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六岁。
这个年纪虽然不大,但搁在古代,也是可以主事的年纪了。而且在当时,孙坚的部曲基本保存完好,诸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文臣武将,仍对孙家不离不弃,并没有因为孙坚去世,就抛弃孙策、孙权等兄弟。
可以说,孙坚当时完全可以把部队的指挥棒直接交给孙策手上。
然而,孙坚临死前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指挥权交给了侄子孙贲。
为什么孙坚要这么安排?
原因很简单。虽然孙策能力很强,也得孙坚旧部人心。但他擅长攻坚,不擅长守业,缺乏人生挫折,容易阴沟里翻船。
把话说的直白一点,孙策是个欠缺社会毒打的希望之星。
孙家本钱小,没地盘,人又少。连赢十把都不见得能富。但只要输一把,就可能是满盘皆输的结果。
相比于孙策,孙贲是苦出身,自幼丧父,童年丧母。他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出社会独自闯荡,独立养育亲弟弟孙辅。
像他这样的人,知深浅,懂进退,适合在逆境中求生存。
尽管孙贲才华有限,在他带领下,孙氏不会大富大贵。但孙贲也不大可能把老本输光。
事实证明,孙坚没有看错人。虽然孙贲没有把队伍做大做强,但他也没有把队伍带散。
孙策守孝结束,更成熟,决定出山打天下时,孙坚的部曲,孙贲几乎是完好无损的交还给孙策手上的。
一支队伍,长达数月缺乏主心骨,还能基本保住本钱,这在汉末三国那个乱世时代,很难能可贵了。
时间来到公元200年。
这一年,孙策因伤而死。他临死前,情况比起孙坚死时,还要略微严重。
一方面,孙策虽留有一个儿子叫孙绍。但年龄不大。(孙绍的生卒年不详,但是根据孙策的年龄进行推断,孙绍当时年龄不大,可能也就六七岁)
一个小毛孩子,啥都不懂,显然是无法直接承担继承江山的重大责任。
另一方面,孙策打下江东五郡(实际只有东汉扬州的五个郡),豪强林立,孙策为了强化在江东的统治,不断杀豪强。但本地豪强多,他根本就杀不完。因此,这也使得当时孙家与江东豪强的关系非常紧张。统治根基极不牢固。
再一方面,孙策在背叛袁术自立后,虽然他扩张的速度很快,但他没有时间整顿自己与孙氏族人的君臣关系。他当时更像是孙氏一族的盟主,而不是君主。因为当时的孙贲是太守,孙策队伍舅舅吴景是太守、老臣朱治代理了一个太守,孙策自己也只是太守。
他不是扬州刺史或扬州牧,不是以上级官员的身份在号令孙氏族人。他只是因为个人能力很强,且又是孙坚的儿子,大家觉得跟着他有前途,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才拥戴他。因此孙家内部当时也是有矛盾的。
这个矛盾体现为——江东豪强对孙策的统治并不服气,有些亲戚对孙策的儿子也不服气。
所以综合来看,孙策死时,他的实力和政治成就虽然远超父亲死时。但江东集团内部的矛盾却也是比孙坚死时要大的多。
如果孙策不死,凭他的能力,多活几年,或许能把内部问题解决好,然后把政权平稳交给孙绍。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孙策没来得及做这些事就死了。他的儿子小,江东内部又乱。他面对和父亲孙坚一样的情况——必须要求稳才能生存下去。
孙策曾一度对张昭说,如果孙权可辅,你就辅佐他。不可辅,你可以自立为江东之主。甚至就连孙坚的老婆吴夫人也担心江东基业不住。这就足以显示当时形势有多危急。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众皆壮其言。
同时这也显示,孙策对传位给孙权,也有点信心不足。
孙权只是孙策上的第一把“锁”,张昭是上的第二把“锁”。
可能在孙策的设想里,最理想的情况的是孙权能稳住大局,为孙氏光耀门庭。自己儿子也能跟着沾光。
退一步,孙权不行,张昭接替之,代立为江东之主,继续保孙氏能继续荣华富贵。自己儿子不至于死在乱世之中。
最后,如果情况坏到连张昭都控制不住的局面的了,孙策安排的对策便是“缓步西归”。
这个"缓步西归"的具体含义,研究三国的人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指渡江北走,回归孙氏的老家。也有人认为是归顺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朝廷。
无论怎么说吧,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如果控制不住局面了,孙氏就离开江东,权力和地盘都不要了,力图只保住祖宗香火不断即可。
想想看,孙策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怎么可能传位给年幼的儿子呢?
事实上,孙策死后,孙权继立,江东还真就是风雨飘摇。各地太守蔑视孙权的能力,纷纷造反。从孙策去世到赤壁之战期间,江东几乎所有的郡,都发生过叛乱。
孙权自打继位就马不停蹄到处平叛,此外还检阅军队、开设幕府,从行伍中和地方上招募提拔人才,安抚众心,拉拢大族支持。累的跟狗一样。
这种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绝非孙绍那种小毛孩子可以做到的。
总的来说。虽然东吴肇始于孙策,但东吴能真正以鼎立之态称雄于汉末三国,大部分的任务却是在孙权时期完成的。若没有孙权继位后的深耕,孙氏集团对江东的统治,更像是军事殖民,看起来威风凛凛,然则并不牢固。孙家能在江东立足,生根发芽,其实是孙权前后几十年的努力。
在孙家内部,若没有孙权,孙坚的直系后裔到死,估计也只是个盟主。孙权也是依靠战功,凭借几场大胜利树立了足够威望,才终于把自己由太守升级成为州牧,把孙坚直系与族人和将领们拉开了等级差距,从孙氏盟主身份向东吴君主身份迈开了一大步。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的话: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现在看来,确实是一句实话。孙权不仅完成了孙策部署的任务。而且,他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事实上,孙策临死前,之所以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因为当时的局势非常混乱,稍微出错,孙策的儿子孙绍将会被诛杀,他的家人也将死于非命!
孙策
孙策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能力非常强大,甚至不少人认为,如果孙策活着,刘备很难发展起来,就算是曹操,也未必能够做大!因为孙策的实力太恐怖了!
孙策乃是孙坚的长子,原本是在袁术手下效力。最开始的孙策,其实是没有更大想法的,他想的是好好帮袁术干活,日后打进荆州,为父报仇。结果袁术这人,非常不地道,脏活累活都让孙策干,到了分好处的时候,却把孙策给踢到了一边。这种情况其实在古今中外的职场是很常见的,不少人也对此麻木了,敢怒不敢言。然而此时的孙策才二十来岁,血气方刚,他哪里受得了这种不公平待遇啊,于是便开始谋划着离开袁术了。
孙策认为袁术并非明主,在这里没有发展前途,所以他准备向江东发展,趁江东还没有超级势力出现,自己先去分一杯羹。而袁术也对江东觊觎很久了,所以他也欣然同意了孙策的计划,表示支持孙策去江东发展,反正在袁术的心目中,孙策就是个好拿捏的小伙子,打下的江东地盘都是他袁术的。然而后续的发展大大出乎了袁术的预料,孙策不仅快速平定了江东,而且宣布和袁术决裂,这一下,孙策就算是江东名义上的主人了!
《江表传》:策说术云:“家有旧恩在东,原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故许之。
曹操创建自己的基业,所耗费的时间并不短,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到了五六十岁才看到希望,然而孙策,在二十来岁就打下了江东,奠定了基业,可以说他的创业速度是这些人中最快的,他的战斗力是最强悍的。可惜的是,孙策死得太早,没能再创辉煌,要是让他再多活几年,那么曹操能否做大还不一定,因为孙策曾计划在曹操和袁绍对峙时,出兵偷袭许都,这事要真办成了,曹操估计得气死!
总的说来,孙策这人的军事才能是非常出众的,短短时间内就拿下了江东,创下了东吴基业,这在三国可是首屈一指的!只是很可惜孙策死得太早了,不然天下形势必将大变!而在孙策临死前,他也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弟弟孙权而不传给儿子孙绍!这个决定令许多人不解,因为在大家的认知中,父死子替,这乃是真理,放之四海皆是如此!但为啥孙策要做出这么反常的举动呢?
事实上,孙策之所以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就是保护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理由有三!
一、孙策的儿子太小
孙策出生于公元175年,死于公元200年,仅活了26岁!试想一下,26岁的年轻小伙子,他的儿子能有多大?就算孙策十六七岁开始生孩子,此时他的儿子也不到10岁啊,一个10岁的孩子,他能懂什么?他能掌控大权?掌控局势?
很多人会说,以前有不少的皇帝死后留下幼子,让托孤大臣辅助少主即可,为何孙策不这么干呢?这就得说到第二个理由了!
二、孙策死得蹊跷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丹徒山中打猎,结果碰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许贡的门客,而许贡乃是死于孙策之手,所以他们三人是专门来找孙策复仇的。
《三国志》: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孙策杀了许贡,所以许贡的门客来杀孙策,表面上来,这就是一起简单地为主复仇的故事,但实际上,仔细揣摩这件事情,背后其实有许多不解之处!
首先,这许贡三门客是怎么知道孙策的打猎路线的?其次,这许贡三门客是怎么知道孙策喜欢把扈从甩到后面,独自一人打猎?另外,孙策年少成名,武力强悍,他怎么会被许贡三门客给伤到?最后,这三门客既然交代出了是许贡的门客,为何背后帮助他们的人没有交代出来?
这些问题,其实非常有深意,如果完全想通了,就能够想到当时的孙策所面临的局面是有多差?他的敌人,可不仅仅是三名刺客,而是背后的世家豪族和自己内部的叛徒!
孙策打猎的时间、路途这种重要信息,许贡的门客是不可能知道的,知道这些信息的人,肯定是些大能量之人,这和那些豪门大族肯定有关系,毕竟孙策把这些士族欺负得比较惨,许多人都对孙策不满,想要报复。而能知道孙策会抛下扈从,独自一人打猎,这说明透漏消息的人,就是孙策的扈从之一,这说明孙策集团的内部有叛徒。除此之外,既然查出了三个刺客是许贡的门客,那么为他们提供信息的人为何查不出?说明这三人在交代详情之前被灭口了,这就进一步说明,孙策身边就有叛徒。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孙策之死并不简单,这是一场由世家大族和孙策内部叛徒联手策划的阴谋!而这个目的嘛,很简单,世家大族杀孙策,是报复孙策的之前的铁血政策,内部叛徒则是想要抢夺孙策的权利!关于孙策内部的叛徒,很多人推测是孙权,因为孙策死后的最大获益人就是孙权,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人应该不是孙权。
首先孙策临死前把权利交给孙权,这就说明孙策对孙权还是比较信任的,而且孙权当时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功劳还不够大,即便他想杀孙策夺权力,也应该再等几年,等他羽翼丰满之后,此时的孙权显然实力还不够。其次,孙策死后,他的亲戚孙辅暗通曹操,孙暠(hao)阴谋夺位,这两人的表现都不正常,尤其是这个孙暠,很可能他才是那个跟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袭杀孙策之人!
孙策深知,既然这些人敢对自己动手,那么等自己死后,那么这些人势必将大举进攻,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孙策一脉肯定会被屠戮殆尽,他的儿子,他的其他家人都将死于敌手,所以他必须找一个人来处理接下来的善后事宜。他儿子才10岁不到,肯定是善不了后的,而孙权平时就擅长权谋,此时由他主政,估计能保住自己这一支的血脉,毕竟孙权乃是自己的亲弟弟!
《三国志》: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三、孙策和张昭的对话
如果说孙策的死,背后有很多疑团,需要大家推敲,那么接下来孙策和张昭的一番对话,就完全说明了孙策真正的意图,也能非常好的解释为啥孙策会让弟弟孙权继位,而不让儿子继位!
《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看看孙策和张昭的这番对话,他先是恳求张昭好好辅佐孙权,稳定下江东的局势。之后他又说,要是孙权这个人不上道,处理不了这个危机的局面,那么你张昭就取代孙权,自己做主公吧。这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刘备去世前也对诸葛亮这个说过!孙策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让张昭尽力辅佐,实在辅佐不了就取而代之,只要护住孙策子孙的性命,那么孙策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怪张昭!
此话说完之后,孙策又补充了一句,说要是你亲自上场,还是无法控制住局势,那么就请你带着我的家人缓步西归,这里的缓步西归,就是指回孙策的老家,远离江东这个权力旋涡,回老家避难,不再争夺天下了。
孙策对张昭说的这一番话,其实预设了最差的结局,让张昭自己把握。而其中最重要的点,其实就是护住孙策儿子和家人的安排,即便是失去了权力,也希望张昭把他们带回老家,好生安顿,让他们活下来!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孙策之所以让弟弟孙权继位,而不让儿子孙绍继位,其实就是为了保住孙绍的性命!因为孙绍一旦继位,结局必死!原因有三:一、孙绍年纪太小,不足以掌控大局;二、孙策的死有蹊跷,背后有一股庞大的势力,孙绍应对不了,只有孙权也许有那个能力;三、孙策在和张昭的对话中,已经预设了最差的局面,即孙权、张昭都玩不过敌人,那么这个时候孙策就没啥指望了,只希望张昭把他儿子家人带回老家安顿好。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江表传》)
孙策不是不想给儿子江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将江山给弟弟孙权。东汉末年,孙策算是天下枭雄中最猛的一位了,年纪轻轻战功卓越,仅用数年时间就横扫江东,奠定了东吴基业。相比而言,曹操和刘备的创业时间就显得非常长了。不过孙策战功卓著,在他死后却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
孙策的父亲孙坚,其实也是一个猛人,在东汉末年曾大放异彩,不过由于和荆州刘表作战失利,孙坚死于战场,孙家失去主心骨,开始走向了衰退。孙坚去世时,孙策不过十六岁左右,虽然他的岁数不算小了,但很明显,这种年纪的孙策还不足以压服众将。所以孙策在守孝期过后,还是选择了投靠袁术。
孙策军事能力颇强,在袁术手下屡立战功,但袁术这个人赏罚不明,没有给予孙策相应的奖赏,逼得孙策暗下决心,脱离袁术,率军攻向江东。孙策脱离袁术后,犹如龙入大海,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平定了江东各大势力,奠定了自己超强的地位。而且孙策这人,战略眼光也是非常的高,他想的不仅仅偏安一隅,在拿下江东后,孙策积极谋划北伐,进攻曹操,劫持汉献帝,想要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从孙策的这个谋划,就能够看到他在战略思想上多么的可怕,相比于后一批的东吴君臣,孙策可谓是高明得多了。
孙策之强,令天下人震惊,以至于大家都称孙策为江东小霸王,拿他和项羽相比。不过孙策也确实像项羽一样,最终昙花一现,死于许贡门客之手,大业未竟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事实上,孙策不死,天下必将大变!东汉末年的天下也必将更加绚烂多彩!孙策之死,令人遗憾,不过更令人疑惑的是孙策死后,江东的权力交接!
孙策死后,江东大权被交给了他的弟弟孙权,而并不是儿子孙绍,这是为何呢?
对于孙策的临终安排,很多人颇为疑惑,甚至还有人认为孙策之死,乃是孙权所为,因为整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孙权。不过这种说法早已经被反驳,当时的东吴基业还不稳固,孙权不可能干这种事情。至于说孙策为啥把权力交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原因很明显。
一、孙策儿子太小
自古以来,无论是皇帝还是诸侯,只要当权者身死,那接下来的权力交接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如果继承者已经成年,且拥有一定的实力,那么他接替权力就会相对比较顺利,而若是权力继承人比较弱小,那么这个继承人很可能被架空,大权被别人拿走了,继承人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整个东汉,之所以没过多少年就天下大乱,其实和继承人太过年幼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东汉王朝的继承人太过年幼,导致大权旁落,最终引得天下大乱。所以说,孙策看到这些前车之鉴,是根本不敢把继承权交给儿子的。
当时的孙策,也只不过是二十多岁,他的儿子最多只有几岁,连10岁都不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掌握大权,控制手底下那批骄兵悍将?孙策若是把权力给了自己的儿子,那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儿子,甚至祸及整个家族!
二、孙权颇有才能
相比于孙策的儿子孙绍,弟弟孙权年纪更大,快要到二十岁了,完全可以震慑住手下那批人。除此之外,孙权本身也比较有才能!当时的孙策,猛打猛冲,得罪了许多江东士族,倒是孙权和这些士族关系不错。连孙策自己都曾说,打天下孙权不如他,但是守天下,他是不如孙权的。
孙策一死,之前被他打压江东豪族士家,必定群起反抗,没有孙策的统领指挥,孙家不一定能够硬刚过去。这个时候就只能使用怀柔的方法,而整个孙家就只有孙权比较会搞关系、搞权谋,所以说把权力交给孙权是比较合适的,至少他可以尽可能守住江东基业!
事实上,孙权也确实比较出色,当孙策去世后,江东众多豪族不再听从孙家的命令,江东面临四分五裂的处境,结果在孙权的一番运筹帷幄之下,江东被成功平定,东吴成功建立。虽然很多人诟病孙权军事能力不行,但不得不承认,就权谋这块来说,孙权还是比较厉害的!
结语
综合来看,孙策在临死前不把权力交给儿子,却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儿子孙绍太小,根本不足以掌控大权,二是孙权才能不错,能够帮助孙家成功的掌控江东,守住基业!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孙策让弟弟孙权继承江东事业,这是走了一步好棋。如果让他的儿子继承事业,就会是一步臭棋。孙策是孙坚的儿子,他死的时候只有26岁,一个26岁的青年,他的儿子还不到10岁。如果是太平年景,一个几岁的孩童继位,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那个时候是天下大乱的汉朝末年。虽然董卓已经死了,但是曹操,刘表,刘璋,马腾这些诸侯都在,大家都是枭雄,个个卯足了劲想做天下的霸主。这就相当于有一个角斗士场,只要你的力气稍微弱一点,你就被其他人淘汰了。
可见,当时的局势是很凶险的,斗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孙策如果把位子传给儿子,那些江东大将会不会服从于他?不说这些跟随孙家多年的大将,就是弟弟孙权,会不会听命于一个黄口孩童?孙权当时已经有18岁,在战场上立过功,也结交了很多名士,与很多将领都熟悉,可以说,孙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威望。把江东的基业托付给孙权,比托付给儿子来的更稳妥一些。
假设孙策为了给儿子上位,强行把基业传给儿子,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孙权会联合其他将领,把自己的儿子废黜。这样的话,孙策的儿子就会性命不保。如果为了避免儿子被废黜,就应该事先把孙权除掉,可是这样就陷入了内乱分裂。内乱和分裂,则会削弱江东的实力,让其他的诸侯乘虚而入。这样看,把位子传给孙权,是最合适的选择,是最佳的一步棋。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是正确的,孙权开创了一代帝业。
孙策有记录的儿子叫孙绍,孙策死的时候只有26岁,就算孙策13岁结婚,14岁生长女,15岁生长子孙绍的话,孙绍在孙策临死前只有11岁,而当时的孙权已经19岁了。
和平年代或者大一统朝代,选一个幼子即位,再选几个辅政大臣辅佐,这没有问题,因为国内稳定,不需要君主立即亲政,比如汉昭帝刘弗陵即皇帝位时,只有8岁 ,后在霍光等人的辅佐下,仍然是一代明君。
但是战乱年代就不一样了,战乱年代需要君主立即掌握大权,亲自理政,因为原本就是乱世,江东政权虽然由孙坚、孙策打下了基础,但是内有山越随时叛乱,又有当地豪强不服孙家,更有刘表、曹操等外部势力随时介入,如果君主不能掌握大权,会有很多人偷窥权力。
君本无罪,怀壁其君。这个“壁”也可以是权力和最高职位。
如果孙策传位给自已的儿子,而自已的儿子年纪又小,又不理政,只能由辅政大臣代劳,就会有很不怀好意的人对孙策儿子下手,以方便夺取江东权力,在那个位置上,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到时候全族灭门,都有可能。
孙策之所以没有传位给自已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已的弟弟孙权,有几个目的:
1、为了保全自已的家族。
年幼的儿子如果继承事业,又不能独自处理政事,将会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借口,所谓的主少国疑就是这样,到时候纂位者针对的就是自已的儿子,到时候孙策自已的整个家族都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孙策为了保全自已的儿子和家族,而选择了放弃权力。
2、为了整个江东的基业。
江东的基业是从孙策的父亲孙坚开始打下基础的,经孙策发扬光大,到了孙策26岁临死前,当然还是希望将基本传承下去,因为孙家的江山原来就是靠武力打下来的,当然也害怕其他人用武力来夺取。
因此选择一个年长,能够自主处理政事的接班人,才是首选。
3、孙策选孙权,是看中孙权的举贤任能、保守江东的能力。
孙策不止孙权一个弟弟,但是最年长的弟弟就是孙权,除了孙权,孙策还有一个非常像孙策的弟弟叫孙翊,不是长得像,而是性格和处事风格像。
孙策是什么性格啊?
年轻好斗,争强好胜,武力爆表,很有拼搏精神,在孙策遇刺时,以张昭为首的文官们首先选择的接班人不是孙权,而是孙翊,理由就是孙翊最像孙策,一定会和孙策一样,继续开发江东,将江东的地盘继续扩大。
可是孙策拒绝了,对,你没看错,孙策不同意让孙翊接班,理由可以从孙策对孙权所说的话中得出。
孙策在临死前对孙权说:
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说得通俗点意思就是:打仗你孙权不如我孙策,治国我孙策不如你孙权。
换句话说,孙策寻找的接班人首选治国人才,孙策并不希望他选的接班人和他一样冲锋陷阵,和他一样四处杀人,最后和他一样被人刺杀,那样的话,江东的基业就无法传承下去。
孙策选孙权,就是为了改变自已去世后江东的战略,以稳妥治理代替向外扩张,因为孙策在临死前,也意识自已的征战,杀人过多,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自已的被刺身亡,这不是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因此孙策选了孙权这样一个善于治国的弟弟来当继承人。
这是一个问题,但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孙策为什么要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二是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孙权这个弟弟。下面分别来回答。
前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答。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人行刺受伤,之后不治身亡,临终前需要指定接班人,孙策有个儿子叫孙绍,出生时间不详,但孙策死时只有26岁,想必他才几岁,孙吴正在创业的关键时期,不能让一个小孩接班,所以接班人只能在孙策的兄弟中找。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孙策是孙坚的长子,下面有4个弟弟,孙权是他的二弟,除此之外还有孙翊、孙匡、孙朗,孙权18岁,孙匡、孙朗年龄稍小,但孙翊已经16岁了,史书上说他“性似策”,性格非常像孙策,张昭等人认为孙策“当以兵属”之,但孙策最后把印绶交给了孙权,众人当时都感到吃惊。
为什么吃惊呢?史书没有说,可以推测一下,也可能孙策原来中意的人并不是孙权,而是孙翊,并且向大家也有过表示。但是,受伤后的孙策应该进行了反思,孙策杀伐果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几年间横扫江东没有对手,但由于杀伐过盛,在江东也树敌过多,此次遇刺是当年他所杀的一个叫许贡的人,他的门客干的,这正是当年种下的苦果。
受伤后孙策对自己之前的不足有了清醒的认识,孙翊的性格太像自己,孙策不愿意让自己的悲剧在他身上重演。相比而言,孙权的战绩虽然不突出,之前带兵还连打败仗,但他的优点是“性度弘朗,仁而多断”,能“亲贤贵士”、“善于任使”,如果他接班,更能以相对柔性的姿态协调江东内部,弥补之前的裂痕。
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打仗,你不如我;举贤任能,我不如你。这些话里体现出孙策对自己的反思,也有对孙权的期待,他希望同时也相信孙权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事实证明,孙策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孙翊为人严厉暴躁,喜怒快意全写在脸上,后来果然由于处事不慎而被手下人发动的叛乱所杀死,如果孙策当初让孙翊接班,发生在孙策身上的悲剧势必还会重演。
简单来说,孙策儿子太小了。
孙策死的时候才26岁,孙权是他最大的弟弟,也才19岁,虽然古人结婚早,孙策早已成婚乃至纳妾,但他的子嗣并不多,据史料记载,他只有两女一子,独子孙绍出生年份不详,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十岁。
在稳定的大一统王朝,幼主继位尚且具备巨大风险,要么母后临朝,如吕后、慈禧太后等,要么大臣专权,比如霍光等,而在战乱时期的政权草创期,只要孙策还有脑子,就不会让幼主上位。
于东吴政权而言,孙策的奠基人,但也只是奠基人,如果没有孙权,东吴绝对不可能建立,孙策死时割据江东,很大程度是靠他本人的能力和威势,一旦他离世,孙氏内部根本找不到第二个镇住江东的人物。
孙绍只是一个半大孩子,根本不可能上阵杀敌、处理政务,唯有二弟孙权跟三弟孙翊(17岁)有可能承担一下这个重任,至于他们能不能像孙策那样杠起来,其实孙策也没底。
在两个弟弟中,孙策选择了孙权,他把孙权叫来,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其实意思就是江东我交给你了,要有信心,好好努力保住江东啊。
这种乱世托孤的情况在三国出现了多次,最有名的是刘备托孤,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经常被用来证明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其实在此之前,孙策也是这么说的,而且更加严重。
孙策的话是对张昭说的:“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显然孙策担心孙权镇不住江东,导致孙氏族灭,于是给张昭留下三条路。第一条,孙权管的好,那就是“仲谋任事”,张昭的任务是辅佐孙权;第二条,孙权管不好的话,张昭就可取而代之;第三条,如果张昭也搞不定局面的话,那就走为上,保留孙氏即可,不用管领地了。
多出来的第三条,除了刘备对诸葛亮能力更放心,觉得诸葛亮出手,益州就能稳住,还有当时孙氏面对的局面更加凶险,因为继任者孙权完全没有威望。
孙权不具备天然继承孙策势力的血缘联系(他不是孙策的儿子),在军中也没有大的军功,加之政权未立,臣下都只是汉朝的官吏,而非孙权的臣子,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在这种太守治太守的情况下,孙权先依靠张昭、周瑜等的帮助站稳了脚跟,然后孙氏统治的五六个郡相继叛乱,孙权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稳固下来。
其实也只有孙权继任,才有可能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要是孙绍继任,张昭掌权,如果能够撑到赤壁之战的话,曹操轻而易举就能拿下江东,接下来的形势就非常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