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地宫是什么样?如何看待他的地宫?
且不说康熙帝的景陵里面都有什么宝贝,单就说这个地宫,一般来讲,要是还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掌权,这地宫绝对是个安乐窝,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指导下,康熙帝还基本上可以像活着那样在地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可这是在江山还是自己人的情况下,换了人或者说不停的换人的的时候,连大家都搞不清楚该听谁的时候,最先被盯上的最闲遭难的肯定是这些皇家陵寝,因为,一个个的陵寝就是一个个的人类文化文物精华宝库,宝物无数。
如果说一件就价值连城,那么一地宫的宝物,那简直就是无价了,如果当个陵寝的包工头按平方往外出租挖掘权,谁挖着了算谁的,多少钱恐怕都有人掏吧?
一句话,康熙帝弄个豪华的地宫太扎眼了,在人心慑服的时代,人们虽然眼红,却并不敢有任何僭越的举动,可以但到了乱世,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地宫里埋了什么好东西,有些人有些家族可以说几代人都在做着准备,研究着这些地宫的构造。
一旦时机成熟,盗掘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修的越豪华,被盗掘的时候挨得越惨,当然,不同于慈禧的东陵、乾隆的定陵被孙殿英盗掘一样,这康熙帝的景陵是被伪军的一支张尽忠(尽为日本人尽忠了)部,1945年9月所盗,此时距离日本投降已经很近很近了。
世道不靖,当人们连性命都保不住的时候,民族瑰宝自然会受牵连,要说可惜吗,自然可惜,中国人的东西被一帮不是东西的人盗掘,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自古以来,这些皇帝陵寝地宫啥的,建着盗着,这都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不建显示不出身价,建了早晚被盗,能不被盗掘的,要么是找不到,要么是意外。
1952年两个考古队员下到景陵地宫,潜水下去的,里面被水灌的黑黢黢一片,连抢救发掘的价值都没有了,直接被封了入口,与世隔绝!
在配的上使用地宫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康熙的地宫也不会例外。传说里面也是富丽堂皇,遍地金银。还有失传已久的九龙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在民国时期被大盗孙殿英破坏殆尽。令人惋惜。至于康熙地宫的全貌,到现在也只有少数人知道。因为地下水的渗入和之前多批盗墓贼的破坏,地宫已经出现断裂。保护都不好保护,为了游客的安全,所以至今也没有对外界开放。
但是在1952年,本着保护性挖掘的原则,考古专家进入了康熙地宫。虽然有传说里面被破坏的十分严重,有齐腰深的积水,并且诡异异常,科考人员就没有再往里面走了。但是也留下许多宝贵的资料。
积水的墓门
东陵各陵墓的区域位置
1952年,考古学家试图进入康熙景陵地宫。可是,他们却遇到了想象不到的诡异场景,被迫匆匆退出。之后,景陵地宫被永久封闭起来。那么,地宫里到底有什么让见多识广的考古学家半途而废?
众所周知,在“事死如事生”的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帝王都会在生前就开始营建自己死后的享福胜地。无数的稀世珍宝被藏入皇陵,陪伴着帝王长眠于黑暗的永夜。
可是,正因为这些稀世珍宝,帝王们不仅没有获得梦想中的平安喜乐,反而引起了盗墓贼的觊觎,常常让自己落入尸骨无存的悲惨境地。
一、清东陵之景陵
顺治是第一位入关的清朝皇帝,他喜好骑射,常常带着大臣和侍卫出去打猎。
这一日,顺治在蓟州燕山一带打猎,不知不觉就纵马前行到四十里外的丰台岭。登高远眺,金星山如锦屏翠帐,朝北看,昌瑞山山峦重叠,林涛如涌,景物秀美,让人心情大好。
顺治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此山王气葱郁非常,可以为朕寿宫。”
接着,顺治取下大拇指上的玉扳指,随意抛出。他告诉侍卫,找到扔出去的玉扳指,那里就是最佳的下葬地,可以在此修建皇陵。
众部下顺着玉扳指滚落的方向找去,在草丛中发现了玉扳指,并且立桩做了标记。
顺治选择的这片山清水秀之地,就是清东陵所在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距北京市区125公里。
从他之后,康熙、乾隆、同治、咸丰均葬于此。清东陵共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顺治24岁离世,当时的康熙只有8岁。小小年纪就得承担帝国兴衰的重任,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康熙14岁时,设计擒鳌拜,一举夺回政权,展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执政者的智慧。
在漫长的执政生涯中,康熙一刻也没闲着。对内整治吏治,对外抵御强敌。将清朝的经济发展推向了巅峰,也奠定了中国的疆域,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69岁去世才退位,执政61年之久。
康熙21岁的时候,妻子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崩逝。
康熙与赫舍里氏成婚时才12岁,两人可谓青梅竹马,举案齐眉。
赫舍里氏因难产去世,康熙悲痛欲绝,辍朝五日为皇后举办隆重的葬礼。
从这时候开始,康熙将修建陵寝提上日程,景陵开始筹建。
因为清朝有子随父葬的习俗,康熙帝的陵寝也在清东陵,距离顺治帝的孝陵一公里左右。
关于景陵的选址,还有一个传说:康熙派出去的看风水的大臣找来找去,就看中了一个大水潭所在地,这里龙气聚拢,风水极佳。
可是,大水潭深不可测,水中常有蛟龙出没。
大臣向康熙汇报后,康熙亲自去考察了一番。查看完毕后,康熙皇帝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当夜却住在了当地的行宫里,考察官员们心里已然明白了什么。
这天夜里,康熙做了个梦,梦见龙王太子对他说:“那个水潭是我居住了几千年的龙宫,陛下是真龙天子,是有道明君,我现在奉玉皇大帝之命,将此地让与陛下建陵,特来相告。”三太子说完就倏忽不见了。
康熙梦醒后,知道这是天意,于是决定将陵寝修建在这里。
第二天他就派人去大水潭查看,潭水竟然已经干涸。
随后,帝陵就在水潭的位置修建了起来。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过这块地址的风水还是真不错。康熙在位61年,是清代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子女最多的一位。
景陵基本沿袭了孝陵的规制。但在细节方面,景陵在孝陵的基础上又有诸多改革和创新。
1】开创帝陵地宫先葬皇后的先例
1681年,孝诚皇后赫舍里氏第一个葬入了皇陵。随后,第二任孝昭皇后钮祜禄氏也在同年被葬入景陵。1689年,第三任孝懿皇后佟佳氏也进入了景陵。
此时,康熙身体康泰,他命人无需关闭地宫石墓门,只在入口处临时安放一道木门,等待皇帝逝世之后所用。
直到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病逝于京西畅春园,随之被葬入了景陵。与三位皇后长相厮守在黑暗的地下。
待雍正生母乌雅氏于第二年去世之后,雍正将生母乌雅氏以及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一同葬入景陵地宫,自此距离孝诚皇后葬入帝陵,开放了42年之久的景陵地宫大门得以关闭。
2】开创使用棺椁土葬方式安葬
女真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所。亲人去世后,如果采用土葬法,遗体无法搬来搬去,非常不方便祭奠。
于是,女真人常常将遗体在野外火化,带着骨灰四处迁徙。
雍正皇帝曾经说过:“本朝从关东发迹南下,凭军事强大四处作战,迁徙无常。父母亡后,弃之不忍,携之不能。”
皇太极于1643年暴毙于沈阳故宫,第二天遗体就放入了棺中。没多久就“以国礼焚化大行皇帝梓宫”,意思就是说连人带棺都一块烧了。
顺治帝于1661年驾崩,随后即进行了火化。第二年,康熙帝将顺治帝的骨灰送到孝陵安葬。
康熙统治时期,清朝政治稳定。满族人迁往中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接受了汉人土葬的方式。
自康熙采用土葬后,自上到下都采用了土葬方式,满族古老的火葬基本就被革除了。
康熙地宫结构应该和乾隆帝的裕陵相仿。平面呈现”主“字形,由一条主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墓室构成。
地宫中是康熙和四位皇后以及一位皇贵妃的遗体和棺椁。
至于其中的随葬品,以当时的大清国力和康熙的审美情趣来说。一定是奇珍异宝众多。可惜的是,因为这些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康熙地宫多次被盗,一代明君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二、命运多舛的景陵
景陵规模宏大,气派非凡。但却总是不得安生,事故频发。
1、第一次莫名其妙的大火
光绪三十一年,康熙景陵发生了大火,景陵的隆恩殿被烧得干干净净,神位牌也被烧毁了。
慈禧闻讯后非常震惊,立即派大臣去调查此事。
大火当时是从大殿屋檐下的斗拱开始烧起的。
此时是二月份,不可能有雷电的存在。觊觎陵墓的盗墓贼也不可能在大殿的屋檐下点火,而守陵人也没有点火的动机。
参与调查的大臣们的最后结论是:这是一场怪火,无从查起。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2、第二场更为诡异的火和毁灭性的盗墓
1945年,清东陵来了一群盗墓贼,他们带着很多人,挖了盗洞进入地宫后,又用炸药炸开了石门。
面对着康熙的棺椁,盗贼们拿出斧头,准备劈开棺木。由于棺板又厚又硬,盗贼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能够劈开棺木。
后来,他们拿出锯子,刚刚把棺盖锯出一条缝,突然,从棺材中喷出一团火。
盗贼吓得扔下锯子,转身就跑。可是,火熄后,墓地中毫无动静。
盗贼想到棺木中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又壮起胆子,继续用锯子锯棺材。
结果在棺盖板打开的那一瞬,又有一束火喷涌而出,将几个盗贼的头脸烧伤。
即使这样,也没有能够阻止盗贼的脚步。墓地被疯狂盗劫一空后,康熙和几位皇后的尸骨散落一地,墓室中一片狼藉。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到处都有烧杀劫掠。康熙的地宫石门被炸开后,就这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第三场从天而降的大火
景陵的灾难还没有结束,1952年,突如其来的雷电击在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上,引起了一场大火。
景陵圣德神功碑亭俗称大碑楼,是陵寝最前面的建筑,由功德碑、碑亭、华表组成。处于陵寝的中轴线上。
建造大碑楼的目的,是为了歌颂康熙的丰功伟绩。因为康熙在位六十多年的功德太多,雍正认为一块碑不能将康熙的功绩展现得尽善尽美。因此,建立了两块功德碑来歌功颂德,一块碑刻满文,一块碑刻汉文。
雍正谕曰:“世祖章皇帝碑文字迹似小,我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余年,功德隆盛,文章字数甚多,一碑不能尽载,宜建立二碑,一刻清文,一刻汉文。然此碑若比世祖章皇帝碑亭宽展,恐有未安,即或加宽,必不可加高。”
自景陵首创双碑之制之后,后续泰陵、裕陵、昌陵三陵皆效仿之。
1952年的这场大火将雍正帝亲自撰写的3400多字的碑文给烧毁了,康熙帝的许多丰功伟绩也随着这场大火被抹掉了。
这些碑文不仅显示了康熙帝的一世英名,还展现出了雍正帝的一片孝心,如今毁于一旦,不但使得英名不能远扬,孝心也不能完美彰显,实在为一大憾事。
三、地宫为什么不能打开?
大碑楼起火后,河北省文物局派出考古学家去景陵进行调查。
当时,几位考古学家和公安部门的警员想进入康熙帝的地宫进行清理。
他们的腰上拴着绳子,带着武器,举着火把,顺着盗洞进入了地宫。
地宫中的石门被炸得支离破碎,有的半开着,有的已经错位。地宫中到处都是水,越往里走水越深。
几个人走到水齐胸深的时候,向前一看,隐约能够看到前面的石门是圆形的,上面有石雕图案,水几乎把石门全部淹没。而且洞内飘来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人闻之作呕。
实在无法再深入探索,几个人不得不退了出来。
原来盗墓贼盗掘了康熙墓地后,既没有掩埋上盗洞,也没有关上石门。
每当下起大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流入地宫之中。因为地宫中没有排水设备,流进去的雨水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几米深的水潭。
康熙和皇后们的尸骨就这样一直浸泡在雨水中,可悲可叹。
最后,考古学家们决定将地宫永久封闭起来。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将康熙地宫中的水抽干,将地宫打开进行清理和考察呢?
首先,地宫虽然已经被盗,但是里面是否还有幸存的文物以及有价值的东西还不得而知。如果强行进入地宫,可能会对陵墓造成更大的破坏。
其次,地宫被盗,大多数文物已经消失,因此整个景陵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考古的意义。
康熙地宫的真面目将被长久地掩埋在暗黑的地底。
曾经睿智神武的康熙皇帝肯定没有想到,他死后竟然会遭遇陵墓被盗,尸骨泡在水中的惨景。这不能不让人唏嘘。
那些臣服四海的荣耀、生杀予夺的威仪、驰骋疆场的豪情都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过去的传说。
1945年秋冬时节,绿林惯匪王绍义、冀东十五军分区敌工部长张尽忠、蓟遵兴联合县八区区长介儒等人组织千人团伙,对清东陵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拉网式彻底盗墓,幸免于孙殿英之手的康熙陵墓被挖开了,封闭了200多年的陵墓地宫入口被炸药炸开。
这是康熙地宫于1723年掩闭以来的第一次重见天日,并且地宫此后一直敞口暴露了七年之久,直到七年之后才被重新封闭起来。在此期间,康熙地宫被灌入了大量的雨水,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地下水洞。
当年河北省文化局专家进去后,看着满宫的积水也无可奈何,只走到第三个堂券就因积水过深而匆匆退出,然后就是一直密闭到今天,所以被盗后康熙散落的遗骸至今仍泡在积水中。
至于当时为什么不抽干地宫积水进行考察,是因为康熙地宫在当年遭到了野蛮粗暴的盗墓和抢掠,已经被破坏的没有多大考古价值了。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的考古队是带枪进去的,并且进入后遇险而匆忙退出,然后就一封了事。
所以对于康熙地宫并不确切了解它的真实样貌,只是推测其结构应该与乾隆陵墓的地宫结构相似。而乾隆的地宫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打开过,其平面结构呈“主”字形,包括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堂券。但康熙地宫到底是不是这种结构布局,除非将来把它再次打开,否则永远难以确认。
除了康熙地宫的结构尚无法确知外,可以确认的是康熙摒弃了满族的火化习俗(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均为火化),并开创了皇陵地宫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先例,此外还开创了皇陵地宫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
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皇帝生于公元1654年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卒于公元1722年北京畅春园,终年68岁。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其尸体被葬入今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之景陵。
清东陵位于今遵化市昌瑞山下,西距北京城125公里,整个陵区南北长达12.5公里,东西宽20余公里。
(清东陵各陵布局图)
清东陵是中国目前现存规模最为庞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设群。
清东陵所在地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其北面有昌瑞山做后靠,南有金星山做朝揖,中有影壁山似书案。东西两条大河环绕,整个陵区呈现辽阔坦荡、群山环抱、景色秀丽、地臻天成之势。
当年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皇帝经此打猎即被眼前壮美景色所深深折服,并随手将自己手上戴的扳指扔到地上,并起身对旁边的随从说到“扳指所落处,即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地区便成为清王朝入关后第一座皇陵的选址所在地,此后的二百余年时间内清廷在昌瑞山便开启了规模宏大的造陵运动。
顺治皇帝去世之后,康熙皇帝即遵从其生前遗愿将其葬入昌瑞山下的孝陵。
此后的几百年时间内,清东陵所有的后续建筑皆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中心,依此呈扇形排列于昌瑞山南麓。
遵从中国古代「子随父葬」的原则,康熙皇帝本人的陵寝就位于孝陵东侧1公里处,是为“景陵”。
景陵于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开始营造,约耗时五年余,于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主体建筑基本完工。景陵的整体建筑是以孝陵为蓝本,其规模较孝陵稍逊一点。
同其他帝王陵墓一样,景陵建筑部分亦分为地上及地下两部分。
抛去地上建筑不说,景陵的地下建筑部分(即地宫)亦是深入地下十几米深处。整个地下建筑亦是用汉白玉等几种石料堆砌而成。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巨大的石门,其石门后面为防止外人进入内殿通常都有“自来石”封门。其地宫内部也是分前殿和后殿两大部分。其中前殿亦摆有“长明灯”及其它大件珍贵陪葬品;而后殿则是摆放康熙皇帝及其几位妃嫔的棺椁,这其中包括孝诚仁皇后赫舍里、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需要说明的是康熙皇帝景陵一改之前清朝前几位帝王火葬的方式而改用汉人的土葬方式。这是因为满人入关之前在东北时满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亦是以游牧部落起家,行弓马骑射的生活方式,故为了处于对自己祖先祭祀的方便,在其亲人去世之后便将其尸体火化,这样以方便随时携带。事实上,自顺治皇帝至前任几代君王也都是在火化后放入棺椁然后再葬入各自陵寝。
白云苍狗,时间如白驹过隙。
时间进入到了二十世纪,进入到了公元1927年,这距离康熙皇帝葬于景陵已过去二百余年,此时的中国处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这期间在驻守在河北唐山一带的国民革命军孙殿英为筹措军饷,以军事演戏的名义先后盗掘了清东陵。首先遭遇厄运的即是以极尽奢华厚葬著称的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以及乾隆皇帝的裕陵。好在这次康熙皇帝的景陵受损不大,只是地面建筑遭到破坏。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
十八年之后的1945年,当时的中国依旧是动荡不安,且土匪横行。在清东陵附近的一些土匪又掀起了第二次盗掘清东陵文物的狂潮。是年9月,一伙以张氏为头目的土匪纠结了300来人对景陵地宫进行了大规模偷盗,他们将景陵地宫炸开,然后把随葬珍宝全部盗走,更将康熙皇帝及其四后一妃的棺材劈开,将棺材内的随身陪葬品亦全部洗劫。而康熙皇帝及其妃嫔的尸体骸骨则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其景象惨不忍睹。
自此之后,景陵地宫入口一直“对外开放”了7年之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才彻底封堵了地宫入口。
之所以采取最简单的封堵措施,也是万不得已。一方面当时新中国初建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既无经济实力亦无科学手段对地宫采取补救措施。再次由于景陵地宫入口已洞开多年,宫内积水较多,因为尸体早已泡烂,导致恶臭难闻。且由于地宫内残存的文物和棺木长期泡在水中以至于形成腐蚀性很强的对人体有毒物质,而且地宫多出出现塌方,故为了安全起见文物部门决定关闭地宫,
(网上流传的一张景陵地宫入口照片,其真实性有待确认!)
康熙皇帝玄烨,他八岁登基,16岁亲政。其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击败沙俄入侵、修缮黄河……为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康熙皇帝玄烨因其文治武功卓著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结语: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未火化而用棺椁土葬的皇帝。其生前曾相当重视治黄治沙,但他身后尸骨却时至今日仍浸泡在冰冷水中,不得不令后世唏嘘不已。
康熙,大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他的一生可算是波澜壮阔,自打八岁登基到六十九岁去世,足足的在皇帝宝座上了干了61年之久,他创造了中国封建王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记录,同时在他担任皇帝期间,内整吏治,外对强敌,统一边陲,发展经济,使得大清朝从他的手中开始崛起,成为了同时期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帝国,中国目前的疆域也是在他的手中得以奠定,康熙皇帝算得上功成名就的一代君王。
玄烨死后,其子胤禛继位,他把父亲康熙帝的灵柩入葬于早已准备好的清东陵景陵地宫之中,(清景陵位于河北马兰峪)从此地宫大门封闭,但是1945年,沉寂了223年的地宫被伪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一伙用野蛮的方式打开,他们用暴力打开了几道地宫石门,康熙及皇后的棺椁被利斧劈开,里面的陪葬品悉数被洗劫一空,尔后,由于时局动荡,康熙的地宫大门洞开,无人收拾残局,由于夏季连日暴雨,这个地宫被大雨倒灌,成了积水两三米的深潭,至今这位史学家口中“千古一帝”的尸骨仍然被泡在冰冷的水中。
据清东陵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反馈,他们近些年来一直积极的向文物局打报告,希望能批准清理康熙清景陵地宫,并妥善处理康熙及后妃尸骨,但一直石沉大海,文物局一直没有批准,就这样,目前清景陵景区的方城部分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据清史专家分析,康熙地宫的规制应该和其孙乾隆帝的裕陵相同,为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主要堂券组成,平面呈“主”字形。见下图
再次,笔者也强烈呼吁一下,希望文物局能尽快批准清理已经被盗的康熙地宫,让这位古人得到应有的安置,让康熙地宫能开放,让喜爱历史的朋友可以早日参观。
一位皇帝,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从葬,这就是康熙景陵的地宫,外面的陵园有四十八位妃嫔,一位皇子。这等规模也不亚于秦皇陵啊,堪称豪华阵容。
但是这位贵为“千古一帝”,让许多人崇拜的康熙运气真不咋滴。正应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
1928年,孙殿英盗慈禧陵墓,带走所有珠宝,然后伸手乾隆的裕陵,但到景陵却离开了,因为掘到墓门时,流出了一股黄色刺鼻的液体,吓走了孙殿英。之前,景陵有过一次重大火灾,地表建筑被焚毁。
慈禧陵墓被盗一时轰动全国,爱新觉罗家族连忙赶过来收敛尸骨,重新安葬,包括乾隆的裕陵。
后来,我们知道爱新觉罗家族衰败了,溥仪在日本投降后,逃亡途中被苏联抓住,被带到苏联。在1950年时,溥仪被带回国,接受改造,1959年获特赦。
所以爱新觉罗家族在当时地位不如从前,很衰败。就在这时(1945年后),清东陵附近的土匪掀起一股盗清东陵的热潮,这样大背景下,景陵被盗了,里面的珠宝也被盗走。
景陵被洗劫一空不说,还遭到了重大破坏。那时,除了景陵周边的少数人知道,将没有人知道,就算知道,我想也不能为力。加上天上的大雨,所以景陵之中一片“汪洋大海”。
1952年时,许多专家带着枪支进入,里面阴风阵阵,凉嗖嗖,全部是泥水,康熙在哪里?没人知道,只是鼻子不断闻到刺鼻的气味。因此,专家们连忙出来,封闭帝陵。
如果景陵被孙殿英盗了,还有汪洋大海吗?我想没有,康熙运气真不咋滴,最后尸骨无存,不正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吗?
导语:康熙大帝名字叫玄烨,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康熙在位61年, 削平三藩, 统一台湾,和善蒙古 ,兴文重教,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
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康熙开创了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被很多历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让人可惜的是,康熙生前在位风光,死后帝陵却多磨难!不仅陵寝多次遭到盗挖,到现在他的遗体还浸泡在冰冷的地宫里。
康熙的地宫是什么样?
当年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皇帝经此打猎即被眼前壮美景色所深深折服,并随手将自己手上戴的扳指扔到地上,并起身对旁边的随从说到
“扳指所落处,即为朕寿宫”。
从此昌瑞山地区便成为清王朝入关后第一座皇陵的选址所在地,此后的二百余年时间内清廷在昌瑞山便开启了规模宏大的造陵运动。顺治皇帝去世之后,康熙皇帝即遵从其生前遗愿将其葬入昌瑞山下的孝陵。清东陵所有的后续建筑皆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中心,依此呈扇形排列于昌瑞山南麓。
康熙皇帝的陵寝在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东陵乡境内,距离北京125公里,陵寝名为景陵,始建于康熙十五年二月初十(公元1676年),康熙二十年基本建成(公元1681年)。
康熙帝弄个豪华的地宫太扎眼了,在人心慑服的时代,人们虽然眼红,却并不敢有任何僭越的举动,可以但到了乱世,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1945年的时候,已经沉寂了223年的康熙地宫被伪冀东军区的官员张尽忠一伙,用极其野蛮霸道的方式将其打开了,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后果,直接就采取了最暴力的手段,用炮火轰开了那几道坚硬的地宫石门,然后再将康熙及皇后的棺椁用斧头劈开,把里面一切都陪葬物品都抢走了。
从此以后,这个大有作为的康熙皇帝跟他的皇后,就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由于时局动荡,所以根本就没有人去管这件事情,更没有人会去重建康熙墓,康熙的地宫大门就这样被打开着,无人收拾残局,天上的暴雨倾落下来,直接就滴打在了这个地宫上面,由于被大雨倒灌的缘故,康熙墓上面的水足足积成了两三米的深潭。“千古一帝”康熙的尸骨,就这样暴露在空气中,也泡在了冰冷的水中。
1952年,考古专家就准备修复景陵,可是专家们在进入地宫后,却被地宫中的景象吓到了,地宫里面十分昏暗,而且浸水严重,人进入后水淹没到腰部,根本无法行动,还有尸体腐烂的恶臭,所以后来景陵的修复工作只能作罢,景陵的地宫门也被重新封好了。然后就是一直密闭到今天,所以被盗后康熙散落的遗骸至今仍泡在积水中。
关于康熙的地宫
根据专门研究清朝文化的史学家分析,康熙地宫的规制应该和乾隆皇帝的裕陵相同,都是只设有一条墓道,以及四道石门和三个主要堂室,他们组成了一个偌大的地宫,平面呈“主”字形。除此之外,现在有非常多的爱好历史的文学家们,都在强烈的呼吁,希望文物局能够尽快批准清理已经被盗的康熙地宫。
在这些文学家的眼里,只有能够让这位古人得到应有的安置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只有这样做了,那么康熙的地宫才能被开放出来,才能够让喜爱历史的朋友能够早日参观到这个地方。
但是有一个问题:墓室结构不稳定
难题是墓室的结构已经十分不稳定,地宫上面已经出现了两条大裂痕,而且从七十年代到现在,这两道裂缝越来越大,虽然后来在地宫处安放了十根石柱,裂缝不再扩大,可安全问题还是存在,地宫一旦开放,人流肯定十分大,到时候一旦崩塌,后果将无法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