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有哪些比较清闲的体制内单位?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5关键词:单位

有哪些比较清闲的体制内单位?

点赞1、许昌市 网友:佀个废物

今时不同往日,体制内单位已经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轻松,一杯茶、一张报纸就可以过一天,比如乡镇,一天到晚累成狗,白加黑,五加二,就是典型。当然,有忙也有闲,有些单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闲的。小公用排除法剔除那些最忙的单位,其它的基本上都算轻松的单位,至少可以说不太忙。

第一,有几个核心部门是非常忙的,比如说两办(委办和府办)、组织部、宣传部等,因为近身领导,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比较多,加上本身有很多常规性的任务,经常会加班加点。想要轻松,这些部门不能去。

第二,政府口的单位总体会比较忙,尤其是几个重要部门,比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公安、工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业务性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国计民生,几乎所有的会议、活动都会请这些部门参加,开会、准备材料、监督检查等哪个都少不了,相当忙碌。想要轻松,政府口的单位少去,尤其这些部门更加去不得。

第三,相对轻松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党群口、二级机构。党群口的党委机构不说了,很多还是比较忙的,比较轻松的主要是群团组织,比如共青团、工会、妇联、社科联、残联、工商联、科协、侨联、文联、红十字会等。二层机构如文旅局下属的文物局、发改下属的粮食局、民政局下属的救助站、市场监管局下属的产检中心、住建局下属的质检站、体育局下属的体育中心,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民宗委、职教中心等等,很多二层或独立事业机构都属于相对清闲的部门。

除了以上说的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以及二层机构,还有两个相对轻松的机构是人大和政协,具体的小公就不多说了。当然,无论再轻松的单位,单位内部之间岗位的忙碌程度也会有差别,用体制人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忙得忙死,闲得闲死,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分清楚还得看具体的岗位。有需要的可以私信小公交流。

点赞2、阳泉市 网友:太平洋

有哪些比较清闲的体制内单位?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清闲与忙碌是相对的,因为再清闲的单位也有经常加班的干部,再忙碌的单位也有无所事事的干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体制内人员的监督管理和作风要求越来越严格,过去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悠哉悠哉过一天的情况已较为鲜见,多数体制内人员的共识就是工作一年比一年多,任务一年比一年重,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是变态反而成了多数体系内人员的真实写照。

当然,很多事情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真要就工作强度和辛苦程度作番比较,还是能找出几个相对清闲点的单位来的。下面,重点讲讲行政机关和参公管理单位中哪些会相对舒服些。

一是各级人大、政协机关。

其实,人大、政协机关最大的好处还不是工作清闲,而是平台高、职数多、提拔快,这个才是最有利的。当然,相比同级党委政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公务员多数时候会比较轻松,一般是阶段性忙碌,每年忙完“两会”之后,都能进入平稳阶段,工作上按部就班多,急难险重任务少,多数公务员不需要经常加班加点。

二是各级参公群团单位。

各级总工会、贸促会、妇联、工商联、文联、作协、社科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贸促会、法学会等群团机关和单位,均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其干部也是公务员身份。最大的好处就是相比党政机关,这些参公群团单位公务员的职责任务没那么重,工作压力没那么大,工作较为清闲,生活更有规律,更便于照顾家庭。

三是各级党校。

各级党校均是参公管理单位,但实际上却是按照学校那套机制运作,每年都有寒暑假,但拿的却是公务员的工资,除了办班期间相对事多点外,其他时间还真是比较轻松的,可谓是收入不低、工作不忙的好单位。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点赞3、景德镇市 网友:树影蜗牛

体制内确实有些部门比较清闲,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1.比较清闲的部门有哪些?

体制内比较清闲的部门主要有人大、政协机关以及群团组织,比如,总工会、妇联、科协等部门,这些部门一般没有什么事可做,或者说即使有工作,也就是某一阶段性的工作,比如,像人大、政协机关,主要就是在两会前夕忙碌一段时间,两会结束以后,他们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也就是做一些常规性的视察或者调研,但是他们都不负主要责任,也就是做些辅助性的工作。

我之前在县级人大机关工作过一段时间,那里可以说真的是养老的地方,即使是工作日,在办公楼上也几乎见不到人,也没有什么比较急的工作、节奏非常慢,甚至有些工作人员直接都不去上班,也没有领导管,可以说在那里工作的确是非常的舒服。

2.哪种类型的人适合去清闲的部门?

第一种是,不想上进的人可以去这些部门,因为这些部门可以说,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也不会有加班加点的情况。

第二种是,自己有副业,同时身份不太好的人。比如,体制内的工人身份,同时自己有另外的一份副业,那么这种人也是适合去这种比较清闲的部门的,因为这样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副业,同时还领着一份不错的稳定的薪水。

第三种是,年龄比较大,在升职方面没有希望的。其实从人员组上也可以看出来,人大、政协机关主要就是之前在同级政府或者党委担任过领导的人,退居二线以后就去人大或者政协机关担任人大副主任或者政协副主席。这些人去那里就是养老的。

3.怎么看待体制内单位的忙与闲?

体制内有些部门的确非常忙,而有的部门确实也是比较闲的,至于选择去比较忙的部门,还是比较闲的部门,这个要根据你自己的理想和努力方向来确定。

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那么你就应该选择比较忙一点的部门,因为只有这种部门才算是主流部门,只有在这种主流的部门工作才有可能提拔。

如果你并没有太高远的理想,也不想提拔晋升,只想平平淡淡的过一生,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去比较闲的部门。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在体制内不要太老实,因为在体制内,越是老实人,往往是干活最多、出力最多,而落不到好处的人。

在体制内工作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外圆内方,一定要有原则性,属于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认真的做好,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敢于拒绝,不然的话,让别人摸清了你的弱点,很多工作可能不是你的也会推给你做,到时候就会比较被动了。

总之,体制内不同的部门忙碌程度确实是不一样的,至于选择哪些部门,则要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爱好来确定。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体制内公开课,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内生存底层套路。

点赞4、娄底市 网友:缺份骄傲

我所接触过的单位里面的年轻人反正都是累的要死要活的,清闲的单位?听过没见过。

以前工作单位中,和妇联、残联、团县委等几个冷门部门同一层办公楼,没和他们接触前,总听说这些单位都是养老单位,活少事少等退休,但是和他们接触后才知道,里面的年轻人也是天天加班加点,甚至有个别年轻干部可以和我们单位的加班频率相提并论的,要知道作为扶贫部门那几年我们的忙碌程度可是人所共知的。

后来省考考了基层水文测站,我入围面试前对这个单位一点都没了解,只是听别人说这是个清水衙门、养老单位,有雨的时候可能要值下班,没雨的时候基本没事。而且也听过以前接触后水文的人说过,这个单位的人员以前都是上半个月班、休半个月假的上班模式,真的让我这个忙累到的人极其向往。但是,到了新单位后,这单位完全是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的,比扶贫工作更忙更累,加班熬夜是常态不说,每天做的工作都和想象中的差距甚大,有时我会有种错觉我好像做上了民工工作。惭愧惭愧。

现在的体制单位,可以说是没有绝对清闲单位了,毕竟每个单位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想要清闲,建议还是不要想着进单位,毕竟哪个单位的年轻人都是干活主力。当然,体制内养老真的很舒服,几乎每个单位四五十岁、不求上进的老职工都处于养老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在哪儿都是清闲的,任何时候都是没事做的,只能实名羡慕一下。

欢迎关注@公场知心人,与您一起畅聊公场那些事。

点赞5、泰兴市 网友:表酱紫

有哪些比较清闲的体制内单位?

题主您好,我分析下县、区一级2018年机构改革后相对比较清闲的单位吧:

1.人大:在县、区一级,人大是给副县级领导养老的地方,除完成每年必须的规定动作外(如每年的两会、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没有太多业务工作,比较清闲,年轻人熬年限就行,是很多人的理想去处。

2.政协:同人大,也很清闲。

3.人武部:虽说政委列席常委,但人武部不太听当地党委政府的,党管武装除了每年开的党委议军会议,基本没有什么其他体现,从党委政府的角度老说,清闲,但进不去。

4.老干部局:服务老干部的,没多少活,不过局里的工作人员很可能被抽调到组织部,因为老干部局局长一般兼组织部副部长,如果去了组织部,那加班是常态。

5.党校:党校是比较清闲的,领导干部去培训,周末也都休息,而且有寒暑假。

6.总工会:一个总干好事的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工会会费管理,组织工会活动等,个别人忙,总体清闲。

7.文联:在基层,文联就是个摆件,实话实说没什么活。

8.档案馆:清闲单位,机构改革后归区委办管,对档案的管理方式近期会改革,向电子档案过度,可能会增加电子版录入的工作量。

9.工商联:也可以说在基层是个摆件,都是些等退休的老人在,基本没有年轻干部。

10.科协:主要负责科学普及及部分工作的申报,甚至有的县市区科协就挂了一个主席的名,没人干这块活。

11.供销社:历史遗留单位,看职责上写的很重要,然而基本没什么卵用,很闲。

12.金融服务中心:原金融办,机构改革后改名金融服务中心,平时主要是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间的沟通桥梁,负责服务当地企业解决金融问题,没什么用,清闲。

13.气象局:市属以上驻地单位,办公条件无敌好,工作内容无敌少,碰到恶劣天气给党委、政府通知下就完了。

14.水文局:市属以上驻地单位,除了测量降雨量,不知道还有什么作用了。

15.残联:工作量还是有的,评残、助残,发放残疾证等等,但一般理事长、副理事长都是养老的,个别人忙,绝大部份清闲的很。

至于有的朋友说团委、妇联这两个群团组织,其实不是很清闲,因为这两项工作比较容易出成绩,特别是目前多地妇联承担家风建设的任务,分管副书记重视,那么工作必然清闲不得。

当然,现在所谓的清闲,也绝不是以前那种上班没事,喝茶看报的状态了,不说各种督查暗访,就是群众监督也不会允许的。另外,我上述列举的这些单位,是比较清闲的,如果说相对清闲,那么教体局、文旅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局等等都相对清闲,加班较少;甚至可以说除了两办、组织部、镇街的党办,勉强加上纪委,除了这几个单位,其余所有单位工作繁忙程度也就那么回事。

另外,每个单位都要相对而言最忙的人,毕竟越能干的人活越多是这个职业的规律之一,文中所说的清闲单位,不考虑这一因素,而是从单位整体来说的。

点赞6、鄂尔多斯市 网友:百里守约

要了解哪些单位比较清闲,肯定要先了解体制内都有哪些单位!

总体来说,体制内的单位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各级机关,包括最常见的党政机关和人大、政协、监察、审判、检察机关,以及民主党派机关和群团机关。

第二类是各种事业单位,按照改革的目标,将来主要保留两类:一是承担基本公益服务的公益一类,如中小学、图书馆、基层卫生院等;二是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的公益二类,如高校、医院等。


在这么多种机关事业单位中,相对清闲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

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主,职能虚,较清闲。

第二种:群团机关。

工会、团委、妇联会比较忙碌,但是其他群团组织如文联、残联、科协等都比较清闲,工作量很小。

第三种:县、乡人大机关。

各级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相比各级政协要忙碌不少。但是,基层人大尤其是县、乡两级人大,职能小,也比较清闲。

第四种:部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种类杂、数量多,难以罗列。其中,大家熟知的又比较清闲的有以下几个:

一、供销社。目前,大部分的供销社主要是负责固定资产出租,业务量很少。

二、档案馆。档案局与档案馆分离之后,单纯的档案馆职能也很少。

三、气象局与地震局。这两都是参公事业单位,一个以预报为主,一个以灾后配合为主,日常也很轻松。

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单位。

第五种:部分党政机关。

党委机关中,相对清闲的有以下几个:

一、统战部。虽然也是常委单位,但却是存在感最薄弱的一个。

二、老干部局。服务老干部为主,相对清闲。

三、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机关党建工作,体制外的朋友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单位。

政府机关中,相对清闲的有以下几个:

一、科技局。基层科技局的业务量不大。

二、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对内服务为主,相比会清闲一些。


当然,单位忙碌与否岗位忙碌与否不是正相关的,哪怕是清闲的单位,也有很忙碌的岗位;哪怕是忙碌的单位,也有相对清闲的岗位。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点赞7、咸阳市 网友:乳|孩儿

比较清闲的体制内工作其实有很多,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相对企业来讲,体制内的工作基本都比较清闲;但体制内各单位之间相对比的话,也有很多清闲的单位,主要看具体的分工和权利的大小,权利越小的部门相对比较清闲。

我一个朋友在环保局工作,他所在的部门是大气污染防治科,为了响应环保部对空气环境污染的治理要求,他们科室几十号人几乎是全局最忙的人员,各种数据报表,各种公函的处理,应接不暇,周六、周天加班是常有的事,夜查也是常有的事,做不好工作的话,时不时还要被主管部门约谈。

但他的老婆却和他相反,虽然也是体制内,但工作量非常小,因为他老婆在市农业局下属的一个农业科研所,确实清闲的很,用他老婆的话说就是每天只要朝九晚五的去上班就可以。

一、体制内清闲的单位有哪些呢?

体制内各个单位忙闲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分工和权利的不同。比如环保局和住建局这样的单位肯定要比经信局和市工会这样的单位忙碌一些。分工的不同造就了工作性质的不同。

还有就是越有权力的部门就相对越忙,比如市政府办公室、组织部、纪委等部门,这些部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权利,平时的工作量也大,正常的工作时间往往完不成日常的工作内容,所以加班、加点是常事,这样的部门也往往是最忙的。

与此相反的就是一些比较清闲的部门,比如老干部局、气象局、图书馆、市总工会,还有市人大,市政协等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压力不怎么大,很多人都说进了这样的部门就一眼望到了头,确实清闲的很。

二、不建议去体制内清闲的单位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的话,我真不建议你去选择体制内清闲的部门,清闲代表着无所事事,代表着碌碌无为,对年轻人的事业发展绝对是不利的。

而且,随着体制内的各种改革,国家对公务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肯定是越来越严格,很多单位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原本清闲的单位通过体制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繁忙,有些人却突然不适应了当下的工作节奏。所以,体制内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忙。

总结:我建议年轻人最好不要去清闲的单位上班,这个思想也多少存在着一些惰性思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还是建议去一个忙一点的单位比较好。

点赞8、德州市 网友:血色怒火

历次机构改革的任务都是裁撤冗余机构。所以,现在清闲的机构是越来越少了。

但,有些机构成立的政治意义比重更大一点。

娘胎自带的职能决定了这些单位相对其他单位来说较为清闲。

这些单位主要集中在党群团。比如妇联、残联、总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党史办(史志办)。这些单位自娘胎里的职能就决定了这些单位并不是繁忙单位。

另外,政协办、人大办也比较清闲。人大、政协更多地承担的是政治职能。

有人说事业单位里也有清闲单位,这种情况比较少。

因为事业单位是地方自主成立的,有这项职能才会成立相应的单位。

清闲的事业单位长期看是免不了撤并或改制。

短期内,如果你在清闲的事业单位,极有可能会被借用至主管局。

当然,清闲也意味着晋升机会小,人脉资源窄,要做好权衡。

点赞9、延安市 网友:与我久。

如今的体制内单位都比较忙,清闲是讲相对的哈。我认为,以下几个单位是相对比较清闲的。

1.党委部门。统战部、党校、档案馆相对没有委办、纪委监委、组织部、宣传部忙,特别是档案馆,非常闲。

2.政府部门。医保局、政数局、供销社、史志办等单位相对清闲,政府部门的下属二级单位也有些是不忙的,比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

3.群团机关。文联、残联、侨联、工商联、科协等这几个群团单位,工作量相对较少,很多紧急工作都不涉及他们。

不过,再忙的单位也有清闲的岗位,再清闲的单位也有很忙的岗位。现在的体制内,就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很多人都很精,自己会干的说不会干,那么就永远都不用干了,也就成了一个闲人;老实人很踏实,有一说一,工作能力强,这样的人通常就是单位的大忙人,什么都要干。

点赞10、海伦市 网友:新月晨星

妇联,残联,工会,团委,工商联,人大,政协,宣传部,政法委,老干局,人防办,欢迎补充!

点赞11、和田地区 网友:差池。

以市级部门单位为例:

  1. 首选人大和政协,因为这两个部门级别高,在市级这两个部门是正厅级,内设部门是正处级,相当于绝大多数的市级部门的级别了。工作相对而言还比较轻松,也就每年两会时比较忙碌,其他时间大多调研、协办提案等等,关键是因为部门级别高,提拔的也比较快。
  2. 各民主党派机关。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监督,但工作比较确实比较轻松。有个朋友在市某个民主党派,基本全年都在开会、调研、学习,他说一个同事年末工作总结都不知道如何写,因为除了接几个电话,都没有干其他什么工作。民主党派机关一般招录公务员比较少,而且要求是非党员,不过确实是个较轻松的部门。
  3. 群团组织。工会、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残联文联、科协、作协、社科联等,属于自主权比较大,经费比较充裕,没有太多行政职能的部门,一年的工作也就是开会、调研、走访等等,时常出去学习旅游采风。团委虽然也是群团组织,但是工作量大,有个一起参加遴选到团市委的,平时工作特别忙。这些单位编制不多,平时大多满编,招人不易。
  4. 大中专院校。一周几节课,上完就休息,有的有课题,有的没课题,总体上比较清闲,当然有的老师的课程属于热门,学生比较多,课题也比较多,工作就忙,但总体上是比较清闲的。
  5. 非核心部门。这个比较多了,地震局、气象局、民宗局、老干部局、供销社、史志办、文化馆、博物馆等等。有些部门要不是看过名单,根本就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单位,像农用航空站。

当然,这是按照单位开的,不过大部分单位内设部门之间也是忙碌和清闲不同的,这个就千奇百怪了,没法一一细说了。


点赞12、毕节市 网友:朝辞月晚

我在党政机关工作了将近40年,因此对该问答有着很深的见解。在我们国家的众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里有很多比较凊闲的机构。

比如一是县市气象局这个单位比较清闲,单位里就有两、三位技术人员有活,剩下的人员上班后,几乎没有重要任务,更不用下乡查看。

二是县和市的体委也没有多少活,一年里最多市县举行一次大型体育比赛。

三是残联、宗教、侨联、地震、地名、人防,还有各种协会等,这些单位更闲,上班后不用下乡包村,更没有硬指标任务。

四是人大、政协、妇联、青年团组织也是没有硬任务的单位,上班后也不用点名,更不用下乡包村。

五是司法局和文化局也没有硬任务,想抓就抓不用考核,像司法局主要是发放司法宣传资料,和发放好中国法制报。省司法厅可能就忙了,因为司法厅兼管省内各大监狱,看那犯人表现好、有立功表现,司法厅负责考查后再做决定。司法厅并对省内各大监狱里狱警负责,因此省法厅比较忙,市县的司法局人员比较清闲。县市的文化局也没有多大的活,市县的剧团都实行了承包制任制的自负盈亏政策,所以文化局也不太忙。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