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柴氏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南宋皇帝还记得柴氏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7关键词:皇帝,宋朝,南宋

柴氏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南宋皇帝还记得柴氏吗?

点赞1、荆门市 网友:恒色流年

文|小河对岸

宋朝善待柴氏,那是众所周知的。宋太祖赵匡胤曾给其子孙,留下三条遗训,其中一条就是要善待柴氏,即: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而在《水浒传》、《说岳全传》等小说中,也都塑造了小旋风柴进、小梁王柴桂等柴氏后人。虽然,柴进、柴桂都走上了“谋逆”之路,但从二人之前享受的待遇来看,宋朝对柴氏子孙还是比较善待的。此虽是小说,但也侧面反映出宋朝善待柴氏子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而实际上,周世宗的嫡系子孙不但不姓柴,还为了要避难被迫改作他姓。提起周世宗的名讳,我们一般都称之为柴荣,但这并不是当时的正确称谓。后周是由郭威所建立,而郭威的亲生诸子皆被后汉隐帝所杀。最终,郭威也只得将江山传给了并无血缘的周世宗。一朝江山不二姓,过去我们亦常以“江山易姓”来指“改朝换代”。

周世宗以柴皇后之侄的身份,是不具有继承后周皇位名分的,而只能以郭威之(养)子的身份才具有继承后周大统的名分。据《新五代史·周本纪》记载:..后兄守礼子荣,幼从姑长(於)太祖(郭威)家,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子。

周世宗自小就跟随其姑母(柴皇后),而生活在郭威的家里,因谨慎笃厚而受到郭威夫妇的喜爱。于是,就被郭威收养为己子。在宗法上,周世宗算是郭威的过继子,也当然得从郭姓。故而,周世宗应该叫郭荣,而不是柴荣。

后周皇室这一支脉,始终姓郭而不姓柴,周恭帝也应该叫郭宗训,而不是柴宗训。而在周世宗继承皇位之后,柴氏也并不具有皇族身份,周世宗待其生父柴守礼以“元舅”之礼,为避免父子见面的礼仪尴尬,周世宗与其生父终生没有再见面。

《新五代史·周家人传》:..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无子,养后兄守礼之子以为子,是为世宗。守礼字克让...世宗即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光禄卿。致仕,居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至京师,而左右亦莫敢言,第以元舅礼之。

陈桥兵变之后,年幼的周恭帝被迫退位,被赵匡胤降封为郑王。而在赵匡胤率部进入皇宫之后,六宫迎拜,赵匡胤见有两位宫人各抱一个小孩,也在下跪之列,便问是何人之子?原来是周世宗的两位皇子,纪王(郭熙谨)与蕲王(郭熙诲)。赵匡胤环顾诸将,该如何处置这两个小孩?侍卫们揣摩出赵匡胤的心意,便将此两位皇子抓起来而欲诛杀。

但赵匡胤的部将们,毕竟都曾追随过周世宗,很多人在良心上也都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卢琰冒死向赵匡胤进言道:昔时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赵匡胤又问大将潘美的意见,潘美也说道:臣岂敢以为不可...但於理不安耳。

赵匡胤也有些羞愧,便让侍卫放回了两位皇子。其后,卢琰、潘美各收养一位皇子。纪王(郭熙谨)被潘美收养,改名叫潘惟吉。蕲王(郭熙诲)被卢琰收养,改名叫卢璇。周世宗还有一位皇子曹王柴熙让,在动乱中不知所终。

而周恭帝郭宗训则被迁往(流放)房州(今湖北十堰),至973年,仅有20岁的郭宗训便逝世了,死在了较为敏感的年纪,至於郭宗训有无子嗣,缺乏相关史籍的记载。但从郑王的爵位,至此便告终了来看,郭宗训至少在宗法名分上并无嫡系子嗣。而据今天福建等地的一些林氏族谱记载,郭宗训还是有子嗣的,为免遭宋皇室的杀害,迁到了南方并改姓了林。

而再据史载:..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诏曰:昔我艺祖(太祖)受禅于周,嘉佑中(嘉佑四年,即1059年)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公依旧外,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两宋所封崇义公,乃柴氏旁支,并非周世宗嫡系一脉。至宋徽宗在位期间,宋室以礼盖未尽为由,又择取柴氏见在的最长者,而以其祖父为周恭帝之后,以其孙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从中也可以明确,宋朝官方是确认周恭帝已无后的。才择取柴氏见在的最长者,并以其祖父为周恭帝之后,而崇义公的爵位一直延续到南宋灭亡为止。

宋朝虽是历史上最具人文情怀的朝代,但对能危及宋室正统性的周世宗嫡系子孙,还是不能容忍其公然存在的。而对不会危及宋室正统的柴氏旁支(并不具有继承后周的名分),则网开一面,多加照顾。

满清入关之后,明宗室嫡系皆遭屠戮,而待满清江山稳固之后,也封了旁支又旁,甚至都到了辨不得身份真伪地步的朱之琏为延恩侯,以负责明陵的祭祀及管理事宜。以此体现自己的皇恩浩荡,但清朝之延恩侯,从其享受的待遇而对比前朝列代,可以说令人啼笑皆非,终不过是满清豢养的家奴而已。

参考史籍:《新五代史》、《续资治通鉴》等等。

点赞2、苏州市 网友:伊人红妆

960年大年初一,大周的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篡了柴家的江山,以宋代周

那时候,柴荣刚死不久,他的儿子后周三帝柴宗训只有7岁,还有不到7岁的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三个小弟弟,赵匡胤进皇宫时候,柴家一共四个儿子活着

坊间传闻,大金攻破开封府时,在皇宫内院隐蔽处发现一石碑,上面刻有赵氏家训,称太祖碑誓,誓言有三,其中一条为保全柴氏子孙。事情真假难有定论,不过大宋一朝,柴家子嗣确实繁衍了下来

当然,繁衍的也不容易,是否有李代挑僵,不得而知

柴荣四个儿子中,史书只有那个禅位的皇帝柴宗训有明确记载

他被降为郑王,移居湖北房陵,在20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73年,病逝。房陵是今天的房县,北宋时候为流放之地,柴宗训到底怎么死的今天谁也不知道,或许真的是病死的吧。不过死后也留下了子嗣,有五个儿子繁衍,郑王爵位倒没有被允许承袭

就这么过了将近一百年,到宋仁宗时期,赵家想起了柴家,先是找了一些柴家子孙封为三班奉职(大宋五十三阶武职中第五十二阶),后来又找了一个年龄大的,封为崇义公(专管周庙祭祀)。按照后来宋徽宗一句话“嘉祐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可知,柴进嫡脉应该绝嗣了

也是在宋徽宗年间,赵家又给柴家恩宠,除了崇义公一爵之外,还给柴家恩赐了一主脉,选年龄最大的柴家族人的祖父,为柴宗训后人,对这一脉族人恩赐宣义郎监周陵庙,永为定制,世代如此

南宋时期,赵家依然记得柴家子孙

赵构在皇位稳定后,于绍兴五年,寻找到柴家族人柴叔夏,封其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后人可袭爵。如果当官,爵位会转赐族内他人,不影响升迁

至于柴进其他三个儿子,史书记载不知其踪,估计是被杀了,或者改姓藏起来了吧。也有坊间传言,当时的潘美、卢琰各收养一名,其中卢家的那一脉繁衍壮大

总的来说,柴进家后人,如果真的活下来了,宋朝对他们的待遇还可以,后人除了祭祀周庙,能和常人一样当官

点赞3、衢州市 网友:凝寒梅

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柴家的天下。赵匡胤为塞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他封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做了郑王,尊符太后为周太后,

以延续周室烟火。三年后,柴宗训被迁往房州。房州,古称房陵,位于鄂西北大山之中,乃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流放地之一。由此可知,柴宗训至多只是笼子里的金丝雀罢了。又过了几年,20岁的柴宗训在此去世。他死后,符太后出家号为玉清禅师,淳化四年十月(993年),符太后薨,宋廷以后礼葬于懿陵,陪于其姐西北。

《新五代史》说,周世宗柴荣共有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宋乾德二年(964年),“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所终”。至此为止,柴荣的直系后裔不是早夭,就是失踪不见了。

另有野史记述,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见柴熙谨、柴熙诲兄弟依旧住在宫中,于是问群臣:“此复何待?”随即命人将两个小孩儿带走。后周的开国将领卢琰见状不妙,冒死谏阻:“尧舜授受不废朱(丹朱,尧之子)、均(商均,舜之子),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此时赵匡胤见爱将潘美垂头不语,就问他:“汝以为不可耶?”潘美回答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赵匡胤听后,当即收回成命,让潘美抱养了柴熙谨,卢琰抱养了柴熙诲 。后来柴熙谨更名为潘惟正(一说潘惟吉),柴熙诲更名为卢璇。

在另一个版本的记述中,赵匡胤在宫中看到两个孩子后,问左右当如何处置,赵普简单明了地说了两个字:“去之!”然后才有潘美救人的情节。

此后直到仁宗年间,宋室才又一次想起了柴家人。如上所述,此时柴荣的直系后裔已经找寻不到,因此只能“择柴氏族人最长一人除京官,已在班行则换文资,仍封崇义公。”政和八年(1118年),徽宗下诏曰:“昔我艺祖受禅于周,嘉佑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公依旧外,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从此柴家后人才明确有了崇义公和宣义郎两个世袭官爵。

点赞4、辽源市 网友:轻纱待嫁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征,却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动兵变,其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将象征九五至尊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带领士兵们拥立他为帝的故事。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带着士兵返程,后周国都的守将与赵匡胤关系亲近,便开城门投降,后周政权就此灭亡。不过,赵匡胤曾经受过后周皇室柴氏的厚恩,于是在取代后周之后对其宗室敬重和保护。那么,柴氏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南宋皇帝还记得柴氏吗?

其实要论起来,最早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的并非柴氏,而是后周的开国君主郭威。传说,赵匡胤早年四处奔波,无依无靠,有一天,他遇见一位懂得看相的老僧,老僧指点他往北走,会有奇遇。于是赵匡胤一路北上,来到了当时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帐下。

随后,赵匡胤便跟随郭威南征北战、东讨西杀,立下不少战功。广顺元年(951),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而赵匡胤则因功“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两年后,郭威的养子柴荣担任开封府尹,很欣赏赵匡胤,便封他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显德元年(954),仅仅在位四年的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因为他的子嗣都被后汉朝廷所杀,于是养子柴荣便得以继位。柴荣本就对赵匡胤青睐有加,如今登上帝位,更是十分重用,让他当了禁军统领。此后,柴荣多次北伐,都带着赵匡胤一起,可见其受到的恩宠和信任。

一代雄主柴荣在位五年后也不幸去世,年仅七岁的幼主柴宗训继位,赵匡胤作为先帝时的重臣,自然是深受器重。显德七年(960),北方的北汉和契丹族联合南下,后周朝廷连忙派出赵匡胤抵御外敌,但正是这个独自领兵的契机,让赵匡胤反攻后周,夺了江山。

登基后的赵匡胤,或许是出于愧疚,或许是对郭威、柴荣的感激,抑或是做样子给天下看,对柴氏给予了优待。以后周恭帝柴宗训为例,他投降后,被封为郑王,迁居到房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的房县。

北宋开宝六年(973),柴宗训去世,赵匡胤悲痛万分,亲自穿上素服为他送葬,并辍朝十日以表重视。

此外,赵匡胤还赐给柴家“丹书铁券”,作为特权的象征和凭证,丹书铁券有着免死的功效,在后世名著《水浒传》中,绰号“小旋风”的好汉柴进便被设定为后周柴氏的后人,家中藏有丹书铁券。赵匡胤去世时,还曾留下“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的遗训。

此后,宋朝历代皇帝都遵循太祖的遗训,对柴氏给予特权。宋仁宗时,柴咏被封为崇义公;宋徽宗时,又册封柴宗训的玄孙为宣义郎;到了南宋,宋高宗让柴氏后人柴叔夏袭封崇义公;宋理宗以周世宗的八世孙柴彦颖袭封崇义公,可见,即使江山动荡,南宋皇帝们还是没有忘记柴氏。

点赞5、莱阳市 网友:南山相送

大宋朝,“柴”姓是一个敏感的姓氏。

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本来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结拜兄弟。柴荣死后,赵匡胤在陈桥驿起乒“黄袍加身”,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小皇帝后来被迁往房州。因此说,赵匡胤的帝位就取于柴氏寡妇孤儿之手,夺了柴家天下。

由于之前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情同手足,所以他也并不是知恩不报之人,也清楚军事斗争的利害关系,在对待柴氏后人和士人阶层上,他还是比较仁厚的。于是,他留给子孙的三条“祖训”:一不杀柴氏子孙,优待恭帝母子,赐柴氏铁券文书,保证柴宗训及其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他临死还规定子孙后代都不许杀柴家人。即“凡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杀士大夫,三不杀上书言事人。


据说,这丹书铁券后来就传到《水浒传》所说的人物柴进手上。柴进即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子孙,是皇族后裔,所以才衣食无忧,生活滋润。赵匡胤的这一招深得人心,宋朝很快巩固了政权。

到了宋仁宗时,柴氏后代又被封为崇义公,给田千顷,以奉祀周室祭祀。

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闰九月,在不废崇义公之封的条件下,又立后周恭帝(柴宗训)之后为宣教郎,监周氏陵庙,世世为国之“三恪”。

据清代赵鬓《二十二史札记》卷25中说:徽宗诏柴氏后已封崇义公,再官恭帝后为宣教郎,监周陵庙,世为三恪。

南宋朝时期,宋高宗又令柴叔夜袭封崇义公。宋理宗又诏任周世宗八世孙承务郎柴彦颖袭封崇义公。文中描述:此皆见于本纪及续通鉴长编者。盖柴氏之赏延直与宋相终始,其待亡国之后,可谓厚矣。

点赞6、晋城市 网友:龙之毅

说到宋朝的柴氏,我们可能最先会想到《水浒传》中持有丹书铁券的小旋风柴进,他就是后周柴氏的后人,因此我们要说柴氏,还得从五代十国最后一朝的后周说起。

后周开国皇帝是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同时也是灭后汉,建立后周的开国皇帝,然而后周也是一个短命的朝代,从建国,到赵匡胤黄袍加身,也就短短10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十年时间,却换了3个皇帝,郭威本来是有孩子的,但是在后汉被陷害所杀,因此膝下无子。柴荣是郭威侄儿,被郭威认作养子,郭威病逝后就将王位传给了柴荣。因此后周皇室才变成了柴氏。

柴荣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收复失地,并让国家不断富强,还打败了契丹,但是他才在位6年,才39岁就病逝了,柴荣的儿子柴宗训这时才七岁,就接替父亲登基,很显然他是不具有权威的,因此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大臣主持军国大事。在这段时间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得到了柴宗训的重用,这个职务等同侍卫总管。

这里我们说一下,赵匡胤在柴荣时期,就更随柴荣南征北伐,不断建立战功,在军中也是很有威信的,后来辽国南下入侵,后周符太后一个女流,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于是就去就宰相范质想办法,也就让一些人看出来,皇族这时候已经没有权威了,也就准备搞事请,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宰相范质就出主意,能解危机的人只有赵匡胤。

赵匡胤当然也明白,现在的局面,柴氏必定回来找自己,那么不如借此机会把兵权夺下,不出所料,宰相范质来找赵匡胤,想让他征讨契丹,但是赵匡胤就以兵少将寡拒绝了,宰相没办法,只能把军队最高指挥权转交给赵匡胤,赵匡胤这时已经派手下去造谣,赵匡胤掌握兵权,应该让赵匡胤担任皇帝。

赵匡胤拿到兵权后,率兵出征,到了陈桥驿这里就让自己的弟弟赵匡义,和手下大将,到军中传播:幼主年少,又不能亲政,我们上前线打仗,有没人知道我们在为朝廷卖命,不如我们推荐赵匡胤为帝,再去征讨辽国。于是就上演了推赵匡胤篡位的黄袍加身一幕。

这时赵匡胤已经掌握了军政大权,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下了后周军政大权,柴宗训见大势已去,为了自保,被迫禅位给赵匡胤,毕竟赵匡胤师出无名,作为补偿于是改封柴宗训为郑王,并赐下丹书铁券,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下旨优待柴宗训母子,柴宗训英年早逝后,赵匡胤亲自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赐谥号"恭皇帝",所以可见在宋朝柴氏其实很受有待,毕竟嘛,皇位都是从他们手下抢过来的。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