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名将中哪些属于帅才,哪些属于将才?
“将才将兵,帅才将将”。所谓帅才,是有统帅大军团作战的能力,并协调诸将之间的配合,未必需要多高的武艺,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个合格的三军统帅一般是不会冲锋陷阵的。
而将才不同,说白了,将才管兵就好,统领偏师攻城略地,同时需要一定的武斗水平。
当然了,根据题目来说,大前提需要是名将,所以通常来说诸葛亮、曹操之类的就不计入其中了。
五大“帅才”
一 周瑜
《三国演义》不是历史,虽然号称“七分真,三分假”,但实际上倒过来还差不多,演义中的周瑜更多时候是作为诸葛亮的陪衬,罗贯中还为他安排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在民间一些地方,周瑜更是被称作“四小人”之一,可见《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可是即便如此,依然难以掩盖周瑜的“帅才”本质,别的不说,赤壁一场大战,几乎全歼了曹孟德八十三万大军,整个汉末三国能做到这个水平的可谓凤毛麟角,而且从布置到调兵遣将,几乎都是周瑜独立完成的,这份能力不容质疑。
二 陆逊
陆逊前期名不见经传,准确的说很多人都知道江东有陆逊这么个人,是孙策的女婿,一个“地道”的白面书生,所以即便吕蒙奇袭荆州都是陆逊策划的,陆逊依旧名声不显,不仅敌人轻视他,甚至连自己人都不信服。
好在孙权慧眼识珠,没有被陆逊“扮猪吃虎”所“蒙骗”,夷陵之战前夕力排众议,全力支持陆逊挂帅对抗刘备七十万倾国之兵。最终一把大火使得刘备在白帝城郁郁而终。
顺带说一句,历史上东吴从来没有过“四大都督”,陆逊是严格意义上第一位被封过“大都督”的。
三 张辽
很多人看到张辽会嗤之以鼻,认为张辽没有资格和周瑜、陆逊这样水平的人物比肩,再加上张辽武艺不俗,所以更多时候被人当作“将才”。
实际上,曹魏三位“封疆大吏”中,张辽的能力最为出色,也是唯一一位外姓将领,曹操本就是兵法大家,又岂会看错?合肥之战,张辽以少胜多,大破孙权,甚至差点将孙权生擒,从此威震逍遥津,更是衍生出“张辽止啼”的典故。
另外,张辽和副将李典一直不和,但是大敌当前可以放下身段,和李典敞开心扉同仇敌忾,可见张辽“将将”也是一把好手,完全符合“帅才”。
四、五 邓艾、姜维
“姜艾斗智”是演义后期的一大看点,两人堪称一时瑜亮,在名将、猛将陆续凋零陨落的后期,二人支撑起演义的精彩。
总体来说,姜维胜多负少,但对大局没什么影响,两人一直处于相持,直到后来钟会加入,打破了平衡,才使得邓艾偷渡阴平,逼降了刘禅,成就不世之功。
比较可惜的是,二人不像诸葛亮与周瑜,虽明争暗斗却惺惺相惜。姜维和邓艾没有“相爱”,只有“相杀”,恨不得把对方千刀万剐。最终姜维复国计划失败,反而成就了“一计杀三士”,邓艾、钟会和姜维自己相继殒命。
其实除了上述五位,大后期的羊祜和陆抗也绝对称得上三国的顶级帅才,个人觉得二人的能力要胜过姜维和邓艾,不过单以演义论,羊祜、陆抗的戏份太少,只能算一笔带过,所以遗憾落选。
五大“将才”
一 赵云
把赵云放在将才的第一位已经做好成为众矢之的的准备了,一大堆的“伪历史课代表”又有机会活跃一下了,什么赵云是保镖,赵云占了陈到的事迹……等等,都是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老生常谈。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三国演义》,所以不谈历史。赵云绝对是执行力最强的名将,偶尔还能有一些神来之笔,再加上武艺精湛,是天下第二的有力竞争者,所以战绩斐然。
长坂坡大战后名扬天下,汉水救黄忠,张郃、徐晃不敢迎敌;夷陵接应刘备,陆逊望见赵云大旗慌忙收兵;更有空营计大破曹操……
所以就“将兵”和执行力而言,赵云配得上这个位置。
二 甘宁
甘宁最有名的就是“百骑劫曹营”,因此让孙权引以为傲,并称其能和张文远并驾齐驱。
其实,甘宁独自带兵打过不少胜仗,无论水战还是陆战,甘宁打得都特别“巧”,总是能用最适合的方式取得战斗的胜利。
遗憾的是在夷陵大战时晚节不保,因身患重病在看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沙摩柯时,惊得回马就走,结果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导致重伤不治,多少有些虎落平阳的意思。
三 张郃
张郃本为袁绍部将,在官渡之战受陷害,不得已归降了曹操,其武艺、带兵都十分出色,刘备曾认为张郃的能力远胜于夏侯渊,特别是后期给诸葛亮北伐造成了很大困扰。
诸葛亮首次北伐,街亭十分重要,结果因用人失误,纸上谈兵的马谡遇上了身经百战的张郃,被打得大败,诸葛亮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并挥泪斩马谡。
随着大将的陆续凋零,张郃隐隐有些“天下第一”的架势,连蜀汉的魏延看起来也逊色几分,而出色的能力不仅让诸葛亮头疼,甚至也是司马懿的绊脚石。
最终在追击诸葛亮时中伏,乱箭穿身而亡。
四 马超
马超曾为一镇诸侯,渭水之战也统帅联军大破曹操,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不过随后“将将”上能力的欠缺逐渐体现出来,并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与韩遂决裂,这也导致了联军分裂,最终被曹操击败。
总体来说,马超带兵打仗有一套,算是兵家四势“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有统率大军团作战的经验,只不过事实证明他离真正的“帅才”还有一定差距。
五 于禁
于禁很有能力,尽管在演义中戏份较少,但治军有方,而且做事不拖泥带水,夏侯惇的青州兵做乱时,于禁不惜被曹操误会,当机立断,率军讨伐,得到了曹操很高的评价。
不过,在率军支援襄樊时,于禁的短板暴露出来,他不仅怕庞德立功抢了风头,还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有注意到天时地利,最终被关羽水淹七军,生擒活捉。
老实说,这样的所谓榜单只能见仁见智,毕竟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不同,而孙策、关羽、张飞、魏延、徐晃等等皆称得上汉末三国名将,至于算帅才还是将才,就留给大家自行判断吧。
我来谈谈三国五大顶尖帅才和五大顶尖将才,是否和您心目中的一致呢?
首先要搞清楚何为帅才、将才?“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帅才偏重于战略思维,关键是统御战将;将才偏重于战术战法,关键是执行统帅的决策。
我心目中的三国五大帅才(曹操和司马懿都是帝王,不能算作将帅)。
1.“卧龙”诸葛亮 代表作:《隆中对》,北伐中原
入选理由:1.提出战略决策《隆中对》,有鼎足天下之功;2.北伐中原,诸葛亮治军有方,天下称奇,对阵魏国名将曹真、司马懿,取得2胜2平1负的战绩,虽然没有取得碾压式的胜利,但足以让司马懿辈胆寒心怯,坚守拒战。去世后仍能算计一把司马懿,“死诸葛吓退活仲达”。
2.“美周郎”周瑜 代表作:赤壁之战
入选理由:统帅江东数万军队面对曹操80万大军,如此无比强大的作战对手,竟然临阵不惧,胸有成竹,腹有良谋,真正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通过反间计、苦肉计、诈降计、火攻等一系列骚操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打得曹操狼狈败逃。
3.“白面书生”陆逊 代表作:夷陵之战,石亭之战
入选理由:1.夷陵之战,忍辱负重,统御东吴战将,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刘备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刘备仰天长叹:“征战三十余载,不想今日被无名小辈如此羞辱!”2.石亭之战,诈降诱骗魏国名将曹休,率东吴军斩擒魏军无数,曹休侥幸生还。曹休受此大辱,不久便惭恨发病而死。
4.“凤兮”邓艾 代表作:偷渡阴平
入选理由:多次击退蜀汉名将姜维的进攻,魏国起三路大军伐蜀,邓艾绕过姜维重兵防守的剑阁,率军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险地,神兵天降,出其不意,迫降马邈,击杀诸葛瞻,接受蜀后主投降,最终灭亡蜀国。
5.“武库”杜预 代表作: 晋灭吴之战
入选理由:以精兵袭西陵,破吴将张政,巧施离间计,致使吴帝孙皓临战换帅;三陈平吴策,统帅西线晋军攻克吴国要地江陵。
备选:陆抗、羊祜、姜维
三国将才济济,太多了,这里就列出心目中排名靠前的五大将才:
1.“飞将”吕布 代表作:兖州争夺战
入选理由:绝对的三国第一猛将,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将才必须是第一,连曹操都说,吕布之勇,非一人能敌。于是派出麾下典韦、许褚等六员猛将集体围攻吕布,才把吕布击退。吕布有多能打?带领十几个骑兵就能灭了张燕,破袁术,败刘备,更是不在话下,虎步江淮无敌手,连一代奸雄曹操都吃过吕布的亏,差点被吕布端了老窝。如果后来曹操没有听刘备的,不杀,那么就会像吕布所说的“明公统辖步兵,我为公带骑兵,何愁天下不平”,后面估计就没有刘备、孙权什么事了。
2.“美髯公”关羽 代表作:白马之战,襄樊之战
入选理由:美髯公温酒斩华雄,白马之战,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威震江东。襄樊之战,打得曹仁毫无还手之力,放水淹七军,俘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3.“古之召虎”张辽 代表作:逍遥津之战
入选理由:白狼山之战,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大破乌桓军队。逍遥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人反复冲阵孙权十万大军,有着吕蒙、甘宁、陈武、徐盛、宋谦、潘璋、贺齐、凌统、蒋钦等众多猛将的孙权军队都无法挡住张辽,最终,孙权被张辽击破败走,此战孙权还折损一员大将陈武。从此,张辽威震江东,以至于“张辽止啼”。
4.猛张飞 代表作:宕渠之战
入选理由:当阳长坂坡之战,张飞带二十余骑据水断桥,吓跑曹操大军。入川作战,接连攻克巴郡、巴西两郡,义释严颜。宕渠之战,张飞率领一万精兵从其他山道主动进攻宕渠的张郃,张郃率兵迎击,山道狭窄,张郃军前后军不得救应,被张飞打得大败,张郃为了逃命,只得放弃战马攀山而逃,率领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郑。
5.“龙胆虎将”赵云 代表作:汉水之战
入选理由:当阳长坂坡之战,赵云勇闯敌营,单骑救主。汉水之战,赵云带数十骑与曹军主力遭遇,部将张著被曹军围困,赵云反复冲杀,营救出张著,返回大营后大开营门,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疑有埋伏,便向后退去,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备选:甘宁、太史慈、徐晃、张郃
另外,将才之所以不选吕蒙,因为其人行事不够光明磊落,喜欢背后偷袭,暗地捅刀子,非大丈夫所为,实在可很可耻。
三国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战争年代,它发生的战争频率,在整个封建社会高居榜首。“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那是名将生长的肥沃土壤,也是“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的帅才们倚天屠龙的沃血之时。整个《三国演义》小说中光武将人数的描述达到近500人。哪些是将才,哪些是帅才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帅才有:
一,曹操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曹操塑造成“奸雄”的讲义标本。然而物极必反,在网络世界里,曹操在三国人物的名气指数爆棚!实在出乎罗老的本意。
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二十岁出仕,在“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而立之年,黄巾起义成就了曹操的“一世英名”!三十五岁时独自带着家乡子弟兵西去洛阳单挑西凉铁骑,十年中喋血沙场,终成一方诸侯。四十六岁“不惑之年的曹孟德在官渡之战中踩扁袁绍,四十八岁时远征乌桓,扫荡了中国北方的后顾之忧,巩固了北方霸主地位。不过“亢龙有悔”,第二年即遭到赤壁之败。
曹操打了三十多年的仗,一生鞍马劳顿,比起刘邦的六年奋斗,刘秀的四年征讨,建安二十四年(220)曹操以六十六岁的暮年在宛县接过老将徐晃的庆功酒时,两位将帅己有英雄迟暮的感叹!曹操在恍惚的瞬间,似乎回忆起了建安三年(198)下邳之战,吕布在白门楼下乞求自己放他一马的场景。
建安五年(200)冬,官渡之战,以弱胜强,大破对手袁绍,北方尽入我手!
孙权杀了关羽后,解了襄樊之危,曹操上表朝廷,拜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任荆州牧,封南昌侯。
碧眼小儿孙权感恩不尽,写信给曹操,信中直接向曹操称臣。但是曹操对这个唾手可及的事情推托了,他明确告诉大家:“如果上天果有此意,我也只願当周文王,我不想称帝,我累了、倦了,如果曹氏后人有代替刘氏承祚天下的那一天,希望儿孙辈完成。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驾崩洛阳,追随刚去不远的云长贤弟,享年六十六岁。
二,诸葛亮
他的正式官职应该是蜀汉政权的行政首脑,属于文官。诸葛亮在军事舞台上最重要的表演,肯定是北伐中原的系列战役。
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随风而逝,白帝城托孤,临终遗言,以丞相身份,全面掌管蜀汉军政大权,四十三岁的诸葛亮独力支撑内外交困的局面。
此后十一年的整个北伐过程中,诸葛亮身先士卒,亲自带领主力,发动了主动攻击四次,两次出兵祁山,一次出兵陈仓,一次出兵褒斜道;另外还派遣将领陈式,魏延,率领非主力进攻各一次,总共出兵六次。祥细统计如下:
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首次出兵祁山,街亭失守,全军撤退。 建兴六年(228)冬,陈仓之战,诸葛亮围攻魏将郝昭于陈仓,没有成功,全军撤退。
建兴九年(231)春,祁山之战,诸葛亮第二次出兵祁山,发明了先进的“木牛”军工物流运输工具,但是,由于秦岭山地的险峻陡峭,粮食仍然是制约诸葛丞相的致命短板,粮尽撤退,设伏射杀曹魏大将张郃。
建兴十二年(234)春,秦岭深处的一个平台五丈原,诸葛亮悲声:“这是最后的斗争”!冒险从褒斜道出兵,用更好的军工物流工具“流马”装备后勤,而司马懿仍然不敢与诸葛亮接战,固守不出,诸葛亮决定“军民融合”,“分兵屯田”,坚持长期抗战,无奈在这一年二月初,发生了太白侵荧惑的天象,太白是金星,视为天神,荧惑是火星,视为战神。
远在洛阳的魏明帝口占一卦,结论是今年有大战。诸葛亮也是这样决定的:“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长期操劳、连年征战,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但前线对手是个老狐狸、太极高手,而且善于观察细节,抓住任何蛛丝马迹,作出战略判断。诸葛亮累了,倦了,九月秦岭,秋风秋雨,诸葛亮随风而逝,永远安眠在北伐前线。
三,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周帅哥的军事生涯从二十一岁起至三十六岁止。十五年的戎马经历,从来没有失手,部下从来没有发出“风紧”的暗号,是罕见的“常胜将军”。
江东历来出豪杰,如著名淝水之战中的谢玄、谢安、谢石。在他们之前的周瑜大都督,给予他们无比的信心和智慧。
周瑜值得大书特书的战绩就是赤壁之战,以三万之众迎战二十多万北军,以逸待劳,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此经典战役,完全可以比肩著名的“井径之战“。
他在最后的岁月中,连续取得了江夏、赤壁、江陵三大战役的胜利。促成了三分天下格局的初步形成。战功彪炳,影响重大,周帅哥在而立之年的巨大成就,挑动了近千年后;前来泛舟赤壁的大文豪苏东坡的羡慕和痛苦,因为贬到黄州当劳什子团练副使的东坡先生,鬓角已经斑白,遥想公瑾当年,三十就为都督,与江东美女携手为伴,落魄的苏轼不禁心生感叹!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帅才还有:吕蒙、陆逊、朱然、陆抗(东吴)
司马懿(曹魏)
他们的事迹,限于篇幅,从略。
战将型名将
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邓艾、张辽、许褚。
结语
其实忘了写一个关键人物,他就是刘备,曹操谁都没有放在眼里,却坦然对形同阶下囚的刘备大声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陆逊虽然击败了刘备,却也送上一顶高帽:“刘备,世之枭雄。”但是《三国演义》的主旨是以诸葛亮为聚焦点之一,所以遵重原作,没有将刘备列为主帅。
一,帅才的(介绍三位)。
1,孙策。“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孙策凭一己之力,打下了东吴这个“一亩三分地”。
2,陆抗。凭借长江天堑,保得东吴数十年安宁。活活地“熬死”了西晋名将羊祜。
3,杜预。杜预最突出的功绩是灭亡吴国,完成天下“三分归一”的大业。
二,将才(介绍七位)。
1,关羽。关羽最浓墨重彩的表现就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2,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街亭之战,赵云负责断后,力保本部人员物资不损失。
3,陆逊。猇亭一战火烧连营八百里,打得刘备一下子就没有了脾气。最后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了。
4,吕布。濮阳一战,吕布险些儿就要了曹操的命了。可惜那会儿吕布不认识曹操。
5,姜维。“九伐中原意气高”是姜维后半生最好的写照!
6,邓艾和钟会。此两位是灭亡蜀国的急先锋。是最先杀入蜀国的魏国将领。
三国演义的名将中那些属于帅才,那些属于将才?
帅才:要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人才能成为帅才,一,周瑜,周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文武双全,智力过人。二,司马懿,老谋深算,有文有武,很有修养,遇事不乱。三,姜维,姜维智慧超群,武功出众,是个很好的帅才。四,邓艾,邓艾武功修为境界很好,能攻能守,统帅三军的高人。五,陆逊,陆逊文武兼备,智力很强劲,能攻能守,是难得的帅才。
将才:将才要能征善战,武艺超群,领兵单挑,
一,吕布,二,赵云,三,关羽,四,张飞,五,马超,六,张辽,七,夏侯惇,八,张郃,九,孙策,十,甘宁。
三国演义中的名将中,属于帅才的有司马懿,周瑜,张辽,马超,颜良,文丑邓艾,魏延,姜维,陆逊等等。将才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张任,吕布,张郃,典韦,许诸,甘宁等等。
三国演义属于帅才得只有一个人,他就是人称周郎周公瑾,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得人才,也是一个真正得人生赢家,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周瑜得配置,周瑜放到现在就是妥妥得高富帅,是所有男人得榜样,周瑜职位是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东吴举足轻重得人物,孙策托孤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意思就是文张昭为首,武周瑜为首,曹操带83万大军南下打算一举拿下江东成就霸业,可是万万没想到会在赤壁大败少年英雄周瑜,这次大败后曹操一生没有下过江南。也就是说曹操统一天下得愿意从此不再可能,周瑜赤壁之战后,名震天下一战封神,也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以少胜多得金典战役,足够周瑜名流千古,周瑜三国第一帅哥,人送外号周郎与锦马超荀彧三人并称为三国时期三大美男,周瑜夫人三国第一美女小乔,民间传言说曹操打江东就是为了得到江东二乔,用来晚年消遣,这就是周瑜完美人生,职位做到大都督,夫人三国第一美女,自身三国第一美男,以后各位大神看看自己能不能达到周瑜得条件,能你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高富帅,比如小王那不算高富帅,顶多就是一个纨绔子弟,除了一个有钱的爹,别的一无是处,所以三国第一帅才首推周瑜。
当能自古江东英雄出少年,第二位帅才就是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懂得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打败刘备百万大军,再次帮孙权避免了灭顶之灾,同样也是用火攻,火烧连营七百里,把刘备打的病死在白帝城,也为我们上演了一场金典战役,在陆逊带兵追杀刘备的时候,被困诸葛亮的八卦阵中,不是诸葛亮让他老丈人带陆逊出去,陆逊可能就要死在八卦阵中,陆逊何等聪明之人,知道诸葛亮放他一马,是希望两家停止交兵,继续孙刘联盟,不能两家都会被曹操吞并。陆逊带兵回来再也没有出来过,应该也是被孙权秘密解决了,就跟吕蒙一样,孙权把这些大都督解决了以后说,今天开始我才感觉自己真正做了一回主公,因为孙权除了知人善用外,别的都不行,都是靠这些大都督挽救了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所有网友开玩笑说,三国最危险的职业就是东吴大都督。
蜀汉帅才后期姜维可能算一个,因为诸葛亮是军师,不知道算不算帅才,应该军师的职业更高点吧,姜维后期接过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结果跟诸葛亮一样徒劳无功,有人说为什么蜀汉一直北伐而不偏安一隅呢?道理很简单,天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想自保别人不会这样想,曹魏土地城池三倍于蜀,早晚会被曹魏吞并,所以诸葛亮明知会无功而返也要坚持北伐,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留下的功与过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曹魏帅才首推张辽,为什么呢?我比较佩服那种以少胜多的人,周瑜陆逊张辽都是以少胜多的帅才,张辽800人在合肥之战中打败孙权十万人,连上将太史慈都阵亡了,打的孙权人送外号孙十万,孙权这哪里是去带兵打仗,这就是去给张辽送人头嘛,不是周瑜带兵过去帮助孙权,孙权可能就要在合肥交代了,从此张辽的名字在江东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天神,可怕到晚上孩子哭闹,大人都会拿张辽出来吓唬,说你在哭让张辽抓去,吓到小孩都不敢哭了,可以说孙权是被张辽打服了打怕了,合肥之战奠定了张辽在三国的名气,被曹操收为五子良将。
所以三国时期帅才周瑜陆逊姜维张辽可以入选,将才那就多的去了,这里就不说了,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按照古人排好往下看就是,个个都是一流的将才。三国时期真的是天下大乱,大乱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时期把老祖宗的智慧给我们后人展现的精彩绝伦,我为我们的老祖宗自豪,我们的老祖宗真的太聪明了。我为我是华夏儿女自豪,老祖宗留下的兵法,阵法,36计,武术,中医,戏曲,成语,诗歌,真是无价之宝,我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这都是我们的无价之宝。
纵观整个《三国演义》,还没有发现一个称得上帅才之人,能称之为将才的倒不少。
撇开正史,只谈演义。那些历史类评书演义当中的帅才,可都是文武双全之人,武能跨马征杀勇冠三军,文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比如说《岳飞传》当中的岳飞,《杨家将》当中的穆桂英,《明英烈》当中的徐达,《薛家将》当中的薛仁贵等人,皆是如此。而在看三国演义当中,蜀国领兵打仗的基本上是诸葛亮,诸葛亮机智过人精通谋略,然而却是个完完全全的文人,根本无法亲自上战场争杀,所以诸葛亮更适合的身份是军师,而不是元帅,或者是在朝中担任丞相,不参与军事,那则更好。曹操时期的曹魏阵营亦是如此,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合格的帅才,所以每次出战只能是曹操御驾亲征,曹操基本上算是个合格的主公,但是不能算一位合格的元帅。
至于说到东吴那边,前期的大都督周瑜和后期的大都督陆逊,还算是不错的人选。但是两个人都存在很大的性格缺陷,这也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这也导致这两个人的结局并不完美,并且英年早逝。在三国演义当中,最具帅才的人选当属司马懿了,可惜在三国演义当中,司马懿又被诸葛亮压制的死死的,所以让人更加深刻的就只有他的长寿,把对手们都熬死了。不过,司马懿确实是个玩政治的高手。
所以,三国演义当中,更多的是将才而缺乏帅才。否则,如果哪方出现一个帅才的话,统一三国就不会这么费劲了。
三国的名将能够统帅大军打胜仗的名将只有周瑜、陆逊、张辽等极少数人,能够带领几千人以上或单打独斗的名将很多。带领几千人以上能打胜仗的有张郃、张飞、夏侯渊、乐进、徐晃、魏延等人。单打独斗的名将很多,有典韦、许褚、吕布、颜良、文丑等人。成就最大的周瑜在赤壁之战作为弱势的孙吴统帅,用火攻打败强大的曹军。他的智谋和勇气令人信服。曹操北征乌恒,在白狼山面对二十几万敌军。曹操和众多将领都被吓怕,就把统帅大军作战的权力交给勇敢果断的张辽。张辽领军以少胜多大败乌恒主力。看来老曹识人的眼光很准。张辽在消遥津一战以7千步兵大败孙权的十万大军。这反映孙权的军事才能很差。张辽凭这两场硬仗成为三国名将。陆逊初出道就在夷陵之战作为统帅,打败刘备的蜀汉大军。陆逊也具有统领大军打胜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