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失守是陈玉成指挥无能导致的吗?
导语:安庆失守,确实是因为陈玉成的指挥无能造成的。
1860年,关系到太平天国命运的安庆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其实,清军对安庆一直都是志在必得的。早在1858年秋季,湘军就在曾国藩、胡林翼的指挥下,发动了志在攻陷安庆的战役。只是因为湘军悍将李续宾孤军深入,在三河镇遭到陈玉成、李秀成的伏击,全军覆没,导致了整个战争局面大变,已经对安庆形成包围的清军不得不撤军而去。
但是,1860年这一次可就大不一样了。此时,李秀成正在攻打江南大营,陈玉成亲率主力前去助阵;安庆城中仅留下守将叶芸来所部两万兵马;因此,安庆周边地区,太平军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
曾国藩、胡林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此时正是攻取安庆的大好时机,所以,他们不顾清廷要求救援江南大营的严令,一心要发动夺取安庆的战役。
1860年夏天,曾国藩、胡林翼集结了水陆湘军5万多人,从湖北出发,大举进攻安徽的太平军。湘军接连攻陷太湖、潜山、石牌等地,兵锋直逼安庆。同时,曾国藩派弟弟曾国荃率领一万多湘军,包围安庆。
曾国荃带领士兵,在安庆城下昼夜不停地挖掘壕沟,修建了几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的建成,既可以抵抗陈玉成大军回来解围,又可以防范城中的太平军出城攻击。
陈玉成率部从江南回来,想要打退湘军,给安庆解围。但是,在湘军的顽强抗击之下,各路前来救援安庆的太平军都是伤亡惨重,无力再战了。
就这样,湘军的“围城打援”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给各路太平军予以巨大杀伤,而且还达到了此役的战略目的:攻占安庆,窥视天京。
安庆保卫战的失败,给陈玉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从此,陈玉成就步步错着,最后走上了覆亡之路。
可以说,安庆保卫战是陈玉成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一战。在安庆之战中,陈玉成屡犯错误,使自己的战役指挥显得极其无能。
在安庆保卫战中,陈玉成犯下了这么一些错误:
1.争夺地盘,长期逗留江南
李秀成二破江南大营时,陈玉成的任务是配合牵制清军,应该只是起到个辅助作用就行了。
结果此时的陈玉成军阀思想作风非常严重,他也羡慕江南的富庶繁华,不愿让李秀成独占江南,非要强行分一杯羹。陈玉成的部下与李秀成的部下四下争夺地盘,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正是因为陈玉成迟迟不率主力返回安徽,曾国荃才能够从容不迫地督率湘军深挖壕沟,修筑坚固的工事。而这些抢修出来的工事在日后让陈玉成吃尽了苦头。
2.优柔寡断,放弃攻取武昌
号称当世勇将的陈玉成,身率数万大军,一路进军很是顺利,已经快要抵达武昌城下了,而武昌城内只有几千惊慌失措的清军,城中的清廷官员吓得都要自杀了,这是多么好的战机啊。如果是杨秀清、萧朝贵这样的将领,肯定是要立刻对武昌发起攻击的。
可是陈玉成呢,却在苦苦询问李秀成大军的消息,接着又被英国人巴夏礼一顿忽悠和恐吓,就率领大军扭头回去了。
尤其这样,还不如别进军湖北,直接去安庆决战呢;那样的话,还能让太平军将士们保存点儿体力哩。
放弃“攻占武昌、围魏救赵”这一战略计划,只能说陈玉成是昏了头啦。
3.以己所短,攻敌所长
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战斗力严重下降,擅长野战的太平军也就是陈玉成所部了。但是,擅长野战的陈玉成在安庆城下却陷入了阵地战。
而湘军在其统帅曾国藩的灌输下,最善于扎硬寨,打呆仗。也就是修筑坚固工事,与太平军打阵地战。
由于安庆是陈玉成的大本营,一旦丢失,陈玉成将进退失据。所以,陈玉成心急如焚,率领太平军猛攻湘军的阵地。在湘军精心修筑的深沟壕垒面前,太平军将士死伤惨重,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4.自己保存实力,却逼着其他各路太平军去死打硬拚
后期的太平天国里,各地将领俨然就是一路军阀,个个私欲膨胀。作战时,一心只想着保存实力,根本就不顾大局。
陈玉成也不例外。
从武昌撤回后,陈玉成把手下最精锐的骑兵部队留在湖北境内休整;仅仅带领大批步兵部队前往安庆作战。
缺乏骑兵的助阵,陈玉成所部及各路援军吃了很大的亏。
湘军猛将多隆阿的马队在“围城打援”中大显神威,打得陈玉成、林绍璋、杨辅清、吴如孝等太平军将领狼狈不堪。
而在安庆失陷已成定局之时,陈玉成却强令前来增援的太平军和捻军发起死亡冲锋,在曾国荃的铁桶阵前成为活靶子,死伤无数,却也无济于事。
因为大家都伤亡惨重,所以太平军各将领及捻军张乐行等人都很气愤,从此,陈玉成有难,大家都不愿意帮忙了。
5.只争一城之得失,全不顾三军将士之安危
安庆是天京上游唯一的屏障,又是陈玉成的老巢,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在已经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有必要去作无谓的牺牲,白白断送那么多太平军将士的生命吗?
伟人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伺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陈玉成在安庆失陷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不但不设法接应城中守军突围,反而还督率各路援军死打硬拚,一味浪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太平军的军事力量损失巨大,而安庆也被湘军攻陷了。从此,湘军完全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结语:综上所述,安全失守,完全是陈玉成的指挥无能造成的。
战略失误,战术也多有失误,如果战术得当,安庆可能1.不会失守。2.多坚守时间。3.降低兵力损失4.降低将领损失,打仗将领是很关键的因素,湘军就是有一批能征贯战的将领。三国时夷陵之战对蜀汉最大的影响也是一批经验丰富而正值当打之年的将领阵亡。具体表现,只说从湖北归来直接救安庆了。1.派吴定彩入城,进城后少了一支生力机动部队,如三国吕布困首徐州,并且多了几万张口,粮食消耗激增。再往后左公平西北就是放对手进金鸡堡,人越多粮食消耗的越快。2.小左队不统一指挥,布阵失误,如三国马谡失街亭故事,并失大将刘某,精兵数千。3.菱湖南北通道未好好利用,一是尽可能多运物资进城,二是将无关人员尽量运出,可以安定人心,减少粮食损耗。也未死守,待湘军切断通道,则安庆必失,守军必亡。
曾国藩的军事能力是非常强的。不要看他带兵打了几次败仗就能否定他。在当时,放眼全国,没有任何人的军事战略眼光能赶得上曾国藩。曾国藩以一个文人带兵能把仗打的节节胜利,谁也比不了。失败是有的,这很正常,但胜利是大多数的。现在很多人一张嘴就是曾国藩在靖港、在湖口被打得跳水自杀,说的好像他是个窝囊废一样;但他带兵打的诸多大胜仗就不算打仗了?仅攻武昌、攻田家镇两仗,就打得太平天国一直到灭亡都没缓过劲来。大家老是感叹太平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水师,但却没有多少人去想太平军的水师到哪里去了,对于曾国藩把太平军的水师基本全部消灭这件事都是故意忽略不提,生怕这事一暴露就显得曾国藩很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