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其实什么都不是,因为遗诏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什么“传位十四子”。
首先,清朝对于皇子不管是书面用语,还是口头用语,都不会直接称“某子”,而是会称为“皇某子”,就是说即使遗诏上会这样写,也只会说“皇十四子”,而不会是“十四子”,所以你说怎么改成“传位于四子”呢?再怎么改也只会是“传皇于四子”啊!
同时“于”可是我们现在的简体字,清朝用的还是繁体字,也就是“于”非“于”,而是“於”,所以“十”再怎么改也改不了“於”吧!
再者即使汉字的“十”能改成“于”,那满文、蒙文怎么改?要知道“康熙遗诏”可是用满文、汉文、蒙文三种文字写出来的,所以无论如何也是改不了的。
再者现如今真正的汉文版的康熙遗诏早就被辽宁省档案馆给公布出来了,其诏书的原文中说要传位于雍正,它是这样写道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看到没,它写的是“雍亲王皇四子胤禛”,所以你说这怎么改?根本就无从下手,再怎么改也变不了让皇十四子登基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认清楚一点,那就是“康熙遗诏”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它证明不了雍正登基的不合法性,也证明不了雍正登基的合法性。
因为“康熙遗诏”不是康熙死前留下的,而是雍正登基后让自己的亲信拟定的,然后颁布天下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康熙遗诏”的内容就是雍正想让世人看到的内容,他想怎么写就能怎么写,因此这份遗诏做不了任何的证明。
其实现如今的史学界置疑雍正登基的合法性,不是因为什么“康熙遗诏”,而是他继位的过程。康熙到底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从现如今的史书来看,可谓是漏洞百出,雍正本人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首先雍正最早提及当时康熙传位于他的情形是在雍正元年,在这一年的八月,雍正上谕:“圣祖……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就是当时康熙口谕让他做皇帝,但是对于周围有什么人,雍正却什么都没说。
之后到了雍正五年,雍正又再次提及康熙传位时的情形,这次较之雍正元年时详细了许多。十月雍正上谕:“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诸兄弟及隆科多人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是大臣之内,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这时雍正开始提及到了康熙口谕传位时,身边有着诸皇子和唯一的大臣隆科多,而此时对于诸皇子到底都有谁,雍正并未细说。
到了雍正七年,雍正在述说康熙传位时的情形开始变得极为的详细,雍正在《大义觉迷录》这样说道:“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允裪、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是时,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禑,贝子允祎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呼号,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等向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这时雍正将康熙传位于他时的情形描述的十分详细,诸皇子中都有谁到场,康熙是怎么说,诸皇子对于他登基后的表现等等都说的是十分的详细。
到这里很多人就都会有这么一些疑问:
- 雍正登基之初就有很多置疑他登基的不合法性,为何他不在一登基就在上谕中说出他于雍正七年时所说的话呢?为何偏偏要在允祀、允禟、允?等反对他的皇子都或被囚禁,或去世的情况下才说出来呢?
- 雍正此前一直都在强调自己在康熙去世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当皇帝的事情,他曾说:“朕向者不特无意于大位,心实苦之。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皇考宾天之后,方宣旨于朕”(《上谕内阁》)。但是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曾这样说过“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就是说康熙在弥留之际曾召见雍正,且于康熙长谈了近八个小时,试问在这八个小时,康熙怎么可能不跟他说要传位于雍正的事情呢?这完全不合乎常理。
- 雍正在雍正五年和雍正七年都说“是大臣之内,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就是说隆科多是陪在康熙皇帝病榻前的唯一大臣,可是在雍正五年,雍正亦说过:“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东华录》),前后转变未免太快。
-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说“果亲王允礼.....在寝宫外祗候”,但是隆科多却曾这样说过:“圣祖皇帝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亲王在内(指皇宫内)值班,闻大事出,与臣遇于西直门大街,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上谕八旗》),就是康熙驾崩的时候,允礼在皇宫内值班,在听到皇宫中传出吵闹声,他跑了出来,然后与隆科多在西直门大街碰面,之后在听说雍正继位后,就突然疯疯癫癫的逃回家去了。从这句话可以得知当时的果亲王允礼并未在康熙的寝宫侍奉。如此我们亦可猜测所谓的8人受康熙面谕传位于雍正一事,很有可能是雍正自己编造的。
-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曾说:“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允裪、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就是说在雍正未来前,康熙就将要传位于雍正的事情告知了胤祥、隆科多等八人。按理说既然他们都提前得知了雍正要登基的消息,雍正到来时如允祥这些与他亲近的皇子也应该要告知他啊!可是据雍正自己所说,他是直到康熙去世后才知道,这显然也是不合乎常理的。
综上所述,雍正的即位其实是很有问题的,这其中虽然不能证明雍正的帝位就是从皇十四子的手中抢来的,但是却可以说明雍正的即位的确是存在着某些阴暗面,很有可能的确就是靠某些不光彩的手段从某位皇子中夺来的。
至于是哪位皇子,还真的有可能就是皇十四子。其实从康熙在世最后几年的几件事情来看,皇十四子胤禵确是当时最有可能坐上帝位的。首先在康熙六十年十一月,胤禵回京述职时,辅国公阿布兰特地等宗室曾出班迎接,而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说明当时康熙已有意让他继位,再是曾有过数次大臣们上奏折时,他们将“大将军王”抬写,与皇帝并列,而此时康熙并没有严加训斥他们,而是选择默认,这也足以说明康熙想要传位于他的意思。
当然以上都仅仅只是猜测,目前尚无明确的实证,可以明确的证明雍正的帝位真的是篡夺而来的。但是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对于清朝来说,雍正的确是位好皇帝,他力挽狂然,拯救大清于危难之际,让清朝腐败的朝政一扫而空,得以继续延续百年的时间,因此对于大清来说雍正的出现,就是老天给予清朝的又一次复兴的机会。因雍正的存在,清朝“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清朝雍正皇帝的一生有两个历史谜团,一个是雍正的死亡原因,另一个则是雍正的即位之谜。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开始到现在,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雍正究竟是怎样当上了皇帝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有人认为康熙确实是传位给了雍正,也有人认为康熙的遗命是传位给皇十四子胤禵,康熙死后雍正、张庭玉、隆科多等人偷偷修改了诏书,让雍正篡位登基。那么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康熙遗诏中到底将皇位传给了谁?
“康熙遗诏”是不是真的存在?
“康熙遗诏”现如今被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中,上面写的是“传位于四子胤禛”,而一部分学者认为康熙临死时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作战,康熙身边只有隆科多、张庭玉等雍正嫡系成员,所以遗诏很有可能被其篡改,将“十”改为“于”,然而再向朝野上下宣布遗命,雍正顺利登基。
但是经过一些历史学者的研究讨论得出: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并非是康熙本人的亲笔字迹,而是后人临摹出来的诏书;而且这道“康熙遗诏”的现世时间也是雍正即位之后,所以说康熙本身并没有立下关于皇位继承人的诏书。这一点很快得到了证实,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历史上的康熙是在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情突然加重,驾崩在了畅春园。按照康熙的死亡原因来说,康熙本人没有立下皇位继承人诏书的观点更为可靠一些。再加上雍正即位后对于诏书的一系列措施而言,“康熙遗诏”很有可能是雍正等人自行杜撰出来的产物。
并未辜负康熙期望的正统继承人——雍正
另一方面,康熙晚年由于“九子夺嫡”事件的影响,对于立太子一事颇为劳心伤神,直到暮年临终之际才有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两个合适人选。而当时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打仗,身边剩下的只有皇四子胤禛,再加上胤禛本身就有当皇帝的能力,也有一班子颇有实力的辅佐大臣,确实是当皇帝的不二人选。
归根结底,“雍正是康熙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人选这种观点更能让人信服,而且雍正即位之后也是整顿吏治、平叛安民,成为了“康乾盛世”至关重要的中枢点,也算是没有辜负康熙的一片信任,巩固了大清江山,于情于理,都可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正统的继承人。
既不是“传位十四子”,也不是“传位于四子”。
康熙帝临终前,究竟要传位给哪个皇子,历来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虽说皇四子胤禛手持所谓的康熙遗诏继承大统,但其合法性,向来备受质疑。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康熙原本想“传位十四子”,结果,被皇四子胤禛在“十”字上面进行了改动,加了一横一勾,因此,“十”变“于”,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成立,根据辽宁省档案馆公布出来的康熙遗诏,上面明确显示,康熙传位的是皇四子胤禛,根本不存在传位给十四子这一说。
不过即使如此,雍正继位还是充满疑点,毕竟雍正在颁布这份所谓的康熙遗诏时,当事人康熙皇帝早已驾崩,换而言之,遗诏极有可能是出自雍正之手。
既然如此,雍正肯定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此,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就有待考证,那么,康熙皇帝的真实意图,到底是想传位给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数日后,皇四子胤禛手持康熙遗诏,在太和殿登基,改年号为雍正。
从表面上看,雍正的登基合理合法,但在他登基后,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不少人认为,康熙帝实际上是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祯,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与康熙帝临终前几年的一个安排有关。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帝委任皇十四子胤祯为大将军王,统兵西征,并授予其抚军至权。
这是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任命,在康熙随时都有可能咽气的关键时刻,任命胤祯为大将军王,且手握军权,让不少大臣纷纷猜测,康熙皇帝似乎有意立老十四为储君。
另外,老十四的亲娘德妃,在康熙驾崩前,已经是年逾五十,但康熙破格给了他一个恩典,就是让她可以继续侍寝。
种种迹象表明,康熙皇帝在晚年时,对老十四青睐有加,这也就是为何会有康熙想传位给老十四这种说法的由来。
那么,雍正真的是夺了原本属于老十四的皇位了吗?也未必。
首先,根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在病危宣读遗诏时,雍正并不在身边,直到遗诏宣读完毕,他才匆忙赶到。
而当时在场的,有皇三、八、九、十子,以及皇十三子胤祥等人在场。
如果康熙不是传位给雍正,而是雍正胡乱捏造的话,不说别人,首先老八、老九、老十都不会同意,即使是迫于当时的局势,但也会留下证据,以便日后揭发雍正夺位的不法事实。
但在雍正继位之处,老八胤襈被雍正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晋升为和硕廉亲王,一度曾成为了雍正的主要帮手。
并且,在雍正三年,雍正皇帝还亲口对老八称赞不已。
“允襈为人聪敏能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清世宗实录》
也就是说,如果雍正真的是得位不正,那么老八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想方设法地将雍正拉下马,怎么会甘心当一个总理事务大臣,为雍正效力呢?
即便是在数年后,老八被雍正下狱,最终死于非命,但自始至终,他并没有言及雍正篡位。
其次,就是流传甚广的“十”改“于”这个说法,实际上,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其中的漏洞颇多,在遗诏上改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说“于”,根据辽宁省档案馆公开的康熙遗诏来看,遗诏中并没有用简体的“于”字,而是用了繁体的“於”字,这个“於”,无论如何都改动不了。
同时,遗诏有满汉两种版本,即使是汉文版使用了简体字,但满文版怎么改?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并且,依照清朝规制,在书面语中,根本不会出现“四子”或者“十四子”这样的称呼,而是统一用“皇某子”,因此,如果康熙想把皇位交给老十四,那么正式的诏书,最起码也该是“传位皇十四子”或者”传位于皇十四子“。
当然,前文也讲过,遗诏本身就是在康熙驾崩后,由雍正颁布的,至于这份遗诏出自谁手,真实性有多少,这个没人知道,但这并不能说明,雍正谋夺了老十四的皇位。
为什么呢?因为若是康熙有心册立老十四,为何在其临终之前,将其调离京城?毕竟留在京城,明显机会也多,有什么情况也能随时做出反应。
但实际上,在京城奉命处理政务,代替康熙祭祀天地社稷的,是雍正。
之所以康熙这么做,很大可能是因为雍正的成熟稳重,毕竟经过“九龙夺嫡”一闹后,康熙本人是心神俱疲,从而就导致了他日益怠政,也造成了吏治松弛,这个时候,他更需要一个熟悉政务、谨慎理智的继承人来重整山河,而不是年轻冲动、莽撞行事的老十四。
但这同样也只是猜测,尤其是雍正继位后,急于打压老十四的做法,更让他有夺嫡的嫌疑。
康熙皇帝驾崩的次日,雍正就着手开始对付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十四,手段之狠,行动之迅速,令人不得不生疑。
首先,以为康熙行孝为名,命老十四火速赶回京城。
这个理由,老十四无法拒绝,即便是他知道雍正会对他不利,但他也没胆子说不回来,如果他不回,那么“不忠不孝”的大帽子,马上就会扣到他的头上,届时,不仅会身败名裂,还有可能会被直接格杀。
其次,命延信赶往甘州,管理大将军印。
延信是老十四的人,雍正安排他管理大将军印,也是一步妙棋,最起码会让老十四放松警惕,不至于违抗命令不回京。
然后,西路军粮饷以及地方诸多事宜皆由延信、年羹尧协同办理
之所以用年羹尧,是因为年羹尧是雍正的人,并且,他颇具手段,也深得雍正信任,让他去配合延信,实际上就是让他钳制延信。
最后,命阿尔纳沿途护送老十四回京
阿尔纳曾是康熙朝的议政大臣,但与雍正的私交甚好,雍正安排他护送老十四,实际上就是让阿尔纳一路可以对老十四进行监视和控制。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既保证了老十四乖乖地交出大将军印,又能够保证他回到京城,不至于在路上节外生枝,雍正心思之缜密,着实令人叹服。
而在老十四刚回到京城,马上又迎来了第二轮的打压。
按照惯例,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和封赏,但在雍正继位的第二天,在进行一系列封赏后,唯独漏过了老十四。
不仅如此,老十四刚一回京,就被送往寿皇殿,随后,又被送往景陵附近的汤泉,同时下旨老十四不奉旨不得进京。
明面上,是让老十四守陵尽孝,实际上,则是将其软禁。
尤其到了后来,雍正对其他兄弟都已经封赏后,依旧没有对一母同胞的弟弟老十四有任何表示,也就是在两人的母亲德妃去世后,才勉强将其晋升为郡王,还是那种没有封号,没有俸禄的那种。
种种行为,都让人极为怀疑雍正心中有鬼,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老十四这个威胁,从而稳固自己的皇位。
鉴于此,认为康熙是传位给老十四的这种说法,就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并且,在几个反对雍正的皇子推波助澜下,这种说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而雍正之所以对自己的亲弟弟下狠手,是因为在很早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就已经交恶。
雍正和老十四,两人均为德妃所生,但雍正很小的时候,就被抱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因此虽说两人是亲兄弟,关系却十分一般。
到了后来,雍正揣摩圣意,从反对废太子转变成了支持废太子,但老十四则因为给老八打抱不平,站到雍正的对立面,但也因为此事,让性情直爽的老十四被康熙看中。
自此,康熙破格提高了老十四的待遇,从内务府供给中,给老十四了一份特殊的优待,规格基本与雍正相同。
而在太子二次被废除后,康熙又任命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这就让雍正有些坐立不安了。
当时,康熙一直没有明确表示谁是继承人,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在其他皇子看来都是一种暗示,而他对老十四的特殊照顾,也让雍正认为,老十四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所以,他才会在登基之初,忙着对老十四下手,毕竟老十四曾经被康熙优待过。
不过,康熙帝到底是想传位给哪个皇子,已经无从知晓,真相早已淹没在历史之中,我们也只能通过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和推测,但不管怎么说,就大清朝而言,雍正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正是在他的手中,清朝的国力得到了增强,使当时呈现出“国帑丰盈,人民富庶”的繁荣景象。
只不过,再大的家业,也架不住后世不肖儿孙的折腾。
“十改于”是关于清世宗(雍正帝)流传最广的传说,没有之一!那么,这所谓“十改于”真的存在吗?“干勾于”这个字并不属于简体字,其在中国古代便已经存在,这也是“十改于”传说得以广为流传的最大前提。如果于是简体字,无论一简还是二简,这个传说都无从说起。
清朝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前面说到,于字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因此,“十改于”理论上是可能成立的。但清朝对皇子的称呼却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清朝为了强调皇子身份的尊贵,在口头或书面语中涉及皇子齿序时,通常会称呼皇某子而不是某子或者某皇子。例如潜邸时期的雍正帝,应该叫皇四子而不是四子或者四皇子。换言之,在清朝“传位十四子”的标准写法应该是“传位皇十四子”。如果“十改于”,那就是“传位皇于四子”,显然是说不通的!
满文的问题
除了称呼习惯之外,还有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那就是清朝的正式档案都是满汉双语对照的,著名的道光帝秘密立储诏书就是实证。直到道光年间,传位诏书依然使用满汉双语对照,康熙年间满语使用更加普遍,自然不会例外。汉字十字可以改成于字,满文却是另一套文字系统,十字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改成于字的!综上所述,“十改于”的传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雍正帝篡改遗诏说纯属子虚乌有。
康熙帝传位遗诏实物尚存
前面说到“十改于”站不住脚,实际上无须太多考证,康熙帝的传位遗诏实物并没有遗失,就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满汉对照,很长的一大段文字,并不是简简单单“传位于四子”几个字!既然有实物,那还存在什么争议?其实,这个争议并不是遗诏的内容,而是这道遗诏本身!这道所谓遗诏并不是康熙帝亲笔所写。那么,问题就来了——雍正帝即位之后,玉玺掌握在他手里,伪造出一道“真”遗诏并不困难,仅仅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现存的康熙帝传位遗诏是真是假
现存康熙帝传位遗诏的真伪问题我们已经无从确认。就遗诏本身而言,纸是真的诏书专用纸张、印也是真的玉玺印、所写内容与真实继承皇位者也是一致的……从这几个层面而言,这就是一份真遗诏!如假包换。可为什么不是康熙帝亲笔所写呢?首先,晚年康熙帝身体违和,或许已经没有什么气力亲自动笔了。其次,彼时不是雍正之后的秘密立储,正式诏书通常情况下都是皇帝口述、专人代笔,并不需要皇帝亲自动笔。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康熙帝根本没有留下书面诏书,传位只是口述。为了留下“实质性证据”,雍正帝事后命人弄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但内容应该没有太大出入的。
康熙帝到底准备让谁继承皇位
关于康熙帝原本选定了皇十四子允禵作为继承人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可能性并不大。很多人认定康熙帝选择了允禵,无非是带兵的问题,将那么多军队都交到允禵手里了,难道还不是“继承人”吗?但个人认为,这恰恰否定了允禵是“继承人”的可能性!您见过皇帝去世前把皇位继承人支到千里之外的吗?这里面变数是在太大了,一天都可能使形势发生永久性逆转,更何况是从青海返回北京,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很多天!等允禵回来,黄花菜早凉了……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康熙帝不太可能让皇位虚悬那么久等允禵回来。可是,康熙帝并没有提前宣召允禵回京,由此可见允禵并不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
再就是康熙帝把允禵大军的后援补给“承包”给年羹尧的问题。年羹尧是谁?雍正帝的“奴才”兼大舅哥之一!二人之间既是名义上的主仆,又是实际上的姻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让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等于是从东线和南线两面堵死了允禵的后援补给线。而提拔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的不是别人,正是康熙帝本人!康熙帝是实权皇帝,直到去世手里一直紧握着权柄,潜邸时期的雍正帝还没有能力跳过父亲康熙帝直接任命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更重要的是,川陕搭配在清朝总督中并不常见,更多的是陕甘搭配。陕甘搭配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南线四川给青海允禵所部“开了天窗”;而川陕搭配则完全堵死了允禵的后路!这种搭配,只要不傻谁都能看得出用心。康熙帝这么搞目的何在?就是让允禵变成纸老虎,不是吗?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是在康熙六十年,而这正是康熙帝着手准备身后事的时期!一年之后,康熙帝去世……
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可见康熙帝从来就没有准备让允禵继承皇位。那么,又何来“传位十四子”之说呢?
雍正心里憋屈啊!
自己撅着屁股干了十三年的皇帝,不眠不休的批改奏折,每天光用毛笔写下的字,就多达7000个。把大清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库收入节节攀升,同比老爹康熙去世的时候,GDP增长了1000%。
为了打击利益集团,缩小贫富差距,推出了“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等改革措施,是真正的为老百姓谋福利。
可是,这些你们统统都没有记住。
你们记住的只有一条:你雍正的皇位,是抢弟弟老十四的!你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
这成了雍正最大的“黑材料”,而且,一背就是300年,至今都没有洗刷掉。
雍正到底有没有改遗诏?康熙临死前到底传位给了谁?
雍正的皇位到底是否合法?他为什么杀掉大功臣隆科多和年羹尧?
他为什么要单独修建清西陵,他在怕什么?
他心里,到底有没有鬼?
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康熙是一个好皇帝,平三藩,擒鳌拜,征沙俄,灭准葛尔,一生功绩无数,大清国也在他的手里逐渐走向强盛。
但是,康熙却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男孩35个,长大成人的有20个。个个都盯着他的皇位,明争暗斗,让康熙心里憔悴。就是我们熟悉的“九子夺嫡”。
最让康熙伤心的,就是太子胤礽。
胤礽不是康熙的长子,但是却是嫡子中的老大,他的母亲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索尼的孙女,身份尊贵,2岁的时候就被康熙立为太子。
胤礽的太子之位,一坐就是33年,仍然没有继位的可能,胤礽坐不住了,大声嚷嚷:“你们谁见过当太子,当33年的”。私下里,胤礽开始结党营私,有篡位的心思。
康熙那是什么样的人啊,鳌拜都逃不过他的手掌心,你一个小小的胤礽,就想掀起大浪吗?
一个雷霆出手,就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康熙的本意是杀鸡儆猴,告诉儿子们:“你们都给我消停点,让谁继位我说了算,你们蹦跶也没用”。
没想到,这一招没有吓到猴子,鸡血反而刺激了众猴子们。他们一看太子之位空出来,更加的兴奋了,激动的上窜下跳。
最活跃的有皇长子胤褆,皇八子胤禩。
胤褆是所有皇子中的老大,但是因为生母是个庶妃,身份低微,所以他一直缩着脖子,没敢有非分之想。
他年龄最大,但是却长了一颗猪脑袋。看见胤礽被囚禁,居然用巫术,玩“扎小人”,诅咒胤礽早死,好让自己继位。
这种低级的操作,直接震怒了康熙:“你这个没心肝的玩意,太子再坏,那也是我儿子,你弟弟,你居然咒他死,老子关了你的禁闭”。
相比之下,老八胤禩就比较聪明了。
胤禩的出身,更加低微,他的母亲仅仅是一个洗衣妇,应该是康熙一时冲动留下的种。但是他很聪明,他知道,拼身份,他是拼不过众位兄弟的,于是,他就拼人脉。
胤禩以低调的姿态,结交各路王公大臣,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都称赞他“有德有才”,并向康熙重点推荐。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胤禩的势力最大,继位的呼声最高。
胤禩的这点小手段,同样没有逃过康熙的法眼。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突然搞了一次民主投票,让大臣们投下自己心仪的皇位继承人,果然不出所料,皇八子胤禩高票当选。
八爷胤禩那个得意呀,自己苦心经营的人脉关系网,到底是用上了。
可是,康熙反手就来了一个大清洗,所有给胤禩投票的大臣,口头警告一次,工资降一级,并追查,到底是谁,首先提议投胤禩的。
好一招引蛇出洞,姜还是老的辣。从此以后,胤禩也基本退出了“夺嫡游戏”。
为了打消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心思,康熙再次把太子给拎了出来:“来,你还当太子吧,省的你的弟弟们给我闹心”。
复位的太子,没有战战兢兢,反而更加的嚣张:“怎么样,离了小爷我就是不行吧,太子之位,你们谁也抢不走”。在抢班夺权的路上,胤礽是狂奔不回头。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掉太子之位。
康熙的心算是伤透了,他痛哭流涕的说:“我老了,经不起折腾了,我总有一天会去的,到时候,皇位自然留给你们了,你们不要再闹了,安生一点,好不好”。
在众位哥哥们都铩羽而归的时候,老十四胤禵成了冉冉升起的新星。
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平叛西北之乱,之后被封为“大将军王”,胤禵也屡屡受到康熙的表扬,成为继位的热门人选。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场热闹的皇位争夺游戏背后,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在盯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这个人,就是皇四子,胤禛。
你说胤禛对皇位没兴趣,那是天大的谎言,只不过,他的方式更加的隐蔽和巧妙。
在众多皇子紧锣密鼓的和康熙对着干的时候,,胤禛的做法是“加强父子关系”。太子被罚,胤禛主动疏通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并常常去看望康熙,表现出了一个大孝子的风范,在康熙心中加了一分。
在众多皇子紧锣密鼓的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的时候,胤禛的做法是“云淡风轻”,他自称天下第一大闲人,读书,写诗,喝茶,论道,“天平无一事,常愿奉君王”。不结党,不营私,在康熙心中又加了一分。
胤禛同情太子,因此和太子党一派的人关系不错,胤禛不反对胤禩,因此,胤禩从来没有把他当竞争对手。
但是,喜欢归喜欢,自从二次废了太子之后,康熙绝口不提立太子之事,一直到他死,都没有吐口。
1722年1月19日凌晨1点,康熙在畅春园病重,估计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急召皇四子胤禛过来,当时胤禛在南郊,代替康熙进行祭祀活动。
20日上午,胤禛到达畅春园,此时,守在康熙身边的人有九门提督隆科多,皇子胤祉,胤祐,胤祥等七人。
康熙这么着急的召胤禛过来,一定是有大事相托,但是,奇怪的是,这一天当中,胤禛三次进屋里看望,康熙始终没有交代任何内容,反而说:“我的病情越来越好了”。
到晚上9点到11点之间,康熙驾鹤西去,隆科多出来宣布:“皇四子胤禛,即皇帝位”。
胤禛非常浮夸的表演了一番,倒地痛哭,直到诚亲王劝他起来,以大事为重,他才起来继位。
这个消息,却震惊了门外的众皇子,他们谁也没想到,大家争来争去,最后胜出的却是一匹大黑马,竟然是皇四子胤禛。
他们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老十四回来后更是不承认他的皇位,拒不跪拜。
大家有理由怀疑,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一定是做了手脚,因此,流传出来了很多的雍正改遗诏版本,流传最广的就是,他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
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民间小道消息而已,稍微懂一点清朝皇家礼仪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清朝官方正规文件,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即便你改了汉文,怎么改满文?满文是混合了蒙古文和女真文形成的一种文字,可不是一笔就能改的。
其次,清朝官方行文,但凡涉及到皇子,写的一定是“皇几子”,要是这样改的话,那不是成了“传位皇于四子”了吗?
那康熙遗诏,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目前存档于国家第一历史博物馆的汉文版康熙遗诏,是这样写的:
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满文版原件已经失踪,无从可考。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雍正的继位,是合理合法的?也未必。
首先,我们现在看到所有关于康熙死后的历史记载,全部都是雍正说的,史书也是根据他的意思写的,完全有篡改的可能,包括所谓的“康熙遗诏”,很有可能就是雍正后来自己写的。
其次,康熙死前的一天,有很多疑点不能解释。
第一,按照雍正的说法,在雍正达到畅春园之前,康熙已经下令,由皇四子胤禛继位,当时在场的除了隆科多,还有7位皇子,其中胤祥是雍正的死党。
但是,当雍正到达畅春园后,一天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给他透漏这个消息,包括死党胤祥,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第二,隆科多当时只是步军统领,并不是康熙的亲信,也不是朝廷重臣,和雍正的关系也非常一般,为什么是由隆科多出来宣读遗诏。
第三,既然康熙在弥留之际急召雍正,必定是有大事要交代,为什么一天的时间里,他没有向雍正交代任何大事,反而说了一些“我的病快好了”之类的废话。
第四,康熙是在19日凌晨1点召雍正,从南郊到畅春园,不过几十公里的路,雍正居然到第二天早上才到,雍正在犹豫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雍正并不是接到康熙的紧急召见才进京,有可能他已经控制了整个局势,私自进京,所以,康熙对他没有什么话说。隆科多在雍正的胁迫下,直接写下了“皇四子继位”的诏书。
因此,雍正完全没有必要去改遗诏,所有的局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手段,取得了继位的合法手续。
康熙的心思,他到底是想传位给谁?
雍正成功继位了,那他到底是不是康熙的理想人选?
胤礽被彻底废除后,康熙曾经说过,要想当太子,必须要具备三条标准。
第一:要忠于父皇,不可结党谋位。
第二:要做到诚孝,要体会父皇的思想,想父皇之所想。
第三:要有才能,是“坚固可托”之人。
根据这三条,基本上所有蹦跶的比较欢的皇子,都淘汰出局了,只剩下两个候选人,老四和老十四。
巧的是,这两个人是真正的亲兄弟,他们的生母都是乌雅氏。但是,这这两个亲兄弟的关系却非常的差,差到势同水火。
先说老十四。
这是一个愣头青,当年老八被处罚,他硬着脖子说:“八阿哥没有非分之想”,被康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他的爵位太低,只是一个贝子,上面还有贝勒,郡王,亲王 。
康熙五十七年,他担任抚远大将军,平定了西北叛乱,但是康熙并没有给他晋级,只是封他为“大将军王”,这个“王”和亲王的“王”比起来,含金量可就差远了。
康熙六十年,他从西北回来,人人都以为他是太子人选了,他也意气风发的对胤禟说:“父皇年老,有什么事儿时常给我信息,太子之位,相信应该是我了”。
说实话,老十四真的是想多了。
康熙启用老十四,其实是对老四胤禛的一种制衡。放眼众皇子,被囚禁的囚禁,被处罚的处罚,被打压的打压,已经没有人能和胤禛相匹敌了。
康熙怕胤禛骄傲,做出过激行动,特意启用老十四这枚棋子,他的作用,仅仅是“陪练”而已。
再来说老四。
这是一个真正的阴谋家,九段高手,他的战略方针就是“外松内紧”。表面看起来,胤禛对皇位没兴趣,实际上他在悄悄的行动。
他早已经摸准了康熙的脾气。
你不喜欢结党营私,OK,我闭门谢客,谁也不来往,大臣来了也不见,和兄弟之间搞好关系,谁也不得罪。
你喜欢儿子们孝顺,OK,我三天两头的的去看望你,还邀请你到圆明园来赏花,不谈任何国事,只谈父子亲情,还把最优秀的儿子乾隆拉出来,给自己长脸。
你喜欢有能力的儿子,OK,只要是父皇交代的任务,我会尽心尽力的完成,做到圆满。但是绝不贪功,恰到好处。
若是放到现在的职场,胤禛绝对是领导最喜欢的手下,而太子胤礽,也绝对是领导不喜欢的手下。
一个好的手下,你要想升职,不是要搞臭你的领导,而是要捧你的领导,把你的领导捧到更高的位置,你才能顺利升迁。
雍正就深谙此道,他知道,只有把康熙伺候舒服了,自己才有继位的可能,而不是和康熙对着干。
因此,在康熙心里,他应该是倾向于传位给雍正的,但是,他就是不说,这也是强势领导的一种手段,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放权。
康熙临终的最后一天,雍正三次进屋探望,康熙都没有对他吐一个字,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确实已经交代过了,立胤禛为皇帝,不需要多说,按遗诏办事就行,他可以放心了。
第二,不到最后关头不放权,结果,头一歪,再也没有说的机会了。
因此,无论康熙是否有遗诏,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雍正都是最理想的继承人。
雍正改遗诏的流言,到底是怎么传起来的?
雍正心里很苦逼:“为啥别人继位都是高高兴兴,敲锣打鼓的,我继位了,就冷冷清清的,兄弟们也都不搭理我,还有一堆水军编段子,说我改遗诏”。
因为竞争太激烈,失败者不甘心啊。
尤其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集团”,我辛辛苦苦布局了多年,最后让你摘了桃子,那能甘心吗?
不甘心,必然要发牢骚,发牢骚,必然要编段子,于是,各种关于雍正继位不合法的段子就出来了,加上民间热心人士的加工改造,就传的越来越广。
另外,雍正继位的的一些做法,也让人怀疑他心中有鬼。
第一,原本,清朝皇陵是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但是,雍正却在易县另选陵墓,建了清西陵,他为什么不敢埋葬在康熙的身边?
第二,雍正继位当天,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本来是非常荣光的一件事,为什么乌雅氏拒绝雍正的跪拜,她知道什么内情吗?
第三,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个人,是雍正能够继位的关键人物,但是,他们最后的下场却非常惨,都被雍正给杀了,是他们知道的太多吗?
失败者的主动传播,好事者的捕风捉影,让关于雍正改遗诏的流言,越传越广,流传了300年,至今还没有消除。
其实,客观的讲,雍正是一个好皇帝,无论他是合法继位,还是非法继位,都不能掩盖他的功绩。
康熙后期,大清国其实已经积弊丛生了,从康熙在奏折上的批语就能看出来。比如:“缓一些,不要追的太急”、“他是老臣,朕不忍心看他要饭”、“亏欠的银子,你要尽快补齐,不然朕一死,你可怎么办”。
是雍正,用13年的时间,不眠不休的对大清国进行改革,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充实了国库收入,才为后来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否有改遗诏,大清国都应该庆幸,因为有了雍正,大清国才得以续命276年!
康熙去世之后,清王朝的皇权算是顺利过渡的,四皇子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虽然在即位的那几日有些风险,但皇权终于相对平静地过渡,诸皇子激烈竞争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康熙死后可以瞑目了。
但是,后来又传出胤禛矫诏篡位的传闻,这是为什么呢?是传闻、捏造,或是真有实情?
第一,有这样的舆论和传言这是因为胤禛继位时的几个特殊因素造成的:
一是康熙生前虽有遗诏,但并没有当着众皇子和朝中大臣的面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这给后来有关雍正篡位的说法提供了条件。
二是雍正的继位方式与之前清王朝皇位传承的方式不同,之前,皇太极和顺治继位,皆是通过满族王公推选的方式来推举皇位继承人的;康熙的继位,是由顺治生前明确指定的,所以,这都不容许有任何疑问,而雍正的继位,是由大臣宣读遗诏来确定的,遗诏真假,有存疑的余地,因为立储只有皇帝一人知道,皇帝死了,就难以说清。
三是宣读遗诏的是由步军统领、顾命大臣隆科多宣读的,而隆科多在“九子夺嫡”中一直是胤禛的有力支持者,由他来宣读遗诏,这成了产生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是康熙属于非正常死亡,可以说是暴毙,有比较可信的记载称:“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当时在清宫的意大利人马国贤记载)突然死亡给遗诏的真假留下了质疑空间。
四是雍正继承皇位,根据存疑,有些“来历不明”:既不是以汉家传统的“立嫡以长”的礼法,又非大清传统的“立君以贤”,也不是康熙最疼爱的皇子。若立长,该胤祉继位,因为他是康熙的第三子,在当时有资格继位的人中,他居长位;若立贤,该胤禩继位,他被称为“八贤王”;若论康熙最喜欢的皇子,当是皇十四子允禵,康熙最喜欢他,所以,怎么说都轮不上胤禛继承皇位。这让人有疑问。
所以,后世围绕着雍正继位、康熙暴死等事件便发生了诸多的传说。雍正即位登基引发了质疑,成了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康熙暴死的原因成了大清王朝一个难解之谜。
甚至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雍正继位非“继位”,是“篡位”,说胤禛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一场夺位阴谋,他是非法夺得了皇位。历来,雍正即位事件总是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质疑胤禛继位合法性的主要疑问是:其一,康熙既已确定要传位给雍正,为何不当着雍正的面宣布传闻遗嘱,而要通过隆科多之口来宣布呢?其二,如果“秘密立储”是为了保密,那么,康熙快死了,其保密意义已经不存在了,康熙在弥留之际,保密还有必要吗?为何向诸王之保密,而却不对隆科多保密?其三,隆科多知道传位的谜底,就没有保密可言了,.隆科多虽是顾命大臣,但是,难道他比清王朝的秦王们更有资格代天子宣诏吗?其四,为何宣诏时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亲王、大臣都不在,是不是隆科多矫诏?其五,康熙死前十个小时内,胤禛曾三次入寝宫问安,康熙为何不将传位诏书告诉他呢?
雍正画像
这些疑问后来被大肆渲染,神秘传说加流言蜚语,成了民间传播和野史记述的有趣话题。
第二,传出雍正继位不正的说法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这是康熙晚期“九子夺嫡”权力争夺转向了舆论争斗的集中表现,是皇位争夺失败者的挣扎和反扑,是不满、不甘心情绪的宣泄。
首先,“九子夺嫡”的争夺异常曲折、复杂、惨烈,在相当一些时期,形成了几派系势均力敌的局面,后来,虽说胤禛最后成功即位,“太子党”无力鸣冤,但是,一直实力强大的“八爷党”和承接太子势力的十四阿哥两派都是不服输、不服气的,即便雍正已坐上皇位,但他们也一直想颠覆雍正的皇位。
其次,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允禵是比较有政治资源的,虽然胤禛已经即位了,但他们认为各自都还有能力争一争。胤禩有原来“八爷党”的班底,康熙在世时对他有所抑制,并表示他不是合适的继位者,但是,雍正刚继位,对他的抑制就没有康熙时那么有力了,“八爷党”仍蠢蠢欲动,夺权的阴谋并没有停止;允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个性爽直,重情重义,是康熙一直比较喜欢的皇子,他曾是大将军王,原来军中部将是他的亲信,有潜在的兵权,而且,先太子的党羽中,有些因允禵为人率直真诚而归属于他,因而,虽然他被雍正软禁于景陵读书,后因皇太后去世而被授予郡王虚衔,但其朝中影响力仍在,他一直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是有扳倒雍正的目的和一定力量的。
再次,雍正已经继位,直接争皇位已经不可能,所以,“八爷党”和允禵这一派若想动摇雍正的皇位,只能从质疑雍正皇位的合法性而展开斗争。当时,龙庭虽已有新主,但阿哥党争仍未结束,朝中依然隐藏着杀机,夺嫡之争演化为龙庭易主之斗。于是,“改诏说”,甚至“弑父说”便传开了,这多半是“八爷党”或允禵的属下亲信所制造的舆论。
最后,“八爷党”和允禵派系借着当时雍正刚即位政治根基不稳定的状况,在朝中掀起了一场半真半假的舆论宣传,致使关于雍正篡位的谣言便传开了。朝中这两个反对雍正继位的集团,以雍正的非法继位来应对“秘密立储”。康熙在世时,为了解决公开立所造成的诸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想避免皇室因内斗而耗损政治资源,因而设立了“秘密立储”传位制度。但是,“秘密立储”却带来另一方面的弊病,皇帝死了,生前没有公开立储内容,“秘密立储”成了真正的秘密。而康熙帝让他临终前不久才任命的顾命大臣隆科多宣读秘密立下的遗嘱,这让雍正反对派有了三个理由质疑和造舆论:一是是不是雍正极其党羽害死康熙,矫诏了?二是为什么康熙去世时只有隆科多在场而接遗诏?三是为什么由隆科多来宣读遗诏,而不是有几方面的代表一起宣读,隆科多是胤禛的人,遗诏的内容是不是矫改过的?
这些质疑雍正都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解释,所以,质疑篡位的舆论便愈演愈烈,篡位问题就成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个大疑案。秘密立储是康熙所创造的,是初次,而且他死得突然,其制度又不完善,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以致于几百年后,人们仍在争论雍正皇位是否合法。
皇八子胤禩(剧照)
第三,为什么传言称康熙传位于十四子胤禵而不是别人?
首先,在雍正即位的那个时期,诸皇子中只有“八爷”胤禩和“十四爷”允禵有实力挑战雍正,因为他们两人都有派系、亲信、班底,在朝中都有相当的势力。但是,皇八子胤禩要想取雍正而代之,已经不那么顺利了。这是因为,虽然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他17岁时便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并曾经受命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但是,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耍了各种阴谋,亲王勾结朝臣,以朝臣的势力威压康熙,胤禩明目张胆地为自己争立嗣,这让康熙帝非常恼火,也使胤禩在康熙和多数朝臣的心里形象大损,康熙还当众指出他的阴谋,暗示他不适合继位。胤禩从那以后,“八贤王”变成了不贤之臣,其个人威望大降,其私党势力元气大伤。所以,他在雍正即位之后,只能先用“老十四”来替换雍正,而后再另图它计。
其次,允禵从小受康熙疼爱,在诸皇子中,他是最受宠的,称康熙传位给他,是相当的理由。允禵是胤禛的同母弟弟,他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允禵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胤禟曾评论他说:“允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兄弟们皆不如也。”(参看第一历史研究所:《康熙朝满文奏折朱批全译》,故宫出版社,1998)允禵从少年时代起,就经常跟着康熙帝出巡,康熙经常亲自培养他;在日常生活中,康熙帝也经常对他特别照顾,比如,一些皇子蒙父皇恩准,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一般是一年的授权,但允禵却不至超过一年,而且享用为符权在诸皇子中是时间最长的,达七年之久。
再次,允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他不但受康熙喜欢,而且也受他的兄弟们的欣赏,而且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们的交口称赞。他虽直爽但又谦和,他与胤禩等皇子关系都不错,只是与胤禛一直不那么和好,他对胤禛继位一直很赞同。他敢于为他的兄弟护不平,有时还敢与康熙顶撞。比如,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胤禵立即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帝被气得拔剑要杀了他,经诸皇子叩首恳求饶,康熙帝才改打二十大板,此事后,康熙帝反而夸允禵对兄弟有情有义。允禵品质很好,继位合圣意,得人心。
最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此时,康熙帝已属晚年,如此封允禵为封大将军王,掌握军权,被认为是有深意的。而且,康熙在允禵临行前还在密折上嘱咐他要获取人心,这显然是为了让他树立威望,以服众臣,这是一个老皇帝对储君或储君之一的培养。而允禵从出征时到西征中的表现,都让康熙十分满意,说明允禵的表现是够格的。这也让人认为若是允禵即位,也是很有根据的。
大将军王允禵(剧照)
第四,在康熙的遗嘱中,是传位于第四子胤禛还是传位于第十四子允禵呢?
首先,允禵自己确有继承大统的想法,但在事实上,康熙并没有明确表示让允禵继位。
在“八爷”胤禩失去了成为储君的机会之后,虽然胤禛与允禵是同母所生,但是,允禵却屡屡与胤禛作对,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胤禛的做法使允禵很看不惯,胤禛表里不如一,阴险无情,允禵很讨厌他的做法;二是,胤禩继位无望了,胤禛成了允禵的竞争对手,所以,允禵联手胤禩来对付胤禛,为胤禛继位设置障碍。
允禵当大将军王在西部出征时,经常与朝中的胤禟联络,表示关心他父皇的健康,让胤禟向他通报朝中的消息。其实,允禵是在担心,万一他父皇病重,而他来不及赶回京城,储君之位便会被“四爷”胤禛抢走。
允禵他在西征中,一方面认真指挥战事,希望能以战功来积累政治资本,获得康熙帝的青睐;另一方面,加强与属下将领的紧密联系,同时,招贤纳士,为自己日后继位储备人才资源。而他在康熙晚年执掌征西的大兵权,这也让他加强了当储君的想法。
可是,康熙帝自始至终没有流露出让他当储君的意思,或许康熙有他的考虑,当时,“十三爷”胤祥曾是署理西北两路军机的老资格大将军,在京城周围的主要军事力量中,很有威信,军中主要将领中有很多是他的老部下,拥有潜在的军权,胤祥是极力支持胤禛的;而允禵是新掌征西军事力量的大将军王,如果这两派的军事力量发生了冲突,清王朝的内耗就太严重了,所以,这该是康熙不考虑让允禵当储君的重要原因。
康熙在他晚年身体不太好的时候,也没有把允禵召回朝中,这也表明,康熙没有真正考虑让允禵继位。
其次,民间传说:在康熙的遗诏中,是把皇位传给十四皇子允禵,但被雍亲王胤禛暗中将诏书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其实,这种说法只是臆想,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遗诏》是康熙帝在弥留之际仓促写成的,但遗诏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写的内容是: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样的遗诏是不可能事后进行更改的,其一,遗诏上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成,若雍正帝将“十”改为“于”,就成了“皇于四子”,这是读不通的,而且,满、蒙文部分根本就无法更改;其二,传说中把“十”改成“于”,这是基于简体字的想法,在清代,人们不可能写出“于”字,而应是“於”,说将“十”改为“于”是说不通的,篡改诏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三,依清朝书学习惯或制度,皇子排行前,一定要加“皇”字,胤禛不可能只写作“四子”,而应写作“皇四子”;允禵也不能写成“十四子”,而应写作“皇十四子”,若改 “十”为“于”,则诏书就变成“传位皇于四子”,怎么看都读不通。可见,“矫诏”之说是无稽之谈。
再次,从庙号的指称上看,雍正即位是有合法性的。
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有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称号都是皇帝的庙号,因为清朝的皇帝不怎么称呼庙号,因此很多人不熟悉清朝皇帝的庙号,但是,清代还是有庙号的,雍正皇帝的庙号是“清世宗”。“世宗”指统绪从此开始,即“自此开世”之意,主要为了表明,皇帝世系偏移,支系入继大统,新帝从此开新系。历史上有先例,支系承继大统的称为“世宗”,例如,“晋世宗司马师”,后世追封的,不是晋武帝司马炎一系的,是司马炎封给他伯父的庙号;“后周世宗柴荣”: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侄子,并不是郭威的儿子,世系发生了转移;“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以藩王身份当皇帝,继他的伯伯之位,世系发生转移。而胤禛称为“清世宗”,主要是因为在他之前,康熙曾立过太子,而后来胤禛即位,非太子那一系的,所以,世系也发生了转移。雍正称“世宗”恰恰证明他即位合法性,因为这既是对之前太子之位的肯定,也是对雍正继承皇位的肯定,只是世系发生转移。(参看“知乎用户”:《雍正是合法继位吗?》)
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胤禛之所以能即位,其主要原因是“父凭子贵”,康熙帝特宠爱胤禛的儿子弘历,所以,传位给胤禛是因为将来弘历可以继承胤禛的皇位。
康熙帝宠爱弘历确实是真的,从弘历很小的时候起,康熙帝就特别喜欢弘历,亲自培养他,教给他文武技巧。弘历的性格、智慧、才识让康熙帝对大清未来很有信心。
而他当时所面临的立储问题却让他焦头烂额,第二废太子之后,康熙对儿子这一辈的“夺嫡之争”伤透了心,这使他一直没有再公开立储,而是采用了“秘密立储”方式。儿子们不争气,但孙辈中的弘历却让康熙非常满意,他对弘历十分喜爱,他对弘历的精心培养,诸皇子和大臣们都能看出,康熙非常向是在培养未来的大清的继承人。所以,从长远考虑,不得不说康熙把皇位传给胤禛,是有寄希望于弘历的考虑。当然,应该说,康熙帝对弘历的疼爱和欣赏,只是胤禛继位的一个辅助性的因素,而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弘历为他的父亲在继位问题上“加分”,但更主要的,是作为雍亲王的胤禛,自身的因素所决定的。
雍正皇帝(剧照)
最后,是胤禛自身的素质、努力和政绩使康熙皇帝选中了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
其一,胤禛精明能干、坚韧执着,既务实而又不失韬略,既表现仁善又不失狠辣,是可以托付的皇位继承者。
胤禛的性格是比较多面性的,他既精明务实,总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去处理政务,能抓住朝政中的要点;同时,他对康熙朝执政后期的朝政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敢于果断、狠辣地去处理问题,不和稀泥,不讲情面,有处政雷厉风行的作风。胤禛勤勉细致,办事牢靠,处事善始善终。这些品德都让康熙帝比较满意。选他为继位者,是有理由的。
其二,胤禛经常表现忠仁孝仁义的样子,让康熙帝感到他很有善心。他尊信佛教,表现得很有善心。比如,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众皇子在,多数是落井下石的,或建议杀了胤礽,或要求将其囚禁,也有一些旁观不语的,当是事不关己;而只有胤禛涕泣跪地不起,请求将胤礽身上的锁链摘下,这让康熙很感动,觉得胤禛心地善良,有兄弟之情。再如,康熙晚年病重时,胤禛时常亲自在他身边服侍照料,使康熙帝身体痊愈,这让康熙觉得胤禛为人孝顺。后来,康熙卧病在床之时,表现出对胤禛的信任,他派胤禛代为主持祭天大典,之后,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特意召胤禛至畅春园,这显然是把雍正作为继位者来看待的。
其三,在康熙末期,清王朝京城内外的三大军事力量都掌握在雍亲王手里,如果康熙帝不想让他继位,作为政坛老手,康熙帝在晚年是不会如此安排的。
这三大军事力量是:
皇宫之内的警卫部队,有1000多名侍卫,正继位前,在雍他以亲王的身份领侍卫内大臣,掌控着这一支皇宫警卫部队,这是控制皇宫“利剑”,握在雍正手里。
京师城防卫力量,由八旗步军营2万余人和巡捕五营1万多人组成,由九门提督掌握,而当时的九门提督是雍正的亲信隆科多,所以,京师也是由胤禛所掌握的。
京城周围的兵营,京城周围的兵营当时已由雍正遥控指挥,而且,兵营中的将领主要是由支持胤禛的“十三爷” 胤祥的老部下担任的,是必然会听命于雍亲王胤禛的。所以,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宫廷侍卫、京城防卫部队和京城周围的兵营,皆已在雍正的控制之下,这为胤禛的顺利即位提供了军事上的保证。
显而易见,胤禛继位,乃水到渠成,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矫诏、篡位,由他继承皇位,是既符合法统,又符合当时朝局的政治趋势。
既不是“传位十四子”也不是“传位于四子”,不过康熙想要把位置传给雍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提到清朝,总是避不开有关康熙继承人的话题。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热衷于讨论康熙到底想要将皇位传给哪一个皇子,其中一个主流观点是:康熙本想传位给十四子胤禵,结果雍正帝胤稹从中作梗,往遗诏上加上两笔变成“传位于四子”。
那么问题来了——雍正到底有没有篡改遗诏呢?
笔者认为,雍正不可能也没必要篡改遗诏,因为康熙本就想将位置传给他,具体理由如下:
一、胤稹不具备篡改遗诏的条件
按照民间的说法,雍正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然而这只是有些人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因为遗诏根本就不是这样。
首先,在清朝“于”在的书面写法是“於”,如果雍正将“十”改为“于”,文武百官们一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其次,为了加强民族融合,清朝的文书都是满、汉文合璧的,也就是说康熙的遗诏有满文与汉文两个版本,哪怕雍正将汉文中的“十”改为了“于”,那满文中的“传位十四子”他又该如何修改呢?
再者,清朝对于皇子的称呼通常不会直呼四子、十四子等,而是会在前面加个“皇”字,也就是说遗诏当中胤禵被称为“皇十四子”,而雍正帝胤稹被称为“皇四子”,要是雍正将“十”改为“于”,就连语意都会不通顺,这不是闹着玩吗?
所以,从种种角度来看,雍正根本就不具备篡改遗诏的条件,遗诏的本意就是传位给他。
二、胤禵政治才能远不如胤稹
康熙想要的接班人自然应该精通政治,并且具备治理好国家的基本能力,而很显然十四子胤禵并不符合这方面的条件。
康熙晚年,西北地区战事紧急,皇十四子胤禵率兵出征成功平定动乱,被康熙封为大将军王,统帅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手握十多万的兵马,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
然而这并不代表康熙想要将皇位传给他,在康熙心中他是个难得的将才,却不是当君主的料。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他在召胤禵回北京述职后第二年又让他重返前线。
很显然,康熙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他,因为在知道随时有可能驾崩的情况下,康熙怎么可能放任储君在外从而埋下内乱的隐患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已经打算将位置传给四子胤稹。
胤稹做事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并且奖惩分明、严猛相济,已经具备了一个合格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康熙晚年时期,政务废弛,国家政治、经济积弊丛生,需要下猛药才能治愈,而雍正行事风格恰好非常强硬,这非常符合康熙挑选继承人的心理预期,所以传位给他理所应当。
三、胤稹与康熙更亲近
历代君王挑选继承人的时候,也会考量众皇子与自己的轻疏远近关系,而在这一点上四子胤稹同样占据优势。
当初诸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时彼此大打出手,唯有雍正装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并且极力展现自己对于康熙的的“诚”与“孝”。
后来太子被废,康熙大病一场,雍正亲自服侍他吃药治疗,并且不断安慰他。康熙痊愈后传谕表扬雍正道:“四阿哥体察朕意,爱朕之心,殷勤诚恳,可谓诚孝。”
康熙晚年的时候,对于雍正越发的器重与信任,曾多次派他到天坛代行祭天大典。要知道祭天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绝不会找其他人代替,尽管康熙是因为身体缘故不能亲自出席,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将雍正看成自己接班人。
除了器重信任雍正以外,康熙还非常疼爱他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晚年每次围猎的时候都会带上弘历,康熙见到弘历生母的时候还连连称她是“有福之人”。
所以,显然胤稹这一脉与康熙的关系更亲近,雍正得到皇位也是合情合理。
执笔君言
综上所述,由于胤稹不具备篡改遗诏的条件、胤禵政治才能远不如胤稹、胤稹与康熙更亲近这三方面的原因,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康熙的本意就是将皇位传给他。
康熙的遗诏说法,疑点不是在“十”和“于”之间的修改,所谓“传位十四子”,或者“传位于四子”,这两个说法都不可能出现在清代“文书”上,因为没有加上爵位和皇子的名字,都不对。
而关于康熙的遗诏,疑点一直是在于内容的本身,究竟是不是康熙本人的意思。
关于雍正成为康熙的储君,他的正统性一直受到质疑。
皇十四子胤禵本来就比皇四子胤禛更加有着登基的可能性,先前还奉康熙之命,挂属于皇帝规格的正黄旗纛远征西北,手握重兵的皇十四子胤禵,一直都被认为是皇位继承人,可谁知道,康熙驾崩后,在北京的胤禛即位。
在康熙驾崩后,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宣读遗诏,胤禛登基为帝,因为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所以这份遗诏的本身就存疑,但也只是质疑罢了,这件事情并没有证明的办法和意义。而关于雍正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这个说法,并不能成为雍正改遗诏的假设,而且有些牵强。
要知道,遗诏的本质也是官方文书。
清朝的皇族是满族,满文才是国家的主要文字,不过因为汉文化强大的缘故,康熙的“遗诏”是“满汉同文”,这个意思就是,左边写的是满文,右边写的是汉文,两种文字,一个意思,所以这就有一个关于“十”改“于”不攻自破的特点,那就是改了汉字,但是满文却改不了。
汉字的简体“十”,的确可以改成“于”,但是满文必然是不相同的,所以康熙如果早先立好了遗诏,雍正如果真的是篡改遗诏,压根没有必要去改这一份真的遗诏了,他直接重写还好一点,再者来讲,清代文书上常用的“于”字是这个“於”,两者其实不属于简繁体,所以不能想当然地理解康熙遗诏用的是简体的“于”,因此改为“十”这个说法,本质上也很牵强。
这个“十”改“于”的说法,最早来自于民间,时人说到野史,必然会讲这个事情,后来在现代小说里,二月河先生也写有这个桥段,不过这只是增加作品的可读性罢了。
实际上,当时关于遗诏,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康熙究竟是不是留下遗命,让雍亲王胤禛即位。
遗诏并不是康熙提前立好的,遗诏是在皇帝驾崩前,将皇帝的遗志做成一种“诏文”,是遗言,但不是皇帝写的。后来雍正提前把乾隆的名字写在储君诏令上,然后自己藏在光明正大的那块牌匾后面,这才是“储君遗诏”,不过人家也叫做“秘密立储”,很显然,康熙时期不存在秘密立储。
那么不是康熙写的,这个遗诏的内容就真的是随便别人来定义了,关于雍正即位,遗诏的正式内容是: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个诏文规格和逻辑都是说得过去的,但就是在康熙驾崩的一系列细节后面,有一些说不过去的矛盾点,雍正后来在《大义觉迷录》中,都还在不断重申他即位的合理性,后来雍正的亲生弟弟,被称为最有希望即位的皇十四子胤禵回来北京,坚决不认雍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说完了这个文字的逻辑,咱们再说说文体。
说到了“诏”,这东西就不是皇帝的散文,诏本身就意味着规格。康熙说“四子”,那就是胤禛,但在文书里写的话,就未必是指胤禛,正确的写法就和上面说到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这才是对胤禛最正式的称呼。
“传位十四子”和“传位于四子”,这两句话就不符合文书写法,关于皇十四子的正确写法应该是“贝子皇十四子胤禵”,因为胤禵只是被康熙封为了贝子,所以他的爵位,加上他在皇子中的排序,最后加上名字,这才是关于文书的正确写法。
那么把这个原则再用回这个“造假”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大的反驳证据。
不过现代史学家认为,这份遗诏的方方面面都是没问题的,没有修改也没有涂鸦,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份遗诏也不能证明雍正就真的是康熙传位的那个人,这才是最大的疑点所在,因为康熙驾崩前,能证明康熙说出储君是胤禛的人不多,不然的话,八爷党和胤禵后来也不会公开了当别人的面讲这个事情。
但话又说回来了,雍正本就是康熙心里的储君,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因为在清朝,几乎没有让储君远征战场的例子,虽然前面说到胤禵以正黄旗纛远征西北,但是这么高的规格,未必意味着他就是康熙心中的传人。
反而是雍正留在了京师,再者来说,康熙身体不适前,也没有给胤禵秘密诏令之类的,而且在驾崩前,康熙没有撤掉隆科多的职位,要知道隆科多一个九门提督,又是雍正的舅舅,如果储君不是雍正,那么也会被强制变成雍正。
改诏书这种说法,之所以广为流传,但其本身的“现实性”却那么低,根源就是为了散播给当时的民间百姓来作为谈资,以此来增加雍正即位不合理的真实性,即便这个说法不符合清代诏书常识,但也不失为一种能够吸引人的说法。
那为什么雍正即位的事情会存在这么多质疑?
其实自古以来,关于皇帝驾崩,质疑储君即位合法与否的事情还是不少的,但这些皇帝都有一个很经典的特点,那就是得罪了贵族集团和朝廷官员。咱们就说汉惠帝刘盈的儿子,陈平和周勃在清扫了诸吕后,直接对外公布,刘盈的几个儿子都不是他亲生的,于是把这些有着“继承权”的皇子都杀了,就是因为他们和大臣之间有了矛盾。
而清朝自然不可能存在大臣杀皇帝,可雍正登基之后,在内部大型推动反腐,特别是田文镜在河南开展的反腐工作,让很多人对田文镜和雍正这对君臣恨到了骨子里,雍正反贪到连年羹尧最后都遭殃的地步,可见这个反贪的力度是很大的,如此一来,雍正的敌人就真的太多了,以至于很多人把他的登基不合法传来传去。
康熙当年闹出九子夺嫡,雍正在几个皇子里,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可雍正也的确适合成为康熙之后的新君,因为雍正的为人处事,更适合当皇帝。要说喜欢,康熙最喜欢的肯定是废太子胤礽,还有皇十四子胤禵,但喜欢也不能给予一切,这也是老牌政治家的素养,不然康熙也没有必要废掉胤礽。
当时《李朝实录》在康熙留下的遗命中就有提到,康熙希望雍正好好对待被囚禁的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不需要把他们放出来,但是要和他们好吃好穿,养到他们去世为止,也告诉了雍正了,要将自己最喜欢的孙子弘皙封为王爵,在康熙的遗嘱里来看,其实最能执行这些事情的,的确就是雍正,而雍正后来也没有食言,一一照做了。
加上当时的环境因素,来评价雍正即位不合理,这其实也是不客观的,不得不说的是,雍正在位多年,做到的事情还算是不少,把摊丁入亩实施化,就是在雍正时期,总的来讲,也是一个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
而康熙自然也了解自己的儿子,虽然他不是最喜欢雍正,但他却为大清找了一个最适合的皇帝。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康熙确实是传位给四皇子胤禛(雍正),篡改遗诏之事不成立。
康熙传位!
康熙处事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选择继承人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则:一没有能力的不会要;结党营私的也不会要;兄弟之间使阴招的更不会要。他想来想去,只有四阿哥胤禛合适。康熙早年对他的太子非常得意,但是后来康熙看出太子胤礽一者有克母之相,二者把亲生兄弟的生死不当回事,三是对父皇(康熙)的病情漠不关心,所以最终下定决心取消了太子的继位权。
康熙废立太子之后,开始考虑选择其他的儿子继位。他考虑再三,长子胤禔与兄弟们不和,竟然在第1次废太子的时候,怂恿康熙杀死太子,这使得康熙对胤禔十分不满意,最终把他囚禁了起来。再说三儿子胤祉,他将大阿哥用巫盅之术的事告诉了康熙,而康熙表面对他比较嘉奖,心里面却感觉嫌弃,这个三阿哥以为太子失势,大阿哥被囚禁,皇位一定会轮到自己了,但是康熙其实对他也不满意。八阿哥也是蠢蠢欲动,想利用群臣举荐来为自己争取皇位,他的此举也被康熙所厌恶,所以也不是皇帝人选。
最后的人选是,四皇子和十四皇子,而十四皇子只会打仗,不会管理国务。后人传闻四皇子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抢夺了14皇子的皇位。这是故意污蔑雍正。至今这封诏书一式4份,以满汉多种文字书写保存完好,并且分散在四处展览,不可能出现“传位十四子”被改成“传位于四子”之事,况且繁体字“於”笔画复杂,难以随便修改。
再说,康熙十分喜爱雍正的儿子弘历(乾隆),曾经将弘历亲自接到身边抚养教育 ,甚至有时候和军机大臣商讨国事时,也不避讳这个孙子,而这种待遇也只有太子的儿子才有。在诸多皇孙之中,也就只有弘历这么惹康熙喜爱。而康熙明知道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还要派14皇子为大将军去西征,有哪个皇帝会在临死之时将自己中意的继承人调到偏远之地呢?而且14皇子军队的后勤都由四皇子调遣,京中防务也给了和四皇子关系很好的隆科多,这说明了康熙已经在尽力为四皇子铺路了。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康熙确实是传位给4皇子雍正,没有篡改遗诏之事,有的话,也是谣言。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是清朝历史的一个谜团。
要解开这个谜团,还需要从康熙遗诏入手。
康熙遗诏存世仅剩四份
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康熙遗诏当时由文书官抄了几十张,以迅速传出圣旨,不过至今只存四张。
在已考据为真的四张中,两张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两张在北京故宫,其中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保存的不但有御玺,还有汉满文对照版,显示曾呈献给康熙看,非常珍稀。
康熙遗诏谜团是汉字艺术造成的
康熙遗诏人气旺,是因为康熙传位之争的历史谜团造成的。
野史传说,康熙遗诏中原写“传十四子”,雍正将“十”改成“于”,变成“传于四子”,也就是传位于雍正自己;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吴奇隆演的雍正自称窜改遗旨,更强化民众印象。
这是在利用汉字“十”和“于”之间的相似艺术来编写的故事,但这不是事实!
康熙遗诏满文版是关键
《康熙遗诏》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而且,“于”是现代简体字的写法,过去的繁体字写法是“於”。因此,将“十”改为“于”是不可能的。“十”改为“于”只是小说里的说法,不是历史事实。
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遗诏显示,康熙明明是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意指:各方面都很像我),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绝非添加笔画就能改字,数百年谣言不攻自破。
所以,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雍正当皇帝,很多人没想到。
康熙晚年,爆发了著名的九子夺嫡: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新皇帝最有可能会是谁?作为大臣的我应该支持谁才能对我最有利?
康熙驾崩后,新皇帝继位,大家一看新皇帝顿时傻眼了:怎么会是他?没想到啊!
这位新皇帝,不是当了几十年的太子胤礽,不是被称为“八贤王”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在康熙晚年得到重用、被封为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而是朝野上下都不怎么看好的四阿哥胤禛。
为什么会是四阿哥胤禛呢?他这个冷面王,虽然办事效率高,但做事不留情面,朝廷上下很多官员都害怕四阿哥胤禛,也没什么人认为胤禛能在这场夺嫡大战中胜出。
大多数人看好的是这两位阿哥: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他们俩,一个贤名远扬,一个晚年受宠。
但最后,却是四阿哥胤禛当了皇帝,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
“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放眼整个清朝,满清十二帝中数雍正的继位最被人们议论。有很多人说在康熙的遗诏中,原先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只是这份遗诏被雍正拿到了,雍正将遗诏修改成“传位于四子”,即传位给自己。
那么事实是怎样呢?
我们先不看遗诏的事情,先来看看康熙想选谁当新皇帝,或者说康熙最应该选谁当新皇帝。
平心而论,在这几个争夺皇位的儿子里,康熙最应该选的就是雍正,没有之一。
几个皇子中,当了几十年太子的胤礽最先被淘汰出局,康熙培养了他几十年,但胤礽终究不能成大器,康熙只能忍痛废除;八阿哥胤禩,虽然有“八贤王”之称,但他的贤名是装出来的,以宽仁来收买人心的他早晚会出事。
十四阿哥胤禵呢?他不是在康熙晚年很受宠,并且被封为大将军王吗?不错,但他也不合适。胤禵胆子过大而胸襟太小,这样是会出事情的。一个帝王,想成就大事就要有开阔的胸襟,这一点上看,胤禵是不合适的。
康熙是一位圣君,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对于皇帝来说,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王朝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对康熙来讲,在康熙晚年出现了国库空虚和吏治腐败的问题,这都是棘手的事情,他必须选一个敢做事、能做事的人,来改革清王朝,让王朝能出现新的生机。
这个人就是雍正。雍正被称为是冷面王,正是因为他敢做事、能做事、有恒心有毅力能够把事情做下去。只有选择雍正,大清朝才能进行大的改革,康熙遗留下来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改诏书是不存在的,事实上也是行不通的。
前面我已经分析了,康熙最应该把皇位给雍正。但如果,如果康熙真的很想让十四子胤禵继位的话,雍正能不能改诏书呢?不能!他改不了的。
遗诏是用三种文字,即满文、汉文、蒙文来写的。雍正能改得了汉文,那满文呢?蒙文呢?他要怎么改?
就算遗诏只用汉字写,也不存在把“十”改成“于”的可能,因为“于”是简体字,康熙那时候用的还是繁体字的“於”。
可以确定的是:雍正继位后,呕心沥血,对清王朝进行了多项改革,让国库充盈起来,国家发展得更好了。康乾盛世中,雍正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由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承大统,后来乾隆继位,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场面。但对于雍正皇帝的继位,却一直是后人议论纷纷的。
先说说为什么出现提问者的这个问题吧!康熙遗诏是传位于皇十四子,还是四子。
第一,因为康熙在没有去世之前,对着文武百官,儿孙们说过,他百年之后,肯定为大清选一位可靠兼顾之人。而且后期也相当重视皇十四子,且封为大将军,屡建功勋,给当时之人留下了很大的迷惑。
第二,雍正继位后,自己母亲不接受雍正皇帝的册封,不搬出自己的宫殿,转移到皇太后应该居住的慈宁宫。对于自己的十四帝,直接派去守皇陵。
第三,对于皇八子,皇九子,以及皇九子母亲宜妃的处置。对于肱骨之臣,年庚尧,隆科多的处置。
综上三点就让人怀疑他的皇位的由来。
那康熙的遗诏到底是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先考虑一下康熙到底有没有留下遗诏。因为现存的康熙的遗诏的时间是11月3号。康熙死的时候是11月3号。因为遗诏有着严格规定,现有内阁大臣,大学士草拟,然后由皇帝一一查看,最后才确定如何写。所以皇帝的遗诏一般都会提前写好,要不然就是后期补诏。所以遗诏事件写11月3号让人怀疑。加上直到11月6号在乾清宫才宣布遗诏。且由隆科多宣读,所以让人有了更多的猜想。
第二,假使有遗诏,那么也是不能更改的。继位遗诏一定是用汉文和满文一起写的。即使汉文能够修改,满文也是不能够修改。且如果书写的话也是”传位皇十四子”,于字根本无法修改。
所以说更改传位于皇四子是不可能的。不管雍正皇帝是否合法继位,但最为一位皇帝,他是非常合格的。也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