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何如此称呼呢?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5关键词:爵位,古代,称呼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何如此称呼呢?

点赞1、宜昌市 网友:听风吹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爵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一些邻近国家也纷纷仿效中国。

『』公爵

在中国,从先秦时代就有君主开始赐封公爵。在周朝,公爵和侯爵都是一级爵位,但公爵的地位和待遇要更高一些。

秦、汉朝没有公爵这个爵位,除了汉末的魏公曹操。

魏晋、隋唐宋、明清都有公爵的爵位。

『』侯爵

从先秦时期开始赐封,一直延续到清朝。在五等爵位中位居第二,侯爵的位置超过一品,只有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才有此殊荣。

“李广难封”中,难封的就是侯。之所以没被封侯,一是因为战功不够;二是因为性格有缺陷。

『』伯爵

从先秦时期开始赐封,一直延续到清朝。伯爵在五等爵中位居三等,伯为长子,这是中国古代立长不立幼的潜规则,

『』子爵

自中国先秦时代赐封,延续到清朝,是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日本、朝鲜、越南群起而学之,都有这个爵位。

在欧洲贵族的爵位中,子爵高于男爵,低于伯爵。

『』男爵

男爵在五等爵中位居第五,甲骨文证实,最早的男爵在商朝。秦汉、明不设男爵,唐宋设男爵。

男爵是欧洲各国贵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的爵位。很多国家在男爵以下还有别的世袭称号、职位,但不再属于贵族范畴。

总结:

中国古代按爵位高低分别为:王、公、候、伯、子、男等。

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取消王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赏军功。

西汉以后,皇族与功臣的封爵,一直延续到清代。

点赞2、徐州市 网友:澈叶蓝凌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类似于我们现在各个单位里的“职称”,它最早来源于《通典·职官·封爵》里的记载:

“黄帝时,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这里,可以看到,从黄帝时就规定了五个等级的“统治面积”,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过关于这五等爵位的争论,到现在依然存在,有学者就认为“殷商根本没有这五等爵位,后来才有。”

咱们今天先撇开这些争论来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从最高的“公”开始说起。

公,是一个内涵很复杂的名称,它既可以指辅佐王统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毕公等;

还可以是西周的贵族尊称他们死去的先祖。

还有的贵族也会称呼自己的国君为“公”,比如燕国贵族圉就称燕侯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较早,在殷商时期指天子在边境的世袭军事长官,其主要职责为辅佐商王讨伐蛮夷和叛乱。

周朝时也大致是这个作用,有学者认为它指的是会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么说,身为“侯”,是要承担责任的—“拱卫王室、从王征伐、抵御蛮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吗?

伯,含义比较复杂,殷商时它主要指敌国的首领。

西周时,伯一般指贵族中的长幼次序,称“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长子及宗子。

子,是儿子吗?

子,儿子,后来引申为对一个家族的首领、长子的尊称。在《春秋》中,还有的小国国君也称为子。

男,是男人吗?

男,估计是五爵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称呼,在甲骨文中,“男”写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开,为一个“力于田”的结构,所以学者称“男”应该是为天子从事农业生产(或监督农业生产)的贵族,地位低而贡赋重。

看完这些,估计小伙伴们已经晕了,晕了就对了,因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现在也存在很大争议,学界也没有定论,所以,咱们姑且就把它们看做是贵族功臣的“职称”就好。

点赞3、海北藏族自治州 网友:噬月者

“公、侯、伯、子、男”,历来被认为是西周,包括之前朝代的五等爵位。

实际上,这很可能是西汉以降形成的一种推测性论断。

对这件事,一致认为比较“权威”的说法,是《礼记.王制》。其曰:——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卿、上士、中士、凡五等。”

这是说,君王制定俸禄、爵位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国的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也分为五等。

此说法的依据,很可能是《孟子.万章下》。其云——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君”,就是诸侯,应该包括在前面之列了,于是《礼记.王制》将诸侯国内,也改成了“五等”。

《礼记》,是学习儒学之“礼”的笔记,据称出自西汉“小戴”戴圣之手,成书约在汉宣帝时期,就是公元前100之后。

这要比孟子在世晚了200年,说《王制》上述一说源自孟子是可信的。

请注意,《孟子.万章下》里讲上面那段话之前,还有话——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而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接着就说了“上五等”“下六等”那个话。

一个叫北宫锜的卫国人问,周朝颁定官爵和俸禄的等级是怎样的呢?孟子说,详细情况已经不可能知道了,各路诸侯都认为那种制度损害自己利益,就把有关典籍毁掉了。不过,我也大概耳闻了一些。

孟子生卒前372-前289年,他那个时候,已经说不清周朝官爵俸禄的真是具体情况了,只能“道听途说”地讲讲,汉初戴圣的话,又怎么能全信呢。

古人已经发现了这件事的“漏洞”。

东汉郑玄是大学问家,他在《礼记目录》中对小戴关于“上五等”“下五等”说法的解释是——

“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

郑玄认为,所谓“上五等”“下五等”,讲的是“班爵、授禄、祭祀、养老”这四种事情上的“等级”差别,而非仅指“班爵、授禄”等级。

当代学者任铭善专门就此做了研究,著有《礼记目录后案》。他说,所谓“上五等”“下五等”,当是虞夏商周四代制度因革损益之说,未必在当时实际执行过。他概括了十个方面:班爵、禄田、任官、巡狩、朝聘、教学、养老、国用、丧祭、职方,皆体现等级差别,“上五等”和“下五等”是一种对此的概括之说。

学界对此说颇为认同。

“虞、夏”,除史籍记载外,无更多实证。

从商、周来看,此说当可成立。特别是西周总结了前朝统治治理教训,实行了一整套封建宗法礼乐制度,更明确地实施了等级制。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父系血缘。所以,西周要“封建亲戚”。

殷商也“封侯”,由商王命名,但皆为异姓。但从卜辞看,商王与侯是亦臣亦友的关系,即“友邦君”。

西周的“分封制”,则做了根本性改变。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姬姓国君五十五个(兄弟封国十五,子孙封国四十),通婚的异姓国君十六个,层层叠叠,在王畿周围形成了一圈一圈屏障,这叫“以屏宗周”。

分封国君,只封男不封女;国君可以世袭,只传男不传女。这就是为了保持父系,特别是姬姓父系对王权的时代牢控。

君位传子,为了避免家族内纷争,西周又规定了只传嫡不传贤,有了父系的“嫡庶之分”,即“大宗”“小宗”之分。

王国维概括说:“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这就是西周封建制的核心。

七十一个分封国,国君皆称“侯”。

王国维亦云,封建就是建立“君统”。爹就是爹,君就是君,子孙、臣下没任何资格、权力讲条件。所有分封国的国君,都是天子分封的“侯”,所以叫“诸侯”,是为所有“侯”之“总称”。其与天子,是绝对服从的关系。

所以,孟子所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云云,是不准确的。

即然是“诸侯”,怎么又出来“公侯伯子男”的区别呢?

“公”之由来,应该与周初官职有关。

据称,周初天子任选三位最重要之臣——太师、太傅、太保;或曰为司马、司徒、司空,称“三公”。

武王任“三公”,为周公、召公和师尚父姜尚,两个姬姓“侯”,一个异姓“侯”。成、康之时,“三公”为召公、毕公、毛公。

“侯”中职位,再高不过“三公”,于是有了“天子一位”之下的“公一位”之说。

“伯”之由来,大约与“五侯九伯”记载有关。

西周青铜器“保尊”、“保卣”铭文,有“殷东国五侯”字样。

《左传.僖公四年》,管仲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以夹甫周室。’”

所谓“五侯”,并无实指,后人猜测,当指周在东方的“齐、鲁、晉、卫、燕”五个重要诸侯国。

“九伯”,几乎后人都认为难以确定指谁。可做参考的是,《史记.十二诸侯表》中,除“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十二国之外,表中还有“周”和“鲁”,共十四国。

或许,“九伯”是指除去前述“五侯”之外的九国。

不过,《十二诸侯表》,是从共和元年起记,说的是春秋最重要的十四个国家,其实已距周初过去了不短时间。

周初,并无“封伯”记载。《史记.吴太伯世家》,只是因为“太伯”据称是“周太王”之子,由此演绎而来。

《礼记.王制》曰:“千里之外设方伯。”“方伯”,即镇守一方的诸侯,只是比“公”在朝廷、“侯”为大国强国,稍微远了一些,重要性稍微差了一些。

“子”,大概就是从姬姓或通婚异姓的子孙角度来确认的了。“男”与“子”同义。这应该是孟子说“子、男同一位”的道理所在吧。

如果有封为“子”和“男”的诸侯国,一定是指距离王畿比较远的小国。

“侯”,原来写为“矦”,是射箭的“靶子”,上面画不同图画,表示天子、诸侯、士大夫的不同等级,是西周的重要仪礼,叫“乡射礼”。

不过,在甲骨文中,“矦”就引申为“方伯”了。西周使用“矦”,表示国君,应该从殷商沿袭而来。

春秋战国起始,的确诸侯们为所欲为了,称公称王比比皆是,没什么“等级”之说了。

点赞4、果洛藏族自治州 网友:一世安然

首先说明一点,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国爵位,起源于周朝,欧洲的爵位也分五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对照中国爵位,将欧洲爵位也称为“公、侯、伯、子、男”。所以大家不要误认为这些爵位是欧洲,这些爵位都是血统纯正的中国货。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最先出现于周朝,《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而《礼记·王制》中也写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不过虽然周朝文献明确记载了当时的爵位分为五等,但今天史学界对于这五等爵位的真实性还尚有争论。目前认为在商代时,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公爵则是在周朝确立的。

周代最高的统治者称“王”,也就是周王,周天子,除此以外其他的诸侯分封五等爵位。举几个例子。

公爵国:宋国、虢国

侯爵国:鲁国、燕国、蔡国、卫国、晋国、杨国、薛国、陈国、齐国、朝鲜国

伯爵国:秦国、杞国、毕国、霍国、郕国、曹国、郑国

子爵国:吴国、楚国、邾国、莒国、巴国、耿国、越国

男爵国:许国(已知的唯一一个男爵国)(春秋初期诸侯国)

到了秦汉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被废除,秦汉两朝施行“二十等爵制”,这二十等爵位由低到高是:

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

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汉朝称“列侯”)

除了上述爵位外,汉朝还恢复了王爵,但是在汉高祖之后,王爵只授予刘姓宗室。

“二十等爵制”到了东汉末年出现变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又进爵魏王,打破了两汉时期非宗室不得封王的传统。(曹操剧照)

曹丕称帝后,“二十等爵制”被彻底废止,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重新恢复。此后这些中国的爵位多有变动,此后又增加了郡王、县王、国公、郡公等爵位,不过这些爵位都是根据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衍生出来的。这里面王、公、侯、伯四等爵位一直很固定,而子爵和男爵则时而废除,时而恢复。

到了明代,爵位只剩下了亲王、郡王、国公、侯、伯五等爵位。其中亲王只授予皇子,郡王一般也是授予宗室,但同样可以授予开国功臣,或者在战乱时授予武将,只是异性王不能世袭郡王爵,等传到第二时代则只能降为公爵传世。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就曾被永历帝受封为潮王,这是一个亲王爵,而郑成功则以“异性不可授亲王”为由坚辞不受。之后永历帝朱由榔改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并且这个爵位在郑成功逝世后传给了儿子郑经,郑经去世后又传给了郑克爽,直到郑克爽投降清朝,延平郡王一爵共传了三代。

明代的爵位等级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少的,而到了清代,爵位再度繁多复杂起来。

清代的爵位共有三套系统,分别是:

宗室爵位

功臣爵位

蒙古爵位

单拿功臣爵位来说,清代的功臣爵位等级非常多,不仅恢复子爵和男爵,除了公爵分成三等以外,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每一级都分成三等。男爵以下还有:

轻车都尉(共四等)

骑都尉(共二等)

云骑尉

恩骑尉

这些爵位加起来总共有27等之多,而汉臣一般最高只能封侯(不算八旗汉军,如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曾经匡扶清室的李鸿章生前也不过只是个一等肃毅伯,逝世后才被追封为一等肃毅候)

爵位制度一直持续到民国,民国建立后除了蒙古地方还被允许保留爵位以外,其他爵位一律被废除,爵位制度至此基本结束。

点赞5、阆中市 网友:引▽歌

公、侯、伯、子、男是古典的五等爵位名号,这些名号从诞生开始就这样称谓的,没有什么原因或者道理。这就好比称猪为猪,呼狗为狗一样,天生万物,本无名号,人类观而命之,察而名之,思而号之,故天地万物的名号皆是因人而生,如果没有人,也就没有名号了。公爵是古代人臣功勋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男爵是人臣能得到的最低爵位;先秦各思想家均自成一派,故尊称为“子”,比如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但是这些思想家并非是官身子爵。

"与私相背"为公,古人亲亲而爱私,人人都只顾自己家人,这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大家推举无私的贤人来管理大众,并称之为公。人类社会最高的统治者称王,有的称帝,有的称皇帝,帝王之下,身份最尊贵的人就是公了。因此公爵是夏商周时代诸侯国最高的爵位,是秦汉之后人臣功勋生前能得到的最高爵位。公爵之人死后可获得王爵荣耀,王爵在汉朝时成为皇族子弟的专有爵位,非皇族子弟生前不得封王,这一制度被后世继承。

“侯”字,,从人从厂从矢,象张布,矢在其下。箭(矢)向山崖(厂)射去,本义:箭靶;后加上了“人”,有“射侯”之礼,寓意能力高强的男子,引申为有本事的人、又用作爵位名称。夏、商、周三代,封国之君的爵位多数是侯爵,只有王室子弟、圣人之后的封国之君能得到公爵称号,因此分封的国家被称为诸侯国。西周的开国功臣姜太公在灭商之后,以国丈功臣之身,被封在齐国为君,爵位是侯爵。后世的人臣功勋要得公爵十分难,最高也就是万户侯,故唐代诗人有言: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老大”,后来演变成兄弟之间的辈份。古人多兄弟,长兄为伯,次兄为仲,三兄为叔,四兄为季。伯后来成为第三等爵位,等级在公侯之下,不过再后来演变成一方之长,伯有了霸主的含义。秦国是东周的开国功臣,受封为伯爵,后来秦穆公西击戎人,灭国十二,拓地千里,周天子赐秦穆公西方伯称号和天子金鼓,秦穆公成为五霸之一。秦献公时代,秦国出兵替天子教训三晋,周天子赐秦献公西方伯的称号,还赐战服黼黻以示王恩浩荡。

"子"的本义是“婴儿”,后来演变成一种尊称,比如男子,女子;同时子也是商朝王室是国姓,比如商汤本名子汤,商纣王本名子受,宋康王本名子偃。子后来成为第四等爵子,比如南中国的巨无霸楚国,最开始只是子爵;越王勾践,吴王夫差两人虽称王,但是在周王室的册封上,还是子爵。男的本义是在田中下力之人,后来成为第五等爵位, 姜姓许国的国君就是男爵。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点赞6、朔州市 网友:夢碎。

谢谢邀请;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实际上是等级的区分。公;有先王之后,如舜之后称陈胡公。有国王身边功勋最大、最为亲近的;如周公、召公。与王室关系最为密切的;如虢公、虞公。

侯;是指大国诸侯;如齐、鲁、卫、陈、蔡诸侯国的国君。

伯;是指小国诸侯;如曹、郑等诸侯国的国君。

子;是地处边远的诸侯。

男,是指华夏小国各诸侯。

不过到了春秋战国后期,各诸侯国的强弱、土地、人口由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诸侯国的君主,不再满足周王的所封爵位,纷纷自立为王,到了东周时期统治秩序就逐渐的被瓦解了。

点赞7、遂宁市 网友:别犯贱i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社会分封建制的需要,以表诸侯或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中国古代如此,欧洲也是如此。

周代针对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

而在各诸侯国内,再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各自也都有封邑,在封邑中也有统治权,只是受命于诸侯。

《孟子·万章篇》讲述过周代早期分封规矩: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先秦之后,爵位制度比上述复杂多了,但是秦汉之后封国就渐渐消失了,因为中国的国家制度逐步改造为郡县制了。

以下简介西周一些诸侯的爵位情况: 

  • 虞、 虢二国都是姬姓,公爵。虞是泰伯仲雍之后,虢是文王弟之后。宋是商王之后,也封为公爵。 

  • 鲁、齐、管、蔡、滕、晋等国都是侯爵;

  • 而燕、魏、曹、成及后来的秦等国都是伯爵。

  • 吴、楚、莒是子爵。

  • 许国姜姓,男爵。许是尧四岳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于许,即今之许州。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