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军舰上的大炮厉害还是陆军的大炮厉害?为什么?
这件事毫无悬念,在大部分情况下,即便是相同的口径,军舰上的舰炮也可以甩陆军火炮几条街。
先来一炮吓唬下大家:
这并不是一个动图在循环播放开一炮的场景,注意甲板上抛出的炮弹壳,就会发现这门海军炮的射速之高了。
海军和空军区别于陆军是先进的军种,其特征就是海军和空军的士兵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靠按下按钮来歼灭敌人了。
对比海军开炮,陆军开炮和大清朝的时候区别就不大了。
看上面的动图,这是1903年的克努伯75mm炮。现代士兵的动作和炮的状况是不是都很“传统(古老)”?
海军炮、陆军炮的评价体系其实是不一样的,两者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我们看到一门155mm的重炮,在口径之外首先就会第一个想到这门炮的重量。
例如很经典的M114 155mm榴弹炮它的重量是5.6吨,只需要11个人就能带着在各种地形上跑起来。
装有更长炮管有更大射程的155mm M1918MII炮则重量达到了13吨。开炮前需要卸掉后轮,移动的时候装上后轮用车拉着跑。
更高级别的M1 155炮,则是带有6个轮子13.8吨的大家伙了。
为啥炮都这么重呢?主要是重炮需要制退。用重量来抵消掉开跑的时候巨大的后坐力。否则就成了这样的东西:
打一炮就要校准一次,并且火炮大部分能量消耗在让炮跳起来上面了,射程也很难保证。于是重就成了炮的一个永恒主题。
但除了要塞炮之外,大部分的陆军炮还是要跟着陆军不断地转移阵地的。这时候重又成了一个让炮兵头疼的问题。
世界上有很重很重的陆军炮,重到,如果想转移炮位,需要修一条铁路。
这东西是真的好,好到了一炮定乾坤,可以只需要一炮就决定一场战斗的胜利。但也的确让人发愁,有那些修铁路的时间,一场战役都可能打完了。所以说这种大炮在战场上并没有机动性。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不研制了。
上面说的就是古斯塔夫火炮,本身重量达到了1350吨,口径800毫米,一枚炮弹的重量为7.1吨,开一炮的时间需要准备45分钟。伺候这门炮需要2500名士兵。其中一大部分是来铺铁路的。
珍贵的开炮视频有两段,大家可以看看体会体会:
所以说大炮的重量是炮兵看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让火炮更具有威力,也阻碍火炮在战场上移动。
由于船的先天优势,海军炮对于重量并不敏感,炮再重只要不把船弄沉了,依旧是可以拉着满世界跑的。
所以类似于极限的古斯塔夫炮的1350吨,对于舰炮来说就是毛毛雨了。
例如衣阿华级战列舰,它的三联装炮塔重量达到了3320吨,炮塔中的一门炮重量就达到了121吨。
这个重量在陆军炮兵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为了防止敌方舰炮击毁自己的炮塔以及阿华级的炮塔装备了厚达半米的装甲。除去这些额外的结构这门炮的重量也是客观的。
于是虱子多了不愁,再加一些重量也无所谓了。
这门炮就已经借助机械的力量搞成了接近于全自动操作的模式,射速也大为提高,一分钟可以打两发炮弹。
在美军的战列舰上一口气装三个炮塔,他们还计划着建造蒙大拿级战列舰,要弄四个炮塔。
406mm的三联装炮还不是极限,还有460mm的大和级压着美军的衣阿华呢,其实大和也不是终点,日本在二战末期也在搞超大和——舰炮口径510mm。
如果不是二战航空母舰将战列舰“截了个胡”,现在还不知道战列舰会发展出多大口径的火炮的。陆地上800mm炮绝对不是尽头。
当然了,即便是在相同口径下,舰炮也有自己的优势,并不怕重,所以各种buff就可以无限的加到舰炮上。自动装弹机、水冷装置都已经在舰炮上普及了,舰炮就有了更高的效率,也就有了开头吓唬大家的开炮姿势。
火炮究其根本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能向目标投射出多少弹药,以目前舰炮的射速来说,陆军火炮完全无法匹敌。
从各方面数据对比来看,还是陆军(陆上)火炮的威力大于海军舰炮,比如说:目前世界上进行过实战的最大口径火炮就是图片上的“克虏伯800毫米列车炮”,它一共有两门:一门叫“古斯塔夫”,另一门叫“多拉”,其中“古斯塔夫800巨炮”参加过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战役期间一共发射了48枚巨弹,摧毁了苏军大片的永备性工事,为德国最后攻占塞瓦斯托波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克虏伯800毫米列车炮使用的炮弹有两种,一种是重7.1吨的穿甲弹,另一种是4.8吨的高爆弹,其中7.1吨穿甲弹可形成4个美式橄榄球场那么大的弹坑,“塞港战役”就是由它击穿苏军设在地下30米的弹药库,在弹药被引爆之后,守卫的苏军才投降的,随后“斯大林”、“西伯利亚”、“高尔基”...等要塞群的核心工事也被“古斯塔夫800”和“卡尔600”巨炮一一摧毁。
那么800毫米炮弹直观的威力有多大呢?这张图片里被摧毁的战列舰舰炮,就是表现出了800毫米炮弹的巨大威力,苏军战前将战列舰上305毫米主炮拆下部署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制高点,并且构筑了5米厚钢筋混凝土的地下设备库,但这么厚的坚固建筑被800毫米炮弹一炮就摧毁了!可见800毫米炮弹骇人的巨大威力。
参加“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另外一型大炮是图片上的“卡尔600臼炮”,它属于迫击炮的一种,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自行火炮(迫击炮),它也是使用两种炮弹,一种是2.2吨的重弹,另一种是1.575吨的轻弹,这两种弹装药都在200公斤,威力也非常巨大!“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期间德军800毫米列车炮轰击苏军的核心阵地,600毫米臼轰击次一级的主阵地工事。
其实“卡尔600臼炮”参加的战役次数要比“古斯塔夫800列车炮”多一些,毕竟是自行火炮机动能力更强,图片上是“卡尔600”参加了镇压“华沙起义”时的情景,仅一发1.5吨轻炮弹就轰塌了一栋大楼,里面几百名起义战士全部牺牲,可见其威力之巨大。
粗略介绍最大威力的两型陆军炮之后,说一说参加了实战的最大口径海军炮,目前参加过实战的海军炮就是旧日本海军的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上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94式舰炮虽然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但它们没有摧毁过目标的纪录,主要原因是太平洋大海战是以舰载机为主的战争,战列舰对决和大口径舰炮直接炮击对方的次数很少,所以94式舰炮没有机会炮击美军战舰。
虽然说94式460毫米舰炮是参加过实战的最大口径舰炮,但是它是炮弹威力与“古斯塔夫800毫米
列车炮”和“卡尔600毫米臼炮”的炮弹威力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毕竟口径数据在哪呢,94式使用的“九一式”穿甲弹重1.46吨,装24公斤炸药,二战期间战列舰炮弹主要采用发射后巨大的初速和动能去撞击敌舰,而非采用爆破的方式,所以装炸药并不多。
衣阿华级战列舰MK7主炮的结构图,非常的复杂。
通过数据对比表明陆军炮的威力确实要比海军炮大了一些,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军舰建造的排水量再大它是的使用空间相对于陆地也很小,并且海军主炮的供弹、炮管旋转,俯仰机械、操纵设备都是一起安装在军舰上的,所以在安装舰炮的时候要考虑空间的问题,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安装更大口径的主炮,相反陆军炮没有舰炮那么一大堆复杂的机械装置,整体体积就会相应的小一些,口径也会更大一些,口径大当然威力也会更大。
但是到了现代在相同口径的条件下,舰炮
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射速要比陆军炮快了许多,图片上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的射速为48发/分钟,相当于一个6门59–1式130毫米加农炮连的一分钟射速,火力投送量非常的高!这得益于舰炮的送弹/杨弹、装填实现了机械化,并且炮管采用了水冷散热,它的射速必然很快,还有就是舰炮通常有火控雷达/光学瞄准器材控制,在打击精确度方面也要高于陆军炮,所以在相同口径的条件下舰炮要比陆军炮威力大,主要体现在火力密度和打击准确度方面。
总得来说,陆军炮和舰炮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在追求更大口径了,部队对于炮的要求,不像我们老百姓要求打的更远,威力更大,而是把精确度放在第一的位置!一门打击精度很高炮的威力,要大于一百门打击精度极差的炮,
1949年渡江战役时,发生的英舰伦敦号舰炮与解放军陆炮对射,伦敦号无大碍,但其舰炮却造成了解放军渡江部队202团252人伤亡,团长邓若波牺牲。
要论口径,最大的舰炮,日军大和号上的94式460毫米巨炮,在德军800毫米列车超级炮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前者的炮弹不过1.5吨,而后者发射的穿甲弹重达7.1吨,发射药都有2吨。
在实战中,800毫米列车炮“古斯塔夫”一炮7.1吨的炮弹,直接打穿苏军10米厚的混凝土防御工事,还把里面的弹药库引爆,连锁反应产生的剧烈爆炸竟把附近海湾里的一艘船给震沉!
这个问题要加上“同口径”才好比较,如果同口径大炮,一般军舰上的更厉害。
先说同口径,然后再比较一下实战中最大口径陆炮和最大口径舰炮的威力。
1、为什么同口径下舰炮更厉害呢?
首先射速上,舰炮碾压陆炮,大口径舰炮(130毫米左右以上)射速12~40发/分钟,中口径舰炮射速可以达到90~120发/分钟,小口径的达到3000~5000发/分钟,一些近防炮射速更是过万发/分钟,为什么呢?就是舰炮的炮管水冷系统和自动扬弹装填系统。
舰炮的供弹系统中,扬弹机可以把炮弹从弹药仓直接输送到发射系统的装填机中,这个是陆炮无法比拟的。
大家经常看到陆炮实弹的画面依旧是人工装填,一门陆炮要好几个士兵操作,而且即便陆炮实现了自动装填,这种射速炮管也受不了,估计打上一分钟炮管就发热报废了。
以舰艇上最常见的130毫米舰炮为例,苏联研制的AK-130型双管舰炮,双管最快射速80发/分钟,炮重35吨(不含弹药),加上底座总重94吨,一门炮全速射抵得上陆炮一个炮兵营的火力。
还有美国的MK45型127毫米舰炮,射速也达到20发/分钟,MK71型203毫米舰炮,射速也能达到12发/分钟。
发射速度最快的舰炮非近防炮莫属,以中国海军的1130近防炮为例,这款11管30毫米小口径转管式速射炮,最快射速11000发每分钟,每秒发射116发炮弹,远远超过一般重机枪的火力密度。
相比之下,陆炮的射速仅仅2~3发/分钟,人工装填和炮管冷却决定了陆炮的射速不可能有太大提高,现在一些实现了半自动装填的自行火炮,最快射速也不过7~8发/分钟。
其实舰炮比陆炮更厉害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后坐力位移,这是基于一种合理的推测,类似于枪械中,同样口径的子弹,重机枪发射出来的威力要大于步枪发射。一般陆炮无论是自行式还是牵引式的,炮弹发射时作为底座的支架和车辆都会后移不等的距离。
这种后移会造成炮弹动能的损失,出膛速度也降低,反观舰炮,固定在动辄几千上万吨排水量的舰体上,开炮时的后坐力造成支点的位移很小,所以炮弹的动能和初速度都很大,破坏力也更大。
2、最大口径陆炮和舰炮的威力对比。
目前为止历史上出现最大口径的陆炮是德军的800毫米列车巨炮,这个“巨”字绝对名副其实,可以用超级大炮来形容了,这种炮的炮管可以轻松爬进一个甚至两个瘦点的成年人,据说一个大个子士兵可以在里面蹲下。
这个1942年诞生于的克虏伯兵工厂的超级大炮,是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口径最大的大炮。
一共生产了两门,名字分别是“古斯塔夫”和“多拉”,前者是克虏伯创始人的名字,后者是大炮设计师穆拉妻子的名字。
全炮重量1350吨,在专用铁路线上行驶移动,炮身高12米,炮管长43米,发射的炮弹分别重达7.1吨(穿甲弹)和4.8吨(高爆弹),发射药重2吨左右,最大射程47公里。
据测试,其威力可以轻轻松松击穿30公里外850毫米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
在实战中,德军在1942年6月进攻塞瓦斯托波尔时,使用古斯塔夫巨炮摧毁了很多苏军堡垒和工事,威力最大的一炮发射的7.1吨的穿甲弹,把位于地下30米深,上面覆盖厚厚钢筋混凝土的苏军弹药库炸毁,其威力可见一斑,都赶上现在美军的GBU-28钻地弹了。
另一门多拉列车炮没有参加实战的记录。
反观海军巨炮,最大的要数日军大和级战列舰上的460毫米舰炮了,但它的炮弹才不到1.5吨,高爆型炮弹装药才59.5公斤,爆炸威力远远小于“古斯塔夫”。
结语:可以看出,同口径下,舰炮包括射程和威力都超过陆炮,但在实际应用上,实战陆炮的最大口径远远大于舰炮(460毫米),这时候,陆炮的威力就远超舰炮了。
以上原创回答,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
这要看怎么比了。如果你用陆军155mm火炮和海军35mm炮比,那根本就没法比。相同条件下,比如口径相同,那陆军火炮就是个渣渣。一看射速。以我军装备的130mm火炮为例,陆海都有装备。陆军130加农炮最大射速8发/分钟,但是持续射击的射速只有3-4发/分钟,再快,时间长点就会出事故,比如炸膛啥的。而海军052D舰上的单管130毫米舰炮,最大射速可达40发/分钟,加上海军舰炮特有的水冷却系统,火炮可以维持很高的射速。这完全受益于舰艇的自动输弹系统。而且射速快了,还不用担心炮弹储量的问题,因为舰艇设有专门的舰炮弹药库。在扬弹机的末端就是弹药库,这里储备了数百发炮弹。利用弹舱转弹装置就能集中把炮弹装填输送到炮位。国外军队情况也是一样。二看火控。陆军火炮由于是在地面使用,稳定性不成问题,打得准。而海军舰炮由于使用环境更恶劣,火控系统更复杂但同样精准。三看性能。陆军火炮执行的任务较为单子,要么是对地火力打击,要么是对空火力打击,各有分工。而海军舰炮火炮是高平两用,既可以对空,也可以对舰对陆。陆军高炮虽然也可以平射,但是口径普遍是中小口径,100mm大口径高炮已经淘汰。所以,通常海军舰炮要比陆军火炮性能更好。
形象的说法,如果把陆军大炮比喻成98K毛瑟步枪,那舰炮可就是M1伽兰德步枪;具体一点的说法,一门舰炮的火力超过陆军一个炮兵营。从多方面来比拼,舰炮都要比陆军大炮厉害。
以前的风帆木制战舰,就是把大炮安放在船舷边上,每隔一段距离安放一门,整齐划一,船够大的话,还分几层。后来铁甲舰取代了木制战船,大炮也从船舷边,安放到了甲板上,还配备了炮塔。
再后来就出现了自动装弹的舰炮,自动装弹机的出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射击的速度。舰炮和陆军火炮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说一门全自动舰炮的火力强度超过陆军火炮的一个营,那可是一点都不夸张。
一,舰炮的射速要快得多。
一般的榴弹炮达到6~8发每分钟已经是相当难得了,那需要士兵操作相当的熟练,配合也到位。饶是这样,也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士兵体力的下降,以及炮管的发热,射速就会慢下来。
德国制造的PZH2000自行榴弹炮,最快能在一分钟之内发射12发炮弹,或者以8发每分钟的射速匀速发射,该款榴弹炮成为了射速最快的陆军大口径火炮之一。
这款德国明星装备的装弹速度也算是相当快了,可比起舰炮的装填速度来,那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美制mk45型127mm舰炮,它是美国现役巡洋舰,驱逐舰通用的一款大口径舰炮。
它的最大射速达到了20发/分钟,这个射速在舰炮中算是慢的了。意大利奥托127mm舰炮,射速可达40发/分,我国的hpJ38型130mm舰炮,也能达到40发/分,还有一款双管舰炮,更是达到了80发/分。说一门舰炮抵得了一个陆军炮兵营,一点都不为过。
舰炮的射速高,得益于它全自动的装填系统,舰炮这一优势是陆军火炮无法比拟的。军舰的排水量动辄几千上万吨,一门127mm舰炮三四十吨,我国的130mm舰炮更是达到了50吨,这在几千上万吨体量的军舰面前也都是小儿科,不存在空间不足和载荷过重的问题。
陆军的火炮受制于桥梁道路的通过性,以及机动性的要求,它的体型跟吨位都有诸多限制。以155mm榴弹炮为例,牵引式的一般4~8吨,自走式的一般全重20~40吨。不论是牵引式还是自行式,都可以用普通公路来运输。
火炮设计要考虑到便于运输,还受制于空间和重量,自动装弹机都难以安装。采用人工装填也就成了主要的选择,也有极少数自动装弹的,也就算半自动的水平。
当然,也有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就研制了口径达800mm的超级列车炮,这家伙就是一个巨无霸,重达1300多吨,配备2000多名士兵,就只为了这一门炮。
这家伙太庞大了,全长42米,宽7米,要移动这个巨无霸,需要铺设复线铁轨,这种巨炮威力十分恐怖,但装弹,运输和射击就相当的麻烦。只建造了两门,二战以后,除了少数国家还保留有少数203mm口径的大炮外,各国陆军火炮的口径主流是155mm(美式)和152mm(苏式)。
二战时的舰炮口径,最大的是日本大和级的460mm口径,装备最多的是美国战列舰上的406mm口径。其中美国的406mm舰炮装备了13艘各型战列舰,每艘战列舰都配备有6~9门。
在陆地上操控一门巨炮显得相当的笨重,在战列舰上就容易多了,衣阿华级上的406mm巨炮重量也不轻,光三联装的炮台就重达3000多吨,一根炮管就重达上100吨。
德国的列车大炮配备了足足一个加强团,美国的406mm舰炮,虽说口径小了一倍,可操纵这门炮最少只需要77个人。相当于前者的一个零头,主要是战列舰上配备了很多的助力设备。
德国的列车大炮几乎是纯手工装填,在一张老照片里,装填7吨重的炮弹还要用到绞链,而装填406mm舰炮用上了传送带,相当于是半自动化,自然所需的人手就少得多。
论火力来讲,德国的列车大炮未必就赢得了美国406舰炮,前者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发射一枚炮弹,后者能达到一分钟发射两发!406舰炮的炮弹也不轻,一枚就重达1.2吨,论单位投送的弹药量,406舰炮更胜一筹。
二,舰炮的持续火力也要强很多。
舰炮的火力强过陆军的火炮,射速高是一个方面,能够长时间的维持高射速更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陆军火炮的持续力受到人体力的影响,一枚155榴弹炮重50kg,没点体力和耐力还真吃不消。而全自动舰炮,除非出现机械故障,基本上能达到匀速持续射击,而且基本不受人体力的限制,这是舰炮的一个大的优势。
一门舰炮会备弹400~600发,能够给舰炮全自动射击提供充足的弹药。陆军的榴弹炮,想储备如此多的弹药,必须要配备相当多的弹药补给车才行,在运输和储存弹药方面,军舰内部也方便得多。
这个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舰炮一般都配备有冷却设备,类似于马克沁机枪的水冷系统,这个才是舰炮能够持续高速射击的有力保证。否则的话,就算弹药堆成山,打不了多少发炮弹,炮管就会变热变软。
陆军的榴弹炮没有加装冷却设备,将直接影响到火炮的持续射击性,很多榴弹炮的最高射速也能达到6~8发/分,这样的打法顶多也就持续个二三分钟,装填速度就必须要降下来,所以一般榴弹炮的正常射速也就1~2发/分,比起舰炮随便30发/分的射速,差距太明显了。
三,舰炮的射程远。
各国舰炮的主要口径是127mm和130mm两种,各国陆军火炮的口径也是155mm和152mm两种,榴弹炮口径大,炮弹就重一些,相应的威力也大一些,在射程方面,二者发射普通弹药,差距不是很明显。
榴弹炮的射程也就30~40km左右,口径偏小的舰炮也能达到20~30km,主要得益于舰炮的长管比大,美国的127mm舰炮是54倍口径,我国的130mm舰炮更是达到了70倍口径。
相比较而言,陆军榴弹炮的长管比在40~54倍之间,发射常规弹药,二者的差距不是很明显。如果换上增程炮弹,那差距就有点大了。为了公平起见,就以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155mm舰炮和陆军的155mm大炮来做比较。
榴弹炮发射普通炮弹的射程是30~40km,发射增程炮弹能达到50~70km,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这款火炮系统,最远射程能够达到185km,那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结束语:
二战是大炮作为战争之神的巅峰时刻,各种口径的火炮,舰炮林林种种,像极了百花齐放。现在各国都只保留了1~2种口径的榴弹炮,舰炮也是如此,口径也都偏小。
时代变了,“口径即王道”的大炮巨舰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战时,一艘2000多吨级的驱逐舰,至少也配备了好几门主炮,现在哪怕是万吨大驱,基本上就只剩下舰艏的一根独苗了。不过也不要小看仅存的这门炮,它的火力完全可以抵得了陆军一个重炮营。
说到这,舰炮和陆军火炮哪个厉害?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同等口径下,舰炮无论是火力,射速,射程,还是精度,都比陆军火炮强。简单点来说,舰炮有质量上的优势,陆军火炮有数量上的优势,陆军的火炮一般一个炮群的方式作战。
火炮究竟怎样才算是“厉害”?按照以前的标准,哪个炮的爆炸威力大,哪个就算厉害。就比如其中一门炮能炸出3米的深坑,另一门炮能炸出6米的深坑,自然后者更厉害。我认为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
现代火炮的厉害之处应该在于:打的更远,打的更准,以前打击一个具体目标需要上100发炮弹狂轰滥炸,现在只需要一枚精确制导炮弹就解决了,这个就叫厉害;以前的大炮能有30公里射程就叫远程大炮,现在一发炮弹上100公里,已经算得上是一枚短程导弹了。
小编你问的这个问题是舰炮厉害还是陆军的火炮厉害,你问的是火炮的准确性吧?我是舰艇火炮兵,驱逐舰安装的130毫米的舰炮,和陆地火炮相比,应该是陆军火炮准确性高,为什么呢?舰艇一般是在运动实使火炮射击,舰艇本身就晃动,目标也在运动,从发现目标,接近目标,占领阵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取得好成绩很不容易,要全舰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与射击有关的部门的战位需要精密的挥算。陆炮是固定的,相对来说一般不会脱靶。当然还有风的影响,总之,命中目标不容易的。在这里只能是简单的回答!
在相同口径的前提下,陆军大炮远远不如舰炮厉害。
这主要是因为,陆军的大炮,主要要求的是灵活性,重量要轻,要容易部署,转移要快。而舰炮,主要要求射击速度和远程。
陆军大炮一般不具有自动装填,射速大多都是每分钟3、4发的样子,而舰炮,普遍射速都是在几十发/分钟,就拿我们的万吨大驱055来说,装备的133毫米舰炮,每分钟可达40发。口径小一些的75毫米舰炮,在自动装填机的配合下,射速能达到120发/分钟。可见,在一样的时间里,舰炮的威力达到陆地大炮的10倍以上。
舰炮还不仅仅是要求射速快,还有一种重要特点,就上射程远。
大炮要想射程远,就要提高炮管与口径的倍数,舰炮,基本上都说55倍,而陆地大炮,基本上都是在45倍以内。倍数越大,射程越远,理论上,只要炮管能受得了强大的膛压,炮管就可以做得“无限长”。但是这仅仅是理论,实际上,过长的炮管,会影响大炮的机动性,长到一定程度,没有了机动性,也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有报道,德国正在研制一种60倍口径的大炮,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迟迟不见样品,也说明了 这种大炮研制的难度。
陆军火炮的轻量、灵活是主要要求指标,因为陆军的炮连,一个班备就有一门火炮,一个班,十多个人,操纵一门火炮,就要要求火炮足够轻。轻,运输转移都很方便,所以,陆军的火炮,中口径一般不超过5吨,大口径、大倍数的火炮,也不超过15吨。
当然,轻,有好处也有不好的方面。轻型火炮,不能高强度射击,一方面是人工装填,不可能速度太快,另一方面,就是炮管需要冷却。射击十几发炮弹,就需要休息冷却,才可以继续射击。这些都限制了陆军火炮的威力。
但是舰炮就不同了,驱逐舰的主炮,一般都是在133--155口径,整个系统总重甚至高达几百吨。舰炮在战斗时,表面上看,是大炮在发射炮弹,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在运转。这里有雷达搜索跟踪系统、有自动装填系统、有冷却系统等。如果这一套数百吨的系统拿到陆地,机动性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在战时,公路桥梁大多被破坏,基本上都是无法远距离转移。
二战时期的古斯塔夫大炮,需要铺设专门的铁轨才可以移动,正因为如此,在整个战争期间,这门炮也没有发射几发炮弹。
舰炮,安装在军舰上,本身不需要大范围移动,也就是转动方向即可。所以对于舰炮来事,就不需要机动性。所以,大口径、大威力的大炮都是安装在军舰上。
舰炮射速高,还有一个原因是炮管冷却系统。陆军火炮的冷却是自然冷却,而舰炮冷却,是强制水冷。
目前,舰炮水冷洗头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循环水冷,另一种是内循环水冷。用水来带走炮管的热量,使炮管始终处于正常状态,也是目前主流炮管冷却形式。
西方国家的舰炮冷却,好像比较“原始”。如果炮管发热不能发射炮弹,会直接用水浇炮管,人工操作。
现在,舰炮的作用越来越小,海战主要是导弹的互射,某些国家甚至有取消舰炮的趋势,所以这些国家对舰炮的射速要求不高,靠自然冷却足够了。
陆军炮兵靠的是集群火力,为什么呢?因为陆军火炮不能一直这么打,否则炮管就烧红了!
但是海军由于军舰就那么大,几艘也不可能有密集火力,所以为了让单管火炮达到同样的效率,就要采用水冷技术!这样只要炮弹供应足够,火力密度还是很夸张的,这种20-30mm的小炮都要有5000-11000发/分钟的射速!
当然军舰上火炮的功能还要比陆军多,它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配置更多种类的火炮,一炮多用是先进主流:防空,对陆,反舰。。。。任务都要一一俱全。就算大口径主炮也要有高射速,持续火力。这个陆军单炮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因此一个舰炮能顶一个陆军炮兵营的说法是存在的!看看055的130和1130的射速!
为了提高海上控制能力,现在还有利用军舰这个大型动力平台整合出电磁炮这种大杀器。
一门炮控制半径300km的海面不再遥远。反过来陆军如果要电磁炮 那就难了,总不能给每一门炮配个发电厂吧
在一九四二年,发生过一场海军大炮对陆军火炮的大战—— 克里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德军名将曼斯坦因凭此战封帅,这一战可以视为一场炮战,曼斯坦因带着战略优势的德军,要攻克苏军防守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他在德军第八航空军的支援下,动用203个炮兵连,数目不详的火箭炮营和88高炮营,420毫米固定臼炮刚玛,610毫米自行臼炮卡尔,以及著名的800毫米列车轨道加农炮古斯塔夫,这大概也是有史以来陆炮最强阵容了,它们所要面对的最强对手,则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炮台,这是一座苏联人布置在山顶的下沉式要塞炮台,由厚实的混凝土和钢制装甲防护,分上下三层,最上层同样用混凝土和钢制装甲仿照战列舰炮塔做了一个山顶炮塔,装备的也是双联装306海军大炮,这是一九三四年制造的海军炮,退役后被安装于此。四一年底德军第一次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就是被这双联装大炮给轰回去的,曼施坦因这是带着德军来打第二次。
曼施坦因不亏是名将,四二年五月十六号开战,逐步扫清外围,到六月六号正式面对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开始以上述力量围攻那门双联装海军炮,第八航空军每天提供一千架次以上的俯冲轰炸,第306炮兵司令部整个给搬到这里来负责指挥那203个炮兵连,在与炮台的对轰中非常吃亏,但它们的目的是掩护那三台大家伙上来,不过好笑的是古斯塔夫不能参加与炮台的对轰,德国人舍不得让它进对面的射程,曼斯坦因聪明的没有让古斯塔夫去对轰,而是利用它恐怖的打击力击穿苏军地下三十米的军火库,七千一百公斤的炮弹击穿并引爆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主军火库,这场爆炸甚至掀翻停在港口的一艘小型军舰,然而到22号,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还在抵抗,最后是曼斯坦因威胁要用古斯塔夫轰击要塞地下工事中的市民,苏联人才认输撤走。
一般海军炮退役,都是交给海防部队当岸防炮继续使用,陆军火炮重型的退役一般就是封存,等着处理给国外买二手炮的。这就是区别。陆炮因机动要求限制,重量体积都有很大局限性,舰炮就不同,可以高倍率长身管,可以水冷却,可以带自动装填。舰炮的火控,需要满足自己移动中打击移动目标,这个要求也比陆炮高很多,所以基本上同口径炮,陆炮在射程,射速,精度,威力,都是没法跟舰炮比的。
这个问题提的比较有水平,很有点像是站在足球场上的泰森厉害,还是站在篮球场上的泰森厉害,或者是站在拳击赛场上的泰森厉害。
你让菲戈离开足球场到篮球场去踢足球,你让乔丹到足球场去打篮球,也不一定会打好,因为场地不同。但是你让刘易斯在足球场和篮球场打拳击,发挥是一样的。
如果是用大清炮台的大炮跟英国军舰上的大炮相比,大清岸上的大炮肯定占不了便宜。
但是你让英国的岸上大炮跟英国的军舰大炮去较量,结果是一样的。
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相同的技术,换了一个场地,大炮的性能没有什么改变,战斗力也分不出高下。
比如有德国二战时期很有名的克虏伯公司出产的150毫米炮,跟中日甲午海战中吉野舰上的152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 ,他们的供弹方式,主体架构,基本上是一样的。
他们可以生产出陆地版的大炮,也一定能生产出军舰版的大炮,所以换了地方之后,威力没有多大变化,如果攻击敌方军事目标,基本是不分伯仲的。
但是如果要让岸上的大炮跟军舰的大炮进行对攻,陆地上的大炮更占有优势。
因为陆地的炮台可以建造得更厚实、更牢固,更牢不可破。火炮工事不管怎么说,要比军舰的甲板牢固。
而且同样规格的炮弹落到工事周围所造成的破坏,跟落在军舰上产生的破坏肯定是不一样的,军舰更难以承受。
炮弹打在工事周围,大不了炸出一个大坑,对工事的影响不是致命的;而军舰要是炸出一个大坑,那就离沉没不远了。
从精确度而言,舰炮的精确度也不能跟岸炮相提并论。
因为岸炮可以事前对弹着点进行修正,而舰炮在射击时,海上的风浪也会影响它的精确度。
就目标大小而言,炮台的体积小,比较隐蔽,被击中的概率低;军舰的体积大,被击中的概率更高。
所以说,在实战中,一个军舰是不会主动去招惹一个炮台的,因为较量的结果不难遇见,往往是军舰吃亏。
巨炮时代,舰炮怕陆炮
即使是火炮口径和威力占优势的舰炮,跟陆地大炮较量也非常悬。
在十九世纪初的一战时期,火力占据优势的英法联军向土耳其要塞发动进攻,一样没有占到便宜,这场战斗就是有名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当时联合舰队的作战目标就是用舰炮火力去摧毁土军海岸炮连和要塞,突人马尔马拉海,攻占君土坦丁堡。
英法联军的阵容不可谓不强大:战列舰11艘,战列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6艘,潜艇7艘,飞机运输舰1艘,这些军舰装备了234—380毫米炮92门,102—191毫米炮190门,攻击212门。
土耳其方面尽管做了精心准备,但要塞炮兵和岸炮连的火炮一共才199门,而且口径最大的才355毫米,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格都处于明显劣势。
2月19日联军的大炮齐射,开始炮击;土军毫不示弱,进行强有力反击。
英法联合舰队久攻击未果,恼羞成怒又开始全部实施面射,但狂射6个小时依旧收效甚微,土军阵地依旧安然无恙。
随后联军所有舰船强行推进,舰上所有大炮猛射进行突击也未奏效。
此刻,联军孤注一掷把集结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联合舰队全部家当——战列舰17艘,战列巡洋舰1艘,驱逐舰16艘,飞机运输舰1艘都投入进去,但依旧没有得逞。
指挥作战的海军上将卡登被撤换,德罗贝克海军上将走马上任,依旧铩羽而归。最后不得已改用陆海军协调作战方案才强行登陆。
随着军事科技发展,武器的更新换代,海军舰船上的舰炮升级了,但是陆地上的大炮也不是原地踏步。
不过遗憾的是,现代战争中,大炮已经被导弹取代,大炮对大炮的战斗很难见到。
现代战争,舰炮胜于陆炮
最近的一次舰炮大显身手,是1982年马岛海战。
英海军在登陆火力支援作战期间,MK8型114毫米舰炮狂射了8000余发炮弹,有效地打击了阿方部队及工事等,为取得登陆战斗的胜利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现代战争中,相对来说,军舰上的大炮更占优势。
陆地大炮,不管是牵引式还是自行式,它的口径多为203毫米以下,而各国主力的远程支援火炮口径更小,多数在155毫米以下。
陆炮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它的平台较小,装弹方式一般都是人力装填或者半自动装填为主。
同时陆炮一般没有冷却装置,射速不能太快。
就拿PLZ-89自行榴弹炮为例,它的射速为每分钟八发,持续射速也就每分钟3-4发甚至更低;即便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制造的PzH200 155mm火炮8连续射速在8发/分。
英军的MK8型单管114毫米舰炮每分钟200-220发。
陆炮最后一个缺点就是射程远,德国最先进的PZH200射程是30公里,而美军的MK45舰炮,射程在100公里以上。
陆炮之所以跟舰炮相比处于弱势,主要是随着侦察技术的提高,和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的出现,陆炮非常容易暴露目标,在战前和战时容易受到先发制人的打击,它自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所起的作用受到限制,不再受各国重视。
是军舰上的火炮厉害还是陆军的大炮厉害?为什么?
那毫无疑问当然是陆军的大炮厉害,因为陆军的大炮口径是军舰上舰炮口径的二至三倍,炮管越粗炮弹就越大,所以说陆军的大炮比军舰上的舰炮厉害几倍。
炮弹越大射程就越远,所带弹头的装药量就多。比如陆军的加农炮、榴弹炮射程能达到80公里,而军舰上的火炮最远射程只有三、四十公里,这就远远落后于陆军大炮的威力。
为啥军舰上不按装重炮呢?这是因为重炮必须配有笨重的底座,炮弹越大,它的后座力就越大,如果给军舰上按装重炮,必定会增加军舰的负担。所以军舰上只能按装口径小的火炮,在军舰上操作时灵活机动性高,能360度全覆盖。
舰炮只能在海上舰对舰互射,如果碰见陆地上的大炮,瞬间它就完蛋。当年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英国几艘军舰前来阻挡,首先向我军开炮,我陆军炮火齐轰的进行还击,十来分钟就把英国军舰打残,他们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
所以综合上述陆军的大炮比军舰上的火炮厉害。
是军航上的大炮厉害,还是陆地上的大炮厉害?
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有滥芋充数,只有依照个人的见识,胡说一通了。航炮和陆炮,谁厉害,这个问题主要是因天时地利人和来分柝,陆炮可能因口径大,毁灭性强,可能会占上风,但是,它有它得至命弱点,就是速射慢,密度不大,机动性差很有可能招来灭顶之灾,舰炮可能口径小,但是它的速度快,机动性强,密度大,一阵炮击后,很有可能摧毁陆炮阵地,如果双方为攻防战,如果双方都没有空中支援,舰炮众多,可能陆炮阵地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