人言可畏。
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两宋皇位传承的问题了。其实赵构在位期间,赵光义的后代,还有不少是成功南逃的。可赵构为啥偏偏就是不选他们呢?
主要是因为看到父亲、哥哥的悲惨结局,看到宋朝皇室被人一锅端了的惨剧,赵构心里后怕了。又有人说金朝的完颜阿骨打,和赵匡胤长得很像。这让赵构相信世道轮回。
所以赵构担心人言可畏,主动将皇位传回给赵匡胤的后代,也没什么不妥的。大家都是赵弘殷(赵匡胤、赵光义之父)的后人,只要养子对自己孝顺,不就好了嘛!结果还真是这样,宋孝宗赵昚,就是以孝顺闻名天下的!
参考资料:《宋史》、《宋实录》
赵匡胤是大宋的开国之君,皇位兄终弟及,其子孙的地位又如何呢?
说到宋太祖赵匡胤,人们在赞叹他非凡文治武功的同时,也会对他传位于弟弟时的“金匮之盟”和传说中驾崩时的“烛影斧声”所津津乐道。
赵匡胤原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爱将,为后周屡建战功,成为掌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柴荣病逝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赵匡胤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李世民,他通过南征北战,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又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解除了武将的兵权。
北宋王朝处于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时间来到开宝九年(976年),这是赵匡胤称帝的第十六年,也是最后一年。
就在这年十月十九日晚上,五十岁的赵匡胤突然想与弟弟赵光义说说话,于是命人将赵光义召入宫中把酒言欢,期间赵匡胤感慨自己的戎马一生。
对自己这十几年来的执政进行了总结,激动之泪数次落下。赵光义也回忆了他与哥哥并肩作战的往昔岁月,兄弟二人不知不觉谈到了深夜。
在皇后宋氏的提醒之下,兄弟两的秉烛夜谈结束,赵光义在太监王继恩的引领下离开了皇宫。微醉的赵匡胤在宋氏的服侍下就寝,这一睡再也没能起来。
四鼓时分(凌晨两点左右),皇后宋氏发生赵匡胤已经停止了呼吸。惊慌失措的宋皇后急忙换来王继恩,令他召秦王赵德芳(赵匡胤四子)入承大统。
让宋后没有想到的是,王继恩竟然私自将晋王赵光义召来。就这样,北宋的皇位出现了兄终弟及,赵光义成功继承大统,是为宋太宗。
这一说法被记载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赵光义的即位,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这才有了后来史料中的“金匮之盟”和传说中的“烛影斧声”。
赵匡胤一生有三任皇后,仅有第一任贺氏生有子嗣,即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
四子中的长子和三子都是早夭,在叔父赵光义即位后,仅有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和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在世,除此之外,还有三位大长公主也健在。
赵德昭因赵光义斥责而自刎,南宋理宗赵昀是其九世孙
赵匡胤驾崩时,赵德昭二十五岁,任兴元尹、检校太傅等职。赵光义即位后,将其改任为京兆尹,封武功郡王。这是赵德昭的第一次封王,是赵光义给的。
不仅如此,赵光义还让赵德昭与叔父赵廷美上朝时位列宰相之上。两年后,赵德昭与太傅之女王氏成婚,王氏被封韩国夫人,同年赵德昭加任检校太尉。
由此可见,赵光义对赵德昭非常关照,也算是一种补偿吧。太平兴国四年,赵德昭随赵光义攻打幽州,军中有人想立德昭为帝,赵光义知道后很愤怒。
回朝之后,没有提及论功行赏之事,赵德昭说起此事时,赵光义大怒说,等赵德昭做了皇帝再说吧。或许是碍于面子,或是害怕,赵德昭退朝自刎而死。
得到噩耗后,赵光义悲痛欲绝,悔恨不已,追赠赵德昭为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号为懿,之后又改追封为吴王、越王。赵德昭与王氏和陈氏育有五子。
长子赵惟正,官至建宁军节度使。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赵惟正病逝,被追封为同安郡王,死后无子嗣,以四弟赵惟忠之子赵从谠为嗣。
次子赵惟吉,官至感德军节度,封安定郡公。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赵惟吉病逝,享年45岁,追封南阳郡王。他有六子,六子赵守康为半岛林川赵氏始祖。
赵惟吉的三子赵守度,是南宋理宗赵昀的七世祖。赵德昭的其余三子,皆官居千牛卫将军或刺史。赵匡胤的这一脉子孙在两宋地位都很高,是南宋正统。
赵德芳二十三岁时病逝,南宋孝宗赵眘是其六世孙
赵匡胤驾崩时,赵德芳十七岁,官居检校太保。赵光义即位后,升任赵德芳为兴元尹和山南西道节度使。两年后加任为检校太尉,在赵德昭死后两年,赵德芳病逝。
赵光义罢朝五天以示哀悼,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之后改追封为楚王和秦王。《宋史》记载赵德芳“寝疾薨”,应是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赵德芳育有三子,即长子赵惟叙(高平王)、次子赵惟宪(英国公)、三子赵惟能(南康郡公)。三子赵惟宪是南宋孝宗皇帝赵昚的五世祖。
宋高宗赵构因没有子嗣,将六岁的赵昚过继到宫中养育。赵昚在三十五岁即位,是为宋孝宗。这是赵匡胤一脉时隔186年,再次获得继承大宋皇位的资格。
综上所述,赵匡胤的皇位虽然是兄终弟及,但他的子孙在北宋都是官居要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两个儿子早逝,但子孙地位还是很高的。
地位不怎么样,基本上和吉祥物差不多。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老大赵德秀,老二赵德昭,老三赵德林,以及老四赵德芳。
其中,老大、老二、老三均为孝惠皇后贺氏所生,而老四赵德芳则生母不详。
在这四个儿子里,老大和老三皆早年夭折,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
除了赵德昭和赵德芳之外,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说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六子赵元偓,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遗腹子,不过,这种说法大多是坊间之谈,当不得真。
所以,宋太祖的嫡系子孙,指的就是赵德昭和赵德芳以及他们的后人。
至于这二人以及其后辈儿孙在大宋朝地位如何,这得看具体是在哪个皇帝在位,皇帝不同,其待遇和地位自然也不同,不过整体而言,着实不怎么样。
先说赵匡胤死后,继任的宋太宗赵光义时期。
“烛影斧声”事件后,宋太祖赵匡胤病逝,兄弟赵光义成功地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大宋朝第二位皇帝。
继位之后,对于大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光义分别对二人进行了加封。
赵德昭在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也就是叔叔赵光义登基的那年年末,被封为武功郡王,并且,赵光义特意下诏,让他在朝会时,与赵延美一起列为于宰相之上。
而赵德芳,则被叔叔赵光义授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位。
单从封赏上来看,似乎赵光义对这两个侄子还不错,不过,这也只是“面子活儿”而已,赵光义始终没有放下对他们的戒心。
为什么呢?因为从法理的角度来讲,继承皇位的不该是赵光义,而是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其中一个。
毕竟他们才是赵匡胤的子嗣,也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不过,由于赵匡胤生前并未确立继承人,再加上他又“走”的突然,最终皇位落到了赵光义的手里,而赵德昭和赵德芳这哥俩,只能靠边站。
关于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坊间有很多说法,一说是为了避免重蹈后周幼主失国的覆辙,赵匡胤生前曾与母亲杜太后定下了“金匮之盟”的约定,两人商议皇位由赵光义继承。
还有一说,是认为赵光义直接导致了大哥赵匡胤的死,因此,皇位自然与赵匡胤的儿子无缘。
不管到底是哪一种说法,事情的结果,是赵光义成了皇帝,而对于大哥的两个儿子,赵光义无论如何也不敢掉以轻心。
而赵德昭与赵德芳最终也在赵光义在位期间先后去世,死因说起来颇为奇怪。
赵德昭的死,史书上记载的是自刎,原因是在高梁河之战时,由于不慎,赵光义迷失在乱军中数日,生死未卜,而大臣中就有人提出,要立赵德昭为新皇帝。
结果,赵光义自己摸回来了,而他得知有人想立赵德昭后,心情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
恰逢当时赵德昭来找叔叔赵光义,进言对将士封赏一事,心情不爽的赵光义,就对赵德昭说了几句狠话。
“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时未晚也!”---《宋史》
结果,被训斥一顿的赵德昭,回去后越想越怕,一个想不开,当即拔剑自刎。
而赵德芳的死更为离奇,史书中仅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来记载他的去世,意思就是说,赵德芳睡着睡着就再也没醒过来。
没有证据表明赵德芳的死是赵光义下的手,但他实实在在的是死在了赵光义在位期间,若是说和与赵光义没有一点关系,怕是没什么人相信。
并且,除了两个大侄子先后去世之外,还有赵光义的四弟赵延美,也是在不久后“惊惧而死”。
总而言之,赵光义时期,对于大哥赵匡胤的儿子着实不太地道,甚至可以说是“用心险恶”,这才让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吓得自刎,一个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
赵光义死后,其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前文讲过,赵德昭与赵德芳已经在宋太宗时期先后去世,而他们二人一共留下来了八个儿子,其中赵德昭五个,赵德芳则是三个。
赵德昭的儿子分别是:赵惟正、赵惟吉、赵惟固、赵惟忠、赵惟和。
赵德芳的儿子则是:赵惟叙、赵惟宪、赵惟能。
按辈分来讲,此时赵德昭与赵德芳的儿子,应该叫宋真宗一声叔叔,那么,宋真宗对于侄子们如何呢?
简单来说,宋真宗秉承的态度与父亲赵光义差不多,不差但也不好。
八个侄子,虽说都先后出任官职,但从他们的履历中就能看得出来,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一些虚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
这一点是极不正常的,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比如汉、唐或者是后来的明朝,作为开国皇帝的直系后裔,最起码也得封一个郡王之类。
但这八个赵匡胤的孙子,生前担任的大多是荣誉职位,直到去世之后,才被追封了郡王或是郡公。
所以说,宋真宗对于赵匡胤一脉,虽说谈不上刻薄,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仅仅是赵匡胤子孙受到冷淡,包括赵匡胤自己,也在宋真宗时期地位大大降低,原本他死后牌位是在宗庙正中央,是作为始祖的位置,毕竟他才是开国皇帝,但在宋真宗时期,赵匡胤的牌位却被换了位置。
换到哪里呢?没换太远,只不过是在赵光义之后而已。
也就是说,原本作为开国皇帝的赵匡胤,由于继任的皇帝不是自己一脉,导致了牌位位置被换,而想享受香火的话,也只能趁有人祭拜赵光义时,蹭上一两根。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北宋的皇帝们对于赵匡胤的不重视,逐渐愈演愈烈,有了皇帝的带头,下面的臣子,同样也慢慢的不把开国皇帝放在眼里。
这也就是后来著名大臣文彦博为何会在对付狄青时,动不动就拿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光辉事迹”来说事。
毕竟文彦博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北宋的皇帝都不把赵匡胤放在眼里,上行下效之下,手底下的大臣们自然更不必说了。
不过,在宋真宗之后的宋仁宗时期,对于赵匡胤后人的待遇,整体上还是比之前要好一些的。
众所周知,宋仁宗一向以仁厚闻名,因此,在他在位时,特意拨款为赵匡胤一脉,以及赵延美一脉,修建了北宅,把他们安置在这里,由朝廷对他们进行供养。
当然,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一种看管,相当于把赵匡胤的后人集中看管并圈养起来。
毕竟这些人始终是个隐患,但如果杀了,又不符合宋仁宗的风格,更没办法向世人交代,只能是把他们当做吉祥物养着。
仁宗之后,是英宗赵曙,赵曙在位时间较短,前后也就四年,史料记载他对宋仁宗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姐妹很差,由此看来,他对于赵匡胤一脉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除了继续拿他们当吉祥物之外,没有别的什么措施。
虽说吉祥物说起来不太好听,但却有实实在在的待遇,不仅有官做(虽说是虚职),还有俸禄可拿,但这种待遇,在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继位后戛然而止。
宋神宗继位后不久,因有感朝廷内外忧患、财政困乏,就对宋太祖、宋太宗曾经定下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认为只有变法,才会让大宋朝繁荣富强。
因此,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轰轰烈烈地展开,而变法的内容里,就有涉及到那些一直受朝廷供养的皇族宗室。
按照新法,像赵匡胤后人这样的“远支皇族”,理应该“自力更生”,朝廷没有责任养他们一辈子。
所以,宋神宗以“出五服”和国家财政无力抚养庞大的外支宗室为由,把赵匡胤的后人,开除了出了宗室系统,取消了他们的皇族待遇。
也就是说,曾经开国皇帝的直系后裔,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与普通百姓一样的平民。
不仅仅是赵匡胤的后人有此待遇,赵延美的后人同样也是落了这么个下场。
除此之外,赵匡胤的玄孙赵世居,在宋神宗熙宁八年,因涉嫌(注意,是涉嫌,不是主谋和参与)一桩谋反事件,被宋神宗派人直接赐死。
在宋神宗之前,赵匡胤后人的地位虽说不高,但起码也是皇族成员,但在宋神宗时期,不仅皇族身份没了,还有人被赐死,这地位可以说是相当差了。
活着的人地位差,死去的人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前文讲过,赵光义死后,宗庙中的始祖牌位就不再是赵匡胤,但如果直接把赵光义放在始祖之位,显然又堵不住悠悠众口,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祖牌位都是空着的。
而在宋神宗时期,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始祖之位终于不再虚设,而是改为了赵脁。
赵脁是谁,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他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高祖,并且,他活着的时候,唐朝还没灭亡。
也就是说,宋神宗直接开始不承认赵匡胤是开国皇帝,而是把始祖之位,给了隔着上百年的祖先。
这是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因此,有了这种态度的宋神宗,做出把赵匡胤后人开除出皇族的决定,也就十分正常了。
而在宋神宗之后,北宋也离玩儿完不太远了。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三十八岁的宋神宗带着万千遗憾离开了人世,继位的是他九岁的儿子赵煦,也就是宋哲宗。
宋哲宗之后,则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与宋钦宗。
这三位皇位在位时,赵匡胤一脉已经沦落至平民,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待遇,大多都是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那么,在赵匡胤的后人里,难道都是平民,没有一个荣华富贵的人吗?
当然不是,当时的情况是,在赵匡胤的后人里,有人穷的要死,有人则是富的流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得从宋神宗活着的时候说起,当时宋神宗在把赵匡胤后人开除出皇族之后,又设立了叫做“安定郡王”的名誉职位。
设立这个职位的目的,就是至少在明面上,给赵匡胤几分薄面,毕竟不管宋神宗再怎么不承认赵匡胤的功绩,但大宋朝是由他而来,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所以,宋神宗也不敢对宋太祖的后裔太过分,因此,就设立了这个“安定郡王”的职位,向世人表明,朝廷是厚待赵匡胤后人的。
但问题是,这个“安定郡王”的爵位,是不能父传子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假如现在赵大是安定郡王,在赵大死后,这个爵位就会被朝廷收回,具体谁来继任,那就要由朝廷说了算。
比如,宋神宗时期,安定郡王是赵德芳的孙子赵从式,在赵从式病死后,虽说他有亲儿子,但安定郡王的爵位,却被宋神宗传给了赵德芳的另一个曾孙赵世准。
包括在宋哲宗时期,以及后来同样如此,能决定谁当安定郡王的,只有皇帝自己。
所以说,这个所谓的安定郡王,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只是为了堵住众人之口,而不是实实在在地为赵匡胤后人谋好处。
由此可见,赵匡胤的子孙,在当时的地位,着实不怎么样,甚至连吉祥物的资格都没有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变成了平民,让赵匡胤一脉的后人,在北宋灭亡时,躲过了金国的一锅端,所以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这也算是命运使然。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生养了4个儿子和6个女儿!长子和第三个儿子赵德秀和赵德林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史书上几乎没记载!六个女儿中也有三个小时候就夭折了,分别是申国公主、成国公主、永国公主早夭。另外三个是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陈国大长公主,三个公主分别下嫁给了左卫将军王承衍、左卫将军石保吉、右卫将军魏咸信。
次子赵德昭,性格沉着冷静,喜怒不行于色,是赵匡胤内定的接班人!赵匡胤为了历练这个儿子,并没有直接封王给他,而是将他下放基层锻炼,相继担任了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务。赵匡胤没来得及将皇位传给赵德芳自己就突然死了,那时赵德芳已经25岁了,但是依然没有被册封为亲王,这使得他在突然到来的皇位争夺战中处于不利地位。等他叔叔赵光义登基皇帝以后他才被册封为武功郡王!
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御驾亲征攻打幽州。一天晚上宋军营遭到偷袭,赵光义失踪,群臣以为赵光义已经遭遇不测,便推举赵德昭为皇帝,但是赵光义却突然出现。班师回朝以后宋太宗对此事耿耿于怀,没过多久,赵德昭便不明不白的死了!宋太宗追封赵德昭为魏王,后又改封吴王、越王。
四子赵德芳,他的经历与赵德昭类似。先后担任过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赵德芳病逝,年仅23岁。宋太宗追封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后来又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秦王。赵德芳共有三子,其后代一直以皇族宗室的身份存在。
宋太祖的孙子辈之中“不得其死”的就不多了,他们大部分都受到了宋朝的优待——毕竟他们对宋朝皇帝帝位的威胁已经基本消除了。宋神宗即位之后曾说“创业垂统,实自太祖”,所以他下诏令“考太祖之籍,以属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使常从献于郊庙,世世勿复绝”,他是这么说的,后世皇帝也都是这么做的——几十上百个太祖后裔中选一个出来,封个安定郡王还不是芝麻点小事!
赵匡胤驾崩之后,并没有将皇位穿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倒不是说他没有儿子,赵匡胤是有儿子的,但是他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这件事一直让人们疑惑。既然是兄终弟及,那么赵匡胤的子孙们都是什么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后代倒是过的不错,但是儿子的下场倒是不太好。
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早的就夭折了,连名字都没有,在史书中也没有记载。他们如今的名字还是在一百年之后宋徽宗为他们哥俩追赐了名字和爵位。老四赵德芳也并不长寿,23岁的时候便去世了,没有什么作为,史书上的记载也不多。
老二赵德昭倒是值得一说,虽然赵德昭是次子,但是大哥早夭,他就是长子,也是立太子的首要人选。从小赵匡胤对他也是十分重视,从小精心栽培,但是赵匡胤却始终没有立他为太子,连封王也没有。这就很奇怪了。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德昭也已经26岁,是个可以托付皇位的人,作为长子,继承皇位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结果却跌破所有人的眼镜,赵匡胤并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而是赵光义以兄弟的名义继承了皇位,而赵德昭则被封为武功郡王。不知道赵匡胤的兄弟们是怎么想的,赵光义即位之后,还拿出“金匮之盟”,说皇位的顺序就应该从赵匡胤到赵光义,再到三弟赵廷美,再之后才轮到赵德昭的手里。照这样的顺序来传位的话,要是前面这两位长寿一点,赵德昭这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一天了。估计是赵光义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胡扯出来的吧。
赵光义登基之后,让赵德昭随他去攻打幽州,谁知道夜晚有人作乱,赵光义突然失踪,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国君不见了群龙无首可不行,于是有人提议让赵德昭做皇帝,这事还没个眉目呢,赵光义就回来了。结果赵光义就开始因为这个事对赵德昭记恨在心,在赵德昭班师回朝之后,赵光义不但不封赏他还羞辱他。赵德昭经受不住这样的羞辱回去便自杀了。
而赵匡胤的子孙则都是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后代,虽然都死的早,但是还是留下了子嗣,一共八人。虽说赵德昭兄弟俩下场不怎么样,但是后世子孙过的还是不错的,到北宋灭亡的时候,子孙数量已经很多了,有的封王,有的做官,有的考供奉生活,总之还算是过得滋润。
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早夭了,长大成人的只有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宋太宗赵光义上台后,赵德昭最终在29岁的时候自杀了。赵德芳则在23岁的时候,晚上睡了,第二天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赵德昭剧照)
赵德昭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当初赵光义带着大家征伐辽国的时候,被辽国打得大败。赵光义当时没命地往南逃,同时腿还受了伤。大臣们因为一时没有找到赵光义,以为他死了,便商量着立赵德昭为新皇帝。不过还没有实施,赵光义又找到了。赵光义知道这件事后,非常不高兴。回去后,就迟迟不给参与打仗的功臣们记功。
赵德昭有点着急,就去向赵光义提这件事。赵光义冷冷地说,等你当了皇帝后再说吧。赵德昭把这个话听明白了,赵光义是不满当初大家在他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就打算立赵德昭为皇帝。赵德昭听明白这个话后,也吓住了。回去以后就自杀了。
关于赵德芳的死,《宋史》上是这样记载的:“六年三月,寝疾薨。”《宋史》上的这个记载,实际上是很值得玩味的,他说的是“寝疾薨”,不是说的“疾寝薨”。
“疾寝薨”我们好理解,就是说生病了,然后睡觉,睡觉以后就没醒过来,死了。这个顺序也正常。但“寝疾薨”说的是睡觉以后得病,得病以后去世。这就很费解了。睡觉的时候没病,第二天怎么就会死呢?
(赵德芳剧照)
当然了,睡觉时候没得病,第二天死的情况也存在,比如一些心肌梗塞、脑溢血之类。但是古代的技术是检验不出来的。古代只能知道他头天晚上睡觉,第二天就死了,是不是睡后才生了病,其实并不确定。但是《宋史》上一定要说是睡后才生的病,这就耐人寻味了。
为什么耐人寻味呢?因为赵匡胤去世后,当时的皇后宋皇后给太监王继恩吩咐的,是让他去把赵德芳叫过来当皇帝。但是王继恩却去把赵光义叫过来了。也就是说,赵光义和赵德芳是竞争对手,赵光义是很提防赵德芳的。《宋史》上特别强调这一句,意思就是想讲明,赵德芳的死,与赵光义是没有关系的。而往往是这种没有关系,恰恰说明,关系很大。
不管怎么说,赵匡胤活下来的这两个孩子,都有些死得不明不白,似乎都与赵光义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这两个儿子死后,他们的后代又如何呢?赵光义是怎么处置他们的呢?
实际上,这两个儿子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留下的后代却不少。赵德昭留下了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惟正、次子赵惟吉、三子赵惟固、四子赵惟忠、五子赵惟和。这几个儿子,生前都是节度使或者刺史,死后基本上都封为王,或者封为公。赵德芳留下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惟叙、次子赵惟宪、三子赵惟能。也是生前掌管一方,死后被封为王或者公。
(赵光义剧照)
那么,赵光义非常提防赵匡胤的那些儿子们,为什么对赵匡胤的孙子们却那么好,并没有任何打击呢?这主要是因为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死的时候,他的孙子们都还很小。等到赵匡胤的这些孙子们长大以后,赵光义的皇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无人撼动了,因此也没有必要提防了。
赵匡胤的子孙们,在整个北宋一代,至少传了七代。在排行上,分别是德、惟、守、世、令、子、伯、师、希、与等等。传到第八代的时候,宋高宗南渡,由于宋高宗没有生育,又由于赵光义的子孙在靖康之难中,基本上被金国掳到北方去了,因此,在赵匡胤的第八代,也就是赵德芳的第七代中,找到了一个叫赵伯琮的孩子。后来这个孩子当了皇帝,也就是宋孝宗。
这其实也说明,虽然赵匡胤的孙子辈、重孙辈过得还不错,但是往后对他们的分封就越来越少了,也因此他们才会不被金国注意而保留了下来。
再往下传,传到第十一代的时候,赵德芳的后代也绝了,于是又从赵德昭的后代中找到一个孩子赵与莒,立为皇帝,他也就是宋理宗。
由此可见。赵匡胤的子孙们在北宋时期,虽然越来越凋敝。但是到了南宋以后,却突然就发达起来,还辉煌一时。
(参考资料:《宋史》《宋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