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到“长寿”?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担心糖尿病会影响自己的寿命。而实际上,得了糖尿病并一定会减少您的寿命,还可能会让您比普通人更长寿,关键取决于个人的做法。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说白了就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如不合理饮食,平时总是大吃大喝,暴饮暴食,造成能量摄入超标,导致肥胖。比如说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也容易导致肥胖。肥胖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个体有效的胰岛素循环浓度发挥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能力减弱,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而最终使机体出现高血糖。吸烟酗酒、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血糖,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服用降糖药物,还要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而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还能让您的生活健康合理,避免其他慢性病发生。而一些没有糖尿病的人,如果平时不注意生活方式,哪怕没有糖尿病,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其他慢性疾病,而影响寿命。
总结来说,糖尿病患者只要能够积极控制血糖,就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还会让您身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发生,甚至比普通人更长寿!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体高发的一种疾病,也在担心糖尿病是否会缩短寿命的问题。但实际上,患有糖尿病与长寿是不冲突的。根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如何做到长寿呢?
第一,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能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七个小时左右是最健康的,如果睡眠时间小于六小时,那么,患有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多两倍。同样地,睡眠时间过长,大于九小时以上,患有糖尿病的机率也会增加。因此,保证每天睡七个小时是最健康的,有利于长寿。
第二,严格把握好糖分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是不可以直接食用葡萄糖或者是蔗糖的,但可以食用果糖。因为吃葡萄糖和蔗糖会导致血糖上升,而果糖的分解不同于葡萄糖和蔗糖,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葡萄糖、蔗糖,可以吃果糖。
第三,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除了避免摄入葡糖糖和蔗糖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吃饭时,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多吃新鲜蔬菜。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不仅仅可以预防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的急速上升,还对胰腺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要想长寿,就需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很多人在诊断为糖尿病之后就会有心理负担,认为得了糖尿病之后一定会减少寿命,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糖尿病虽然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但是长寿也不是不可以实现。那么,如何做才能长寿呢?
1.将血糖调节在一个平稳在范围内。很多人只知道血糖水平高会损伤全身的血管,殊不知,低血糖对血管造成的伤害不亚于高血糖。有专家曾说: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可以抹杀你多年来控制血糖的努力。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时检测血糖,过高、过低对身体都不好。2.饮食调节。病从口入这个词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形象,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健康的饮食结构包括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多食用蔬菜,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奶类、鱼、鸡蛋、瘦肉等,尽量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3.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适当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且可以有效地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增加降糖的效果。4.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多患者自从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之后就开始焦虑,这种心理反而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水平随之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糖尿病患者要想长寿也不是不可能,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长期坚持也可以同时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首先心态要好,第二坚持运动,第三含糖的东西坚决不吃,就是所谓的忌口。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有糖尿病的人完全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享有应有的预期寿命,因为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的升高为表现的一种疾病,血糖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是维持生命所必不可少的,糖尿病之所以是一种疾病,只不过是因为体内血糖水平过高。
就像有句话说“物极必反”,体内能量过剩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血糖过高时不仅会大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而贮存的位置主要是在体内的各个器官上,严重影响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且还会不断侵蚀血管内皮,使之受损产生小伤口,给脂肪进入沉积创造条件,加速血管的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要知道血管的寿命其实就是人的寿命,延年益寿的根本就在于保护好血管。
所以只要能将糖尿病高血糖对血管产生的损害消除或降到最低,就能与正常人一样阻止与延缓血管损害的发生,就能够享有该有的寿命。很显然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就要做到控制好血糖,尽可能使之处于正常水平,目标是将空腹血糖力争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至少空腹血糖不能高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能高于10.0mmol/L。
此外需要知道的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表明机体糖代谢发生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将会影响脂代谢而发生血脂的异常,两者结合在一起将成为血管病变发生最危险的因素,血管病变一旦发生就会引起血压的异常,当这些最基本维持生命活动的因素发生异常时,生命便会受到威胁。
因此,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除了要控制好血糖,还要密切关注血脂血压的变化,同时将其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比如血脂中的甘油三脂至少要控制在2.1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至少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血压力争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总之,糖尿病最终的结局都可以归结于血管的病变,只要能做到将促进血管损害的各项因素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可以做到不增加血管自然老化的进程,就可以与正常人一样享有该有的预期寿命。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较多的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想长寿,主要要从膳食、锻炼和药物 三方面加以控制,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理想体重和活动量,控制总热量,平衡饮食,注意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
2、 根据自身身体的耐受程度,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就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锻炼30分钟,每周至少锻炼5天。
3、 按时规律服药,根据不同人群要求,使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达标。
4、 注意监测血糖,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要注意低血糖情况,可以准备些糖果等食物,一旦发生低血糖及时纠正。低血糖的后果比高血糖严重的多。
5、 控制好血脂、血压等其他伴发病。不管是否有高脂血症,都应该服用降脂药。
6、 接种疫苗。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特别是患流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在每年入冬前可接种流感疫苗,对接种过肺炎疫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凡是年龄超过65岁且接种时间超过5年的,建议再补种一次。
7、 糖尿尿病易合并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糖尿病史超过5年的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的眼部问题,每半年检查一次。
8、 其他。糖尿尿病已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要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9、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乐观情绪,积极与社会及他人交流。
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综合管理也可以明显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