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中外有哪些战术成功而战略失败导致覆亡的军队或团体?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1关键词:战术,成功

中外有哪些战术成功而战略失败导致覆亡的军队或团体?

点赞1、廊坊市 网友:纯爷们

居然有网文写道:方先觉死守衡阳47天是因为听错了命令,把14天错听成47天于是憨憨地坚持了下去,这就属于为博眼球干脆胡说八道了,先不说方军长是否听得清蒋某人的宁波官话,要知道,如此重大的战役部署方案,相关部队最后一定会接到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的书面命令!咱专业点行嘛?




也就是说,蒋某人打给方军长先觉的电话那都属于“非正式谈话”,只不过是最高统帅为表重视的亲自过问战事而已。但是作战行动该有的命令和程序一样都不会少,否则一旦出了问题如何厘清责任?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要么电文,要么文件,还要有相关人员的亲笔签字,打仗不是过家家,没有规矩没有证据怎么行?


应该说,黄埔三期生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的战术运用是非常成功的:1,以“方先觉壕”为代表的外围山地防御战术,独具匠心;2,以机枪和手榴弹相配合的火力搭配战术,尤其是手榴弹甩的出身入化,炸得日军鬼哭狼嚎;3,以第10军官兵的战斗意志为基础,阵地丢失后不停实施反突击,使日军的推进速度非常缓慢,同时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惨重伤亡代价。




但是衡阳保卫战的结局却是不完美的,城市最终陷落且变成一片废墟,“泰山军”残部成建制放下武器,在部队的战史上留下污点,遂使方先觉以下第10军官兵,无论是脱险归来、还是第10军重建以后,都很难抬起头来,曾经一支敢跟日军一个精锐师团硬刚的主力军、曾经铸就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的部队,军魂不复存在。


方先觉其实是有责任的,或者说是有弱点的,主要体现在战略眼光和战术能力的不匹配,作为预备第10师的少将师长,方先觉是在长沙大捷后直接被擢升为代理军长的,虽然职务军衔挂上了两颗星,但是并不太具备高级指挥官应有的战略视野,这跟怎么守城、怎么干掉更多的日本兵有本质的区别,其核心在于对战场局势的判断,水平考量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




1、方先觉对长衡会战的全盘形势不够了解。

日本人发动的“一号作战”,仅在湘桂段就投入了10个师团20多万人马,除了从关东军调来第27师团外,负责河南段作战的第37师团也临时划拨给第11军指挥,同时加强的还有四个独立混成旅团、一个战车联队和四个独立炮兵大队。它与前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截然不同,日军拥有充足的攻城和打援兵力。


前三次长沙会战,日寇第11军平均投入三个师团左右的部队,总兵力8到10万;常德会战,横山勇投入五个师团的全部或大部,兵力达到10万人,而第六和第九战区也未能及时给常德解围,现在横山勇有20多万野战部队,而第二期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的组建,使西南战略预备队甚为缺乏,衡阳岂能孤城坚持很久?




2、方先觉没有做好全军突围的作战预案。

既然是这样一个局面,第10军再英勇,至多在执行完蒋某人“固守两星期”的命令之后,就应该有突围的考虑。古今中外的任何守城战役,如果没有援军解围,城池早晚都会陷落,无非是抵抗时间长短而已。予敌以迎头痛击和严重杀伤后,军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而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才是方先觉正确的选择。


遗憾的是,方先觉做好了一切关于死守的准备,却没有做好适时突围的预案。日军由于伤亡惨重和弹药接济不上,在整个衡阳战役中其实停火两次,也就是通过三次总攻才拿下的城市,第一次叫停是7月2日、第二次叫停是7月19日、第三次总攻是8月4日,在每次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期间,都是其最虚弱的时候,第10军应该勇敢破围而出,可惜方先觉过于相信重庆和援军的承诺,丧失了突围最佳时机,到7月下旬以后,第10军已经不具备突围能力了:弹药所剩无几,而伤员又严重增多。




3、方先觉对援军的解围能力缺乏清醒认识。

常德会战中,方先觉曾经率军代表第九战区前往解围,另外一边,六战区王耀武兵团(第74军两个师、第100军)也在积极增援,毕竟守城的第57师那是74军的基本部队,结果由于协同不好,战至余程万全师快拼光了,两路援军也没有完成解救行动。与此同时,第10军还被日军利用时间差调来部队给予重创,孙明谨师长阵亡,官兵伤亡10000余人(第10军守衡阳仅剩17000人的原因,就在这里)。


按理说,亲身经历应该使方先觉明白,蒋军作战时的增援是极不靠谱的,衡阳被围后,奉命增援的部队有三大股:湘东的薛岳部队(已被打残)、湘西的王耀武兵团(你觉着他们会尽力吗?)、广西全州方向的的第62军(粤军)等部。其中从广西方向来援的都不是嫡系黄埔部队,数来数去,哪一股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奋力突进衡阳,既然如此,长期固守就是非常不明智的。




衡阳保卫战,尽管第10军创造了战场奇迹,毙伤日军数万人,在战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部队也终于弹尽援绝被彻底封死在城中,1944年8月8日,第10军经过谈判放下武器,衡阳失守,虽然不叫投降也是投降。根据日军统计,共俘虏第10军加暂54师官兵共计13306人(含约7000伤病员),素以善战著称的第10军等于全军覆灭了。


虽然两个月后第10军进行了重建,然而全军缴械的阴影已经挥之不去,第10军再不可能是那支让敌人胆寒的王牌部队了,所以说,方先觉虽然杀寇有功,但是在战略上的短视,仍然给第10军带来了灭顶之灾,殊为遗憾。




点赞2、日照市 网友:天降幽鬼

二战时法国的马奇诺防线。

希特勒进攻法国之前,法国拥用一支号称"欧洲最强陆军”军队,自称有最强工事的马奇诺防线,战前法军自信万分,认为自己阵地防守固若金汤,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被德军攻破,结果法国全国沦陷,法国投降。法国只有戴高乐將军领导的抵抗运动还在继续战斗!

马奇诺防线1929年开建,1940年完工,1940年5月被军攻破。

当时林彪元帅正在苏联养病,林总曾指出:马奇诺防线对于德军不堪一击!

实践证明一个大的战役军事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谢谢!



点赞3、攀枝花市 网友:若迈风。

1947年1月,国民党军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准备兵分两路向我山东解放区进攻。

按照蒋介石和陈诚的想法,那就是经过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的我华东野战军伤亡惨重,并且放弃了苏北的大片土地,全部后撤到了以临沂为中心的区域内。于是,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共军大势已去”,随即集中重兵向临沂进攻,迫使华东野战军与之决战。

为了达成此目的,国民党军共调集了11个整编师/军,分别从徐州、济南北上、南下,夹击临沂。

1月28日,国民党军开始行动。

这次国民党军吸取了过去分兵冒进被解放军集中兵力吃掉一股的教训,在兵力部署上极为谨慎,采取“烂葡萄里夹核桃”的战术,以大兵力步步为营向前推进,每天推进行程不超过10公里。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粟裕一开始面对国民党军大规模的进攻,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战法。具体就是对北上的国民党军进行一路阻击,使其两路突出,然后寻找机会歼灭其一路。但是国民党军始终不上钩,中路被阻击,左右两路立马靠过来,或者干脆停止前进就地构筑工事。

眼看着国民党军一步步推进到了临沂,陈粟还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其阻止!不得不说,国民党军在战术上非常成功!

面对严峻的局面,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指示华东野战军:为了争取作战主动权,必要时可放弃临沂!

陈毅和粟裕坚决遵照这一指示,做出了置南线敌人重兵集团于不顾,集中兵力打击北线之敌的策略!

北线国民党军是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派出的3个军,由李仙洲指挥,同样也是步步为营的前进。按说战术上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解放区老百姓的做法让他们一步步遭受了灭顶之灾!

国民党军对胜利的定义就是大片占领解放区土地,我军对胜利的定义则是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对于我军来说,打击敌人不仅仅是军队一家的事,更重要的需要解放区老百姓配合。

放弃临沂,对于解放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必须承受家园被毁的一切后果。但是老百姓们对这个后果似乎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他们的土地、粮食,甚至是娶上的媳妇、生下的娃都是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来了之后才得到的,他们相信只要有党和军队在,一切都还会再有的!他们铁了心要将自己的命运同党、部队联系在一起,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华东野战军从临沂向莱芜推进时,20多万官兵的前后左右是几十万推着独轮车、赶着毛驴、挑着扁担的老百姓。他们承载着部队所需的亿万斤粮草、弹药和其他一些军需物资紧随部队前进。根据后来的粗略统计,在莱芜战役中参加各种战勤的老百姓高达500万,直接为华野提供战场服务的就有50余万人!

而在华野预设的战场——莱芜,有不少于10万人以上的老百姓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对国民党军必经的交通线进行破坏。国民党军修到哪里,老百姓就破坏到哪里;国民党军白天修,老百姓就晚上破坏。为了确保交通线的安全,王耀武不得不派了3个师进行专门保障。这样一来,李仙洲部队的阵型一点点出现漏洞了,战机也被陈毅、粟裕一点点捕捉到了。

2月6日,华东野战军先歼灭了南线一支冒进的国民党军郝鹏举部。这原本是抗战后起义加入华野的一支伪军部队,在这次战役前夕又叛逃到国民党军。从叛逃到被歼灭,前后仅11天!随后,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18个团伪装成主力继续在临沂附近与北进的国民党军周旋,主力部队则快速向北推进。

2月15日,华野部队放弃临沂,国民党军随即进占。于是,国民党方面将拿下临沂称为“最伟大的胜利!”

作为战场指挥官的陈诚和王耀武,都清楚华东野战军是主动放弃临沂,主力已经北上了。但是陈诚不希望他“占领临沂”的“伟大胜利”受到丝毫玷污,所以积极鼓动王耀武与华野作战。王耀武则担心中了解放军的圈套,一度命令李仙洲部队收缩兵力停止南下。但是陈诚抬出了蒋介石,王耀武无奈,只好命令李仙洲继续南下。

王耀武的收缩动作确实让陈毅、粟裕紧张了一下,但是蒋介石给王耀武的手令一下,他们马上松了一口气,随即指挥部队迅速完成了对李仙洲部队的包围。

2月23日,李仙洲部队奉命向北突围,与吐丝口镇的新编36师会合。王耀武的想法是:莱芜到吐丝口只有13公里,五六万人的李仙洲部队走完这段路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无论是王耀武还是李仙洲,他们只知道自己的部队装备精良,却完全忽略了老百姓的力量。莱芜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的道路、桥梁都被老百姓破坏了。更不晓得自己部队中已经有高级将领被策反,那就是46军军长韩练成。

李仙洲部队刚出莱芜不远,马上遭到华东野战军合围,从晨时激战到下午14时,李仙洲部两个军共6万余人被歼灭,李仙洲被俘虏。

点赞4、菏泽市 网友:秋风不渡

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的大明已然天下大定,先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元朝众多地方势力归附,然后平灭成都的夏政权,只剩下逃亡漠北的北元势力。



此时的蜗居和林的北元王庭对蒙古草原依旧有号召力,并且名将王保保拥立,始终是明朝北方边境的一颗定时炸弹。大将军徐达建议由他统兵“将其彻底剿灭”。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以徐达、汤和、蓝玉为中路军,以李文忠为左路军,以冯胜、傅友德为西路军,分别率五万大军从雁门关、居庸关、兰州三个方向出击,目的是寻求北元主力决战,一举捣毁北元王庭。



这是明军第一次大规模出塞北伐,颇有汉唐之风。徐达的中路军推进迅速,无惧艰苦的戈壁滩,出塞两千里在克鲁伦河击溃北元军队,后在土刺河遭遇王保保部,再败之。

同时,冯胜的西路军同样兵锋强劲,傅友德的前锋疯狂追着北元岐王朵儿只巴,战绩和俘获以下可见:

焉支山战役,明军胜,缴获淄重、牛马无数;

扫林山战役,明军胜,击杀北元平章百花,俘虏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着等人;

肃州战役,明军胜,迫降北元将领上都驴部;

……

西路军最远追至沙州(今甘肃敦煌),朵儿只巴数次大败,连金印都丢了,仓皇至极。



再看东路军,李文忠部行军较慢,当他从应昌出发,徐达部已开始撤退,但李文忠不愧开国名将,他先是在克鲁伦河击败元军,然后轻装简行,只带20日口粮直奔土刺河,并击溃以逸待劳的北元太师蛮子、哈刺章等人。接着,李文忠穷追不舍,终于在达斡尔寒河找到北元军队主力,在决战中,李文忠身先士卒,坐骑被射成刺猬也死战不退,明军被主将的英勇鼓舞,最终击溃北元军队,俘敌上万。李文忠继续行军,翻过燕然山,重演了勒石燕然的丰功伟绩,最终为避免孤军深入,使用疑兵之计安然撤退。



从战术层面来看,三路大军基本完成了朱元璋的设想。徐达的中路军是主力,用以牵制元军,徐达与王保保上演世纪对决;冯胜的西路军是疑兵,动静闹得越大越好,事实上冯胜也打通了河西走廊,极大地震慑了北元势力;李文忠的东路军负责“偷家”,他绕着北元王庭打了一圈,无人能挡,基本打残了北元直属的军队。



尽管三路大军打的有声有色,但在战略上,明朝此次北伐还是失败了。徐达的中路军推进过快,盲目轻敌,止步岭北,损失了一万多人,险些埋葬一大批开国功勋,这也是徐达生平唯一一败。

冯胜的西路军战果颇丰,实属意料之外,但却出现了最具争议的冯胜弃地事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通的河西走廊,没派一兵一卒驻守就退回原点。

李文忠的东路军最为惊险,由于行军过慢,中路军已经败退,李文忠依旧率军挺进,两军没有配合,李文忠与元军对垒,损失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等高级将领,最重要的捣毁北元王庭的任务没有完成。

明初的这次北伐教训明显,损兵折将换来的实际效果不大,三路大军缺乏配合还多次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北元势力没有想象地弱,明朝开始由攻转守,北元势力再次蔓延到长城沿线。明朝的开国元勋逐渐退居二线,灭亡北元的任务之后要交给一个名叫蓝玉的年轻人去完成了。

点赞5、孝感市 网友:鯉魚旗

清顺怀庆战役可以说是战术上胜利,战略上失败的典范了。

话说崇祯在煤山上吊之后,李自成进了北京。而对于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而言,北有清廷是世仇,南有大顺是逼死君父的反贼,而山海关到辽西这一带狭长的走廊又无法自立,所以吴三桂就只能“挑一边”。最终权衡利弊之后,吴三桂和李自成决裂,而李自成也亲率大军来讨伐吴三桂。

后来的事情细节上众说纷纭。大体上,就是吴三桂错误估计了农民军的实力,发现打不过之后轻骑入清营,请多尔衮发兵相助,多尔衮应允但是按兵不动。于是李自成的农民军精锐就和吴三桂的关宁军在山海关内的一片石展开了激战,双方厮杀一昼夜。农民军并不弱,和大明用银子堆出来的关宁精兵依然难解难分,还隐隐然有占上风的可能。

点赞6、固原市 网友:亡人墓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轰炸珍珠港

日本轰炸珍珠港,虽然一时的战术成功,但是这件事点燃了整个太平洋战争,为自己找了一个强大而不和你瞎比比的对手,最后直接两颗原子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自己找了一个欺负自己百年的爹。

在二战时,日本人口小国,军事强国,但是缺乏自知之明并且军事内部也不是和谐,其次部队人数同其他势力少,战线拉锯太大,战场上被牵制住许多军事力量,后期根本没有办法去应对各方反击。

偷袭珍珠港,更是在困难之时釜底抽薪,加剧了日本军事力量的损耗。成一时败一世。




点赞7、淮南市 网友:矫情狗

918事变。

一群日军关东军的下级军官的投机,只不过投机成功了,而且赚的盆满钵满。

但战略上导致日本文官内阁倒台,武官夺权。枪开始指挥这个国家。

还有就是加剧了与中国和列强的冲突。也开启日军下克上的风俗,从政府到民间,在军国主义的风潮下疾驰。最后车毁人亡。

点赞8、海伦市 网友:焦点家族


伽比埃奈战役(第二次继业者之战中欧迈尼斯与安提柯之间的第二场重要战役)

此战,安提柯在骑兵方面拥有优势,他将色雷斯重装骑兵、战象和轻装步兵组成右翼,较弱的步兵和轻装骑兵组成左翼,欧迈尼斯看到安提柯布署后,决定亲率重装骑兵、战象和轻装步兵放置于安提柯的重装骑兵对面,期望能抵挡安提柯的突击,再利用中间的精锐银盾兵击败安提柯的步兵方阵。

尽管安提柯中央步兵再度被欧迈尼斯方的银盾兵击败,但同时,因骑兵战中安提柯军成功击败对手,并且夺得欧迈尼斯军营的锱重,其中包含银盾兵多年的战利品。怨怒的银盾兵决定与安提柯秘密协商,打算背叛欧迈尼斯来换回战利品,加上欧迈尼斯军波西斯总督朴塞斯塔斯等早就心怀不满,也准备背叛欧迈尼斯。结果欧迈尼斯被自己手下出卖,落入安提柯手中,尽管安提柯惋惜对手的才能,可最终还是处决了欧迈尼斯和一些欧迈尼斯的高阶指挥官,包括战象指挥官印度总督欧德摩斯、银盾兵指挥官安提贞尼斯等人。

战后,东方行省总督臣服于安提柯的霸权,使名义上安提柯统辖帝国所有亚洲部分。

点赞9、醴陵市 网友:伴坤远航

莫过于项羽80%的胜率,且兵力3万人对阵刘邦(儒)、吕雉(道)、韩信(兵)的八十万大军以少胜多,却因为对方“大炮打蚊子”、“蚁多咬死象”、“消灭有生力量”的战略而输掉整个“楚汉争霸”大业的悲惨经历。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因为项羽已经成为了“光杆司令”,再也没有一支精兵可以供项羽的驱策,问鼎中原了,因为要另外取得一支精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了,故此,项羽选择了自刎乌江。
刘邦(儒)、吕雉(道)、韩信(兵)、张良(道)、萧何(儒)的大军,基本上是儒家乌合之众为主,缺乏军事素养,连破落兵家贵族韩信都可以看不上眼,项羽的精兵确实有可以骄傲的资本,但架不住“人多力量大”呀!
韩信作为兵家贵族虽然不拔尖,但他知道兵家贵族的软肋,所谓“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所以他可以布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局,彻底瓦解项羽身为兵家贵族的信心。

点赞10、邳州市 网友:怡人清欢

二战时,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典型的战术成功,战略失败的例子。当时美国中立,不愿参加二战,日本出于瓜分世界的野心,想灭掉美国珍珠港舰队,战术组织很成功,美国舰队损失惨重,却也促成了美军参战,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点赞11、信阳市 网友:じ小奋斗

事后诸葛亮们,肯定会把珍珠港事件来说一遍,但如果从当时日本的角度来看,袭击珍珠港,是战术和战略都非常正确的选择,很显然,日本军部掌握国家命运的是一帮顶级政治家,还没你们这些草民聪明吗?因此从上帝视角来看,完全不存在战术正确战略错误之问题,战争就是一场豪赌……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