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明代的“庶吉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7关键词:明代

明代的“庶吉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点赞1、吉林市 网友:韩恋希

首先感谢提问,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分三个部分,接下来逐一展开。

一:什么是“庶吉士”?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解讲经籍等职。

二:明代“庶吉士”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这事有点复杂,我们以明朝为例,从科举制度开始讲起。

科举制度由隋朝首创,真正成型在唐朝,明朝接过接力棒后,大加推广,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而考取秀才成为生员还并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其中,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即行政〝省”)举行的地方考试。考试的地点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使司驻地(即省会)。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称为乡闱。因乡试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好浪漫的名字)。

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之解元。如唐伯虎,就称为唐解元。

唐伯虎

唐伯虎的作品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全国考取举人的在京师会试,又称礼闱。会试举行的时间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考期在春季二月,故又称春闱。

会试考中的称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的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称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为为赐进士出身。

综上所述,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可以想见,饱富学识的才子要连中三元比登天还难。

殿试之后,一甲三名直接进入翰林院。其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庶吉士”还得等待。

一甲三名安排妥当后,其余的进士要再举行一次考试,叫做“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选拨优秀者,被选拨上的进士则称为“庶吉士”。

进士中的优秀者,排名仅次于一甲三名,如万历年间“庶吉士”出身,后担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

庶吉士张居正

张居正的作品

庶吉士在翰林院经过三年学习后再参加毕业考试,毕业考试被称为“散馆”。其中,考试合格的庶吉士,授与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考试不合格者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

那么结论来了,“庶吉士”虽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若按品级来划分,各部主事为正六品,委任为知县的至少是个正七品。但他的优势在于,这是被选拨为高级干部的储备人才,天下士子梦寐以求。

三:"庶吉士"一一一仕途新起点

进士通过朝考后被选拨为庶吉士,庶吉士通过散馆再考取翰林,成为翰林后才是天下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何等漫长,何其荣光。

从明朝中期后,又有一个特殊现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自进翰林院后便被视为“储相”,即内阁的储备人才。何其了得。

翰林本身不是官,但所在的翰林院又是最高级人才的储备地。

一句话,知识最重要,积累知识,获取知识太重要了。

点赞2、呼和浩特市 网友:韵华离

于庶吉士,有很精彩的故事哦


明代,二三甲的进士不能立即授官,而要参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之后或授翰林,或授低级官职,这似乎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实则不然,明代这一规定完全出于一种储养人才、以备大用的目的。



庶吉士是明代翰林院所属机构庶常馆学员,或称庶常,掌管诰敕之事。自永乐二年 (1404年) 始,庶吉士专属翰林院,明成祖朱棣把翰林院当作官吏储备的机关。


据史籍记载,永乐二年的殿试后,学士解缙受成祖之命,选取曾棨 等28人 (以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 入翰林院读书,庶吉士周忱以己年幼,请求随入翰林院学习,获得朱棣赞许。


明廷对这29人给予很高待遇,发给他们笔墨和纸张,每人月钞三锭,供应每日早晚饭食。他们每五日可沐浴一次,外出备有车马。朱棣还经常亲到翰林院督促和检查。他时时提出各种疑难问题,考核29人的学习效果。


但不久,成祖发现这29人追求虚名和浮华,不认真读书,自己命令背诵的柳宗元《捕蛇者说》,竟无一人能全诵。于是决心惩治他们一下,下令将29人全部发戍边远地带充军,又令他们去干搬运木材的苦力。这使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儒士苦不堪言,纷纷表示,如能回京一定奋发上进。朱棣看到自己的惩治目的已经达到,下令将他们召回,重入翰林院读书。这29人经此挫折,果然都吸取教训,认真读书,奋发上进。后来,周忱等10余人都成为有名望的官吏。




明代“馆选”后,朝廷任命翰林院、詹事府中官阶高而又资历深的一人为教官,称为教习。3年学习期满,成绩优秀者留在翰林院任编修、检讨,其余的人出任给事中、御史,称为“散馆”。


天顺二年 (1458年),英宗规定非进士不准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的进士不准入内阁,以及南、北两京的礼部尚书和侍郎、吏部右侍郎等也均须由翰林出身。这样,“庶吉士始进士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事实上,明朝170多名宰相中,由翰林出身者占9/10。庶吉士事实上已成为明朝宰相的后备队了。



明思宗朱由俭即位前后,大厦行将倾覆。为了挽救这一危急局面,年轻的明思宗励精图治,重视任用既有才干又有实践经验的人为官,打破了内阁臣僚专用翰林的旧例。崇祯五年 (1632年) 五月,翰林出身的大学士郑以伟在一件奏章中看到“何况”二字,误以为是人名,于是找其人提问题,当场为思宗纠正。


对此,思宗感到翰林虽有学问,但缺乏办事经验和能力,于是产生了内阁之臣不再专用翰林 (即庶吉士)的念头,任用非翰林出身的官吏入内阁办事。以后,他又多次下令从府、州、县官中挑选才学兼优者出任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宰辅的质量。

点赞3、广安市 网友:笔触琉璃

庶吉士,是一个特殊官职。

明清时,科举进士要进行二次考试分配。

前三甲,都是进入翰林院深造,未来官场发展都不怎么样。

剩余第4至第300名全部参加吏部考试,主要内容关于行政流程、本朝典章制度,通过者不会多,几名至十几名而已。这些人统一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身份,从七品,期限三年在中央六部九卿处观政,就是入部学习。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庶吉士统一晋升为正七品,分配到各部工作,开始京官仕途。

由于明清时有非翰林不入阁的约定,所以庶吉士有备位宰相之称——储相。运气好能在中央晋升快,正五品就会外派,迅速完成州府基层履历,大约20年就能进入内阁。

点赞4、大冶市 网友:婲菇凉

在明清两朝,庶吉士并不算是一个官职,它更像是一个储备干部的状态。成为庶吉士,并不意味着分配了具体的官职,而是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



一般来说,一甲进士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或编修,然后从二甲和三甲之中选拔优秀而有潜质者任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继续深造,深造期为三年。三年后的科举会试之前,对庶吉士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异者留翰林院任编修或检讨,其余则进入六部任职,或派到地方任地方官。



尤其是在明朝,一向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所以有明一代的士子,在考中进士后,一旦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将来进入内阁,平步青云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像杨廷和、张居正都曾担任过庶吉士。因此,庶吉士也被称为“储相”,即“储备宰相”之意。



清朝对于庶吉士的选拔基本沿袭了明朝,但更加严格。尤其在雍正朝以后,成为庶吉士,不仅要参考会试的成绩,还要再进行加试。清朝的庶吉士学成毕业后,也会根据成绩被授予官职,或留在中央任京官,或下放地方,担任州县官。



总的来说,在明清两朝,获得庶吉士身份是未来担任高官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于明清朝廷来说,选拔庶吉士就是选拔未来朝廷重臣,是朝廷统治天下的根基所在。

点赞5、新泰市 网友:南宫殇。

明朝的“庶吉士”隶属于翰林院,是一个比较初级的官员,主要负责起草诏令、整理文件等。

一般中了进士之后,最初分配的官职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别看级别不高,但是这个职位升迁比较快。

点赞6、辽阳市 网友:紫色忧伤

庶吉士,也称为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代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明英宗之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因此庶吉士有“储相”之称,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

点赞7、朝阳市 网友:东京樱花

我是予小草,我来回答。

“庶吉士”一职最早设立于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一直延续到清末,植根于科举制度,为朝廷培养重臣!

从隋朝开始中国朝廷的选拔制度,开始通过考试来筛选。

庶吉士主要的工作:掌编修国史、进讲经书、草拟诏谕,为皇帝讲解经籍,等高级文墨工作。

在明代庶吉士会得到高度培养,只要能入选翰林,基本上走的稳妥都是朝廷重臣。

明代164位阁臣之中,庶吉士出身的128人,达到78.04%,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这点跟清代很不一样,清代的皇帝是少数名族出身,都是满蒙,那汉人出身的庶吉士,只能浮沉于中低级职官,做过小官。

在明朝当官靠什么:后台、年龄、学历、能力!德才兼备,唯贤是举全是胡扯

千万不要太天真,以为科举考试就很公平。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你就知道,做官得有后台,俗称靠山又叫背景。古人云:“朝中有人好做官”也。

特别碰到贪官污吏的时代,德才兼备,唯贤是举的人,越容易被陷害和排挤。

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好官需要具备以下八个条件:忠、智、利、志、勤、谦、韧、传。 不忠的人,皇帝是不会喜欢的,被免职只不过是迟早的事儿。好官的前提是“好”字后面跟了一个“官”字。若没有后面这个“官”字,顶多只能算是好百姓(俗称好人)。

庶吉士的地位,虽然没有俸禄,仍是所有学子欣欣向往之地

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但是没有俸禄。

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在明清皇帝的眼里,庶吉士就是未来的朝中重臣,是国家统治天下的根基所在,他们给予了庶吉士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在民间的地位也极高,比得上三品大臣。


@予小草说悟空 喜欢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持续不断回答。

点赞8、绍兴市 网友:嘦怹@

 从明朝中期开始,很多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朝廷官员,大都做过一个叫做庶吉士的官。到了明朝后期,更是有所谓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说法。

  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官?为什么在明朝中后期阶段,会有这样的规则呢?

  1.古代的选官制度

  要了解为什么庶吉士这个官位会这么重要,我们首先要先来了解另外一个问题。

  古代是怎么选官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是通过科举制来选官。这当然没有错!但问题是,科举制是从隋朝才开始出现的,隋朝以前呢?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才的晋身和升迁的制度,经历过非常漫长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很大变化的。

  首先,是秦汉之前。

  众所周知,中国在春秋时期之前,一直都是奴隶制社会。整个社会,就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奴隶主,一类是奴隶。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

  在古代,官员的作用肯定是为了维护统治,谈不上什么平等。这样一来,官员自然也就理所应当的由这些奴隶主贵族来担任的。

  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春秋早期,都是这样的。比如在西周时期,一般一个诸侯国统辖地域能够达到几百里,就已经算大的了。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有几个心腹的贵族统治就够了,自然也不用太考虑选人才的问题。

  但是春秋之后,就不一样了。

  随着诸侯国之间逐渐兼并,国土面积越来越大。原本的统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广袤的统治地域。再加上诸子百家开始逐渐出现,普通的平民甚至奴隶,也有可能掌握一些很过人的本事,成为所谓的精英。这个时候,如果再单纯从奴隶主里面选拔官员,已经无法将绝大多数精英选拔上来,统治稳固性就不牢靠了。

  于是,所谓的选拔客卿的制度出现了。

  比如,战国时期,经常会出现哪个国家的国君,听说一个人才很厉害,然后拜为客卿后,迅速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如商鞅、吴起、苏秦、李斯等,都是这个样子。当时的制度,是可以让一个原本没有任何官身的人,短短几天内迅速成为一个国家最高级官吏的。

  战国之后,便是秦朝。秦朝本身寿命很短,在选拔人才制度的改进上,并没有做出太多贡献。但到了汉朝就不同了,汉朝是个大一统国家。到了汉朝之后,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第一次开始出现了。

  察举制,举孝廉。

  当时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很孝顺,这个人自然就会很贤明,当然也就能做好官。所以,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所谓的察举制便开始实行起来。由地方的官员或者郡望推荐,将这些在地方上有贤明的人,推荐到朝中去做官。

  这种制度,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当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小。一个是大家因为都想做官,就开始比谁更孝顺。比孝顺的一个方法,就是谁祖辈去世之后,陪葬品更丰厚。据历史学家估计,汉朝后期,大约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被这些人给埋到土里了。

  另一个,则是世家大族开始崛起。

  既然你让地方的官员和郡望推荐,选拔和推荐人才的权力,就落到了地方上一些大家族的手里。从西汉开始,大量的世家开始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这些世家大族,在接下来的千年时间里,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轻易影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

  三国时期,魏国首创的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在察举制上做出了一点改进,但其本质,还是这种推荐制度。从西汉开始,一直到隋朝,这期间上千年的时间里,都是靠着这种推荐的制度,来选拔人才的。

  但从隋朝开始,随着科举制的出现,事情开始彻底变化了。

  想做官?那你就得去参加科举!反正就是一场考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考得上就当官,考不上就不当官。这种选拔方式,比起当初的举孝廉来说,实在是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倍。

  在接下来的千年里,科举制也在逐步发展。隋唐的时候,如果出身一些勋贵家族,不通过科举,也是可以做官的。但到了明清之后,要想做大官的话,那就非得考过科举才行。考不上的话,就算你老爹是当朝首辅,你老丈人是皇帝陛下,一样没有用!

  2.观政制度的出现

  到了这儿,我们大概将古代的选官制度,简单回溯了一遍。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从明代开始,科举制逐渐发展到了巅峰,想要做官,就必须经过科举考试。

  但如此一来,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通过科举考试这群人,怎么分高下?怎么让他们分别去做什么官?

  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要知道,古代科举大多是三年一考,每次考过之后,至少会出现上百个进士。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真正大官,数量才有多少?怎么确定这些人去做什么官?

  让考试第一的状元去做首辅,完全凭成绩说话?这当然很公平,但却很没脑子。古代皇帝也不傻,当然能考虑到,如果一个人特别会考试,科举考试无敌,但是就是不会当官!那又怎么办呢?

  让一个只会写八股文,其他什么都不会的状元,去处理天下大事?那还不天下大乱了!

  于是,从明代开始,所谓的观政制度就出现了。

  所谓的观政制度,其实就是说士子在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先别当官,先去六部九卿各大部门去看看!先去跟着前辈们学习一下!在观政的过程中,这些考过了科举的进士们在观察如何处理政务,皇帝和最上面的那几个大官,也在观察他们。要是发现比较有能力,自己又能信任的,自然也就会逐步任用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考过科举之后,直接就能当官。这种说法倒也不算完全错误。比如,著名的范进中举。范进中了举之后,就可以县府教宜、主簿一类的末流佐官。举人也有担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毕竟相对来说,官员的位置还是少一些,考过去的举人还是更多一些。

  当然,考过科举就能做官,终究还是有一个限度。想考个状元之后,就直接让皇帝封你个封疆大吏?那除非是哪个皇帝瞎了心了。

  真正的封疆大吏,往往是通过科举之后,仍然要在官场上攀爬好多年之后,才有望成功的。

  3.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官

  说过前面这些前置事情后,我们总算可以开始谈谈庶吉士的事情了。

  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官呢?

  答案是,类似于今天的储备干部。当然,是比较高级的那种储备干部。

  明朝洪武初年,自打朱元璋登基之后,便创立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观政制度。老朱是苦出身,当然不会做蠢事。他当然知道,人才光通过科举还不行,通过科举之后,还是需要长时间磨练的。

  在科举考试当中,通过殿试之后,被称作进士。考中进士之后,大家被分配到各个衙门去观政。被分配到六部的这些,就被称作观政进士;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则被称作庶吉士。

  被分配到六部的这群进士,朝廷对他们的期望,就是将来去六部任职,他们在观政期间,做的也是学习六部运转的工作。

  而那些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庶吉士,就完全不同了。

  庶吉士的工作,是作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运气好的,还会被直接派到太子府上,做太子的老师。如果皇帝不幸驾崩了,太子即位的话,那这个之前给太子做过老师的庶吉士,自然就会直接进入朝廷中枢,成为一等一的权臣了。

  比如明朝的徐阶和高拱,就是这样的。

  既然要给皇帝陛下讲解经籍,这种机会,当然要比去六部观政强太多了。所以,就算庶吉士这个官完全没有俸禄,甚至还要在翰林院再多学三年,仍是让所有进士都梦寐以求。

  当然,想要给皇帝陛下讲经,当然也不是谁都可以的。只有考中一甲的前三名,再加上二甲里面一些特别优秀的,才能担任庶吉士这个职位。

  至于为什么说,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有了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规矩,有了之前这些信息,我们当然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因为庶吉士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用来培养阁臣的。这些庶吉士,本来就被称之为储相。

  明清两代的皇帝陛下很聪明,从一群能够考中进士的厉害人物里面,再选十几人,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这十几个人,只要不自己作死,一步步在仕途上稳稳当当的前进,基本上最后都能成为庙堂重臣。

  从明英宗以后,明朝的内阁大臣,大多是由这些庶吉士担任,例外的情况很少。到了清朝,这个制度同样沿袭了下来。清朝比较有名的汉人内阁大臣,基本上也都有过担任庶吉士的经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