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古人为什么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 ?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9关键词:大脑,思考

古人为什么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 ?

点赞1、百色市 网友:鸿无殇

我们的老祖宗是知道用“大脑思考”这件事的,要不然就不会有“脑子进水”的这个典故了…

脑子进水

说隋朝有一人名叫侯白,表字君素,为人十分聪慧,且个性诙谐、滑稽,最擅长辩论…

隋文帝杨坚很欣赏他的才华,封其为五品儒林郎,任命在秘书监修国史。

越王杨素知道侯白这人好诙谐,便开玩笑问:“君素啊,如果有一数百尺的深坑,你进去能出得来吗?”

侯白说:“我要进到这个坑里,无需其他东西,只要一根针就能出来。”

杨素好奇的问:“用针怎么能出来?”

侯白说:“拿针扎破脑袋,水填满坑就可以浮上来了啊”

“胡说,人的脑子里面怎么会有水呢?”

侯白反问:“脑子里要没进水,怎么会到数百尺深的坑里啊大人!”

因曰:“今有一深坑,可有数百尺,公入其中,若为得出?”

白曰:“入中不须余物,唯用一针即出。”

素曰:“用针何为?”

答曰:“针头中令水饱坑,拍浮而出。”

素曰:“头中何处有尔许水?”

白曰:“若无尔许水,何因肯入尔许深坑?”——侯白《启颜录》

有人会说,“脑子进水”的这个典故也不能说明古人承认用脑袋思考啊。

可如果不承认用脑袋思考,又怎么会把思想有问题这件事儿比喻为脑子进水呢?事实上古人除了骂“脑子进水”之外,还会骂人“没脑子”

没脑子

大家都知道,贾谊是西汉名士,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文学成就无论散文、词赋还是论文,都朴实峻拔、酣畅淋漓,被鲁迅先生称之为“西汉鸿文”。

可朱子却非常不喜欢贾谊的文章,朱子一看贾谊的文章就头疼。

那是因为贾谊的文章一会儿写这呢,一会儿又扯到那…

有一回朱子实在没忍住,就骂贾谊的文章“没脑子”。

贾谊说教太子,方说那承师问道等事,却忽然说帝入太学之类。后面又说太子,文势都不相干涉。不知怎地,贾谊文章大抵恁地无头脑。——《 朱子语类 > 历代二》

朱子除了骂贾谊的文章没脑子外,还评价佛教做事没脑子。

如佛氏以绝灭为事,亦可谓之‘夭寿不贰’;然‘修身以俟’一段,全不曾理会,所以做底事皆无头脑,无君无父,乱人之大伦。——《 朱子语类 > 孟子十 > 尽心上 > 尽其心者章》

当然朱子骂佛教做事无头脑,并不是无的放矢,只是与此篇文章无关,暂不做介绍。如果有人想看朱子对佛教的态度,我会再写一篇,敬请期待…

朱子喜欢骂人没脑子,连朱子的徒弟黄义刚也喜欢骂人没脑子。

刘季高也豪爽,只是也无脑头。——《朱子语类 > 杂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典中都有骂人没脑子的记载,比如《红楼梦》、《金瓶梅》等…

综上: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承认脑子这个东西是可以用来思考的,有诗为证,诗云: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

布袍破后思宫内,锦裤穿时忆御衣。

鹘子背钻高力士,婵娟翻画太真妃。

如今憔悴离南海,恰似当时幸蜀时。——唐张保胤《又留别同院》

甚至用脑思考这个常识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内经》中称人的脑子为“精明之府,髓之海”…

脑,髓之海

古人认为,一个人先有精,然后生脑髓,再后来生出骨,脉络,筋、肉等…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黄帝内经 > 灵枢经 > 经脉》

这和现代医学应该是不谋而合的,现代医学胎儿也是先长的脑子,后来再长出其他器官……

正是先有的脑髓,所以《黄帝内经 > 素问 > 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黄帝内经》还指出,人身上的所有精气,都汇集到大脑…

歧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黄帝内经 > 灵枢 > 大惑论》

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肌肉之精气、筋骨血脉之精气全系于脑。

所以有的一些病,比如头晕目眩、心神惑乱等大体是因为在身体虚弱时邪气入脑……

邪气入脑才头脑晕转;头脑晕转,眼睛就紧张;眼睛紧张,就会两眼眩晕而有天旋地转;看东西有重影等等…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黄帝内经 > 灵枢 > 大惑论》

后来《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等都有说脑袋是可以思考的…

综上:正是因为脑是髓之海,元神之府,所以道家修练、行气都讲究个“还精补脑,思神守一”

18世纪中叶,瑞士人冯·哈勒指出,思维的器官是脑袋,后来慢慢的成为了主流,好像中国人心之思的观点是落后的一样…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中国人思考问题是很全面的,他从来不是单一的。

就拿思考的“思”字来说。

思: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

囟:头会,脑盖也。象形。凡囟之属皆从囟。——《说文》

中国人从来不认为思考这件事是单一用心去思考的,思考的“思”字上半部分是脑袋、下半部分是心脏。为什么?

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心为君主之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 > 素问 > 灵兰秘典论》

心气、心志

古人认为思考用心,是因为心代表着气、代表着志。心悲则志悲,心衰则气竭…

人紧张、孤独、难过等情绪都是出于心;人为什么会哭?也是出于心…

所以才会有“人心难测”的成语。

这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非常明白。

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黄帝内经 > 素问 > 解精微论》

为什么年轻人血气方刚,被人惹了想打架,但年龄大了能忍就会忍一忍?这也是出于心…

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黄帝内经 > 灵枢经 > 天年》

最后:

心安而不惧,不惧才能很好的思考……

因此,中国人思考的“思”字用脑也用心,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夏天的雷风 一个做文史科普的人……

点赞2、辽源市 网友:冰之少女

古人认为是“心”在思考,而不是大脑——

第一,这是先秦的古人,根据当时的“解剖学”和“医学”水平得出的结论。

第二,这个结论,亦与当时的哲学认知有重要关系。

第三,这一观点,就世界范围来说,相当长时间里,都不可简单定义为“落后”“愚昧”或“荒谬”。

第四,数千年来,“心”之概念,已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深深扎根,并广为世界所接受。

(甲骨文“心”字)

中国古人,何时对“心”有了明确概念?

上限目前不知。但甲骨文中,已有“心”字,这是距今3000多年前。

周代的古人,对人的内脏及其功能,有了十分清楚的认知。概括地说,就是“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当时的古人,对各个脏腑的具体位置,亦很清楚。比如,认为“心”为“五脏之次,心次肺”。

这一定是以古代“解剖学”为认知基础的。

当然,古代“解剖学”肯定与古代“医学”密切相关。

《左传.成公十年》有著名的“病入膏肓”一说。

《说文》曰:“肓,心下鬲上也。”“膏,肥也。”“膜,肉间膈膜也。”“膏肓”,即人体内胸腹两腔之间相隔的“肌膜结构”。

“成公十年”,是公元前581年。

古人对“心”的认知,还与当时的哲学有关。

第一,是“阴阳五行”——人为天地阴阳之精华。

《汉书.律历志》曰:“天之中数五,地之中数六,而二者为何。”

“五脏”“六腑”,是根据天地之数确定的,体现着《礼记.礼运》所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第二,是“求中”“居中”之观念。

上古先民,通过观象授时、立杆侧影,形成了“求中”观念,认为“中央”“中心”之无比重要,这成为古代重要的哲学理念。

甲骨文的“心”字,是“心脏”之象形。

小篆的“心”,完全是甲骨文“心”字的继承和变形。

《说文》云:“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

《诗序》亦云:“情动于中。”《正义》:“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月令》注:心为中“则心为尊也。”

基于古代“解剖学”和“医学”认知,加之哲学概括,古人一方面认为人“心”之重要,另一方面,就认为“心”主思维、思想、情感甚至品质、道德了。

有诗为证。

《诗.唐风.有杕(di)之杜》:“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这是述说一个女子爱慕一位男子,译成白话是——心里实在爱恋他,何时能有共缠绵?

现在说的“由衷”,其实就是“由中”——“打心眼儿里”如何如何。

这诗约作于西周初年,距今大概3000年。

孟子就说得更明确:“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孟亚圣还把“心”和“思”连用:“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孟子.离娄上》)

于是有“心思”一词,亦有“仁心”一词。

《素问》从“医学”角度定义“心”。其《灵兰秘典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又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神明”,是古人对“意识”“意志”的别称,其“出于心”。

《荀子》亦有此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是形体之“君主”。

因为“神明出于心”,所以《史记.天官书》云:“心为明堂。”

总之,“心”既主“形”又主“神”,《礼记.大学》疏曰:“总包万虑谓之心。”

鉴于以上认知,从西周始,便有了无数与“心”有关的词汇。

如,《尚书》所云“心力”,指智力与能力;《国语》所言“心安”,指意适无憾;《庄子》所讲“心死”,言沮丧不能自拔;《诗》曰“心曲”,说苦思深虑;《易》云“心病”,是忧虑而致病;《吕氏春秋》的“心得”,是感悟和体会,等等。

还有“心虚”“心术”“心游”“心意”“心醉”“心动”心旌“心狠”“心气”,等等等等。

这些词汇,都形成于先秦。秦汉以致唐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正因为“心之官则思”,以致后来的宋明理学称为“心学”。

这种影响流传至今,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包括“心理学”和相关的诸多概念。

《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古代,人们已经知道思维是大脑的功能,这说西方。

其实,这个论断尚嫌证据不足。

将“思维”“意识”等等与人脑联系起来,应该是18世纪初随着近代医学和科学的发展,才逐渐确认的。

1690年,英国的洛克,仍然认为意识是“对个人心中出现的一切的知觉”。

西方,对“思维”“意识”“精神”“心理”,普遍使用两个词汇——“mind”和“psycho”。这两个词汇,都来自古希腊语或拉丁语,属于同源异构,与一个神话有关。尽管含义稍有模糊,但理解为“心”,似更准确。

就是说,中外的认知水平,在近代以前,并无大的差异。倒是中国古人,应该说从先秦开始,就认识得更透彻一些。

点赞3、巴中市 网友:花骨埋香

这正暗合“心想事成"的成语。

例子还挺多:心思缜密,呕心沥血,心路历程,日久人心,心怀鬼胎,心高气傲,心惊肉跳,等等。这些带"心"字的成语,说明一些问题。

人类习惯性的思维。事情或问题在产生和发现之前,先是由心来提出的。换言之,事情和问题的来龙去脉最初是由心来发现或者是先由心来提出,再经过大脑去思考,去判断去想方设法决解。因些,心想问题,大脑是思考问题。题目说心思考问题(事情)是错误的。

古人今人,除文字和语法运用不一样,但用心来发现问题,用脑来思考问题是一样的。所谓用心来思考是假命题。

心,事由心生。事又由脑去思考去决解,

而成事则由心决定。事情成败决定心的毅力和恒久。若心不在焉,则事难成。若心如盤石,锲而不舍,必定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

点赞4、漯河市 网友:萌城少年

以为古人说错了??

呵呵,其实古人说的没有错,最近刚刚有新闻报道出来,美国研究发现人其实有两个大脑,一个是在头上,一个在你的心脏上。

人的脑细胞在心脏上也存在,这是一个被证实的事实。

点赞5、鸡西市 网友:『天照』

古人认为是用心,那时的科学不发达,只是靠推理去想。而现在事实的科学结论是!心,脑,相通。沒有心传送脑,脑不发信息给心,所有思维是行不通的,简单的讲,如心停止了跳动,大脑也会死亡,同样的道理。古人认为不一定正确没有科学依据。心脑结合才是正确的。


点赞6、贵港市 网友:难合衬i

一个“思”字就给你很好的回答,思上面是个脑,下面是个心,说明古人就知道心脑合一,所以你的想法不成立

点赞7、宣城市 网友:风色幻想

“心”是人“能动”的抽象器官。如果说是眼睛“看见”了颜色,那为什么单独的眼球却无法“看见”?如果说是耳朵“听见”了声音,那为什么单独的耳朵却无法“听见”?因此古人认为最终能感受到“颜色、声音”的不是具体的器官,而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也即是那抽象的“器官”——“心(思)”![灵光一闪]

点赞8、偃师市 网友:敷衍录

大脑好象中央电视台,传导电波,播放节目,关键内容还得中央定夺。

点赞9、新余市 网友:冷酷到底

不明白古人的认知不要紧,但是也不能这么来埋汰古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古人从来就没有这么认为过。

爷爷想吃煎饼果子,孙子愣是买回一堆儿柿子李子栗子梨。您倒是来说说看,这事儿应该是怪爷爷呢,还是应该怪孙子?

还不是因为爷爷说的是古汉语,儿子说的是现代汉语,孙子学了两句鸟语后,愣是听不懂爷爷说的是啥了!

说古人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请问,这是哪位古人曾经曰过的,在哪本古书上有着记载?


有人说孟子就曾经曰过一句“心之官则思”,这不就是在说心脏的功能就是思考嘛!孟老夫子说的是这么个意思吗?你是这么认为的嘛,反正孟子后来的那些儒生们都不这么认为。

您要是认为孟子说的“心之官则思”,就是在说心脏的功能就是思考,那么咱们学习语文课本里面的乌鸦与狐狸,就可以把文章理解成乌鸦与狐狸都会说世界语。

咱们看文章不能单择出一句,是不是要看整个文章在阐述什么,至少也要结合上下文来看不是。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告子》的整篇文章,都是在阐述孟子关于人性、道德等方面的理论。就单独拿出这一段来说,“心之官则思”的“心”也不是指心脏,而是心性那一类的概念。这个“心”到了理学、心学的时期,也还是这么个概念。

《大学》里面有句话可以作为佐证——“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个“心广体胖”,总不能解释成因为心脏肥大导致身体肥胖吧!

再说一下这个“思”字,也不是思考的意思。《说文》里面的解释:

?也。?也各本作容也。

凡深通皆曰?。

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

看了《说文》对于“思”字的解释,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因为心有能容能深通的特性,所以才会“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可以参考一下《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文》里面解释“虑”字——謀思也。思有所圖曰慮。

退一步来说,不管您认不认可这个解释,孟子那个年代都是单字,复合词都是后来才出现的,因此就没有现代的“思考”这个概念。

咱们不能听道法课老师讲生理卫生啊,怎么也得听听专业人士的说法。儒家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专业的人士都是出自佛、道、医这一类的人里面。

佛教一脉,虽然相对偏重于心性方面,但医术做为一个很重要的助道品,有些宗派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成就的。道教虽然和中医在某些方面不尽相同,但还是十分接近了,毕竟底子都是一样的。


五脏六腑这类概念,不论佛道还是中医都是一样,并不局限在解剖学上,它们更注重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内涵也就更广,除了器官之外还包括功能。因此中医里面的五脏六腑,和现代医学里面的器官并不能一一对应。

“心”也就不能简单地和现代医学里面的“心脏”对等起来。中医里面的“心”和现代医学里面的“心脏”的区别,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就如同电脑的CPU。现代医学说的CPU,只是单纯的一个硬件;中医说的CPU,除了那个硬件,还包括里面电的变化等诸多方面。

能够勉强与思考挂钩的不外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之类的语句。但这也不是说“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会认为,古人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大体来说有这么两个原因:

一个是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学了英语之后,传统文化随之弱化,最终导致孙子听不懂爷爷的话了。英语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给割裂开来,造成现代人无法理解古人的意思。

二是西医不去理解中医,而是硬拿着西医的标准去审视中医,只要不符合西医的标准就认为是错误。

对于人体和意识的关系,现代医学也没有彻底搞清楚。所以玄奘才会说“愚者难分识与根”。


你把人分为男女两类很有道理,我把人分为老中青也是有我的道理。你非要说我连性别都搞不清楚,那我也是没有办法。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点赞10、开封市 网友:残花泽

古人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而不是“脑”。我们的很多字,只要是说到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及情感活动,就与“心”有关。比如那些竖心旁的字和心字底的字,包括咱们刚才说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都是与心有关的。与“头”“首”有关的字则非常少,比如“买”“卖”“实”“道”“馘”“馗”等,而且与思维、心理、情感这些都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古人为什么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呢?古人又是怎样认识头的呢?

心是我们体内唯一能够感觉到正常律动的器官。只要我们把耳朵趴在别人的胸膛上,就能听到别人的心脏有节奏的持续不断地律动。律动能够产生动力,能够工作,这是古人最浅显的认识。脑袋里的脑浆,一动不动,而且又软又散,古人并不会把它和思考联系在一起。他们觉得,我们人要思考,体内必然应该有一个动力源泉,有一个能做工的器官。作为持续不断有节律跳动的心脏,就是这样的器官。

当我们人体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心脏的跳动会变得平稳而缓慢,而睡觉也正是我们思考得最少的时候。假设我们睡觉的时候做梦,思维变得极度活跃,那时候,我们的心脏往往会砰砰直跳。总之,思维活动任何时候都与心脏的跳动的节奏和快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假如一个人心脏停止了跳动,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生命结束了,同时他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等也都结束了。

心脏不但能跳动,同时还把血液输送到人体的每一个地方。这也就相当于把我们的思维和感知传递到身体的每一个地方。虽然古人通过解剖,看到神经的存在,但是并不觉得神经是传递感知的东西。

除了心脏的跳动,让古人认为它是思考的器官以外,还因为心脏居于人体的中央,从而认为它是人体的中枢。这也正是符合古代的文化观念的。

在古代的文化观念中,最高的权力机关都是居于中央的。其实“中央”这个词,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古代一个国家建首都,往往会把首都建在国土的中央,就是因为觉得中央能够对国土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持国内的和平和稳定。

古代的中国,之所以把自己称为是“中国”,也就是说,咱们是聚居于“中央”的国家。周围的国家都是要奉中央的国家为首脑的。在这种观念之下,古代也就形成了以中国为宗主国的朝贡体系。

恰好我们的心脏,也位于人体的中央位置。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咱们的传统文化观念,自然就把心脏作为人体的领导器官。

那么,古人是不是对脑袋就不重视了呢?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虽然古人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但是从来没有忽视头的作用。古人几乎把心和头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的,也把头作为人体中最核心的器官之一。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首脑”“领头”这样的词,也就代表着,古人认为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核心器官。

既然古人认为头也是核心器官,那么,古人是怎么理解“心”和“脑”的关系的呢?

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古人也认为“脑”是人体的核心器官。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脑居于人体最高的位置。居于中心的位置固然重要,居于最高的位置,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脑也是人体的最核心的器官。二是我们的五官都在脑上,脑能够让我们看、听、说等等。也就是说,我们人体的对外界最重要的感觉,都是来自于脑;我们人体对外的各种行动,都是由脑对外发布命令来完成的。

咱们可以做一个比喻。比如古代中央机关的三省六部,如果说“心”相当于中书省,那么“脑”就相当于尚书省。中书省负责思考、研究和决策,尚书省则负责把这些中书省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执行下去。显然,无论是中书省还是尚书省,都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只不过他们各自承担着最高权力的不同部分而已。

再做一个比喻,古代对君主的要求往往就是四个字:“内圣外王”。意思是内心要像圣人一样,行动则要走王道。这里的内心,说的就是用心来进行思考。这里说的行动,就是由头上的五官指挥下的各种行动。显然都是缺一不可的。

所讲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古人既认为“心”是人体最重要的思考器官,同时又非常重视头脑的作用的缘故。

点赞11、达州市 网友:无思想。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的反应。中医学从整体出发,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是脏腑的活动反应。把精神分成神、魄、魂、意、志、 5个方面,对应着5个脏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藏神,主神志、主血脉、血为神志活动的基本物质,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神志活动才能正常。才会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遇事不惊,气定神闲。反之则神志失常,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心烦。血分有热扰动心神会出现 神志昏乱、烦燥、谵语、昏迷。痰火扰心则出现狂燥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等精神异常。


脑为奇恒之府,处五脏六腑之外。而又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皮筋肌肉、五官七窃相互联系。中医认为,人始生,先生精、精生髓、髓成脑。肾主骨、藏精生髓。脑髓必须以靠肾精化生上输于脑,髓海才能充盈,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

脑又为元神之府,神是脑的功能所在。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总称,包括运动、记忆、感觉、神经活动等。


脑为十二官之主,性命的枢机,主运动、统调全身,主知觉,主明辨,主五志,而五志又分属于五脏,故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 恐伤肾。所以脑神失常会针对五脏采取不同的治疗选择。

五脏六府的生理功能又受到脑神的统帅。心神受脑神之气满于心,心旋心阳,阳动则心气内鼓,其开阖得以张缩,心动有节,气血畅、清气升、浊气降、水津布、谷精微达、神清则气爽。故心神受到脑神的支配。脑神有问题多根据心神辨证,采用温心阳、滋心阴、泻心火、补气血、安心神。 以及活血通络化瘀、化痰开窃等法。

点赞12、株洲市 网友:呐情狠赞

想在心所谓心想想则脑助动指挥也,体表之实施操作,而叫做一门心思。如果,心不知心思,则心死焉,脑则亡矣!古人,实是高明尔![呲牙][呲牙][呲牙][大笑][大笑][大笑][耶][耶][耶][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