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是唯一一个死后没有丧葬费的大臣,光绪帝为什么那么恨他?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司农”就是指的江苏常熟翁同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晚清民间对翁同龢的评价,说明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的品质好不到哪去。作为清流派(帝党)的 领袖、光绪的老师,光绪开始也许对他无比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了解了翁同龢的光绪,对他恨之入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光绪皇帝曾经说过,翁同龢之罪,首在甲午主战。
作为清流派帝党首领翁同和之所以主战有他自己的私心。
1859年,捻军进攻定远,翁同龢的兄长,时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放弃抵抗,弃城逃跑。1860年,退守寿州的翁同书,又引发苗沛霖之乱。曾国藩知道后,委托李鸿章为他写了奏折弹劾翁同书。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这对于翁同书来说是一句极为致命的话,即便翁家 "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院",在朝中有着深厚的人脉,事情也没有转机。翁同书被发配边疆,其父翁心存不久抑郁而终。翁家和李鸿章结下了梁子。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
1891年元旦,北洋海军的有力支持者醇亲王奕譞去世,同年夏天翁同和主事的户部提出了海军外购禁令。这对于一个农业国家的近代化海军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很多军舰及装备自己不能生产,又不能进口,而同时期的日本每年都会购入两艘新式军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洋海军和日本海军的装备出现了明显的代差。这是北洋海军在黄海之战中,失败的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被换成了清流派人士李秉恒,这对于李鸿章而言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被翁同龢称为“真伟人”的李秉衡,也没有辜负翁同龢和的期望。负责威海卫外围防守的山东军,没有组织一场像样的阻击战,便撤出了战场。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还派出他们的特使徐建寅到威海卫进行“调研”。在前线激战真酣之时对北洋海军进行了全面的否定,混淆视听,意图以徐建寅来取代丁汝昌。
曾任袁世凯总统顾问著的王伯恭,在《蜷庐随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甲午战前,翁同龢一力主战,李鸿章言不可轻开衅端……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而且,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啊!'......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翁同龢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翁同龢一箭双雕之计,如果北洋打赢了,他是主战派。如果北洋海军打败了,正好可以整治李鸿章,为兄报仇。翁同龢得逞了,光绪也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翁同龢之二宗罪,割让胶澳。
1897年,甲午一战已经过去三年,可是其影响还在继续发酵。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领青岛,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高潮。
这次谈判清政府派出的还是李鸿章,不过李鸿章也很精明,去可以,翁同龢必须一起。清流人士平时夸夸其谈,需要务实工作的时候却不行了。1898年3月,签署《胶澳租界条约》,青岛割让给德国99年。客观的说,这次谈判如此被动,奕?、李鸿章都有责任。可是负首要责任的无疑是翁同龢,毫无胆识他拒绝了张荫恒等人的建议,导致谈判的结果一塌糊涂。平时出口成章的翁同龢,这次的表现让光绪失望至极。
翁同龢之三宗罪,戊戌变法中表现出两张面孔。
康之才胜臣十倍
翁同龢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为了迎合圣意,引荐康有为给光绪帝,,称康有为的才华是自己的10倍。正是这一系列的操作,鼓动起了光绪变法的热情,有了后来的“百日维新”。
恐其心叵测
戊戌变法开始后,有一次因公光绪让翁同龢找康有为,翁同龢的回答,“此人居心叵测,我和他没有来往”。光绪帝不禁问,“既如此,为什么以前不说?”翁同龢说,“臣也是刚刚知道”。
这样首鼠两端,阴阳脸的行为,想必光绪也是厌恶的。
翁同龢之四宗罪,飞扬跋扈。
翁同龢自恃两代帝师,毫无人臣之礼。《荷香馆琐言》中记载,光绪曾向军机大臣廖寿恒说,翁同龢和自己在一起时,自己哼唱歌曲,完全忽视了光绪的存在。当着恭亲王奕?的面,也常笑话满族大臣学识浅薄,常常念错汉字。
恭亲王奕?临终前对翁同龢有一个评价,“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想必是对翁同龢人品的一个真实的写照。想起这个误国误民,以私害公的老师,光绪帝就是怒不可遏,更不会给他什么丧葬费了。
参考资料:《甲午海战》、《翁同龢日记》、《清史稿》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草草收场。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两朝帝师、晚清重臣翁同龢被革职,永不叙用。
(翁同龢剧照)
翁同龢可不是一般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翁咸封官至海州学政,父亲翁心存曾为同治帝师,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在清朝官制中,正一品官寥寥无几,文仅三公之太师、太傅、太保及殿阁大学士,武仅领侍卫内大臣和掌銮仪卫事大臣。翁心存就曾官拜正一品体仁阁大学士,位极人臣。
翁同龢工诗画,善书法。咸丰六年,26岁时更是高中状元。翁同龢历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门被称为“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帝师,父子尚书”。可以说显赫一时。
就是这么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从光绪启蒙开始,就陪伴光绪24年的帝师重臣翁同龢,却在1898年被革职,永不叙用。
虽然让人费解,却也不乏蛛丝马迹,深层原因隐约可见。
翁同龢与光绪师生20多年,从启蒙直至光绪亲政。此时年过六十,学富五车的两朝重臣翁同龢,在与光绪的相处方式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让光绪帝不快。
另外,翁同龢与光绪当时的近臣康有为、梁启超等有隙,这也让光绪帝十分不满,这些似乎就成了光绪帝与翁同龢分道扬鞭的理由。
不过,如果注意一下历史的时间节点,就会发现其实是有问题的。
翁同龢于1898年10月被革职。早在两个月前的8月,慈禧太后就发动了“戊戌政变”,康有为、梁启超被迫跑路,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义,光绪帝已被囚禁,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掌握朝政大权。
(光绪剧照)
那么,此时的光绪帝,还有没有能力对翁同龢的政治前途施加影响呢?
翁同龢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也曾为慈禧、慈安二太后讲授课程,与帝后均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加之其能力出众,学识渊博,这也是翁同龢仕途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1895年的甲午战争,却是一个大大的分水岭。
甲午之战前,作为“清流”领袖的翁同龢坚决主战,严厉斥责李鸿章等求和派“避战自保”。甲午之战中的惨败,让翁同龢等深受触动,政治上转向开明,主张维新自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便是翁同龢举荐给光绪帝的,这显然与之前对“洋务运动”多持批判态度的翁同龢格格不入,截然不同。
康有为也曾称翁同龢为“中国维新第一人”,这是康有为对翁同龢知遇之恩的感谢,和对其在变法中的价值肯定。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翁、康之间的嫌隙可能有,但并不致命。
翁同龢的政治观点转向维新,以求自强。加上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自然令慈禧等后党势力不满。
维新派的激进变法措施,以及妄图拉拢袁世凯发动“围园杀后”的冒险政治举动,更是让慈禧太后怒火中烧。这便有了后来的“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变”后,康、梁跑路,“戊戌六君子”就义,那么对于维新派的大后台,两朝帝师翁同龢如何处置呢?
既不能杀也不能放,但老佛爷的气一定要出,所以才有了“革职,永不叙用”的诏书。
六年后,1904年,翁同龢去世,时年74岁。1909年,宣统元年,翁同龢诏复官职,追谥“文恭”,算是被清朝廷平反。
1908年,光绪帝驾崩,宣统帝溥仪登基。次年翁同龢获得平反,因而让人联想到翁同龢与光绪帝之间的矛盾。
我们不要忽略,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同月第二天11月15日,慈禧老太后也跟着去了。翁同龢政治道路上的拦路虎,与其说是光绪,实际却是慈禧。而正是这二位在1908年的先后去世,才有了1909年翁同龢的被平反。
显然,当1904年翁同龢去世时,大清国纵有千万两银子,师生之间没有嫌弃,此时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的光绪帝,怕是连一两银子也是支不动的。毕竟,那位已经守寡43年的老佛爷正在冷眼旁观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翁同龢是晚清时著名朝臣,后来官至协办大学士,位同宰辅。年轻的时候,因为科举中一甲一名状元而进入朝堂,后来接替自己的父亲任同治帝老师。光绪帝登基之后,又成为光绪帝老师,两朝帝师,地位尊崇。
那么,光绪为什么恨他老师呢?
光绪二十年,甲午,李鸿章的海陆军相继战败后,翁同龢还在那里清谈,一会促成光绪责罚李鸿章,一会说不能让李联俄抗日,一会拒绝英法调停,一会说要“调东三省兵,建大粮台,派大员大将”,一会说这个和约不能签,一会说不能割地。完全空谈!是谁划掉了北洋的开花炮弹、速射炮、高速舰?是谁干掉了帝国最精锐的北洋?是谁干掉了大清最优秀的海陆军将领?又是谁去签了马关条约?可怜,大清的股肱之臣以及台湾就这样被忽悠没有了。
四年之后,光绪二十四年,历史终于还李鸿章一个公道。戊戌变法前,虽然康有为系翁同龢保荐而来,但光绪仍亲自下旨让翁开缺回籍(撵滚蛋)。百日维新失败后,光绪帝(慈禧)下旨“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光绪和慈禧终于看清了翁同龢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只谋私利的专权者,厌恶极了他。这样的人今天仍很常见:表面大义凛然,口若悬河,以正义的名义以爱国的冠冕四处攻讦。实则搅局,一切以私利为出发点,而又无半点真实之本领。所以光绪才这么恨他的老师!
翁同龢,两朝帝师。状元出身。满清同治光绪两朝中枢,宰相。清流和帝党总代表,名声虽显,但实无能力,文不能安抚百姓,武无不能剿灭乱匪,外不能平定西洋,内不能治国理政,虽为帝党,却对慈禧俯首帖耳,于光绪无一谋策,实数一个庸才。光绪让此人辅政真是有眼无珠。恭亲王奕?临终之际告诉光绪:““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鬼子六真有识人之明。
明清两代的重要辅臣去世以后,无论生前如何,皇帝出于面子和安抚都会给一笔丧葬用的银子,也算是安慰一下。当然,根据生前地位,职务与皇帝亲厚各有不同,但一定会给,家属也算有个面子问题,比如曾国藩朝廷给了5000两,但职务地位都高于曾国藩的翁同龢在光绪三十年去世,居然一两朝廷的丧葬费都没有给,虽然当时翁同龢已经被罢免本兼各职。但起码的礼仪还是要有的。可是,朝廷就是一两银子也没有给。两朝帝师真是一文不值啊。原因在哪里呢。第一就是,当时光绪已经被圈禁。他未必知道翁同龢死了,不给翁同龢丧葬废的是慈禧。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光绪当时亲政,以光绪对翁同龢的观感也不会给丧葬费。
翁同龢,官二代出身,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26岁的翁同龢中了状元,年少有为四个字应该当得起,但翁同龢是典型的书生意气,文人秉政,一辈子没有在地方任职,从管教育的学政到翰林院学士,以后就是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从各个方面来看,他实在是难以胜任这些职务。从他亲手教育的两个皇帝也看得出来,也不是一个好师傅。
光绪八年,慈禧明知翁同龢是帝党,但依旧让翁同龢入中枢军机处拜相,足见对他的倚赖和重视。这是翁同龢的政治巅峰,但两年之后慈禧罢免恭亲王奕訢。翁同龢虽然“革职留任”,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影响,仍然是汉臣之首,此后翁同龢就敢上了甲午海战,历史已经翁同龢的行为做出了最公主评价,我就不多做评价了,用最简单的话说,翁同龢出于私人恩怨报复李鸿章,弃国家大义于不顾,李鸿章主张就不是他考虑了,只是凡是李鸿章主战,他就主和,李鸿章主和,他翁同龢就主战,既国家大事于不顾。为了就是一己之私,就凭这一点翁同龢就该死,就该杀。
后来在戊戌变法的时候,首鼠两端,十足的政客。举荐康有为,后又反对,新党旧党翁同龢都得罪了,是里外不是人,更让光绪觉得翁同龢“欺君”。此时光绪已起杀心,还是荣禄说了一句:“本朝尚没有杀过师傅”,这才算是留下一条命。但也就此彻底边缘化。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之后,翁同龢被革职,永不叙用。
翁同龢之所以晚景凄凉。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新旧两党都不待见,帝后两大集团皆厌恶。翁同龢的失败是整个儒家意识形态的失败。也是他个人能力的失败,在儒家方面他不如曾国藩,新事物不如李鸿章,武事方面不如左宗棠,文事方面不如荣禄。所以最后连丧葬费都没有就不足为奇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翁同龢身为帝师,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在甲午战争时,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一帮书生,唆使光绪帝向日本开战,结果不但葬送了北洋水师,而且割地赔款,祸国殃民,碍于皇帝老师面子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却让李鸿章背负卖国贼的骂名。
这是典型的爱国贼,打着爱国旗号干着害国的事,中华历史上很多。
翁同龢死于1904年,当时光绪帝仍被慈禧太后幽禁于瀛台,对于前朝的大小事务没有任何处置,翁同龢身后没有丧葬费跟光绪帝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
晚清时期,作为两朝帝师的翁同龢可谓非同一般,他的人生也算得上是相当辉煌:
第一,出身名门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乃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历经三朝,先后做过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后又成为体仁阁大学士,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入贤良祠,且翁心存本也是咸丰帝的老师。翁同龢的两个兄弟,也都是官至巡抚,是一方大吏。
第二,状元及第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翁同龢在咸丰六年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迁任刑部、户部、都察院、工部等,最终还进入军机处。
第三,两朝帝师
翁同龢之父本就是帝师,而翁同龢本人也出任了同治帝载淳与光绪帝载湉的老师,使得翁同龢成为晚清最后的两朝帝师。
第四,清流首领
翁同龢入仕之后,参与主持科举考试长达40多年,可谓门生满天下,而晚清时代,翁同龢凭借着这个优势,也成为了当时的清流士林的魁首之人。
第五,文化大家
翁同龢家族世代书香,且作为帝师,其文化水平自然也是非同凡响,翁同龢的书法造诣相当之高,而这也是后世翁同龢经常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无论是出身还是地位等,翁同龢与曾国藩等晚清四大名臣相比都毫不逊色,而且除了这些,翁同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维新变法的主要支持者。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那道著名的《定国是诏》就是由翁同龢亲自主持草拟制定的。然而很尴尬的是,变法刚刚开始冒个苗头,翁同龢就被革职回籍。
1898年6月15日,也就是戊戌变法的第五天,翁同龢照常入宫,结果没有任何预兆的,翁同龢接到了一封诏谕:“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至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於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於词色……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翁同龢被突然踢出局,到底是光绪帝的意思还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实在是不得而知,不过翁同龢这个人,实在是非常奇怪。
首先,光绪帝的变法热情,其实说起来还是翁同龢挑起来的,康有为最初也是翁同龢引荐给光绪帝的,然而翁同龢引荐康有为时,一边称赞其“才能胜臣十倍”,一边又说其“恐居心叵测”,翁同龢的日常处事,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康有为对其怀恨在心,光绪帝对其逐渐不满,而且无论当时的清流派、实干派与守旧派,全都觉得翁同龢不是自己这边的人。
事实上,翁同龢除了清廉与文化程度比较好,写字很漂亮之外,并没什么值得称许之处。
第一,以个人私怨而害公义
能够说明这点的,就是翁同龢对李鸿章的态度,两人最初结仇,主要还是当初李鸿章为其恩师曾国藩代笔参奏了翁同龢的兄长,也就是办事不利有错在先的翁同书,结果翁同龢由此恨上李鸿章,而且不论青红皂白是非对错。在朝政之上,凡是李鸿章与曾国藩支持的他便反对,李鸿章曾国藩反对的他便支持,完全对人不对事,其心胸之狭隘令人瞠目。
不仅仅是李鸿章,即便当时的恭亲王奕訢,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均与翁同龢不睦,可见翁同龢的为人到底如何。
第二,心高气傲不可一世
翁同龢乃是两朝帝师,身份贵重,然而这也使得翁同龢的眼睛逐渐长到了头顶,除了寻常同僚,甚至是恭亲王也被其不放眼里,满朝文武,说与翁同龢交好者基本没有,而与其有怨者遍地都是。原本,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帝,对于翁同龢都是宠信有加,然而翁同龢却恃宠生娇以功造过,把朝野上下得罪了个遍,这样的人实在是留不得。
第三,顽固不化因循守旧
虽然翁同龢支持变法,甚至还亲力亲为参与其中,但是翁同龢在很多方面依旧非常保守,甚至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作为变法的支持者,翁同龢却又鄙夷洋务派,作为改革的支持者,翁同龢又坚持各种陈规旧例,尤其是各种繁琐的礼仪。在诸多的大是大非上,翁同龢态度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但在细枝末节上,却又锱铢必较惹人厌烦,以至于光绪帝都无法忍受。
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背锅侠,让“天下瘦”确实是事实,但向来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翁同龢,为何会让“世间荒”呢,因为翁同龢并非善茬。翁同龢生活在科举制之下,他的意识中在意的,实际上只有其个人的前程与利害,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亟需实干者的晚清时期,作为清流魁首的翁同龢,非但没有任何助益,反而成为了到处惹乱添麻烦的代表。
1898年5月29日,也就是变法前13天,恭亲王奕訢离世,奕訢与李鸿章等一样,都属于实干派人物,而其临终之际,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询问“朝中谁人可用”。奕訢认为,首选就是李鸿章,只不过他积毁销骨一时难用,至于其他,便是荣禄与张之洞。当光绪帝说起翁同龢时,奕訢突然激动起来,挣扎起身道“聚九州之铁,不可铸此大错”。对翁同龢的评价,奕訢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居心叵测,怙势弄权”。
1904年7月3日,75岁的翁同龢病逝,而当时的翁同龢乃是被革职回籍,甚至还是戴罪之身,朝廷自然也不可能拨银为其置办丧事。而翁同龢最终被光绪帝与慈禧太后所弃所厌烦,得了如此下场,也是其自己所造成。
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这身份放在封建时代的任何一个时期,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名头。
除此之外,翁同龢他们全家任何一个人放在普通人家,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份。
父亲翁心存,进士出身,担任过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大哥翁同书,进士出身,担任过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少詹事、安徽巡抚。
二哥翁同爵,担任过湖北巡抚、湖广总督。
好家伙,这一大家子在清朝末年,绝对是响当当的大家族,社会名流。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家族出来的翁同龢,此后的名声却不怎么好,甚至有人说,翁同龢去世后,光绪连丧葬费都不肯给,这是为啥呢?
一、翁同龢需要为甲午战败负责。
这一年帝师翁同龢手握户部大权,也就是管钱的。为了让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过得舒坦一些,翁同龢可花了不少力气筹钱。
就在这个时候北洋大臣李鸿章也跑来要钱了,为啥?李鸿章的理由还是那一套:倭寇又买新战舰了,咱们北洋水师的新式火炮也该到位了!
翁同龢只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
此后再也没有了下文。李鸿章为了北洋水师的武器更换问题,已经多次向翁同龢提出过申请,结果都被翁同龢给否了。
户部真的没钱吗?当然不是,慈禧太后修个颐和园就花了2000万两白银,光绪帝大婚也能花上500万两银子。户部真的不缺钱,李鸿章要那几十万两银子,只能算是毛毛雨。
那么为啥翁同龢就是不肯批呢?这里面原因就相当复杂了。
第一,后党和帝党之间,本身就矛盾重重。
翁同龢是光绪帝的师傅,而且光绪帝自幼就是跟着他后面长大的,跟他的感情那是相当好。可问题是光绪帝没有实权,这是翁同龢也比较烦恼的事情。
因此以翁同龢为首的一帮忠于光绪帝的大臣,便组建了所谓的帝党,时刻想着帮光绪从慈禧太后那里攫取最高权力。
而李鸿章是正儿八经的后党成员,没有慈禧太后,压根就不会有北洋大臣李鸿章。所以李鸿章当然要维护慈禧太后的权威,这么一来李鸿章和翁同龢自然就交恶了。
第二,翁同龢觉得北洋水师,是个无底洞。
这事儿从组建北洋水师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购买船舰花了一大笔钱,这还不算,每年的维护费也是一笔巨款。
钱花了以后,要是能看到成果也就算了,结果北洋水师整天在渤海湾遛弯,压根就没怎么实战过,所以在翁同龢看来,这就是白花钱。
再加上北洋水师内部腐败严重,朝廷不断给钱,这帮北洋官员们不断中饱私囊,真正用在军舰上的钱少之又少。翁同龢觉得,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费周章地继续投入呢?钱得用在刀刃上啊!
第三,翁同龢跟李鸿章之间,那是有私人恩怨的。
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当年在寿州和苗沛发生争执,并且导致苗沛霖叛乱。再加上此前他驻守定远的时候,被捻军数万大军攻破定远,逃亡到了寿州。
所以事情稳定以后,曾国藩便打算上书弹劾翁同书,并且让李鸿章来写这份奏折。结果翁同书被判流放伊犁,没多久他老爹翁心存就被活活气死了。
这事儿虽然不是李鸿章主导的,但是李鸿章间接害死了翁同龢的老爹,你说这笔账怎么算?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
于公,李鸿章是公事公办,没理由怪罪人家,毕竟翁同书的确有问题。于私,翁心存的确是因为这事儿被气死了,你说咋整?
所以说翁同龢即使没有找李鸿章报仇的理由,这心里总归是憋着一股子气的。他算是有涵养的了,换其他人恐怕会找李鸿章单挑了。
这么一来,李鸿章申请的各种更换设备、购买军舰的资金,全都被翁同龢给否了。那北洋水师自然就是那种老化的状态了,以至于出现没有炮弹,甚至打哑炮的情况。
反观日本的军舰,资金充足,不光更新设备,而且也在不断添置新式军舰。当时他们的目的不是称霸世界,而是超过清朝就行了。
二、翁同龢是甲午战争的积极支持者。
这事儿怎么说呢?其实从翁同龢的角度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翁同龢支持光绪,而光绪需要找机会夺回权力。
甲午战争就是最好的机会,如果光绪能打赢这场甲午战争,那他的权威性就会得到提高。而且有机会在战争中夺取军权。
所以在日本侵犯朝鲜的时候,翁同龢直接上书要光绪皇帝对日本开战,这事儿没得商量!反观李鸿章这边,却寄希望于列强们出来调停。
翁同龢心直口快地表示:持这种观点的人,就是懦夫!只会让倭寇认为我中华无人!
这种观点错吗?我觉得还真不错,但是翁同龢没有实际考察过清朝军队有几把刷子,当时的清朝,是真的无人了。
李鸿章是实战派,他知道北洋水师包括当时的清朝陆军是什么样的水平,一旦开战,那只能是赶鸭子上架,没有任何胜算。
为了促成甲午战争,翁同龢还特地找了一大帮清流言官们在朝中制造舆论,积极响应主战思想。这可真的是见鬼了,历朝历代,主战的一般都是手握军权的人,现在这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那儿摇旗呐喊,这是要看戏吗?
翁同龢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但是怎么打,翁同龢表示:这我管不着,这是你李鸿章这种带兵的人该做的事情。
好家伙,言之凿凿之下,居然是这种混账言论。难怪光绪帝在战后恨透了翁同龢,纸上谈兵之人不算可恨,可恨的是这种纸上谈战略,却又不管事儿的人。
总结: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甲午战争战败了,光绪帝哭成了个泪人,这个时候翁同龢还不忘落井下石,强调这事儿都是李鸿章的错,应该严惩。
气得光绪帝直接让他闭嘴了。谈到怎么跟日本议和的时候,李鸿章表示很为难地说:割地赔款,我看是避免不了的了!但若是要赔款,我看户部拿不出钱来啊!
这个时候翁同龢却拍着胸脯表示:只要不割地,钱的事情我们户部想办法努力解决!
好家伙,现在包括光绪在内都知道了,户部很有钱,巨额赔款都能筹措,可当初李鸿章要更新北洋水师的设备时,却分文没有。
别以为李鸿章就是什么好人,他不仅收取手下人的贿赂,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连列强的贿赂也照单全收。
在沙俄冬宫档案中就有这么一项记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密约》的第二天,李鸿章就得到了沙俄的承诺,只要中东铁路修筑好,那么沙俄就会打300万卢布作为回扣给李鸿章。这笔钱分三期打给李鸿章。
好家伙,只听说做采购的会有这种套路,原来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也能这么搞。难怪大家说“宰相合肥天下瘦”了。毕竟李鸿章经手的不平等条约,可是多达30多条哦!
至于“司农常熟世间荒”指的就是翁同龢了,大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副对子里,其实就是在嘲讽翁同龢跟李鸿章一样,虽说都是朝中重臣,却同时也都是祸国之辈。
参考资料:《清史稿》
两朝帝师,翁同龢德不配位,当年大火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把翁同龢和光绪帝的关系交代清楚了,光绪帝当翁同龢是尊敬的师傅,翁同龢却始终没能和光绪帝一条心,整个晚清政坛,翁同龢的为人可谓最受诟病。
咸丰六年(1856年),26岁的翁同龢殿试一甲一名,高中状元,至此进入仕途,他的一生在官场顺风顺水,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先被慈禧太后钦点为清穆宗同治皇帝的侍讲老师,光绪二年(1876年)充经筵讲官,为光绪皇帝授读,两朝帝师,德高望重。
翁同龢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因此官位也一再升迁,他早在光绪二年(1876年)入阁为光绪授读,与光绪帝结下了深厚的深厚的君臣、师徒之谊,按理说,本应忠君体国,为皇帝分忧。但是随着光绪十年(1884年)他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行走,期间遭到曾国藩与李鸿章检举其兄不法之事,由此终身与李鸿章结下私怨,在他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刁难李鸿章和他苦心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
电视剧《走向共和》算是一部比较严谨、贴近历史的正剧,剧中光绪帝与翁同龢的关系就很值得探讨,一方面,光绪帝幼年从学于翁同龢,对这位饱学多闻的老师很尊敬,在众臣面前都亲切的叫他“翁师傅”,另一方面,光绪帝亲政后,决定效法西方,施行维新变化,很希望得到老师翁同龢的支持。凭心而论,翁同龢对于这些他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帝还是很有感情的,光绪帝也比较依赖他,因此,翁同龢的态度对于光绪帝来说是很重要的。
翁同龢是南派清流之首,又因为两朝帝师的尊贵身份,因此在朝中很有威望,翁同龢坚决主张抵抗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吞并朝鲜,而清朝却坐视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翁同龢因此极力抨击、斥责当时负责对朝军务的李鸿章“避战自保”。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身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又因为与李鸿章久有嫌隙,被人怀疑故意掐断了
北洋舰队的粮饷与军火,《走向共和》这部剧里就有李鸿章当着光绪帝的面斥责翁同龢身为户部尚书故意刁难北洋水师,不发一饷,导致向英法购买的军火迟迟未能运抵。当时就有一副讥讽对联描写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天下荒”,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前句指的自然是李鸿章,而后句“常熟”则指籍贯江苏常熟的帝师翁同龢。翁李二人因私怨而导致日后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当时英国人就建议清朝:“必添购快船两艘,方能备日制胜”,然而因翁同龢掌户部财政大权,拒不拨款不断拖延,致使两艘新舰为日本抢先购去,其中一艘名为“吉野号”的日舰,成为甲午战争中击沉中国舰队最多的船舰。
翁同龢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因此向他推荐了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康有为入京后,很快因其独到的对时政之看法得到光绪帝的赞赏和信任,翁同龢为了争宠,就又对自己推荐之人进行诋毁,说什么“人之心术,能否初终易辙,臣异未敢深知!”翁同龢此举实在是不高明,毕竟康有为是他举荐的,如今却进谗诋毁于他,这自然给光绪帝留下了出尔反尔的印象。另外翁同龢为人脾气比较暴躁,虽为光绪帝师傅,却对皇帝言语失礼,据时人记载称,一次与光绪争执,翁同龢竟持砚投光绪,虽未击中,但墨汁溅在光绪衣服上,此说虽属孤证,但翁的跋扈应属公开的秘密。
翁同龢以帝师自居,说话快人快语,完全不顾及后果,甚至敢于顶撞慈禧太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翁同龢在光绪帝面前告状说是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挪用了海军军费,才导致北洋水师多年未添寸舰,将污水泼到慈禧太后身上,此举又遭到了“后党”的忌恨,可以说翁同龢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和整个朝廷的对立面。到最后他在戊戌变法上面态度摇摆不定,光绪为坚定变法,在宫内训斥了他一番,接着保守派和改革派又轮番施压,翁同龢最终被革职回家。变法失败后,早已深恨翁同龢的慈禧太后本来想杀他,幸得荣禄说了一句“本朝还没有杀过帝师的先例”才作罢。
翁同龢被革职回乡时已经年近七十,纵横官场数十年,翁同龢带着无限的失意失落回到家乡。
光绪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病逝于家宅,享年七十五岁,因是戴罪之身,朝廷没有给他拨发丧葬费,而此时的光绪帝,也已经被幽禁瀛台多年。一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翁同龢才得到朝廷下诏平反,并官复原职,追谥文恭。
关于翁同龢和李鸿章互撕那挡子事,不是不拨款的原因。
翁同龢的父亲和哥哥都毁于李鸿章之手,所以翁师傅对李鸿章恨之入骨,作为帝师又是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自然有资本对抗李二先生。影视剧上说翁同龢不给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拨银子,导致北洋水师缺炮弹,故而战败。翁同龢死亡后大清没有拨丧葬费应该是另有原因。
热血青年载湉急于变法图强,翁同龢是光绪的帝师,自然为光绪遮风挡雨,以至于惹恼了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绕过大臣,而重用小臣,第一当然是康有为。不久。光绪皇帝又重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4个年轻小官,弄得满朝文武惶惶不安。光绪皇帝和康有为他们想在一夜之间使大清瞬间富强起来,简直是痴心妄想。慈禧太后一开始隐忍不发 ,借机发难。首先把翁同龢罢免,赶出政治圈。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智囊。一旦被罢免,光绪皇帝就失去了一个首席谋臣,一个中间桥梁,和一个翼护新党的家长。光绪皇帝完全被孤立!
慈禧太后不动声色布下陷阱,让光绪皇帝和康有为他们去胡闹几个月。等到天下共愤,太后振振有词之时,只要她脸色一变,则跪在地上颤抖的面无人色的万岁爷就知道大事已去。
翁同龢是1898年6月15日归乡,1904年死亡。光绪在1898年变法失败之后就被慈禧太后软禁,自身难保。已经失去了一切权力,又怎么能拿出钱来给他的老师送葬呢?
翁同龢被开缺回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慈禧太后保护年迈帝师的一个方法。要是变法失败后捉拿翁同龢,你让天下人怎么看?连皇帝的老师都不放过,皇家的威严何在?皇家的脸面何在?翁同龢能够全身而退,朝廷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照顾了。至于拨款之事,那就算了吧。
软禁中的光绪皇帝哪有时间?哪有精力?哪有心情?去恨他的恩师翁同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