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父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事事要后人求着他,才开心,无论什么问题,都是后人的问题,不分对错,就算有错,也要子女先向他低头,更不愿意帮忙给儿媳做顿饭,带下小孩,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两 种 办 法
以和为贵,孝顺即可。
孝顺,孝顺,一切顺从父亲,这种家风历史形成的,一时无法改变滴!要改,势必激化矛盾,“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谁又能调解?母亲惯是了父亲,不敢说父亲;请家族中有威性之人,父亲已形成了绝对权威,谁个敢碰?找亲戚,亲戚知道父亲脾气,哪个愿意得罪父亲?
分析这方方面面,没有解决父亲大男子主义个性之法喽!
进一步猜度,题主所说父亲的大男子主义,有可能是上几代人的家风,也可能你父亲有一定的资本:思考问题慎重,主见嘛对多错少;有决断能力,干事雷厉风行。
父亲决定,认为是正确的,就干!不正确的,暂缓,用时间来证明,父亲的决定不一定正确。这也合乎“不孝有三”之一呢!
极少数,父母是长辈,社经验丰富,享敬父母是伦理道德素养,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
俗语言:只有拉蛮的父母,没有不下雨的天。
父亲蛮不讲理,大发大男子主义威风,确实令后人头痛:计较吧,天天吵嘴,家无宁日;忍着吧,心里难受,弄得日日心情郁闷,避不开,躲不了,见他都想生气。
怎么办?
我认为还是请媳妇炒几个好菜,备上好酒,父子俩推杯换盏,趁耳热心跳之际,好好言谈。
不知你读过先秦散文《触龙说赵太后》没有?赵太后新用事,秦国急攻之,赵求救于齐。齐王要求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作人质,方肯出兵。而赵太后偏偏爱怜儿子,不愿让他去齐国。并说:谁再提这件事,老妇必唾其面(吐他一脸涎水)。
左师公触龙,来面见赵太后,从生活的细节小事入手,循循善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赵太后终于想通,放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齐王出兵,击退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
如果你没读过此文,不妨从网上查看一读。然后父子俩好好坐下来,吃着美食,品着小酒,和颜悦色,话话家常,陈明心胸,述言美好。我想老人为后辈操心着急做了一辈子,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或许执念自己固有的个性,自以为是,听不进后人以及亲朋的劝导,死钻牛角尖。这一点我老母亲在世时,就有点这样,还没说她几句不入耳的话,就大发脾气。我大嫂二嫂当着我的面说她:人老了,脾气更老得见长了!我们现在比较年轻,还没到老的时候,或许到了那个阶段,想着渐渐走向死亡,内心不安焦虑,人就更容易生气发火,也未可知。
每个人都由年轻走向年老,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这世上没有神仙不死药,最后归宿,只有青山岗。爱护老人,尊重老人,善待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父亲老了,还是得自己找到适当的方式方法,去与他开心谈谈,握手言欢。
分开!必须分开!别说大男子主义就是正常人也不要住在一起,十分不方便特别是妻子。这样的生存环境会抑郁躁狂的,为了大家都好特别是孩子赶紧分开吧!在一起把孩子影响坏了。
做父亲的如果没点大男子主义,家里岂不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