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我寒去重,
寒气重的时候吃什么可以最容易排出来?
寒气分两种,一种是内寒,一种是外寒。
内寒多为在里的寒气,是寒气凝结脏腑;外寒多为在表的寒气,是寒气困阻肌腠。
内寒一般是身体阴阳失去平衡,阳气相对减少,导致阳虚生内寒,长期未得到纠正,导致整个脏腑虚寒,出现形寒肢冷。
外寒一般是外来寒气,困厄肌表,导致肌肉腠理寒气凝结,多伴有怕冷、怕风等表现。
外寒与内寒不是绝对的,身体比较虚,外来寒气可以直接侵袭脏腑,成为内寒;内寒日久,由内而外,导致肌腠关节出现寒气凝结,也会出现外寒。
那寒气要怎么去除呢?
外寒与内寒的去除方法是不一样的,需要按在表、在里来论治。
首先是在表的寒气。
在表的寒气,要通过毛孔来散寒,可以用辛温发汗解表的药物来驱寒。比如麻黄、桂枝、羌活、荆芥等。常用的方子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达表汤、羌活胜湿汤等。
根据寒气夹杂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子,比如寒邪困表的情况,可以用麻黄汤;如果体虚,肌表感受寒邪,毛孔不闭,容易出汗,就需要桂枝汤调和营卫;如果是夹杂有湿邪,就需要羌活胜湿汤、麻黄加术汤等散寒兼有祛湿。
但总的治疗原则就是通过发汗解表,把在表的寒气还直接排在身体之外。
第二是在里面的寒气。
这里的寒气,你就没办法通过发汗解表来排了。
如果通过发汗,那这个寒气要从里到半表半里,再到表,经过的肌肉脏腑就多了,得发多少汗,才能把这寒气带出来啊,等寒气出来都出汗出虚脱了。
那在里的寒气怎么去呢?
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里的寒气本是阳气不足,生的内寒,所以重在补充阳气,而不是驱寒,阳气旺了,寒气自然就没了。
这就是表与里的区别,有本质的不同。
在里的寒气常见有两个脏腑,一个是脾,一个是肾。
脾阳虚会导致中焦的虚寒。
中焦虚寒就会导致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出现失常,到时大便稀溏,甚至吃啥拉啥的完谷不化表现。
这种情况需要的是温中健脾,常用的中药有桂枝、干姜等,常用的方剂有理中丸,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肾阳虚的表现主要是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水肿等。
这种情况下,要排寒气,就需要温肾散寒了,常用的中药有附子、杜仲、巴戟天、淫羊藿等,常用的方子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脾与肾经常是相互影响的,脾阳虚累及肾阳虚,肾阳虚累及脾阳虚,脾肾阳虚时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五更泻,也就是五更天,天刚亮的时候拉肚子。
对于两脏都阳虚的情况,就需要脾肾双补了。
这是我对“寒气重的时候吃什么可以最容易排出来?”的一些理解,具体疾病,复杂多变,谨遵医嘱,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点赞、关注、转发,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寒气重要看什么情况,受外界的寒凉之气可以采取散寒的方法,也就是排寒散寒,如果是脏腑本身阳气的不足需要扶阳温阳的治法,阳气充足后阴寒的症状自然消失。
排寒散寒适用于感受自然界的寒邪
在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如果穿衣单薄容易受凉,表现出风寒感冒的症状,如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轻度的风寒感冒煮点姜汤喝下去,通体出汗起到了排寒散寒的作用,这种情况就是中医理论“寒者热之”的治法体现。
姜的性质偏热,气味辛辣,辛辣味入肺,肺主人体皮肤毛孔,辛辣升散的特性属阳,有一定的热量,可以宣发毛孔,排出风寒。这样的寒属于寒邪在表,也叫实寒证,吃一些气味辛辣发散的中药就可达到排出的目的。
排寒散寒的情况还适用于寒邪客胃,我曾经的一位男性青年患者,平时身体不错,一次打篮球后口渴的厉害,连续吃了五个冰激凌,大量的寒气带入胃内,冰伏了脾胃的阳气,出现胃部痉挛性疼痛,胃脘冰冷,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胃炎,胃痉挛证,吃了缓解痉挛的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后来想寻求中医治疗,我给他这样的建议,除了规律服药,还要注意不吃冷饮,平时可用暖宝平敷腹部五到十分钟,结合理疗科指导专业的灸法,后来,经过综合的调治他胃寒的问题得以散去解决。
脏腑阳气不足是常见的虚寒性病因
中医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概括为“阳气”,心有心阳,脾有脾阳,阳气是脏腑功能的体现,也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
例如脾阳温煦肌肉,肾阳温煦脏腑周身,心阳温通血脉,肺阳温养皮肤,脏腑本身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虚寒性的症状,需要采取扶阳的方法,而不是排寒散寒。
脏腑阳虚有慢性反复性的特点,很多女孩子手脚冰凉,反复痛经,月经推后,这种寒凉虽然吃一点辛辣食物或药物可以缓解,但无法根本消散,因为辛辣味道只适用于外寒侵袭,具有短暂性和瞬间性的特点,无法从根本调整提升脏腑的阳气。反复的痛经,腹部怕冷,手脚冰凉多与肾阳虚有关,辅助肾阳要采取补益肾气,辛甘化阳的方法,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师给予调治。
总结
吃什么能排出寒气呢?根据上文可以理解为,寒从外来侵入人体,具有短暂性的特点,可以吃一些味辛性热的中药或助热散寒的方法,如姜,桂等以及灸法,用辛热散出寒邪,脏腑本身阳气不足需要综合调整,尤其是反复发作存在的寒凉症状,不要自己采取散寒的方法,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一个人体内寒邪过重的时候,可以用食疗方法,亦可以用内服中药方法,祛除体内的寒邪。
食疗方法:
1,胡椒猪肚汤。
2,当归羊肉汤。
3,猪脚姜醋。
4,干姜红枣茶。
5,肉桂茶。
内服中药方法:
1,四逆汤。
2,当归四逆汤。
3,附桂理中汤。
注意事项:
上述的饮食方法和药用方法,若有寒热错杂体质的人,要在中医师诊断指导下着情加减服用。
寒邪发展变化的病机:
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寒性收引、凝滞、易出现筋脉拘挛和气血阻滞而疼痛等症状。寒邪为病,可分为外寒和内寒。外寒由外而入,寒邪伤于肌表者,为伤寒;寒直中脏腑者,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阳虚之人,容易感受外寒;而外寒侵入机体,久而不散,又常损伤人体的阳气。
若有其它问题,可“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为你们详细解答。
寒气重该怎么办?
我曾经也是一个寒气重的患者,饱受摧残,也吃过很多药物,也吃过饮食上的食物,但效果都不太明显,最终还是通过跑步来克服的,就是一直跑,跑出汗,最终会有一个好结果。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下面着重强调一下寒气的概念。
“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中医认为:寒气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是万病之源。一分寒气一分毒,身体里寒气重的人一般有这样一些表现:
怕冷,四肢、关节等部位常冰凉甚至肿胀;腹部、腰部、颈部冷痛酸胀;受凉或用过冷食后易腹泻;爱上火,口舌生疮、目赤、咽喉肿痛;倦怠无力,精神不振、眩晕等。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寒气侵袭,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在饮食方面,古人主张夏天饮食应偏向酸辛。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表示,夏天饮食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三伏天不宜多食太冷之物。孙思邈在《摄生枕中方》里解释,有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生病,“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这也是强调夏食不能贪凉。
夏不露宿,坐不当风
古人主张,“夏不露宿,坐不当风”。东晋陶渊明在夏天就很会睡觉,《四时幽赏录》记载:“陶潜于夏日,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养余月令》称,夏天“勿极热,勿大汗,勿暴露星宿”,否则“皆成恶疾”。
贪凉受风
人的头部、腹部、脚底,是寒气入侵的最佳通道。在让人大汗淋漓的三伏天,阳气会随汗而外泄,寒气可能乘虚而入。这时,最忌受凉着风。腹部尤其是肚脐、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一个通道。
淋雨受潮
淋雨是寒气侵入人体的常见方式。不小心淋到雨,寒邪就更容易侵入。轻者感冒、头痛、头昏,重者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寒气重的朋友容易引起怕冷,畏寒肢冷等不适,女性的朋友如果寒气过重甚至会引起手足不温、宫冷等,所以需要对寒气比较重的朋友进行调理。食物就是调理寒气很好的方法,能祛除寒气比较重的食物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羊肉,羊肉从中医来讲,性甘温,是非常好的驱寒气的食品。羊肉营养比较丰富,是冬令季节驱寒和进补的壮阳佳品,中医古方“当归羊肉汤”里就有,能够使手脚温暖,驱寒力比较强。
第二、姜类,甚至包括生姜、炮姜等,都是生活中的调料,也是祛除寒气非常好的中药。可以拿生姜、酱生姜或者炮姜,都可以温阳,益气健脾,经常食用姜类,祛除寒气速度也很快。
如果是长期感觉怕冷,寒气重,有可能是有偏阳虚的情况,可以用附子理中丸加减调理。
先不管吃什么,首先是在生活上要养成良好习惯,不熬夜,少吃凉性食物如西瓜,冰水,雪糕,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这些都是寒湿如体的原因之一。
在这呢,少吹空调,多运动,尤其是女性,一定要把脚和肚脐给护好,别为了爱美让自己多吃苦头,寒气湿气很多时候都是从这两个地方进去体内。
说完寒气湿气怎么来,相信大家也知道该怎么祛湿了,提升体内的温度,温度提升了,饮食搭配均衡,,体质好了,自然湿气就能排出去了。
一、中医理论认为寒性特点有: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
1、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中医理论讲究阴阳平衡、相互转化。当阴阳平衡阳气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克制,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受寒气影响。
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通畅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
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也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二、寒气重吃什么容易排出来,取决于寒气所伤的部位:
1、如果寒气在表引起的怕冷又有点轻微发热、无汗或者少汗或者汗出不畅、头疼全身疼等现象,需要辛温解表:
麻黄:用于风寒表实引起的严重怕冷又有点轻微发热、头或全身疼、没有汗等。
桂枝:用于风寒在表引起的无汗或有汗及阳虚证。
细辛:用于外感风寒、阳虚外感引起的头疼、怕冷轻微发热等。
紫苏:用于外感 风寒、咳嗽痰多。
羌活: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和全身疼。
藁本:用于风寒表证、风寒头疼及巅顶头疼。
白芷:用于外感风寒、头疼鼻塞。
生姜:用于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
2、如果寒气内侵身体内,又有脏寒证和阳虚证之分,而阳虚证又有肾阳虚和亡阳证之分。
脏寒证:因外寒内侵,脾阳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冷疼、呕吐泄泻。
肾阳虚:怕冷四肢冰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亡阳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寒气内侵需要温里:
附子:用于亡阳证引起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痛、怕冷四肢冰冷、阳萎、尿频;脾阳不振引起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小便不利等;用于阳虚外感 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还可用于寒痹证。
干姜: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疼、呕吐泄泻’;亡阳证;用于寒饮咳喘、痰多清稀。
肉桂:用于肾阳不足中命门火衰引起的畏寒肢冷、肾精不足引起的男子阳萎精冷、宫寒不孕;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食少便溏等;用于经脉受寒气血凝滞引起的寒痹、寒疝少腹作痛、宫寒。
蛤蚧
吴茱萸:用于寒凝疼证,包括寒疝腹疼、厥阴头疼;用于虚寒泄泻。
小茴香:用于寒凝诸疼,包括寒疝腹疼;用于胃寒呕吐食少、脘腹胀疼。
高良姜:用于胃寒冷疼、呕吐、泄泻等。
花椒: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疼、呕吐、泄泻。
肾阳虚还可壮肾阳:
鹿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怕冷四肢冰凉、阳萎早泻、宫寒不孕、小便频繁、腰膝酸痛等。
巴戟天:肾阳不足引起的阳萎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疼。
羊藿叶:用于肾阳虚、阳萎、不孕、尿频。
仙茅: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萎精冷、遗尿尿频、腰膝酸软冷痛;用于脾肾阳虚引起脘腹冷疼、泄泻。
杜仲: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肾虚阳萎、尿频。
补骨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疼、阳萎、遗精、尿频遗尿;用于脾肾阳虚久泄。
海狗肾: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萎精冷、精少不育。
鹿茸
肉苁蓉: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阳萎、不孕、腰膝冷疼和筋骨酸软。
锁阳: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萎不孕、腰膝酸软、筋骨萎弱。
阳起石:用于肾虚阳萎、宫冷、腰膝冷痛。
葫芦巴:用于肾阳不足、寒湿凝滞下焦引起的寒疝、小腹牵引坠疼、下焦虚寒少腹冷疼、腿膝冷疼。
蛤蚧:用于肾虚阳萎。
沙苑子: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肾虚腰疼、阳萎遗精、尿频带下。
杜仲
寒就是怕冷的一种感觉,是得病的人的一种主观的症状,就像头痛、胸闷一样,摸不着、看不见。根据其特点,又分为有又分为恶风、恶寒、畏寒、寒战等四种表现特点。
恶风的病人特点,就是怕风,可能天气很热出汗多,也不敢吹风扇,一遇到风就觉得怕冷,避之这种症状就会缓解,这种特殊的表现又叫做汗出恶风,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角度,多由于气虚卫表不固所致。恶寒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怕冷,主要见于感冒的病人,最大的特点是加衣服或者被子,还是感觉冷,不得缓解。寒战的表现就是因为感觉到寒冷而全身战栗颤抖。
根据八纲辩证,寒证的特点和分型,我们可以分为表寒证,里寒证,里寒证又可分为里实寒证,里虚寒证。根据五脏六腑脏腑辩证,又可分为分为脾阳虚、胃阳虚、胃实寒、寒湿困脾证等多种脏腑证型。表寒证多由于寒邪侵袭肌表所致,在《伤寒论》中属于太阳病或者温病邪在卫分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其中恶寒重,发热症状较轻,患者全身出现头身疼痛,无汗,舌苔薄白,脉弦紧。
里实寒证,多因寒邪侵犯人体五脏六腑、经脉或血脉表现出的里实寒证候,比如寒邪客经脉,则表现为肢体冷痛,畏寒,四肢拘急、痉挛、麻木,遇热则减,舌苔白,脉弦紧;寒邪客胃证,则表现胃痛突发发作,喜温喜按,遇寒则胃痛加重,口淡不渴,舌苔白,脉弦紧。
里寒虚证主要表现在人体内部的寒证,又被叫做阳虚证,多因阳气衰微所致;临床常常表现为行寒肢冷,面色慌白,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细弱。人体阳气衰弱,不能温暖肢体,则表现为四肢怕冷,面色慌白。人体寒气内生,津液运化不畅,水液内停,则表现为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提示里寒之证。
对于表寒证和里寒证,它们的病因病机发病原理不同,因此中医治疗理法方药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表寒证的治法治则,多采用发汗解表,或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临床常用的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达表汤。对于里寒证,多运用温里散寒,温经止痛,通阳止痛之法,治疗上多运用理中丸,黄芪健中汤,金匮肾气丸,良附丸,右归丸等方剂。
而我们在生活中所致的寒证,多为指里寒证之中的虚寒证,特别是女性患者,在中医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而女性特殊的月经生理现象以及部分女性注意保暖,穿着暴露肚脐,很容易导致女性气血不足,容易受外界寒邪侵犯,女性多呈现出虚寒体质,除了上述的那些常见的里寒症状,还有着女性特有的生理表现,月经延期,夹杂血块,痛经,宫寒不孕等。
对于寒证虚寒体质,在中医中有着数不胜数的方法值得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既有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之法,又有艾灸之效,还可多采取保健按摩的方法,多种途径和手段来治疗。
1.对于虚寒证,我们多采用温补阳气之法,对于肾阳虚之证,我们可以采用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法,可以用大家熟知的金匮肾气丸。对于人体中焦虚寒(脾胃虚寒),可采取健脾温中、和胃止痛治法,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很多理疗店都在做,那就是艾灸之法,可以选取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
2. 艾灸关元穴。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往下到耻骨上方3/5处即是此穴。
具体操作方法: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艾灸盒灸治关元穴5-10分钟不等。艾灸功效: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对阳气不足、怕冷等症状较有效,常常用于治疗宫寒、长寿保健、女性痛经,男子前列腺增生证属于虚寒证所致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艾灸气海穴。取穴方法:气海在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下面1.5寸,是任脉的穴位。
具体操作方法:可用灸盒置艾条或艾绒后放在气海穴上,每次施灸10-20分钟,每天一次,以一个星期七天为一个疗程。
艾灸气海穴的作用:艾灸气海穴,可以起到“气海一穴暖全身”的作用,能够温暖、强壮全身的作用。对于女性宫寒、月经不调、崩漏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我觉得大家对“寒”的概念理解的不对,所以导致治疗疾病肯定会错误,首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寒的概念,“寒”是取大自然都“象”,也就是一个比喻,寒在大自然会导致结冰,不通,所以身体的寒是“经脉”不通的意思,之所以叫《伤寒论》,就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经脉不通所引起的。
吃什么食物可以把不通经脉疏通开?肯定没有,要是有人天天吃就不会死了,人死了不就是因为所有经脉闭塞,阴阳分离了吗?疏通经脉必须借助药了,偏热的药,或者灸法,打坐、站桩,气功也同样可以疏通经脉,但是很慢,而且人每天还在不停的消耗,所以必须借助药力的通窜作用,才能把经脉疏通开。
当然也要配合适当的饮食,但饮食起的作用是补充元气,而且必须在经脉通畅的前提下才可以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