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真的单纯的为咸丰帝守寡了几十年吗?
光绪六年,46岁的慈禧,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懒散犯困,还恶心呕吐,总想吃酸的,这明显就是怀孕的症状。守寡20年的太后竟然怀孕!这可把前来诊断的太医难死了,无论是说实话还是不说实话都是要杀头的啊!果不其然,来看病的前两位太医都因此丢了性命。
公元1880年的某一天中午,慈禧准备吃午餐,按照惯例,宫女们会给她上108道满汉全席,但等菜上了,还没吃上两口,她就感觉有点恶心,想要呕吐。宫女赶紧给她拿来了痰盂,太监也赶紧宣来太医。
第一个太医一搭脉,吓了一大跳,这可是喜脉啊!
但是太后守寡20年,如果跟她说实话,那自己不是小命不保吗?
于是,他战战兢兢地回道:“太后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劳累过度,只要好好休息几天就会好了!”
慈禧听完大发雷霆,自己都这么不舒服了,你还说我没事,真是个庸医,给我拉去去斩了。
第二个太医吸取了第一个太医的教训,把完脉后,打算实话实说:“恭喜太后!您这是有喜了!”
慈禧听完更生气了,我都守寡20年了,你跟我说我怀孕了,是要败坏我的名声吗?斩了!
作为过来人,慈禧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最近这段时间她不仅胃口不好,爱吃酸的,而且嗜睡,肚子好像也大了一点。
但是她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有身孕,必须悄悄地将肚子里的小东西处理掉。
李鸿章也猜到了几分,便向她举荐了一个叫薛福辰的江南名医。
薛福辰搭完脉,自然也是吓得不轻,他也怕掉脑袋啊。但李鸿章之所以会推荐薛福辰,一定是他有过人之处。
他思索了下,说道:“太后只是为国操劳,心力交瘁,气血阻滞积于腹中,宜行气通络,令气血通畅,凤体便可安康。”
慈禧听了很满意,她要的就是悄无声息地“通气血”,将那小东西排掉。
既然诊断出病症,那就赶紧开药方呗。薛福辰却说:“但这通气血的方子,是草民的祖传秘方,不能让别人看到,必须草民自己抓药、配药才行。”
通常情况下,太后的药方,都是要由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起看过,用药、用量都需要一起斟酌的,怎么能不让人看到呢?
没想到,慈禧竟然答应了!原因不言而喻,因为如果药方被太医院的人看到,立马就知道薛福辰开的是堕胎药。
薛福辰还请慈禧让太监准备一张软床,床的中间挖一个洞下面放一个类似池子的桶,服完药后就躺在软床上“休息”。
慈禧服下薛福辰的药一个时辰后,药效就开始发作,很快,“淤血”就从慈禧的体内排到池子里。
薛福辰治好了慈禧的“病”,照理来讲,接下去就能开始飞黄腾达了。但薛福辰从宫里回来后,就让家人赶紧收拾行李,离开京城逃命去了。
不得不说,薛福辰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种只能“天知太后知”的事,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不逃命难道等着灭口吗?
薛福辰
这是野史《闻尘偶记》中记载的关于慈禧的奇闻逸事,坊间也便有了关于慈禧宫闱之事的各种传说,有说慈禧在宫里养了很多俊美的男宠,还有说太监安德海、李莲英之所以受宠,是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太监,而是没有完全yan割干净的男人。
说安德海和李莲英受宠是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太监,而是没有yan割过的男人,这是不太可能的。
第一,安德海和李莲英并不是成年后才进入皇宫的。
两人都是因为家庭贫困,才被迫进宫当太监。安德海大概是八九岁净身,李莲英则是六七岁净身的。
和当年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不一样,赵太后的情人嫪毐是成年后才进宫的,是吕不韦考虑到秦始皇长大了,继续与赵太后私通会惹祸上身,才让自己的门客、在X方面有着特异功能的“大阴人”嫪毐,假扮宦官进宫。
而安德海、李莲英进宫时都还是个毛头小孩,自然是不可能作为男宠送给慈禧。
第二,清朝的太监检查制度非常的严格 。
宦官从先秦开始就有了,到了清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太监制度。
内务府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每年都会对太监进行检查,假太监是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宫的。发现有yan割不干净或者继续发育的,还会进行修理。
退一万步说,即使安德海、李莲英真的yan割不干净,只要有被yan割过,基本上作为男人的功能都无法正常使用。
但是李莲英、安德海没有问题,不代表没有没有其他男性有这种可能。
毕竟慈禧27岁就守寡了,她又是那么穷奢极侈、注重享受的人,要说她能忍受几十年独守空房,为咸丰守一辈子寡,确实会有许多人不相信。
有两个男人就被民间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李莲英的照片(长得真不行)
绯闻情人一号:一等侍卫博尔济吉特.那尔苏
那尔苏比慈禧小20多岁,是晚清名将、领侍卫大臣僧格林沁的孙子,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侍卫伯彦纳谟诂的长子,他的妻子是瑞郡王奕志的第七女。总之,算起来,那尔苏算是慈禧的孙辈。
那尔苏从小就长得十分清秀,10岁时被送到北京读书,后来又学习武艺,可谓是文武双全,不到20岁就成为乾清门的一等侍卫,保护紫禁城的安全。
1888年的一天,慈禧的銮驾路过西直门时,那尔苏所骑的马不知为何,突然撞向慈禧的銮驾,虽然这匹马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但还是把慈禧惊到了,她怒不可遏地问李莲英:“哪个大胆的奴才竟敢撞驾!”
李莲英答道:“一等侍卫博尔济吉特.那尔苏。”
慈禧原本想要让人把那尔苏拉去斩了,但当她看到那尔苏的第一眼时,却直接看呆了,当时30出岁头的那尔苏,不仅长得高大,还长得眉清目秀,帅气中还带着一丝英气。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才缓过神来,对跪在地上的那尔苏说道:“起来吧,下次小心点。”
那尔苏回到侍卫所后,对刚才发生的事情还心有余悸。但第二天,宫里就传来慈禧的懿旨,命那尔苏去慈宁宫进见。
慈禧屏退了宫女太监,语气温柔对那尔苏嘘寒问暖,那尔苏立刻就get到了慈禧的意思,虽然当时慈禧已经50多岁,但由于保养得好,也算是风韵犹存,再想到自己的前程,那尔苏就成了慈禧的秘密情人。
不久后,慈禧就下旨封那尔苏为“内大臣”。但那尔苏毕竟还是个男人,出入后宫总是会遭人非议。慈禧就将这个事交给了李莲英。
李莲英苦思冥想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对外声称慈禧身体不好,必须喝玉泉山的泉水。然后专门做了两个大水桶,一个用来装水,一个用来装那尔苏。
为了躲过检查,还在桶上面插上小黄旗,表示这是老佛爷要用的,也就没人敢检查了。此后,那尔苏每天都到宫里与慈禧缠绵,如胶似漆。
但到底纸包不住火,那尔苏的父亲伯彦纳谟诂开始听到了风声,他担心这事一旦传出去,不仅家族要蒙羞而且还会惨遭灭族。
那尔苏也害怕自己会害了整个家族,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为了保全家族,他对父亲说:儿子愿意以死了却此事。
1890年的清明节,伯彦纳谟诂借口要带那尔苏回老家祭祀,向慈禧“借”走了那尔苏。当着列祖列宗的面,那尔苏吞金自尽,终年35岁。
第二年,伯彦纳谟诂也神秘死亡。
虽然那尔苏与慈禧的感情正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只有出现在一些野史里,但那尔苏吞金自杀是确有其事的,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否则好好的内侍卫,前途似锦,为何要吞金自杀呢?而关于伯彦纳谟诂的死,史书也记录得讳莫如深。
不过,如果这件事属实,而慈禧也确实怀过孕,肚子里的孩子也不可能是那尔苏的。因为慈禧怀孕,据传是在1880年,她与那尔苏则是在8年后才相识的。
(虽然我们没有那尔苏的照片,但有他儿子的照片,看上去还蛮帅的,儿子帅,老爸应该也是长得不错的)
那尔苏的儿子
绯闻情人二号: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荣禄
荣禄这号人物,相信大家都有听过,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瓜尔佳.幼兰是他的女儿,后来被慈禧收为养女,也就是说荣禄是溥仪的外公,虽说溥仪出生时荣禄已经死了。
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正白旗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地位是比较尊贵的,荣禄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同太平军作战时双双战死。
总之,荣禄正是借着祖上的军功进入官场,但真正开始飞黄腾达则是在“辛酉政变”之后。
辛酉政变是咸丰死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
当时慈禧不在北京,而是在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在她带着儿子同治从热河回京的路上时遇到了危险。咸丰留下的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肃顺便动了杀机,想要杀掉慈禧,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荣禄带着亲兵赶来护驾,一路护送慈禧母子平安回到了北京。
从此之后,荣禄便一路高歌,坐到了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
荣禄只比慈禧小一岁,算是同龄人。慈禧晚年比较宠信的宫廷女官德龄公主,《爱恋紫禁城》一书讲的就是慈禧与荣禄的爱情故事。
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因为德龄公主的身份,很多人都认为这件事是真的。
德龄公主是中法混血儿,父亲裕庚是内阁侍读学士。德龄因为从小学贯中西,又有国外游历的经验,精通八国语言,就被慈禧叫入宫中担作翻译女官,并称为德龄公主,一起入宫的还有德龄的妹妹容龄。
关于慈禧与荣禄的关系,除了德龄公主的小说中提到过,当代历史小说家高阳在《慈禧全传》一书中提到一个叫巴克斯的宫廷画师。
巴克斯是个英国人,回国后他写了一本书叫《我与太后》,里面除了提到自己与慈禧不可告人的关系,也提到了荣禄,说荣禄经常以商议大事为由半夜进宫,第二天天没亮就离开。
同时,巴克斯也提到了本文开头讲到的慈禧病症的事,称其“小产血崩,经水淋滴”。
如果慈禧怀孕真有其事,那么肚子里的孩子,十有八九就是荣禄的。
荣禄照片
除了绯闻一号那尔苏和绯闻二号荣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绯闻对象,小六子恭亲王奕訢,不过相较于那尔苏和荣禄来讲,小六子的可信度就低了许多了。
虽说小六子是慈禧的小叔子,但是如果你了解小六子起起伏伏的官场生涯,你就会知道,他充其量就是被慈禧反复利用的苦主儿。
恭亲王奕訢
咸丰去世的时候,慈禧才27岁,直到她74岁病逝,这中间长达47年,作为一个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的统治者,正史上却没有任何关于慈禧和除了咸丰以外的男人有私,能够做到这一点,慈禧确实不简单。
随便举几个历史上掌权的女性统治者,他们都有养情人。
中国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国宣太后芈八子,和义渠国的义渠王私通,并生下了两个儿子;
汉高祖刘邦夺得了天下,拥有后宫三千尤其是有了戚夫人之后,就开始冷落发妻吕后,吕后也不甘寂寞,与她的老乡审食其私通;
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更不用说了,在当上皇帝后,养了无数男宠。
人生三欲,钱、权、色,没钱的时候想要钱,有钱的时候又想要权,钱和权都有了,自然就会想要色,不为钱、权、色所动的人,大概只有得道高僧了。
慈禧的生活非常的穷奢极侈,德龄公主在《我在慈禧太后身边的两年》就多处提到慈禧生活的奢靡。
据宫中太监估计,慈禧一天的开销大概在4万两白银,当时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50-200块,也就是说慈禧一天要花人民币600万到800万,这种花钱程度,就是当今世界首富也不会这么花吧!
慈禧不仅生前奢侈,死后也同样的奢侈。她死的葬礼是李莲英负责的,在李莲英记录的陪葬清单里包括:
她身上盖的褥子,是用金银珠宝制成的,上面有一万多颗珍珠,200多块白玉,80多个红宝石;头上戴的凤冠也都是金银珠宝,价值几千万两白银;手上的玉莲花价值200多万两;还有她嘴里含的那颗夜明珠,价值1800多万白银.....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慈禧的随葬品至少价值8000万两白银,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就是120个亿到160个亿。
也正因为此,东陵大盗孙殿英才会盯上她的陵墓,将随葬品洗劫一空,连她身边穿的衣服都不放过。
当然野史肯定是有捕风捉影的嫌疑,比如说关于薛福辰,史书记载她确实是在1880年治了慈禧的病,但是他并没有逃跑,后来来升为顺天府尹,做过督查院左副都御史。
之所以民间会有这么多关于慈禧“风流韵事”的猜测,完全是因为当时的著书者,对慈禧的专权和贪权误国不满,故意编出这样的故事来恶心慈禧,误导民众认为慈禧不仅误国误国,还水性扬花。
但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或许只能留给史学家们继续去搜集更多的资料来进行还原了。
慈禧太后的私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她的“绯闻对象”,有王爷奕訢、大臣荣禄、太监李莲英、安德海,甚至还有外国人巴恪思。相传,慈禧45岁时,还怀了孕。这些故事,都是野史,但野史真的不可信吗?
慈禧17岁入宫,被咸丰册封为兰贵人。
4年后,她生下咸丰唯一的皇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被晋封懿妃。
1861年,咸丰去世,5岁的载淳登基为帝,慈禧正式成为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的生涯。这一年,她26岁。
此后,慈禧太后把控朝政几十年,成为晚清的著名领导者。
她还领导了2次变革,只是,最终结果毁誉参半。
有学者认为,慈禧丧权辱国,罪无可恕;
也有学者认为,慈禧手段高明,只是大清本身已经无力回天,怪不得她。
除了政绩,慈禧的私生活,也是大家关注的存在。
她的桃色新闻实在太多了,多到人们一提她的私生活,就会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那么,野史可信吗?
慈禧太后,真的单纯给咸丰帝守寡几十年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慈禧的绯闻对象入手。
【恭亲王·奕訢】
恭亲王奕訢,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也就是慈禧的小叔子。
他和慈禧的绯闻,始于“辛酉政变”。
当时,咸丰皇帝突然在热河去世,年幼的同治登基。
按照清朝制度,新帝年幼,朝政应当由政务大臣负责,太后只能管理后宫活动。
当时,咸丰给儿子留下了8位政务大臣。
但他又害怕鳌拜和多尔衮事件重演,又给了慈禧、慈安两宫太后,辅佐政治的权力。
咸丰的设计,其实很合理。
大臣和太后,两股势力互相制衡,谁都不能真正夺权。
但他没想到,很快,慈禧就和小叔子奕訢联系上了。
奕訢直接动用亲信和军队,为慈禧保驾护航,助力她赢得权力之争。
此后,奕訢始终坚定地和慈禧站在一起,很多政见,也都出奇的一致。
渐渐地,两人就传出了绯闻,一如当年的孝庄太后、多尔衮的私情。
奕訢真的和慈禧不清不楚吗?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太可能。
奕訢帮助慈禧,大概率是在帮助自己。
作为咸丰的弟弟,奕訢曾是最有力的皇位竞争人。
咸丰皇帝奕詝,排行第四,前三位哥哥都早早去世,因此,奕詝属于皇长子。
奕訢排行第六,是兄弟里最有才能的。
古代立储,要么立嫡子,要么立长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咸丰和奕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是,咸丰比奕訢多了一位好老师。
在老师的教导下,咸丰懂得投父亲所好。
一次狩猎,他就以“仁孝”取得储君之位。
但是奕訢也没有太惨。
咸丰登基后,他就成了位高权重的恭亲王。
按照清朝制度,王爷不能成为军机大臣,但偏偏奕訢就担任了军机大臣,拥有着不可小觑的亲信势力。
咸丰在位时,奕訢的境遇是非常好。
但咸丰一去世,他的危机就来了。
咸丰临终任命的8个政务大臣,没有奕訢的名字。
这意味着,奕訢的处境开始急转直下。
他不得不为自己筹谋。
此时,慈禧恰好找到了他,奕訢欣喜若狂,全盘答应,并立刻出兵。
他立了大功。
很快,新皇登基,他被授予议政王之位。
这一切,合情合理。
如果仅凭这些,就推断出慈禧和奕訢有私情,就有些牵强了。
另外,慈禧掌权后,当即打压奕訢,没有半点手软。
同治四年,奕訢被革除一切职务,再也不能干预公事。
后来,碍于形势,慈禧零零星星启用过奕訢,但奕訢的势力在慈禧的打压下,早已经大不如前。
由此来看,慈禧和奕訢两人关系的变化,基本是以政局利益为基础的。
他们之间的“绯闻”,难以自圆其说。
【重臣·荣禄】
慈禧和荣禄的“绯闻”,最早来源于杨锐家中抄出的一份奏折。
杨锐,是戊戌六公子之一。
他家查抄出的奏折,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
“太后私事,罗列多人,荣禄亦在内。其余皆显要之人。摺后有帝朱批。”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慈禧太后和很多人不清不楚,其中荣禄也在其中。其他人也大多是地位显赫的人。
无独有偶。
德龄公主在《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中,都记载了慈禧和荣禄的爱情。
在德龄的笔下,慈禧入宫之前,就和荣禄是心心相印的爱人了,属于青梅竹马。
既然有史料可查,这一切就是真的吗?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太可能。
从慈禧、荣禄的家庭背景来看,两人在入宫前,几乎不可能有交集。
第一,居住地点相隔甚远,不具备青梅竹马的条件。
清朝奉行严格的八旗居住制度。
所谓八旗居住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要按照八旗制度的规定进行。不同地位的旗人,居住的地方也不一样。
慈禧的父亲,名叫惠征,是个八品文职小官。
他家祖上也不显赫,属于满洲镶蓝旗,即八旗中的下五旗。
按照规矩,镶蓝旗的居住地址,是在宣武门以里、西单阜成门以南。(有专家考证,认为慈禧家住在西单牌楼北劈柴胡同)
荣禄的家世,就显赫多了。
他的先祖,曾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在讨伐叛军时战死,谥号“庄毅”;
他的父亲长寿,参加过鸦片战争、抵抗过太平天国运动,并在作战中牺牲,谥号“勤勇”,一门荣耀。
荣禄一家,属于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居住在东直门内。(据说是南锣鼓巷的菊儿胡同)
一个是下五旗,一个是上三旗。
一个居住在北京城的东北,一个居住在北京城的西南。
他们想要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实在是有些困难。
更何况,古代女子和外男,可是轻易不能见面的。
第二,家庭地位相差悬殊,家人之间基本无交际。
慈禧和荣禄的家境悬殊,两个家庭,基本上很难处于同一个交流圈子。
- 一方面,慈禧的父亲是个文官,荣禄的父亲是常年带兵打仗的将军;
- 另一方面,慈禧的父亲只是八品,和荣禄家的差距,实在太远。
- 此外,荣禄一家经常跟随父亲四处任职,去过福建、广西等地。
他们全家人,在北京待的时间并不长,偶遇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由此可知,慈禧和荣禄是青梅竹马,在入宫前就相爱,实在不太现实。
再来说说传闻的来源。
杨锐,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对慈禧是真的深恶痛绝。
他本人,很难对慈禧有客观合理的评价。
另外,杨锐和慈禧也基本不存在交集。
他了解慈禧私生活,大概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德龄公主,倒是和慈禧有过交集。
她在慈禧身边当过一段时间的翻译,被慈禧封为公主,还在皇宫生活了2年,因此,她的回忆录,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德龄公主的第一篇回忆录《清宫二年记》,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的广泛关注。
这本书里的史料,也基本上真实可信。
不过,《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这两本书,史料价值就没有那么强了。
这两本书里,很多内容,都属于虚构情节,目的是迎合西方人猎奇的口味。
慈禧的“绯闻”,大多出自这两本书。
根据《御香缥渺录》的记载,辛酉政变期间,荣禄曾奉慈禧之命,率军在路上迎接和保护慈禧。
然而,事实上,那会儿,荣禄刚逃过杀身之祸,正在赋闲在家,无权无职无军。
从这个角度来看,慈禧和荣禄的传言,可信度也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
【外国人·巴恪思】
慈禧和外国人巴恪思的故事,来源于《太后与我》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巴恪思本人。
他跳出来表示,自己和慈禧有过一段长久、激情的关系。
然而,查阅史料后,我发现,巴恪思来华时,慈禧已经70多岁了,身体还非常差。
而巴恪思才不过30多岁。
当时,慈禧每天都靠喝汤药生活,估计也没有精力和兴趣,跟巴恪思“你侬我侬”了吧。
【其他野史·大多不靠谱】
市面上,还流传着一些野史。
相传,慈禧45岁曾怀孕,还召来民间大夫,帮忙堕胎;
相传,慈安太后的死,是因为她发现了慈禧的情感秘密……
“旋禧后有疾。安后密查之,乃知有孕。遂召礼邸于宫,问以废后之礼,礼邸对曰:‘此事不可为,愿我太后明哲保身。’礼邸辞出,是夕安后崩。乃禧后知其事泄,以药酒饮之。”
只是,在我查阅了正史、清宫档案、医药档案进行对比后,发现里面错漏百出。
(以前回答过相关问题,可以点蓝字查看:
慈禧晚年怀孕是真的吗?给她诊断的太医活下来没有?
)除了怀孕事件,还有于“安德海、李莲英等人是慈禧男宠”的传闻。
只是,这种说法,依然有些站不住脚。
毕竟,传闻里说安德海、李莲英是男宠,却从未怀疑他们是“假太监”。
换言之,你是慈禧,位高权重,想要找男宠,是找年纪大、不能人事的真太监呢?
上面的传言,大都不可信。可排除这些“绯闻对象”,也不能说明慈禧真的安安分分,为咸丰守寡了几十年。
不过,我个人认为,慈禧养南充给的概率,非常小。
她大概率是安分守寡,即便内心不愿意,也不会有那么多出格举动。
理由如下:
第一,反对势力,来头不小。
慈禧虽然掌控朝政,但反对势力从未断绝。
她并非高枕无忧,也自然不会给自己制造危险。
在慈禧掌权初期,前朝有政务大臣虎视眈眈,后宫有慈安太后掣肘。
虽然,慈安太后对掌权没什么兴趣,可若是慈禧胆敢胡来、侮辱先帝,她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慈禧和武则天不同。
武则天自己就是皇帝,但慈禧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年幼,需要辅政”。
若是她真的干了丑事,那么她垂帘听政的权力,就会被剥夺。
毕竟,辅政的人并不是非慈禧不可。
第二,慈禧的性格,更爱权势,而非感情。
相比起爱情快乐,慈禧更爱的是权势。
自慈禧入宫后,她所表现的,都是对权势的热爱,而非对男女情感的苛求。
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追求。
因此,慈禧掌权后,她更看重的,是位高权重的感觉。
第三,慈禧的身体不好,又很惜命。
慈禧的身体不好。
生同治皇帝时,她就差点去世。
根据清宫医药档案,慈禧成为太后以后,接连得过哮喘、痔疮、腹泻、面风。
整个掌权阶段,她的身体,就没有安安稳稳的时候。
或许,正是身体的不适,我们才能看到慈禧许多奇怪苛刻的“保养”方式:喝人“奶”、用软纸等。
惜命的人,大多不会因为纵欲伤身。
从这些角度来看,慈禧大概率是安安分分守寡几十年。
当然,她的安分,绝不是遵循礼仪道德,或者为了咸丰脸面。
本质上,慈禧是个自私的女人,她做很多事情,几乎都是为了自己考虑。
这也决定了,她的才华,只是小才华。
她想要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女皇,却注定无法成为武则天。
德不配位,爬得越高,危害就越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慈禧太后守寡的问题,回答起来确实有点复杂,我们慢慢谈:
说句公道话,慈禧太后执政晚清近半个世纪,确实做过一些匪夷所思,阴狠手辣又卖国的事。
从某些层面上讲,也确实把本就羸弱的大清,弄得乌烟瘴气,一蹶不起。但不可否认的是,或许正是这个老太太的执著,才使得大清在她的掌控下摇摇晃晃往前走,硬是没有倒下。
不管怎么说,她不过是一个女子,十八岁的时候父亲死了,二十六岁的时候丈夫死了,四十岁的时候儿子又死了……
正史中往往只关注慈禧太后对大清做了什么,却很少有提及她的感情生活,那么本篇就通过野史趣闻,外加合理的推导,来还原一个真实的慈禧太后。
一、
当然,我们回答慈禧太后守寡不守寡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属于绯闻。所谓的绯闻,就是指“桃色新闻”,往往带有点男女之间的那点事,但是真实性并不能保证,姑且听之。
清朝这个朝代,虽然也腐败,而且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还从来没有这么窝囊过。但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在皇室,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少得多,比如绯闻。
当然,我们不能拿宫斗剧说事,比如《甄嬛传》,后宫那叫一个乱啊,硬是把冷峻少言的雍正帝塑造成了一个移动的荷尔蒙释放器。
实际上,整个清朝真正传出绯闻的就三个人:
第一个就是摄政王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说是跟大贝勒代善有染,被努尔哈赤圈禁了一年,后来被迫殉葬;第二个就是孝庄太后(太皇太后),她是皇太极的妃子,人们熟知的“太后下嫁”的传闻就是指她跟多尔衮的故事;还有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慈禧太后了,慈禧太后不愧是大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她的绯闻对象竟然有七个之多,远远超过了阿巴亥和孝庄。
如果我们拿着男权至上的观点去看待这件事,那么毋庸置疑,慈禧太后不守本分,活该被骂。可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慈禧太后都成为大清国最高统治者了,连皇上在她面前都唯唯诺诺,毫无权力可言,能说她遵守男权至上的规则吗?
皇上可以后宫养个佳丽三千,她慈禧太后二十六岁守寡,三十岁不到就走上了权力顶端,有点绯闻并非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二、
慈禧太后不像武则天那样明目张胆地养面首,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毕竟武则天是称帝了的,名义上是皇帝,哪个皇帝没有个后宫,所以,武则天有男宠也理所应当。而慈禧太后,不管怎么说,她是没称帝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符法理,三次垂帘都可以说是母凭子贵,所以她跟武则天掌权的性质不同。
其次,大唐的时候,封建礼制可没有清朝这么严苛,那时候的人是可以自由恋爱,自由离婚的。清朝就不同了,就算慈禧太后很想,可是紫禁城戒备森严,哪有正常男子能随便出入的,不要脑袋了吗?
第三就是权力制衡了,不管怎么说,慈禧太后虽然掌权,但是名义上她的所有政令都得交给慈安太后审一遍才能发出去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慈安太后都在盯着她呢,她哪里敢明目张胆地搞男宠这种事?等慈安死了,慈禧太后都多大了,有心,估计也无力了吧?
毕竟慈禧太后掌控大清将近半个世纪,整整四十七年这么久,要说一点绯闻也没有,那也不现实,多少还是有的!
连慈安太后的死,传闻讲也跟慈禧太后养男宠有关:
慈安太后的死非常突然,关于死因无外乎两种说法,一种是正史记载的正常死亡,再有就是人们常说的被慈禧太后毒死或逼死了。
之所以被毒死,有种说法是慈安去探望慈禧的时候,突然发现慈禧床上躺着名伶杨月楼。慈安太后一下子就炸毛了,下令处死了杨月楼,慈禧太后怀恨在心,毒死了慈安太后。
三、
当然,这条绯闻肯定是故意往慈禧头上泼脏水的,慈安太后是不是被慈禧太后毒死,尚不得知。但肯定不是因为慈禧太后养男宠,毕竟慈安死的时候杨月楼可是活得好好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步入正题,慈禧太后究竟有没有养过男宠呢?
老祖宗曾经留下这么一句话,至于是谁说的,无从得知了,这句话是形容女人欲望的: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
慈禧太后如狼的年龄死了丈夫,如虎的年龄死了儿子,如狼似虎又吸土的年龄掌控了大清最高权力。
第一个绯闻男友是恭亲王奕訢,传言说慈禧还没进宫之前就已经跟奕訢见过面了,而且一见钟情。即使后来慈禧太后进宫了,两个人也是勾勾搭搭,藕断丝连,这才有了后来的辛酉政变,奕訢用实际行动,送自己心爱的女人走上神坛。
第二个绯闻男友就是荣禄了,他跟慈禧太后年龄相当,又是坚决拥护慈禧的人。在《走向共和》这部剧中,慈禧还向荣禄撒娇说,自己的饺子都被你吃光了。
当然,爆出荣禄跟慈禧太后关系的是德龄公主,也是她说的荣禄在慈禧太后进宫前就是她的秘密情人了。不过德龄公主的书有炒作的嫌疑,真实性与否,不得而知。
在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中,也提到了慈禧太后跟荣禄的关系不一般,至于不一般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详说。当然,还有传说慈禧太后甚至为荣禄小产过,还有众多王公大臣作证,真假不得而知。
四、
慈禧太后除了以上两位绯闻男友外,还有另外的五个,不过感觉都是假的,这里简单一提,就不详细展开了:
第三个绯闻男友是古董商人小白,是琉璃厂的,人嘛长得英俊潇洒,是李莲英介绍给慈禧太后的。进宫不久后,甚至让慈禧太后怀了孕,后来被慈安太后得知,因此引发了两宫皇太后的争斗:
“壬午春,有琉璃厂卖古董白姓者,由阉宦李莲英引人大内,遂得幸于禧后,月余乃出。旋禧后有疾,安后密查之,乃知有孕。”
第四位绯闻男友是店小二小史,说是慈禧太后喜欢吃金华饭馆的汤卧果,李莲英就经常去买,一来二去店小二就被慈禧太后撞见了。于是就那啥了,这种状况还持续了一年多,慈禧太后还因此怀孕生子,这个子就是光绪帝……
第五位绯闻男友已经走出国门了,他是英国作家巴克斯,当然这段绯闻不是民间传闻,是这个情人自己讲的。按他的说法,他跟慈禧太后交往了六七年时间,是忘年交,至于可信与否,打个问号。
第六位第七位绯闻男友是安德海和李莲英,不过安德海和李莲英确实各有特点:
安德海擅长擦屁股,据说这是他的拿手绝活,苦练了很久,太轻了擦不干净,太重了慈禧太后屁股疼。安德海就靠这门绝活,轻轻两下,不轻不重,慈禧很是受用。
李莲英擅长梳头发,他的梳子好,手艺也好,他给慈禧太后梳头发,不仅能做到一根头发不掉,还能做到梳完头发,油亮油亮的。
五、
说了这么多绯闻男友,实际上慈禧太后还有一个被“证实”了的,真正的男友:
前面七位绯闻男友,我们可以称呼为七个葫芦娃,而这一个被“证实”的男友,就称为葫芦小金刚吧!
他就是那尔苏,是慈禧太后的侍卫,他爷爷是僧格林沁、他爹是伯彦纳谟诂。在慈禧太后过生日的时候,本高高兴兴地巡游,结果突然銮驾旁边一匹马受惊,冲撞到了慈禧太后。
身边的小太监们都傻了,吓得一个劲地磕头,这时候她的侍卫那尔苏就出来了,跪地磕头:
“奴才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慈禧太后定睛一看,小模样还不错嘛,算了,免了你死罪了,随后太后回宫,转过头来就叫小太监把那尔苏喊来了:
“有件事让你去做,你敢不敢?”
就这样,那尔苏成了慈禧太后的秘密情人,后来那尔苏已经升官,且早已结婚,也有了三妻四妾,再进宫不太方便了。
慈禧太后甚至通过运水的水车藏着那尔苏进宫……
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东窗事发,那尔苏的父亲为了保全家族的脸面,只能令那尔苏自裁。为了防止慈禧太后前来阻止,那尔苏谎称回老家祭祖,等到了老家,月黑风高的一个晚上,吞金自杀了。
慈禧太后念及旧情,在那尔苏死后,追封为“诚慎亲王”,而且其陵园恢宏,墓内宝物贵重丰厚,而且还有金、马、富、白四家给他守陵。
慈禧太后生前曾经去查看自己的坟墓,结果发现陵墓的墙壁上有只壁虎雕刻,勃然大怒,原因如下,在《博物志》中记载:
“用朱砂喂食壁虎,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最后焙干为末,涂于女性手臂内侧,终身不灭,有交接其颜色会变淡,不如原先的鲜红。”
虽说这是迷信的说法,但这只壁虎的雕刻,寓意着慈禧太后是守贞洁的女子,结果慈禧太后不高兴了,硬是把这块刻有壁虎的石头换掉了。
这个举动,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联想,她的这支葫芦娃队伍的绯闻男友出现,也就理所当然了。
慈禧太后能守寡多年,我们敬她是一个女中豪杰,如果真的像绯闻那样有点污,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有个后宫,还藏着掖着的,也确实难为她了。
人,总是有欲望的,毕竟也到了坐地能吸土的年龄了嘛……
所以,我认为,慈禧太后守寡是肯定守了的,至于中间有没有守住贞洁,就不好说了……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着能吸土!
这句话是说随着女人年龄的增大,对于另一半的需要越来越高。至于最后一句话,一是说到了五十,女人的x已经高到“站能吸风,坐能吸土”的地步。至于另一种说法,是说年纪大了,门有点关不住了。咸丰帝去世的时候,慈禧才二十六岁,去世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
Δ慈禧
咸丰皇帝去世后,大权就落到了慈禧的手中。别看是一个女人,但是却掌握着四万万人口。既然大权已经掌握在手上,一定会享受天下主人的快乐日子。在野史里面有着太多关于慈禧背叛咸丰帝的事情。
慈禧与荣禄
慈禧在入宫之前,曾经遇到过一伙流氓。就在千钧一发之刻,有一大汉突然跳出来,打跑了流氓。而这位大汉就是荣禄,而后来荣禄之所以成为满清十二大臣之一,就是靠着慈禧的提拔。
Δ慈禧
慈禧掌权之后,经常把荣禄招入后宫。一般晚上找他过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走。民间很多人传说荣禄是慈禧的面首,难道他们晚上在商量国家大事?还是荣禄在给慈禧做头发?可能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慈禧与李昭庆
李昭庆其实是李鸿章的六弟,李鸿章打败捻军之后,带着六弟前来回复慈禧。李昭庆是安徽大名鼎鼎的美男子,慈禧看他生的帅气封他为侍郎,时不时的招进后宫。
李鸿章得知后惊恐万分,这是灭九族的事情。李鸿章劝自己六弟李昭庆自杀,李昭庆思前想后,死后李昭庆的尸体被抬回了老家。
Δ慈禧
慈禧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就守寡,死的时候六十多岁。经历了如狼似虎的过程,甚至是“坐吸土”的年龄。手掌大权肯定要享受后宫佳丽三千的日子,所以红杏出墙是比不可免的。
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年仅26岁的慈禧就开始了长达47年的守寡,俗话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慈禧是如何渡过自己后面大半生的呢?
世间的寡妇有很多,但慈禧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经常将武则天和慈禧拉出来单独说,因为她们二人是少有的掌管天下的女人。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刚成为寡妇的慈禧忙于生计,估计此时没有任何的想入非非。
咸丰是喜欢纵情声色的皇帝,同时又是一位被英法联军吓破胆的皇帝。在1860年,英法联军席卷京城,咸丰皇帝慌张出逃到热河行宫,没过多久就在热河生病不能理政。
在咸丰皇帝生病期间,一直是慈禧帮忙处理政事,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慈禧心中留下了渴望权力的种子。
一直滞留在热河行宫的咸丰皇帝始终不愿离开,在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驾崩。
咸丰皇帝虽然好色,但是脑子没坏,他知道自己年仅五岁的儿子载淳(慈禧之子)继位后面临重重困难,所以咸丰皇帝自己发明了一套“三足鼎立”的均衡势力局面。
咸丰皇帝效仿先祖顺治皇帝,给载淳留下八个辅政大臣,帮助年幼的皇帝治理国家。同时为了防止辅政大臣专权独断,咸丰皇帝要求辅政大臣拟定的内容要经过慈安太后和慈禧两人共同盖章,才算是生效。
独立于辅政大臣和慈安、慈禧之外,还有以恭亲王奕忻为首的皇族势力。咸丰皇帝自认为安排妥当,恋恋不舍地抛下众多美娇娘,含泪离世。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咸丰皇帝咽气没多久,尸骨未寒之际,辅政大臣之首的肃顺已经表现出盛气凌人的姿态,这让慈禧母子感到极大的压迫感。
在肃顺的压迫之下,虽然只有26岁的慈禧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定力,她想方设法拖延肃顺掌控大权的脚步,并且开始向恭亲王伸出合作的橄榄枝。
在恭亲王的帮助下,慈禧顺利除掉了肃顺,朝野上下一时间对慈禧的手腕都感到敬佩,这也是慈禧长达半个世纪统治的开始,其中恭亲王功不可没。
在随后的时间里,恭亲王开始带头搞起了洋务运动,想要为清朝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也展露头角、出类拨萃。
在包括恭亲王在内的众多能臣的辅佐之下,慈禧成功渡过了另一场危机——太平天国运动,这也是慈禧掌控清王朝的重要转折点。
慈禧与恭亲王奕忻从小就是青梅竹马长大的,根据《慈禧全传》记载,慈禧在年少芳龄时就对奕忻非常中意,但是命运弄人,慈禧作为修女成为了咸丰皇帝的后宫成员。
慈禧的家族背景并不高,在很看重政治势力的皇宫中,慈禧并没有受到咸丰皇帝的关注,面对着冷冰冰的宫墙,再看看勾心斗角的女人们,慈禧在深宫之中寂寞煎熬。
冰冷的心和无情的宫墙,当慈禧再次遇到青梅竹马的白马王子奕忻时,慈禧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渴望。英雄难过美人关,恭亲王奕忻也不能免俗,他和慈禧旧情爆发,两人经常创造机会私下会面。
不得不说慈禧是很有心机的,她将恭亲王奕忻把握地死死的,恭亲王在以后的朝堂上对慈禧帮助非常大,也奠定了慈禧在清朝权力中心的地位。
慈禧作为女强人,肯定不能被感情所牵绊,在自己逐渐站稳后,她就想法干掉恭亲王,丝毫不念曾经的旧情和帮助。
慈禧先用收受贿赂、揽权徇私的罪名将恭亲王议政王的职位,随后慈禧也是对恭亲王进行多番的施压,尤其是借助恭亲王在中法战争中摇摆不定的态度,成功将恭亲王彻底驱离清王朝权力的中心。
慈禧在为所欲为的权力中更加迷恋统治天下的感觉,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对慈禧有很大的意见,在慈禧的强势高压之下,同治皇帝年仅19岁就驾崩归西了。
慈禧太后在后代中寻找合适的继承者,她选中了光绪皇帝,没想到光绪皇帝还是不能容慈禧。在光绪皇帝的带领下,维新派准备对慈禧进行“围园杀后”行动。
结果政治手腕极强的慈禧再次绝地反击,成功将光绪皇帝的维新派人物全部诛杀,就连大清朝皇帝的光绪也被慈禧软禁在瀛台,悲惨度日。
慈禧的权力越来越大,相信她的胆量也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毕竟谁有意见就脑袋搬家。
在坊间传闻中,关于慈禧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在正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在《慈禧全传》中有零零碎碎的一些记录。
和慈禧相似度最高的无疑是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两人都是天下的实际统治者,虽然两人的功绩有天壤之别,但两人享受的东西都是相似的。
在武则天成为女皇后,男宠已经是光明正大的存在,更是人尽皆知。在这方面,慈禧确实不够武则天自信,慈禧对于自己的男宠事情总是遮遮掩掩,在正史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记载,绯闻故事只是存在于民间的野史中。
慈禧身边非常有名的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二人,他们都是太监之身,但是在《慈禧全传》中并不这么认为。李莲英对于服侍慈禧的技巧非常高超,再加上长期的相处。
慈禧在政治和权力上的强势,显示了慈禧对于权力的热衷和渴望,但并不代表她可以抛开一切,我始终相信她还是一个女人。
慈禧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对清王朝来说,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1908年,慈禧在仪鸾殿去世,随后被葬在普陀峪定东陵。即使在慈禧临死之际,她还是带走了光绪皇帝。
慈禧的私生活传闻很多啊。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况有一帮奴才忠心耿耿地为他谋事,总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守寡问题的。
早在90年代,一位叶赫那拉氏的皇亲后代,根据家族中听说的慈祥故事,写了一本慈禧的历史,虽不登正史之高阁,但其中细节也不会凭空捏造,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
比如他在书中举了个李莲英伺候慈禧沐浴的情节,就颇有看头。
大概意思是这样:
慈禧晚膳后必洗澡,一开始是宫女伺候,后来慈禧嫌宫女没有手劲,就招呼他最信任的李莲英过来。
慈禧不好意思直接召他。就先让李莲英在内屋静候,让宫女在外面把洗澡盆、水、花瓣泡好。然后打发走她们,说自己来洗。
然后招呼李莲英出来。
据说,李莲英开始时还扭扭捏捏,被慈禧瞪了一眼,就很快宽衣解,随老佛爷带入了浴房。
慈禧见他羞于动手,就扫了一眼他的下面说:“小李子,你又没有那个,怕什么?”
在慈禧的鼓励下,小李子拿起毛巾开始为慈禧搓背。
之后的情节就可以发挥想象力了。
作者说,从这天开始,小李子白天服侍太后,晚上与太后同榻游戏。
从这一轶事可以看出,李莲英等太监在解决老佛爷的寂寞守寡问题上,毫无疑问是具有热切的献身精神的。
其实,慈禧有普通女人的一面,也有政治手腕很硬的女强人的一面。
争权斗人是她一生的主业。
常言说温饱思淫欲,其实慈禧一生没有几天高枕无忧的日子,寡妇是私生活问题虽有,但她没有武则天的好时运,国破乱贼四起,内忧外患,宫廷内乱不止,养男人是比不上武则天了。
(史料参考《慈禧全传》等)
怎么可能,换成普通人也不行啊,何况权利巅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只要想干的!!!谁也不可能伟大,没有欲望,无论身体,权利,各种事情上!正时如此,中国飘摇了半个世纪,受尽外国欺负,各种条约跟玩似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自己一顿饭吃死了多少老百姓,军舰打到门口了,还挪用军费过生日,好不容易死了吧,棺材里放着国家十来年的收入,难道给阎王爷送礼吗???大清不灭天理不容啊
慈禧27岁守寡,一直活到七十四岁,她也是肉体凡胎,也会有需求,这一点上其实男人和女人无异,漫长的岁月中,有没有点蛛丝马迹可寻呢?据我所知,辛酉政变后,肃顺被从宗人府大牢提出来押往菜市口问斩的时候,一路上破口大骂,骂谁呢?当然是骂慈禧和鬼子六了,此时押送囚车的负责人就是荣禄,肃顺就连带着把荣禄骂了,骂他和慈禧不明不白,荣禄让手下拿块破布把他嘴塞上,肃顺一会把破布吐出来继续骂,那个不堪入耳,沿街看热闹的百姓都听不进去,可以想见肃顺那嘴有多污。所以那个时候就有慈禧和荣禄的风言风语了,这一点是有历史记载的。
武则天对这事就不大在意,搞得她那几个面首人尽皆知,什么张昌宗,张易之,冯小宝之类的,冯小宝因为武则天移情别恋还放火把他监工的一座塔给烧了,武则天这都没杀他。这一幕后来拍成电影叫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武则天和慈禧的不同是前者重用娘家人,慈禧一直维护爱心觉罗家的统治权,对娘家人反而比较冷淡。这点上慈禧做的比武则天要好。
我的意见是,要慈禧洁身自好是不可能的,讲究生活品味的她不可能亏待自己的,我们不能以男人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处在权力顶峰上的女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最厌恶慈禧,但实事求是说,慈禧个人生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原因很多:
第一,权力来源于检点作风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之所以有权,主要是因为她身为咸丰皇帝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同治皇帝的母亲。
如果不是有这个身份,慈禧太后就算有百倍能力,作为满清时代的一个女人,恐怕一生也只能呆在家里生孩子奶孩子。
那么,如果慈禧敢于胡乱搞男人,破坏了咸丰寡妇的名声,一定会遭到满清权贵的愤怒和抵制。
慈禧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他毕竟得到满清权贵集团的支持,尤其上面还有一个地位更高的慈安太后。
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慈禧一样也得下台。
所以,慈禧不敢乱搞。
第二,慈禧身边监视者太多
熟悉满清宫廷的人都知道,皇太后这种尊贵人身边,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大量的宫女和太监跟随。
无论慈禧做什么,这群人都是知道的。
众所周知,这些太监和宫女中,颇有权贵大臣的耳目。慈禧如果真正搞男人,根本就无法隐瞒。
第三,慈禧没有机会乱搞
满清是有一整套制度的,比如晚上的后宫是不允许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不相干的男人留宿的。
夜晚后宫的男人只有必需守门的八旗侍卫和2个太医,一共只有七八人。这七八人是不允许随便乱走,受到太监严格的监视。其中太医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也没这个能力。
侍卫都是八旗清贵子弟,绝没有胆量做这种诛九族的事。
至于白天太后垂帘听政,则是同时见一堆大臣,当然也没有机会。
第四,慈禧自身比较在意这些事
慈禧对男女这种事,不太在意。这也和她常年守寡有关系。
有人认为咸丰死后,28岁的慈禧才守寡。其实,早在咸丰去世前几年,慈禧早已守了多年活寡。
一是咸丰身体差,二是咸丰对于权力欲望强的慈禧不喜欢,宠爱其他妃子。
就是因为早就守寡,到最后就成惯性了。
据说慈禧对于男人本能有种排斥,甚至洗澡时候都让李莲英之流的太监出去。
单不单纯不知道,但自从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慈禧太后通过一些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到最高掌权者,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她一直是寡居身份!(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历史上能干的女人不少,慈禧太后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百分百的女强人,但要说到男女之事,这是还真不好乱断,因为正儿八经的皇家史书上断不可能记载,流传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宫里宫外道听途说的野闻。
至于其可信度有多高,是要打一个很大很大的问号的!
但既然说到这个话题,笔者曾在自己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平台上发表过类似的文章,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作为消遣娱乐,似乎也能说道说道!
光绪七年,慈禧太后凤体不适,便传太医前来诊治,结果太医一波换了一波,来的时候都以为立功受赏的机会来了,走的时候内心都捏着把虚汗,为什么?
号不出来,还有太医号不出来的病?这都得对严重,这些太医就怕慈禧太后临了凤颜大怒,顺带着捎走他们几个。
宫里的御医不行,慈禧太后便传令各省督抚,进献名医为其治病。
要不说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无所不能,还真有人不把这事当苦差事,不远万里赴京,为慈禧太后治病。
无锡有一个叫薛福辰的人,在号过慈禧太后的脉相之后,胸有成竹的就开起了药房子,轻而易举的就破解了让诸太医束手无策的怪病。
从薛福辰交代太监们的话里,断然1不可能知道慈禧太后的病情。但从药房里,却藏着大端倪,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都是些补气血的药。
不但如此,还是女人流产后或者生完孩子后的大补之药,咸丰早没了,慈禧太后却有了身孕,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不见得薛福辰的医术有多高明,但他的情商却的确胜过诸太医一筹。不能说的话变着花样说,看似简单,却难为坏了把脉的太医。
慈禧太后十七岁入宫,二十六岁就守了寡,并成为至高无上的太后。
在古代,太后一般是不可以再嫁人的,只能在宫中孤独到老,而慈禧太后守寡之后,一直活到七十三岁才去世,中间她又活了四十七年,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时间,难道她真的只是单纯为咸丰帝守寡吗?
其实,关于慈禧太后的绯闻,就一直没有停过,我先来讲个她怀孕的故事吧。
光绪八年,这一年慈禧太后四十八岁,有一天中午她正在用膳,突然感到阵阵恶心,想要呕吐,便派人去叫御医前来给她诊断。
不一会儿,一个御医就来了,他小心翼翼地给慈禧太后把了脉,还询问了症状,慈禧太后便说自己恶心呕吐,还想吃酸的东西。
御医诊断完,猛然发现慈禧太后其实并无大病,而是怀孕了!但问题是,太后怀孕可是天大的丑闻,如果实话实说,恐怕小命不保,于是对慈禧太后说并无大碍,只是劳累过度罢了,休息几天就好了。
过了几天,慈禧太后依然感到恶心,呕吐也更严重了,还比以往更加嗜睡,她便又找来一个御医,但这个御医显然是个糊涂蛋,竟然直接告诉慈禧太后有喜了。
慈禧太后听完果然勃然大怒,便对那个御医说,我为先帝守寡二十余年,你竟然说我怀孕了,这不是败坏我的名声吗?说完就让人将御医给拖出去斩了。
当然了,慈禧太后是生过孩子的人,她虽然杀了御医,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但她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也不能生下孩子,该怎么办呢?
眼看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慈禧太后有些着急,她知道不能再找御医了,不然这事很容易就传了出去,于是她找来心腹李鸿章,说了一些云里雾里的话。
李鸿章十分聪明,猜到慈禧太后这是怀孕了,也知道她是暗示让自己找人帮她把肚子里的小家伙弄掉,而且不能对外声张。
不久之后,李鸿章便从江南找来一个叫做薛福辰的名医,薛福辰果然是个聪明人,他诊断完之后对慈禧太后说,只是因为气血阻滞积于腹中罢了,只需要吃点药,令气血通畅便可凤体无恙。
说完,薛福辰便开了一副药,架起小火炉就开始煎制,并准备了一个软床,床中间开了一个口子,下面放了一个木桶。
慈禧太后服药之后,薛福辰就让她躺在软床上休息,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药效便开始发作了,慈禧太后体内的“淤血”都被排泄到木桶之中。
原来,薛福辰开的药不是什么治病的药,其实就是堕胎药!当然了,为了保密起见,全程都没有其他人参与,都是由薛福辰一人完成的。
后来,慈禧太后又将薛福辰留在京城住了两年多,专门为她调理身体,等她彻底恢复之后,薛福辰就逮住一个机会,连夜逃出了京城,她虽然一路派人追杀,但最终还是让薛福辰跑了,薛福辰回到家乡后改名换姓,这才得以保全。
那么,慈禧太后是怎么怀孕的呢?
原来,光绪八年春天,北京琉璃厂新开了一家古玩店,老板是个姓白的商人,他生得魁梧而俊美,与李莲英十分熟悉。
后来,经李莲英介绍,白某进入宫中见到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很喜欢他,就将他留在宫中住了一个多月,等他出宫之后,慈禧太后就开始恶心呕吐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文廷式的《闻尘偶记》中,他虽然是慈禧太后的政敌,因此可能故意抹黑慈禧太后,但有些史学家认为,根据文廷式的为人及治学态度,他书中记载的真实性还是很高的。
关于慈禧太后的绯闻还有很多,比如坊间传闻安德海、李莲英有可能在入宫的时候没有处理干净,还具备一些男人的功能,因此得到慈禧太后的宠幸。
先说安德海,据说他生得白白净净,举止忸怩,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早在慈禧太后守寡之初,他就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幸,有一次二人在房间行苟且之事,被慈安太后抓了现行,二人跪在地上不听求情,慈安太后这才放过他们。
还有李莲英,他是安德海被丁宝桢杀掉之后,才得到慈禧太后宠幸的,据说他因为是自行阉割才入宫的,但没有处理干净,因此具备男人的功能,慈禧太后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将他安排到身边服侍自己。
历史上慈禧太后与李莲英的关系非同一般,李莲英常常在慈禧太后宫中待到半夜方才离去,慈禧太后对外说她与李莲英是在研究黄老之术,但究竟在干嘛,谁也不知道。
并且,慈禧太后并不将李莲英当做奴才来对待,二人几乎影形不离,而且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还要亲自或者派人相互问安,其关系之亲密,大大超出了认知范围。
事实上,如果我们了解了清朝的太监制度,就知道安德海与李莲英,绝对不是坊间传闻的假太监。
根据清朝内务府制度,一个太监入宫,是需要当地官员及其家人作为担保人的,这些人都对太监的真实性负有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上至内务府官员,下至太监的家人,都要被问罪,最重会被抄家问斩。
太监入宫之后,内务府每年都要对其进行数次检验,一旦发现太监没有被处理干净,将会视情况对其问罪,或者进行二次阉割。
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之下,没有人敢让一个假太监入宫,因为风险实在太大了,这就保证了皇宫之中除了皇帝之外,其他男人都是真太监。
并且,安德海和李莲英入宫的时候年纪都很小,慈禧太后根本不认识他们,也无法帮他们蒙混过关,因此说他们是假太监,是没有根据的,而他们与慈禧太后的故事,也都是捕风捉影罢了。
不过,慈禧太后虽然无法跟假太监一起厮混,但这不代表她就是缺少男人的,其实在皇亲国戚和大臣之中,就有不少人被许多人认为是她的男宠,正所谓近水路台先得月,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要比从外面找男人方便得多。
01,慈禧太后的畸恋对象,那尔苏。
那尔苏,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1855年,他的父亲是晚清名将、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森格林沁,父亲则是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侍卫伯彦纳谟诂。
从年纪上来看,那尔苏只比慈禧太后小二十多岁,但按照联姻的辈分来算,他其实是慈禧太后的孙辈人物,但就是这样两个人,却发生了一段畸恋。
那尔苏很小就在北京读书,十岁的时候开始习武,不到二十岁就成为乾清门侍卫,专门负责保护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安全。
不过,虽然那尔苏时常见到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毕竟高高在上,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那尔苏都没什么印象。
1888年的一天,慈禧太后乘坐凤辇路过西直门,当时那尔苏当值,但不知何故,他的马突然失控,向慈禧太后的銮驾冲了过去,好在那尔苏反应及时,及时将马给控制住了,这才没有发生什么事故。
慈禧太后受到惊吓,因此勃然大怒,就下令将那尔苏拉去斩首,但她突然一瞥,发现那尔苏身材魁梧,容貌俊美,便怒气全消,还亲切地那尔苏是何人,那尔苏便跪在地上回答了慈禧太后的提问。
慈禧太后又对那尔苏说,这次饶过你,下次小心一点!那尔苏便跪谢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也起驾离去。
晚上下班之后,尔苏回到侍卫所,依然感到心有余悸,但到了第二天,慈禧太后就派人来传圣,让他到慈宁宫见驾。
那尔苏诚惶诚恐地来到慈宁宫,原以为会被慈禧太后责罚,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慈禧太后态度和蔼,还对他嘘寒问暖,并赏赐给他很多珍宝。
面慈禧太后对突如其来的示好,那尔苏到也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猜到了慈禧太后的真实意图,他自知作为臣子无法拒绝,便从了慈禧太后,自那之后便成为慈禧太后的秘密情人。
时间长了,那尔苏也觉得慈禧太后虽然年老,但因为保养得好,风韵犹存,因此不再有什么顾及,而是全心全意服侍慈禧太后。
1889年,由于那尔苏表现优异,慈禧太后为了让他可以时常待在身边,便封他为从一品的内大臣,也就是侍卫亲军统领,由慈禧太后直接领导。
即便如此,那尔苏入宫频繁,依旧会让人非议,为此慈禧太后让李莲英操作此事,李莲英也不愧是个可心人儿,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万全的办法。
那时候宫中用水都是从宫外运进来的,李莲英便在一辆运水车上插上一个小黄旗,代表慈禧太后专用,这样就没人敢检查了。
每次那尔苏要入宫,李莲英就让他躲在插有小黄旗的运水车上的水桶中,每次都躲过了检查。
就这样,那尔苏与慈禧太后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见面,久而久之两人就感情愈浓,一度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那尔苏行动异常,引起了父亲伯彦纳谟的察觉,在伯彦纳谟的追问之下,那尔苏只得说出实情。
这可吓坏了伯彦纳谟,他担心因为此事而让家族遭殃,便逼迫那尔苏自杀,那尔苏无法违背父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吞金而死,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而就在那尔苏去世的第二年,伯彦纳谟也莫名其妙死去,明眼人一猜就知道是谁干的。
02,慈禧太后的二号绯闻对象,荣禄。
荣禄是瓜尔佳氏,只比慈禧太后小一岁,他是上三旗中的正白旗人,祖父和父亲都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死,他年轻时依靠门荫入仕,但并不显山露水。
真正让荣禄进入权力中枢的事件,是在咸丰帝去世后的辛酉政变中,当初慈禧太后带着儿子同治帝从热河行宫护送咸丰帝的灵柩入京,八大顾命大臣动了杀机,是荣禄及时带兵赶去救援,这才让慈禧太后得以保全。
后来,荣禄又协助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将八大顾命大臣一网打尽,慈禧太后由此掌控大权,荣禄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因为这件事,荣禄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一路做到了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两人的关系也越走越近,最终发展成为了政治盟友兼地下情侣。
关于这件事,德龄公主在她写的《紫禁城两年》、《御香缥缈录》等书中有记载,说慈禧太后与荣禄之间确实存在非同寻常的关系。
德龄公主的父亲裕庚是内阁侍读学士,她是中法混血儿,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后曾外出留学,会多国语言,回国后深受慈禧太后喜爱,与妹妹荣龄一起入宫,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女官。
由于与慈禧太后接触颇多,因此她知道了慈禧太后的很多秘密,而荣禄之事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她不知道细节罢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叫做巴克斯的英国人,当时来到北京担任宫廷画师,与慈禧太后也有过接触,他回国之后写了本叫做《我与太后》的书,书中说他与慈禧太后有过恋情,同时提到了荣禄,说荣禄常常以商议政务为由入宫,第二天天不亮就出宫。
并且,巴克斯还说慈禧太后确实曾怀孕过,“小产血崩,经水淋滴”,但他并未说孩子的父亲是谁,或许他也不知道。
除了以上两人之外,慈禧太后的绯闻对象还有很多其他人,比如霍恭亲王奕訢,单个人认为奕訢只不过是慈禧太后的一个棋子,并且两人关系后来交恶,不太可能是那种关系。
事实上,历史上不乏太后养情人的案例,甚至怀孕的太后也非常多,很多人因此觉得慈禧太后也不例外。
比如秦国的宣太后与义渠王,两人公开生活在一起长达三十多年,还生下两个儿子;还有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与假太监嫪毐也搅合在了一起,也生下了两个孩子。
再比如说,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他就有多名情人;唐朝时期的武则天,豢养男宠更是肆无忌惮;北魏的冯太后也是如此,为了争权夺势而将大臣变成情人,人数之多世所罕见。
像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这些太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大多大权在握,有能力豢养男宠又无人敢干涉。
虽然在宋代以后,由于礼法限制,太后们不再那么肆无忌惮了,但人心是不会变的,只不过做得更加隐蔽罢了,史书上也不会记载。
慈禧太后作为一个权势熏天的人物,是国家的实际掌控者,时间长达四十多年,她完全有能力豢养男宠,而关于她的绯闻也确实非常之多,当然有很多人故意抹黑她,但有些事情也并非空穴来风。
比如前面所说的那尔苏,很多学者在调查、研究之后就认为,他与慈禧太后之间的故事基本上可以被坐实;至于说荣禄,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嫌疑也非常之大。
至于说慈禧太后怀孕之事,则应该持谨慎态度,毕竟文廷式作为光绪皇帝的亲信,也曾遭到慈禧太后的迫害,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他抹黑慈禧太后的可能性。
还有一点只得怀疑,那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薛福辰,不但没有逃跑,而且被慈禧太后任命为顺天府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晚年因为突然中风而死在北京。
所以说,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慈禧太后究竟是怎么一个人,也只能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慈禧的私生活,可谓是“精彩纷呈”,坊间传闻,她不仅和小叔子不清不楚,另外有个外国人,也声称与慈禧有过一段“激情岁月”。
所以,只要说到慈禧的私生活,大多数人都会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毕竟,关于慈禧的“桃色新闻”,实在是太多了,有不少野史,都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慈禧的各种“绯闻”。
而在这些野史中,慈禧的“男友团”成员,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太监戏子,甚至,还传出她曾在四十多岁时,与人“颠鸾倒凤”导致怀孕的说法。
因此,在各种版本的野史影响下,就有不少人认为,从二十多岁就没了丈夫的慈禧,是不可能为咸丰帝守寡几十年的。
那么,这些野史是真是假呢?在我看来,大概率是假的。
其中的原因,我们逐一来进行分析。
首先,传得最多的,是慈禧与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之间的“风流韵事”。
这种说法,是说安德海和李莲英之所以受宠,是因为他们在进宫时,净身不彻底,故而还具备一定功能,所以,就得到了独守空房的慈禧宠爱。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当然不是。
要知道,清朝对于太监的管理,向来以严格为主,这种严格,不仅体现在行为规矩上,同时也体现在进宫前的“净身手术”上。
清朝负责为太监“净身”的,是朝廷委派的专门匠人,当时称之为“阉役”,也叫“刀儿匠”。
并且,这些“刀儿匠”大多是父子相传,另外每一个都登记在册,包括每一次手术的记录,都会详细登记。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将来有问题好追踪。
除此之外,接受净身手术的人,身份信息也会留档,而在其手术之后,还要接受检查,如果发现手术不彻底,那不好意思,回去再切一次。
最重要的,是内务府还会在每年春秋两季,对太监们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就是看看“干净不干净”,或者有没有发育等,要是不符合标准,还是那句话,再切一次。
类似的制度还有很多,总之,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太监的管理上,已经达到了前朝不曾有过的严格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安德海和李莲英是不可能没“割干净”就入宫的,毕竟要是出了事,受牵连的不止他们自己,还有所有与之相关的人。
况且这种事一旦被查出来,那就是掉脑袋的大罪,谁敢冒这种风险?
所以,说安德海和李莲英与慈禧有“风流韵事”,纯属无稽之谈,他们俩即便是有这个心,问题是也没这个能力。
另外,慈禧的“男友团”成员中,被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还有恭亲王奕訢。
奕訢是慈禧的小叔子,也就是咸丰的弟弟,之所以会有人说他与慈禧之间“有故事”,是因为当初慈禧能掌权,全赖奕訢帮忙。
咸丰去世后,留下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来帮助年幼的同治理政,同时,为了制衡局面,又赋予两宫太后(慈安、慈禧)辅政之权。
但慈禧不满现状,想要更多权力,因此,就与奕訢密谋,发动“辛酉之变”,一举将顾命八大臣拿下。
最终,顾命八大臣死的死亡的亡,而慈禧也借此机会开始“垂帘听政”。
而在整个“辛酉之变”中,奕訢可居首功,正是他的居中联络和周密策划,才使得最终成功,因此,在事后,逐渐有人传闻他与嫂子慈禧之间“有故事”。
不过,这种说法同样也站不住脚,为什么呢?看看奕訢的结局就十分清楚。
辛酉之变后,刚开始奕訢确实因功而位极人臣,不仅被封为议政王,同时还兼管军机处,可谓是权势显赫。
但在之后,慈禧开始有意打压奕訢,从同治四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光绪十年,慈禧对奕訢的打击就没停过,一直到后来免去了他一切职务,并将其门人旧党全部从朝堂上清理干净方才罢休。
如果奕訢与慈禧之间有故事,那么慈禧也不至于如此苦苦相逼。
况且,当年奕訢帮助慈禧夺权,更多的也是因为忌恨哥哥咸丰没把自己定为顾命大臣,他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地位,才会费心帮助慈禧。
因此,慈禧与小叔子奕訢之间“有故事”的这种理论,同样也站不住脚。
除了奕訢,野史中慈禧还有个“初恋情人”,即瓜尔佳·荣禄。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慈禧御苑外史》一书之中,而该书的作者,则是曾担任过慈禧御前女官的德龄公主。
正是因为德龄公主有过与慈禧朝夕相处的经历,因此,她的作品,让很多人认为真实可靠。
而在这本《慈禧御苑外史》的描写中,荣禄与慈禧的感情,从少年时代就已经存在,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命运最终将二人拆散。
不过,即便是未能结为连理,但荣禄对于慈禧的感情依旧如故,不仅多次帮其度过紧要关头,甚至还曾因保护慈禧,差一点搭上性命。
但是,即便是这本书写得再绘声绘色,依然掩盖不了其内容经不起推敲。
比如,书中提到,二人在少年时代就相恋,这一点就不符合事实,根据史料记载,荣禄五岁那年(公元1840年),他的父亲长寿被派往福建任职,因此,一家人都跟着长寿去了福建。
并且,从这一年起,一直到1852年,也就是荣禄的父亲战死那年,荣禄基本上就没有离开过福建,一直在当地生活。
直到1853年,十八岁的荣禄,借着祖荫才来到了京城,担任工部观政一职。
而慈禧,则是在十七岁之前,差不多一直在京城生活,也就是说,荣禄与慈禧,在少年时代相隔千里之遥,根本就不可能相遇,更没有机会产生什么恋情。
所以,德龄公主这本书,其内容真实程度还有待商榷。
另外,慈禧还有一个“外国男朋友”,这个外国人名叫巴恪思。
巴恪思是英国人,他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太后与我》的书籍,在书中,巴恪思声称自己与慈禧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且描写的相当细致入微。
该书出版后,瞬间引爆西方世界,当时出版社赚的是盆满钵满,但其中的内容,着实令人难以信服。
有资料记载,巴恪思出生于公元1873年,而这一年,慈禧太后已经38岁,并且,巴恪思是在1898年来到中国,此时的慈禧,已然60多岁了。
60多岁的慈禧,应该不会再有心思对男女之间的事情感兴趣吧。
何况,当时正值慈禧和光绪闹得最凶的时候,光绪一心要进行百日维新,慈禧太后则发动了戊戌之变,并且也是在当年,将光绪囚禁在了瀛台。
这种情况下,慈禧更不会与一个外国小伙儿来一段“异国恋”。
不仅如此,在《太后与我》这本书出版后,就已经有西方学者指出这本书纯属是巴恪思的”臆想“之作,其内容基本不可信,而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已。
此外,慈禧的“男友团”成员,还有戏子杨月楼。
杨月楼之说,牵涉到了慈安太后,说当年慈禧爱听戏,一来二去就看上了唱戏的杨月楼,但某天不慎被慈安太后发现二人的好事,结果慈禧担心走漏风声,就将慈安灭口。
而实际上,慈安太后之死,已经有相关资料证实其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并且,《清宫档案》中也记载了慈安死后,清廷为其举办葬礼时,当时有分量的大臣均瞻仰了慈安的遗容。
若真是被慈禧害死的,不可能一点都看不出来。
这些,均是与慈禧相关的“桃色新闻”,但大多数均出自野史,并且都有不成立的理由和论据,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慈禧的这些“绯闻男友”,差不多都是假的。
那么,慈禧真的就安分地为咸丰守寡了几十年吗?是的,她大概率没有做过什么太过出格的举动。
首先,皇宫里的环境,决定了慈禧不可能有私情。
清廷内宫,有一套严格的关防制度,每天太阳落山后,内宫大门落锁,之后,整个大内的男性(不含太监),除了皇上之外,只有七个。
这七个人中,太医两名住御药房,另外有奏事官一名,住月华门,还有侍卫四名,均住乾清门内。
但是,清廷对这七人有严格规定,如果无事踏出房门一步,那就是杀头之罪,同时,这七人还要受到太监的严密监视。
在这种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你说慈禧怎么可能有机会与其他男性有私情?
并且,慈禧的寝宫更是重点保护对象,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就寝的储秀宫,夜里值班的人员就多达五个。
分别是:卧室一人,负责慈禧起夜等需求,静室一人,负责静室和南边的窗户,还有更衣室一人,负责看寝宫的外三间屋,另外在寝宫门口还有两人。
基本上,慈禧的寝宫属于无死角监控中,除了保护慈禧外,更多的是负责处理慈禧夜间的任何需求。
而在这种严密的监控下,慈禧也就不具备与他人“颠鸾倒凤”的条件了。
另外,慈禧身边,一天到晚都有大量的宫女太监跟随,《宫女谈往录》中就记载了这一点,说最少的时候,也会有十几个宫女伺候陪同着慈禧。
这么多人跟在身边,慈禧更不可能有时间来一段私情了。
当然,环境限制只是一方面原因,慈禧也未必是真心愿意为咸丰守寡,她能安分几十年,更多是为了自己。
当初,她从“兰贵人”一步一步走到掌握绝对权力的太后,期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明争暗斗,之所以她能成功,与她的谨慎、检点和自律有很大关系。
并且,慈禧也深知,时刻盯着她的人很多,要是自己稍有不慎,那就是万丈深渊。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如何敢放纵自己?要知道,对于她这种热衷于权力的人来说,权力就是她的命,为了权力,一切都可以不要,身体上的欢愉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一点,也是慈禧不敢“放飞自我”的核心因素。
众所周知,慈禧能掌握绝对权力,与她是同治的生母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当年同治登基时年幼,因此她才有了辅政的资格。
换句话说,慈禧的权力来自于“咸丰寡妇、皇帝年幼”这个特定的条件。
如果不是这个条件,那么慈禧即便是再有能力和野心,那也没有机会登上权力舞台,只能安安心心的在后宫中日复一日。
并且,她能掌权,离不开清朝权贵的支持,单凭她一人,不可能玩转局面。
因此,如果她敢乱来的话,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那些清朝权贵,毕竟她只要破坏了“咸丰寡妇”这个身份,那么权贵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将她拉下马。
没有了这些权贵的支持,慈禧还谈什么掌控大权?
更何况,在慈禧的上面,还有一个慈安太后,她也不会允许慈禧干出那种“有辱先帝”的事情出来。
即使是慈安太后死了,但慈禧为了地位稳固,也不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因此,慈禧以保住权力为动机,用自律和谨慎,遏制住了她对于感情上的渴望,至少在正史记载上,慈禧确实没有什么绯闻,只不过,她的守寡,并不是那么单纯为了咸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