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为什么慈禧太后不让摄政王载沣直接继位,而是要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呢?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5关键词:孩子,慈禧

为什么慈禧太后不让摄政王载沣直接继位,而是要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呢?

点赞1、北海市 网友:谁人骨

因为慈禧不但是太后,还是一个身份是母亲,同治帝的母亲,她不可能让儿子一脉绝嗣,所以, 得给儿子立嗣子传承。

首先说慈禧是太后身份,虽然光绪帝眼看没什么熬头,但慈禧认为自己还能坚持,当然还是立个儿皇帝由她继续垂帘。因此,虽然命嗣皇帝本生父载沣监国,但所有军国重事还要报告给她裁决后才能施行。“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

其次,就是为了儿子同治帝考虑,当初立光绪帝的时候,就是让光绪帝生子过继给同治帝的,但光绪一个都没生出来,不但导致同治帝绝嗣,他自己也绝嗣,这也标志着咸丰帝绝嗣,所以,为了儿子和丈夫,慈禧也得继续立嗣,立溥字辈,可以完美照顾到咸丰和同治帝。

假如要立载沣,肯定是让载沣过继给咸丰,这样的话就不得不考虑宗庙的问题,连续三个兄弟辈,在太庙里没法安置,本来清国的宗庙问题积累到末年,各种弊端都出来了,再为咸丰立嗣已经不合适,除去宗庙问题,还有就是要面临同光二帝绝嗣的问题。

所以,慈禧不可能立载沣,只能立溥字辈。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点赞2、毕节市 网友:古巷青灯

因为慈禧太后是一个权力欲望很重的女人,如直接让摄政王载沣继位。她的权力就会被架空,而让三岁的孩子继位,说了算的还是慈禧。孩子只不过作了个样子罢了。

点赞3、酒泉市 网友:冷情调

了解清末政治的人,大多知道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光绪皇帝也去世了,而被选出来的皇位继承者正是溥仪,溥仪年幼,仅三岁,当时的朝堂,自然不可能由溥仪控制,真正控制清末政权的人,是摄政王,载沣。

载沣称为摄政王的时候,溥仪的年纪明显太小了,仅仅三岁的年纪,成为一个国土上前平方公里国家的一国之主,明显是不够资格的,摄政王载沣的年纪其实也不算大,当时仅仅二十六岁,但这样一个年级恰好是一个当皇帝的最佳年纪,为什么慈禧会选择让溥仪成为清末皇帝,而不是选择让载沣即位呢?

其实慈禧的选择,依旧脱不开利益这一点。

首先一点,慈禧去世以后,真的没有为自己留下继承人吗?慈禧当然有继承人了,那便是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老婆,隆裕太后是光绪帝的老婆,更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

其实当初慈禧选择了光绪帝即位,也有培植自己势力的打算,光绪皇帝本就是慈禧所培养出来的,虽然不是其亲生的,但却是慈禧一派的人所生的。

慈禧是自私的,并不想将权力移交给其他人,但皇位却只能属于爱新觉罗氏,但属于爱新觉罗氏的同时,还必须是叶赫那拉氏的继承人,很明显的,载沣和溥仪都是其中人选,为何载沣不能被选择成为皇帝呢?

可能有人会说,载沣跟光绪是一个辈分的,所以载沣不能即位,只能选择年纪更小的溥仪即位,然而历史上像这种弟承兄皇位的事情其实早已经屡见不鲜,几乎哪个王朝,都要有几件这样的事情,更可况,当时皇子们年纪普遍较小,无论选择哪个,都不见得会是好的选择,更何况其他人与叶赫那拉氏没那么深的关系呢。

将溥仪赶上皇位,其实是在光绪帝去世以前就已经被慈禧决定了的事情,光绪帝听说了自己的亲侄子将要成为新帝,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怎么说都是自家人,让其他人成为皇帝,光绪心里也是不愿意的。

选择溥仪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溥仪的年纪

慈禧之所以能掌控大清皇权,不是因为慈禧多厉害,而是因为新帝太弱,立幼,更方便慈禧掌控皇位,就算是慈禧不在了,隆裕太后也能更轻易的控制住溥仪。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实际上控制朝政的人还是载沣与隆裕太后,载沣没有意见,而溥仪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皇帝。

点赞4、昌都市 网友:冷梦雨轩

其实在慈禧太后归天之前,她在选择继承人时可以挑选已经成年的人,例如载沣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毕竟要比年幼的溥仪好很多,在处理朝政时这样的人可以马上独当一面,黄口小儿当皇帝其实危险重重,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放着载沣不用,而是让溥仪继位呢?

1、 慈禧当时还有一丝侥幸

虽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慈禧也犹豫了很久,而且她当时已经得病,但是即便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她对于权力的掌控欲依然没有停过,她当时还依然在幻想着自己如果可以病愈,那么一定要选择好掌控的人继承皇位,当时载沣已经二十五岁,这样的人自然不会一直听从慈禧的话,但是溥仪就不同了,他还年幼,慈禧可以一直将权利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当时慈禧一定要让溥仪继位是有这层考虑的,当时慈禧可能认为自己可以熬过病痛将来继续把持朝政,没想到她的这些想法后来终将成为了空想。

2、 载沣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势力

虽然在慈禧选择让溥仪继位时载沣已经二十五岁了,但是当时的载沣在朝堂上还是一个资历尚浅的人,载沣当时没有什么实力,而且以往也没有为朝廷做出多大的功绩,他的能力非常一般,这一点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看在眼中,所以即便载沣的年纪相当,但当时让他继位是不合适的。选择溥仪继位虽然看似冒险,但是溥仪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教育,但是载沣就不那么好改变了,让他继位并不合适,慈禧自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选择载沣。

3、 载沣对皇位没有任何欲望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都是一些客观因素,那么这一点就是主观因素,载沣自己没有当皇帝的想法,通过他平时的表现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而且载沣是溥仪的父亲,在中国历史上,一般只有儿子争夺皇权的,似乎没有父亲要从儿子手中抢夺皇位的,所以溥仪在被选为皇帝后,载沣心中应该是很骄傲自豪的,他的儿子都当了皇帝,他自然会感到荣耀。另外溥仪继位后,他作为父亲势必要干涉朝政,所以无论他当不当皇帝,到时候皇帝应有的权利他都享受到了,何必要去争抢这个位置呢,所以载沣并没有强烈的想法要坐皇帝的宝座。

点赞5、阿拉善盟 网友:潭深深

公元1908年,执掌大清最高权杖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开始着手安排身后之事。

对于慈禧不断恶化的身体,被囚禁已达十年之久的光绪,心中暗自窃喜,因为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心狠手辣的慈禧,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多尔衮,所以无论如何不可能让光绪在自己死后执掌皇权的,但又废不了他,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其暴毙。

这也是为何光绪皇帝恰好比慈禧太后早走一天的原因,鉴于光绪皇帝一生并未留下子嗣,所以光绪的皇位由谁来继承,成了慈禧的一大难题。

此时晚清的四大中兴之臣,仅剩下张之洞一人了,病榻之上的慈禧曾私下询问张之洞,光绪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张之洞直言应立一长君,因为当下的大清内忧外患日益严重。

但慈禧太后直接搬出了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说了句那我亲儿子的皇位由谁来继承?慈禧的这句话,张之洞根本没法接,便说了句立储之事乃太后家事,臣不便多言。

光绪皇帝即位,是以咸丰之子的身份继承的,当时慈禧太后曾宣布,待光绪生下皇子之时,则过继给同治皇帝,将来该皇子以同治皇帝之子的身份来继承皇位,然而可悲的是,光绪一生未能生下一儿半女。

进入二十世纪的大清帝国,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覆之危,尤其是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清势力,已成清政府垮台的急先锋。

无论是满洲亲贵还是文武大臣,都是希望慈禧太后能够立一位年长之人为帝国的新君,但慈禧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不绝嗣,坚持要立年幼的溥仪为皇帝。

由于溥仪年幼,无法佐理朝政,慈禧便任命溥仪之父载沣为摄政王,在溥仪亲政之前,军国大事皆由摄政王处置,并留下遗命,在此之后,女人不得干政的祖训。

事实上,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晚清,若不是慈禧太后苦苦撑着,清王朝根本不可能活到1912年,所以慈禧死后,无论立谁为君,都不可能改变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点赞6、克拉玛依市 网友:烟久如画

看看慈禧和载沣的关系图,就很容易知道了。

先看看为什么慈禧选择光绪做皇帝。

光绪的生母和慈禧是亲姐妹,慈禧是光绪的亲姨,加上光绪年龄幼小,所以他以咸丰过继子嗣的名义做皇帝,容易被慈禧控制,继续独揽大权。

而光绪和载沣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光绪死的时候,载沣已经25岁了,他的生母刘佳氏还尚在人世(一直活到1925年),这个年龄不可能让他再作为咸丰的过继子嗣了,加上这个年龄做皇帝,慈禧根本不能控制他,自然不会选择载沣。

宣统年龄小,做皇帝自然是极好的,因为还在吃奶的孩子,可以任意控制,这是最优选择。

实际上,宣统不是以载沣之子的名义做皇帝的,他是以同治的过继子嗣,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的名义做皇帝的。

点赞7、鹰潭市 网友:仰望星空

大全可以掌握在她手里

点赞8、南充市 网友:貓妖新娘

慈禧太后不顾众人的反对不立载沣为帝而将载沣之子溥仪立为皇帝,光绪三十四年冬天,光绪皇帝病重,而慈禧太后也正在病中,此时的光绪皇帝登基已经三十四年,大婚也已经二十年之久,但是却始终没能生下一儿半女,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料定光绪皇帝将不久于人世,为了不使大权旁落,慈禧太后便将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抱进宫中抚养。

1908年11月14日,做了十年囚徒的光绪皇帝离奇的暴崩在了瀛台含元殿囚所之内,行将就木的慈禧太后力排众议,宣布年仅三岁的醇亲王子溥仪为新皇帝。慈禧太后颁下懿旨后,朝野上下为之愕然。实际上无论当时的满洲亲贵还是汉族封疆大吏,对于慈禧太后在清王朝风雨飘摇的动荡之时强立一位幼儿皇帝的举措都是十分不满的。在当时,作为光绪皇帝皇位继承的最佳人选的醇亲王载沣则是朝野上下众望所归的人选,这一点,精明的慈禧太后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为何慈禧太后不顾众人的反对不立载沣为帝而将载沣之子溥仪立为皇帝呢?

首先,载沣已经成年,不好掌控,溥仪年仅三岁,可继续把持朝政:

慈禧太后之所以立溥仪为帝而没有选择载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溥仪年幼而载沣已经成年。光绪皇帝驾崩时慈禧太后已经病重,然而当时的慈禧太后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仍然十分乐观,这位嗜权如命的女强人并未认识到自己已经行将就木,她固执地认为自己不日之后必将康复,而将年幼的溥仪立为皇帝,自己仍然可以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垂帘听政并把持朝政多年,这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在同治十三年时选立光绪皇帝一幕的故伎重演。

反观醇亲王载沣,当时已经二十多岁,如果立载沣为新皇帝,那么载沣继位后便可亲政,慈禧太后则再没有继续垂帘听政的必要了,这是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最不愿看到的。并且,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兄弟,对于光绪皇帝的遭遇,载沣十分同情,慈禧太后不立载沣也是怕自己百年之后载沣继承其兄光绪皇帝的遗志,对慈禧太后生前的政治布局全面否定。

其次,慈禧太后需要兑现同治十三年时当众立下的诺言,为亲儿子立嗣:

慈禧太后不立载沣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需要兑现同治十三年时当众立下的政治承诺。同治十三年,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同治皇帝病逝时,由于没有子嗣,因此慈禧太后力排众议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立为新皇帝,载湉被过继给了咸丰皇帝为嗣,继承了咸丰皇帝留下的皇位,而同治皇帝留下的皇位则无人继承,这实际上宣布了同治皇帝一脉的绝嗣,慈禧太后不为同治皇帝立嗣当时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大臣纷纷上奏,抗议慈禧太后不为同治皇帝立嗣,当时还甚至出现了御史吴可读“尸谏”的激烈一幕。

大臣们的激烈反对让慈禧太后颇感意外,一意孤行的她也不得不出来当众解释。对于自己不给亲儿子同治皇帝立嗣,慈禧太后当时的解释是,日后待光绪皇帝生下皇子后,便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嗣子,光绪皇帝驾崩后,他的儿子要以同治皇帝嗣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十四年后,光绪皇帝驾崩之时,大清王朝再次上演了同治十三年皇帝无子可继的尴尬一幕。因此慈禧太后在宣布溥仪为新皇帝之时,特意强调了溥仪的皇位是“继承同治,兼祧光绪”。

虽然慈禧太后立溥仪为帝的最大初衷并非为其亲儿子同治皇帝立嗣,但是若选载沣为新皇帝,清朝将出现了三代皇帝为平辈的情况,这在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这也是慈禧太后没有选择载沣为新皇帝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溥仪极为特殊的血统使其成为慈禧太后心目中新皇帝的最佳人选:

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为新皇帝,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那边是溥仪极为特殊的血统。那么溥仪有着怎样的血统呢?溥仪的祖父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醇贤亲王奕譞,其嫡祖母为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溥仪的亲生母亲瓜尔佳幼兰则是慈禧太后晚年最为宠信的大臣瓜尔佳荣禄的亲女儿。此外,瓜尔佳幼兰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而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则是光绪皇帝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可以说,年仅三岁的溥仪身上既有爱新觉罗家族最为亲近的血缘,同时又流淌着叶赫那拉氏和瓜尔佳氏的血统。

光绪皇帝无子而终,慈禧太后如果选择载沣继位,那么自己的亲侄女隆裕皇后非但不能成为皇太后,反而会以新皇帝寡嫂的身份尴尬的居住在宫中,而选择年幼的溥仪为新皇帝,则可以让隆裕皇后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后,以便继续延续其母家叶赫那拉氏的荣光。

慈禧太后在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为了个人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和民族危亡,强立一位黄口小儿为帝,不仅使其被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上,更加速了大清王朝走向分崩离析的万劫之路。这似乎正应了那句谶语:“成也叶赫,亡也叶赫!”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