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为什么慈禧不追究?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1关键词:汉族,慈禧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为什么慈禧不追究?

点赞1、哈密市 网友:星の夢

“东南互保”的叫法跟“清君侧”一样,其实是一块遮羞布,扯下它的面纱,本质上是东南各省的大佬们,把慈禧的圣旨当马粪纸,公开宣布不跟清廷玩了!

在中央集权和君主独裁达到顶峰的清王朝,怎么会出现“藩镇割据”?事态平息后,老佛爷又怎么会对签订《东南保护约款》的南方督抚们没有任何处罚呢?

东南互保事件始末

戊戌变法后,慈禧立溥儁为大阿哥,准备废掉光绪帝。让慈禧颇感意外的是,列强对此提出异议,表示只认同光绪。在列强枪炮的压力下,慈禧被迫终止废帝计划。

这件事让慈禧很恼火,我们大清国家里的事,谁当老大本是我老太婆做主,你们一群强盗偏要横插一杠子,愣谁都憋不住窝火。

碰巧那几年义和团闹得热火朝天,以载漪、刚毅、毓贤为首的激进派,给慈禧提了个建议:义和团是民间组织,这群人刀枪不入,何不利用他们跟洋人干?

帝国最高决策者慈禧,头脑早已不清醒,居然接受了建议,纵容和支持义和团,大肆截杀包括外交官、商人、传教士在内的众多洋人,铁路、教堂、使馆被大量破坏和焚毁。

列强哪受过这个气,他们组成八国联军,以保护侨民安全为由,炮轰大沽口,从天津一直打到北京。慈禧这个低能儿,做出了她后悔终生的决定:对英、法、德等十一国宣战,号令全国人民杀洋人。

当慈禧的圣旨到达东南诸省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发生了。两广总督李鸿章回电:“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更是大骂,这老寡妇要骇她一下,回电:“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除了李张二人,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邮政大臣盛宣怀、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都发表声明:乱民不可用、 邪术不可信, 兵衅不可开!

意思很清晰,朝廷勾连义和团对抗洋人,是“乱命”,是奸臣“矫诏”,是“乱国”的行径,我们东南诸省不承认,拒不执行!

不光如此,这些大佬们还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等多项协议,核心内容有三条:

一是拒绝承认朝廷决议的合法性;

二是东南各省实行督抚保护,各省形成联盟;

三是在东南各省严厉打击义和团,洋人兵舰不得进入东南诸省,阻止武装冲突向南蔓延;

张之洞甚至还发出一项倡议:假如北京不保,由李鸿章出任“总统”,重整国政。据某些史料曝光,李鸿章还曾经派幕僚,悄悄地与孙中山联络,为两广正式独立做准备。

东南互保形成后,大清帝国事实上南北分治了,南方离宣布独立仅一步之遥。不久北京沦陷,慈禧裹挟着光绪帝“西狩”,逃往西安避难,留下一个破碎的山河。

慈禧为何不追究“首恶”

对东南互保事件,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一种声音认为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卖国行为,东南各省的大佬,为了地方利益抛弃了国家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东南互保拯救了危局,保护了南方不受列强武装侵略,是一种政治大格局。

其实这两种观点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是立场不同而已。第一种观点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上,以维护满清统治为出发点。第二种观点是站在历史发展的趋势,力图与世界接轨,以牺牲局部利益,换取国家新生的思路。

问题是,代表满清统治立场的慈禧,在“庚子事变”和平解决后,居然一字不提东南互保,仿佛就没发生过一样。她为什么没有对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追责呢?

  • 一,权力从中央向地方的转移,让慈禧力不从心

以慈禧霸道的作风,在心里早就把张之洞、李鸿章们活剐了好几遍,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实在是大清帝国早已经是强枝弱干,慈禧玩不动实力强劲的东南各省大佬们了!

历经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清廷迫于八旗和绿营的不堪一击,鼓励地方办团练,包括湘军、淮军在内的地方势力迅速崛起。天津、北京保卫战中,中央军最后一点家底,也基本上被列强消灭干净了,军事上慈禧几乎就是个乞丐。

洋务运动开展之后,为了弥补中央财政的不足,地方督抚被授予更大的财政大权,他们可以根据当地情况,独立征收赋税,对外借贷,发行地方货币和债券,独立经营官办实业。这些权力的下放,让督抚们掌握了相当的财政大权。

军权和财政大权两大权柄的旁落,会导致什么?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无一不是从它开始。更可怕的是,这两大权柄一旦旁落,再想收回几乎不可能。

晚清,东南诸省既是国家的税赋中心,更因为洋务派与列强的合作关系,清廷对这些督抚根本就没有强制执行力。慈禧假如想清算东南督抚,我估计东南各省分分钟独立,爱新觉罗家族只有坐在紫禁城干嚎的份。

  • 二,东南互保政策,在中央也得到了支持力量

清廷孱弱到这个地步吗?至少在东南互保问题上,站在东南诸省督抚一边的,还包括了四川、陕西等地的督抚,甚至包括中央政权的大佬们,如荣禄、辜鸿铭等人。

荣禄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明确反对对列强宣战,对慈禧听信载漪等人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表达了强烈不满。荣禄一边无奈地高呼老佛爷万岁,一边给李鸿章去了一封信,明确告知:以后朝廷的懿旨,你就拿它当屁放吧!

辜鸿铭更激进,他主张江南独立,大清直接分裂算了!他认为,支持义和团与列强开战,大清必亡,北方肯定守不住了。与其如此,江南独立可保南方不落入洋人手中,保存下了火种,将来可以从南边发动北伐,再力图拯救河山。

由此可见,勾结义和团对列强开战,只是载漪、刚毅和毓贤等少数派的立场,其背后还掺杂着大量的个人私利。比如载漪“一心杀洋”,其实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溥儁上位。慈禧站在激进派一边,是个人“雌威”被洋人压制之下,拿国家利益满足个人欲望而已。

所以,东南互保其实有相当广泛的政治认同,慈禧想否认东南互保,就意味着与主要政治力量为敌。

  • 三,东南互保联盟,充当了慈禧的“救命稻草”

东南互保联盟其实并未完全抛弃慈禧,事实上,他们还充当了替她擦屁股,收拾烂摊子的作用。

慈禧西逃后,东南诸省虽然军事上没有施以援手,可是在政治和经济上,依然承认大清帝国,依旧为善后事宜积极奔走。比如各省税赋“西输”,保证老太婆摆谱挥霍。

让慈禧最心惊肉跳的是,列强坚持拿她当战犯,要求必须拿她开刀!亏得张之洞等人出面协调斡旋,列强才同意仅处罚载漪等人,保住了慈禧一条命,甚至还争取到了慈禧依然可以执帝国牛耳的政治地位。

经此一劫,慈禧恐怕也认识到,自己再顽固下去,大清帝国不会给她第二次机会了,东南诸省的大佬们,或许是拯救帝国最可靠的力量吧。

  • 四,东南互保联盟巧妙的运作,给慈禧留住了面子

客观讲,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人并不想背叛清廷,为了东南互保联盟的“合法性”,他们煞费苦心,大玩文字游戏。

比如,他们始终宣称所谓的谕旨是载漪“矫诏”,不是慈禧太后的本意,硬把他们与慈禧划归“统一战线”。

再比如,他们抓住懿旨中,“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这句话,强调东南互保就是“联络一气”,就是“共挽危局”,他们是遵照懿旨行事,不存在抗旨行为。

慈禧一辈子要面子,打个比方,假如你扶着她走路,她一不小心踩你脚上,很可能她就“雌威”大发,说你要谋害她。可是如果你故意伸脚绊她一跟头,然后赶紧辩解说:奴才发现前面有个雷,想替您趟雷不小心冒犯您了,她肯定会不顾一脸血,反倒夸你忠心。

东南互保联盟这种强词夺理,掩耳盗铃的说辞,给足了老太婆面子,虽然被摔得鼻青脸肿,她自我感觉光辉形象得到保全了,别人即使想嘲笑,不也得憋在心里偷偷笑嘛?

后续——“铁良”牌吸尘器

其实东南互保联盟,已经具备了革清王朝命的条件,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或许等不到辛亥革命,腐朽的清王朝提前十年就完蛋了。那么,东南互保联盟的结局如何呢?

随着庚子事变的和平解决,东南互保联盟自然解体。慈禧虽然没有追究大佬们的责任,可是她清醒地认识到,地方势力的强大,对中央集权的危害。

从那以后,慈禧一心想削弱地方势力,重振皇权和中央集权,继续沿着没落的体制一条路走到黑。三个因素,让东南互保联盟没有成为晚清革命的领路人。

一是李鸿章、刘坤一等大佬的离世,让联盟的核心领导力塌方。东南互保联盟只是各省督抚之间的协议联盟,起决定作用的是几位核心人物的个人威信,精神领袖的离世,往往是联盟倒塌的客观因素。

二是东南互保联盟的政治目标,注定它不会长久。东南互保由朝廷勾结义和团,对列强宣战引起,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以推翻清廷为目标,而是希望以另一种方式维护满清统治。所以当目标达成后,它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三是铁良推行的针对东南督抚的削权改革,让地方大佬们折了双翼。1904年,铁良以总理练兵处襄办大臣的身份,南下处理“江南制造局移厂”事宜。以这件事为开端,铁良行程东南八省,解散或收编了大量地方武装,收回了“土膏捐税”等地方最重要的财政大权。

从那以后,东南诸省督抚的大权,受到严重削弱,唯剩下一个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失去众多掣肘势力后,得到蓬勃发展,“意外”地成长为满清的掘墓人!

点赞2、杭州市 网友:池塘边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俄德日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担任邮政大臣的盛宣怀第一时间将诏书扣押,没有昭告天下,只是暗中发给各地督抚一级官员,并且电告他们不要服从此命令。

东南督抚们不傻,以卵击石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懂。所以五天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十位督抚暗中达成协议,宣布不奉诏,“东南互保”自此形成。



东南督抚宣布不奉诏后,慈禧大怒,因为当时天津前线激战正酣,拱卫朝廷的武卫军几乎快要打光了,急需要东南的支持,而此时东南督抚互保,拆朝廷的台,这让慈禧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8月15日北京沦陷,慈禧在期间不停的给袁世凯和李鸿章拍电报,语气和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

慈禧给袁世凯拍电报,是因为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离北京最近,慈禧催促他尽快出兵进京护驾。

慈禧给李鸿章拍电报,是因为她也知道这仗打不赢,所以她想让李鸿章快点进京,跟洋人谈判。毕竟当时的中国,洋人只买李鸿章一个人的面子。

不过李鸿章和袁世凯不鸟慈禧,袁世凯每次接到电报就慌称义和团作乱,他实在抽不出兵力支援,到后来实在蒙混不过去了,就派了四千炮灰去送死,结果他派去的兵马还没赶到,北京就沦陷了,他保因而存了实力。

相比袁世凯,李鸿章态度更坚决,他说“国事未定”,你慈禧要我去可以,那麻烦你先把军机大臣刚毅、端亲王载漪等人(顽固派)的差事给撤了先,否则我在前面谈判,他们在后方说我坏话,我去了也是白去。

慈禧很想让李鸿章来,但她又不想撤掉刚毅这帮马匹精,一来二去一耽误,一直到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下都没做决定,所以北京城沦陷之前,李鸿章都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不过慈禧逃出北京后,发了一道旨,宣布义和团是叛逆,并催促李鸿章尽快赴京,李知道事情闹大,所以也就不再坚持己见,于八月下旬离开广州,踏上了艰难的谈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抵达北京,然后他以背锅侠身份跟八国联军展开谈判。两个多月后,协议达成,即《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不用多介绍了。清政府除了赔款本息一共9.8亿两白银外,还要拆除天津的炮台,以及驻军,并且承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彻底沦为洋人压迫中国人民的走狗。

此条约可谓是丧权辱国。

当然李鸿章在谈判期间也提了要求,那就是八国联军不能追究慈禧责任,曾经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加处死的官员共几百人,唯独慈禧这个祸首在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下,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事后李鸿章被国人骂为:“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又替慈禧背了黑锅。所以慈禧事后怎么可能还追究李鸿章鼓动东南督抚互保的责任呢?她谢谢李鸿章还来不及呢。

至于其它几位东南督抚,慈禧也不能追究他们的责任。因为一方面,东南互保使得南方得以保全,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慈禧在战后面临的第一件要紧事是凑钱赔款,南方九省保持了元气,这在慈禧看来,督抚们也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第二方面,慈禧手上无兵可用,她在戊戌变法之后组建了的武卫军被八国联军打残,驻留东北的九万关外八旗被沙俄消灭,因此慈禧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她可以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号令东南督抚,但要她想治东南督抚的罪责,已经没资本了。

PS:武卫军一共分为五部。领导人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其中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战死在天津前线,其部被宋庆收编;甘军董福祥部因为得罪了洋人被联军列为黑名单,被强制解散。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不可能支持慈禧整自己。而宋庆跟袁世凯又穿一条裤子。他的毅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多军官都是拜把子兄弟,也不可能帮慈整袁世凯。



另外还有一方面,东南互保十省的督抚关系盘根错节,基本上穿一条裤子。比如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旧将;张之洞与湘军和淮军的关系都很好;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旧部,盛本人与李鸿章关系也非常好;袁世凯就不用说了,他是李鸿章的门生故吏。就连不太出名的闽浙总督许应骙也跟湘军有良好关系。(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这些东南督抚们的关系盘根错节,多少都有点关系牵连,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慈禧敢动一个,互保的督抚们怕是要造反。事实上在当时东南督抚中,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建议,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在收到宣战诏书后,第一时间就暗中推举李鸿章当大总统。即一旦北京不保,他们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而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暗中也写信给孙中山,请他回国帮忙。(原话是“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所以说,庚子国难之后,慈禧心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先稳住再说。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这也就是慈禧没有追究东南互保的原因。



不过慈禧没追究不等于她不想追究,因为东南互保毕竟是是各地第一次公开的对抗朝廷的上谕,意味着东南已经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和资本,慈禧如果不打压,东南迟早要造反。所以1902年回鸾北京后,慈禧对东南开始了打压与疯狂敛财。

当时李鸿章病死,刘坤一病死,支持洋务派的荣禄也病死,随着一大批元老的去世,年轻的满蒙贵族登上了政治舞台,这为慈禧打压东南地方实力派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从庚子之后历任两江、湖广、四川、闽浙、两广总督的调动频繁看,就可以看出慈禧当时的打压力度。

庚子之前,南方督抚往往一干很长时间,有的直接干到死,而之后,则是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

PS: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南方诸省一直被默认是湘淮两系的地盘,所以像曾国藩等人一般都是干到死。东南互保后,慈禧被触动了神经,打破了不成文规矩,借着政治手腕又收回了东南各省的控制权。

1904年8月至1905年2月,见时机成熟,慈禧派铁良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进行练兵摊派,对东南各个省份,尤其是两江辖区进行大举搜刮。淮系控制的小金库江南制造总局,一次就被铁良搜刮出了80万左右的存银。而东南九省也被摊派了600万两练兵经费,湘淮两系的私房钱可谓是被搜刮一空。



这事之后,打压还没完。当时铁良被慈禧当作棋子,处处与袁世凯暗中较劲,比如袁世凯编练的北洋三、五、六镇就被铁良收入囊中,袁世凯被铁良气的不行,联合庆亲王奕劻参了铁良一本,说铁良要是不滚蛋,新政没法搞(“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结果袁世凯弄巧成拙,被慈禧明升暗降,任命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了军权。

1907年,地方督抚中权力最大的袁世凯和张之洞被慈禧调到北京,此举表明,七年前的东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操作下,彻底瓦解。

不过仅仅一年后,慈禧因腹痛而亡,没有她这个操盘手,满蒙少壮派玩不转政治,又过了三年,昔日东南十位督抚之一的袁世凯成为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

点赞3、温岭市 网友:忘年交。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后,回到府内就开始吐血不止,不论是医官如何医治,都不能止住李鸿章吐血的情况。李鸿章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临终前给慈禧上了的最后一道奏折,原文较长,摘其要语。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李鸿章在晚年参与策划的一件事,让在北京的慈禧一直如鲠在喉。李鸿章健在之日,朝廷虑及影响,亦缺少实际本领,不能问责。一旦李鸿章驾鹤西去,朝廷日后追究起来,李家难保有平安之日。于是,李鸿章在奏章中追述起40余年来兢业体国,及至故去仍然心系朝廷,以此来取得朝廷谅解。李鸿章确实达到了效果。这份预期说是奏章,不如说是遗书,据说慈禧太后读罢,大为动容,心里的梁子也就解了。

(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就去世了)

慈禧与李鸿章晚年的一点恩怨,就起源于“东南互保”事件。

东南互保的始末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阶级压迫越来越沉重,普通的贫苦百姓饥寒交迫,他们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旗帜下秘密结社,最终形成了义和拳的民间结社组织。他们大肆攻击教会、西洋人、西洋事务(如电线、电报、邮局等都在毁坏之列),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也在攻击之列。鲁西北的义和拳被袁世凯铁腕镇压之后,转而向河北发展,在1900年的时候蔓延至京津地区,自称“义和团”。

(袁世凯曾铁腕剿杀义和团)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防范查禁,到控制利用,一直到最后的剿杀。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对义和团始终存在严重的分歧,以至于朝廷下发各地的命令都是含混不清。他们一方面让地方督抚们不能放纵义和团行凶闹事,又交待他们不能一意剿杀,免得激起更大的民变。这样的上谕让地方官员无所适从,最终也能以一句“自当悉心设办”敷衍过去。这种情形最后导致的结果即是义和团越闹动静越大,直到闹进了外国人势力扎堆的京津地区。

慈禧本意向借义和团民意向洋人施压,结果发现义和团进京之后,已经根本没法控制,不但连京城治安被义和团全盘接管,连朝政都已经有失控的走向。义和团的种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列强,西摩尔联军磨刀霍霍,准备直接开进北京。洋人还放出话来,对慈禧准备废帝表示不满,准备干涉,这让将废掉光绪另立新君看作自家家事的慈禧感到怒不可遏。多少年来,饱受洋人欺压的痛苦一齐袭来,使得慈禧在那一瞬间成了爱国愤青的总代言,她几乎立刻获得了舆论和道义上的制高点。随后,慈禧下达了对11个国家的宣战书。义和团在清朝政府如此的支持下,立刻进入了战场,对外国使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攻。

(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数月不下)

其实,现在说慈禧发布的是宣战书,从字词来看,顶多是一份对国民的动员令,而且宣战之后宣战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地点都很难说是正常的战争动员。在华使馆被义和团围攻(义和团几万人围攻一百多人驻守的大楼一个多月毫无进展),各国政府即以保护使馆侨民的理由出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打响。

战争在酝酿的阶段,英美等国就已经在考虑如何在群情激愤的中国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尤其是英国,他们在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要比其他国家大的多。英国驻华总领事在取得本国政府同意后,率先向中国长江流域的地方督抚伸出了橄榄枝,“去通知两江总督,假如他采取了维持秩序的方法,他将获得帝国海军的协助”。

(东南互保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

英国人为何急着向中国地方政府表态愿意协助维持秩序呢?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深陷在布尔战争(也就是这场战争把英国打成了债务国),国内无兵可调。一旦中国事态发展巢湖预期,乱城一锅粥,其他列强必定乘机而起,英国人无力维护其既得利益。同时,富于殖民经验的英国人对于挑拨殖民地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行家里手,他们希望扩大地方督抚与清朝的矛盾,实现分而治之,因此对地方督抚提出的“东南互保”的偏安主张推波助澜。

李鸿章主政的广东,对慈禧太后的诏命答复了八个字“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李鸿章的财经助手盛宣怀积极奔走,串联了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一起与西方列强商议出了一个“东南互保”的方案来。由于这三个总督的分量之重,他们发起的号召,也引起其他地方督抚(主要是南方省份)的跟风。这使得清政府在于列强拼命时,实际上只是靠着直隶一个省的军力来作战。西方列强因为分化瓦解了中国最富庶的省份不参与战争,不仅使清政府断绝了军饷来源,他们也无需分兵去应付南方的勤王军队,从而可以专心在北方攻战。慈禧被赶出紫禁城,一路仓皇西逃,惶惶然犹如丧家犬,其心里的真实想法,自然恨极了洋人,却也对自己阵营的背叛者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东南互保省份)

英国人要派海军协助的主张引起了地方督抚的极大警觉。他们认为其他列强也觊觎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很久,只是畏惧英国而不敢去争夺,英国人亦顾虑各国干预也不敢强占,以免此例一开,其他国家纷纷跟进,英国的整体商业利益将会受损。所以,有着列强的互相牵制,这三个封疆大吏就是事情做圆满了,不仅与英国谈“互保”,还跟美、俄、日、法、德等国都谈了“互保”。

互保的内容是中国方面拟写,主要内容包括了《东南保护条款》以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即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意思就是,列强与各督抚两不干涉,各守一方。

地方大员为何与清政府唱起了反调?

东南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宋代开始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钱袋子,与北方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由于靠近沿海,受资本主义冲击较早,当地的人们经世意识很强,对西方文明的接受程度要高过北方。虽然也会有列强资本侵略下,小农经济破产,可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又给了那些毫无生活出路的农民“工人”的身份,社会秩序较为安定。

与此同时,自太平天国动乱结束以后,清政府启动的洋务运动的主战场就放在东南一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已经颇具规模。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对民营经济的管制,中国民族资本有较快发展。到义和团运动前夕,全国新设工矿企业多达300个,这些工矿企业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

由于投资地方上的各种项目,市场受到限制,银行业发育的不充分,中央财政资源不足,加上外国资本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家往往地方官合作,建立起工商业的保护体系。自然而然地,地方督抚大员们有利益牵涉其中,不管是官办还是民营,在清政府给予他们的顶戴花翎之外,他们又有了民族工商资本的代言人的身份。在这个意义上,真正赋予他们权力的,是地方而非中央。如果没有地方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他们在朝廷的位置也不会如此稳固。


(洋务运动使地方具备了经济实力)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以及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中国社会政治格局也发生的重大变化。汉族官僚和买办阶级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从前文所述,他们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地位。他们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且还利用地方自筹的资财购置军火,发展军事工业,有了更为雄厚的军事实力。此时该着慌的,应该是清政府了。当清政府下令沿江各口岸原来准备给西方列强的赔款银两,转而用作军饷解运北方时,东南督抚直接抗命拒交。因此,在“互保”事件前后,反映出来的是东南地方在经济上已经崛起,使得他们能够脱离清政府中央集权控制,从根基上动摇了慈禧太后几十年苦心经营的满汉和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清政策在西逃的过程中,已经窥探到这样一个落后的末日政府,已经没有统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了,他们甚至都不能提供国民安全保证,作为一个外来政权,他们还能够争取的仅仅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来的辛亥革命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革命党的理念多么深入人心,而是南方地方大员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同时作为立宪派的他们也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骗局不抱希望,从而才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南方省份在2个月内几乎全部独立,成立革命政府,满清统治顷刻间瓦解。

“东南互保”公案,做的对吗?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后,淮军系基本被打压一空(袁世凯接手的即是整编后的淮军系),李鸿章个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罪责。在马关被日本暴徒枪击伤了脸颊,御赐的黄马褂沾染了血迹。归国之后,慈禧太后听到了,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难为他了,还留着呢”。后来李鸿章几乎赋闲,直到1900年4月重新启用广东,用他的雷厉手段打击黑社会,维护南方稳定。李鸿章在半年时间,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也杀了很多人(德媒称李鸿章铁腕扫黑,杀了有5、6万人)。他在遗奏中说的“冒暑北上”,说的就是在广东地方工作半年之后,回到北方主持和谈大局的事。

李鸿章能够在广东杀人,这也是得到广东立宪派和维新派的默许支持,如梁启超就曾经说过李鸿章在广东杀戮过重,但盗匪也因此收敛很多,广东地方赖以小安。当时,有维新派人士甚至找到李鸿章,意图劝说他割据岭南,乃至于江南,众人推举他做“大总统”。只是李鸿章年级太大,一辈子仕于朝廷,不愿意接这个茬子。实际上,李鸿章当时的能量未必能够号召一些督抚共同抵制“乱命”,却未必能够让他们俯首称臣。

(李鸿章主政广东时梁启超曾拜会)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看出,东南互保事件前后,南方一带已经有了足够实力与意愿与清朝决裂了。而东南互保事件本身,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他确保了中国江南的半壁江山没有牵连到庚子拳变的战乱中去,使我国东南地区成长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保存和发展,并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尽管,东南互保事件本身有保护自己,不顾全局的弊病,但是东南互保合乎民心,顺应民意。同时,互保事件,还为战后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助力。

从这个角度去看,慈禧太后也不能说地方大员们做的不对,在下发的诏命中,承认了此前各地督抚的做法正确,清朝政府的盘子虽然是千疮百孔,慈禧有满腹怨气,却也只能隐忍图存,徐图后事。清朝在后面的十多年间,编练新军,用以维持专制统治,却不想执政的摄政王年轻气盛,朝廷内部纷争不休,腐朽败坏,革命党在东南一带日渐崛起。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点赞4、定西市 网友:昔年情凉

东南互保并不能代表大清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而慈禧事后没有追究,并非是因为怕他们,而是自己意识到自己犯错了。

实际上,这些封疆大吏并非是不服从清廷的指挥,而是因为对义和团,对洋人的看法出现了分歧。

而这种分歧并非仅仅存在于清廷于地方,在朝廷内部实际上也争论不休!

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女无洁意,男不嫌,鬼孩不是人所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

对于地方权臣来讲,经常跟洋人打交道,自然清楚义和团这个口号,就是蒙鬼的,而慈禧太后真信这玩意吗?

其实并不信!

她之所以会纵容义和团,并非是相信了他们的鬼话,什么刀枪不入,什么神灵护体的,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自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帝,等于重新掌权了。但是这次重新掌权,跟她还政给光绪帝之前想比,她的权威大大不如之前了。

这一点有很多地方可以体现:

比如一些皇亲贵族开始给她施加压力,比如要求她废掉光绪帝,重新立个皇帝。后来她立了个大阿哥溥儁,就是用来顶替光绪帝的,可是我们用脚指头想想也会明白,让溥儁当皇帝,跟光绪帝想比,对慈禧太后并无益处。所以,这只能算是慈禧太后的权宜之计,完全是为了稳住庄王、端王啥的。

另外一个压力,就是来自于洋人了,这是让慈禧太后坐立不安的事情:

要知道戊戌变法期间的维新派人士,之所以能逃跑,离不开西方列强的支持。比如英国人帮康有为逃跑,日本人帮梁启超逃跑,面对清朝的通缉令,他们也不理会。

而且这些人逃到海外之后,开始宣传舆论,说太后僭越,一直压制皇帝,这样导致了国内一些改革派对慈禧太后愈加不满了。

慈禧太后不过是摆出个要废光绪帝的架势,结果全国上下都反对她,1200多人联名上书,只要废帝,全国就罢市。洋人也一样,处处给清廷施加压力,不让慈禧太后废帝,甚至有人还伪造了一份文书骗慈禧,说洋人要把光绪帝弄出来重新掌权。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才发疯,开始支持义和团反洋人,她也想借助义和团的力量重新树立威信!

二、

后来的情况一发不可收拾,也彻底惹怒了洋人,八国联军入侵了,这时候慈禧太后也有点慌了,开始调兵进京。

实际上,一开始各地方大员也是服从指挥的,也往京城那边派兵:

比如张之洞也派出了两湖勤王军,一共有5000人,并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弹药,由湖南布政使锡良率领,后来这支部队英勇战斗,挡住了法军往山西进军。

地方上最有势力的刘坤一也并非坐视不管,而是派出了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的进京。

李秉衡带领着几百人,日夜兼程,也是赶到了北京,这也是地方上来勤王的最大级别的官员了,慈禧太后也很高兴:

“著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并在紫禁城内、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

甚至,慈禧太后把京城军队总指挥权都交给李秉衡了,但是跟八国联军打仗,实力才是硬道理,没多久,他就兵败自杀了:

“军队数万充塞道途,闻敌辄溃,实未一战。所过村镇则焚掠一空,以至臣军采买无物,人马饥困。臣自少至老屡经兵火,实所未见!兵将如此,岂旦夕之故哉。”

实际上,在慈禧太后宣布所谓的“对十一国宣战书”之前,地方大员虽然不赞同朝廷做法,但并没有明着反对。

直到1900年6月21日慈禧正式下达宣战诏书,地方上才开始意识到,问题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向美利坚开战……向日本国开战!”

三、

慈禧太后这是彻底疯了,这份宣战诏书的大体意思是说:

洋人太欺负人了,尤其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所以,老娘决定跟他们拼了,我们大清所有子民,不管男女老少,大家一起抄家伙,打洋鬼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洋人欺人太甚,尤其欺负我们孤儿寡母,老娘决定跟他们拼了,大清国所有人员,不管男女老少,大家一起上战场杀洋鬼子。

到这时候,地方大员们才意识到,并不是义和团疯了,而是慈禧这个老婆子疯了。要知道一旦真的按她说的那样做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几个大员商量了以后,决定东南自保。

李鸿章首先发话: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跟上:

“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刘坤一一样:

“矫诏、乱命、拒不奉诏。”

当然,他们之所以敢不奉召,也是跟洋人讨论之后的结果了,只要他们坐镇东南不动,战火就烧不过来,至少能保住大清半壁江山。

四、

那么,这些大员们,真的不听指挥了吗?

其实,有句古话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虽然他们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将领,但坐拥一方总督,还是得有点魄力的。

大清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怎么可能跟十一国拼呢,他们再愚忠,也不能拿国家的前途开玩笑啊。

再有,慈禧太后的命令很模糊,没有具体的指令,无法服从指挥啊。比如这个仗怎么打,由谁来指挥,打到什么程度?都没说明,咋奉诏?

难道就是纯粹杀洋人,围攻领事馆吗?

再有就是,这些地方大员清楚,清廷目前是朝令夕改的,这个愚蠢的命令一旦听了之后,日后被清算,自己就跑不掉的。

实际上这场庚子之变,真有听话的,要跟洋人“一决雌雄”的,可惜他们有几个落得好下场了呢?

比如李秉衡,千里迢迢前来勤王,幸亏后来自杀了,不然的话被八国联军定为罪魁祸首,也是难逃一死。

还有那个杀洋人最猛的山西巡抚毓贤,还在慈禧太后西逃的路上迎接呢,最后还是被问罪了,先是发配,后被处死了。

还有庄亲王载勋,这可是皇亲国戚,也是被革职,被夺爵号,最后赐自缢身亡。

还有端郡王载漪还有他的儿子,曾被立为大阿哥的溥儁,同样是被夺了爵号,发配新疆。

五、

再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此时的部分国人已经意识到了,国家并非是指帝王,而是指文化,指民族。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灭亡,归根结底,他玩的是什么玩意,洋人都不玩的,这跟一直尊奉“三纲五常”的国人格格不入。

如果太平天国得了天下,中华文明也将毁于一旦,虽然满清也有很多问题,但在追崇文化上面,他们理论上还是维护的。

但义和团在干嘛?

也是在干愚蠢的事情,炸铁路,剪电话线,毁洋枪,这些洋务派大臣们辛苦了几十年换来的洋务运动的成果,几乎一夜之间都被这些拳民给毁了,他们怎么可能会跟义和团并肩作战呢?

而且义和团也是迷信组织,动不动就孙悟空附体,何仙姑下凡的,跟洪秀全的耶和华次子下凡有的一拼。

一旦大清真的跟列强们拼了,那么这个国家也就真的四分五裂了,即使没有亡国,那民国军阀混乱也将会提前发生。

这才是东南大员们不奉召的原因所在,并非是简单的不服从慈禧太后的指挥。事实上,除了不奉召打仗以外,李鸿章收到进京的诏书,也是拖着病体往北京赶,这方面,他们还是得服从慈禧太后的命令。

但,显而易见,慈禧太后对东南各督抚的控制力,是大幅下降的。

慈禧太后后来为什么没有追究这些人的责任?

主要还是自己意识到自己错了,一开始当她知道八国联军把她定为战犯第一位的时候,她都哭了。

还是荣禄给她解了围,说当初炮轰使馆的时候,他故意打偏了,还托人给里面送过食物,对他们说,太后也是被迫的,没办法,其实太后最向着你们。

就靠着荣禄的阳奉阴违,慈禧竟然脱离了制裁,难道她反过来再追究荣禄不服从指挥的罪?

所以,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回过味来之后,也会拍一下大腿,哎呀,幸亏他们没奉诏,得奖,得奖他们!

不过,虽然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是祸根是埋下了,有了一次不奉诏,后面自然也会有更多的不奉召。慈禧太后还能勉强维持,等到了隆裕太后上台,大清也就离死不远了。

点赞5、昌都市 网友:枫无痕

是的,没错。从刺马案开始,大清就基本失去了对中国的绝对控制。在经济、军事、政治上,大清基本彻底拉胯了,只能巴结汉族权臣来苟延残喘。

大清已经是积重难返之局,怎么追究,抓起来杀掉?封疆大吏多数都是汉臣,你怎么杀?满族大臣不堪重用,练小镇新军的时候,想话事的满族勋贵都被袁世凯安排了。如果真要下手,很有可能费劲全力弄掉一个汉臣大佬,立马又扶起另一个汉臣大佬,只是做无用功,还让其他人加强了警惕,准备推翻你。

在经济上,大清为了支撑濒临枯竭的财政,卖了一堆官位,猜猜是谁买走了?底层基本上都被架空了。汉族权臣就是由这波底层官员支撑起来的,到了太平天国之后,大清也就是占个朝廷之名,真的能控制到下面来?那是做梦,大清还要靠着这些权臣治国,从经济上,大清朝廷已经失去了造血能力,只是靠着英国人赫德的海关在支撑,所以后来这哥们死了还被封太子太保。

从军事上,大清的八旗基本废了。其实从太平天国开始,汉臣已经武装化了,而且大清最后能够平定天下,靠的也是汉臣武装。最后能够推翻大清的,恰恰是大清想要用来自救的新军,为首的就是汉族权臣袁世凯。

从政治上来说,大清的中央朝廷扮演的是一个天下共主的角色,没钱没人没实力的朝廷,那些有钱有人的地方大员为啥要放你在眼里?对于那些大员来说,叫慈禧客气点是太后,不客气就是老太婆。

朝廷就是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大清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也就是对东南互保装作没看到,眼不见心不烦。

点赞6、鸡西市 网友:公子泺尘

东南互保这个事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大清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地方上的一些实力派督抚们不听从慈禧的命令了。慈禧这边准备跟洋人“决一死战”,结果地方上督抚们却跟洋人玩“暧昧”,也就是私下议和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管发生在哪个朝代都是极其严重的政治事件。这群东南的大臣们可谓毫无政治信仰、毫无纪律可言,居然敢不听慈禧老佛爷的统一号令,简直是:胆大包天的举动。

目前对东南互保这个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认为:这个事干的好、干得漂亮,使得东南半壁江山没有受到洋人的侵害,确保老百姓们平安渡劫。

第二种看法则截然相反了:认为这个事干的很不地道。当时洋人都打来了还不去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居然不听组织召唤和命令跑去跟洋人私下议和。这简直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应该予以批判和严惩。

不知道广大网友是个什么态度和立场,反正我觉得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东南互保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不是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吗”!何况慈禧当时发布的命令完全不靠谱,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好结果,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广大老百姓。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慈禧确实没有进行强力的惩处和追究。当然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实力对比以及后来发生的重大变故有关。

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东南的督抚们敢跟洋人私下议和,发起所谓的东南互保呢?二是,慈禧事后为什么没有强力去追究这件事情的责任呢?

东南互保事件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件事

东南互保这件事要追溯到1900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中,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八国联军侵略晚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或者叫做庚子事件。

这件事几乎所有的国人都应该知道的,不过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的起因。我来简单地说一下吧:

1895年甲午战败以后,慈禧为了摆脱战败的责任或者说为了自保。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大清朝自上而下的所有人对败给日本这件事都无法接受,因为日本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是”弹丸小国“,首先感情上就无法接受了。

另外当时我们的实力也不弱,经过洋务运动以后,我们的北洋舰队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可是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人打得全军覆没了。

于是乎,慈禧在战后就对外宣布:归政给光绪了,也就是自己不管事了,由光绪全权处理大清的各种业务。光绪帝一门心思要改变大清朝落后的状态,于是发起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不过这场仅仅持续才103天的变法很快就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光绪和那些个书生们操之过急,触犯了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二是,慈禧并没有完全放权给光绪,后来那些书生们居然想干掉慈禧,结果被反杀了。

这件事情有个严重的后遗症——在怎么处理光绪的问题上,慈禧和外国列强杠上了。慈禧一开始的方案是废掉光绪,另外再找一个新君,当时人选都选好了、废立的诏书也起草好了。

可是外国列强们却半路杀了出来,他们明确表示:光绪帝是不能废的,洋人们在大清朝只认光绪一个皇帝。

慈禧后来迫于外国列强的强大压力没有废掉光绪,而是改为软禁在了瀛台。不过这件事的发生让慈禧很生气、特别生气,因为外国列强已经侵犯了慈禧的核心利益、粗暴地干涉了大清朝的内政了。

慈禧内心一定有一种巨大的忧虑——哪一天外国列强们会不会联合光绪一起推翻慈禧自己。于是乎,一颗仇恨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了慈禧的心里,此仇一定要报,一定要给洋人一个教训和打击。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慈禧老佛爷没有等待多久就出现了一个打击洋人的机会——义和团运动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最早爆发于山东地区,后来不断往直隶地区蔓延。

一开始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是剿灭的。不过随着义和团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义和团打的旗号是:扶清灭洋,慈禧开始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目前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也是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状态:一类人觉得义和团是反抗侵略的代表、是进步的;另外一类人觉得:义和团是落后的、愚昧的。

我认为,义和团是有反抗侵略的想法,不过最终变成了慈禧的工具而已。另外义和团里面那些“刀枪不入、神功护体”这些东西确实不咋地。

综合义和团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来看的话,说义和团是进步的、反抗侵略的先进势力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例如:杀自己人、烧自己人的房子、抢自己人的东西才是他们的主业,洋人倒是真没有杀几个。

慈禧本来就想狠狠地打击一下洋人,此时义和团也号称是打击洋人的。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和义和团那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于是乎,近代史上最大的一幕闹剧开始了——慈禧悍然的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十一个国家宣战了。

其实慈禧的目的很简单:借着义和团之手打击一下洋人,想告诉洋人:慈禧不是好惹的,以后别在干涉大清的内政、别在干涉慈禧废掉光绪的主张了。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连英、法联军都打不过、连日本人都打不过的大清朝,怎么可能打败八国列强的联军呢?历史的悲剧又继续重演了:首都被占领了、圆明园又一次被洗劫了、慈禧老人家也第一时间跑路了。

最后还是老套路——签订了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东南互保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当八国联军打来的时候,慈禧给远在东南的几个督抚们发了意旨:要求他们集合兵力进京和八国联军决一死战。

不过接到这个旨意的李鸿章率先抗命了,他宣称:此乱命也、曰不奉昭”。随后,刘坤一、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这些督抚们都没有奉诏,发起了东南互保事件。

说白了,这些人集合起来了、团结起来了、他们抗了慈禧老佛爷的命令了。

这些督抚们后来还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举行会晤,并议定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等条约,用文件的形式定下来东南互保事件。

为什么这些督抚们敢于发起所谓的东南互保事件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1、这些东南地区的督抚们长期和洋人打过交道,他们知道洋人的实力。督抚们心里一定知道:靠着慈禧的雄起和义和团们是不可能战胜八国联军的。

2、督抚们联合起来势力还是不错的,他们预计事后慈禧是不会惩处他们的。

3、这些地方是通商比较早、开放比较早的地方,思想已经很先进了,另外这些地方和洋人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说白了这些督抚们不想打。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知道慈禧的个性的,本来对宣战就充满疑虑,只要一被洋人打败立马就会改变态度的。

说白了,他们之所以要东南互保肯定不是首先考虑的百姓的安危问题。他们主要考虑的就两点:自己地盘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还有算准了慈禧应该不会惩处他们的。

这些督抚们居然公然违抗慈禧的命令,那么慈禧当时为啥没有惩处他们呢?

前面说过了,东南互保的本质就是:地方督抚违抗慈禧的命令、不服从慈禧的领导的一种抗命行为。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法这都是一件大事情,起码是要杀头的,甚至可能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那么为什么慈禧当时并没有惩处他们呢?

原因一:实力决定一切

其实所有的事情、所有的问题、所有的行为都是靠实力说话。发起东南互保的这些人都是地方上的实力派选手,例如:刘坤一是两江总督,手下有百余营的官兵;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同样是大权在握。

李鸿章那就不用说了,当时是两广总督而且在晚清的威望甚高,当时很多人都让老李取代慈禧做“总统”了。

东南互保的这些督抚们加在一起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而且占据了当时清朝最富庶的地区。慈禧就是当时想惩处这些人,估计也不能、不敢了,没办法实力决定一切。

原因二:慈禧自己都自身难保了

庚子事件中,大清算是彻底的被洋人打败了,首都丢了、圆明园烧了、慈禧自己也狼狈地跑路了。

此时的慈禧处在逃亡的路上,她最需要的是地方上的支持和协助。慈禧哪有心思惩处这些实力派们呢?估计想团结还来不及了,慈禧此时已经成了孤家寡人了。

大家也许并不知道一件事情,庚子事件发生以后洋人们把慈禧列为“首要战犯”,原本是要惩处慈禧本人的。惊慌失措之下的慈禧不得不急调李鸿章进京和洋人谈判,最终是赔了4亿多两白银才保住了一条老命的。

我就问一句:慈禧这时候敢对李鸿章下手吗?她还想不想保住老命了。

原因三:洋人的因素,慈禧不得不考虑

东南互保说白了是跟洋人达成的“和平协议”而已,洋人一定是非常满意的。庚子事件以后,慈禧最怕的就是洋人,以至于不得不在逃跑的半路上就下达了:剿灭义和团的旨意。

说白了也是为了安抚洋人的情绪。清晰地告知洋人:慈禧是被义和团鼓动才发起的宣战,慈禧也是受害者,现在已经“幡然醒悟”了。

当时慈禧最紧迫的事情是保命、当时能够决定慈禧命运的就是洋人了。试想一下,洋人和东南互保的督抚们关系很好,慈禧当然不敢对这些督抚们下手了。

原因四:东南互保的这些督抚们,当时还是给慈禧留了面子的

其实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人并不想背叛慈禧的。当时为了东南互保联盟的“合法性”,他们煞费苦心,开始大玩文字游戏。

例如:他们始终宣称所谓的谕旨是有人“矫诏”,不是慈禧太后的本意,硬把他们与慈禧划归“统一战线”。

再比如,他们抓住懿旨中,“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这句话,强调东南互保就是“联络一气”,就是“共挽危局”,他们是遵照懿旨行事,不存在抗旨行为。

试想一下:慈禧此时自身难保、东南的这些督抚们又给足了慈禧的面子。慈禧哪里还有心情惩处他们呢?

以上就是慈禧当时没有惩处东南互保的督抚们的主要原因了,说白了原因只有一个:形势比人强哦!

那么东南互保联盟后来的结局如何呢?慈禧当时没办法,不代表后来不采取措施。试想一下,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的话,慈禧和大清朝岂不是要易主了。

后来随着李鸿章和张之洞相继去世,东南互保联盟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最核心的人物不在了。

东南互保的本质目的并不是要干翻慈禧、推翻大清,而是一种危机下的自保行为。随着庚子事件的和平解决,这个联盟也就自动地失去了历史作用了。

慈禧往后又派了一个叫铁良的大臣到东南地界去搞“削权改革”了。铁良行程东南八省,解散或收编了大量地方武装,收回了“土膏捐税”等地方最重要的财政大权。

随着一系列的变故和慈禧采取的措施,东南督抚的权力都被严重削弱了。此后那就是袁世凯的天下了,最后老袁亲手把大清朝给掘了坟、挖了墓。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东南互保联盟到底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反对呢?毕竟这些人在外敌入侵的时候选择了——私下议和,其实和投降也差不多。

点赞7、许昌市 网友:断罪之翼

慈禧不追究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东南互保实际上就是满清中央政府丧失了对东安南富庶之地的控制。但也正式如此,也使得满清没有在辛丑条约之后崩溃。至少维护了形式上的统一。慈禧的不追究恰恰是慈禧智慧的体现。因为慈禧知道,她一旦追究起来,不仅大清要亡,就连她自己恐怕也有性命之虞。

东南互保是在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后,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和邮传部大臣盛怀宣组成东南互保抗命不遵。使得东南地区免于战火,没有让局势彻底糜烂下去是有积极意义的。以至于慈禧宣战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直言,“此乱命也,粵不奉诏。”等八国联军打过来直接搞了个东南互保,单方面和八国联军停战。而且甚至一旦慈禧完蛋,李鸿章将西方列强和张之洞和刘坤一等人支持下成为大总统。

慈禧不知道吗,她知道,慈禧不明白吗,她明白,慈禧比谁都明白,比谁都懂。正因为慈禧什么都懂,慈禧才知道她只能忍,只能认。现在满人已经彻底废了,无论中枢还是地方督抚已经是汉人的天下了,以慈禧政治敏锐应该知道,如果她敢处分三大总督。顷刻之间大清就得分崩离析。就来自己也有性命之虞。所以视而不见是唯一办法,甚至还不得不给予肯定,而东南地区也是有政治头脑的,东南有实力,有条件独立。但慈禧在北方还是具有影响力。而东南独立以后,也就彻底是天下大乱。三大总督虽然未必会忠于慈禧,但还得从现实考虑“服从”于慈禧的领导。东南崎岖和慈禧之间维护着一个微妙的政治平衡。

清末跟汉末有点类似,都是地方实力大于中央,但汉献帝是没实力但有威望还保留着,慈禧是有点实力但没有任何威望了。东南互保的出现,证明满清和慈禧对地方的约束力已经没有了,太后与皇室的虚弱乏力展露无遗。这是地方军阀化的雏形,过去就是藩镇,满清已经是覆灭的边缘。在政治上第一次真正打破”皇命不可违“。如果慈禧处理东南互保三大疆臣,势必加速满清的覆灭。慈禧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回避,并且同意东南做法,只有如此才能延续满清的寿命。中央政权完全是丧失威信 汉人地方军阀集团势力和新的利益集团将代替旧有的利益集团。慈禧面对这种局面惶恐无助,也只有认命。

最后一点就是,只要保护了自己富贵。其他都无所谓,自私也许慈禧不敢处置三大总督的主要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点赞8、晋中市 网友:风云雪峰

导语:

所谓东南互保,其实也就是东南各省的巡抚总督们,在清末时期,做出的一个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就已经失去了南方的统治权。尽管湘军、淮军和楚军奋勇努力之下,将江南地区收归清政府掌管,可是各地总督巡抚已经全都变成了汉人,满人的统治已经过不了长江了。

尤其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两江总督,更是差点被推举成为了东南各省的总统。不过在名义上,东南各省依旧受到清政府掌管,毕竟李鸿章对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满清从太平天国时期,就开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权。

南方尤其是江苏浙江地区,是清政府赋税的重要来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国太牛了,他们打不下湖南长沙,所以绕开这里,一路东进,将金陵城给打下了。

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后,太平天国就在这里建都了,而整个江南地区,几乎也都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这对清政府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没有江南地区的赋税,清政府根本无力支持各种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又显得不堪一击,所以慈禧太后在万般无奈的时候,选择将练兵权交给了汉人曾国藩。

  1. 这是在满清历史上,第一次将招募士兵的权力,交给一个汉人来掌管。曾国藩回到湖南已经,开始招募乡勇,训练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国相抗衡的湘军。
  2. 这帮人当然也不代表正义,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清政府发不出军饷,曾国藩又没有钱,所以答应士兵们打下一座城池,就抢掠一座城池,打来打去,伤的还是老百姓。
  3. 后来李鸿章和左宗棠也都相继创立了淮军和楚军,这些人马共同出手,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然而对清政府来说,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兵权始终都在汉人的手里。

满清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们在统治天下的时候,丝毫没有安全感可言。这就是为什么清政府不放心汉人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是一个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动解散乡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军的那些将领,包括淮军和楚军的各路将领,都成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说南方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全都被汉人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诏。

1900年,这是在历史上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式进入了20世纪,也正是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圣旨,表示要向11国宣战。

大乱之后,公私荡然。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并奉诏行新政,设政务处,充督办大臣,旋署总理外务部事。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宁、天津各建祠以祀,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清史稿》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说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诏的。有人说这是慈禧太后随口一说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还有人说慈禧太后对各省总督巡抚下发了密诏,并没有公开宣布。

不管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调查清楚了。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密诏是通过邮电局发出去的,而邮电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怀。

  • 盛宣怀是谁呢?继胡雪岩倒台以后,清王朝的首富,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曾经的李鸿章大秘书。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盛宣怀是地地道道的李鸿章门人。
  • 盛宣怀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立刻秘密将这些密诏发往南方各省,所以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是率先知道这个消息的。
  •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态,都在看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作为当时的两广总督,第一个表态,表示不奉召,认为这是假诏书。

从这儿开始,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一个个都表示不奉召,认定了这是假诏书。与此同时,以张之洞为首的江南各省总督巡抚,开始支持李鸿章作为江南地区的总统。

一旦清政府与十一国正式宣战,那么李鸿章就可以领到江南各省采取自保行动,以此避免一场中华浩劫。

03东南互保到底是为了民族大义,还是个人利益?

现在很难讲清楚,东南互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当时李鸿章被推出来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领袖,其实并不合时宜。

因为清政府还有11年的统治时间,而李鸿章对慈禧的忠诚又是旁人难以估量的。所以这件事有两个错误。

  1. 首先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提出来东南互保,毕竟清政府依旧对这里拥有管辖权。所谓东南互保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独立,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
  2. 其次东南互保的领袖不应该是李鸿章,他虽然是汉人大臣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对清政府非常忠诚,这就无法真正构成东南互保的局面。
  3. 所以说这是把李鸿章往火坑里推,至于谁能真正获得好处,没有人知道。这次行动的背后,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后来也没有人去调查这件事。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东南互保并没有构成现实意义,只是名号叫得响亮罢了。慈禧太后对东南地区依旧掌握着控制权,这是不可忽视的。

清政府的这些总督巡抚,对当时的清政府还有多少感情?或者说他们早就想要推翻清政府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达出来而已。

十月,出督两广。二十六年,赏用方龙补服。拳匪肇乱,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日与其使臣将帅争盟约,卒定和约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讲成,相率退军。---《清史稿》

至于民族大义,我认为这里面是有一部分拥有这方面情怀的,但是这不代表所有清政府的官员。这帮人里面有投机者,他们想要通过这次东南互保成为地方上的诸侯,那也未尝不可。

总结:东南互保之后不久,李鸿章就去世了。

作为东南互保的领袖人物,其实李鸿章并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太平天国被平定以后,汉人逐渐掌握了南方的政权。

可是这不代表汉人就一定要反叛满清政府,在李鸿章看来,汉人依旧可以效忠满清政府的。毕竟他的老师曾国藩,曾经完全可以推翻满清,不是也解甲归田了吗?

可是这次的事件将李鸿章推向了风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将李鸿章封为直隶总督,成为清政府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这是在试探还是在拉拢?亦或是真正的信任?李鸿章都不愿再考虑了。因为没过多久,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就带着遗恨离开了人世。

参考资料:《清史稿》

点赞9、阳江市 网友:魔幻宄王

一、 东南互保的基础

太平天国的兴起,极大打击了本来就已经十分衰弱的清朝政府。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清廷不得不启用一直处于被压制的汉人官员,并由他们组织军队,代替毫无战斗力的八旗军和绿营。这样就产生了湘军、淮军等汉人地方武装,而这些带兵打仗的将领后来就成为地方大员。1860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官辖着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还不算,曾国藩又推荐了总督三人,另有九人担任七省巡抚。

清政府中的满人对汉人掌权惴惴不安,可是又无法收回他们的权力。因为打仗要靠汉人军队,朝廷收入要靠这些督抚缴纳,否则政府的运转都要成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有吃有喝,苟且快活。1873后,设置了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有了外交权。

朝廷财政越来越紧张,无力给各地督抚拨款,便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很大的自主权,让地方自收自支,“就地筹款”,用自己筹来的款项养军队开工资发福利。时间久了,督抚们有了人权、财权甚至外交权,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独立性越来越强了。但是,在这些督抚中,还没有出现赵匡胤式的政治家。他们所求的不外是荣华富贵,而不是要夺取满人的江山,他们与朝廷有着互相依存和利用的关系。只要汉臣不威胁到朝廷的切身利益,朝廷对督抚们的做强做大也就听之任之了。正是这种格局,为后来的东南互保奠定了基础。

二、 东南互保前后李鸿章的表现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身体上都开始走下坡路了。赴任两广总督时,他已是年近八十的高龄。这个时候,有人给李鸿章出了上中下三策,要他选择。上策是要他占领两广地盘,拥兵自立,在亚洲开创一个新政体。这人胆子够大,分明是在唆使李鸿章造反,就像当年有人劝曾国藩自立为王一样。李鸿章偌大年龄,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气魄了,自然不会去自找麻烦。中策是率军北上,剿灭义和团。这个主意倒不错,可是此时的李鸿章手里已经没有当年的北洋劲旅了。另外,大张旗鼓地动用军队,极有可能被反对派指控为率军作乱,后果不堪设想,此计也是行不通的。下策是奉朝廷旨意,进京勤王,如羊入虎口,杯水车薪,为大清国殉葬。李鸿章最后的选择是只身一人进京,与洋人和议。

在此之前,清廷发布宣战诏书,声称要与洋人一决雌雄,并要各地督抚进京勤王。李鸿章并不买账,他在给盛宣怀的电报中说,清廷的上谕为伪诏,既然是伪诏,李鸿章告诉盛宣怀“粤不奉诏”就很正常了。李鸿章还让盛宣怀把他的“粤不奉诏”的意思转达给“岘、香二帅”。岘帅,岘庄刘坤一,湘系军阀,两江总督。香帅,香涛张之洞,湖广总督。李鸿章的目的就是要刘坤一、张之洞与他保持一个口径。李鸿章此举正合盛宣怀的意,盛宣怀正在为义和团运动蔓延到南方而蒙受巨大损失发愁。他恰好借此机会,促成使南方督抚们结成统一战线,与洋人达成协议,互不侵犯,避免南方战乱,保全资产。于是,盛宣怀开始行动了。

三、盛宣怀穿针引线促互保

盛宣怀是李鸿章的老部下,他从1870年进入李府,被李鸿章委以办理洋务的重任,李鸿章极力支持他大力创办实业。到1900年,盛宣怀已经控制了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华盛纺织总局、中国通商银行、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等企业。特别是他的上海电报局,为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们的联络起到了很大作用。

盛宣怀知道,只要做通了刘坤一、张之洞的工作,东南互保就算大功告成。于是,他对这两个总督对症下药,各个击破。他请张骞去做刘坤一的工作,请赵凤昌去找张之洞。张骞与刘坤一、张之洞与赵凤昌都有着极好的私交,办理此事,马到成功。

盛宣怀又把闽浙总督许英骙、浙江巡抚刘树棠、山东巡抚袁世凯、四川巡抚奎俊等拉了进来。在盛宣怀的穿针引线下,东南各省官方代表、江浙士绅代表与英美驻上海领事经商定后,出台了《东南互保章程》。该章程的核心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抗”。

盛宣怀促成东南互保后,知道得罪了朝廷,心里也有后怕,赶忙向朝廷表白,此举完全是为了保住朝廷饷银的来源,否则将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盛宣怀的表白,让离京逃难中“上至太后,下至臣僚均衔恨极深,无不切齿痛恨”

可是,木已成舟,朝廷鞭长莫及,只能干生闷气,听之任之。不久,慈禧太后发布了一道“罪己诏”,等于变相承认了《东南互保章程》,也就等于不再追究盛宣怀等人的责任了。

参考书目:

《李鸿章传》(梁启超)《晚清裱糊史》(袁灿兴)

点赞10、南京市 网友:帅比天天

中央权利变小,地方派系拥兵自重,已经脱离了清政府的管制,这就是东南互保的原因。1900年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十一个国家宣战,与此同时,英美帝国主义因为担心此次战争会波及到他们所涉及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便谋划着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展开合作,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在自身不太强大的同时,还要向同时11个国家发难,着实是一件很不理智的事。当然,东南各省的官员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保护他们所管辖的地区,河北,山东以外的地方,让他们免于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战争的侵害,于是他们和让各国达成了协议即东南互保。

面对清政府下发的作战任务,各省官员皆声称所谓的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所以不予遵从,这一举措虽然让河北山东地区得到了安稳,但却也让地方的政治与军事势力进一步扩大,也意味着中央权利的下降。东南各省在名义上违抗清政府的命令,实际上也是否定着清廷的管理,让清政府顿时颜面扫地,而此时各地的革命势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后来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更是让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则每况愈下。所以说东南互保其实也意味着大清权利地位已逝。

至于慈禧为什么不许追究,其实不是因为她不想追究,而是因为这时的慈禧也无能为力。其实早在清政府还没有向各国宣战之前,东南各省的地方政府就已经针对地方的稳定想好了方案,而这里面还包含着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这种状况,要知道,如果是在往常,他们的想法可是要杀头的,而现在他们却可以堂而皇之的谈论并思考后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于各地的管制已经不起什么效果了。所以面对李鸿章在清政府宣战时的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的消息,慈禧除了气愤,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后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京城各种奇异宝均被列国抢掠带走,而慈禧太后只能和光绪皇帝逃跑以保护性命,在这次战争后,清廷的损失甚是严重,没钱没势的他们,只能凭借皇帝皇太后这个头衔下发着一些损人不利己的诏令,像剿灭义和团的命令。但同时和列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越来越多,这在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同时,也让这个政府摇摇欲坠,根本在无暇顾及其他。所以说当时的慈禧根本就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再去对付东南各省的地方势力,况且他们也都可以强大到能够与清政府抗衡。

再者东南各省势力虽然说违抗了清政府的命令,但是确实也保护了方土地的安稳,而且再怎么说,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此时她更需要面对的更多的是来自其他领土的侵略者。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