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是纯国产的吗,你觉得运20怎么样?
说段运-20故事给人听,近日6架执飞塞尔维亚很吸睛。网友高兴地吟起了一句诗,“大风一日同风起”,咱来接一句,碎了一地眼球。
有关运-20的讨论有点热,已造了多少,又有多少正改装成为加油机,以及运-20B,噢,也就是网友一直关心的纯国产的军用大飞机何时会出世。先来回答后一问,性能怎么样的问题。
装备的王道在于使用,“鲲鹏”多架连飞两次,不正有很好地说明问题吗?以为是的。它皮实耐用,自装备以来飞得欢实,大众媒体常能看到有关它的报道,去武汉,飞上海,这次更是“万里赴戎机”降落到欧洲大地,虽非第一次(此前曾赴俄军演),但相信不是最后一次。就飞得这么欢实这么任性,以为很有说服力,说明它,咱们的军用大运设计超级棒,性能非常出色,应该为它大大点个赞,中国的大飞机成熟了呢。它是继美俄之后的世上第三款通用的军用大飞机,咱们的空军以此跨入大国空军之列无疑。
接下来再回答第一问。
第一问咱知道指的是运-20A,目前使用的是俄制D30KP,因为首飞日咱们的WS-20犹未好,为加快研制进度采用的是国际配套方式,今天看来这是对的。但在采用国外配套的同时,自家的航发也没忘了紧锣密鼓地研制,三代大涡扇你懂得,对于航空工业基础薄弱的我们来说,并非朝夕之功。
还没弄成,在网上总能听到落后几十年的夸张,并讲影响了运-20设计能力,没有错目前的D30影响不小,耗油还高,可是不得不说它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款发动机非常皮实。
换发要靠航空工业人真抓实干,百分之百地努力,近年在网上不少人看到了进口伊尔76的大小眼,更欣喜地看到了发动机短舱明显增大的运-20,哈哈哈真要大笑三声我们的WS20成了,成了以后你会看到更多任务型的运-20,如加油机和预警机等等。
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款大型军用运输机,在中国被称为大飞机的还有C919这款民用大型运输机。
运-20是一款采用上单翼T型垂尾的传统的军用运输机,从外形上看与美国的C-17和俄罗斯的伊尔-76有几分相似。在载重能力上运-20仅次于C-17,比起俄罗斯的伊尔-76有不少优势。
目前全世界的制造业已经不再追求纯粹自己生产所有的东西,集成才是真正有意义。从航空制造看也是如此,运-20也不都全是中国研制的部件,其中发动机就是从俄罗斯引进的。
航空发动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瓶颈,从战斗机到运输机都是如此。不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经不需要最求所有都是国产化了。
像运20这样的大型飞机是不可能实现100%国产的,不仅我国如此,美帝和毛熊两个航空工业大国同样不例外。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科普关于大飞机研发与制造的知识。
这次我国使用6架运20向塞尔维亚“包邮”防空导弹系统的举动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
可以说如果没有运20的诞生,这样的武器外贸直航“包邮”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已经服役近5年的运20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相信这也是许多读者开始关心运20是否纯国产的原因。
下图为飞抵塞尔维亚的中国空军运20大型运输机,它那又窄又长的发动机就是典型的俄制特征,即涵道比为2.42:1的D-30KP-2小涵道比发动机。
大家都知道,“心脏病”一直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大型运输机上,战斗机同样如此,甚至是武装直升机也不例外。
比如说世界上第三款隐身战机,即我国于2017年服役的歼20,发动机仍然采用俄制AL-31F发动机。
直到2020年才开始在改进型歼20B上配备国产WS-15发动机,这个时期的歼20才基本算得上“纯国产”。
而做为系统工程更复杂、更庞大的大型运输机,运20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战斗机。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发动机,它配备了四台俄制D-30Kp-2型发动机,该型发动机还配备在俄制伊尔76运输机、轰-6轰炸机上。
下图为正在滑跑起飞中的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该型运输机是上世纪苏联研发的中型军用运输机,配备与运20同款的D-30KP-2发动机。
仅此一项,运20的国产程度就不会超过90%,这就是我们说运20不可能100%纯国产的依据。
但是这样的问题并不影响运20的优越性能,做为世界上最要强的民族,我们不可能在这样的国之大器上永远受制于人。
事实上做为大飞机标配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发工作在很早以前就进行了,它的军用型号为WS-20,民用型号为SF-A。
只是说像航空发动机这样的工业皇冠的研发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已经历时12余年,其性能仍然达不到使用要求。
因此想要运20达到90%以上的国产程度,可能还需要再等待很长一段时间,在WS-20发动机成功研发之前,运20还是依赖俄制D-30Kp-2型发动机的。
下图为测试中的改进型运20运输机,也就是传说中的“运20B”,它配备四台国产WS-20型大涵道比发动机,只有配备了这类“中国心”的运20才能发挥出其性能的优越,即便如此,量产后的“运20B”也只能称得上“基本纯国产”,而不是100%纯国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大飞机做得到100%纯国产。
运20作为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一款大型军用战略运输机,不光结束了过去我国在远程战略投送上一直依赖进口运输机的时代,更是提升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一种直接体现。可以说运20的装备服役不光推动了我国空军向战略层面发展的转型,更是对我国远程战略补给的补充和加强,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远程军事部署能力的完善和填补我国在大型军用运输机上的短板。
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有多强大不光看装备了多少先进战机,更是看其是否具备远程战略投送能力,没有军用运输机的远程战略补给,再先进的战斗机处境驻扎就是废品的存在,毕竟在没有地面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再先进的战机也不能发挥出该有的水准,而地面维护保障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大型军用运输机来完成。像运20这类具备战略投送能力的运输机就是完成这种远程战略投送的最好选择。
在运20还未服役之前,我国在军用远程投送能力上一直寄望于俄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但是伊尔76军用运输机对于我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来说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这类大型运输机完全依赖进口,而且其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在未来十年的需求了,所以在这两种需求下,我国更需要一款能够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国产军用运输机”来推动我国空军部队像战略空军时代得全面转型。
其次像这种大型军用飞行平台对于一个国家的远程作战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因为有了更大的空中飞行平台以后,就可以衍生出包括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对于增强空军作战实力的特殊机型。而这类能够直接增强一个国家空军作战实力的特殊机型,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是处于有区别的禁售状态的。比如没有空中加油机就别想实施大规模的远程作战行动,没有空中预警机就只能在国土内进行防御作战,想向更远区域实施远程区域作战根本不现实。
所以说大型军用运输机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运和远程作战部署的重量标志,因此各军事大国都将装备大型战略层次的军用运输机作为空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运20作为我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途径,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制造的任何一个环节肯定是要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的,因为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够增强我国军队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和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的重要机型,我国才能在自主国防力量上更快、更稳的向上发展来保障我国自身的利益。
图为运20运输机
中国的运20运输机自然是全国产的运输机,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替别人生产大型运输机这一国之重器的零件。作为军队使用的武器,运输机首先考虑的是战场作用,而不是成本和性价比,像国产中型客机C919就为了尽快打入国际市场和降低成本,就使用了许多国外厂商的零部件,并不是完全国产的。
图为客机C919零部件的生产厂商
而且中国未来尽快研发运20运输机,采用了全国统筹研发的方式。比如第一飞机设计院负责主体设计,西飞负责制造机身、机翼和总装,成飞负责制造前机头,陕飞负责制造后机身,沈飞负责制造垂尾和平尾,哈飞担任各种复合材料整流罩的开发和生产。
图为中国伊尔-76运输机
相比较中国现有的另一型大型运输机伊尔-76,运20优点多多。首先后发优势使得运20的整体设计综合了前边各国运输机的优点;其次运20电子设备远胜于伊尔76,甚至还搭载了新型智能空投系统,可以在空中分析周围环境来决定空投位置;最后运20的货舱截面远大于伊尔76,这就能搭载包括主战坦克等宽体主战武器,解决了中国重型武器投送问题。
总的来说,运20大型运输机无疑是全国产的,性能也达到了堪用的程度,而且未来经过改进后性能必然得到提升,赶超其他国家的大型运输机。
军情系石塘网签约作者,求点击关注订阅(???)? 。
运二零作为一款军用飞机,在西方国家的禁售下,几乎是买不到什么配件的,几乎所有东西都由国内的配套企业完成。能买的也就是俄罗斯发动机,这款飞机用的是和轰6K的同款发动机。
运-20(中国编号:Y-20,绰号:鲲鹏,英文:Xian Y-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简称:西飞)为主制造,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该机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与中国空军现役伊尔-76比较,运-20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有了很大改进,载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大于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运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战略运输机,运-20编号:Y-20,绰号:胖妞,代号:鲲鹏,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简称:西飞)为主制造,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2017年11月10日,空军发言人表示,歼-20 、运-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大于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
早在1993年,中航工业西飞开始了大型运输机的前期论证,先后投入了30亿元进行准备。1997年,西飞公司向军方提出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方案。2001年,西飞公司提出建设新西飞的战略规划,即以形成200吨级大型飞机研制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幅提升航空制造技术和加工能力,实现从100吨级到200吨级飞机研制生产的重大跨越。运-20第一批次安装了4台俄制D-30涡扇发动机(即将装备WS-18发动机-单台推力117.6千牛,最终会涡扇-20(WS-20)发动机,单台推力160千牛左右),运-20采用国产综合航电系统,以ARINC429总线为骨干,将电子飞行仪表、飞行控制、导航、通信、气象及发动机数据及指示等系统相连,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并且在座舱的彩色显示屏进行显示。另外可能会添加自卫干扰系统,包括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干扰发射机和投放架等。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水平。运-20在设计上博采各家之长,总体性能超过伊尔-76,体现了中国大型飞机研制能力的巨大跃升。总体看,运-20的现在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运-20未来换装国产强劲心脏后可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伊尔-76和C-17的最强力竞争对手。
运20作为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一款大型军用战略运输机,不光结束了过去我国在远程战略投送上一直依赖进口运输机的时代,更是提升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一种直接体现。可以说运20的装备服役不光推动了我国空军向战略层面发展的转型,更是对我国远程战略补给的补充和加强,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远程军事部署能力的完善和填补我国在大型军用运输机上的短板。
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有多强大不光看装备了多少先进战机,更是看其是否具备远程战略投送能力,没有军用运输机的远程战略补给,再先进的战斗机处境驻扎就是废品的存在,毕竟在没有地面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再先进的战机也不能发挥出该有的水准,而地面维护保障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大型军用运输机来完成。像运20这类具备战略投送能力的运输机就是完成这种远程战略投送的最好选择。
在运20还未服役之前,我国在军用远程投送能力上一直寄望于俄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但是伊尔76军用运输机对于我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来说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这类大型运输机完全依赖进口,而且其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在未来十年的需求了,所以在这两种需求下,我国更需要一款能够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国产军用运输机”来推动我国空军部队像战略空军时代得全面转型。
其次像这种大型军用飞行平台对于一个国家的远程作战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因为有了更大的空中飞行平台以后,就可以衍生出包括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对于增强空军作战实力的特殊机型。而这类能够直接增强一个国家空军作战实力的特殊机型,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是处于有区别的禁售状态的。比如没有空中加油机就别想实施大规模的远程作战行动,没有空中预警机就只能在国土内进行防御作战,想向更远区域实施远程区域作战根本不现实。
所以说大型军用运输机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运和远程作战部署的重量标志,因此各军事大国都将装备大型战略层次的军用运输机作为空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运20作为我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途径,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制造的任何一个环节肯定是要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的,因为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够增强我国军队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和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的重要机型,我国才能在自主国防力量上更快、更稳的向上发展来保障我国自身的利益
中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使得中国包括在远程空降作战能力等方面实现又一次跃升。运20项目的成功证明指望别人不行。我们曾经试图在大型运输机上依赖于别人,曾一次就向俄罗斯开出38架伊尔76与伊尔的采购合同,结果被俄方有意刁难,最终一架我们也没收到,最终倒逼中国大飞机迅速突破,在这种背景之下,运20项目从立项,首飞,直到服役仅仅花了不到十年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表示:新伊尔76别再向我们推销,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运20,再也看不上别人的东西了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 ,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大于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
一是机体布局合理。运-20采用宽体设计,看起来比较短、粗,具有新一代军用运输机普遍的外观特征,其加宽、加高的货舱使之方便运输大量超宽、超高货物。运-20在机体结构、减重以及气动布局上的设计远胜伊尔-76,其耗油量比后者低20%。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20的运载量会更大。
与C-17相比,运-20的顶置翼盒使中央翼高出机体,保持了机体内径的完整。由于机翼没有插入机舱,形成了独特的"驼背"外观。翼下净高度比C-17高出很多,有利于按最大机舱高度装载单件超限货物,能够运输C-17不能装载的超高货物,也能够运输伊尔-476无法顺畅载运的主战坦克等重型超宽装备。这一独特装载性能,使之可以运载我军绝大部分大型车辆。如果运-20更换成国产新型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20发动机,其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是对起降场地适应能力强。运-20采用常规布局,大展弦比主机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尾翼为悬臂式T形垂直尾翼,并采用了复杂的三缝襟翼设计。其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能依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使之对起降场地的适应能力很强,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三是应用大量先进技术。运-20采用轻质材料,运用了3D打印技术生产的零部件,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在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设计、超临界翼、综合航电系统、高可靠性操纵系统的研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这降低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了升阻比。所以,飞行员描述运-20的飞行感觉是:飞机平稳,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起飞着陆特性和承载能力。
总体看,运-20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运-20未来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伊尔-76和C-17的有力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