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如何评价薛宝钗和史湘云的螃蟹宴?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3关键词:螃蟹

如何评价薛宝钗和史湘云的螃蟹宴?

点赞1、岑溪市 网友:晋豫达人

螃蟹宴,尤其是螃蟹宴的准备,用白描的手法,特别对照出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闰阁小姐,薛宝钗和史湘云。

事情是由史湘云想作东道开诗社引起的,一心贪玩的史湘云高谈阔论,怎样拟题、怎样限韵,唯独忘了作东要花钱,可见是个心无成算之人。

其实作个小东花不了几个钱的,象黛玉、探春她们无非就是几个果碟子而已。

可是史湘云既设有存钱的习惯,也不懂庶务,更不懂人际关系,在她这里就成了大难题。如果按她和宝玉一块长大的情分,按芦雪亭烤鹿肉的方法,由宝玉出面问厨房要东西,一分钱都不用花。

不得不说薛宝钗是个心理学专家,先是提醒史湘云钱从哪里来,然后按史湘云的想法挑拨了一下她和她婶娘的关系。关键在下一句:

"这些小东道,先要自己合算,又要不得罪人,然后大家有趣"。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宝钗商人本性的一面。

于是在薛宝钗的策划下,由小东道变成了大宴贾府女眷甚至到姨娘,有头脸的大丫鬟等等,花费银子二十两左右,大家不觉得这个数很熟悉嗎?对,这一次最自己合算的是薛宝钗,从上到下,都知道是薛家拿的钱,史湘云顶名,史湘云其实也告诉了贾母是薛宝钗帮的忙,这一次螃蟹宴,实际上是薛宝钗对贾母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她过生日的还席和不动声色的还击,收买了贾府的一干人等。并获得史湘云这样一个铁杆粉丝。

史湘云在人情世故和算计上,和薛宝钗相比,是小学生和博士的距离。

史湘云暴露了史家的家丑,史家是贾母的娘家,有困难不找贾母,反而去找个八杆子打不到的宝姐姐,还没口子称赞,贬低黛玉,后面好一段时间,贾母对湘云都很冷淡,甚至到贾府后,还问今天回去还是住下来。弄得湘云求宝玉经常提醒贾母去接她。

这就是不长脑子的后果。

点赞2、白山市 网友:念旧#

看了几个解读,觉得没说到点子上。

我从个人角度来解读一下螃蟹宴吧。

1、大观园诗社概况

第一社海棠社,地点在秋爽斋,探春做东,出席者有宝玉、黛玉、宝钗、三春、李纨,探春花费未知,未出现宴饮,猜测仅有茶水点心。

第二社螃蟹宴,地点在藕香榭,湘云做东,宝钗出资,出席者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宝玉、黛玉、宝钗、三春、李纨、余者丫鬟婆子不计其数。薛家出了几筐螃蟹,几坛好酒,四五桌果碟。

第三社芦雪庵联诗,地点在芦雪庵,李纨做东,宝玉、黛玉、湘云、宝钗、探春各出一两银子,李纨自己再添补,出席者有李纨、宝玉、黛玉、湘云、宝钗、探春、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香菱、凤姐、平儿。有好酒,糟鹌鹑、贾母处要的鹿肉,蒸的大芋头,果碟。

第四社桃花社,地点在潇湘馆,黛玉做东,出席者有湘云、宝玉、黛玉、宝钗、宝琴、探春、李纨。黛玉备了几色果点。

情况大致如此,可以看出,起社并不需要花很多钱,出茶水点心也可以结社。如海棠社和桃花社,重点在作诗而不是宴饮。

芦雪庵联诗有点特殊,第一是人多,其次大多是亲戚,最后是因为冬天很冷,李纨起社必须得照顾到所有人,所以要一个很大的空间,要暖和,有热炕有滚酒,点心一放就冷,果碟也冷,大家更倾向热食。顺道吐槽一下李纨确实抠门,真的跟小姑娘们要钱。

但螃蟹宴是秋天,不存在需要热食的问题,像探春黛玉那样,茶水点心起社也可以啊,难道湘云连果碟点心钱都拿不出了?

2、螃蟹宴的服务对象

螃蟹宴并不是为诗社准备的。

湘云对大家的承诺是做东邀社,也就是诗社内部活动,我们知道诗社也就那么几个人,宝玉黛玉宝钗三春李纨,加上湘云也就八个人。

八个人的茶水点心钱,湘云出不起吗?

宝钗说:

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

几串钱是多少钱?我们知道在《红楼梦》中一两银子大约是一吊钱,一吊钱等于四串钱,一串钱等于二百五十个铜钱。

贾府姑娘一个月二两,湘云一个月几串钱,也就是说湘云一个月可能是一两多。

一两银子不够茶水点心吗?晴雯病了一回有个细节,麝月和宝玉不知道一两银子有多少,那么湘云知道吗?

总之宝钗告诉湘云,一两银子是不够做东的,所以湘云憋屈了。

于是宝钗提出了她的主意:

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

宝钗的出发点就不是诗社内部活动,而是贾府全体,诗社活动成为一个附属项目。

所以各位朋友,看出来了吗?湘云是奔着诗社去的,但螃蟹宴并不是为诗社服务的。反倒是诗社沾了螃蟹宴的光。

于是起社就变为湘云做东请贾府上下吃螃蟹,螃蟹由薛家友情提供。

这并不是起社的初衷,诗社和贾府全体有什么关系?

宝钗给出了答案: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你顺着这个思路想,的确是这样,湘云不用花钱,请贾府上下吃饭,诗社也沾了光,大家一起热闹,皆大欢喜。

宝钗的确是帮助了湘云,解了湘云的燃眉之急,她也很贴心地跟湘云说不是小看湘云。列为看官,她当然没有小看啊,你们知道这顿螃蟹宴花了多少钱?

刘姥姥帮我们算账了:

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宝钗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东。也就是她自己说的: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

她的出发点就不是诗社几个人小打小闹,而是大家有趣。

湘云在螃蟹宴上忙东忙西,服侍贾母王夫人,招呼鸳鸯平儿,还不忘送螃蟹给赵、周姨娘。但谁不知道这螃蟹是薛家的?一切都是宝钗准备的呢?

3、螃蟹宴的获益者

本来只是做东起社的一件小事,但在外人看来和诗社关系不大。

因为螃蟹宴的服务对象不是诗社而是贾府全体。

湘云只是表面的东家,而宝钗才是实际上的承办者。

在这场螃蟹宴上,大家都得到了什么呢?

首先是诗社众人,诗社吃螃蟹,赏花作诗,兴尽而散。

然后是湘云,只是负责出力招呼众人,没有花费私房钱。

贾母王夫人凤姐等,赏桂吃席。

鸳鸯平儿等大丫鬟,得到休息放松,饮酒吃蟹。

答应的丫鬟婆子,也随意吃喝,沾了他们的光。

而宝钗,得到了湘云的死心塌地,得到了贾府从上到下的好评,得到了贾母的夸奖,顺便露了一手薛家的财气。

所以螃蟹宴最大的获益者是宝钗,她在提出主意的时候就料定了结果。

这件事说起来百利无一害,日常过日子就是这样了。

但我要为湘云而不平。

本身就是做东起社的一件小事,却欠了宝钗好大人情,连带贾府也承薛家之情。

之后贾母主张为湘云还席,也就是为了这个。

贾母为湘云还席,实质上不过是答谢宝钗罢了。

姐妹情深,自然无可无不可,可世情却不单单只谈感情,有来就有往,这却是湘云不及的。

---------丸---------

文:祁门小谢

点赞3、嘉兴市 网友:天有情。

薛宝钗和史湘云把诗社同螃蟹宴结合在了一起,这个决定本来就是一个双输的决定。薛宝钗失了里子,史湘云丢了体面。

一.办诗社前的筹备

螃蟹宴这一回结诗社,是大观园中人第二次结诗社。

大观园众人第一次结海棠诗社时,史湘云未在贾府做客,所以也没有赶上参加。(此处画重点)。

史湘云来大观园后,自己主动要求先做一个东道。

之后薛宝钗将史湘云邀往蘅芜院,二人商量如何做东,拟题。

在薛宝钗的口中,似乎结一次诗社要花很多钱。

“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

1.宝钗的这句话中,无形的将大观园中的其他人都贬低了。仿佛他们都不清楚史湘云的处境,一旦史湘云对他们招呼不周,就会得罪人似的。

这句话将大观园中人的素质说得如此不堪,一切种种都是宝钗在为自己铺路。

2.这句话中能读出,薛宝钗和史湘云之间的熟悉。

也能看出史湘云对薛宝钗无比信任,史湘云的月例,和内心深处对婶子的不满,这些隐私薛宝钗都知道。

3.此处薛宝钗对史湘云有几分情意?就很难说了。薛宝钗更多是在利用史湘云。

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

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上好的肥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一多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如今你却把诗社别提,只管普通请一请。

1.这宝钗说话是特别有水准!一层一层地在铺垫。先是同史湘云道人情,赢得她的信任。

然后对史湘云就开始谈钱,钱可是史湘云最缺的东西!

此时,入世未深的史湘云已经懵了。只能乖乖的听从薛宝钗的安排。

2.最后道出了想请贾母、王夫人吃螃蟹,这才是宝钗真正想要达到的结果。

宝钗借史湘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还要让史湘云领自己一份情,真是商人家的女儿,好算计。

3.当铺里的伙计,给主人送来的螃蟹,想来是不会收钱的。

而薛宝钗让史湘云领了她几十两银子的大情。(螃蟹就值二十多两银子,加上酒菜,这得多少钱?)

这份人情,史湘云根本还不起!

从此之后,薛宝钗成了史湘云的知心姐姐。史湘云或是有意或是无意的,站队薛宝钗去贬低林黛玉。

之后的史湘云,慢慢地失去了贾母的欢心。这实心眼的傻姑娘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为什么觉得薛宝钗精于算计呢?

先把时间往前推,推到第一次结海棠诗社时。

第一次结海棠诗社,是贾探春做东。

第一次结海棠诗社,薛宝钗全程在场。

探春花了多少钱?薛宝钗全部亲眼所见。

现在就来清点一下,探春结诗社的花费:

1.若干支梦甜香。这梦甜香,做钟表使用,倘或谁在燃尽后还做不出诗,来就要受惩罚。

2.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也就是需要用纸若干张。

3.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果酒,方各自散去。

其实结诗社准备些简单的酒水、点心便可,根本不需要大摆筵席。

按探春的标准,史湘云结诗社,其实也不需要花多少钱。

宝钗简简单单的帮她准备一下就行了。只可惜宝钗的心机,哪里是史湘云能看透的。

二.螃蟹宴

由史湘云出面去请,荣国府的女眷大部分都来了。

螃蟹宴的前半场有各位长辈在,这宝钗也好,史湘云也罢,都不突出。

……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的两颗桂花开的又好……

请荣国府的长辈们吃螃蟹,在何处去摆宴席?这绝对不是史湘云一个小姑娘能想到的,也不是史湘云这样一位荣国府的客人能办到的。

能让王熙凤主动去张罗,史湘云怕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什么事情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在王夫人眼中,这次螃蟹宴,就是薛宝钗请的。

薛宝钗宴请王夫人,王熙凤这位表姐/侄女儿,自然要主动上前帮忙应酬。

史湘云陪着吃了一个,就下座来让人,又出至外头,令人盛两盘子与赵姨娘周姨娘送去。又见凤姐走来道:“你不惯张罗,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张罗,等散了我再吃。”湘云不肯,又令人在那边廊上摆了两桌,让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去坐。

1.此处首先能读出湘云的周到,她能想到主动去待客,也能想到给众人都已经遗忘的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送螃蟹,说明她的善良。

2.这时又能看出湘云的无奈,荣国府的人太多,这些螃蟹根本不够吃,作为本次螃蟹宴名义上的主人,她只能陪吃一个,然后自己不吃了。

3.之后贾母嘱咐史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吃多了,然后又嘱咐湘云和宝钗,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这话说的非常奇怪,正常很少有长辈会反让妹妹去照顾哥哥姐姐,贾母这样的老人,更不会让史湘云这个客人去照顾她的孙子外孙女。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贾母已经看出来这螃蟹不够吃,一旦贾母发话,螃蟹宴自然也就散了!也就给史湘云保住了体面。

此事史湘云这个姑娘虽然糊涂,可贾母精通人情世故,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马上同众人商量着,给史湘云还席。

螃蟹宴过后,紧接着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看见了螃蟹,这两件事情的时间点是紧挨着的。

第二日,说是给史湘云还席,可是太君两宴大观园的主角,却是刘姥姥。

螃蟹宴实际上是薛家请王夫人,可在贾母处表现出来的却是史湘云,请贾母和众人。

薛家就是宴请一次,两处做人情。

于是贾母也按照这个套路来,说是给史湘云还席,其实上是宴请并捉弄了王家的亲戚刘姥姥。

贾母此时的态度是,别在她面前耍心机,耍起心机来,没人是她的对手。

这时的贾母会有几分生气,生气史湘云糊里糊涂的就丢了体面。

但真心看不上的却是薛家,这样小家子气的人家,如何能配得上荣国府这百年望族!

宝钗失了里子。

三.诗社

螃蟹宴本就是结社的一部分。

这一次诗社做出来的诗,带着大观园群芳悲剧的结局。

自然会包括薛宝钗和史湘云的结局。

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忆菊》

薛宝钗本就不是一个如黛玉般悲秋伤春的女子。

可这样一个女子,最后也会走向她是宿命的悲剧。

当惆怅寂寥的宝钗,回忆起曾经菊花的盛开,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那时有谁会怜惜她!

以后的宝钗会走到怎样的绝境?会遇到什么样的无德之人!

才能吟出: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史湘云: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供菊 》

这抛书人是谁?

也许就是《红楼梦》的作者。

史湘云与抛书人相对,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宝玉同史湘云在一起,未必不是小说的真相。也许他们只是在穷困潦倒中抱团取暖,此生无关爱,也无关情。

小结:

螃蟹宴中,十分生动的刻画出了薛宝钗和史湘云两个人物形象。

薛宝钗非常符合,一个商家女儿的典型特征。

她为人周到且圆融。

做事精于算计,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宝钗同任何人的相处,都是在社交、应酬。

薛宝钗对人情世故早已看透,她未许过任何人姐妹情深的戏码。

而此时的史湘云还是个真正的小女孩。

她渴望受到关怀,受到照顾,她渴望爱。

史湘云喜欢来荣国府,就是因为她能从贾母处得到真正的关爱。

当然只有长辈的关心还不够,她渴望同龄姐妹的扶持。

此时的史湘云真的把宝钗当成了亲姐姐。

而在宝钗的眼中,史湘云不过是一个她需要应酬的贾母的亲戚罢了。

不对等的深情,就如同一个肥皂泡一般。看上去很美,可实际上不堪一击。

轻轻一戳,就破了。

点赞4、偃师市 网友:灭神轰仙

《红楼梦》解读之:螃蟹宴是单纯小可爱与精明大姐姐的一次不明智的合作。


单纯小可爱就是史湘云,精明大姐姐就是薛宝钗。如果我上来就说宝钗这一场螃蟹宴其实就是利用史湘云给自己收买人心,那么很多宝钗的真爱粉难免要来骂我。


他们会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宝钗,你知道宝钗多善良吗?你知道宝钗付出多少吗?你知道宝钗多么善解人意吗?难道出钱帮忙请客做东,还出谋划策帮忙想诗社题目也有错吗?要是宝钗什么都不做你们又要说她冷漠无情了,等等云云。



所以我要结合现代职场来解析一下《红楼梦》中的这一场螃蟹宴,因为这样更好理解:


部门团建变集团年会:宝钗偷换概念,将诗社和螃蟹宴两码事混为一谈,颠倒主次


假设贾府是一个大型的家族集团企业——荣国府公司,贾母是董事长,掌握着最高话语权,但是她并不实际管事儿。管事儿的是她的小儿媳妇王夫人和大儿子家的孙媳妇王熙凤。


宝钗相当于来亲戚家公司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毕竟宝钗后来也确实帮助探春治理过贾府的家事。


至于李纨、宝玉、黛玉、探春等人也都是在家族企业中工作的公司中层人员。


然后她们这些年轻的中层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搞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团建活动——办诗社。大家第一次活动搞得很成功,玩的很开心。


这件事情被董事长贾母的侄孙女知道了,她叫史湘云,并不是荣国府公司的人,但是因为贾母疼爱她,所以从小就常常来公司玩,跟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比较熟。史湘云是个性情耿直率真的小可爱,唯一的缺点就是手头零花钱比较少。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也喜欢作诗,并且想参加这个文人雅士最爱团建活动。



因为错过了第一次团建,她表示要做第二次团建的主办方、承办方兼总策划,大家立刻都同意了,几乎没有人考虑到她可能负担不起活动筹备资金的问题。


本来么,这个团建是很清雅的一个文人活动,第一次团建是探春发起的,她主办策划这次活动一共也没花几个钱,只用了些笔墨纸砚,还有一根梦甜香。


虽然首场的主题是咏白海棠,但白海棠都没有露面,可以说非常省钱了,但是大家都个个兴致勃勃的踊跃参与,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就这样,大家都几乎默认,下一次团建也这样就可以,毕竟是写诗这样的雅诗,要是搞得花里胡哨,灯红酒绿的,反而落了俗套。所以,当史湘云小可爱提出她要主办第二次诗社的时候,众人都没有考虑到钱的事儿。


只有一个人把诗社和钱联系到了一起,那就是皇商之女薛宝钗大姐,因为她想借此机会搞一件大事情:她想借机请荣国府集团董事长在内的所有的高层和下属一起吃顿饭,规模和办个年会差不多。


所以她主动把湘云喊到了自己的宿舍蘅芜苑一起住,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可爱史湘云给忽悠的五迷三道的,明明被她卖了,还对她感激不尽,就差帮她数钱了。


第三十七回原文: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院去安歇。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听他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因向他说道:“既开社,就要作东。虽然是个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


这明显是偷换概念,开诗社做东很复杂吗?探春都已经打好样了不是吗?可是怎么轮到湘云来做东,怎么就又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还要怕得罪了人,最重要的是还要大家有趣。


诗社活动一共几个人参加?需要搞得像几千人集团公司开年会一样又复杂又规模巨大吗?


宝钗明显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而湘云这个单纯的小可爱哪里是职场精英宝姐姐的对手,何况她也没见过探春第一次是怎么办的,显然已经被宝钗唬住了。


然后宝钗又开始以温情为手段,戳中了湘云零花钱少的痛处:

你家里你又做不得主,一个月统共那几吊钱,你还不够使。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娘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


要是抛开目的不谈,但看宝钗这一段话,这是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热情善良,古道热肠,好人好事都让她做尽了。


但是请不要忘记了,湘云本来的目的是要筹办一次小团体的诗社团建活动而已,湘云没想办年会呀!所有人都没想过把诗社办成集团年会呀!


是宝钗她想借着着湘云这个董事长疼爱的侄孙女的面子办年会呀!这样请所有人参加的大型活动湘云个人肯定办不起的,就连宝玉他也办不起呀!而宝钗之所以能办的起,也不是她自己多有钱,她动用的是薛家的资源。


但要是单纯办诗社的话人家湘云完全又那个财力的。就探春办的那一场诗社,别说几吊钱,就是一吊钱也绰绰有余吧。所以说宝钗是个偷换概念的高手,湘云注定被她牵着鼻子走。

一席话提醒了湘云,倒踌蹰起来。宝钗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了……


一看湘云被说动了,宝钗立刻献上了准备好的说辞,她的主意早就打算好了的,那就是以湘云的名义,请贾母和荣国府所有人吃螃蟹。


这下好了,本来充满书香墨香梦甜香的清雅诗社团建活动,变成了腥气十足,酒肉满桌的螃蟹宴。这根本完全不搭调的两码事好吗,也只有湘云这样的单纯小可爱才会上套。


然后宝钗还为自己找补,怕湘云多心,其实她想多了,湘云那么单纯,还一门心思感激她呢。


螃蟹宴湘云不落好,宝钗收割一票下层人心,却入不了贾母的眼睛


然后螃蟹宴就华丽丽的开场了,荣国府公司董事长携全体员工一起来赴宴,大家一起吃螃蟹,赏菊花。原本要搞的诗社团建活动成了酒足饭饱之后的附属品,可怜兮兮的要等到最后。


贾母是最明白的,她知道湘云是办不了这种大场面的。所以当湘云说出这是宝钗帮忙,贾母立刻说:“我说那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这句话细细品味大有深意。



然后吃螃蟹的过程看似其乐融融,高管员工共聚一堂,没上没下的说笑打趣,欢声笑语不断,看起来是很成功的。大家都知道这是史湘云牵头筹办,薛宝钗赞助螃蟹,所以能吃到螃蟹的自然会感念薛宝钗大方,而不是史湘云。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螃蟹,尽管湘云大方的让人放量吃,但螃蟹明显不够。


就像平儿说的“那里都吃?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儿的,也有摸着的,也有摸不着的。


那么这些没吃到螃蟹的人会怎么说呢,多半会抱怨主办方史湘云不靠谱,人家薛宝钗本来就是友情赞助的螃蟹,就是有不是也不能让人家赞助商领啊。


所以咯,史湘云才会一会忙活,一会出神,这个单纯率真的小可爱也很聪明,大概此时已经明白了宝姐姐的真实目的,也体会到了自己有些尴尬,但是她又是善良的,她不想把宝姐姐的热心肠想的太坏,因为这个缺爱的孩子珍惜每一份感情,所以她没有说什么。


但是湘云的兴致明显减少,以至于在后面作诗的时候只做了两首菊花诗,也没有非常出彩的词句,与她敏捷高超的诗才不太相符,甚至有点发挥失常。至于螃蟹咏,她更是全程无参与,这也不符合她爱展才爱凑热闹的个性。



螃蟹宴一事让湘云很没面子,因为全世界都知道湘云零花钱少的事情了,这关系到贾母娘家的体面呀。所以才有了后面还席,正赶上了王夫人亲戚刘姥姥来,引出了“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贾母通过霞影纱、栊翠庵、吃点心嫌弃螃蟹馅、批判宝钗房间寡淡等一系列事件,找回了在螃蟹中丢掉的面子里子,也回击了宝钗和金玉良缘阵营。


至于贾母在看到湘云“衣服都带来了”,仍然问:“今儿还是住着,还是家去呢?”,还有湘云暗地里让宝玉提醒贾母去接她来玩,都是在是螃蟹宴之前的事情,可能与贾母不喜欢湘云和宝钗走的太近有关,但是跟螃蟹宴无关。


综上所述,史湘云和薛宝钗合办的这一场螃蟹宴,实在很不明智。史湘云全程处境尴尬,被薛宝钗当了枪使。而薛宝钗用螃蟹这样的小惠和商人的微末技俩也只能收割荣国府下人的一票人心,还有她的姨妈王夫人或许也会赞赏。


但是荣国府董事长贾母是完全看不上的,所以她才专门在螃蟹宴上叮嘱湘云和宝钗:

你们两个也别多吃了。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点赞5、长治市 网友:罂粟花。

螃蟹宴的起因

湘云要当东道主开诗社,其实诗社也不用花许多钱。探春邀请开诗社,也不过是几杯茶,几碟果品而已。后来黛玉组织诗社,也是准备几碟果品。用不了几个钱。

可是薛宝钗吓唬湘云说,她的月利钱不够开诗社的。宝钗说:“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

湘云一听,犯愁了。于是,宝钗主动请缨替湘云张罗开诗社。这就是后来的螃蟹宴,菊花诗会。

螃蟹宴的主要目的是邀请贾母等女眷,是荣国府女眷大聚会。

诗社活动是诗社成员之间的聚会。就李纨,贾府三春,宝钗,黛玉,湘云和宝玉几个人。

然而薛宝钗却让湘云做东请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来一个大聚会。

薛宝钗对湘云说,“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

薛宝钗让湘云请荣国府的一把手,二把手来吃螃蟹。其目的就是因为王夫人说要请老太太赏桂花吃螃蟹,王夫人说了,但是没有请。这次薛宝钗让湘云代劳了。

宝钗和湘云商议好后,湘云出面去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听湘云请大家吃螃蟹,赏桂花,非常高兴,说道:“是她有兴头,须要扰她这雅兴。贾母领着王夫人等人欣然前往,去赴螃蟹宴。

螃蟹宴上,不仅主子们吃得开心,丫头婆子们也吃喝得非常开心。

螃蟹宴的副产品是开诗社,写菊花诗

贾母等人吃完螃蟹,喝过茶,各自回房后,海棠社成员才开始写菊花诗。菊花诗成为螃蟹宴的副产品。螃蟹宴成为主打产品。

薛宝钗替湘云一张啰,螃蟹宴变味了,不是诗社雅聚,变成荣国府有头有脸之人的狂欢。

说实话,螃蟹宴比海棠诗社热闹,菊花诗的筹划也比海棠诗社活动的筹划更具体。诗词水平也比前一社高。然而,读者总觉得怪怪的,湘云傻乎乎地张罗,可是所有人都知道,螃蟹宴需要领薛宝钗的人情。所以后来贾母说要给湘云还席,也就是要给薛宝钗还席。吃人家嘴短,贾母不想欠薛宝钗一顿酒席。

贾母两宴大观园,就是给薛宝钗还席。

螃蟹宴不是诗社活动,是薛宝钗的公关宴。

确切地说,螃蟹宴不是诗社活动,而是薛宝钗策划的一起公关活动。向贾府上下人等介绍了薛家的经济实力和对下人友善的态度和处事风格。

螃蟹宴上最开心的就是下人们。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等人坐在藕香榭那边廊上;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等人另坐一桌;山坡桂花树下,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大家只管随意吃喝,彻底放松。每个人都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断。





通过螃蟹宴,薛宝钗彻底收服史湘云。

因为薛宝钗的帮助,史湘云觉得自己在贾府人面前长脸了,自己扬眉吐气了。螃蟹宴上,史湘云多方照应,甚至还给赵姨娘和周姨娘送去了螃蟹。

湘云觉得自己在贾府第一次有这么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切都得感谢报姐姐。于是她彻底成为薛宝钗的小跟班,处处以薛宝钗马首是瞻。她住进大观园时,指名道姓地要住在蘅芜苑,要和报姐姐日夜在一起。

总之,螃蟹宴让薛宝钗收获了王夫人,史湘云,海棠诗社成员和贾府下人们的一致称赞。这场二十两银子的公关活动收获颇丰。



@润杨阆苑

点赞6、曲靖市 网友:光影神力

大家分析得很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很感兴趣,就做点补充,或许不是蛇足。
先从事前看,本来史湘云请客,只是诗社姐妹们内部活动。薛宝钗却想借用史湘云把贾母请出来,借湘云的台唱自己的戏。薛宝钗指出史湘云没有钱,并雪中送炭地答应帮忙,宝钗的心思根本不在诗社,她要抓住一切机会收买人心。史湘云却内心折服,反复道谢。于是大张旗鼓地办了一场花费二十多两的盛大宴会,邀请贾府上下的主子奴才大吃一顿。
请客很有讲究,什么人请,请什么人,什么人出场代表请客的规格。贾敬生日那天,贾珍和尤氏请贾母,贾母没到需要解释。赖大的儿子当了官,专请贾母出面壮脸。薛宝钗以自己的名义请贾母,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史湘云出面就不一样了。
贾母象征性的来了,嘴上直说是冲湘云的面子。当史湘云说这是宝姐姐帮我预备的。贾母夸了宝钗。贾母替史湘云把人情领了,也当众表扬了。这样一开口,人情也就算结束了。
本来贾母对薛家严防死守,史湘云这么一来,让薛宝钗钻了个大空子。后面好一段时间,贾母对湘云都很冷淡,甚至还问今天回去还是住下来。弄得湘云求宝玉提醒贾母去接她。
湘云做东邀社,但螃蟹宴并不是为诗社。反倒是诗社沾了螃蟹宴的光。于是起社就变为湘云做东请贾府上下吃螃蟹,螃蟹由薛家友情赞助。而宝钗的出发点就是贾府全体,诗社活动成为附属项目。
再说螃蟹宴。举办蟹宴,展现了贾府繁荣富庶的贵族气象。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侈。富贵人家的衰败便隐藏在其中了。刘姥姥计算这螃蟹宴,一共花二十多两银子,够庄家人过一年。宝钗用实力诠释了做东。湘云只是名义上的东家,是薛宝钗暗中筹划出资是总策划人,实际上的承办者。贾府上下心知肚明,螃蟹宴最大的获益者是宝钗,她在出主意的时候就料定了结果。宝钗得到了湘云的死心塌地,得到了贾府从上到下的好评,得到了贾母的夸奖,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才干,顺便展露薛家的财气。不管怎么说,湘云还是应该感谢宝钗,因为宝钗的确是帮了她大忙,还让所有人都很舒服。
大观园青春王国里荡漾着青春的气息,少女们尽展诗才,性格中美好的和不大美好的侧面都显露出来。螃蟹宴与菊花诗更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次相互映照。
精神方面,老人和年轻人在一起,唤起青春的记忆,人生最精彩的是老年与青春的对话。胆敢调侃贾母开玩笑的只有凤姐。极具形象的夸张比喻,逗得贾母和众人都笑了。谐趣、活泼的对话,尽显家中天伦之乐的喜悦与温暖。
众人在藕香榭,赏桂花,吃螃蟹,喝酒,嬉笑,玩闹,在这个热烈、欢快的螃蟹宴上,贾母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凤姐没有了平常的厉害;丫头也不似平常那般乖巧。整个场景热闹、轻松,主仆身份调换,凤姐照顾众人,对丫环的玩笑话非但不恼,说话也随便起来,一派平等、和谐与风趣。
因为最后才是咏螃蟹,所以活动内容应该包括菊花诗。诗社众人吃螃蟹,赏花作诗。菊花诗寄情寓兴,咏菊即咏人。菊花高雅,被赋予某种精神品质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黛玉在菊花诗上夺得魁首。她是纯粹的真性情,她活在人世间,孤高傲世,没有丝毫妥协,注定了悲剧命运。黛玉的孤独和高洁造就了极致的美。菊是她自身性格的象征。没有谁比黛玉更适合写菊抒情,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联系到前面谈到的薛宝钗谋求人缘,谁个高洁,谁个市侩,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
物质方面,贾母王夫人凤姐等,赏桂吃席。鸳鸯平儿等大丫鬟,得到休息放松,饮酒吃蟹。丫鬟婆子也沾了他们的光,随意吃喝。
最后说螃蟹咏。上次的冠军,这次倒数第二,好强的宝钗发力而为螃蟹咏,把内心隐藏的部分痛快淋漓地发泄出来,展现出真实的宝钗。人在真实的时候最美。这时的宝钗更可爱。宝钗的咏螃蟹诗尖锐地讽刺了贪婪、横暴的世人,被议为食螃蟹的绝唱。众人一致认为以小寓大,讽刺世人太毒些!讽刺的锋芒集中于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那些人总是心怀叵测,横行一时,背离正道走上斜路,结果都是机关算尽,逃脱不了落釜成食的下场。它是一首讽刺诗,披着咏物的外衣。那时候沒有愤青这个词,而宝钗确确实实一改贯常的正统夫子相,作了回愤世疾俗的小青年。
讽刺世人忘了自顾,倒生出几分贬意的自嘲。自己为争宝二奶奶之位,岂不也用尽心机,不择正路何止螃蟹。热衷仕途经济满身心儒臭却笑螃蟹腥臭,宝钗之冷无人不知,却告诉人吃蟹要防积冷,再说此番热心周到岂无用意。问螃蟹落釜成何益,何不问金锁配玉成何益。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