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料罗湾海战中,明朝军队和荷兰武装船只的热兵器差距有多大?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0关键词:明朝,荷兰,荷兰

料罗湾海战中,明朝军队和荷兰武装船只的热兵器差距有多大?

点赞1、新余市 网友:夏夜浅酌

应该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料罗湾海战在我国古代是一次规划比较大的海战了,大明方面投入了150多艘战舰,几万战士,荷兰人方面印 民总部差遣了最强大的武力,合计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舰,规划不亚于鸦片战争,同样是兵器落后于西方,可是结局却迥然不同。 战后我国完全驱除荷兰人,而且荷兰人还得需赔偿战争损失,完全就是鸦片战争的反转

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当时明朝的海军其实就已经不如荷兰海军了

虽然这次海战大明胜利,但其实是惨胜,靠的是计谋和兵力优势,因为当时荷兰海军主力战舰不过7艘,但都是先进的三桅帆,转向灵活且速度快,其装备的10门加农炮射程可达5公里,远超明朝海军的宝船,并且炮的数量是宝船的5倍,射程是三倍有余,只不过邓芝龙用了火攻,所以才打败了只有1500人的荷兰混成舰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点赞2、英德市 网友:今生独醉

料罗湾海战又称明荷海战、金门海战,是我国古代大型海战之一,是决定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关键性战役。在郑成功大军与荷兰军交手的过程中,郑军在船只、火器方面都不如荷军,主要是通过数量的优势弥补了质量的不足,经过近1年的艰苦作战,郑成功最终将荷兰侵略者赶出了台湾。

荷兰侵占台湾始末

自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便垄断了东西方的陆海商道。由于奥斯曼帝国强盛一时,欧洲人便只能绕过奥斯曼帝国,寻找新的商道和市场,由此就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海上探险活动。在海上探险的同时,除了开展贸易,欧洲人还凭借武力在世界各处建立了据点,甚至开拓了殖民地。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是为“大航海”时代,当“大航海”时代结束的时候,整个世界被欧洲人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贸易体系也就此形成。

当然,欧洲各国为争夺海外商业利益和殖民地的同时,其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如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要确保本国海上力量的强大,可以说谁拥有的舰船最多,谁就能占据最大的海上竞争优势。在整个17世纪,荷兰人无疑是海上的霸主,他们拥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船队,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人在17世纪拥有最多舰船,这也使荷兰人成为了17世纪的海上霸主

1602年,荷兰为方便在东印度地区展开贸易活动,便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简称VOC,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由17名董事负责公司的最高决策。在荷属东印度公司最为鼎盛的时期,整个公司拥有各类人员10万人、士兵1万名、军舰41艘、商船数千艘,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1621年,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仅印尼首都雅加达)设立了东亚总部,1622年占据了澎湖。

当荷兰人来到东亚海域的时候,郑芝龙是这里最大的海盗头子,荷兰人忌惮郑芝龙的海上武力,便与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由此在东亚扎下了根。荷兰人来到台湾后,在大员(今台南)建立了行政中心,自此开始了对台湾部分地区的统治,同时荷兰人以台湾为基地,扩展了东亚海域的商贸路线。

▲荷兰人在台湾的势力范围

荷兰人为巩固其殖民统治,对台湾当地居民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凡服从荷兰人的就支持,而不服从荷兰人的,就出兵镇压。在荷兰人的疯狂镇压下,台湾南部逐渐成为了荷兰人的势力范围。后来荷兰人便以台湾为中心,在中国-台湾-日本之间建立了生丝贸易网络,将中国的生丝大量贩往日本,又从日本赚得了大量的白银(日本生产银矿)。

而荷兰人与郑家的关系一直都不稳定,很多时候荷兰人需要依靠郑家的船只运送货物,但有时候郑家又是荷兰人最大的竞争对手。据日本学者岩生成一统计,1642年到1662年间,赴日本贸易的船只大部分属于郑家,甚至有时候郑家的船只能占贸易船只总数的80%以上。

郑成功攻台

1644年清军入关后,南明无力阻挡满清的攻势,很快就丢失了整个东南。而郑成功则继承了郑家的全部家当,毅然扛起了反清大旗。1659年郑成功北伐南京失败后,其根据地只剩下了东南沿海寥寥几个城市,郑成功认为在没有稳固根据地的情况下,郑军无法与强大的满清对抗,便决定收复台湾,以台湾为根据地继续从事反清大业。

郑军拥有极为强大的海上力量,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资本。在最为强大的时候,郑军战船总吨位为9.2万吨,同时期英国海军总吨位为9万吨,荷兰为6.4万吨,即便在郑军最弱的时候,其海军总吨位也有6.4万吨,无论怎么算,郑军的海上力量在全世界都可以名列前三,这也是郑军能与强大的满清周旋长达23年的原因。

荷兰人在战前的准备

郑成功打算收复台湾的意图很快就被荷兰人知晓。当时荷兰驻台湾的最高指挥官是揆一,他一方面加强了戒备,并对荷兰人据点周边实施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对即将攻来的郑军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另一方面则派人前往巴达维亚求援。

也是天佑郑成功,揆一与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的特别委员富尔堡有过节,在富尔堡的影响下,巴达维亚当局也不看好揆一,对揆一的求援没有重视,不过后来在揆一的一再请求下,巴达维亚方面还是派了范德兰率12艘战船和600名士兵前往台湾。

范德兰到了台湾后也跟揆一合不来,他认为揆一是小题大做,郑成功根本就不会进攻台湾,后来范德兰就带走了所有的军官和2艘战船反回了巴达维亚,同时还派了6艘战船去其他地方执行任务,最后留在台湾的,只有4艘战船和600名没有军官带的士兵,加上台湾原有的驻军,揆一的总兵力大约在1500人左右。其中80人驻扎在淡水,100人驻扎在赤嵌楼,其余的驻扎在热遮兰城。此外在海军方面,揆一的舰船只有7艘大船和12艘舢舨。

▲盖伦帆船

荷兰人主要有亚哈特船、东印度船、笛型船和盖伦帆船,其中最大的东印度船船体长度在130英尺以上,排水量能达到2000吨;笛型船长度在100到140英尺之间;盖伦帆船的排水量在300到2000吨不等;而亚哈特船的排水量也能达到600吨,可以说荷兰人在17世纪拥有相当高超的造船技术,其船只质量普遍优于郑军。

荷兰陆军当时使用的火炮主要有6磅、12磅、24磅和48磅等四种口径,其中6磅和12磅炮为野战炮,24磅和48磅的重炮主要用于攻城。有时候荷兰人也会使用口径为3磅的小炮。

郑成功在战前的准备

郑成功进攻台湾的第一波部队共计11150人,战船400余艘,再加上后来的增援,总兵力在2.5万人左右。

郑军使用的船只主要有鸟船、炮船、洋船改战船、赶缯船和艍船,船体大小方面,鸟船、炮船和洋船改战船排水量均在540吨以上;赶缯船排水量一般为160吨;艍船为43吨。火力方面,鸟船一般配有2门重炮;炮船船头一般放有一门三四千斤重的红衣大炮,两边有500至1000斤炮20门,鹿铳100至200门;赶缯船配有三四百斤大炮2门、两三百斤斗头铳1门、子母铳(大型火枪)10枝;艍船配有子母铳6枝。

攻克赤嵌楼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舰队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于次日抵达澎湖。25日澎湖刮起了暴风,船只一时无法出行,郑成功舰队也就耽搁了一段时间,到30日的时候再次出发抵达鹿耳门,在通过鹿耳门后,郑成功兵分三路,一路为百余艘小船驻守北线尾岛以牵制荷兰人的战船;郑成功率主力进入台江;余下船只则包围热兰遮城。

郑成功首先进攻的是赤嵌楼,荷兰人在此只有大约100人驻守,就这点人显然是无法抵挡郑成功的大军的,但赤嵌楼的防御却十分坚固,郑军一时无法攻克,就将其围困了起来。听闻赤嵌楼遭到郑军攻击,揆一派了200人前去支援,但遭到了郑军阻截,最终有60人成功突入城内,其余则回到了热兰遮。

围困赤嵌楼后,郑军很快就切断了水源,同时集结了1万多人对赤嵌楼发动轮番进攻,在郑成功的连续攻击下,赤嵌楼很快就抵挡不住,于5月4日投降,城内140名士兵、20名伤兵和100名妇孺成为了郑军俘虏。

北线尾大战

在围攻赤嵌楼的同时,郑荷双方在北线尾展开了第一场大规模海战。

4月30日,郑军百余艘小船在北线尾登陆,揆一随即派出“拔鬼仔”作率250名士兵乘坐1艘单桅帆船和1艘舢板在北线尾西南登陆。为协助“拔鬼仔”作战,揆一还派出了“赫克托”号、“斯·格拉佛兰”号、“马利亚”号等3艘战船前往北线尾,对郑军舰船发起了攻击。见到荷兰人的舰船后,郑军马上出动30艘戎克船将其包围,双方一经接触便就马上相互发动了炮击,激战中轰“赫克托”号水手不慎点燃火药库引发爆炸,一声巨响后“赫克托”号沉没,船上百余名士兵无一生还,而几艘围攻“赫克托”号的郑军小船由于距离太近,也随同“赫克托”号一起沉没了。

击沉“赫克托”号后,其余郑军船只一拥而上,围攻剩余的2艘荷兰战船,很快郑军士兵就冲上了“斯·格拉佛兰”号,并与船上的荷兰人展开了肉搏战,但郑军最终不敌,退出了战斗。虽然击退了郑军,但“斯·格拉佛兰”号也身负重伤,船体多处着火,最后只好与“马利亚”号一同撤退,郑荷之间的首次海战,以郑军的胜利而告终。

在北线尾岛,郑军士兵与“拔鬼仔”的部队发生了激战,交战时,荷兰人以排枪战术攻击郑军,而郑军则以弓箭还击,双方各有死伤。正当双方酣战之际,郑军出动伏兵袭击了荷兰军后方,荷兰人顿时阵脚大乱,郑军乘胜追击,斩杀了160多名荷兰人,“拔鬼仔”也在战斗中阵亡,荷军最后仅有60多人乘坐小船逃走。此战郑军损失不详,可能在千人左右,荷军除陆战中阵亡的160人外,海战中也有上百人阵亡。

围攻热兰遮

热兰遮城是荷兰人在台湾的大本营,占地2.5公顷,居民2500人,是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荷兰驻台湾最高长官的所在地。此前荷兰人在热兰遮经营多年,将热兰遮建成了一个长宽115米、高9米的城堡,其中墙体厚1.2米,四角棱堡厚1.8米,城内储藏了大量的军火、粮食等物资,能供荷兰人长期坚守。

5月5日和10日,郑成功连续两次谴使劝降揆一,但揆一不从,在劝降无望后,郑成功于25日发动了对热兰遮的第一次进攻。

此时城内有士兵905人,加上家属和仆役,总共1733人。而围攻热兰遮的郑军有上万人,其中大员镇有3000-4000人,仁武镇有7000-8000人。郑军在开战后的2小时内发射了800多发炮弹,荷兰人随即发动反击,由于荷兰人占据了有利地形,炮击中郑军伤亡惨重,之后荷兰人向郑军炮兵阵地发动了两次突袭,第一次被郑军打退,第二次获得了成功,将郑军布置在大员镇的火炮毁坏一空。

郑军强攻受挫,便改攻城为围困,在围困期间,交战双方都完善了自身的防御。郑军在热兰遮的外围修建了壕沟以防荷兰人挖掘地道,并增设了堡篮,荷兰人也乘着交战间隙加紧修补了城墙。

▲热兰遮还原图

到了六七月份,郑军开始缺粮,于是郑成功便派2万人到周边各处屯田,战事就此告一段落。

台江海战

郑成功围攻热兰遮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巴达维亚,由此巴达维亚当局也不得不出兵增援 揆一。7月5日,巴达维亚方面以科布雅·考乌为舰队司令,率5艘战船、5艘货船、725名士兵和足够维持舰队8个月的给养增援台湾,该舰队于8月12日抵达台湾大员。

听闻荷兰援军赶来,郑军高层也大为惊恐,由于此时郑军分散在各处屯田,一时间还无法集结。而当时郑成功在赤嵌楼,身边只有300人,如果荷兰人在此时向赤嵌楼发动进攻,郑成功则很可能阵亡或是被俘,如果失去了郑成功,那么整个郑军就会大乱,荷兰人便可就此翻盘。

但荷兰人也没利用好这次机会,没有对分散的郑军发动进攻,在派了725名士兵增援热兰遮后。卸货的船只却遭遇大风,考乌只好暂停增援,全军移至澎湖避风。

9月16日,荷兰军舰出现在大员附近,郑军很快就以火炮对其发动了攻击,在双方炮击过程中,由于潮水作用,6艘荷兰战船被潮水推到了北线尾岛东角。失去了大船的火力支援,荷兰人只好出动小船与郑军水军交战,双方很快就短兵相接,郑军以火炮、弓箭和各式火器射杀荷军,荷军则投掷石头予以还击。不过大部分荷军选对郑军发动了接舷战,双方在水面上打作一团,不过毕竟郑军人多势众,双方激战一段时间后,荷军被击退。

海战中,郑军出动火船烧毁了“科克伦”号,而“科登霍夫”号则在大员后方搁浅,船上大多数船员弃船逃走,少量留守士兵不敌郑军,科登霍夫”号最终被郑军俘虏。

此后双方继续交战了几日,但未分胜负,便各自罢兵,战事再次告一段落。荷兰人在此战中战死水手80人,士兵48人,损失大船2艘、小船3艘,城中仅剩士兵868人,其中病号300人,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战斗了。

郑成功收复台湾

10月12日,郑军在北线尾岛东北增兵,并架设火炮切断了荷军的水上补给线。除了海上,郑军还在外城北门也设置了火力点,此举严重威胁到了荷军。10月20日,荷军偷袭北线尾岛上的炮台,被郑军击退。此后郑军继续围困荷军,到11月20日,热城内荷军士兵病死378人,妇女与仆役病死157人,负伤280人,能战斗的仅有950人。

12月3日,考乌带领5艘战船与清朝谈判,在与清军达成一致对付郑军的初步意向后,考乌却抛下部众独自逃回了巴达维亚,5艘战船只好返航。此事传到热城后,荷兰人的士气顿时跌落到了极点,很多人开始逃跑。

到12月16日,荷军上士汉斯向郑军投降,并告知郑军,城内能战者已不足400人,而且士气十分低落。

1662年1月26日,郑军对热城外的乌勒特支堡发动了进攻,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了晚上8点多,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荷军眼见城堡陷落,便炸毁了城堡,率先攻入堡内的50名郑军被炸死。

失去乌勒特支堡后,热城内的荷军已无任何胜算,由于兵力太少,野战已不可能。如果继续被郑军围困也只是徒增伤亡,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到了27日下午,荷兰人最终决定投降。

2月17日,揆一和2000名荷人一起登上海船,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38年的统治也就此结束。这场战争,荷军共有2225名陆军士兵、1000名水手、19艘大船、若干舢板参战。郑军则有大约2.5万人、400至600艘战船参战。

▲荷军参战船只情况

荷军在战斗中总共损失陆军1100人、水手300余人和5艘以上的船只,而郑军则在此战中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兵力,受损战船数量不详。

郑成功率军击败荷兰人收复台湾,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此事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也使他成为了我国的民族英雄。

点赞3、唐山市 网友:彼岸花

许多人提到明郑水师,脑海中皆出现这样的画面;一艘艘长4~50公尺,宽十几公尺,重2000吨的三桅中式容克船航行于海上,三层砲甲板的数十门火砲对外国侵略者发出怒火,夷人灰飞烟灭,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从施琅《靖海纪事》〈飞报大捷疏〉中知道明郑水师战船有「砲船」、「鸟船」、「赶缯」、等;可知,鸟船是明郑水师中最大的船(福船已经在明末消失了)。


鸟船的吨位有多重呢?我们可带入《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一书所提到的公式;

排水量(石) = 龙骨长(尺) × 面阔(尺) × 舱深(尺) ÷ 4,鸟船长9丈、舱深1.2丈、宽

3丈,最后可以求得鸟船的排水量约为540吨(1吨=15石)。


鸟船的火力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从施琅《靖海纪事》〈飞报大捷疏〉知道砲船的武装为:

「每贼炮船安红衣大铜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头两边安发熕二十馀门不等,鹿铳一二百门不等。…查所获红衣大铜炮十二位,每位重有四、五千斤,炮子大者二十二、三斤,中者十七、八斤,次者十四、五斤。鉎(铁)銕大砲二位,每位重七千馀斤,用炮子三十馀斤。」砲船已是明郑水师中最强的船了,假如鸟船与砲船差不多大,那我便假设此等武力在鸟船中也是最高水平。


这样的吨位与火力有比外国侵略者强吗?


答案是否定的,七省号是一艘由鹿特丹出厂的荷兰战舰,1664年动工,1665年下水,它长46公尺、宽12公尺、吃水4.7公尺,排水量为2000吨。它下层火砲甲板为 12门36磅砲与16门24磅砲,上层火砲甲板有14门18磅砲与12门12磅砲,船首、后甲板与船尾楼为 26门6磅砲。他一次侧舷齐射(不算首尾砲)共可打出总当量为606磅重的实心弹,相比之下鸟船的侧舷只能打出总当量为70.5~94磅重的实心弹,高下立见。那七省号在荷兰是怎样的船呢?它这样的船在第二次英荷海战开战前,荷兰人造了50多艘,是荷兰人的一级主力舰。


这样的船留在荷兰本土忙着跟英国人打海战不能来,那明郑水师到底碰上怎样的船呢?


在1633年的料罗湾海战,荷船Perdam号上有船员70人(含士兵10人)、Zeeburch号是60人(含士兵15人)、Coukercken号50人(含士兵6人) 、Wieringen号50人(含士兵10人)。Wieringen号是条1627年出厂的Yacht船,120吨;Coukercken号也是Yacht船,100吨,而Brounersheaven号为200吨,都不是啥了不起的大船。荷兰舰队最大的船是Middelburch号,上面有船员125人外加士兵251名,550吨,但因为太大会搁浅,所以没参加料罗湾海战。


在1661年的郑成功平台之役中,拥有20门火砲的斯?格拉佛兰号、赫克托号与马利亚号与明郑的30艘鸟船激战,最后赫克托号号自爆沉没,斯?格拉佛兰号与马利亚号逃离。


那问题来了,斯?格拉佛兰号在东印度公司到底是多大的船呢?我们有另一条记录可看「最大的船有人员九十到一百人,配备36、37、或40门炮,比较小的船有人员六十到七十人,配备28、24、或20门炮」。由此可知,斯?格拉佛兰号在VOC只是中等商船的程度,从VOC资料库中可知,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大部份的船排水量只介于200吨~400吨之间。

点赞4、荆门市 网友:凌菲霏

1633年料罗湾之战,明军和荷兰在武器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是战船 当时荷兰使用的大帆船制造工艺上已经超出了明军所使用的福船沙船,明军战船只能搭载六七门火炮,而大帆船不仅身形高大,而且可以轻松搭载二十门以上的火炮。除了船外,荷兰军队还大量配备了火枪手,火枪和火炮质量都比明军占有优势。但是,尽管如此,明军在战略上仍占尽了先机。

首先,指挥官对荷兰军事优势了若指掌,郑芝龙此前甚至曾经按荷兰大帆船原样复制过一次中式大帆船,可惜在建的舰队被荷兰人偷袭所毁,但对荷兰战舰的优势和弱点认识的很清楚。正面开战,明军战船肯定不是荷兰战船的对手,但是,荷兰船在近岸水域存在机动性弱,行动迟缓的弱点。此外,荷兰由于人口少,兵员稀缺,所以过分仰仗远程火力,对近战准备很少。

战前,郑芝龙特意故意放出烟雾弹,捏造各路官员要向荷兰靠拢的假象,让荷兰人掉以轻心。而荷兰人袭击中国军港、在中国沿海像在非洲殖民地那样到处烧杀抢掠的行径,也使得大明政权从上到下统一了对荷兰的态度,那就是坚决打 不留情,在这种形式下整个福建的水师力量得到了高度整合,可以说 荷兰的残暴等于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1633年料罗湾战役突然打响,蓄谋已久的明军水师部队按照事先部署向荷兰舰队发起猛攻,并采用火攻的方式发动自杀式冲锋,在付出巨大人员伤亡后最终取得了击沉俘虏荷兰大帆船各一的战绩,其余船只不得不负伤远遁。

料罗湾之战,是大航海运动以来西欧力量如日中天之际在海外扩张中唯一受到重创的一次战役。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在当时是风头盖过西班牙和英国的海上霸主,他们在北非在西非印度洋等地采用舰炮包打天下的一贯计俩在中国沿海终于翻了跟头。

史载,此战俘虏荷兰人上百人 取得首级几十颗,但大部分死者都葬身海底或随船运走了,因此直接损失当在至少三百人以上,伤者数量若以两三倍计,荷兰损失当在千人左右,这在当时全部兵力不足五千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而言堪称重大损失,也因此可见此战之后荷兰人的远遁确实是被打疼了。

点赞5、潮州市 网友:温软眉眼

料罗湾海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海战。大明方面集结了数万战士,并招安了海盗郑芝龙,作了极大的战力准备,此次海战规划不亚于几百年后的的鸦片战争,但同样是武器落后于西方,可结局却迥然不同。 明朝耗费以远超荷兰的巨大代价取得了此次海战的胜利,可谓是赢的极为不轻松。那么明朝军队和荷兰武装船只的热兵器差距有多大呢?

内忧外患下的明朝与制霸海上的荷兰

1633年,即崇祯六年。年轻的崇祯帝作为明帝国的君主,既面临着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军的时时纷扰,又面临着势头越来越猛的辽东后金政权,明朝军队在一次次的交锋中节节败退。垄断了航海贸易的荷兰,无论贸易还是战船武器配备都发展迅速,荷兰人遂试图将势力扩展至东亚,尤其想获得对明朝的贸易主导权。

要知道15世纪的荷兰号称“日不落帝国”,他凭借航海贸易的飞速发展,进入史上著名的所谓“黄金时代”,他们控制着世界海洋贸易权的绝大部分。实力雄厚强胜。


在当时精疲力尽的情况下,大明朝对于荷兰人的一次次挑衅,究竟要不要应战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商讨,朝中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不应一忍再忍,须立即坚决应战。作为前车之鉴,当年东南沿海的倭患之严重,肆虐长达几十年,好不容易将其扑灭。如若不对荷兰人严惩回击,维护国家尊严,恐怕又酿成新的巨大祸害。

另外一派以为四面楚歌内忧外患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实在没必要和精力打仗。荷兰人只是要做生意,不妨就答应他们也无大碍。


崇祯帝反复权衡后,下定决心要应战荷兰,且必须取胜。如此艰难的时局下,国家迫切需要一场伟大的胜利,来提振人心士气,凝聚力量。


料罗湾海战的爆发及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


1628年,明政府招抚了当时的著名海盗郑芝龙,使得海军水师的装备得到了一次飞跃式发展。郑芝龙算是了不起的贸易家,海盗出身却懂得升级强兵利器,硬性装备跟上时代。其武装及船器皆制自番外,如英国等工业国家。郑芝龙的武器配备,大部分是洋货,较之荷兰战船,有了一战之力。郑芝龙在纵横台湾海域时,就曾经多次打败过荷兰的海上战船。

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7月5日,荷兰的台湾总督普特曼勾结了明海域的恶名昭彰的海盗刘香,大肆进犯福建沿海,还偷袭试图封锁厦门湾。要求明朝终止同葡萄牙等外邦的贸易,只能同荷兰通商贸易,妄图垄断贸易。


1633年10月19日,荷兰与明朝舰队先后在福建海岸料罗湾集结。福建巡抚邹维琏,奉命成为明朝方面的总司令及负责人。此前,邹维琏在福建沿海悉心经营水师舰队三年多,既整顿了军队,还巩固了海防,士气高昂下,将士们皆积极备战誓要与荷兰蛮夷决一死战。

至10月22日,明水师集结了150余艘各式战船,在黎明时分悄悄行进到金门岛南部料罗湾口,随着双方舰炮轰鸣,料罗湾海战打响了。


荷兰方面参战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海盗刘香。荷兰海盗联军约60艘战斗船,其中大型战舰9艘,海盗船约50艘。明军方面,主力是被明朝招安的海盗郑芝龙,战舰数量上是140-150艘,大船约五十艘。如果单论数量,明朝海军的军舰数量确实是荷兰的两倍之多。

但不代表可以轻敌,荷兰虽只有19艘军舰,可都配备了当时最先进工艺的红夷大炮,这种超级大炮射程很远,最远可达10里之外;与之对阵的明朝军队自造的铁火铳却最远只能打3里射程,武器上的失利就将战争变得麻烦起来。


不过,明朝舰船虽无选射程大炮,但大部分战船具有体型小、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利用数量优势与之周旋寻找时机切入,于是明水军便使用了新奇的“火攻”战术,给了荷兰人一个措手不及。战斗打响之后,明朝军队动用100多艘小型船只,载满各类硫磺硝石和干草之物,在接近荷兰船只后,将点燃的火船驶向荷兰舰队,打散了荷兰舰队的战阵。


明军50艘主力舰船紧跟其后,当荷兰舰船进入有效射程后,便立即开炮。一时海上炮声震天,水花翻腾。在一番激战后,荷兰舰队被击沉两艘舰船,无奈撤退。在一次次的交战中,明水师与荷兰舰队都彼此消耗巨大。在鏖战3个月后,这场海战以明朝大伤元气为代价取胜。


双方的巨大的武器差距


荷兰当时共备20艘军舰,真正投入战斗的军舰只有7艘。但荷兰的买办海盗代表带来50艘海盗船,将荷兰总兵力增幅到1300人。

荷兰船多为三桅帆船,且装备着先进英国的加农炮,射程可达5公里左右。每艘军舰装载10门以上大炮,优势明显。相比下,明朝的海军仍然使用晋国宋元改造的“宝船”,最多只装备两门大炮。使用的大炮为自制铁火铳,最大射程不超过1.5公里,且须谨防炸膛。在单只船战斗力上,荷兰是占据绝对优势,明朝水师只能用几十倍的数量优势来抗衡荷兰的船队。


海战结束后,最终荷兰仅仅损失了3艘军舰(一只被击沉,两只被俘),50艘海盗船全军覆没。而明朝军队的损失极为惨重,在整个战斗中,明朝共损失大型战舰超过50艘,小船不计其数。最终明朝击败了荷兰,不过荷兰本身的损失微乎其微。


这次战争,明朝虽取胜,但已经反映出的中西之间的差距是令人细思极恐的


首先国家战略上,明朝实行的海禁,荷兰却殖民扩张;在军事装备上,荷兰已远超于明朝;最终战损,明朝要远超荷兰。之后的荷兰担心明朝会远征荷兰本土更是无稽之谈,明朝根本没有实力远征荷兰。

不过大明朝上下军民一心,团结抗击外侮,彻底击败荷兰侵略者。 此战一举树立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也保证了之后西方国家在200年内无敢大举进攻我国沿海,可谓一战换来200年太平。

点赞6、六盘水市 网友:々霸氣ぁ

料罗湾海战:

1.双方军力对比:

战船方面(明>荷兰):10:1,明朝50艘戎克船+100艘货船;荷兰8艘三桅帆船+50艘海盗帆船

火炮方面(明<荷兰):1:3,明朝以自制火铳为主,外加英国产的火炮,停留在15世纪葡萄牙佛郎机炮的水平,最大射程不超过3里;而荷兰已全面采用革新工艺的加农炮,重达三千斤,最大射程可达10里。

兵力方面(明>荷兰):3:1,明朝以郑芝龙的江湖力量为主,外加明军正规军,包括陆地支援,军力上万;荷兰军队1300人,外加海盗刘香的数千杂兵,兵力差距在3倍以上。

海战不同于陆战,火力配备和取得制海权是海战成功的关键。虽然明军人数多但无奈船小,远不如郑和时期的宝船,帆船主要约100多米,宽度约50多米;而荷兰正直全球扩张时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他们正是凭借长40米,载炮18门的三桅帆船纵横全球,亦伤亦盗。

因此在料罗湾海战中,荷兰军队以船高、火力强的优势,当与明军保持距离,发挥火炮杀伤。而明军则可以小船快而灵,迅速接近,通过夺船、围攻、火攻的方式,最大可能以多换一,毕竟荷兰帆船造价高、精贵。

2.海战经过:

1633年10月22日,荷兰—刘香联合舰队来到金门海面,以荷兰舰队居中,刘香舰队四散分布展开。在之前的几次试探中,这种阵法屡试不爽,既有杀伤,又抢掠颇多,但明军比较吃亏,尤其郑芝龙损失最大,于是郑芝龙发布江湖令,“烧掉荷兰船得200两赏银,取得一个荷兰人头颅得50两赏银”,“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16人分),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可见郑芝龙特别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并积极将自身优势最大化。

22日黎明,借助夜色,明军悄悄开到了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荷刘联军大多在睡梦中被明军的攻击号角惊醒,此时东风起,天助大明,郑芝龙率部分两路中间突破,重点进攻荷兰舰队,以50艘炮舰为掩护,为100艘装满硝油的小船争取接近敌舰的时间。在荷兰人的惨叫中,火船起,一出胜于火烧赤壁的火攻,为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海战画上句号。

结果:明军阵亡86人,重伤132人。另生擒荷兰舰队指挥官1名,军官数名,船员118名,斩首20级,烧死溺死荷兰人和中国海盗1000多名。此战后,荷兰人放弃了武力通商的想法,不得不退到台湾,遵守明政府的规定进行贸易。

而郑芝龙也升至福建都督,由盗转官,随后将刘香及其他海盗势力赶尽杀绝,东亚海面皆悬挂郑家旗帜。只是局部的胜利不足以为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带来一丝宽慰,11年后,李自成破京师。13年后郑芝龙降清,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将在1661年彻底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为大明留得最后的火种。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