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喀什的“香妃墓”是真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假的。
喀什的香妃墓就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阿帕霍加家族陵墓。
这个陵墓同香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它是喀什本地的家族陵墓,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人。
这个家族在当地赫赫有名,还是传说中的圣裔,也就是先知的后代。
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是乌兹别克人。他死后,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老爸的事业,而且能力更强,成为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的著名大师。
阿帕克霍加并不是单纯的传教士,也是一个政客,一度成为叶尔羌汉国的领袖。而他的曾孙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小和卓,反叛过清朝。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以后,并没有毁坏他们家族的陵墓。
到了后来阿古柏占领南疆,建立了浩罕汗国以后,把大小和卓的后人拿出来做傀儡。为此,阿古柏动用数万民工匠人,花费4年时间修缮了这个陵墓,才有了今天的美丽建筑物。
那么,这是不是香妃墓呢?
当然不是了。
香妃其实是容妃。
容妃虽是大小和卓家族成员,但和这个陵墓没有任何关系。
容妃出生在伊犁,15岁时候嫁给了小和卓,才去了喀什噶尔。
但没多久,小和卓就将容妃抛弃,宣布两人离婚,原因不明。
后大小和卓叛乱,清军攻打南疆,定边将军兆惠将容妃也当做小和卓的家人,押送到北京。
乾隆知道容妃已经和小和卓离婚,出于笼络和卓家族的目的,将其纳入后宫,最终封为容妃。
夫妻感情不错,生活了20多年,容妃在55岁去世,葬在了清东陵,并没有运回新疆,当然不存在埋在喀什。
至于容妃是香妃?有两种说法。
第一,容妃喜欢用一种新疆特有的香粉,乾隆非常喜欢这种香味,称她为香妃。
第二,容妃的香味是奶香,因为她常年喝羊奶、吃羊奶制品。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香妃墓位于新疆喀什市的浩罕村,据说这是一座家族墓葬群,但实际上这个墓群最初并不叫“香妃墓”,而是叫“和卓墓”。
香妃墓的来历
香妃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比如《还珠格格》和《宰相刘罗锅》里都有提到。
香妃是乾隆皇帝非常宠爱的妃子,因为体生异香,因此得名香妃。她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女子,戏中的她因为远离故土,又加上水土不服,因此思乡成疾,最终香消玉殒。据传说,香妃的遗体被运回了她的家乡安葬,也就是葬在了现在喀什市的香妃墓里。
但实际上,我们从查阅清朝历史资料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的众多妃子中只有一位来自新疆,那就是容妃。
据《清史稿》记载:“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
《清史稿》对容妃的记载比较简短,但容妃来自新疆,并且是和卓氏,这些都与传说中香妃的资料是相吻合的。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史料上查到,容妃二十六岁进宫,三十四岁晋升为妃,五十四岁去世,安葬于河北清东陵。这些关于容妃资料来自于正史的记载,并没有提到容妃的遗体运回新疆,也没有提到容妃“体生异香”。因此可以确定喀什市的香妃墓只是传说,并没有历史资料记载。
香妃传说
香妃这个名字只是来自于民间著作,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民间对于香妃的描述都说她身体有香气,这种香气不是花香,也不是胭脂水粉的香味,而是一种特殊的奇香。
关于人体香气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那就是可以闻到某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但她自己却闻不到。科学家把这种香味称为“荷尔蒙”的味道,甚至在有些时候,这种神奇的香味只有一些特定的人才能闻到。
传说中的香妃是否属于这一情况我们无法确定,但是西域自古以来就盛产香料。中原最早的香水叫“古刺水”,是一种通蒸馏鲜花得到的香水,它就是从西域进贡来的。乾隆皇帝有一位来自西域的妃子,民间百姓自然也非常好奇,把西域之香赋予了这位妃子,将她塑造成一位天赋异香的美貌女子形象,这也纯粹是民间百姓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结束语
香妃的传说来自于民间,而喀什市的香妃墓也同样是来自于传说,这座墓最早的名称应该是“海孜来特麻扎尔”,也就是尊者之墓的意思,也有人称为和卓墓。而“香妃墓”这个名称是香妃的名气大了以后才有的,墓里并没有香妃的遗体。
关于香妃墓的传说不止一处,还有人传说香妃葬于北京陶然亭,因为那里有一块墓碑上刻着关于香妃化蝶的传说。这个说法更是没有依据,堂堂皇帝的妃子怎么会葬在了乱草荒地之中呢?
因此关于香妃墓,我认为就是容妃墓,也就是现在的清东陵内。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到新疆喀什旅游,如果有人说要带你去“阿帕克霍加墓”去玩玩,你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因为这地方没什么名气,名字又那么拗口。
其实这个“阿帕克霍加墓”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香妃墓。你一说要去看看香妃墓,估计排队的得成群结队了。因为香妃实在是太有名了。很多文学作品里面,都提到过香妃,她是乾隆皇帝特别喜欢的一个妃子。
她的墓葬自然能够吸引到很多游客,可以说这次改名相当成功。不过很可惜的是,真正的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阿帕克霍加墓”被称之为和卓之墓,其实和香妃八杆子打不着。可是叫和卓墓你会去玩吗?我想不怎么会感兴趣吧?
这就好比我们到了云南,绝对不会想到要去一个叫中甸的地方,但是你肯定会去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其实这两个地方是一个地方,过去叫中甸,没什么人去玩。可是他们把名字改成了香格里拉以后,那钞票赚到了手软。
一、香妃墓里没有香妃。
香妃墓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有活力了。这让我们想到了乾隆皇帝的挚爱香妃,因此来香妃墓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很可惜的是,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个香妃墓并不是真正的香妃墓。这里面也没有葬着香妃。真正的香妃被乾隆葬在了裕陵旁边的妃子陵当中陪伴乾隆了。
那么香妃墓里到底葬着谁呢?主要就是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克霍加,因此这座墓最初也是因为这个人而得名。
阿帕克霍加的家族,世代安葬在这里,由于阿帕克霍加曾夺取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所以明末清初时她在新疆属于风云人物。去他们家族的墓葬转转也是很有文化熏陶作用的。
二、为何改名香妃墓?
在传说中,香妃和乾隆的感情很不好,她是维吾尔族人,一心想要回到新疆跟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可是乾隆作为大反派,一直想要得到香妃。
没想到香妃宁死不从,结果香妃就这么被乾隆他老妈也就是太后给赐死了。被杀掉的香妃,被乾隆含着泪送回了新疆喀什,安葬在了这里,因此这里又被称之为香妃墓。
香妃之所以和这个墓有牵扯,主要原因就是传说中,香妃就是这个阿帕克霍加的后人,因此大家也就信以为真了。但是这绝对不是历史。
三、香妃的原型是容妃。
既然刚才那个是传说,那么真正的香妃是什么人呢?从乾隆后宫当中,我们只能够发现一位从新疆远道而来的妃子,那就是容妃。
因此容妃也就是香妃的原型,容妃是维吾尔族人,此前已经嫁给了小和卓,可是两个人婚后感情出现了矛盾,因此小和卓就把容妃给休了。这或许也是乾隆为了给容妃挽回点面子,故意捏造出来的。
乾隆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以后,容妃作为他们的家属,自然也就被押解回京。因此乾隆一眼就看上了容妃,并且将她收入后宫。
一个国破家亡的女人,在命运面前只能够选择低头,因此容妃和乾隆的感情,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两个人的目的都达到了。
容妃希望得到乾隆的宠幸,从而能够让自己活下来,继而让家族在新疆有恃无恐。而乾隆之所以宠幸容妃,不仅因为容妃长得好看,还因为乾隆希望通过容妃,好好维系自己和新疆贵族们之间的关系。
毕竟容妃的父亲是新疆的阿里和卓,属于当地的重要首领。他的女婿是大清朝的皇帝,这够这哥们吹嘘一辈子的了。乾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新疆各部落知道,朝廷有亲戚在那儿,你们都老实点。
四、容妃身上真的有体香吗?
香妃之所以被大家称之为香妃,主要是因为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不是后天用香料搞出来的,而是先天就自带的。
那么大家真的相信有这种人吗?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相信。因为人身上只会产生汗味,一旦运动量过度,汗味其实就是臭味,哪里有什么香味呢?
当然了,也有一种说法,说香妃身上的香味,其实就是淡淡的狐臭。浓烈的狐臭大家受不了,可是淡淡的狐臭加上香料,那味道据说十分美妙。对于这种说法,咱也不敢轻易下定论,毕竟咱也没闻到过。
当年杨贵妃因为自带淡淡的狐臭,所以用麝香掩盖,结果反而把唐玄宗迷得如痴如醉。所以说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不过现实中的容妃,并没有传说中的自带体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因此容妃在历史上也就没有香妃那么大名气了。
总结:容妃的结局,比香妃强得多。
在传说中,香妃是为了心上人而殉情,不愿意屈服于乾隆皇帝。而她的原型容妃,结局就跟她完全不同了。
容妃嫁给乾隆以后,不断得到提拔,是乾隆比较宠爱的妃子。虽然没能够给乾隆生下一儿半女,但是在后宫的宠幸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容妃也是善终,她的哥哥图尔都卓和为乾隆平定大小和卓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因此乾隆将27岁的容妃收入后宫,以此表示对他们家的恩宠。即使容妃此前嫁给过小和卓,对乾隆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一直到55岁去世,容妃在乾隆这儿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至于为何没有生孩子,这就说不清楚了。估计是乾隆不愿意生出一个满、维混血的孩子,这样有可能会造成夺嫡之争。
55岁的容妃,在乾隆五十三年去世以后,被乾隆安葬在了裕陵旁边的妃嫔陵之中,所以不可能被送回新疆。
参考资料:《清史稿》
新疆喀什“香妃墓”里没有香妃,“香妃”即乾隆帝的容妃,已经被证实葬在清东陵裕陵。
新疆的“香妃墓”,当地人又称“阿帕霍加墓”,据记载是香妃的高祖所建,历经三百多年,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图/新疆香妃墓墓内棺椁图
这座陵墓群什么时候有了“香妃墓”这个名称?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是在光绪年间,被称为“香娘娘庙”,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体有异香。
图/阿帕霍加墓
“香妃”是在清末民初才流传开来的人物。官方史书上没有记载。溥仪退位后,紫禁城前半部分改为故宫古物陈列所,1914年,古物陈列所从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些“美人像”画,时任民国政府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先生看了其中一幅,直接称“香妃像”,陈列所还附上人物介绍: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这幅就是流传下来的“香妃戎装像”。
根据民初清史学家考证,清东陵的守陵人直接称“容妃”为“香妃”。后来沈阳故宫又展出了这幅画的临摹版本。两次展览让“香妃”名声大噪。到了现代,香妃也走进了荧屏。
图/香妃戎装像
经历了民国的战火,清朝皇家陵墓都不同程度地受损,1979年,国家拨款开始大规模维修,也因此证实了“容妃”即“香妃”。在修复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容妃墓惊现巨大盗洞。
地宫积水达2米多,抽干水后,他们踩着泥浆在地宫里查看,清宫档案里记录的庞大的陪葬品,被盗掘一空,棺椁被严重破坏,里面空空如也。
考古人员又挖了挖泥浆,结果惊现容妃头骨还有一些其他遗骨和随葬品。这些虽然不值钱,但是对研究容妃这一人物非常重要。
通过对地宫的考证,可以确定容妃信奉伊斯兰教,去世的时候是妃等级,大约五十多岁,维吾尔族女子。这些与史料记载也相吻合,不过遗骨也很难证实容妃到底是不是“体有异香”。
图/容妃宝顶
容妃的头骨被送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做鉴定,预估容妃的身高在1米63左右。
通过对发辫里微量元素分析,得知容妃的血型是O型。
历史上乾隆确实有一位来自新疆的后妃,她就是容妃,基本可以确信就是传说中“香妃”的原型。
容妃,又称“和卓氏”,生于雍正年间,新疆,和卓家族,世代居住在新疆的叶尔羌。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不思之前清朝帮其平定内乱之恩,转而反叛清朝。容妃一家不愿和大小和卓同流合污,被迫离乡背井,迁往伊利居住。
乾隆派定边将军兆惠前去平叛,容妃的叔、兄全力协助清朝平叛,叛乱平息后,他们被宣召进京,额色音被封为辅国公,兄长均得封。
为了让他们安心生活,乾隆在西长安街修建回子营供其居住,年底其家属随兆惠将军一起到京,容妃就在家属之列。
乾隆二十五年元宵节,在圆明园大摆筵席款待各部,包括容妃一家,他们被编成一支回子佐领,为了促进友好,表达忠心,哥哥将妹妹容妃送进了宫。
和卓氏一进宫就被封为“贵人”,而不是从“常在”、“答应”等位份往上熬,可见乾隆也是非常重视这件事,同年,把宫中女子巴朗指给容妃兄长为妻。
容妃是乾隆41后妃中,唯一一位维吾尔族人,乾隆非常尊重她的信仰、饮食、穿着打扮等习惯,专门为她寻得回族厨师,当时维吾尔族也被称为“回部”,在圆明园中刻上《古兰经》文。
那么现今保存完好的宝月楼真的是为她所建吗?其实,在容妃进宫前一年,宝月楼已经竣工了,共计花费6万3千多两白银。
图/清朝时的宝月楼
宝月楼是为了搭配楼宇所建,并不是为某人而建。
和贵人,在宫中给人印象极好,第二年除夕,乾隆奉皇太后懿旨晋和贵人为容嫔。
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容妃兄妹也在随行人员当中,饱览了中原的千里锦绣山河。
乾隆三十三年,容嫔晋封容妃,这也是她入宫的第九年,这九年间,她一直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直到封妃,要行册封礼,才专门为她定制满族服装。可见乾隆对其宠爱,也是对边疆少数民族怀柔政策的体现。
三年后,容妃又随乾隆东巡,拜谒孔庙,登上泰山。乾隆拜谒沈阳祖陵、去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弥等重大活动,基本都带着容妃。乾隆会维吾尔族语言,与容妃不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乾隆四十年后,宫中最高位份就剩下妃,有六位,容妃按次序排第二。乾隆五十年容妃得了一种慢性病,三年后,在圆明园去世,享年55岁。根据容妃生前的药方判断,她可能患有某种痈疽疮疡大症。
入宫28载,容妃没有生育子嗣,但是一直得乾隆厚爱。
容妃入宫几十年,积存了大量物品,去世后乾隆把这些物品分给了嫔妃、公主、格格等,包括太监宫女,以让宫里的人经常怀恋。
总之,“香妃”是传说中的人物,也许她也不是指某人,而是指涂抹香水,散发怡人香气的秀美女子。结合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乾隆容妃是最接近传说中“香妃”的原型。
在喀什市东郊的浩罕村,有一处著名的“香妃墓”。人们认为,历史上乾隆皇帝的香妃娘娘,最后的魂归之所就是那里。
然而,这个传说其实并不是真实的。香妃入葬的地方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妃园寝。
历史上的香妃封号是容妃,她的原名是法蒂玛(??????)。
她原本是小和卓霍集占的前妻,由于父兄阿里和卓、图尔都与大小和卓家族有仇,所以先被霍集占霸占后而被抛弃。
就在这个时候,清朝大军向南疆袭来,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大小和卓兄弟,统一了天山南北,香妃由此被兆惠将军带回了北京,成为乾隆皇帝的妃嫔。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喀什的“香妃墓”。
在民间传说中,都提到香妃因思念前夫霍集占而拒绝着乾隆的宠爱,且始终拿着小刀,所以被皇太后赐死。死后,乾隆就把她的尸体送回喀什噶尔安葬,这就是当地人所谓香妃墓的来历。
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目前喀什的那座香妃墓也被称为麻扎,里面真正的主人是白山派的领袖阿帕克和卓。被谣传成是香妃墓,那纯属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事。
历史上的容妃去世时超过了50岁。她被安葬在了乾隆的裕陵妃园寝。如照片所示,这就是她的地宫宝顶照片。
在20世纪80年代,清东陵的研究人员打开了容妃墓的地宫,在清理地宫的物品同时,还发现了香妃的头骨:
总而言之,新疆喀什的香妃墓是假的,那都是当地人的传说而已。
2018年7月我们坐绿皮火车去新疆为期19天的旅游,先去了北疆,后去南疆。我们也到了喀什的"香妃墓"。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香妃墓"。
导游介绍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香妃,很宠爱香妃,但香妃并不高兴,不乐意。她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不愿意和家人分开。她心中只有悲痛。因为乾隆皇帝太喜欢香妃了,就想尽一切办法,变着法子讨香妃的欢心。于是,乾隆要求宫里的人,按照回族的风俗习惯,去安排香妃的起居饮食,生活习惯,还修建了一座庄严肃穆的伊斯兰教礼拜寺楼。把随同香妃来京的回族人,都安排在这座建筑后面住下。让香妃看到周围进进出出,都是头戴回民帽子的家乡同胞,心情好一点,就仿佛真的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香妃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于是对乾隆皇帝的态度也慢慢好起来了。
后来乾隆皇帝同意香妃回喀什看望哥哥嫂嫂,回到喀什后,香妃得病,最后死在喀什,就葬在"香妃墓"中。"香妃墓"里共有家族77位成员都葬这里。而且说香妃的哥哥们反对朝庭,与皇帝作对,最后都被皇帝杀光了,就是等于香妃整个家族都灭亡了。我们听到介绍的就是这个版本,是不是真的,我们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旅游喀什了解的"香妃墓"情况!
假的,这个墓连香妃遗体都没有,只是衣冠冢。
我新疆自驾游了一个多月,南疆和北疆都去过,虽是走马观花,但是新疆的美却深深印在脑海里,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
北疆的风光是这样的。
马儿们高大俊朗,气质高雅,用手摸一下,果然光滑如缎,你如果盯着它,它会温柔地凝视着你。
而一下天山,就是南疆,风物立刻不同,同样有山有水,却风沙遍地寸草不生,更多的是沙漠、的戈壁。星罗棋布的喀斯特地貌,被风蚀得千疮百孔玲珑剔透、宛如巨大的浮雕艺术馆的盐水沟地貌,被高耸的红褐色山峰朝拜般的环抱着的山地景观,险峻陡峭,大气磅礴。总的来说,北疆秀美,南疆壮阔。
但是喀什不一样,它虽属南疆,却象江南一样,有山有水,风光秀丽。这里有最著名的百年老茶馆:
这里有一群古墓称为香妃墓,它只是一个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陵园,外观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个陵园,很漂亮也很豪华。跟一座清真寺一样,有圆圆的屋顶,还有高高的塔,用绿色的瓷砖装饰着,四周是高墙。走进里面你才会看见墓。
这其实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这个家族在当地赫赫有名,还是传说中的圣裔,也就是先知的后代。当代人称里面葬着阿帕霍加家族的五代72人,但是并无香妃,只是留有衣冠冢,供后人祭拜,真正的香妃,也就是容妃,葬在了北京。
阿帕霍加家族陵墓为什么和香妃扯上关系呢?因为他的后代出了大小和卓,而容妃是大小和卓家族成员,大小和卓反叛清廷,清军平叛,活捉了大小和卓的家人,送到北京,容妃也在其中,因为美貌加上体有异香,被乾隆纳入后宫,深得乾隆喜爱,死后葬在了清东陵。喀什的香妃墓只是衣冦冢,象征性的而已。
原本叫阿帕克霍加墓,是南疆维吾尔人宗教领袖的家庭墓地,香妃只是其中一员,衣冠冢而已,电视刷旅游热兴起,更名香妃墓。香妃真实墓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
《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应该是不少小伙伴童年时期,重温过无数遍的经典。其中能招来蝴蝶的香妃,可能是除主角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了。虽然剧中的香妃是作者琼瑶阿姨根据剧情进行艺术加工的。但香妃这个人物并不是凭空捏造,反而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而且2001年的时候,安徽农民挖出一具奇香扑鼻的清朝棺木。那么这座墓的主人会是《还珠格格》中的香妃吗?如果不是,真正的香妃墓又在哪里?
当时正值3月份,砀山县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群农民工正在像往常一样施工。随着工作进程的加大,在工地的一角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坑。大家靠近一看,墓中赫然出现了一具红漆棺材。虽然这具棺材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有些残破,但是清理完棺材表面的泥土外,依旧红的比较鲜艳,一看就是名贵的木材打造的。
之后,得知消息的考古专家们,赶到现场对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由于墓基本上已经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了,表面看不出更多的信息。于是考古专家们决定先将棺材给打开,看看棺材能有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和文物。谁知,棺材才打开了一半,众人就闻到了一阵奇异的香味。由于当时是春天,考古专家们只以为是风从哪里吹来的花香。但是棺材全部打开后,这种奇异的香味却变得更加浓郁,考古专家们这才确定香味的来源正是棺材中的女尸。之所以如此确定墓主人是女性,是因为棺材尸体不但保存比较完好,而且是极为罕见的湿尸。也就是说尸体没有腐烂,具体轮廓依稀可见。而女尸身上所穿的葬服,是一种带有龙凤图案的锦缎短袄,长衫前后还各有一块金丝线绣成的麒麟补子。这种带有麒麟补子花纹样式,是清代一品官服才有资格穿着的,这也证明了这座墓是清朝的古墓,再加上女尸精心的防腐处理,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达官贵族。
一开始,考古专家根据女尸来自于清朝,并且身带异香,初步将墓主人的身份判定为香妃。但是很快这个结论就被打破了。当时安徽工地里挖出香妃墓葬的消息,很快就被人们传开了。一些相关专家和学者,都纷纷闻风而来一探究竟。其中就有一些故宫博物院内的专家。他们在女尸的衣服上,发现了一个考古专家们没注意到的线索。那就是衣服上有一些不怎么起眼的如意云头的装饰花纹。而这种装饰花纹,在雍正年间才开始兴起的,也就是说墓主人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人。但是历史上记载的香妃却是乾隆时期的妃子。这样看来,墓主人是香妃的结论就不成立。
那墓主人究竟是谁呢?之前因为受到女尸散发香味的干扰,考古专家们才猜测墓主人是香妃。排除这个可能后,考古专家们很快就拨开云雾见月明。因为之前已经发现女尸身上的衣服绣有清朝一品官员才能用的麒麟补子花纹样式。墓主人是女性,自然不可能是一品官员,那只能是位一品诰命夫人。至于具体是哪位一品诰命夫人,历史并没有明确记载。
既然墓主人不是香妃,为什么又会和香妃一样身体带有香味呢?相关专家对女尸研究检测后,在女尸的尾椎骨处,发现了一个普通人没有的肉囊,香味就是从这个肉囊从传出来的。那为什么这个肉囊中会传出香味?这其实是因为尸体为了防腐,在棺材里放了大量带有香味的防腐材料和中药材。而女尸尾椎骨处的肉囊,其实是一段脱出体外的直肠粘膜,时间长了了,将这些香味给吸收了,也散发出所谓了异香了。
虽然安徽砀山的这座墓并不是香妃墓,但是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却有一座被相关专家证实的香妃墓。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大概有2公顷。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墓中还脏又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又被命名为阿帕霍加墓。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长29米,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的是当时少有绿色琉璃砖贴面,有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可见陵墓修建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
香妃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本名买木热·艾孜姆,从小身体就有一种沙枣花香,因此被称为“伊帕尔罕”,也就维语“香姑娘”的意思。公元1758年,盘踞在喀什噶尔的大小和卓霍集占兄弟进行反清。由于香妃的哥哥图尔都跟随堂兄玛木特一家,配合了清军作战,出击喀什噶尔。叛乱平定后,乾隆皇帝召他们进京受赏,香妃作为家属一同前往。香妃最初几次入宫,并未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直到一次,皇宫内举行赏赐鲜荔枝宴席,乾隆从席前走过时,闻到香妃身上的香味,这才注意到散发香味并且美貌的香妃,再加上香妃性格活泼,很京城中那些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完全不一样,乾隆皇帝被她深深吸引,于是纳入宫中,赐号“香妃”,也就是史料记载中的容妃。但是香妃并没有荣宠后宫多久,就因不服京城水土病逝了。虽然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 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将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在阿帕克霍加墓中。但事实上,这其实只是香妃的衣冠冢,毕竟运回家乡路途太过遥远,所以香妃真正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