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来的,看了什么书,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
第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里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私学与讲学中得来一部分。除了这些途径,他们或从官学,或从家学,或从游学,或是阅读所得。
如老子,就身为周王室国家图书馆馆长,相信后来他的很多知识是源于阅读官方图书馆的藏书;庄子曾为小吏,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相信就读于官学;
管子、孔子家贫,应该是就读于乡学,后因成绩优异而为人知;而到了孟子时期,私学兴起,孟子的老师是子思的门人。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这要从春秋战国时的环境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什么这个时期会有这样的局面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期的历史环境:周和春秋其实是平行的400年,周王朝后期(也就是春秋阶段),分封了很多的诸侯国,靠着礼、乐治国已经维持了近千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互间的竞争(初期主要表现为军力)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个环境下,思想文化得到了合适的土壤:
第一, 生产力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正如政治课上学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有了余力去发展文化思想。
第二, 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有了更多变数,这让人更加迫切地去思考,去追赶。
第三, 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
在这种环境下,大批知识分子抱着“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思想,积极努力学习,兴起了许多私学,形成了讲学之风。
一大批知识分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争艳斗芳。
而我们所处的年代,正是和平年代,社会发展稳定,文化一脉相承。
缺少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与碰撞,要想再像那个时期出现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应该是难以达到的。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得益于文化下移私学的兴起。
在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个文化的轴心时代。影响现在的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几乎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仿佛世界是商量好了一样。“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著名命题。他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处于这个文化的轴心时代之上。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开始爆发,一下子诞生了许多在人类思想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
他们有: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子,他们并称为孔孟之道,儒家的集大成者、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家的第二号人物、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法家思想更是群星璀璨,在韩非子和李斯出现之前,在那个时期的晋国和魏国,早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法家的思想家。
其他的还有兵家、阴阳家、小说家、农家等思想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在那个阶段,一下子就进入了哲学文化的轴心期,一下子产生了那么多影响深远的伟大的思想家呢?他们是怎么接受教育的呢?
好玩的国学,从中国文化史上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一的解答。
首先,是社会的分工。孟子提出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好多人还批判说,这是为统治阶级找借口,是反动的。其实他们根本就未能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生产力发达之后,必然产生更加明确的社会分工,有的人从事文化、文学等工作,有的人还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就是说,有人是体力劳动者,有人是脑力劳动者。这是历史的必然。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劳动者中分化出了士。这个士,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当然,士还有武士,总之是已经脱离了土地等体力劳动的人。
第二,春秋时期的常年的战乱,让士逐渐摆脱了与他们所依附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独立自主性,也就是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可以自由流动,跳槽的概率很大,这样就增加了士与士之间的文化和知识的交流。
第三,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想改革开放,都想富国强兵,大国想当霸主,小国力求自保,于是人才就成为当时最核心的竞争力。各国都开出高价吸引人才,而这些人才的来源就是士。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人。战国时期的四公子,每个人都养了很多士。谁养的士多,谁就最牛。
第四,这时最重要的。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好多原来的礼法原来的制度和规矩,全部被打破了,这个打破就是创新,就是为下层群众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我们知道,在孔子老子之前,教育和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这些贵族在官办的学校中,接受教育,主要的内容就是六艺,刘艺又分成大六艺,小六艺。大小六艺其实都差不多,都是贵族们的受教育的教材。比如诗经、尚书等内容,比如书法、驾车等文化和军事技能。在贵族的垄断下,文化成了特权,普通老百姓只能做文盲。其实这个很可怕,往往好多人先是做文盲,后来就变成了流氓和群氓来了。
但是这个状况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打破,因为好多国家突然就没了,就被灭掉了,连周朝的政权都名存实亡,原来周朝的国家官办的学校,因为诸侯国的崛起,连招生都出现了困难,大家都在自己的诸侯国内读书,后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严重的国家兼并现象,很多国家机构包括教育机构全部解散,那些老师和国家馆藏的文化典籍全部流入民间。史书上说,周朝的首席大乐师到了齐国,二乐师去了楚国,三乐师去了蔡国,四乐师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跑到汉水附近,全都成了江湖艺人啦。
这样就为民间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孔子把这种现象叫作“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意思是周天子的这些专业官员纷纷流失,知识都随着他们跑到边远偏僻的地方去了。现在的历史学家称这种现象叫“文化下移”,也就是说,原来专属于贵族的受教育的特权,随着这些知识分子纷纷流落到民间,普通老百姓也多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周天子的悲哀,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平民的幸运。因为,他们受教育的几率大大提升。这也为后来孔子创办私人学校,做中国最早最牛的民办大学的校长,提供了客观条件。
自此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民办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孔子不是第一个办私学的,但他的规模最大,与他同时期的,还有很多,据说有个叫少正卯的人,开的学校更加火爆,一下子就把孔子的学生给拐跑了,据说只有颜回跟着孔子在抱头痛哭。民间教育的崛起,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创造了知识条件。
而我们所说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家们,除了家传的渊源之外,大部分从士中来,他们大都接受过私学的教育。
除了私学的发达,官办的研究院、大学也开始兴盛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稷下学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齐国兴办了稷下学宫,用高官厚禄吸引了几乎是所有的各家各派的学者前来讲学做研究,一时间形成了文化中心。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河西办学,也是人才辈出。
这是为什么一下子出了那么多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至于他们看什么书,这个要看各家的学术主张了,还要看他们的来源。这一点请参考司马迁的老爸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
至于我们现代人为什么比不上古代人,这个有点复古主义思想了,不做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著书立说的目的与现在不同,那个时候写书是为了传承技艺或者谋个一官半职。
举个例子,思想家老子为什么要写书?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呢?
老子写书的目的主要还是传承技艺,把一生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交给自己的门生或者徒弟,写书不是为了普及知识,所以晦涩难懂,没有弟子们的解读,后人根本看不懂。
可见老子写书,主要还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写在竹简上让弟子们阅读学习,这个也是所谓的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就是这个徒弟们形成的一个小圈子,他们一起学习和传承道家的学术。
同样的道理,老子的知识也是来自自己的老师,他的老师把一些核心知识传授给老子,老子把那些核心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又参考百家思想,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
那么,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会看什么书呢?《诗经》《礼》这样的书肯定是要看的。
孔子就曾经问《礼》老子,说明孔子和老子曾经一起讨论《礼》这样的古书,那个年代的书都是竹简。
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
我再举一个例子,春秋战国时期写书主要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他们写书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实际作用,不是空话和大话。
比如孙武写《孙子兵法》,这本书就是作为吴国对楚国作战的“战略对策”,进献给吴王阖闾,帮助吴王讨伐楚国。
事实上,最后吴王凭借这本书的指导,曾经统帅3万兵马就打败了强大的楚军,占领了楚国的首都,成为一代霸主。
因为《孙子兵法》发挥了实际作用,所以才流传下来,也就是说春秋战国的思想家写书都是为了运用,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为了取悦读者。
他们写书就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往往具有真才实学,不是浪得虚名。
再就是他们写书是为了传承技艺,不是为了普及知识,因此他们写的东西知识浓度很高,没有半句假话和废话,甚至于一个字都不能改动。
现在的书,不要说一个字不能改动,估计删除一大堆废话都不影响作者们的意图和思想。
总之,在知识的重要性和含金量方面,后人都无法与春秋战国的思想家相提并论的。
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有趣的历史故事!
作者|龚柳辉
中国有两个大师云集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民国。这两个时代最大的特点,也是与其他时代最大的不同的就是乱。这个乱不只是指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更重要的是它处在中国两次最大的变革时期。前者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后者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正是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老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孔子一直追求恢复“周礼”,但这个“周礼”是由他定义的,并非完全是过去的老制度。而是融合儒家治国理念的新型制度。如:仁政、薄赋、民贵君轻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让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人类何以至此,又将去往何处的终极问题,这就为思想家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法家的霸天下,墨家的非攻,道家的无为,无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民国也是同理。
其次是宽松的政治环境。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接连不断,但统治阶层对各种思想流派还是很包容的,甚至各国兴起养士之风。政治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即使是截然不等同的思想在当时也能共存。孔子能够周游列国,与这种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是在其他时代,可能会被当做异教徒抓起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成为国教,之后很多文化派别就没落或者消失了。
第三,国人厚古薄今的传统。人们常常发出人心不古的感慨,认为古代的就是好的。即使孔子,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充满理想色彩的上古时期,成为各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很多新的思想流派,随着这种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开山鼻祖的地位也不断的被拔高。以至后人无法超越,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很强的传承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存在被后世过渡拔高的嫌疑,但不可否认,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璀璨辉煌,最群星闪耀的一个时代。唯心点说,大师总喜欢成群的来,成群的去。如孔子、柏拉图、释迦摩尼、安拉等,他们几乎诞生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仔细分析,还是能够找到不少必然性的原因。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钱学森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中国曾经无比辉煌的科学文化在近代为什么会落后)是一脉相承的,明的专制,清的独裁,让我们在文化领域再也没有了唐诗宋词大山大河的气象。春秋战国产生了那么多的思想家,并不是他们读了什么书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原因依然值得我们深思,甚至是反思。
素颜历史,专注于有趣的历史问题。期待您的关注,欢迎互粉哦。
春秋战国为什么能出那么多思想家?因为周和周以前国家的教育很封闭,为了便于统治,执行的是愚民之心,强民之体,愚民之智而强民之骨的统治策略。高端的教育与思想都控制在少数统治者手里。后来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很多书籍与有才华的人员流散到各地,才成了各种文化的源头。
东周时期,王权被强大的诸侯不断的削弱,各诸侯国开始了弱肉强食的征伐吞并时代,也给了各种思想充分验证的土壤。当时的很多谋士都要诸侯王下跪,求先生教我。苏秦挂六国相印比诸侯王都风光。
一种事物之所以兴起,就是要有一个充分支持该事物的环境。当时的各诸侯国,突然有了治理国家的权利,确没有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方法就面临着死亡。思想家恰巧需要在国家治理中验证他们思想的正确性。思想家与各诸侯的共同需求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时代。
而且当时因为周王权的衰弱,礼崩乐坏。一下几乎没有任何管制,这种大自由的环境也促进了各种思想的产生。
说我们比不上他们就有点过了。现在的对科技,能源,各种物质上的应用与认知是古代不可想象的,这也是现代思想的成果。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代那么多的思想家,他们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我们看看儒家的情况。
在孔子以前,教育和学术是由官府掌握的,是用来教育贵族子弟,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所以《周礼》说:“古者学在官府。”而教学的内容,根据《国语·楚语上》所说,包括《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等书籍。一般人是接触不到那些书籍的。所以老子做过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国家档案馆馆长),才能写出五千余言《道德经》。
到了孔子才开始设立私学,孔子说自己是有教无类,不论是谁,只要肯送上“束脩”(十条干肉),孔子就愿意教他。而孔子教学的教材,被称为“六书”,分别为: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是《诗经》,是先秦官方及民间诗歌总集。书是《尚书》,是公之于众的古代王室文献。礼是《礼经》,是对先秦各种礼仪的记载。易是《易经》,是占卜之书,但是其中也包括了哲学道理。乐是《乐经》,记载周代音乐理论。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国史。
以上是儒家的情况,那么其他思想家读的是什么书呢?具体的情况可能永远也无法知晓了,但是根据《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先秦诸家全部来自于王官,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推测,各思想家的学说源流,其实都来自于先秦时代官方的种种文献、档案。也许春秋战国时代,礼坏乐崩,官府的文献档案流入民间,成为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现代人比不上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吗?
居士我不认为现代人的思想比不上古人。现代我们学的种种知识,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每一门学科拿出来都能完爆先秦时的思想家。但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依然是伟大,他们的学说、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很多伟大的思想、理念其实并不复杂,比如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黄金规则”,但是它也是很简单的。孔子提出后,就拥有了这句话的“发明权”。但是,后人真的想不出这句话吗?显然不是。
其次,先秦思想家们提出的学说是基础,我们后人的很多思想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学习现代知识,特别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往往要追溯到学科的源头——也就是先秦时代。
最后,后人还会对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解读,所以他们的思想就显得越来越高深,越来越神秘。比如宋代思想家陆九渊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六经注我”,也就是用儒家六经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其实也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来发挥儒家六经,而不是忠实于六经的愿意。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现代人的自负,主要来源生活的富足,更源于快捷并无微不至的信息覆盖。基于此,他们对上古人类视同畜类,并雅称之进化。人类的文明,专家们把它定有文字的历史。素不知人类生于此球宇何止几百万年呢?我们的祖先代代生息,累累积淀了多少生存理念和生活技法,有一天被有心者涵而统之于书籍,便视为天赐圣物,把个漫漫人生路视为蛮荒,岂不荒谬!人类的历史永不会终结于一山一原,我们还要登月去银河天外, 我们的骨子里继承着先祖的精神思想,这便是几百万年的智慧灵魂。要不,我们何以有今天的丰衣足食!
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一个现代人每天吸收的信息量,足以超越古代人一辈子,认知层次的差距更是巨大,居然还有人会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能在知识上远胜今人。
学界有个观点,认为西方哲学是发展的,以古希腊为源头,以文艺复兴为转折,步入现代文明。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是“起始即高峰”,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中国哲学的高点。
这个说法其实多少有一点道理,因为文化的演进,不能离开文化的多元、包容与碰撞。百家争鸣恰恰是多元的碰撞的过程,很容易产生火花。但在那之后,当中国陷入思想的单一化之后,就陷入了停滞期。当然,如果你认同这一点,那就不要动不动嚷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了,因为一种文化竟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进步,这一点也不光荣。
不过,“起始即高峰”绝不等于一个尊崇儒家的宋代人,在思想和认知上会比不上一个春秋时代的人。原因很简单,认知能力必然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以社会所能提供的基本知识体系为基础。同样道理,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电子革命和信息革命这三大时代的巨变,而且都是加速度式的跨越发展,信息获取和学习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的认知能力,只会远超古人。
所以,结论有两个:第一、如果说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的高峰,那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进步,这一点非常丢人,尤其是跟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相比。第二、不管春秋战国的思想家在古代的地位如何,相比一个受过基本教育、三观正常的现代人,他们都是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