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1945年5月法西斯德国投降时其库存石油剩余多少?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1关键词:石油,德国

1945年5月法西斯德国投降时其库存石油剩余多少?

点赞1、嘉兴市 网友:心魅ヤ。

二战时期,石油在发达国家已经替代煤炭成了最主要的能源,对贫油的德国来说,石油更是它的命根子。

因为二战时期德国军队配备了数量惊人的飞机、坦克、运输车队、摩托。每天消耗燃油都是天文数字。因此,石油问题一直是影响战争进程,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因素。

德国二战失败原因很多,但石油储备枯竭,燃油供应中断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爆发后,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暴露无遗,由于中东的石油也控制在英法手里,因此德国无法从中东获得石油。站在英国立场上的美国当然也不会和纳粹合作。

由于缺乏石油来源,石油问题始终困扰着希特勒,一定程度影响着他的战略决策。

战争初期,罗马尼亚和苏联是德国石油的重要来源。由于罗马尼亚位于东欧,不但直接向多个国家提供石油,而且中东各国通向欧洲的输油管道必须从罗马尼亚通过。 所以德国人对罗马尼亚非常客气,在还没发动战争之前,就拼命拉拢罗马尼亚,在两国贸易上不断给其好处,以便日后从罗马尼亚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

这样一来两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1937年罗马尼亚和德国的年贸易额已经得到3亿德国马克,和一战刚结束的时候相比,增加了几十倍。

由于得到充足的石油供应,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如虎添翼,机动性得到保证,为希特勒称霸欧洲的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英国和法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决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德国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从罗马尼亚高价买空他们的石油,使德国从罗马尼亚获得的石油量锐减。

讽刺的是,最危机的时候,苏联人救了德国。

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同样作为苏联的邻国,罗马尼亚感觉到唇亡齿寒,于是决心倒向德国,希望用石油换取德国军备来抵御苏联可能的入侵,所以德国重新获得了罗马尼亚稳定的石油供应。

罗马尼亚人明白——英法无论出多高的价格,罗马尼亚都赚不来自己的安全。能帮自己抵抗苏联人的,只有希特勒。

除了罗马尼亚外,苏联人也唯利是图,向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石油。仅仅1939年,苏联对德石油供应量就达到90万吨以上,在德国的石油体系中有着重要位置。

但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这条石油线就自然中断了。德国的石油供应受到巨大影响,也多次让希特勒被迫改变对苏战略。兵临莫斯科城下了,又把围城的主力调到南线,因为他想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巴库油田,切断苏军的石油供应。

德国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部队燃料供应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希特勒想迅速夺取高加索油田,所以才不顾一切进行采取军事冒险。

严重的燃料短缺让德军在战场上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德军装甲部队奉命去救援被苏军包围的保卢斯军团,可是因为燃料问题而不得停止前进,而当时距离包围圈仅仅只有半小时的路程。

石油供应的严重短缺,让德军部队的燃料严重匮乏。同时德军占领地方越多,战线也越拉越长,石油运输线也就相应拉长,被地方轰炸阻断的风险越来越高。

从1944年夏天开始,盟国空军对德军石油运输线实施了有计划的轰炸。德国境内的液体燃料厂,炼油厂和众多储存设施也遭受盟军反复轰炸,根本不给德国人以修复的机会。

在此情况下,德国本来就不多的燃油供应减少了至少有六成。1943年,美军出动170多架飞机对德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利耶什帝油田进行了大轰炸,重创德国石油供给。1944年春天,美军再次轰炸普利耶什帝油田和罗马尼亚的石油工业设施。同年8月,苏军攻克罗马尼亚,德军的石油供应彻底被切断。

石油供应被切断的德国,无数的装备成为了无法开动的废铁。在历史电影《帝国的毁灭》中,纳粹的高官在1945年4月份时想从希特勒的元首地堡中撤走,汽车居然没有燃料,只能从其他的汽车里抽。连希特勒的老巢里汽油都如此紧张,德国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点赞2、合肥市 网友:倾城佳人

有一种极端的说法,德国最终输掉战争,正是输在石油上。1933年,希特勒从上台伊始,就以各种方式增加石油储备。但是,到1944年底,德国的燃料储备,包括汽油和合成燃料,已所剩无几。

德国本土石油生产量不大。1933年至1939年,德国的原油生产,每年约450万桶。同期,美国的原油产量为每天300万-370万桶。到1945年战争结束前,美国每天的原油产量升至470万桶。

为此,希特勒一方面大量从苏联和罗马尼亚进口石油,一方面下令生产合成燃料。苏德战争爆发以前,德国共从苏联进口了4500万桶石油。二战初期,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他们从占领的国家中,抢到不少石油。如法国的2000万桶,荷兰的1200万桶和比利时的800万桶。

德军每支野战部队中,都有一个石油突击队,专门负责占领、保卫所占领国家的油田和炼油厂。巅峰时期,这支部队有1.5万人。他们当中,许多人是拿起枪能打仗,放下枪会炼油、会检测和抢修炼油设备的技术专家。

发动二战之前,希特勒已经储备了数量非常可观的燃油。这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偏爱闪电战的原因之一,他们想集中兵力闪电袭击,在能源还不短缺的时候拿下战争。但是,战争的时间表没有按照希特勒的计划来。

一个装甲师每前进一英里,需要消耗30桶油。“巴巴罗萨行动”,德军动用了300万兵力、60万辆摩托车,还有巨大数量的装甲车和其他重武器。那时为了省油,每个集团军还配备了5500匹马运送武器和补给。

二战德国的燃油,58%来自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初衷,不过是想南下占领乌克兰和阿塞拜疆肥沃的黑土地下面的油田。有人说,希特勒对石油的梦想,远超过他对原子弹、航空母舰和黑科技的渴望。

1943年8月1日,美国发起“浪潮行动”,开始空袭罗马尼亚境内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摧毁了这一地区80%的燃油生产能力。斯佩尔说,从那时起,战争的结局就已经决定了。到突出部战役时,德国的许多坦克、装甲炮,因为缺油,只能扔在野地里。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欧洲战场的盟军消耗了70亿桶油,其中60亿桶来自美国。何况美国的油田远离战场,处于安全地带,还受到高度保护。而德国既不如此富油,更没有如此幸运。战争输在石油上之说,虽偏颇,却也不是没有道理。

点赞3、玉林市 网友:溪浣紫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时,库存石油所剩无几,石油让德国的战车停止转动,走向投降桌!

一、德国自身资源的匮乏。

德国作为欧洲一个贫油国,其石油资源十分贫乏。战前德国的石油主要依靠进口,主要的石油进口国是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是欧洲的第二大产油国(苏联产油第一)。战争前期,罗马尼亚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石油,德国则支援罗马尼亚各种武器和装备。后期由于英国对海上输油线路的封锁,聪明德国不得已采用了煤焦油的方法代替石油,因为德国的煤炭资源是丰富的。

二、“闪电战”也是“穷人的战争”。

德国前期发动的“闪电战”可以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闪电战”也穷人的战争,德国看到自身石油资源的短缺,采用闪电战的方式,短时间没集中力量击败对手,从而掠夺占领国的石油资源,补充自己的战争损耗。



古德里安的这一策略短期内是有效,德国用这套战法完成了对敌国的“秒杀”,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尤其是在对法国实施的“黄色计划”中,英法联军面对有时己方还吃着饭时就从侧翼钻出来的德军坦克几乎丧失了战斗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



三、石油扼杀了持久战。

二战后期,特别是“巴巴罗萨”计划后,德军在对苏联作战失利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得德军的“闪电战”,成为了持久战。此时的德军确在四面出击,对石油依赖越来越强。同时英国大批次的出动飞机轰炸德国的石油设施和石油补给线,瑞典学者博·黑恩贝克称,四个月内,德国“每一个重要的合成石油工厂至少被空袭过两次,六十九座炼油厂、许多存储设备及若干各种各样的液体燃料工厂也都遭到了空袭”。

1945年德国投降时,空军还存有2000余架作战飞机,海军U型潜艇还有200余艘,但是这些没有石油,就是一堆钢铁而已。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那句名言:“战争是件如此重要的事,以至于我们不能将它只交给军人去考虑。”

点赞4、新泰市 网友:喵呜大人

基本已经耗尽了。

二战结束时,纳粹德国其实还有很多战机、坦克等技术装备,但是都成了停放在一边的废铁。首先就是严重缺乏燃油,而没了燃料,这些装备就成了无用的废铁。其次就是人员缺乏,当时德军的飞行员、坦克驾驶员等严重缺乏,没有足够的人去操作这些武器。

二战中德军一直饱受燃料不足的问题所困扰,在一战中也同样如此,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很多物资进口途径被封锁,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资,这也很重大程度上导致了德国的失败。而其实早在德国发动二战之前,纳粹德国就已经研究了很多战略物资代用品技术,这其中就有煤变油技术,德国本身有很多煤矿,但是缺乏油田,因此为了保证必要的石油资源,德国当时就建立了一些煤制油生产厂。

但是受制于产能,德军还是需要很多油田的补充。因此德军的作战计划中,他国的油田就成了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比如高加索战役,德军就是为了争夺高加索油田,但是最终失败,没能夺取这一地区。

而二战中德军十分依赖的就是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德军燃料中很大一部分就源自于这里。因此包括苏军、美军都对这里进行了不断的战略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军的燃料补给。而在1944年苏军攻下罗马尼亚之后,德国就丧失了燃料的补给,只能依赖煤制油工厂,而杯水车薪的产量也已经决定了德军的战败时是一个时间问题。

点赞5、江油市 网友:芝士起司

德国作为一个二战时候一个工业强国,他的民用、军工的石油消耗,一年大约是1000万吨,德国本土只能生产几十万吨,所以想要维持这么一场战争的格局,特别是要维持闪电战的这个模式,它必须要取得可靠的石油来源。而环顾整个欧洲大陆,最可靠石油基地就是罗马尼亚,而罗尼尼亚大油田的产量每年也是1000万吨左右,但是罗尼尼亚的这1000万吨要供给周围很多个国家,所以说德国始终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之下,石油始终还是不够的。

图为二战时罗马尼亚的油田。

希特勒和他的军事本部为缺油这事常年发愁,所以德国采取的办法是先控制罗马尼亚,跟罗马尼亚结盟,剩下的石油从美洲,比如墨西哥、美国、委内瑞拉等进口一些,大约进口了500多万吨,罗马尼亚再给它提供300万吨,还有的缺口德国就研制煤制油。二战前,德国已建成了17个煤制油炼油厂,每年能生产200万吨油供德国使用,这样就基本能满足德国使用。

一座大型的煤制油工厂能赶上整个柏林市的居民用电量,二战德国失败后的煤制油设备和技术全运回了苏联。

于是纳粹德国集存了250万吨石油的储备在1939年闪击波兰爆发二战,但是在几年后的1942年德国折戟在了苏联战场,盟军的大反攻,德军全线溃退,德国的石油产量越来越不足,1944年开始盟军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主要轰炸军事基地、交通枢纽和通讯,但是并没有遏制德国的军事生产能力,到了1945年3月改了轰炸战略,目标改为炼油厂和合成油基地,一次轰炸900多架飞机摧毁德国的炼油设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德国的燃油产量降到了20万吨。

图为二战时德国最大的化工集团IG法本公司,最高峰时此公司一年生产500万吨的航空燃油。

20万吨是什么概念,就是德军的坦克动不了,飞机飞不上天了。德国IG法本公司的一个炼油分厂在二战最后的2年内被轰炸了600多次,基本成天天上掉炸弹,到了1945年5月份时,德国的炼油产量降到了十几万吨。而在此之前的罗马尼亚油田早在1944年被苏联占领收回,而德国从美洲石油运输线早被英美封锁,所以等待德国的只有灭亡。

点赞6、常熟市 网友:猥琐欲为

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时的库存石油,一句话,只能用“油尽灯枯”来形容。

不仅如此,纵观二战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德国就是输在了石油的短缺上,这句话可一点都不夸张。

受限于自身的地理条件,二战爆发时,德国本土面积仅数十万平方公里,地下也没有丰厚的石油储量,与美国、苏联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国家相比,就是一个贫油国。

不仅如此,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德国完成统一的时间较晚,对外扩张的脚步慢了一拍,在列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的狂潮中收获寥寥,也不像英国、法国甚至荷兰这些国家一样,可以从殖民地获得大量的石油资源。

尽管如此,法西斯德国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战略上冒险一搏。

二战全面爆发后,地处中欧的德国四面扩张,凭借燃油消耗不大的闪电战、闪击战,巅峰时几乎占据了一整片西欧大陆,然而和军事上的巨大胜利相比,受限于当时的勘探和生产条件,德国占据的广袤土地对解决石油问题并无太大帮助,到1941年底,汽油储备仅余80万吨,仅能满足德国战争机器一个月的消耗。

作为帝国主义列强,德国的石油炼化工业很发达,奈何缺乏原料,一样难以满足庞大战争机器的胃口

在进攻苏联前,德国尚可以从苏联获得一些石油,开战后则仅靠掠夺,所获甚少。

另外在巴尔干半岛,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也让德国垂涎三尺,对其傀儡政权施压后,也的确获得了不少石油,但对比战争行动的巨大消耗,只是杯水车薪;此外还要提到一个意大利,作为德国的盟友,意大利的石油存量更羸弱不堪,居然还需要德国勒紧裤腰带支援,简直就是一个败事有余的猪队友。

正因如此,1942年夏季的德国,才会在明知苏联严阵以待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企图打穿苏联腹地、直扑高加索,夺取苏联高加索、黑海沿岸的高产油田,结果蒙受惨重损失,仍只能望油田兴叹。

到战争后期,德国的境地每况愈下,不仅东面苏联红军步步紧逼,从1944年开始,德国国内的炼油与合成油料工厂也开始遭到美英的大规模战略轰炸。

如果说,从大战爆发伊始,石油短缺就一直困扰着德国,那么对合成油料工厂的战略轰炸,正击中了德国的死穴。

原本凭借国内发达的炼化、化学合成工业,缺乏石油的德国非常依赖焦炭氢化法制取燃油,高峰时年产量达到400万吨,德国战争机器一半的燃油消耗都来源于此,然而和能够疏散存储的石油相比,庞大的合成油料工厂无法躲避空袭,只能随着一枚枚从天而降的炸弹变成废墟。

石油缺乏,合成油料工业又被重创,德国就此陷入绝境。

进入1944年,在美英与苏联的两面夹击下,东西支绌的德国再有多少先进武器和百战老兵,奈何石油储备雪崩一般下滑,每次战役指挥官最头痛的居然是如何筹措油料,甚至异想天开的企图一边打、一边抢,从美军手上夺取后续作战的油料!

前线忙着打仗,还要担心燃油,这种情况下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失败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缺乏燃料,战斗机出动困难,失去制空权的“虎”式坦克也只能折戟沉沙

1945年5月,面对盟军与红军的两面合围,这时候还要考虑的,与其说是石油,不如说是怎么摆好一个投降的姿势。

至于库存石油剩余多少,10万吨,5万吨,还是空空如也?

委实已经无关紧要了。

点赞7、巴中市 网友:淤了一季

德国的国内煤矿很多,但是油田却很少,因此燃料问题一直是困扰德军的一个大问题。

希特勒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得不到足够的石油,我就不得不结束这场战争”由此可见德国的石油紧缺到什么程度,同时希特勒也意识到石油问题将是制约德军行动的一个关键。1938年7月12日,德国提出“凯琳大厦计划”,计划到1944年初德国石油产量实现1100万吨,但是希特勒的野心显然让他等不到那个时候。于是希特勒制定了在战争中获取资源的战略,同时加紧了石油的进口储备,光1939年一年德军的石油进口数量就达到了516.5万吨,其中有进口自罗马里亚的石油最多。另外当时的苏联也是给德国提供石油的重要国家之一,让苏联意想不到的是德国会用着他们自己的石油来侵略自己。

由于德国入侵苏联的不顺,希特勒在战争中获取资源的战略,并没有达成,以至于德军后期极度缺乏燃料,很多的装甲车辆无法使用,这也是德军战败的原因之一。

希特勒和他的夫人在地下室自杀后,让在他们的尸体上浇上汽油,以避免盟军得到他的尸体,这可能是德军的最后一点燃料了。

点赞8、章丘市 网友:晚来风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949条回答。

石油是战争的血液,希特勒对这句话的领悟很深了。

当时欧洲有两大油田,分别是苏联高加索巴库大油田,罗马尼亚大油田。


希特勒很早就试图控制罗马尼亚油田。

而罗马尼亚是主权国家,并不是德国控制,这就为希特勒控制罗马尼亚油田搞出了很多麻烦。

希特勒加大了对罗马尼亚的经济和军事扶持。

在1937年,德国和罗马尼亚贸易从100万马克猛增到3亿马克,德国卖给罗马尼亚的货物价格都相当低廉。

1938年,德国还给了罗马尼亚高达2.5亿马克的军事贷款。


所有的贷款和贸易费用,希特勒都提出以石油来偿还。

期间,英国用尽全力地破坏罗德合作,甚至提出无偿援助6000万美元给罗马尼亚,只要对方赶走油田的德国合作公司。

在1938年,6000万美元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虽罗马尼亚拒绝了这个提议,英国人仍然以高价收购罗马尼亚石油,挤压对德国的石油贸易份额。

资料中这么写: 英国人的石油抢购政策,对于德国打击很大。由于外汇不足,德国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的数量从1939年10月的7万吨骤减至11月的6万吨。1940年1月,输入德国的原油仅为1万吨,而出售给英、法两国的则分别为25.5万吨和10.6万吨。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在写给妹妹的信里骄傲地宣称,“我预感战争到(1940年)春天就将结束了,……无须在战场上打败他们,只需让德国人明白他们能不能取胜,继续变得日益贫弱和穷困是不值得的。”



果然,欧战刚爆发,德国就遭遇了石油不足的严重问题。波兰战役刚刚打响,德国石油库存从240万吨猛降到160万吨,而且下降速度非常惊人。

其中军事作战直接消耗的石油就有15万吨。

由于石油库存不足,德军陷入危险的境地。

如果波兰战役迟迟不能结束,西线英法又攻打过来,德军石油无法应付两面作战。

万幸的是,德军2周就击溃了波兰人,随后可以专心对付英法。

但希特勒认为,德国的石油库存勉强能够维持一场中等规模的对法战争,不能打一战那种持久战,不然石油供应会崩溃。

希特勒非常恐惧苏军乘机夹击,因为德国石油不足,无法对付苏军。

好在,斯大林只顾对付芬兰,没有这么做。


波兰亡国以后,希特勒认为必须给罗马尼亚直接的压力,进行了直接的恐吓,罗马尼亚政府立即认怂。

1939年年底,罗马尼亚首相塔塔内斯库向德国承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保证向德国出售每月不少于13万吨的石油。

而德国对于燃料的使用也精打细算,石油大体够用。

德国从发动战争至法国投降,由于对手均招架不久就投降,德军消耗总量不足150万吨,大大低于预计的500万吨的数字。



苏德战争爆发后,一切都变了。

由于苏德战争过于辽阔,任何一个军事行动都需要大量燃料,德军被迫大量使用石油。

战争开始了半年,到1941年底,德国消耗石油高达890万吨,到年底德国仅仅剩下80万吨汽油库存,勉强可以维持1个月。

而虽然罗马尼亚已经将全部石油提供给德国,但年产量只有1200万吨,这还是在没有敌人轰炸的情况下。

所以,德国军方有识之士认为,德军不能解决石油问题,一旦不能速战速决消灭苏联,自己就死定了。


从1942年开始,德国就遭遇了燃料不足的问题。

英国学者利德尔·哈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这样说道,高加索作战过程中,“燃料匮乏是向山区进军的致命伤。那些装甲师有时等待新的供应,一停就是几天。这种致命伤使德军坐失良机。”

斯大林战役期间,德国装甲部队一度突进到距离被合围部队50公里地区,却因为燃料不足,被迫停止前进。



到了1944年下旬,盟军开始战略轰炸罗马尼亚油田以及德国的炼油工厂。

德国石油产量降低了三分之二,燃料奇缺,军队接近崩溃了。

大家都知道,在阿登反击战的后期,德军因缺乏燃料,被迫丢弃了数百辆完好的坦克装甲车,步行撤退。

而德国空军由于极度缺乏燃料,连新飞行员的训练都被大为缩减,结果训练出一群空中菜鸟,只有被盟军飞行员猎杀的结局。



到了1944年底,苏军占领罗马尼亚,德军石油来源彻底断绝。

到希特勒自杀时,德国剩余的石油储备大约还有10万吨,分散在各地。

其中大部分适用于一些基本民生设备的燃料,比如发电机之类,不能转为他用,不然立即就会有很多老百姓因此无法生活甚至死去。

希特勒自杀以后,他的副官京舍竟然找不到足够的汽油来焚烧元首的尸体。

最终,他去停车场中搜刮了一些汽车的油箱,好不容易凑齐了160升汽油。


借助这些汽油,京舍将希特勒和她的妻子爱娃的尸体,大体烧成灰烬。

到了几天后戈培尔自杀时,因为再也无法找到这么多汽油,戈培尔夫妻尸体根本没有烧成灰,只是变成了焦尸。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