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没什么想吃的,现在吃东西对我来说只是填饱肚子,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打开电脑就看着电脑发呆,不知道看什么
不是抑郁,要向楼主道个喜,恭喜恭喜。[作揖]
不用再为碎银几两而拼命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平均收入数据看,虽然全国人均达到了5000多,但是大部分人都在平均线以下。
这种情况下,如果40岁这个年龄,还在为4000块钱的工作拼命,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因为年龄越来越大,而被单位清退的结局。
现在有多忙碌,未来就有多失望。
新一代的“长江后浪”,他们的生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追求房子、车子之类的物质生活,有了自己的活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逃离大城市的生存压力。比如北京,在2007年的时候,常住人口1676万,到2016年的时候达到顶峰2195万,直到现在连续6年没有增长,每年都在减少。
“活着不再只为追求物质生活”的现象,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社保交满15年,手里存点闲钱。这个时候尝试心态慢一些,不用再为多挣三瓜俩枣而委屈自己,这并不代表要躺平。
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经常会问自己,为了生活无休无止地上班,值得吗?在40岁的年纪,终于可以摆脱两点一线的枯燥工作了。以前为了生活,同时还有一些“从众思想”在作祟,只知道一味地上班。
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文公布,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展望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
按照国家发布的这个数字,还有一半的人生要走下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培养一到两个自己的爱好,积累一些朋友圈子。每个月为自己制定一个生活计划,定时复盘自己的计划执行效果。
爱好养成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挣钱门路。比如说钓鱼,可以学习如何做渔具的生意,或者开钓鱼场的生意。
现在,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思考接下来如何生活,可以不为挣钱而拼命,但是不能丧失挣钱的能力。
与君共勉
没有无趣的生活,只有懒惰的灵魂。
为即将过去的40年做好告别,也为即将开始的40年做好规划。
不论明天是美好,还是一地鸡毛,都要认认真真的面对。
用心生活每一天,方可不虚此生!
当然不是,只是生物钟的寿命到了,生物钟提示你没必要活着了,所以就会了无生趣。我跟你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说我特别反对丁克,年轻时不可能懂自己40岁之后啥样,因为这是要切身体验的,就像你没进水里不可能学会游泳一样,人只有过了40,生物钟才会让你知道活着没意义是咋回事,到时候你才会知道,唯有生孩子才是活着的唯一意义,别的其实都没一点意思。
有这个可能性。现代人心理健康很重要。看看心理医生。走进人群去,找朋友去,做点让自己分泌多巴胺的事儿去。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只不过你讲出来了。
新东方老板俞敏洪曾经也有跟你一样的困扰时光,他是这样走出来的:用纸和笔把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记录下来,哪怕就是很平常的小事情,比如:天气很好、养了很久的花儿开了、吃了一碗可口的米粉…..
时间久了,你会越来越关注让自己变得愉快的事,记录的会越来越多,心情也会越来越好。试试吧!
不算抑郁,不少人都有过这样情绪低落的时候。
有朋友的话,积极的跟人家出去玩。
或者加几个户外群,爬山或短线游也不错。
独自背包去旅行也蛮好。
如果不喜欢出门,那就培养个爱好:画画,练字,唱歌,或某个乐器。网上有合适的教程。
要么让身体忙起来,要么让脑子忙起来。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你与是不在困惑。难免看透很多事的时候看淡很多事。
所以老而怀有童心才是有趣的生活方式。来点爱好,活到老,学到老。极佳
当然不是。有句话叫“四十不惑”。一个人经过四十年的打磨,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从涉世未深到圆滑世故,从朝气蓬勃到老成淡漠,尤其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这中间都经历过多少大大小小的事,遇到了多少形形色色的人,看过了多少不同的风景!很多人的心态在这个时候已经变得平和淡泊,什么事都了然于心,再难有波澜壮阔,这很正常。
你要培养自己有一个爱好。那怕是种花啊,养小宠物啊,读书啊,总要做点什么,否则这样的状态真的会抑郁的!
多看看哲学,宗教的书。人不能被物质蒙蔽,那样就是活的浑浑噩噩。一定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世界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