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是怎么评价唐帝国的军队的?

提问时间:2023-07-28 09:29关键词:阿拉伯

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是怎么评价唐帝国的军队的?

点赞1、松原市 网友:夏尐沫

当时阿拉伯帝国与唐军连翻交战后发现,自己15万兵愣是啃不动2万唐军,而且唐军摆出的古怪阵型让他们吃尽苦头!

想要了解这场东西两大帝国的大战,就必须先了解战前的形势。

战前形势

阿拉伯帝国一直有吞并唐朝的想法,甚至一度放出狠话,谁率先攻进大唐,就任命谁做那里的最高长官。

于是,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大将都沸腾了,其后不断向大唐边境进攻,双方围绕中亚河中地区展开争夺,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但阿拉伯帝国数次进攻大唐边境,不是被唐军伙同胡人军队打败,就是单独被归附唐朝的突骑施汗国打败。

由此,大唐对阿拉伯产生震慑作用,迫使其不得不暂时放弃东扩计划。

到了唐玄宗后期时,高仙芝攻灭西域石国,但石国王子侥幸逃脱,跑到大食(阿拉伯帝国)请求派兵助其复国。

阿拉伯帝国一听,觉得进攻唐朝的机会来了!

因为高仙芝动不动就把别人灭国,引发西域昭武九姓诸国不满,此时正好联合攻下唐朝安西四镇。

怛罗斯大战

高仙芝收到大食(阿拉伯帝国)将要突袭安西四镇的情报后,不仅不去加固防御工事,反而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先发制人,于是统率2万唐军加上拔汗那人、葛逻禄人作为胡人盟军向大食国进发。

正当大食国派驻东方的总督艾布·穆斯林还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突袭唐朝安西四镇时,他就收到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消息——高仙芝率领唐军已突入阿拉伯帝国境内!

于是赶紧调兵迎战,双方在中亚怛罗斯城相遇。

可正当两军对阵时,大食军队发现对面的唐军摆出了一种奇怪的阵型。

这是经过高仙芝改良后的“锋矢阵”!

唐军野战常用的锋矢阵是轻装步兵位于阵列最前端,以陌刀或马槊开路,逼退敌人冲上来的骑兵。

等敌骑退却,藏身于轻步兵背后的骑兵再突然冲出,予敌迎头一击,同时,位于最后列的弓弩手持续仰射,射住阵脚,阻击后续的敌兵,直到前方的骑步兵协同作战完全击溃对方。

高仙芝的安西军对锋矢阵的改进在于,他使得步兵与骑兵真正实现了同步进退,无缝衔接。想必战场上的大食士兵已经发现了,唐军的步兵居然是骑马或坐车(马车)来的!

这样做可以将骑兵超强的机动性与步兵陌刀阵压迫感十足的威力性几近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并使之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曾经横扫亚欧非大陆的大食军队出现了退却的现象!

但人家毕竟是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很快重新组织再向唐军发起数次进攻。

一边是人数众多,不畏死亡,另一边是人数有限,但威猛沉着,战法精良,双方谁也无法彻底击溃对方。

战场形势就这样陷入僵持对峙阶段!

直到第五天,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一支大食军队突然出现在唐军营地后方,突然发起袭击,毫无准备的唐军顷刻间陷入混乱,随即崩溃。

混乱中,跟随唐军出战的藩属国葛逻禄人见势不妙,马上临阵倒戈,跟着大食士兵一同追杀处于混乱中的唐军。

同时,唐军的另一个友军拔汗那人也临阵倒戈,把唐军的退路全部封死了。

很明显,这是要围歼唐军!

高仙芝原本想整军再战,但在属下李嗣业劝说下很快冷静下来,当场下令强行突围,往安西都护府方向撤退。

说时迟那时快,李嗣业当场抓起一根大棒冲向路口敌军,这位猛人当场干掉十几个敌人,打开路口。

唐军于是聚拢败兵,且战且退,直到安全退入大唐国境。

而大食方面也没有派兵继续追击,这场战争最终以阿拉伯帝国胜出而结束。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战

实际上东西方史书对这一战描述不多,也没有做过什么有价值的评价,但我们从战后的形势可以分析出来。

因为大食国战后以实际行动来表达了自己对大唐帝国军队的评价!

真相就发生在唐军被突袭的那个时候!

唐军是有警戒的,为什么还会被突袭,很明显是负责外围警戒的葛逻禄人背叛了大唐。

作为一个小小的藩属国,背叛唐朝,事后必定遭到清算,他们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所以,一定是有人给撑腰,并给了足够诱惑的好处,葛逻禄人才敢背叛唐朝。

战后中亚的格局变化就印证了这一点!

按理说,你都把唐军打败了,应该趁机挥师东进,一举攻下唐朝西域四镇,才合理。

但阿拉伯帝国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就此止步,甚至主动放弃了在中亚包括怛罗斯在内的一些领土。

而这些被阿拉伯帝国放弃的领土,被葛逻禄人接管了,这是好处之一!

其次,战后的葛逻禄人从此在中亚两河流域附近大肆扩展,仅仅15年就成为了中亚霸主,这是好处之二。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阿拉伯帝国在战场上策反了葛逻禄人,让他们故意在唐军营地后方让出一条路,让大食军队突袭唐军。

而给出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大食退出中亚,让葛逻禄人接管并默许他们扩张。

二是,如果唐军秋后算账,有大食军队撑腰。

这样一来,葛逻禄人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巨大诱惑之下,直接背叛唐军,导致唐军大败。

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食国这么做的动机。

从以上一系列举动导致的最终格局来看,葛逻禄人成了中亚霸主,该国位于唐朝和大食中间。

这是大食国一手促成的,他们为什么要在大食与唐朝之间扶持一个国家出来?

很明显,从地图上看,葛逻禄人夹在大唐与大食之间,起到一个战略缓冲区的作用,此举可以避免唐朝和大食边境直接相连接时,双方爆发冲突,防止唐军一举攻入大食境内。

这应该就是大食国的算盘!

所以,真相是这样的:

大食国在几天的交战中,深刻认识到了唐军的强大,15万大军被2万唐军打成了对峙局,而且还只是唐军边境驻军。

何况,连两万唐军都无法歼灭,最后还让人成功逃走!

如果唐军几十万精锐出兵来攻,那还有的玩吗?

之前想要吞并大唐的计划,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所以,大食为了防止唐朝派重兵报复,也为了以后大家相安无事,策反葛逻禄人并将其扶持成中亚大国,充当大唐与大食之间的屏障。

并于第二年派出使臣来大唐求和,双方从此之后井水不犯河水,保持友好交往。

史书上,双方都没有使用过多笔墨去描述这一战,如果一定要说评价,那么从阿拉伯战后的种种表现,可以得出这样的评价。

2万唐军虽然因盟友背叛而战败了,但大唐精锐部队的战斗力给阿拉伯帝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慑,以至于改变了原本要东扩的既定国策。

这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的评价!

点赞2、南阳市 网友:硬汉无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阿拉伯人没有什么系统的评价,因为恒罗斯之战其实并不大,对双方来说都算不了什么。

当时阿拉伯人和大唐都在向外扩充,争夺的重点是中亚。

结果双方在恒罗斯打了一战,今天看来并不不算大。

唐军实际作战部队也不过3万人,其中2万人是唐军,另有1万是助战的番军。另外还有3万番军是负责后勤的,总兵力大概是六七万人。不过,实际作战部队不多。

阿拉伯军队兵力至今还有争论,但一般部队总数至少超过10万,西方一说是接近20万。但阿拉伯实际作战部队也没有这么多,大概是一半,也就是5到10万。

就兵力对比来看,唐军其实只有2万多人,而阿拉伯军队至少有5万,其中至少三四万是阿拉伯人。

其实,当时阿拉伯人的力量很强,纵横中东、印度北部和中亚,集中10万大军根本是小意思。更别说,中亚很多国家本来就是他的藩属国。

虽然唐军也有1万多番军支持,但不可靠。

所以,实力上,阿拉伯人明显占优。

结果就是,首先高仙芝唐军2万多配合番军1万多人,约三万多大军,长驱直入700公里,围攻恒罗斯城。

阿拉伯守军赛义德·本·侯梅德部有1万人,坚守城市,等到齐亚德·本·萨利赫的援军主力赶到。

此时阿拉伯军队数量远远超过唐军,兵力有一倍的优势,开始内外夹击,同唐军决战。

唐军也是身经百战的,步兵给予阿拉伯人猛烈打击。

双方激战5日,唐军毕竟数量少,开始占下风,支持不住。

这个关键时候,同唐军协同作战的番军葛逻禄部见势不妙,突然倒戈。

这导致唐军作战体系崩溃,大败。

高仙芝率部逃走,最终只剩下几千人,损失了接近2万兵力。其中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

此战阿拉伯人获胜,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之后阿拉伯人和唐军没有冲突,大体保持均衡。

这主要是,当时阿拉伯人内部有严重问题,教派斗争严重,实力派互相厮杀。恒罗斯之战的阿拉伯大将齐亚德·本·萨利赫,也被政敌杀死。

同时,阿拉伯人西线还有埃及、拜占庭等很多敌人,根本顾不过来。

加上唐军此次虽败,不过损失一二万人而已,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所以阿拉伯人根本没有趁势东进,仍然维持之前的地盘,大唐也是一样。

至于大唐来说,这次失败算不了什么,重整旗鼓再战就是了。大唐打突厥,也是胜少负多,最终还是打赢了。

事实上,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可见,大唐西域的实力早已恢复。

关键在于,大唐随后和阿拉伯人一样,出现了内乱,也就是安史之乱。首都长安都被叛军攻破,国家实力急速衰退,无力再去管中亚的事情,直接放弃了西域。

另外,阿拉伯人和大唐还有共同的敌人,就是刚刚崛起的吐蕃。

所以无论是唐代历史,还是阿拉伯历史,对于恒罗斯战役都一笔带过。

今天西方史学家也认为,这不过是两大国边境的一次普通的军事冲突而已,对历史没有什么的影响。

点赞3、梧州市 网友:小可爱

唐天宝十年,当世最强的两大帝国唐朝和“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之间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军事冲突,此次军事冲突最终以高仙芝率领的唐军失败而告终,这就是鲜在史书中出现,但却被现代史学家屡屡提起的“怛罗斯之战”。

在阿拉伯史学家的记载中,“怛罗斯之战”的胜利被夸张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称“他们不止一次将5万人5五人地渡过河去”,而俄罗斯史学家巴托尔德更是认为“怛罗斯之战决定了中亚细亚的命运,中亚细亚本该是中国的,但它却变成了阿拉伯人的。”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怛罗斯之战前双方的态势

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的交界地带,一条古老的河流由东向西穿过,这便是塔拉斯河,其实这条河全长不过也才区区五百公里左右,在中亚地区也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河,但它的中游左岸却坐落着一座千古名城,本地人便以塔拉斯命名,不过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却被国人熟知,那就是怛罗斯城。

怛罗斯城位于中亚腹地,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将这里大部分的人集中在绿洲和河水流域,所以其政权的规模较小,一般会选择势力比较大的帝国做附庸,以保存其王统,也正因如此,他们会叛而复归,归而复叛,这种状态在没有特别的大帝国出来前,很难打破这种政治格局。

六世纪后期,突厥汗国强势崛起,其疆域从黑海一直延伸到了中原王朝附近,自汉朝以来中原人经略的“丝绸之路”均在其控制之下,不过它的统治方式是“切税商胡,督其征赋”,以榨取西域、中亚各国的财富来养活自己。

这样的话对中原王朝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突厥人的做法无疑会对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上造成极大影响,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经略西北将是中原王朝的头等大事。于是唐朝在集太宗、高宗两代之力终于将突厥人击溃,从而取代了他们在中亚地区的霸权,并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

显庆三年,唐朝政府移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实际管辖着包含龟兹在内的焉耆、于阗、疏勒四大军镇,并辅以“兵马三万镇之”,由始,中亚各国皆臣服大唐。

但是很快大唐帝国的对手从另一个方向将触角伸到了中亚,这就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四出攻略,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很快便名存实亡,就连强大的拜占庭帝国也失去了一多半土地。当东方的大唐帝国给原来的突厥帝国以毁灭性打击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趁势进了中亚。

阿拉伯人多次越过阿姆河袭击河中地区各国,但“当地政权多而分散”,很难团结一致来抵抗侵略者,所以只好奉送大笔的财物乞求缔结和约,但是这些做法并不顶用,阿拉伯人多次拿了钱财之后,仍然在710年占领了中亚最重要的城市撒马尔罕,四年后兵锋到达喀什,阿拉伯人在东方的扩张达到了顶峰。

阿拉伯人的扩张让一向对唐王朝恭顺的突骑施也改变了态度。734年夏,苏禄率军围攻疏勒,大有吞并西域之势,严重损害了唐王朝在西域的利益,于是出现了“唐朝与大食计会连兵”之举,唐朝与大食两国在东西两方同时对突骑施发起了军事打击,公元740年左右,阿拉伯人几乎全部控制了河中地区的“昭武九姓”,势力范围与唐王朝开始重合。

749年,倭马亚王朝被推翻,起义军拥戴阿布.阿拔斯为新的哈里发,由于这个新王朝的军旗是黑色,所以唐王朝便将其称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局势不稳,其哈里发为了震慑百姓,不仅残忍地屠杀了倭马亚家族的大量人员,甚至连倭马亚王朝的历代哈里发的陵墓也没放过,他让人对历代哈里发的尸体加以破坏、鞭打或者焚烧,由此引发了国内的动荡,直接波及了中亚河中地区,在此驻扎的军队也发生了哗变,“昭武九姓”也趁势响应,揭竿而起。

为应对帝国东部的叛乱,阿拔斯派出了最信任的阿布.穆斯林为呼罗珊总督前去平叛,并齐雅德.萨里为军队将领,随同出征。

与此同时,唐王朝也企图利用阿拉伯国内的乱局,“以期重新规图河中”,全面恢复阿拉伯人来之前唐王朝在葱岭外的势力范围。作为安西节度使的大唐名将高仙芝刚刚完成了在帕米尔高原“深入万里立奇功”的惊世壮举,一举将吐蕃赶出千里之遥,此时正是志得意满之时,面对着乱糟糟的河中地区,岂有不取之理?

于是高仙芝率先进军河中地区最为重要的“石国”,这里农业发达,又是中亚商贸中心,还是进军其他地区的交通枢纽。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石国受大唐册封,却“无藩臣礼”,甚至游说其他“昭武九姓”、吐火罗、大小勃律等国向阿拉伯人称臣,这是高仙芝征讨其的最大缘由。

750年,高仙芝攻破石国都城俘虏了王族一干人马,并于第二年将其带回长安献捷,之后一并斩于阙下,时人有诗赞曰: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

但是唐王朝庆祝,却丝毫不知本已被震慑下来的河中地区已是大乱,一场大战已在所难免。


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出兵将石国攻破本是震慑河中诸国之举,在石国都城被破时,国君请降,高仙芝也允诺不擅自杀人。但是高仙芝将石国的王公大臣们带至长安献捷,却被大唐皇帝一句话全部予以处决,这对石国上下而言,高仙芝无疑是背信弃义,这本已在道义上处于不利,又加上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奔走于“昭武九姓”,传播唐军的残暴、无信,更使得“诸胡皆怒”。

而后,吐火罗、大小勃律、昭武九姓居然联合投奔了驻扎在撒马尔罕的阿拉伯将军齐雅德、萨里,这些消息集中在一起,传到安西都护府时便总结出黑衣大食就有可能与河西诸国图谋大唐四镇。为争取主动在手,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御敌于国门之外。

751年,高仙芝再次召集兵马向西进发,边塞诗人岑参在大军出征前赋诗曰:“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极力赞美唐军军威之强盛。

751年七月底,唐军到达了石国重镇怛罗斯,此地离石国都城225公里,往东250公里左右就是李白出生的碎叶城。这里几乎已是唐朝之前古代军队所到达的最远地区。但是高仙芝很快就发现,怛罗斯城中集中了几乎石国全部的军队和其他河中各国的联军,从军队数量上已经几乎与唐军持平。

但是唐军并不忧心,高仙芝将弩手、弓手、陌刀队、骑兵梯次布置,在战斗开始后先进行了几轮远程打击,敌军虽然也有弓弩,但此时的唐军大多身着光明铠,头部、胸前、腹部都有重甲防护,可以有效避免了敌军的弓弩伤害。

正当高仙芝带着部队深入战场向前推时,突然与达乌德和齐雅德.萨里所带的两支精锐部队遇上,再加上城中的敌人守军,军队数量已经远超了唐军。更关键的是,齐雅德.萨里所带之精锐既有阿拉伯重步兵,也有快速重骑兵,另外还有拜占庭式的复合弓箭雨和密集长矛阵,这些打法让唐军很不适应。但总体而言,唐军在弓弩上略有优势,而大食军在重装骑兵上占有优势,所以二者皆是当世强军,这是毫无疑问的。

面对坚城,同时敌人数量远超于己,这个时候的唐军在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战略不利的态势,故而高仙芝才会让部队“后退对峙”,如果当时退兵的话,也许后来的怛罗斯之战也不会发生,唐军也不会溃败。但是唐军在战略态势不利的情况下,与占有优势的敌军苦战五日,居然不分胜负,这给唐军决策层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然而就在第五天晚上,唐军盟友葛逻禄的部队突然叛变,从东北后方向高仙芝发起了攻击。阿拉伯人趁唐军大乱之际,以重骑兵攻击唐军中军大营,致使唐军彻底大乱全线溃败。

高仙芝本欲收拾残部于次日再战,李嗣业劝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势危若此,不至胶柱。”高仙芝这才决定完全退兵。撤退过程中,由于拔汗那的部队前来增援,与撤退的唐军发生了拥挤,“人畜塞路,人不能过”,李嗣业为了尽快摆脱敌人追兵,竟然对盟军“奋力挺击之,人马俱毙,胡等遁,路开。”就这样,唐军数千残部才算真正撤出战场。


怛罗斯之战带来的影响

怛罗斯之战”,安西都护府损失精锐唐军两万左右,被俘战死各万人,但是唐军并非伤筋动骨,威慑河中各国的能力依然存在,仅仅两年后,大唐名将封常清再次出征克什米尔大胜而归,可见此次失利对唐朝影响并不大。

但是对于阿拔斯王朝来说,此战逼迫唐朝势力退出河中地区后,阿拉伯人开始了对该地区的血腥统治,石国、康国皆成其铁蹄下的废墟,“昭武九姓”已危如累卵。于是在754年,“昭武九姓”再次向唐朝称臣,集体派出使臣到长安请求大唐出兵驱逐阿拉伯人。

正因如此,高仙芝虽然兵败怛罗斯,但并未以败军之将受到处罚,虽然后来离开了安西都护府,但是却出任了权利更大的河西节度使之职,可见唐皇对他的态度,对该战失利并不在意。

所以上面提到的俄罗斯史学家认为“怛罗斯之战决定了中亚细亚的命运”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且不说后来唐军还能保持对该地区的威慑能力,在怛罗斯之战发生的第二年,阿拔斯王朝便派出使者给唐朝递交了国书并归还了大量的唐军俘虏,两国就此建立了通好之谊,经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双方都成为互相不可或缺的经济、政治合作伙伴。

所以说“怛罗斯之战”只是发生在两国间的局部军事冲突,事实上并没有改变当时的任何现状。而比起政治军事上的微不足道,这场战争对当时的科技和文化传播的影响更大。

在“怛罗斯之战”前,撒尔马罕人虽然也掌握了造纸技术,但只限于埃及草纸、羊皮、树皮等载体。大量的唐军被俘后,改良了他们的造纸技术,从而将平滑柔顺,更适合书写的纸张取代了之前所用的原始纸张,这种纸张又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传到了欧洲,成为了利及全人类的一个技术。

至于阿拉伯史学家的笔下可是对此战进行了无比夸张的夸大,高仙芝连辅兵在内出动了三万余人,可在阿拉伯史学家艾希尔的《历史大全》中却称:“两军大战于怛罗斯河,阿拉伯人最终战胜了他们,消灭近五万人,俘虏近两万人,残部逃回中国。”另外一名阿拉伯史学家麦格迪西在《肇始与历史》中写道:“将他们(唐军)各个击败,共杀死4.5万人,俘虏2.5万人,占领了他们的军事要地,并虏走他们的子孙,抢去了他们的财富……

这两位阿拉伯史学家还算是比较权威的,有一名萨尔图的史学家写道:“唐朝军队不堪一击,十万唐朝军队仅余几千名逃了出去,阿拉伯人在与东方大国的第一次碰撞中,以全面胜利而告终。

从我国史书来看,当时高仙芝“领一军”出征,那么“一军”有多少?按照唐朝编制,一镇满编七千人,而高仙芝的安西都护府管辖四镇,应该共有两万八千战兵,而“一军”则包含4000人的中军、各2800人的左、右虞侯军、各2600人的右厢前军、走厢后军、左厢左军、左厢后军,所以在理论上唐军一军为2万人,但是临战时,还需配备三分之一的辅兵,那么推测高仙芝当时所带之唐军约为三万人。

再结合《旧唐书》、《唐历》、《资治通鉴》三部史书记载的2万、3万来看,“怛罗斯之战”中的唐军不会超过3万人。再从开元三年和开元二十二年牛仙客等人的军事行动来看,安西都护府执行奔袭任务,后勤所能承受的最高兵力约为1万人,即便在高仙芝时期安西都护府的实力有了加强,恐怕后勤所能承受的压力最多也在两三万之众,同时高仙芝也不可能将安西都护府的全部兵力投入到怛罗斯战场,所以怛罗斯之战中的唐军最多约有2.5万人,这已经是安西都护府出动兵力的极限。

以此来看,阿拉伯史学家们也是夸大了怛罗斯之战的战果,尤其所说之唐军人数,绝对是有水分的。


结语

纵观历朝历代,各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和对维护国家领土安全的理念是一致的,无数的先辈将汗水和热血洒在西域的沙漠中,这才有了维系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也有许多像高仙芝一样的将领,为了拒敌人于国门外,深入敌境与其作战,无论胜也好,败也罢,终究没有损害了中原王朝的利益,仅凭这一点,他便足以载入史册。

所以说“怛罗斯之战”中,世界双雄的第一次碰撞,其实并不值得一提,而文化经济的交流传播,才算其意义所在。

点赞4、大同市 网友:三分热度

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怎么评价唐帝国的军队?严格地说这个问题现代人没法回答,因为当时的阿拉伯人甚至是中国人都没有记载对对方的军队有什么评价,而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整个战役的过程,毕竟这场战役是发生在对于两个帝国来说都是最为边缘的地带,因此在当时其实对双方都没有特别大的震撼。但怛罗斯之战却在后世越来越出名,因为此次战役之后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怛罗斯之战的过程

今天石头君就不细说怛罗斯之战的起因了,因为之前石头君在其它回答里已经说了很多,这个问题其他答主的回答里也说的很详细了,简而言之就是唐帝国和阿拉伯阿拔斯帝国(黑衣大食)在当时都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中亚,那么在古代两个帝国同时来到一个区域,打仗就是必然的了。

而这场战役爆发的直接起因是大唐安西都护高仙芝灭亡了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的石国,石国王子向阿拉伯人求援,阿拔斯帝国重臣阿布·穆斯林(《新唐书》中将其名译为并波悉林)派大将伊本·萨里率大军驰援。双方军队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怛罗斯地区遭遇之后爆发了一场大战。

怛罗斯之战形势图,红色为唐军进军路线,紫色为葛逻禄进军路线,蓝色为阿拉伯人进军路线

关于这场战役双方的参战人数,中国史料的记载和阿拉伯史料的记载出入却非常大。中国史料里,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里说高仙芝当时统领了“蕃、汉三万众”,也就是3万人。但同样是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考异》里又说“蕃、汉六万众”。而《旧唐书》和《新唐书》里又都说高仙芝领兵二万。而《肇始与历史》和《历史大全》两本阿拉伯史书里则都记载说唐军出动了10万人。各种资料相差还是挺大的。

而阿拉伯人的兵力就更是无法考证了,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阿拉伯历史里都没有提到当时阿拉伯人出动了多少兵力,不过一些现代东西方史学家估计阿拉伯人的兵力恐怕在20万人左右,保守估计也在10万人以上。这主要是根据当时阿拉伯人在中亚地区的兵力部署和后来战役进程推算出来的。综合来看,当时唐军总兵力应该在5万人左右,而阿拉伯人应该差不多是唐军的两倍以上。

怛罗斯之战唐军作战想像图

而对于具体战役进程,中国史书和阿拉伯史书也有很不相同的描述。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唐军当时以弓箭手为前阵,长矛步兵为中军,后方和两翼由骑兵保护。阿拉伯人的排阵也基本相同。在战役爆发的前三天里,唐军的弓箭手战力明显强于阿拉伯人的弓箭手,给对方造成严重伤亡,而之后双方的长矛步兵对战唐军也稍占上风。但第四天唐军中两翼的葛逻禄骑兵突然叛变,从两翼对唐军发动突袭,措手不及的唐军很快崩溃,最后只有两千余人成功撤回葱岭。

怛罗斯之战阿拉伯骑兵想像图

而根据阿拉伯人的记载,双方在遭遇之后的前四天都始终非常谨慎,以对峙为主,并没有发生大规模对战。但在第五天,一支本来没有参战的葛逻禄骑兵突然从唐军左翼对唐军展开猛攻,唐军崩溃,但仍有三万人左右撤回葱岭。也就是说在阿拉伯史书的记载里,葛逻禄骑兵本来并不是唐军的仆从军,也不存在叛变这一说。

至于损失,尽管中国和阿拉伯史书具体数字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唐军损失惨重。《旧唐书》和《新唐书》里都记载唐军只有数千人生还,唐朝时另一部重要史料《通典》则记载唐军“七万众尽没”。而阿拉伯史书则记载有4.5万到5万唐军阵亡,有2万到2.5万唐军被俘,有3万人生还。而阿拉伯方面的伤亡更是没有记载,不过有些学者认为也应该有1万到2万人阵亡。从这些数据看,唐军的表现应该也不算太差,葛逻禄人猝不及防的突袭才是唐军战败,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

怛罗斯之战的后果

怛罗斯之战在当时看起来似乎影响不太大,因为唐军此战失败之后不久,就又出兵附近区域收复了部分怛罗斯之战的失地。但4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在安西都护府的唐军主力撤回中原平叛,之后唐朝的中亚领土就渐渐失控了。

不过阿拉伯人在怛罗斯之战胜利之后,也没有能够东侵。本来在怛罗斯之战胜利之后,阿拔斯帝国在中亚的最高长官阿布·穆斯林想要东征中国,但他却得报说直接指挥怛罗斯战役的伊本·萨里有可能被任命为统治中亚的呼罗珊总督,因此二人发生内讧,阿布·穆斯林把伊本·萨里给杀了,东征中国也就作罢了。

怛罗斯之战

但怛罗斯之战对后世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造纸术西传了,怛罗斯之战有1万到两万名唐军士兵被俘,他们后来都被带到巴格达的奴隶市场上出售。而这些唐军士兵里,有一些其实是后勤人员,会各种技术,包括当时东亚的独门绝技造纸术。结果他们大批被俘造成造纸术西传。这一点无论是东西方还是阿拉伯都有许多史学家认可。

另外还有一点是,怛罗斯之战之后,唐朝对中亚渐渐失控,而阿拉伯人也无暇东侵,这使得突厥人在中亚渐渐占据上风。而突厥人崛起又引发了一系列多米诺式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塞尔柱突厥帝国崛起,并四处扩张,一度占领了耶路撒冷,然后又引发了十字军东征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所以客观地说,怛罗斯之战在当时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意义。但由此战导致的造纸术西传和中亚地缘政治的改变却对后世产生了无法估量的重大影响。

点赞5、呼伦贝尔市 网友:蓝梦月影

怛罗斯之战发生于公元751年,战争双方是当时亚洲最为强大的两个帝国——唐帝国与阿拉伯阿拔斯帝国。

怛罗斯之战也是两大帝国之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冲突。

但这场战役并不长,只有短短的5天,而战争的结果是阿拉伯人大获全胜,唐军因西域藩国倒戈,腹背受敌而全线溃败。阿拉伯军队并未在战后发起追击,唐军也为发动任何反攻。

战后,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对此战均有不同的历史书写。唐朝虽败,却让阿拉伯人见识到了唐军的强大。而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则是唐军主帅高仙芝的凶残。

战役的结局,对阿拉伯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汉学家卡灵顿·古德里奇也将怛罗斯之战称之为“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这是为什么呢?

一、战役经过

公元750年,唐朝在西域地区的悍将、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因为觊觎西域国家石国的财富,便诬蔑其无藩臣之礼,率兵讨伐。

石国国王虽然马上认罪求和,但还是被高仙芝诱杀。之后,高仙芝血洗了石国,掠走了全部财富,并顺路将沿途的突骑施等国灭掉。

高仙芝的暴行使得西域各国人人自危,于是他们便倒向了中亚地区的强国即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寻求其庇护。

正当阿拉伯帝国准备联合西域各国,攻打唐朝的安西四镇时,高仙芝早先得到消息,他准备先下手为强,率领唐军主力3万余人,并裹挟西域诸国联军近7万人,孤军深入到了怛罗斯附近。

在这里,唐军遭遇到了阿拉伯帝国20万精锐部队。双方大战5天不分胜负,但此时早已对唐军恨之入骨的西域葛罗禄部突然倒戈,从背后对唐军发动了猛攻。

唐军因腹背受敌,最终被击溃。高仙芝仅率领数千人突围。而阿拉伯人在战争中亲身体会到了唐军的战斗力,也没有进行追击。

此战,唐军1万余人阵亡,2万人被俘。

二、战争影响

唐帝国建立以来,从唐太宗到唐玄宗,一直四面出击,征伐四方,开疆拓土。

像怛罗斯之战这种规模的战争,进行了不知多少场。

因此,尽管此前的常胜将军高仙芝在怛罗斯之战中败北,但其影响也是不大的。

虽然损失3万兵力,但唐军在安西四镇的统治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此后唐朝全面在西域收缩,是因为爆发了安史之乱。

作为获胜方的阿拉伯帝国来讲,怛罗斯之战的胜利并没有改变中亚的平衡。

但是,因为俘虏了2万唐军,阿拉伯人得以学习到许多此前不外传的丝织品、瓷器、纸张制造技术。特别是造纸术,阿拉伯人通过掌握此项技术,赚得盆满钵满。

此后,造纸技术又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中亚、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文化快速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卡灵顿·古德里奇称怛罗斯之战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这并不算夸张。

但归根结底,怛罗斯之战唐军之所以被击溃,与高仙芝的贪婪好战有直接关系。

高仙芝在西域作威作福,横征暴敛,使唐帝国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力锐减。而在此之后,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帝国国力衰减,更加无力控制西域地区。唐帝国努力打通的丝绸之路,再次中断。

点赞6、西宁市 网友:耳边墨发

中世纪阿拉伯史书对这场战役的记载十分简略,可以参考的文献并不多,对这场战役最全面的记载应该就是伊本·艾西尔(Ibn al-’Athīr,公元1160-1233)的《历史大全(al-Kāmil fī al-Tārīkh)》了。

《历史大全》认为怛罗斯战役发生在伊历133年,也就是公元750-751年。

《历史大全》对怛罗斯战役的记载(划线部分)

译文如下:

“[伊历133年]本年,费尔干纳①的伊赫西德(’Ikhshīd)与赭石②国王反目,伊赫西德遂向中国(al-?īn)国王求援,中国国王派遣十万名士兵支援他,他们包围了赭石国王。于是赭石国王便臣服于中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他本人和他的随从们都没有受到虐待。
艾布·穆斯林(’Abū Muslim)③得知这个消息,就派遣齐亚德·本·萨利赫(Ziyād ibn ?āli?)与他们战斗。双方在怛罗斯河(Nahr ?arāz)相遇,穆斯林战胜了他们,对方大约有五万人被杀,大约有两万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国。此事发生在[一百]三十三年十二月。”

注释:

  1. 费尔干纳(Farghānah)即拔汗那,昭武九姓之一。
  2. 赭石(al-Shāsh)是波斯语Chāch的音译,即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又译“柘枝”。
  3. 艾布·穆斯林,阿拔斯王朝的呼罗珊总督,《旧唐书》、《新唐书》均作“并波悉林”。

这段史料并没有直接评价唐朝军队的战力如何,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阿拉伯人把遥远的中国视为一个显然比昭武九姓更为强大的政权

《历史大全》在编年记事时,习惯把当年最重要的事件摘出来放在前面,以《叙某事件》为标题以彰显其地位。而其余不太重要的事件都会被放在最后面一个叫做《叙[本年]其他事件》的标题之下,按月份先后或事件相关性逐条叙述。

怛罗斯战役位于《伊历133年》这一章的《叙其他事件》之中,可见怛罗斯战役这一事件并不很受作者的重视

“怛罗斯战役”在《历史大全·133年》中所占的比重

那么什么才是伊历133年的头等要事呢,这一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译文如下:

然后到了133年:
叙罗马人占领马拉蒂亚
本年,罗马①国王古斯坦汀(Qus?an?īn)兵临马拉蒂亚②和卡马赫③。
古斯坦汀向卡马赫发起进攻,卡马赫人派出信使向马拉蒂亚人求援,有八百名士兵从马拉蒂亚前往卡马赫,罗马人和他们作战,穆斯林战败了。于是罗马人又向马拉蒂亚进攻并围困之。
如我所述,哲济赖④此时正处于动乱之中,该区总督⑤穆萨·本·克尔卜(Mūsa ibn Ka‘b)还在哈兰⑥。
古斯坦汀派信使晓谕马拉蒂亚人道:
“我只要知道谁是穆斯林以及谁不是穆斯林就会解围。在我犁平马拉蒂亚之前,你们都还是安全的,都可以回到穆斯林的国家去。”
马拉蒂亚人并未答复古斯坦汀。古斯坦汀架起投石机,马拉蒂亚人便屈服了,为安全起见,他们交出城池,迁到了伊斯兰的国度,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东西,把不能带走的扔到井里以及河水中。
马拉蒂亚人离开后,罗马人拆毁了马拉蒂亚城而后返回,从此马拉蒂亚人散居在了哲济赖。
随后罗马国王前往卡利卡拉⑦,他驻军哈绥草原⑧,派遣亚美尼亚人库尚(Kūshān)围困卡利卡拉。卡利卡拉城中有亚美尼亚两兄弟凿破了城墙上的一块巨石,使得库尚及其部队得以进城。库尚等人占领了城池,把城里的男人杀死,女人抓为俘虏,[库尚]还把城主解送至罗马国王处。

注释:

  1. 罗马(al-Rūm)是阿拉伯人对拜占庭帝国的称呼。
  2. 古斯坦汀即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V,公元741-775年在位)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君主,在位期间曾“将破坏圣像运动推演为剧烈的迫害活动”。
  3. 马拉蒂亚(Mala?iyyah,今作Malatya)和卡马赫(Kamakh,今作Kemah,又译凯马赫),皆位于今土耳其东部,是当时阿拉伯帝国的边境城市。
  4. 哲济赖(al-Jazīrah)意为“岛”,是阿拉伯人对上美索不达米亚的称呼,阿拉伯帝国在此建有行省,省会摩苏尔。从文段中似乎可以看出,哲济赖行省的军队可能也负责小亚细亚甚至高加索地区的军事
  5. “总督”原文作‘āmil,本意可解作“税务官”。阿拉伯帝国的行省长官一般分为三类:总督(’amīr或wālī)、税务官(‘āmil)和法官(qādī),分管军民政务、税收和司法;一说‘āmil是总督下一级的地方官员。本文的‘āmil可能表示总督或总督一级的行政官员。
  6. 哈兰(?arrān)位于今土耳其南部土叙边境。
  7. 卡利卡拉(Qālīqalā),今土耳其埃尔祖鲁姆(Erzurum),“卡利卡拉”或音译自亚美尼亚语,此地居民以亚美尼亚人为主。
  8. 哈绥草原(Marj al-Kha?iyy),具体位置不详。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阿拉伯人位于小亚细亚的领土被拜占庭人侵犯了,边境重镇卡马赫、马拉蒂亚和卡利卡拉相继失守。此事被作者单摘出来,说明相比于怛罗斯战役,这个事件才是本年的重点。

相对于阿拔斯王朝当时的首都库法(公元766年迁都巴格达),怛罗斯显然比马拉蒂亚三城更加遥远

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非常呵呵,两国时常因为争夺小亚细亚和亚美尼亚的土地以及地中海东部的制海权而爆发冲突。

倭玛亚王朝末期,阿拉伯帝国陷入内乱,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是个政治嗅觉敏锐的统治者,他抓住这一时机向阿拉伯帝国发动战争,忙于给后院救火的倭玛亚王朝无心攘外,在小亚细亚吃亏连连。

公元752年,君士坦丁五世又趁阿拔斯王朝初立,发兵夺取了阿拉伯帝国的马拉蒂亚城,随后引兵东进,袭击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美尼亚地区。

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一直是中世纪阿拉伯史籍的主题之一,家门口的一连串败仗比远在天边的捷报更能引起史家们的重视,怛罗斯战役的胜利在他们看来,似乎是“边鄙小小交兵”,只作为当年在中亚战场的一次普通的军事胜利,而被一笔带过。

不过,后来阿拔斯王朝的政局渐稳,实力增强,第三任哈里发马赫迪、第五任哈里发哈伦·赖世德以及第七任哈里发麦蒙,都曾在小亚细亚重创拜占庭军队,两国的边界也在次向西推进。


《历史大全》简介:

《历史大全》严格意义上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该书成书于伊历628年(公元1231年左右),记载了从上古时代到公元1231年的历史,可大体分为伊斯兰之前和伊斯兰之后两部分。

10册装的《历史大全》,笔者2012年购买于科威特,但书是埃及出版的

《历史大全》是一本部头很大的书,比如这个版本就分为10册(埃及开罗出版,2012年购于科威特城)

1、伊斯兰之前:波斯帝王、以色列先知、阿拉伯酋长

伊斯兰之前的历史在《历史大全》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只有第一册的前一半),主要基于《古兰经》、波斯史诗《列王纪》以及历代阿拉伯史学家的传述,这个阶段作者以三个民族为重心:古代波斯人、古代以色列人以及古代阿拉伯人,把古代波斯帝王、古代以色列先知和古代阿拉伯部落的故事按照可能的时间顺序放在一起记述。当遇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在《古兰经》中没有记载的情况时,作者也会像其他阿拉伯史学家一样适量引用《旧约》的内容,把《旧约》的希伯来语人名转译成阿拉伯语,比如《历史大全》称以西结(Ezekiel)为?izqīl,转译自希伯来语??????/Y'chezqel。

伊本·艾西尔记载这段历史的纪年方法也很有意思,他往往以一些重大事件作为坐标,比如某先知出生于“马努杰赫尔(Mānūjihr,即马努切赫尔,相传为波斯帝王)即位之后xx年”,某事发生于“亚历山大攻克巴比伦之后xx年”。

2、伊斯兰之后:阿拉伯帝国、十字军、成吉思汗

伊斯兰之后的历史主要基于历代阿拉伯史学家遗留的资料和档案,以及作者自己的见闻,这部分以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比如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倭玛亚王朝与阿拔斯王朝的更迭、哈里发对大臣或总督的任免)以及阿拉伯帝国与周边政权或族群的关系(比如与拜占庭帝国、粟特人、突厥人、柏柏尔人的关系等等),纪年方法也统一使用伊历纪年

《历史大全》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该书对阿拉伯帝国各时期历史的详尽记载,尤其是关于十字军战争和蒙古帝国第一次西征的部分,伊本·艾西尔也因此为史学界所称道。

点赞7、广元市 网友:海蓝色

坦白说,这个问题根本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因为无论是唐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两个国家,所以很多现代人夸大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其实在两国看来,这只不过是边境上的小打小闹,甚至连战役都称不上。所以也不存在阿拉伯人是如何评价唐帝国军队的问题了。

起因

这场军事冲突的起因实际上是唐军将领挑起的,天宝九年,高仙芝领兵讨伐石国,石国国王很快便与他约定投降,按理说这事儿到这里也就皆大欢喜了,但高仙芝俘虏了石国国王并献给了唐玄宗,导致前者被斩首,所以西域诸国都心生怨恨。于是,石国王子潜逃,来到了大食国,向他们求救。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准备进攻唐朝控制的安西四镇。所以说这场战争的起因可以说完全由唐朝的安息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所挑起的,史料并没有记载是李隆基所授权的。

战力对比

要说这场军事冲突双方投入了多少资源,史书记载不一,相对比较可信的是,高仙芝率领了安息四镇的兵马大约2万人再加上周边藩属国的联军1万人,总兵力应该在3万人左右。所谓“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至于阿拉伯方面投入了多少兵力,史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阿拉伯军队里也包括了西域诸国的联军,史学家普遍认为总数应该在唐军之上。

结果

公元751年,高仙芝率唐军长途奔袭700余里,虽然在兵力上吃些亏,但是依靠强大的战斗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与阿拉伯军队激战五日,丝毫不落下风。而此时,唐朝联军中的葛逻禄部落的军队突然叛变,打了高仙芝一个措手不及,导致唐军大败,死伤惨重,高仙芝仅仅带着数千人撤退。此后高仙芝还想收拢残军,第二天再与大食军一教高下,但副将李嗣业坚决不同意,对他说:“大势已去,不能再恋战了”,并且打散了追兵,高仙芝才能安全撤退。

这场军事冲突对唐和阿拉伯两大帝国来说无足轻重,战败的高仙芝也没有受到什么处罚,而李嗣业反而受到了朝廷的嘉奖。更没有达到所谓的唐朝丢失了西域的霸权的地步,因为仅仅两年之后,代替高仙芝出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便率军进攻大勃律,屡战屡捷,最终受降而还。而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他们最大敌人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对于这场军事冲突,史书中只用了草草数十字的记载,所以更谈不上如何看待唐朝的问题了。

点赞8、运城市 网友:神迷颠倒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唐朝在周围实在是找不到对手了,所以唐太宗就让大将侯君集跑去西域,在当地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当时这一机构设立,主要是对付西突厥,顺便将西域收入囊中。

到了唐高宗时期,苏定方灭了西突厥。这回唐朝感受到了什么叫“无敌是多么寂寞”,因此将安西都护府一度改名为安西大都护府,继续统辖安西四镇。

那时候中亚的各种斯坦们包括某汗,全都得靠安西都护府罩着。势力范围一度抵达波斯以东地区,这么一来,唐朝就和波斯接壤了。

当时波斯已经衰败,曾经向唐高宗求助,希望唐朝出兵抵御阿拉伯人。因此唐高宗设立了波斯都督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同时又将波斯王子册立为波斯王,他在唐朝的官职是右威卫将军。

可阿拉伯帝国也在迅速扩张,他们的手也伸向了波斯。唐玄宗开元三年,两个强大的对手,终于在中亚地区相遇了,这就是怛罗斯之战的前兆。


一、怛罗斯之战前,阿拉伯帝国和唐朝基本没什么接触。

开元三年,阿拉伯帝国进入波斯境内后,开始与唐军遭遇。那时候波斯是唐朝罩着的,你欺负我小弟,是不是得看看他大哥的实力?

就这样,第一次唐阿之战爆发,阿拉伯集团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甚至邀请唐朝的老对手吐蕃,一起对安西都护府下手,结果两者都被唐军给揍了。

此后阿拉伯帝国收敛了很多,他们一直在收拾周围其他的小兄弟,压根不敢招惹唐朝。而唐朝也在忙着巩固自己在西域的地位。

当时唐朝在西域最大的对手,就是吐蕃。吐蕃为了入侵安西四镇,曾强迫小勃律与吐蕃联姻,娶了吐蕃的公主。而小勃律又是吐蕃进入安西四镇的重要通道,俗称战略要地。

唐玄宗知道以后,二话不说,派遣大将高仙芝,带领1万大军直奔小勃律而来。吐蕃搞了10万雄兵前来,结果被高仙芝打得溃不成军。此后小勃律就这么成了唐朝的地盘。

过了3年,唐玄宗听说西域的车师国和吐蕃关系不错,又派高仙芝前去搞定了车师国。同年高仙芝顺便还灭了石国,俘虏了人家的国王。

办完这些事儿,高仙芝把几个国王全都摁在了唐玄宗跟前。这是什么情况?是要跟唐玄宗打麻将吗?从此以后高仙芝就成了西域地区的保护神,谁也不敢招惹。


二、石国王子,成了怛罗斯之战的导火索。

石国被高仙芝给灭了,高仙芝也顺便抓了石国国王,送到长安斩首了。可石国王子却逃了出来,他跑到了黑衣大食,请求黑衣大食的帮助。

高仙芝得知这一消息,大为恼怒:西边还有人敢管这件闲事?看来要教他做人了!

黑衣大食,其实就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人家阿拉伯帝国当时也正处于上升期,实力也不可小觑,自然不担心和唐朝再次交战。

因此天宝十年,高仙芝带领唐军奔袭700多里地,在怛罗斯和阿拉伯帝国的军队相遇了,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三、怛罗斯之战以唐军战败告终。

很明显,这是一场遭遇战。因为当时阿拉伯军队也刚好是平叛以后,顺便南下。那么双方具体投入了多少兵力呢?

  1. 唐朝高仙芝这边,总体来说,拥有3万人。其中只有数千唐军,剩下2万多人是葛逻禄军和拔汉那军。
  2. 阿拉伯帝国这边,保守估计有10多万大军。因为他们早就想要入侵安西四镇,这回算是下血本了。

实力差距确实有点儿大,那时候阿拉伯军队平定叛乱后,到南边休整。可谓是养精蓄锐,战斗力强盛。

而高仙芝千里奔袭了足足3个多月,早已人困马乏。双方又都是突然遭遇,所以压根就没给高仙芝休整的机会。所以说从准备方面,高仙芝并不占优势。

双方在这里打了5天,由于兵力差距太大,再加上唐军劳师远征,后勤力量不足。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唐军的劣势便很明显了。

这个时候,葛逻禄军居然趁着唐军有点儿示弱的情况下,倒戈一击,跟着阿拉伯军反过来对付唐军。

好家伙,战争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高仙芝带着几千唐军战败而归,战损达2万多人。看似损失很大。


四、怛罗斯之战其实没啥影响。

既然高仙芝大军战损如此之大,为何阿拉伯军队没有乘胜追击呢?双方反倒是安然无恙,继续保持着过去的领土分界?这显然不合常理。

原来高仙芝这次战败中,损失的人员,一部分是背叛唐军的葛逻禄军,还有一部分则是拔汉那军。唐军本部损失非常小,所以战斗力依旧很强。

所以说,就算怛罗斯之战中阿拉伯军取胜,他们也不敢轻易招惹唐军。毕竟高仙芝回到安西都护府以后,随便招招手,就能召集数万唐军。而正儿八经的唐军,恐怕是阿拉伯人不愿意面对的。


倒不是说唐军就一定能战胜阿拉伯军队。毕竟劳师远征,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唐军到了怛罗斯城,便是劳师远征。而阿拉伯军到了安西四镇,便来到了唐军的主场,也就成了劳师远征。明知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做呢?

值得一提的是,怛罗斯之战后,双方主帅的结局却十分雷同。

唐军主帅高仙芝在4年后,便因为在安史之乱中退守潼关,被唐玄宗处死。而阿拉伯军的统帅艾布穆斯林,则在3年后,被他们的皇帝以谋反罪处死。


总结:怛罗斯之战后,双方的走向倒是完全不同了。

唐朝在怛罗斯之战以后,不久便遭遇了安史之乱,紧接着我们都知道,唐玄宗逃到四川,唐肃宗匆忙继位,唐朝自此开始走向衰败。

也正因为唐朝调遣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回来支援,结果造成西域势力空虚,最后让吐蕃捡了便宜。

至于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之战后,似乎信心更强了,开始进行西征。曾经在西征时期,将拜占庭帝国打得交钱了事。

所以说,虽然怛罗斯之战本身,对双方的疆界没什么影响。可日后的走向,或多或少会受到怛罗斯之战的影响,这也是无法否认的。毕竟打了败仗,心情不可能好,而打了胜仗,高兴两天也很正常。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点赞9、长治市 网友:葬忆之殇

似乎阿拉伯跟唐朝双方都没有对这次战争表示重视,此次作战的意义并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大,这次战争对双方的朝廷都没有产生影响。

根据中世纪阿拉伯史书记载,此次战争的分量根本不知道被重视,所以没什么评价留给唐朝军队,下图就是部分史料

寥寥几语就被带过了,大概译文如下:

“[伊历133年]本年,费尔干纳的伊赫西德(’Ikhshīd)与赭石(al-Shāsh)国王反目,伊赫西德遂向中国(al-?īn)国王求援,中国国王派遣十万名士兵支援他,他们包围了赭石国王。于是赭石国王便臣服于中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他本人和他的随从们都没有受到虐待。艾布·穆斯林(’Abū Muslim)得知这个消息,就派遣齐亚德·本·萨利赫(Ziyād ibn ?āli?)与他们战斗。双方在怛罗斯河(Nahr ?arāz)相遇,穆斯林战胜了他们,对方大约有五万人被杀,大约有两万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国。此事发生在[一百]三十三年十二月。”

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战争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结果。并未做更多的点评,所以阿拉伯也没有更具体的评价史料。

不过双方都通过这场战争知道了对方实力,如果没有后续事件,可能会爆发第二次、第三次战争,意义也许就会不一样。

但是!但是!

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被调回去平叛了。巧的是阿拉伯那边也一样,恒罗斯之战军队首领也被哈里发猜忌诛杀。

这次战争只能算小规模战役,东西文明的一次碰撞,并没有对双方朝廷带来任何影响。所以两方都不重视,都是一笔带过,至于评论更是无从说起。

点赞10、泰兴市 网友:何师我

这样说吧,就算不是惺惺相惜,也是一种,这家伙不好惹的的评价。

拿打游戏来比喻怛罗斯之战,怎么回事呢?

唐这边高仙芝率领安西都护府2万人马,加葛逻禄等西域盟友1万,统共3万多。

阿拉伯这边加石国小王子的西域兄弟团,10万。

也就是说,开局,本来5V5,唐这边有2家挂机,唐开局就逆风5V3。

但是唐觉得自己没逆风,高仙芝可以1V5,居然和阿拉伯打的互有攻守,结果人家西域展开外交攻势,葛逻禄倒戈,这下真的要1V5了,另外一路西域同盟直接崩了,高仙芝也顶不动,只好GG了。

尽管阿拉伯赢了,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对手不好惹。


从阿拉伯后来的表现来看,对于唐王朝的战斗力和国力还是有忌惮的。

按照阿拉伯后来打欧洲人的习惯,能一路推到底就不会停,但是在怛罗斯之战取得胜利后,阿拉伯人并没有往东进发,在之后阿拉伯还派使节向唐王朝请求和解,双方的贸易也没有因为怛罗斯之战而停止,甚至到安史之乱时,阿拉伯还派兵帮助唐在西域抵抗安禄山。


从这些可以看出,尽管怛罗斯之战对于两国都不算一场大战,但这场遭遇战也让双方初步看到了对方都是不好惹的。


我是ChrisQu,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讨论。

点赞11、揭阳市 网友:不与君同

此战结束后,阿拉伯人求和,此后每隔几年便派使者前来朝贺一次。阿拉伯人对唐帝国的评价不言而喻。

怛罗斯之战之所以会爆发,是因为西域,也就是现代的中亚地区。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朝的时候,大汉帝国就长期和匈奴争夺西域的主导权。到了唐朝时期,这片区域更乱了。突厥、吐蕃、唐帝国轮流在这片地区争雄。波斯要不是深陷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必然也会在西域插一脚。

西域之所以这么重要,倒不是这地方物产多么丰富,而是掌握了西域,就掌握了当时东西方贸易的商路,这意味着取之不尽的财富。

而对于唐朝来说,西域更加重要。

和后世的很多朝代不一样,唐朝很清楚在西边还有好些个强大的帝国存在,比如波斯帝国,比如阿拉伯帝国(唐朝称作大食)。


对于唐朝来说这些帝国都是潜在的对手,不得不防。

唐朝的基本盘在中原地区。只有控制了西域,并在当地有相当的军事存在,才能让西域成为唐朝与其他势力间的缓冲地带。

一旦这些势力对唐朝图谋不轨,有西域挡着,唐朝有足够的时间来调集军队,做出反应,以此来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

所以说,唐朝踏足西域,为的不是攻,而是守。这也使得唐朝对于西域志在必得,不惜投入大量的资源。

最先称霸西域的当属突厥,草原民族的战斗力之高,自然不是西域那些小国可以抗衡的。因此这些西域小国只得臣服于突厥。

然而突厥对西域压榨得太厉害了,不仅严重影响了唐帝国的对外贸易,还经常骚扰唐朝边境。于是唐朝出手了,唐朝的军力乃历朝历代最强,直接把突厥人揍得哭天喊地。

就这样,西域诸国大多向唐朝臣服,成为了唐帝国额藩属国。唐朝也顺势在西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到了唐玄宗时期,安西都护府下辖四镇,拥有驻军3万人。同时可以调动西域的藩属国军队协同作战,此时唐朝的西域防御体系基本成型。

关于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冲突,最早可以追溯到唐高宗时期。

当时阿拉伯帝国大举进攻波斯,波斯由于常年与拜占庭帝国交战,导致国力虚弱,不足以对抗阿拉伯帝国,这时候他们想起了远在东方的唐帝国。

毕竟两国长年都有贸易往来,关系还算不错。如果唐帝国愿意伸出援手,那么波斯就有救了。

第一次波斯人前来求援,唐高宗直接拒绝了。这很好理解,交情归交情,但是这明摆了是赔本买卖,唐朝怎么会为了别国,让自己的士卒去以身犯险呢?

后来波斯人实在是扛不住了,再次向唐朝求助。这次前来的是波斯末代皇子俾路斯。

而这次唐高宗的反应与前一次大相径庭,他一口答应了俾路斯的请求。并派大将裴行俭护送俾路斯回去。

唐高宗可没犯傻,就算他真的犯傻了,唐朝那么多名臣良将也会阻止他的。他这么做是因为符合唐朝的利益。

裴行俭打着护送俾路斯的旗号,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出发了。所有人都以为他这是去和阿拉伯人干架的,包括西突厥人。

当时西突厥人与吐蕃结盟,长期派兵骚扰安西都护府辖区,唐朝必须让其付出代价。

于是,裴行俭打着护送俾路斯的幌子,经过吐蕃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时,突然对西突厥出手,攻打西突厥,西突厥自然不是唐军的对手,只得跪地求饶。

然后,裴行俭就以路途遥远为由,不走了。

至于俾路斯,唐高宗在西域建立了波斯都护府,任命其为都督,后改封波斯王。让他召集波斯残余势力,继续在当地与阿拉伯帝国对抗。

因为唐朝明白,一旦阿拉伯帝国消灭了波斯,那么就会与西域接壤。以阿拉伯人的习性,很可能兵犯西域,直接威胁到唐朝在西域的利益。

因此唐朝才会扶持波斯,给阿拉伯帝国添堵。

可惜波斯人明显不是阿拉伯人的对手,俾路斯在当上波斯王后,仅仅过了四年,就丢光了地盘,跑到长安寻求庇护了。

至于阿拉伯帝国,也许是需要消化波斯的地盘,其攻势明显放缓,只是在缓慢蚕食西域诸国。但是西域实在是太大了,唐朝的势力也不足以覆盖整个西域,因此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随着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迟早会和唐帝国发生冲突的。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一个叫石国的小国。

这石国位于怛罗斯河流域,此处已经是唐朝势力范围的最西边了,更远的地方,唐朝也鞭长莫及,那已经是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了。

这石国就是个弹丸小国,而且是唐朝的藩属国。按照中国传统史书的说法,石国身为唐朝的藩属国却“无藩臣礼”,于是唐朝派遣高仙芝率兵征讨石国。

这石国哪里是唐朝大军的对手,于是很干脆地投降了。

高仙芝也接受了石国的投降,到这里事情本该结束了。结果高仙芝刚签完和平协议,接着就把石国国王及一干权贵全抓了,押回长安城。

唐玄宗直接下旨将这些人全处斩了。

后来石国的王子逃了出去,然后西域到处宣扬此事,让西域诸国觉得唐朝暴虐,以便寻求帮助。但是西域都是些小国,谁也不敢招惹唐朝,于是这石国王子便向阿拉伯帝国寻求援助。

按这说法,此事是高仙芝贪图军功,才背信弃义的。

其实想一想,石国就那么大点地方,能有多少军功?高仙芝真想要军功,应该去找吐蕃玩玩。

事实上,那些史书都是后世朝代编写的,中间隔了一两百年,那时候西域早已丢失,后人根本不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

经过专家们研究多国文献后得出结论,石国这是自找的。

首先,他身为唐朝的藩属,却与阿拉伯帝国还有突骑施来往密切。尤其是这突骑施,那可是唐朝的敌人,石国的行为明显与其身份不符。

其次,石国与拔汗那国有很深的矛盾,双方可以说是不死不休。而这拔汗那国是唐帝国的铁杆小弟,整个西域最死心塌地跟着唐朝的,便是拔汗那国了。

双方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唐玄宗亲自给拔汗那国赐名宁远,同时给拔汗那国国王赐姓窦。这个姓可不是随便赐人的,那是唐玄宗母亲的姓。由此可见两国关系是多么紧密。

自己铁杆小弟被欺负了,作为大哥的唐帝国自然要替他出头,这样其他藩属才能安心臣服。

所以,唐朝这次出兵石国,完全是石国自找的。而且唐朝也想借助这次出兵,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震慑那些有异心的国家。

高仙芝接受石国的投降只是为了减少损失(毕竟攻城是消耗战),但是他没权力放过石国国王和权贵。

照这情况来看,唐朝应该是准备扶植石国王子上位,使石国依附唐朝。不然这皇子应该被抓去长安咔嚓了,断无可能逃出来,即使逃出来也很难回到西域的。

可惜这王子被吓破了胆,根本看不清形势,偏要把事情搞大,还引来了阿拉伯人。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刚刚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阿拔斯王朝击败了倭马亚王朝,后者因为崇尚白色,被唐朝称作白衣大食,而前者则崇尚黑色,被唐朝称作黑衣大食。

公元750年,阿布阿拔斯正式登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君主。结果没过多久就收到两条消息:一个是布哈拉地区出现反叛,另一个则是石国王子来寻求帮助。

对于阿布阿拔斯来说,新王朝刚建立,国内还有很多反对者存在。他需要一场大仗来展现实力,震慑宵小,这样才能实现王朝的平稳过度。

在阿布阿拔斯看来,唐帝国就是一个不错的对手。

此时波斯帝国已经灭亡,拜占庭帝国靠着“希腊火”苟延残喘,欧洲、亚洲还有非洲的大片土地都落入了阿拉伯帝国的手中。能称得上对手的,也就只剩下唐帝国了。

既然要展现实力,自然要找个像样的对手。而且阿拉伯人早就想垂涎西域了,只要击败唐帝国,西域就是他们的了。于是阿拉伯人爽快地接受了石国王子的请求。

阿布阿拔斯将此事交由呼罗珊总督处理,因为西域正好在他的防区范围内。

阿拉伯人先是平定了叛乱,接着便开始调集大军准备大举出征西域。

可惜这些消息唐朝方面并不知道,他们得到的消息还是阿拉伯帝国处于内乱中,阿拔斯王朝和倭马亚王朝还在争斗中。

因此唐朝判断,阿拉伯人的主力部队正在忙着西征,留在呼罗珊地区的军队应该很少。于是唐朝决定先发制人,将呼罗珊地区的阿拉伯军队打垮,让他们无法插手西域的事务。

在古代打仗,由于信息传递不便,很多时候真的要靠运气,很显然,唐朝这次的运气不怎么好。

不过唐朝这边并不知道这些,唐玄宗派遣高仙芝率领唐朝、拔汗那、葛逻禄三国联军出征。

关于这支联军的人数,各种史书众说纷纭,从两万到二十万,什么说法都有。

其实这很好理解,毕竟唐朝打了败仗。因此古人写史书就往少了写,毕竟因为人少输了不丢人。而阿拉伯的史书就往多了写,显得自己厉害呀。

经过专家反复研究,唐朝联军的人数在五万到六万的样子,比较靠谱。这其中真正的唐军只有两万多人,剩下的都是拔汗那和葛逻禄的军队。

别看唐军人数太少,但是整个安西都护府只驻扎了三万左右的唐军,唐军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对高仙芝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最擅长打“闪电战”。

当初他征讨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时,接连两次采取“闪电战”。一万唐军,靠着出其不意,第一次消灭一万吐蕃军队,第二次则击败了十万人的吐蕃大军。

既然这次唐朝是想出其不意,高仙芝自然继续采用“闪电战”了。

在他的指挥下,唐朝联军一路跋山涉水,花了三个多月,终于到达了怛罗斯地界。

他们很快便被阿拉伯的斥候给发现了,阿拉伯帝国当时在该地区拥有两支大军,一支是用来攻取西域的,另一支则是负责驻守当地平定叛军的。

两支大军加起来至少有10万人。

而且由于事先得到了斥候的消息,阿拉伯人都已经进入城池以逸待劳,等待着唐军的到来。

可以说,唐朝联军面对的情况非常糟糕。

首先,他们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敌人至少是他们的两倍。

其次,他们长途奔袭,为了达到奇袭效果,可谓是日夜兼程,休息的时间很少,虽然经过了短时间修整,但是依然没有彻底恢复过来。

反观阿拉伯军队,他们以逸待劳,处于最佳状态。

最后,阿拉伯人有城池防守,这无疑使得战斗的难度又上升了几个级别。

然而唐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上的荣誉感,以少打多的事情他们不是没经历过,但是胜者往往是唐军。

对于他们来说,敌人只是自己的两倍罢了,不足为虑。

于是,面对庞大的阿拉伯军队,唐军就这么冲了上去。

当然,这不是有勇无谋。他们是唐军的精锐,是经历过大小战役洗礼的精锐。他们有削铁如泥的陌刀,有坚固无比的甲胄,有射程极远的弓弩。

这些都是中原王朝的立国之本,是阿拉伯人所没有的。

阿拉伯人看到这番光景,觉得自己被小看了,于是他们放弃了城池的优势,出城与唐军交战。

只见战场上,喊杀声惊天动地,箭矢在双方阵地间来回穿梭。说实话,拼步兵,阿拉伯军队完全不是唐军的对手,虽然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很强了,但是唐军一个打三个问题不大。


至于骑兵,双方不分伯仲。虽然阿拉伯人擅长使用起兵,但是唐军也不差,加上唐军的装备优势,还是唐军略胜一筹。

在唐军的带动下,葛逻禄和拔汗那的军队也是斗志满满、士气如虹。

然而阿拉伯人出动了他们的秘密武器,重骑兵。这玩意在当时相当于战车,刀枪不入。对于步兵的杀伤力太大了。

对此,唐军确实没办法,只能用人海战术去堆。

好在这重骑兵太金贵,阿拉伯人也没有多少。所以整个战局仍然属于相持不下。

阿拉伯军官急了,他一生征战无数,这是第一次见到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看不到一点获胜的希望,他不得不考虑使用计谋了。

没错,阿拉伯人可是非常聪明的,不然也无法建立如此庞大的帝国。最终,他们决定使用重金利诱葛逻禄的指挥官。

其实看看当时的地图就会发现,这葛逻禄远离唐朝,反而与吐蕃接壤。所以这个国家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至于拔汗那的指挥官,阿拉伯人知道那是唐朝的死忠,就不费那个劲了。

于是,到了战斗的第五天,当唐军正和阿拉伯军队酣战的时候,位于侧翼的葛逻禄军队突然临阵倒戈,与阿拉伯军队一起夹击唐军。

一时之间唐军的整个阵线崩溃了,不得已之下,高仙芝只得下令撤退。最终,阿拉伯人靠着计谋,艰难的取得了怛罗斯之战的胜利。

但是有趣的是,阿拉伯人在赢得了怛罗斯之战的胜利后,却止步于此,没有再进一步深入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范围。

因为阿拉伯帝国的君臣都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唐帝国绝对不能招惹,否则可能会为阿拔斯王朝带来灾难。

先说阿拉伯帝国在呼罗珊的将领们,他们都明白唐军的可怕,以两倍兵力以逸待劳,还出动了重骑兵,最终只能和唐军打成平手。

而且从俘虏口中得知,真正的唐军人数不到一半。以他们对唐朝国力的了解,唐朝真要认真起来,出动百万大军是没问题的。

在他们看来,这种国家是绝对不能招惹的。

但是这种话只能自己心里知道,绝对不能向上这么汇报的。一旦这么汇报,上面只会觉得是他们无能,直接罢免他们的官职。

呼罗珊地区将领们,自然要将唐军人数往大了夸。估计关于唐军人数的说法中,最离谱的20万大军就是这么来的。

10来万人击退20万强敌,就算用点计谋也不丢人。

而且在阿拉伯帝国君主,阿布阿拔斯看来,唐帝国能为了对付一个石国就轻易调动20万大军,那其军队规模怕是有三五百万。

阿拔斯王朝刚刚建立,还有很多内部问题要解决,比如各地的叛乱,比如逃到西班牙的后倭马亚王朝,再比如拜占庭帝国。

总之,阿拉伯帝国如今内部不稳。此时是绝对不能和唐帝国开战的,虽然他不认为自己一定会输,但是伤人一百自伤八十是绝对的。到时候他和他的王朝都有覆灭的可能,波斯帝国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波斯和拜占庭打仗消耗巨大,让阿拉伯帝国捡漏了)。

于是阿拉伯人为了修复和唐帝国的关系,释放了被抓的唐朝俘虏,并趁机派遣使臣前往唐帝国,请求和解此事。

由于双方都知道对方实力强大,不愿轻易开战,和平协议签订得很顺利。此后,阿拉伯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踏入唐朝的势力范围,反而隔几年便派遣使臣出使唐帝国。

甚至在唐帝国爆发安史之乱的时候,还曾经派兵前来援助过。

至于唐朝方面,安西都护府损失的那点人,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仅仅过了两年,安西都护府就又开始在西域大展拳脚了。

至于那引发了怛罗斯之战的石国,一看阿拉伯帝国的态度,就明白了这西域还是唐朝说了算,于是又当起了唐朝的藩属国。

不仅年年遣使前往长安朝见天子,还专门写了一封信书信,告之唐玄宗石国已经和阿拉伯帝国没有关系了,以后会一直安心当唐朝的藩属国,绝无二心。

没人喜欢战争,但是和平是如何到来的呢?也许怛罗斯之战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