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小时候放了寒假,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去田野里挖鼠洞了,因为在秋天,老鼠囤了大量的食物,到了冬季,食物匮乏时,它们主要以鼠洞里的粮食为食。
在田里,鼠洞往往在田埂上,洞口有一些干枯的杂草作为遮挡,如果你发现一个洞口有一些新鲜的土,那里面一准有大量的粮食。记得有一次,我跟表哥在花生地的田埂上找到了一个明目张胆的鼠洞,我们俩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挖开,深度大约有1米多,鼠洞里鼠道错综复杂,挖开后,我俩竟然从里面挖出了十几斤的花生。
除了花生地里,玉米地、大豆地里也是老鼠洞泛滥的地方,一个寒假我跟表哥挖的粮食,至少有满满的两三推车。当然,在以前缺衣少穿的年代,这些粮食经过清洗加工后就被吃掉了。
不过,在收缴了“战利品”回村之后,遇到一些老人,他们会说:挖空了老鼠过冬的粮食,它们是会上吊自杀的。听到这个说法,我不禁想笑,因为,虽然上吊自杀的老鼠确实存在,但是起码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挖空了老鼠过冬的粮食,老鼠会上吊吗?
老鼠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群居动物,因为在食物匮乏的冬季,老鼠需要屯粮,这是它们一家几口甚至是十几口一冬天的口粮,但是这些粮食也是我们辛苦种的,所以挖鼠洞粮食在我看来就是从小偷家把他偷的东西光明正大的拿回来。
由于小时候挖的鼠洞很多,而且在寒假里几乎天天都去,所以我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老鼠被挖空了粮食是不会上吊自杀的。
只不过,我们确实能够在一些挖开的鼠洞旁边的一些植物上能看到老鼠挂在上面的尸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老鼠是人为挂上去的,因为我就这么干过,所以当听到老人说老鼠会上吊时,我才想笑。在挖鼠洞时,通常老鼠都是在里面的,挖得越深,老鼠出来的几率越大,此时,看准老鼠一铁锹拍上去,它就挂了。
之后,会把它在附近找一棵小树或者是植株较高的植物挂在上面,以免它们假死,其实不仅仅是我和表哥,我看到其他许多去田里挖鼠洞的小伙伴都会这么做,毕竟留下它们,明年田埂上或者田里就会多许多的鼠洞,到时候粮食真的能肉眼可见的减产。
因此,老鼠上吊一般情况下,都是人为的,而不是老鼠自己跑上去的。
如果不拍死老鼠,没有了粮食的老鼠会怎么样?
鼠洞的结构非常的复杂,首先,冬季老鼠的洞在田埂或者山坡上,它的洞口很小,大约有3-5厘米左右,洞口有一个平行的通道大约10厘米,然后洞会近乎垂直的向下,大约在离洞口50厘米左右,就会分出许多小的通道,这些通道除了一条通往休息的地方、一条通往排泄的地方和一条通往盲洞(表面上是个堵死的洞,实际上与外界相通,只是被松软的土覆盖)外,其他的通道在冬季都被粮食占据着。
当遇到危险,洞里又没有小老鼠时,成年老鼠就会从盲洞逃走,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
但是,逃生后的老鼠基本上也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老鼠必须要找一个避寒之所,而且没有了食物,在田野里也找不到食物的前提下,它必须要进入其他老鼠的洞里,此时必然会引起一场大战。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或者听过“老鼠乌托邦”的实验,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博士做过的一个关于老鼠内卷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为“黑暗实验”。
卡尔霍恩博士为4公4母8只老鼠建造了一个适合居住,但无法出去的“乌托邦”,里面有足够的食物,在实验的过程中,这8只老鼠以每55天翻一倍的速度繁殖着,但是这种数量增加到了第315天开始有了变化,因为从这天开始,老鼠数量增加一倍竟然需要145天,比以前慢了约3倍,原因就是里面的母鼠开始了厮杀,尤其是母鼠看到有其他老鼠来到自己领地时。
最终,在实验进行到920天时,这些老鼠没有了繁殖行为,并且于第1588天所有的老鼠死亡。这个实验其实是在影射人类,因为人类在地球上就相当于老鼠在“乌托邦”里,不断地繁殖,人口的膨胀,其实是一种“自我毁灭”行为。
当然,这个结果与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其中老鼠的内斗开始,就是因为数量膨胀后,食物得不到满足导致的。这个就与我们今天聊的问题有关了,因为老鼠屯粮也是全家一冬天的口粮,也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此时如果再加入两只成年老鼠(夫妇),显然食物是不够的。
所以逃出去的老鼠,即使找到另外一个鼠洞也会被赶走,最后活活的饿死,而不是上吊而死。
真的有老鼠会因为粮食被偷而上吊自杀吗?
据说在巴西亚马逊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南美山鼠,它们一到秋季就会成群结队地去到人类的居住区或者农田里搬运粮食,放到自己的鼠洞里。一些巴西的小孩也会去寻找它们的洞,挖开取走粮食。
此时的老鼠看到这样的景象会先围着被挖开的洞穴转圈,一边跑一边吱吱的乱叫,最后气急了的老鼠会找到一棵小树,爬上去,找分叉的树枝将脖子挂上去,两腿一蹬,活活的吊死。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传说,不过对于这个传说我个人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南美没有一种老鼠叫南美山鼠,而且亚马逊雨林平坦,哪里来的下山这一说,况且南美亚马逊雨林是热带雨林,这里压根就没有冬天,食物在一年四季都很充沛,老鼠也不需要存粮。
最后
老鼠洞的里的存粮被挖空了,它们确实会死,因为有屯粮习惯的老鼠都生活在有寒冷冬季的地区,没有食物就只能活活饿死。但是,它们绝不是上吊而死的,我们偶尔看到老鼠挂在野外的树枝上,其实是人为的。
至于南美上吊鼠的说法,显然也是民科搞的博人眼球的段子,可信度非常的低。
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是不会自杀的——它可能会饿死,可能会病死,但绝不会自杀!
没了粮食,它们就去寻找其他可以解飢的食物。有一次,在冰天雪地的郊外,我曾亲眼看见一只老鼠,它正在嗑苍耳——就像人在嗑瓜子一样,不一会儿,它的下巴底下就出现一小堆苍耳的外壳。我非常惊讶,就折了一株苍耳慢慢地递过去,这只老鼠并没有逃跑,而是欣然接受我的馈赠,慢条斯理地继续嗑起来。。。[可爱]
我捡起一粒苍耳,试图学老鼠那样嗑,结果把苍耳咬扁了,也没嗑出里面的仁儿。我回到家,用钳子夹,也没成功——最后喟然长叹:“呜呼!万物之灵,竟不如区区鼠辈。”[捂脸]
我们千万不要小觑老鼠——据说,如果地球发生什么生态灾难,最后剩下的哺乳动物,可能只有老鼠!可见它们的生命力多强大呀。
老鼠连浑身是刺的苍耳都可以充饥,还有什么不能吃呢?说它们无粮会自杀,不过是人类的瞎猜罢了。[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老鼠自杀还真遇到过一次!要不看到这篇文章我还不太肯定,现在有点相信我所见到的了!
事情这样的,宿舍进了二只老鼠,半夜三更在宿舍中打闹把我吵醒!开灯起来看到是两只小老鼠,正一脸惊呆的看着我!我拿凉衣架去打,打又打不到!刚睡下不久又来吱叫打闹!恨得我牙痒痒的巴不得一棒打为肉酱!打又打不了赶又赶不走!这样一晚上就不用睡了!连续几个晚上都是如此!搞得我几个晚上觉都睡不好!
不能忍了!下定决心的我一大早去买了贴粘鼠胶回来,当天晚上就粘住了一只,我听到老鼠叫起来查看,粘住的那只还没死在粘鼠胶中一起一伏的喘气!于是我就不理它回床睡觉!
刚睡不久就听到好像老鼠咬门声!我宿舍是古老的木板门,门下还有一个小洞,老鼠钻不进来看。我开灯起床查看又没了声音,应该是老鼠在外面抓门咬洞吧?我没开门看,于是回床关灯睡觉。
第二天早上我拿着粘死的老鼠出门,看到门下破洞那地上有一堆细碎的木屑,应该是老鼠抓咬出来的!一转身一抬头!发现门口阳台水泥护拦上躺着一只死了的老鼠!
我一下呆住了!不会吧?我仔细查看护拦上的死老鼠,没半点伤痕,示威般四肢向上死不瞑目!正对我宿舍门口!死因不明!结合门下那一堆木屑,我得出一个可悲可泣的结论,这对老鼠是一对情侣,给粘住了一只,另一只想回来救它或陪它,于是咬门洞,后来感知给粘住的那只情侣死了,另一只悲愤欲绝不知用什么办法自杀在我宿舍门口?
我默默将二只死老鼠卷在粘鼠胶上让它们聚在一起扔进垃圾桶,下辈子投胎做鸳鸯吧!国家保护动物!原你们做一对快快乐乐过一生!
老鼠真的会自杀,我们小的时候,去挖老鼠洞,把老鼠存粮挖了,老鼠一看口粮没了,就爬到篦麻竿子上去,篦麻竿子有叉,整好老鼠脖子卡在篦麻叉子上,像上吊一样,自杀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哈欠][哈欠][哈欠][哈欠][哈欠]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会用什么方式自杀?
你说老鼠洞被人挖了,失去了存粮,老鼠会自杀,这个概念在我们南方人的印象中根本就没有,因为,南方的冬天不是太冷,天寒地冻的日子很短暂,老鼠们的窝窝就算被人掏了,存粮没有了,它们仍然可以找到维持生存下去的食物,它们只会更加努力的去谋生,而不会自暴自弃的选择去自杀,你说老鼠会自杀,南方人都不会相信,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常识,没有谁见过这种情况。
但是,你没见过的事情并不代表就真的没有,只能说明你的见识还不够。
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真的会去自杀的。
我曾经听一个东北老人讲了一个故事,听了之后感到非常震撼!
老人说:“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玩,在地里看见一只老鼠一溜烟的躲进洞里去了,几个调皮的男孩子拿来工具沿着洞口,把老鼠的洞穴给挖了。
没想到老鼠这东西还很会过日子的,他的洞穴设计的很是科学,那里面有卧室,有粮仓,还有卫生间,卧室里干干净净的,铺着柔软的干草,粮仓里储存着很多东西,有菜叶、谷子,葵花籽(都剥了壳),还有少量的松子,一样一样的码的整整齐齐的……
小男孩们很调皮,挖到这些战利品之后,能吃的都装进口袋,不能吃的也给弄撒了,老鼠们四处逃窜,看见自己辛辛苦苦存储的粮食都没有了,心急如焚,非常绝望……
东北的冬天不比南方,那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冰冻三尺,河面上都能跑马车,野外根本就找不到食物了,此时,孩子们挖了老鼠洞,拿走了老鼠准备了很长时间用来过冬的口粮,老鼠们那是没法活下去了,绝望的老鼠选择了自杀!”
听到这里,我心中酸酸的很不是滋味,我问:“老鼠还知道自杀吗?它如何操作?”,老人继续说道:“老鼠爬到树上,把头卡在树杈上身体悬空上吊自杀,男孩子们看见老鼠这样子,就去把它们从树上取下来,然而,取下来也没用,老鼠们又爬上去了,一定要死,因为,它们知道,在这漫长的冬天里,没有食物了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第一次听到这么悲壮的故事,我真的被震撼到了!
这就叫“万物皆有灵”,就算是一只小小的老鼠也有危机意识,也会绝望,会自杀,所以,中国的古人提倡“与万物共生”的理念,对于世间万物都要心存仁慈,与之共生,不要赶尽杀绝。
延伸到大自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与万物和平共生、才能天长地久的在这地球上生活下去。
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老鼠洞里的粮食被挖了,老鼠是用什么方法自杀的了。
大家记得《旅鼠之谜》这篇课文吗?课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北极旅鼠“集体跳海寻短见”的故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
小时候,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遇见老鼠窝都会把它挖个底朝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截取老鼠的家产,甚至一些孩子还专门以此为职业,一个冬天从老鼠洞里截获的粮食少说也有上百斤,这些粮食能从大人们手里换到不少零花钱呢!
如果遇到花生、干果等高价值的东西,那可以说算是意外之喜了,不把方圆几十米之内的老鼠窝翻个底朝天那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把老鼠过冬的粮食给全部搜刮干净,此时的老鼠会将是一个什么心态呢?
是继续去寻找食物储存?
还是看着自己几个月的心血毁于一旦,而气得“寻短见”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文已经给出了解释,选自人教版《旅鼠之谜》八年级课文中,就详细说明了旅鼠的生存状态,以及为什么旅鼠会集体“跳海”的行为。
旅鼠与我们常见的家鼠、田鼠区别不大,都是鼠类大家族里面的一员,这个家族里大部分群类有一种天赋技能——繁殖速度极快,繁殖是鼠类家族几万年来生存繁衍下去主要依托。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繁殖问题也成为了老鼠家族的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你有没有计算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对健康的老鼠一年之内可繁殖多少后代?
就以《旅鼠之谜》这片课文为例。
旅鼠的性成熟时间为20天—30天,每一对公母旅鼠在一年中可生育5胎至7胎,每一胎的数量为8只至12只,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据,就是一年中一对健康的旅鼠(公母)最多可以产下84只后代(或许还不止),可你以为这就是极限了吗?
第一对旅鼠产下的第一台后代可在一个月之内再次达到繁殖条件,也就是说第一代旅鼠与第三代旅鼠之间的时间差会在两个月之内出现,第二代旅鼠产出的第三代旅鼠又会在一个月之内达到繁殖条件,如此类推我们可得到一个数据结构。
第一代旅鼠在一年之内可生产七胎,第二代旅鼠可生育六胎,第三代旅鼠可生育五胎……第七代旅鼠是第一代旅鼠的最后一批后代,它们依旧可在生育一胎。
以第一代旅鼠第一胎十二只后代为例,第二代旅鼠我们假设存在“六对”,那么第二代旅鼠的第一胎后代可达到72只,以一年六胎计算,那么第二代旅鼠的总数可达到432只。
这第二代旅鼠的432只如果公母依旧对半繁殖,那么这第三代后旅鼠数量可达到2160只,如此繁殖下去,第三代旅鼠的第二胎到第五胎呢?数量又会增加到多少?
如此递增下去,旅鼠的数量将会达到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数量,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递增数列,有科学家曾经计算过,一对健康的旅鼠在一年的共7代可繁殖近百万的后代,数量之多让人目瞪口呆。
注:以上数据推算是建立在旅鼠食物充足的前提下,只要食物充足且环境安定,旅鼠的繁殖不会停止,这是一个“数列递增”问题,递增速度非常的快,且越到后面递增数字就越庞大,能够与老鼠繁殖媲美的哺乳动物,估计也就兔子能够一较高下了吧!
如果大家不知道数列递增的“恐怖”,可以先了解下面这个故事——“国王与棋盘”。
话说有那么一个国家,有一个能力非常出众的人立了大功,国王为了奖励他就让他随便提要求,在国王心里,这些要求无非就是金银财宝嘛!需要满足那还不简单?
可这个提要求的人有些出乎国王的预料,他不要金银财宝,也不要名声地位,只需要国王答应他一个要求。
这人拿出一个六十四格的棋盘,说国王第一天在第一格棋盘上放一粒粮食,第二天放两粒,每一次递增都是前一个数的倍数,如此类推就行,一开始国王也没想太多,这要求还不简单吗?一个小小的棋盘能够放多少粮食?
但结果出乎国王的预料,棋盘上的棋格还没有放到半数,整个王国的粮食几乎都搬空了。
如此递增:1—2—4—6—8—16—32—64—128……,
数列只会越来越大,别看不起前面的小数,当递增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别看只是倍数,这也是你难以承受的。
别说是64格棋盘,就是30格也完成不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如此存工资,第一天就一块钱,或者一分钱也行。
而旅鼠的繁殖递增更夸张,如下列自增模式:
2只—84只—432只—1512只—6480只
—25920只—93312只
—279936只—986524只。
以上分别对应第一代旅鼠生育七胎之后从第二代到第八代的繁殖数列(此数列由于固定公式推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旅鼠健康繁殖是有可能达到这个阶层的。
可能有人就会想了,既然旅鼠繁殖速度如此之快,那岂不是很快就占据了大块地盘?吃光了所占区域的各种食物,这样还有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吗?
如果你这样想,那可就错了。
旅鼠的繁殖速度虽然很快,但它达到一个数量临界点时,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系统就发挥作用了。
生态平衡的自然选择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旅鼠会毫无节制的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可当一个区域内的旅鼠数量达到一个密度上限后,这些旅鼠会突然改变胆小的性格,它们会跑出巢穴,不在进行繁殖,会成群结队的攻击其他动物,甚至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一些旅鼠的毛发会从灰黑逐渐转化成为鲜红色。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旅鼠这一不寻常的举动成为了动物界研究的未解之谜,旅鼠除了这些变化之外,旅鼠会逐渐汇聚成众,它们仿佛有命令指引似的,成群结队的旅鼠会寻找各种山崖、湖泊集体跳下,前赴后继、连绵不绝,就算遇到大海也是一样,它们依旧往前走,哪怕消失在茫茫海洋之中。
旅鼠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举动呢?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这是大自然的生态调解的结果。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旅鼠的数量会在短时间之内暴增,可食物的数量并非无限的,它始终有一个承受临界点,当一个区域内的食物没办法满足族群的扩大需求,甚至还会引发族群的灭绝,这个时候生态平衡的自然调解就出现了。
旅鼠先是以不吃食物减少族群数量,当这个办法效果不怎么好时,旅鼠会对周围的动物发起进攻,以这种“攻击损耗”方式来减员。
当这些都没办法取得显著成效时,旅鼠的外表特征会发生改变,从以前的灰黑伪装变得更加的鲜艳夺目,它们的目的就是吸引向北极狐狸、海鸥、猫头鹰、北极熊这种猎食者的注意,想要以天敌的攻击来减少日益增长的族群数量。
可这些手段在面对以百万繁殖为基数的旅鼠数量时依旧杯水车薪,旅鼠不得已,只能通过“集体跳海”的模式来削减数量,有人说这是旅鼠为了生存而进行迁徙,迁徙途中遇见海洋而已,但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旅鼠每一次的大规模“移动方向”都是奔着海洋去的,这并非简单的迁徙。
如果真的是寻找新的生存之地,那为何旅鼠在遇到海洋之后还“不回头”呢?
所以!一切的根源在于“食物”,当旅鼠数量足够多时,大自然的干预会让旅鼠数量削减,以达到生态链的平衡,当旅鼠的数量得到控制时,所栖息的环境内食物自然不用担心不够吃了。
通过北极旅鼠的故事,我们就可分析鼠类家族的其他族群,刻在基因里的“生存之道”是没办法更改的,我们小时候遇见的田鼠、家鼠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把老鼠过冬的粮食都给拿走了,这些老鼠会“寻短见”吗?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小时候在田里挖出田鼠藏的粮食之后,在这不久就会发现田地里有田鼠的尸体,难道这是田鼠回来看到家里粮食没了气得“寻短见”?
其实并非如此,这些看似“寻短见”的田鼠其实都是饿死的而已。
冬天食物短缺,田鼠在巢穴里藏这些粮食本来就是为了渡过漫长的冬天,当食物突然“消失”不见后,田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是怎么消失不见的,对于它来说只是吃的东西没有了。
如果田鼠不能及时找到果腹的粮食,那么等待它的只有饿死一途。
对于田鼠来说人类就是它们的天敌之一,就算人类没有搜刮它们的粮食,这些粮食也会因为贮藏不善而腐烂,亦或者被其他动物偷食,居住在底下巢穴里的,可不仅仅只是田鼠而已。
以小见大,田鼠的食物短缺也与旅鼠类似,旅鼠是因为数量暴增而食物短缺,不得已以各种方式控制族群数量,而田鼠是因为食物被人类拿走,虽然数量没有增加,但食物是实实在在的缺少了的。
在田鼠数量不变,食物又急剧下降的情况下,这等同于食物不变、族群数量增加的旅鼠。
同样都是因为“食物短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鼠类为了保障族群的延续,会逃淘汰一些老鼠。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自我削减”情况,向田鼠这种小范围的食物短缺,影响范围也就方圆百米的位置,自然不会发展到想旅鼠一样的情况。
最后: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掏空它们的粮食储存,老鼠是不会主动“自我解决”的,对于它们来说就是食物短缺,在没寻到新的食物补充的情况下,田鼠大概率会饿死,也会因为争夺食物受伤而亡。
漫长的冬天对于人类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寿命极短的老鼠来说,几个月或许就是它一生的时光。
《旅鼠之谜》这片文章以“繁殖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浅入深地让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生态链的平衡点是多么的重要。
田鼠也是如此,当食物短缺时,有必要的控制繁殖速度,亦或者因为食物而发生的减员,是鼠类家族延续下去的必要条件,以极少的数量保留基因传承,当食物充足时,繁殖速度又会这一次提升。
或许这就是鼠类家族在几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种族不会灭绝而进化出的一种优势吧!
传言朱元璋因为挖鼠洞,发明了腊八粥。
小时候,朱元璋给主人家干活,因为把牛的腿弄断了,被主人家罚,不准吃饭。在饿得头晕眼花之时,偶然发现了房间里的鼠洞,挖啊挖,居然挖到了老鼠的粮仓,最后用老鼠的这些粮食煮了一锅粥,才活了下来。
因为吃的当天就是腊八,后来朱元璋给这碗粥取名腊八粥。
我小时候也是非常顽皮的,在田埂上用泥巴给青蛙做密不透风的“房子”,在家里把玩出生不久全身还是透明的老鼠幼崽,挖鼠洞更是常常干的事情。
那时候挖鼠洞,不是为了一口吃的,就是觉得好玩,主要是想抓住老鼠,也从来没有想过拿走老鼠的粮食,老鼠会有怎样的后果。
有时,在炫耀战利品的时候,会被老人说几句:“拿走它们的粮食,老鼠是会死的,而且是爬上树枝,自己把自己挂在树杈上。”
当时还半信半疑,因为没有亲眼见到也就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想,“拿走老鼠的粮食,老鼠会自杀”这个说法,还是很离谱的。
旅鼠跳海
首先,老鼠不会自杀;
动物自杀,在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
1845年就有新闻报道,有一只纽芬兰犬企图将自己溺死在水里。为了达到目的,它投入水里后,没有任何挣扎。这样的行为被主人制止过多次,每当被救起后,它依然会这么做,直到“如愿以偿”,它被自己溺水死亡;
大敌当前,如果打不过,桑氏平头蚁会“自爆”,杀死敌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死亡。
像这样动物死亡的案例有很多,然而,大多数科学家依然认为,只有像人类这样拥有更高认知能力的个体,才能领会自我、死亡、未来等概念,动物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被感染的蜗牛
那些所谓的动物“自杀死亡”事件,并不是真正的自杀行为,因为死亡不是它们的最终目的,它们不是为了死亡而死亡,而是在某些因素影响下,间接导致死亡,死亡只是动物行为的附加结果之一。
例如纽芬兰犬出现投水行为,可能是在抑郁或者悲伤等压力影响下,行为异常,在水里无法自救,而溺亡;桑氏平头蚁会自爆,是为保卫整个蚂蚁家族,死亡是附加的结果。
除了这两点理由,动物还会因为寄生虫而“自杀”。
被双盘吸虫寄生的蜗牛,会变得格外活跃招摇,一点也不怕鸟类捕食,寄生虫还会将蜗牛触角变得异常显眼,主动吸引鸟类注意,根本目的是为了让鸟吃掉自己,好完成寄生虫的传播。
储存的粮食
为什么会看到老鼠在粮仓边上死亡?
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种可能:
1、饿死;
鼠,一般是指啮齿目下鼠科的动物,约有500多种。
鼠科家族,大多数成员是不冬眠的,我们口中的老鼠田鼠就是不冬眠的鼠类,但为了应对寒冷的天气,它们会储存粮食。
村里的老人曾开玩笑说:“田鼠储存的粮食很多,以前都是带着麻袋去装的,3个田鼠窝掏出来的粮食够一家七口吃几天的,但有时候掏太多了,是会被长辈骂的,觉得掏太多了老鼠没法过冬会饿死,还让我还一些给老鼠。”
大部分老鼠,不像松鼠会在多个地方藏粮食,它们的粮仓只有一个,如果将老鼠的储备粮拿走,它们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2、“气死”;
很多人都觉得老鼠气性很大,一旦发现食物没了,会被气死。
我认为,用“气死”还是太拟人化了不合适,“抑郁”比较贴切。
科学家认为,老鼠也会得“抑郁症”。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本身食物就匮乏,自己辛辛苦苦攒的粮食又被偷了,老鼠又冷又饿。
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也会抑郁,导致行为出现异常,此时老鼠很有可能主动“绝食”,在自己的窝附近一动不动,也不找食物,直至把自己饿死。
3、疾病
我原先养过一只老鼠,印象最深的是,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宠物鼠就突然死亡了,可以说是猝死,至今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
查过资料后发现,宠物鼠的“猝死”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深究其原因,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简单,死亡并不是突如其来。
事实上,大部分老鼠都会被疾病缠身,只是老鼠作为食物链比较底层的动物,即使生病了,也会很好地隐藏疾病症状,也就是说,老鼠生病了,我们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宠物鼠受到精心照顾,“猝死”情况尚且普遍发生,更何况野外的老鼠,面临的困难更多,几乎没有自然死亡的可能。身体比较弱的老鼠,在没有食物的双层打击下,突然死在洞口,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4、人为
那些看起来老鼠像是“自己把自己挂在树杈”上的自杀行为,我相信,都是人为造成的。
小时候,小伙伴们捉弄老鼠的方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用绳子绑起来也是常有的事儿,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残忍的。
最后
其实,动物有很多事情,都是人们自己臆想出来的。
就拿旅鼠跳海自杀来说吧,数量太多,资源有限,为了让后代能更好地生活,一部分旅鼠自愿牺牲自己,集体跳入海里自杀。
人们感叹旅鼠的勇敢和义无反顾,就是臆想出来的。
事实上,旅鼠会游泳,跳入海中是为了迁徙到别处,也谈不上“自杀”。
同样,老鼠,失去储存的粮食,会饿死,会冻死,会生病死亡,会被人类伤害,但不会把“自己吊死”。
老鼠自杀还是第一次听到的新鲜事!南方的老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至于冻死或饿死,都会有生存的机会和能力。至于北方的老鼠,由于失去了食物和居住的地方,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走投无路,必死无疑”!老鼠会自杀,选择什么方式自杀完全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