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雍正登上皇位后,为何第一个处置胤禵?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2关键词:胤禵,雍正

雍正登上皇位后,为何第一个处置胤禵?

点赞1、防城港市 网友:苦难行僧

历史上的雍正与十四阿哥胤禵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两人之间的关系自幼便非常的冷淡,并且在康熙朝晚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战中,两人更是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相互厮杀多年,可谓是积怨已久,仇恨满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成为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成功登上了皇位,并也随即开始了对当年他的那些政敌兄弟们进行打压和报复,这其中首先“遭殃”的便是十四阿哥胤禵。

而雍正之所以率先拿自己的亲弟弟胤禵“开刀”,还是因为此时的胤禵已然成为了雍正最为危险的敌人和对手,只有扳倒了他,自己的皇位才能得以稳固。


十四阿哥胤禵,深得康熙的宠爱和器重。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胤禵,本名叫“胤祯”,与雍正的“胤禛”是同音不同字,所以在雍正登基后为了避讳,将其改名为“允禵”,这里还是按照通常的叫法称其为“胤禵”。

其实一直以来,胤禵都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来,康熙没有按照祖制将已经成婚的胤禵安排在宫外,反而让其继续留在皇宫之中,而纵观所有的康熙皇子,除了胤禵之外,也就只有大阿哥胤褆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足可见康熙对其的宠爱。

二来,就是康熙对于胤禵的成长非常关注,同时安排法海作为胤禵的老师。法海是康熙的亲大舅佟国纲之子,和康熙是表兄弟关系,也是当时满洲官员中出了名的青年才俊,能文能武,精明强干,并且康熙只安排法海带了两个“皇子学生”,即胤禵和十三阿哥胤祥,而这两人也都成为了康熙所有皇子中公认的文武双全,足可见康熙的知人善任,以及对于胤禵的关心与关爱。

除此之外,康熙还给了胤禵一个能够建功立业,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这便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时,康熙将胤禵封为“大将军王”,命其统领西北大军,以平定叛乱。

按照康熙皇帝的说法,胤禵的出征是代表他前往平叛,为此他还特地向蒙古王公们交代: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而十四阿哥胤禵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率兵成功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进而收复了整个青海和西藏地区,并使这一地区彻底划归到清朝的版图之内,胤禵本人也功成名就,在朝堂上享有了极高的威望。


“九子夺嫡”,最终演化成为了雍正与胤禵这对兄弟之间的直接对抗。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可这句话却难以用在雍正与胤禵这对同为德妃乌雅氏所生的康熙皇子身上。

造成兄弟二人从小关系不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两人虽是“一母所生”,但并非“一母所养”。

康熙十七年(1678年)雍正出生,此时的乌雅氏仅仅是名通过选秀入宫的低等级宫女,没有任何的名分和地位,因而按照制度是不能抚养皇子的。于是康熙将雍正交由当时还是皇贵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佟佳氏皇后对雍正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视如己出,使得雍正与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佟佳氏皇后去世,雍正重新回到了乌雅氏身边,但仅仅两年之后的康熙三十年(1691年),雍正完成大婚,彻底搬出了皇宫,与乌雅氏鲜有联络。所以也正如雍正所言的那样,“生恩不及养恩大”,他与自己的生母乌雅氏确实感情非常的冷淡。

而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四阿哥胤禵出生的时候,乌雅氏已经被晋封为德妃,可以抚养自己所生的皇子,所以他将全部的关爱全部给予了胤禵,对于雍正却是极为冷落,这也让雍正产生了浓厚的“羡慕嫉妒恨”。

于是,雍正对于自己的亲弟弟胤禵本就没有太多好感,反而因为有着从小就被寄养的共同经历,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建立了极为密切的联系,而胤禵也因为受到了生母乌雅氏的影响,与自己哥哥雍正的关系也是形同陌路。

成年后的雍正与胤禵,关系是愈发的渐行渐远,原因就在于胤禵成为了“八爷党”的成员,全力支持八阿哥胤禩。

特别是在“一废皇太子”后,康熙想要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并对觊觎储君之位的胤禩进行了严厉的训斥,这个时候年轻气盛的胤禵主动站出来为胤禩进行辩护,言语极为激动,惹得康熙皇帝震怒,甚至险些杀掉胤禵。最终在众位皇子的求情之下,胤禵才保住的了性命,不过他还是被康熙处以杖责二十的惩罚。

然而,八阿哥胤禩在此后的夺嫡进程中,不断犯下极为愚蠢的错误,引得了康熙的极大不满,最终在“毙鹰事件”之后,胤禩从“九子夺嫡”之中彻底出局,而胤禵也就此被“八爷党”推为新的拥立目标。

此时的胤禵,从牌面上的实力上,似乎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一方面,胤禵凭借着其在西北的战功,以及被康熙加封的“大将军王”头衔,使得其在朝臣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康熙皇帝也对其赞誉有加,这也让不少人认为其就是康熙心中的接班人而加以投靠,包括此前一直默默无声的三阿哥胤祉,在这一时期也与胤禵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联系。

另一方面,八阿哥胤禩彻底无缘皇位之后,此前支持胤禩的政治势力也纷纷倒向支持胤禵,包括以阿灵阿为首的钮祜禄氏家族、以纳兰揆叙为首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鄂伦岱为首的佟佳氏家族等,都给予胤禵重要的支持。而“八爷党”的其他皇子也在此时极力扶保胤禵,九阿哥胤禟就曾不止一次的表示:

“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于是,康熙朝末年最终的皇位角逐,实际上就是在雍正和胤禵这对同父同母的兄弟之间展开,胤禵也就此成为了雍正最后的,也是最为强悍的对手。


雍正登基,胤禵随即遭到雍正的迫害。

一直以来,关于雍正皇位来路的问题始终是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是雍正“抢夺”了原本属于胤禵的皇位,实际上这种观点并站不住脚。

关于将“十”修改为“于”,现有的“康熙遗诏”的存本已经证明这种说法是子虚乌有,完全不切合实际,雍正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篡夺皇位。

而从康熙生前的表现来看,他也似乎确实没有准备安排由胤禵来继承皇位。

康熙六十年(1721年),胤禵在完成西北平叛后回京复命。此时距离康熙去世仅有一年的时间,康熙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如果真的是想让十四阿哥胤禵继承大统,必然会将其留在身边,让其处于“随时待命继位”的状态。可最终的结果是,胤禵仅仅在北京做了非常短暂的停留,就被康熙重新安排回到了西北。

反而是雍正,在康熙临终前三天被康熙派往天坛代其祭天,这似乎才是更为明显的“传位信号”。

然而不管怎么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是雍正最终登上了皇位,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十四阿哥胤禵进行打压和迫害。

雍正登基后的第二天,随即派亲信前往西北收缴了胤禵的印信,并打着“奔丧”的名义,严令其火速返回北京,不得迟疑。而回到北京后的胤禵,立马也就被雍正夺下了兵权。

雍正元年(1723年),就在雍正完成康熙灵柩的下葬工作后,接跟着就将胤禵发配到马兰峪,让其为康熙守陵,实际上就是将其软禁了起来。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皇位已然稳固的雍正,又将胤禵押回北京,圈禁在了景山寿皇殿,至此胤禵彻底失去了自由。

对于雍正来说,他如此迅速而又果断的处置胤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胤禵此前在朝堂之上以及军队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前文中也反复提及了,胤禵因为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而在朝中声名鹊起,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更为关键的是,胤禵常年领兵,在军队中也有着极高的威望。如果雍正真的放任胤禵不管,那很有可能胤禵在内有朝臣拥护,外有军队支持的情况下,里应外合,挑战雍正的皇位,这是雍正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必须立马处置胤禵,让胤禵以及整个“八爷党”集团失去外部的支持力量。

其次,雍正极为迫切的需要平息朝中对其的反对声音。

雍正刚刚登基的时候,朝中还是有不少官员同情并且暗中支持胤禵的,认为胤禵才是真正的康熙所选定的继位人,这其中就包括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需要尽快将这样的负面声音压下去,不能任由其传播扩散,如若不然将对其皇权稳固形成巨大的挑战。

而为了缓和矛盾,引导舆论发展方向,雍正更是先将胤禵晋封为郡王后,才将其发配去看守皇陵,足可见雍正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还是极为谨慎和小心的。

再次,雍正还要接惩治胤禵进而打压整个“八爷党”的势力。

雍正登基后,“八爷党”依旧势力庞大,对于雍正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威胁,然而雍正又不能马上将其彻底清除,毕竟他还需要这些人来实施政令,完成政权的顺利过渡。于是,雍正将胤禩晋封为廉亲王,并委以其总理大臣的重任,为的就是对其进行安抚。

而与此同时,雍正则对胤禩的“羽翼”进行了铲除,实际上不仅仅是胤禵,九阿哥胤禟被发配到了西北军中效力,十阿哥胤?遭到了雍正圈禁,就连与胤禵关系密切的三阿哥胤祉也被雍正发配到了马兰峪看守皇陵,这些都是雍正旨在削弱“八爷党”势力和影响力的表现。

最终,当雍正的皇位彻底稳固后,也随即对于这些政敌兄弟们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这些康熙皇子也只得以非常凄惨的结局收场。


相较于被雍正削宗夺爵、圈禁至死的胤禩和胤禟,十四阿哥胤禵是“幸运”的,毕竟他是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雍正还是对其保有了一些血肉亲情,没有再对其加以迫害。

胤禵也就这样熬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的那一天,而他也就此被乾隆放出,重新获得了自由。到了乾隆十三年(1749年),胤禵又被乾隆晋封为多罗恂郡王,并委以正黄旗汉军都统的职务,发挥了一下最后的余热。

乾隆二十年(1755年),胤禵去世,乾隆专门拨付治丧银一万两,并赐谥号为“勤”,也算是替自己的父亲雍正来对自己这位“可怜”的叔叔做了一番补偿吧。

点赞2、牡丹江市 网友:ふ葬薆

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禵是同一个母亲——德妃乌雅氏所生,不过雍正帝的母亲出身地位,清朝宫中又不允许亲生母亲带儿子,雍正皇帝是被孝懿仁皇后抚养。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当时是皇贵妃,是佟国维之女,康熙皇帝亲生母亲的侄女,两个人是的嫡亲表兄妹,她自己养育的后代没有存活就领养了雍正帝,雍正身份也因此水涨船高,为后来继承帝位打下了基础。胤禵则是由自己的亲生母亲抚养长大,德妃的地位升高了才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

雍正胤禵亲兄弟两个反而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雍正和皇十三子胤祥反而走的非常近。胤祥母早亡,交给德妃乌拉氏抚养,雍正这个大哥哥主要负责照顾这个弟弟了,感情深厚。(雍正和胤祥剧照,两个人铁是有原因的)

雍正为何第一个处置亲兄弟?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拥有军权。

1718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进犯西藏,清军在青海的进攻被全灭。于是康熙皇帝选拔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领兵平叛。关键是胤禵出征时康熙皇帝让他用天子的仪式出征,尽显荣宠,也让很多人认为胤禵可能是未来的皇储,也或者康熙是为了让儿子尽心尽力平板。

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去世。雍正皇帝担心自己这个拥有军权的弟弟来逼宫,立即传召抚远大将军王胤禵进京,进京后立马被软禁了起来,雍正这也是防患于未然,将最大的威胁解除了。(胤禵剧照)

第二,防范康熙帝留下诏书用胤禵牵制雍正。

康熙皇帝去世第二天,雍正皇帝一面派人传召胤禵进京,一面晋封爱新觉罗.延信(豪格之孙)为贝子,去接替胤禵的抚远大将军的位置,代管印信。并且雍正帝给了延信一道密旨,部分内容如下:

你抵达后,将大将军王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缴封固后奏送。如果将军要亲自带来,你从速开列缘由,在伊家信带至京城前密奏。你若手软疏怠,检阅奏文后,并不全部交来,朕就生你的气了!若在路上遇见大将军,勿将此谕稍有泄露。

这道密折要求将胤禵于康熙之间的奏折和胤禵于其他人的交往信件全部收缴,呈报雍正皇帝。这让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雍正得帝位不正,清查胤禵的所有有联系的朝臣。

为了索罗全部的胤禵信件,分两路进京的胤禵家眷也遭到了盘查,这让胤禵十分恼怒。

此外,康熙皇帝对胤禵的赏赐是最多的,他的几个儿子康熙也经常带在身边照顾,并不是只有雍正的儿子弘历一个人被带在康熙身边的!

第三,站队错误

胤禵虽然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因为被领养的关系,德妃乌拉氏更喜爱小儿子,亲兄弟两个有隔阂。胤禵的性格和皇八子胤禩投缘,两个人走的很近,组成了政治小集团。

1708年,康熙帝的庶长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切记胤禩小时候是皇长子胤禔的母亲养大的)等联合诬陷皇太子胤礽,情急之下,康熙先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庶长子胤禔要替康熙帝行安慰我“万难之事,请求斩了胤礽,康熙皇帝不忍。此时皇三子胤祉揭发他用巫术诅咒废太子胤礽,他就被圈禁起来,达26年之久,直至去世。(胤禔和胤禩剧照,两个人为同盟也是有原因的)

皇八子胤禩在接下来再议立储君的政治活动中,联络朝臣,让绝大部分朝臣拥戴他为皇太子。这下触动了康熙帝的逆鳞,原来是老八在诬陷太子,在朝臣中结党,于是皇八子胤禩关押起来。

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禵携带毒药,以死进谏康熙帝饶了胤禩,言语之间冲撞了康熙帝,气的康熙帝要杀了胤禵。胤禵以死保护这位八哥,他是所谓的“八爷党”核心成员之一了。

不过经过立储一事,皇八子胤禩彻底失去了争夺皇位的可能,他们全力支持胤禵上位,是雍正帝的死对手。

综上来看,雍正皇帝第一对付自己的亲兄弟主要是因为他拥有军权,其次害怕康熙帝留下什么遗诏对付自己,又是自己的政治对手,自然是先下手为强了。

点赞3、晋城市 网友:舞琳歪传

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是场惨烈的皇位争夺战,虽说还比不上北齐时高家那一窝子禽兽的血腥暴力,造成的影响也很大了,导致朝局动荡地方不安,几乎是千古一帝康熙执政生涯的唯一污点。

也是康熙的伤心事。儿子作乱,当父亲的可不会开心。后来为了避免剩下的儿子再出什么幺蛾子,他索性不立太子了,在驾崩前才留下遗诏选定继承人,也就是雍正。

我认为雍正处置胤禵,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遗诏疑云

从清朝当时直到现在,都有种传闻是康熙的遗诏是“传位十四皇子”,但雍正的心腹隆科多将之改为“传位于四皇子”,四皇子就是胤禵。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遗诏是用汉文、满文和蒙文三种文字书写的,汉文的“十”虽然添一点就能变成“于”,满文和蒙文里这两个字差得远呢,压根改不了。

但老百姓们不知道啊,当然,也不排队其他皇子的残余势力想借此打击雍正,在其中添油加醋。反正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有鼻子有眼睛。

雍正当然得处置胤禵,直接从根子上掐灭有可能起来的火苗。

二、胤禵是夺嫡后期最有力的竞争者

胤禵虽是雍正同母弟,但自幼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两人没有一起长大,感情不怎么样。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关系更好。

康熙的儿子们都挺优秀,谁都不服谁,都想把兄弟们踩下去自己登上皇位。胤禵也不例外,先是依附八阿哥党,后是自己出头。

九阿哥胤禟对他的评价是“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此话虽有吹捧的嫌疑,也能说明他的出色。而且个性爽朗重情重义,英武刚直,还很会打仗,所以深得康熙的喜爱,对他格外优待。

1718年10月,康熙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封为“大将军王”,还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诸皇子中,也就他能让康熙如此对待。

为什么遗诏传闻会让这么多人相信?就是因为康熙真的特别赏识他。

可以说胤禵是夺嫡后期最有力的竞争者,雍正最大的对头。再一想到他原本是同母弟弟,结果不但不站自己一边,还处处做对,雍正的心情可想而知。

况且,康熙去世时胤禵还在外征战,回京后在景山寿皇殿拜谒康熙灵柩,见到已经登基的雍正竟然不下跪行礼!还是八阿哥胤禩说“汝应下跪”,他才“寂然无声而跪”。

桀骜不驯也就算了,还听胤禩的不听自己的,雍正的恼怒是人之常情。

三、亲妈德妃更爱弟弟胤禵

还有一个原因则要探索雍正的内心世界才会知道。

虽说佟佳氏对雍正很好,但毕竟不是亲妈。孩子对生身母亲的依恋是天然存在的,雍正也渴望德妃的母爱。

可是德妃觉得给出去的儿子就是别人的了,小时候不管不问,孩子们长大后只帮着胤禵,巴不得雍正被康熙厌弃。

雍正登基之后更是不讲情份不给面子,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意思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她想要的当然是心爱的小儿子登上帝位。

还想要殉葬康熙帝,被雍正好说歹说阻止了。接着她又要死要活的闹,拒绝受封为皇太后,拒绝搬到太后应住的宫殿慈宁宫。

亲妈这么拖后腿,把雍正气得焦头烂额。她都不认同自己继位,这让天下人怎么看他这位新帝?

对亲妈是没办法,可不得把气撒到亲妈一心维护的胤禵头上?

不过,虽有种种对付胤禵的理由,雍正其实也没怎么处置他,只是关起来了事,比起改名阿其那的八阿哥胤禩和改名塞思黑的九阿哥胤禟,雍正对他仁慈太多了。

乾隆即位后胤禵恢复了自由,活了67岁,寿终正寝。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点赞4、揭阳市 网友:修罗メ尊

胤禵,是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在康熙年间,由于西北叛乱,被封为大将军王,直到雍正继位,才被罢黜。

后来,由于工作期间屡屡和雍正做对,被雍正封为亲王,并永远让他去守皇陵。直到乾隆年间才被释放出来。

胤禵画像

为什么继位雍正会第一个收拾他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十四阿哥是个带兵的阿哥。

胤禵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带兵的阿哥,和雍正比起来,其在军队里的声望要远远大于雍正,加上康熙年间,胤禵曾被康熙任命为大将军王,又统帅着西北二十万兵马,而雍正呢,刚刚继位,除了朝廷里的老臣张廷玉和隆科多,就剩下了一个年羹尧,其实力和威望远不如十四阿哥胤禵。如果胤禵一旦发生叛乱,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第一个处理胤禵,也是理所当然。

第二,遗诏风波

我们看过野史都知道一个故事,就是康熙原本是传位十四阿哥,结果被雍正和隆科多改为了传位于四阿哥,这让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非常不服。尤其,在太子二次被废后,康熙委任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这件事上,胤禵更加怀疑雍正是改遗诏当的皇帝。所以,在我们看《雍正王朝》这部剧的时候,十四阿哥一直就对雍正不服,还当众顶撞他。这就让雍正对胤禵多了一份猜忌,怕他生事,对自己不利,所以,第一个收拾他,也是应该的。

第三,避免八爷党的威胁

我们都知道,胤禵虽然是雍正的亲弟弟,可他却是八爷党的骨干,在雍正继位后,八爷党一直就没有消停,一直都在暗中勾结大臣准备再一次乱政,而十四阿哥作为刚从西北带兵回来的人,自然在军中有很多旧部,万一里应外合,帮助八阿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第四,怕背负不忠不孝的恶名

雍正和胤禵是一母同胞,雍正继位后,太后一直都在劝说,雍正可以给十四阿哥一个职位,让他可以老有所依,但十四阿哥并不领情,为了可以不背负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恶名,雍正不但将胤禵早早脱离八爷党组织,还封了他一个亲王让他去守皇陵,这样一个,既可以安抚太后,也可以在收拾八爷党的时候不波及胤禵,真是一举两得。

总结:胤禵作为雍正的亲弟弟,本身是有很大的前途,可他一招走错,满盘皆输,最后成为了孤家寡人。所以,雍正收拾他,也是为了救他,否则他不是赛思黑,就是阿其那,其结果肯定不会太好。你们说是不。

喜欢的朋友记得评论加关注,我们一起聊历史。

点赞5、鹤壁市 网友:寂念流年

雍正登上皇位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然后才能够一展抱负,有所作为。第一个处置胤禵自然是有着重要的原因,因为在当时的局势下,胤禵是能够动摇、威胁雍正皇位的最大“敌人”。



一、八爷党不会坐以待毙,擒贼先擒王

雍正继位就意味着八爷党在夺嫡之争中彻底失败了。对于八爷党来说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离死已经不远了。身为皇室子弟的他们对此毫不怀疑,因为换作他们胜利的话,也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四爷党。既然已经知道了最坏的结局,那么他们就绝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拼命反扑,希望能够拼出一线生机。哪怕最终失败,也就一个死而已,不会有更差的结局。



此时的八爷党虽然还被叫做八爷党,但与之前与太子党斗争时不同,他们的核心人物由老八胤禩变成了老十四胤禵。那么就很好理解了,阻止八爷党最后“临死反扑”的命脉就是老十四胤禵,把他控制住了,自然雍正就等于成功了大半。

二、胤禵身份特殊

此时的胤禵不仅仅是八爷党的实际核心,更是康熙亲封领兵统帅在外的大将军王。在胤禵远征准噶尔时,康熙亲自为其送行,并以天子规格出征。这种行为被很多人解读为康熙有意立胤禵为储君,有锻炼他的意思在里面。虽然康熙的用意究竟怎样不得而知,但透露出来的信号以及这件事潜在影响力在朝中扩散,这是必然的结果。



虽然雍正成功继位,但雍正也不知道康熙的用意。他派人拦截收缴了康熙跟胤禵的信件,为的就是防止信件中有关乎传位的信息,给他的皇位造成影响。

另外,雍正继位时胤禵领兵在外。虽然清朝有着“兵将分离”的制度,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刚刚登基的雍正不得不防这一点。所以,他要第一时间将胤禵的兵权夺下,并且将胤禵控制住。

三、雍正要保住胤禵的性命

没错。雍正登基后第一个处理胤禵,既是维护稳固自己的皇位,也是想要保住胤禵。

雍正登基,八爷党自然会垂死挣扎,做最后的反抗。作为八爷党核心人物的胤禵自然会牵扯进去。但不要忘了,雍正和胤禵乃一母同胞,就算雍正想杀胤禵,但此时已贵为皇太后的德妃也绝对不允许。既然要保住胤禵,自然要先下手为强。不然等到胤禵与老八他们真的谋反篡位的话,到时候即便雍正不想杀胤禵都不能了。



综上,雍正登基第一个处置胤禵乃是必然。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感谢大家阅读留言。

点赞6、金昌市 网友:晓风残月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胤禛进退有度,终获康熙帝的圣心默许,成为登顶之人。

(雍正像)

雍正登基以后,没有类似其他新君的虚套和怯场,解决问题直抒胸臆。仅在雍正元年,曾经参与过夺嫡的皇子就有三人被处罚,他们分别是:十四阿哥胤禵、三阿哥胤祉和十阿哥胤?。

三阿哥胤祉获罪是因为和废太子亲睦,被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守陵。那么,胤祉被处罚的时间可以判定为康熙帝下葬景陵以后。

十阿哥胤?的获罪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我很怀疑这是史书误记了)有关系。此人在长途赴京拜谒康熙灵柩后病死,雍正让胤?送其灵龛到喀尔喀。胤?推委生病,还在后来的疏折中写有“雍正新君”的字眼,其中的“新”字慢上。雍正元年四月,被议罪夺爵,逮捕至京师拘禁。胤?获罪的时间,也是在康熙下葬景陵以后。

(胤禵剧照)

十四阿哥胤禵获罪是因为在景山寿皇殿拜谒康熙灵柩时,见到雍正不肯下跪。当时侍卫拉锡拉着他到雍正的近前跪拜,他大发雷霆,怒骂拉锡。他对雍正说:“我是皇上亲弟,拉锡乃虏获下贱,若我有不是处,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不是处,求皇上立即将拉锡正法,以正国体。”后来,胤禩从账房中走出对他说:“汝应下跪。”胤禵方才“寂然无声而跪”。

君前狂悖无礼,是胤禵的显罪,事发于康熙灵柩下葬之前。雍正元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

以上。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雍正恪守孝道。康熙爱子,雍正感同深受,处罚诸兄弟,皆等其入土为安,兼顾孝礼。

第二,题目中强调雍正率先处置胤禵,从三人事发被处罚的时间点来看,出题甚是考究,经得起推敲。

第三,雍正新君登基,在很短、很密的时间内接连处罚三位兄弟兼政敌,向外界传递出浓烈的信号,其中涵义耐人解读。

怎么理解雍正元年他对以上三人开出的罚单呢?

第一,新旧交替,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角色的变化,通过处罚越线人,警告其他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二,皇权赫赫,敢于欺藐、挑战者,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身份、不管人数。

第三,雍正中年登基,胸中怀有推行新政的宏图,时间对他很紧迫。他此举,也有借机为推行新政廓清障碍的意味。

第四,雍正大张戒罚,是因为有所恃。

(康熙像)

在康熙朝,平定三藩以后,对军队的管理甚是严密,具体措施有三点:以文制武;带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部直管兵饷和兵籍。这样,就没有养私兵的土壤了。

另外,康熙忌惮党争,对结党乱政实施严酷的打击。前有明珠、索额图结党,两人虽曾有功于朝廷,亦落得终身囵圄的下场。后有皇八子胤禩结党,康熙引以为忌;特别是康熙五十三年的“毙鹰事件”以后,父子两人已陌生如路人。

雍正熟知国事,明了自己接手的帝国在政务和军务上架构明晰,疏漏甚少。所以,他登基以后,谕令延信单人匹马接手胤禵炽手的军权;又任命胤禩为总理事务大臣、加封廉亲王,只为“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雍正占据中央、大权在握,胤禵为何一定要弄“君前狂孛无礼”这一曲呢?

第一,胤禵西征,时为大将军王,他对军队的管理现状是有清醒认识的。

在这里,说一个细节:雍正即位以后,晋延信为贝子爵,让他接管胤禵的平西大将军印信。依据常理,两人的交接地点应该是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的兵营里。然而胤禵提前回京谒灵,他们在半道上的陕西榆林就遇上了。

这事说明:因为对军队管理的了解,胤禵压根不敢起拥兵观望的念头。至于说到拥兵造反,估计胤禵话音未落,就会被下面人装在囚车里当作礼物送给雍正。

所以,胤禵靠兵权是不敢做出挑战雍正权威的事的。

第二,胤禵的性格中有率真的一面。

康熙四十七年,大阿哥胤禔因为魇镇太子事败,后牵出胤禩。康熙大怒,欲索拿八阿哥,胤禵怀揣毒药去阻谏。

率真之人,当受到刺激时,有时也会率性而为。雍正的确刺激到了他,他要求延信对胤禵捜身,并抄没随身携带的文件和通信。胤禵为国征战疆场、立有赫赫战功,到头来却遭此待遇,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

当他回京以后,面对给他带来羞辱的雍正,胸中的不平之气升腾,是极有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事的。

第三,胤禵对胤禩有一种莫名的幽怨心理。

(胤禩剧照)

说点诛心的分析。从明面上看,胤禵绝不可能是皇位继承人:一方面因为他爵位太低,仅仅是个贝子,越过贝勒、郡王、亲王直接成为新君,在皇位和平过渡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另一方面,康熙久病难愈,国家大变在即,是不会让储君久处庙堂之外的。但世事难料,胤禵在一种情况下是可能当皇帝的:那就是康熙百年之后,胤禛和胤禩势匀力敌、互相牵制,两人都不敢当皇帝或者都自封为皇帝。这样,胤禵就能师出有名、带兵回京坐享渔人之利。

然而,现实很残酷。胤禵想不通:远离是非窝的自己遭到了雍正的猜忌和羞辱,而一直和雍正不对付的胤禩却被提拔成总理事务大臣。

胤禵大闹灵堂,一方面在向雍正撒气,另一方面也在间接地向胤禩撒气。他气胤禩无能,没能拖住雍正的后腿,还当了他的顺臣。

当年,胤禵为了胤禩冒死去阻谏康熙;今天,胤禵要看看自己的八哥到底还会不会保自己这个“八爷党”。

此时,胤禩心里烦乱不堪。老十四虎卧南山、手提雄兵二十万,其时绵如羊;今朝龙困浅滩、潦倒零丁一个人,反而恶如狼。自己保十四,必当场反目于雍正;不保呢?亦将寒心于曾经的八爷党。时势弄人,各求多福,他自己也没有一个当太后的额娘呀!

于是,胤禩说“汝应下跪”……

于是,心碎的声音……

于是,胤禵寂然而跪……

于是,世上再也没有那个保百官的八贤王了。

第四,胤禵真正的依恃还是生母乌雅氏。

(乌雅氏剧照)

胤禛和胤禵是一奶同胞,同出于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在产下胤禛时,连嫔位都不是,就没有对胤禛的抚养权。胤禛是在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膝下长大的,所以和生母的感情很淡漠。

德妃后来又产下了二子,其中皇六子胤祚刚过5岁就早夭了,她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到皇十四子胤禵的身上,十分偏爱他。

雍正遗诏继续大统,她说:“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随后,她更是不吃不喝,要替康熙殉死。史载:决意从殉、不饮不食。再后来,在雍正的登基大典上,她不愿接受朝贺,她说:“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胤禵大闹灵堂,自知难免会被处罚。乌雅氏时为皇太后,虽碍于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但只要她还在,胤禛就会有所顾忌,对自己轻拿轻放。

胤禵的猜测是对的。他被罚一个月后,乌雅氏因病逝世,虽然她生前对雍正并不友善,但雍正仍为了慰“皇妣皇太后之心”,晋封允禵为郡王。

点赞7、罗定市 网友:心悸╮

胤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关键胤禵还镇守边关拥有兵权,威胁到雍正尚未坐稳的帝位。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为圈禁。

点赞8、漯河市 网友:大乐斗

康熙皇帝在位的第六十一个年头,离开了人世。在当时极其恶劣的皇位争夺战中,雍正皇帝脱颖而出,继承了他的皇位。

而在雍正皇帝继位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对十四弟胤禵进行了残酷打击。那么,雍正皇帝为什么先针对胤禵进行开刀呢?

时代背景

其实,这一切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雍正皇帝这样做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1、 政治割据

康熙皇帝在位后期,因为太子被废,导致皇位继承权出现了空窗,而几个实力派儿子都认为自己有实力继承皇位,因此他们在朝廷中各自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小集团。

等到康熙意识到事情的危害性之时,他已经没有力量和精力再去制约或是干涉这个事情了。

因此对于后来即位的雍正皇帝而言,自己如果想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第一件事就是需要铲除这些遗留下来的政治割据势力。

否则自己极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傀儡皇帝,甚至还有概率因为实力不够而被自己的这些兄弟们给推翻了。

2、 康熙目的

其实康熙皇帝之所以选择让雍正皇帝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主要的原因也是意识到了清朝的这个烂摊子或许也只有雍正皇帝能够解决。

因为换做清朝的任何一个皇子来当皇帝,都未必能够妥善解决这个政治割据的问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雍正皇帝那样能够有魄力。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与当时最为得势的八阿哥胤禩“锋芒毕露”有所不同,雍正皇帝比较喜欢韬光养晦,在康熙还在位的时侯,表面上他与兄弟们的关系也都是比较和谐的,让康熙十分满意。

更何况他还有隆科多与年羹尧这一内一外作为助力,相对其他皇子而言,巩固政权也是比较容易的。

胤禵的影响

而雍正帝上台之初,便针对十四阿哥胤禵进行了打压。雍正皇帝选择打压胤禵,其实有十分必要的原因。

1、 影响性

康熙皇帝虽然有很多的子女,但是他的这些子女其实并不是一个生母所生——换句话说康熙皇帝拥有数十个嫔妃;对于雍正皇帝来说,不论是老八还是老九,他们和自己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但是,胤禵不同,胤禵是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并且,胤禵居然还明目张胆的支持八阿哥。这个影响其实对雍正皇帝来说是十分致命的。

因为老八在朝廷里素来有“贤惠”的称号。

在这个时候,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清朝的统治者们已经在内心完全接纳了儒家的价值观。

在儒家的价值观里面,虽然忠君爱国值得提倡,但是这个提倡有个前提——那就是君王必须得是一个贤良的人,最起码不能是一个独夫民贼。并且按照儒家的价值观来说,独夫民贼是人人都可以讨伐、都可以推翻。

亲弟弟在我们的刻板认知中,都是比较了解自己的人,若是连亲弟弟都不支持自己,而支持别人的话,那么这一切只能说明一点:就是雍正皇帝可能是真有问题的,是一个独夫民贼。

换句话说,雍正皇帝没有资格做这个皇帝。

因此,单就这一点,就意味着雍正帝必须打击胤禵。否则,时间长了,光是舆论这块,就足以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被动。

2、 出头鸟

在我国民间存在着这样的一句话: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如果反过来来理解的话,出头鸟确实有被打击的必要。

因为现代经济学上讲究一个破窗效应——这个可以简单理解成,如果一个窗户被人砸破了一个小洞,那么别的人就会陆续针对这个玻璃进行丢石头,最终导致窗户上的玻璃彻底被砸碎。

因此,对付破窗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最开始砸玻璃的人,痛打一顿,让后来的人不敢继续这样做——这可以理解成惩前毖后。

雍正皇帝刚登基的时候,胤禵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冲撞雍正帝。甚至这位年轻的皇子公开的表示:自己并不承认雍正皇帝的皇位合法性。

假设雍正皇帝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的话,那么其他的人就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他们认为雍正皇帝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最终会对雍正皇帝进行围攻。

雍正皇帝当然深深知道这个道理,因此,雍正帝即便是为了警告其他那些不安分的势力,也需要给予胤禵沉重的打击。

这样,也可以让其他的野心家有一定的忌惮,不敢胡作非为,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3、 威望问题

当然雍正皇帝还需要考虑一个威望的问题。

——在古代作为一个皇帝必须有自己的威望,如果没有威望支持的话,即便是短期内取得了皇位,那么迟早也会因为没有威望的支持而丢失皇位。

而在康熙皇帝的儿子里面,雍正皇帝其实并没有什么威望可言。

论名正言顺,康熙帝有嫡长子。人家原本有正儿八经的太子,只不过因为触怒康熙帝而遭到废黜。

论到文化造诣,三皇子的威望比雍正高。

论在朝野的名气,老八更是碾压雍正。

而在功劳方面,则是老十四胤禵独占鳌头。

他曾经率领清军在西北和蒙古交战,为大清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更值得一提的是,胤禵在出征之前,康熙帝还给这位爱子,按照天子的规格送行。

有军功,而且还享受过天子的规格,单就这一点,很多人就觉得,胤禵比雍正帝更有资格当大清的皇帝。因此甚至在民间还有传说,认为康熙帝本来打算把皇位传给胤禵,因为雍正帝把诏书给改了,从而篡夺了皇位。

当然这个说法是民间文人为了抹黑雍正帝捏造的。不过,这个传说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很多人眼里,雍正皇帝的这个弟弟,或许确实有资格比雍正帝来当这个皇帝。

威望这一点,也意味着雍正帝不能容忍这个弟弟。更何况,除了威望,还有余下的两大因素。所以雍正皇帝处置胤禵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如果不处置他,对自己将百害而无一利。

不过为了坐稳皇位,不得已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这也证实了皇家的残忍与血腥。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皇位继承制中,奥斯曼土耳其的“养蛊”式选继承人,即“即位杀兄弟”制度是最为残忍的。但其实,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制,亦是如此的。

只不过中国文化较为内敛,对于这方面还是比较“讲究”的,往往都是在暗地里下手,或者找个合理借口,而不会像奥斯曼那么粗暴。

点赞9、乌兰察布市 网友:空蝉星云

因为雍正的同母弟老十四胤禵即是雍正政敌八弟胤禩的死党,而且胤禵在康熙晚年深得康熙喜爱,被封为抚远大将军王,在西北前线统兵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当时朝野上下都认为胤禵很有可能是皇位继承人,所以胤禵一是与雍正政敌弟弟胤禩结为死党;二就是在皇位继承人上面也对雍正是个威胁,三则是胤禵手握兵权,所以这些都造成了雍正在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处置胤禵。

胤禵重情重义,虽与雍正是同母弟,但关系却并不亲近

胤禵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所生,生母也正是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德妃是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晋升为德妃,在雍正出生时也就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德妃还没有晋升妃位,因此按照清宫规矩,只有妃位以上才有资格抚养亲生儿子,德妃在生下雍正时没有资格抚养雍正,所以雍正自幼由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

德妃生下雍正后又生下了皇六子胤祚,随即便被康熙册封为德妃,所以胤祚就可以由德妃抚养了,但可惜胤祚5岁就夭折了,胤祚夭折三年之后,德妃又生下了胤禵,因此胤禵就由德妃亲自抚养,而雍正则由孝懿仁皇后抚养。

雍正11岁时孝懿仁皇后去世,康熙就将雍正交与太子胤礽抚养,总得来说雍正自幼就与生母德妃以及亲兄弟胤禵关系并不亲密。

实际上胤禵原名叫做胤祯,与同母哥哥雍正的名字胤禛同音不同字,后来雍正继位,十分不满胤禵的名字与自己同音,所以雍正给胤禵改名为允禵,因此历史上胤禵又叫做允禵和胤祯。

胤禵在长大开始学习之后,胤禵对为人谦和、才能卓越的老八胤禩所折服,由此胤禵与他的八哥胤禩关系越加亲密,胤禵以胤禩马首是瞻,他们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更胜于雍正与胤禵之间的关系。

胤禵为人豪爽且仗义,颇有豪迈勇武之风,也由此深得康熙喜爱。胤禵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康熙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给予一些特殊优待。

比如说部分皇子蒙父皇恩准,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由大内供给其一家的食用物品。这种做法通常是以一年为限,期满后由父皇决定是否沿续,而沿续时间愈长,愈能体现出父皇的厚爱。

康熙诸子中享此殊遇者不只一人,但时间最长的则是胤禵。自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整整七年,康熙始终特批胤禵一家支领宫物,如果康熙不是猝然离世,胤禵的这一待遇还会沿续下去。

康熙之所以在晚年非常喜爱胤禵,主要在于康熙晚年眼睁睁看着这些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而明争暗斗,内心怆然,而胤禵却像一股清流,对老八胤禩重情重义,不离不弃,极为重视与胤禩的兄弟之情,所以康熙也非常喜爱这个重情义的儿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胤礽之后,康熙通过群臣以及老大胤禔保举胤禩为太子,认为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有图谋皇太子之想法,于是盛怒之下的康熙下旨将胤禩革除贝勒爵位,要将胤禩圈禁起来。

其实暗中图谋行刺胤礽以及镇魇胤礽的人实际是大阿哥胤禔,胤禩肯定是有图谋太子之位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企图暗中谋害胤礽,所以这些事情与胤禩关系极为密切的老九胤禟、老十胤?以及老十四胤禵都是比较清楚。

因此胤禵认为八哥胤禩极为冤枉,他和老九胤禟挺身而出在康熙面前为胤禩担保,胤禵与胤禟挺身而出为胤禩说话,正好使得盛怒之下的康熙更加愤怒,康熙当场先扇了胤禟一嘴巴子,但是胤禵还依旧为胤禩说话,康熙更加愤怒,拔刀欲砍胤禵,幸亏当时康熙身边的老五胤祺将康熙拦了下来。

(康熙)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

——《清史稿》

后来老三胤祉暗中查明,实际上是大阿哥胤禔勾结蒙古喇嘛镇魇胤礽,又企图收买刺客行刺胤礽,将此事上报康熙,才证明了谋害胤礽之事与胤禩并没有太大关系,康熙才由此宽恕了胤禩,恢复了胤禩的贝勒爵位,不过康熙虽然没再追究胤禩,但是也对胤禩越来越猜忌和打压。

所以说康熙也通过这件事明白了胤禟和胤禵对胤禩比较重情义,尤其是胤禵虽然挨了一顿毒打,但是,这件事情后来反而还令康熙帝感觉到他对兄弟的有情有义,并对胤禵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之后更加宠爱他。

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仗义替胤禩说话的胤禟和胤禵都被康熙晋封为固山贝子爵位,这也是康熙对这两位比较重情重义的儿子奖励。

后来胤禩因为“毙鹰事件”彻底失去了康熙的喜爱,康熙甚至都对胤禩说出过断绝父子之情的话,因此胤禩在后期备受康熙压制。

即使在此情形之下,胤禵也依然对胤禩不离不弃,唯胤禩马首是瞻。胤禩在彻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之后,他也开始决定转而支持胤禵登上皇位。

康熙晚年,西北发生叛乱,胤禵代替康熙出征西北,手握西北重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早被康熙攻灭的准葛尔大汗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承汗位之后,野心不死,于这一年准备出兵攻占西藏,当时的西藏拉藏汗向康熙求援。

策妄阿拉布坦使用诡计攻入西藏拉萨,杀害了臣服于清政府的拉藏汗,囚禁了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

先是拉藏汗的求援信入京,随之就是拉藏汗遇害的消息,这一下使得康熙震怒,康熙本欲御驾亲征,彻底平定准葛尔,但是无奈康熙当时年事已高,所以康熙决定从诸皇子中选一人代替自己御驾亲征。

当时参与竞争的皇子有文武双全的胤祉,也有还是皇子的雍正即胤禛,还有忠厚老实的皇五子胤祺,但是这一时期康熙最为喜爱的儿子其实是胤禵,所以最终康熙属意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也被称作大将军王。

可以说胤禵击败了几位优秀的哥哥,当时朝野上下无不认为胤禵如果大胜归来,很可能就是皇位继承人。最为兴奋地就是胤禩一党人,他们为了胤禵西征无不欢呼雀跃。

而康熙对于胤禵西征更是给予了很高的出征规格,康熙允许胤禵“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也就是说康熙赐予了胤禵以天子规格出征,这可是清政府最高的礼遇。

胤禵出征西北期间,康熙还钦赐胤禵的贝子府10万两白银以资用度,而且康熙将胤禵的四个儿子大婚,康熙全部按照亲王子嗣规格,这些亲厚待遇都是康熙诸子之中之最。

康熙以时任四川总督年羹尧负责供给胤禵军需,以豪格之孙宗室镇国公延信为平逆将军辅助胤禵西征,以岳钟琪为胤禵副将,胤禵全面节制西北军队大权,可以说胤禵是当时清政府军方第一把手了。

由此来说胤禵当时给人一种皇位继承人舍我其谁的资格一样,外加胤禵在西北前线时还依旧与胤禩一党来往密切,胤禩可以算作是胤禵远程参谋,而胤禟更是还想为胤禵研发新型武器以供西北前线之用。

在这期间还是皇子的雍正,依旧是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低调的以对皇位无心的不争姿态示人,这也是当胤禵在西北出征时不在康熙眼前了,也使得康熙注意到了这位低调且表现出无心于皇位,即负责任还能实心为国家办事的老四雍正。

再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这期间雍正与康熙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康熙还时不时的去一趟雍正的私人园林圆明园,也是这期间康熙看到了他的好孙子乾隆,一见之下康熙大为喜爱,于是将乾隆接到自己身边亲自抚养。

可以说出征西北对胤禵即是好事,也是让他与皇位失之交臂的坏事,他常年在西北前线不在父亲康熙眼前,所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恋人之间移情别恋似的,康熙逐渐更加喜爱老四雍正了。因此来说雍正后来出人意料的继承了皇位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这期间他获得了康熙的喜爱。

雍正继位初期,人心不稳,雍正对胤禩与胤禵非常猜忌

平定策妄阿拉布坦之战一直持续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临终前胤禵终于击退了策妄阿拉布坦,本来胤禵是打算将策妄阿拉布坦彻底攻灭,大军进驻新疆乌鲁木齐,剑指策妄阿拉布坦老巢伊犁。

在这时期康熙却突然去世了,康熙去世,临终前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康熙在临终前一再叮嘱雍正善待废太子胤礽及其长子弘晳,可见康熙临终前最挂念的儿子还是嫡子胤礽。

雍正继位之初,人心非常不稳,不过所幸雍正得到了顾命大臣大学士马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的拥护,雍正为了安抚人心,继位后立即册封在朝野上下人望极高的胤禩为廉亲王兼总理大臣。

雍正表面上看似对胤禩封赏有加,实际上却是将胤禩架空了,因为雍正继位任命了四位总理大臣,首席总理大臣正是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当时胤祥总理户部还参与军机,可以说胤祥兼管了财和军两大权力。

而胤禩虽为总理大臣,排名在马齐和隆科多之上,但胤禩只分管了理藩院和工部,就相当于主管外交和工程事务,这些其实都是地位很高,但是无关轻重的部门,胤禩的权力还不如大学士马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所以胤禩实际被雍正架空,这也说明了雍正从继位第一天就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平稳解决老八一党不肯臣服于自己的问题。

架空胤禩算是雍正走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开始第一个收拾与胤禩关系密切的同母弟胤禵了。

胤禵手握西北兵权,还和胤禩关系非常密切,虽为同母弟,却也不肯臣服于雍正,所以雍正必须第一时间褫夺胤禵的兵权。

康熙去世不久,雍正立即以新君名义下旨,同意策妄阿拉布坦求和,这个策妄阿拉布坦是非常善于利用形势和诡计的人,其实他比他的叔叔葛尔丹要厉害的多。

策妄阿拉布坦瞅准了康熙去世的机会,知道新君即位肯定要稳定人心,替换走西北的主帅胤禵,于是他趁机求和,果然雍正立刻批准,但是策妄阿拉布坦也不忘了给请政府找麻烦,他挑唆了青海拉藏汗的侄子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给清政府继续在西北前线制造麻烦。

但是罗卜藏丹津相比于策妄阿拉布坦实力就差了很多,所以雍正并不担心,他第一时间晋封豪格之孙延信为贝子,护抚远大将军印,以为康熙奔丧的名义诏胤禵北上回京。

随即雍正就派了亲信四川总督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兼署甘陕总督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节制川陕甘三省军政大权,也就是说雍正用亲信年羹尧替代了胤禵。

胤禵也不傻,他当然知道雍正继位立刻诏他回京是什么意思了,肯定是要解除自己的兵权,自己回京恐怕是凶多吉少,所以胤禵是带着满腔愤恨回京的,他回京就先给了雍正一个下马威。

胤禵回京后在景山寿皇殿拜谒康熙灵柩时,胤禵见到雍正拒不下跪,御前侍卫拉锡见此情况连忙拉着胤禵向前下跪,胤禵当即大发雷霆,他拽着拉锡来到雍正面前,以责问的口吻对雍正说:“我乃当今皇帝的亲弟弟,御前侍卫拉锡是什么玩意,若我有不是处,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不是处,求皇上即将拉锡正法,以正国体。”

胤禵这意思就是逼着雍正处死心向雍正的御前侍卫拉锡,如果雍正这么干了,那势必大失人心,以后无人再敢替雍正出头,但是如果雍正不处置拉锡,那么则有失皇家尊严。

所以说胤禵这是给雍正来了一个下马威,当此尴尬局面,胤禩站了出来,他只对着胤禵沉声说了一句:“汝应下跪。”史书载“胤禵寂然无声而跪”。

虽然胤禩帮助雍正化解了这个生性耿直且勇武的弟弟胤禵给他出的难题,但是雍正并不认为胤禩是真心臣服于他,他反而更加生气,亲弟弟不肯定服从自己,反而胤禩一句话就让胤禵寂然无声的臣服了,作为一个皇帝,雍正如何能不生气。此事后来也成为了雍正收拾胤禩和胤禵所定的大罪之一。

阿其那见众人共议允禵之非。乃向允禵云,汝应下跪。便寂然无声而跪。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结党背君,公然无忌。

——《清史稿》

但是雍正只是第一时间褫夺了胤禵的兵权,并没有过多收拾他,之后雍正则派老三胤祉和胤禵一起去给康熙守陵,其实名曰守陵,实际就是变相的将他们俩软禁起来而已。

胤祉因为是废太子胤礽的死忠,所以也遭到了雍正猜忌,才会被派去和胤禵一起给康熙守陵。

雍正最终还是将胤禵终身圈禁,不过雍正去世后其子乾隆却对胤禵十分不错

胤禵嫡福晋是完颜氏,但是去世的很早,康熙生前为胤禵娶了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才是胤禵一生挚爱,胤禵在给康熙守陵之前,就想要舒舒觉罗氏陪同自己一起去守陵,按照道理来说给父亲康熙守陵,带上儿媳妇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个要求却被雍正断然拒绝了。

雍正以他和胤禵生母当时已经是皇太后的德妃生病为名,将舒舒觉罗氏诏进皇宫侍奉婆婆,实际雍正就是故意不想让胤禵在守陵期间过得舒服,所以将舒舒觉罗氏接进皇宫。

而舒舒觉罗氏在皇宫中呆了一个多月,直到德妃去世后,雍正才将她放回到胤禵身边,这期间也让后世都猜测,雍正是不是在皇宫中绿了亲弟弟胤禵,因为舒舒觉罗氏出宫之后,雍正很快晋封了她和胤禵的儿子弘春为贝子,当时雍正子侄这一辈除了胤礽长子弘晳因康熙遗诏被封为郡王爵位之外,其他人均无爵位,雍正却封了弘春为贝子,让人十分意外,即便后来胤禵被圈禁后,雍正还将弘春晋封为郡王,这完全不像雍正对待胤禩和胤禟的儿子一样。

因此来说后世人大多认为雍正很可能在皇宫中与舒舒觉罗氏发生了某些关系,从而才会对舒舒觉罗氏及其儿子弘春如此之好,也就是雍正还可能绿了亲弟弟胤禵。

在雍正和胤禵的生母德妃去世后,雍正在表面上还是做到了对胤禵的封赏,他赐予胤禵郡王虚衔,也就是有郡王名义不拿郡王的俸禄,这在面上来说对胤禵做的还算比较到位了,毕竟胤禵在康熙时期只是贝子,一下被提升了两级。

但是这只是暴风雨前奏,雍正对于老八一党采取的是各个击破,逐一瓦解的策略,在赐予胤禵郡王虚衔的荣誉时,雍正已经开始对老十胤?动手了。

雍正二年(1724年)胤?就被雍正褫夺爵位圈禁起来。但是胤?因为母系家族系清朝政坛豪门家族遏必隆家族,外加胤?为人粗莽,所以他反而是八爷党中唯一没有被雍正定下多条大罪的人。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终于对胤禵下手,他被雍正褫夺爵位,定下14条大罪,雍正最初念在亲弟弟份上,只是对他软禁。不过胤禵为人性格刚硬勇武,所以软禁期间他依旧对哥哥雍正骂不绝口,于是雍正一怒之下将胤禵改为终身圈禁在景山寿皇殿中。

随后在雍正四年(1726年)年初,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分别被雍正定下40条大罪和20条大罪,被革除宗籍,冠以恶名“阿其那”和“塞思黑”,随后二人被囚禁折磨致死了。

至此胤禵这一生的政治生涯就彻底告终了,不过胤禵身体倒是很不错,他和没心没肺且为人粗莽的胤?都算是被圈禁的皇子中结局比较好的了,他们俩比较想得开没有抑郁而亡,而且还顺利的把雍正先给熬死了。

雍正去世后,其子乾隆即位,而乾隆为了拉拢宗室人心,内心中也是认为老爹雍正做的太过分了,所以他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下旨释放了被圈禁的胤?和胤禵,并赐予二人镇国公爵位。

胤?出来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乾隆以贝子之礼将胤?厚葬,同时乾隆再给胤禵晋爵为多罗贝勒。之后没多久乾隆又将亲叔叔胤禵晋爵为多罗恂郡王。

不过胤禵此时年事已高,在政治上也很难再有作为,只能是做一个富贵闲散王爷,安安稳稳度过后半生了。

乾隆二十年(1755年)胤禵去世,享年68岁,乾隆念在他是唯一的亲叔叔份上,以亲王礼将他厚葬,并赐谥号为“勤”。可以说胤禵青中年时期受到亲哥哥雍正猜忌,被圈禁了十几年,后半生受到了大侄子乾隆的厚待和礼遇,也算是“九子夺嫡”中结局比较不错的皇子了。

写在最后

因此来说雍正登基必须第一时间处置胤禵,因为胤禵当时手握西北重兵,又和雍正的政敌弟弟胤禩关系极其亲密,所以雍正登基后必须先将胤禵手中兵权夺回,才能确保政权平稳过渡到自己的手中,这也是雍正登基时就早已谋划好得了。

不过胤禵毕竟是雍正的亲弟弟,他即便后来被圈禁起来,待遇也要稍微好一些,而且得到了大侄子乾隆的厚待,总体来说胤禵活的岁数在当时也比较大了,也算是得享天年善终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点赞10、韶关市 网友:鐟惧

雍正皇帝即位后,第一个时间整治十四弟,也是形势所迫。

第一 雍正帝刚一即位,就发谕旨让十四弟回来参加康熙帝的葬礼,解除十四弟弟兵权于无形之间,而十四弟到了京城就没有威胁了。因为十四爷拥兵西北,雍正帝怕他铤而走险,不可收拾,早就安排西北年羹尧做好防备。

第二 同时他封原来十四爷手下都统阎信为贝子,并命令他到甘州接替十四爷的事物,其中,雍正还特别发了一道密旨,你到了哪里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大将军王的所有朱批谕旨和奏折全部收缴封存好,然后尽快送到京师,要是大将军王要亲自送来,你要从速开明原由,一定要在他赶至京城前送到,你要是手软疏怠,使得大将军王简约处理以后,没能使全部的朱批谕旨交上来,朕可要生你的气了,另外本谕旨不得泄漏给大将军王。切切。由此可以推断出雍正是非常担心康熙有传位于十四弟的谕旨或者暗示之类的。

上面是雍正即位后对十四弟的两个行动,那十四爷他是怎样做的呢!

第一 十四弟在西北听到父皇驾崩的消息后,五雷轰顶,方寸大乱,想到自己满心希望能够承继大统,可如今呢,斯人已去,换了人间。他知道他失败了,一败涂地,没有任何机会了。但是他不服气也不甘心,凭啥我在外面出生入死,而某个人安坐京城可以君临天下。

第二 带着这种情绪,他上路回京城奔丧,但是他带着不甘,他在从西宁回京的路上,不仅没有向新皇帝请安,还扬言说,如今我兄为皇帝,尚指望我叩头乎,我回京不过一敬梓宫,得见太后以后,我之事即闭也。快到京城的时候,他发文给礼部,询问到京城后见雍正如何行礼,举朝无不惊骇,分明不把雍正放在眼里,他就是要用这种冲动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和蔑视挑战。

第三 当兄弟俩一起在康熙的灵位前,十四爷看见自己的皇帝哥哥是如仇人相见一样,只是远远的拜见一下,雍正为了表示对弟弟的亲善,特意上前去扶十四弟,但是他就是不起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分明就是给雍正难堪,天威不可犯,雍正终于发怒了,当下就命解除十四弟的王爵,只保留贝子身份,也就有后来守皇陵的后续了。

十四爷就是要用这样冲动的方式来表达不服,对比两兄弟做法,应该雍正棋高一着,更沉的住气。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