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金多少跟什么数据有关系?
细数起来,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多少,跟十几个因素有关。下面我们具体列一下:
第一,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应的社会平均工资,现在也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主要体现了养老金的增值能力。能够让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购买力水平跟工资水平保持一致。
第二,缴费年限。过去一般称之为工龄,现在是包括了实际缴费年限或者视同缴费年限。具体能够体现到每一个月,一个月可以增加0.0833年。
第三,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这一因素主要体现了本人缴费当年的一个档次。比如说本来始终按照百分之六十的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
以上三个因素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因素。这里有一点需要澄清:
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一般是从建立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开始的。之前的缴费年限一般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可能有视同缴费指数,也可能没有。
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指数一般按照1计算,但是不会计算基础养老金。
像山东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视同缴费指数为1的说法,都是按照后期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的。
第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主要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不断记入个人账户的,2005年以前是11%。每年还会有相应的利息计算。
相应的记账利率,也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发展。2016年以来,由人社部财政部统一公布,当年高达8.31%。近年来,一直在6%~8%以上。
我们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一般是1992~1997年以前,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予以补偿。
第五,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相应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确定的,至今17年来没有改变。
相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实际上是根据200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情况,以及4%左右的个人账户收益率推算的,已经赶不上现在的变化,预计十四五期间将会修订完善。
我们日常用的最频繁的,就是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第六,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有的地方是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系数等一系列因素计算而来。说实话全国各地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自行确定的,很多地方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我们的基本养老金都是有以上六个因素计算而得。但是退休老人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还会有一定的其他待遇。
比如说北方的很多地方会有冬季取暖补贴,也有的地方会有价格补贴(杭州市每月190元的固定价格补贴),还有的地方会有过节费待遇。
另外,参保人去世以后,现在国家统一都有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了。
像一些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补充养老金机制——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总体来说,退休待遇计算还是非常复杂的,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欢迎关注暖心财经说,与你分享更多社保知识。
企业退休金多少跟什么数据有关?我认为,企业退休金多少跟一系列的主客观硬核因素与参数,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关联,这是毫无疑义的。
先说客观的硬核因素与参数。客观因素与参数,这是参保人员无法左右,属于完全受客观经济社会环境条件所影响与制约的数据。比如,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小口径”社平工资,本人专属的法定退休年龄及其计发月数,个人养老金帐户计帐利率,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等。
再说主观的硬核因素与参数。也就是与个人缴费情况紧密相联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可以发挥参保人员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因素或者参数。比如,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视同和实际缴费年限,以及个人养老金帐户的累计储存额。这些关健主体数据,是最具个性特征与条件的,是决定退休后养老金多少的“牛鼻子”因素与参数。
总之,上述与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有关的两类因素与参数,是相铺相成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客观硬核因素与参数,是不以参保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适用与“拿来”的问题。而主观硬核因素与参数,是反映与体现参保人员特定情况与条件的因素与参数。比如,它是与参保人员的职务职称岗位与年功因素密切关联的;又比如,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那完全是由个人主宰与选择的,是可以发挥参保人员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因素与参数。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企业退休金待遇的高低,跟什么数据有关系呢?作为一名企业在职职工想要获得一个更高的退休金,其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要拥有一个较长的工龄,也就是我们的工作年限。拥有一个比较长的工龄,意味着你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是比较长的,那么将来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一定会比较高。反之则自己的退休金相对可能会比较低一些。
除此以外还跟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有直接关系,有些企业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往往在给员工,选择社保缴费基数的过程中是最低标准,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待遇。但如果说你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高,完全是按照自己实际的工资为基数来建立的社保缴费指数,那么相对来说自己退休金就会比较高一些。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你所在的企业单位有没有给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如果说都可以正常获得企业年金的待遇,那么就相当于自己拥有的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对于自己今后退休在社保养老金的基础上,是可以获得额外增加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这对于自己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大多数企业,实际上是没有企业年金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养老金多少主要跟如下五个数据有关!
第一是缴费年限:
就是指你缴费多少年(含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这个很重要,但是它不等于你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你在当地实行社保制度之前参加工作的有效年限。同等条件下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第二是缴费基数:
简单说就是你按什么标准缴的费,有的人是按自己的工资,有的人是按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越高,储存额越大,相对养老金就越多。
第三是缴费比例:
职工社保的缴费比例是60%,80%,100%,200%,300%等若干个档次。同等条件下缴费的档次越高,储存越多,养老金就越多。
第四是退休年龄:
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主要为:普通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就是管理人员55岁,一线生产岗位50岁;特殊工种岗位男性55岁,女性45岁;因病退休男性50岁,女性45岁。同等条件下越年龄越小,养老金越低。
第五是社平工资:
这个主要是指参保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这个基数越高,同等条件下,养老金就会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地区企业职工养老金比欠发达地区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一般情况下企业人员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比例越高,退休年龄越大,所在地社会平均基数越高,养老金就肯定就越高。反之,就会越低。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简单说就三点:一是个人缴费基数,收入越高基数越大,最好达到当地社平的三倍上限;二是缴费年限,与工龄有关;三是退休时的上年社平工资。以上三点如果你都是按上限缴费,工龄在四十年以上,近几年退休的,那么你的退休金肯定达到一万左右。
一:个人交费基数,是决定退休金多少因素之一。
二:工作年限即工龄,
三:当地平均社平工资:也是最关键部分,
四:职务晋升,评定:鉴定:认定相关连。
说起来,养老金的多少是跟三个因素有关系,即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社平工资。仔细分析会发现,后两项对单位和个人都基本没有选择,有选择余地的只有第一项,所以缴费基数便成为决定养老金多少的关键。缴费基数越低,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的支出就越少,个人工资中扣社保的金额也越少;反之,单位和个人的支出都会加大,单位可能会更大一点。所以,即使个人愿意多缴纳社保,很多单位也是不愿意。这就是造成养老金严重不均的主要原因。
养老金与各类数据的关系:
一:养老保险交费的个人工资、社会的平均工资的基数、比例、档次、是关系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资金多少的关健,到退休时、是计算养老金的最主要依据;
二:交费年限、包括“视同工龄”的年限,到退休时、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条件,占养老金计算比重的30%左右;
三:养老保险交费的年限、包括“视同工龄”的年限的长短,是养老金计算百分比的依据;例如:交费满30年、退休时按85计算,交费35年以上、90%计算;
四: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是以养老保险交费的最后一年、上一年度社会的平均工资为基数;所以、养老保险交费,临退休的最后两年、一定要交费;
五:企业人员,不同的退休年龄划分、不同的退休年份、都与退休时养老金的多少有关联;
与你所在的行业有很大关系,行业好的,普遍的收入相对比较高,有的行业按照国家的高标准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可是有些行业就差了一些,为了让员工收入的面子上好看,更员工缴纳比较低的养老保险,员工扣的钱少,实际到手里的钱相对多了,企业也付出的也少,等员工退休了就显出尴尬了。再是与你的工作岗位有关,岗位高的比岗位低的收入多,同样缴纳养老保险的系数也多。总之,你在你企业的收入如何,你自己就会知道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的多少,自己也就会知道自己以后退休能拿到手里的养老金的多少。记住一点,羊毛一定是从羊身上长出来的,不是凭空做梦想象来的东西。
跟人为制定的政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